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待生命的态度

对待生命的态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第1篇

积极情感的生长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感、自尊和自我悦纳。生命情感教育就是要促使积极情感的生长,避免消极情感的生长。积极的生命情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和沉浸,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和珍惜它能引人振奋、富于爱心,成为幸福人生的动力和光明之源。消极的生命情感则意味着对生活的麻木、对生命意义的无望、对他人生命价值的漠视。生命情感教育就是要涵养积极的生命情感。

1提升自我意识。“人的生命及其意义,是要靠人自己寻找和发现的;而人寻找和发现自己生命及其意义的过程,也正是人的生命及其意义得以生成和觉解的过程。”所以,生命情感教育就是要促进大学生不断地提升自我意识,积极、主动地“创造自我,超越世俗的拘束而达到精神自由的高度;升华自我,守住生命的热情;沉思自我,伸展情志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形成整体的人文自我,凸现人文情怀,让生命走向丰富、充盈、绚丽、深刻”。

2激发责任感。目前,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个人在为社会、为集体尽责任时,以索取回报为前提;(2)将本属于个人责任内的事情视为高尚的行为;(3)将为他人、为社会尽责任视为傻瓜的选择。这种责任意识淡漠的现象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他人对社会的不负责,是一种漠视生命的态度,所以,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坚强意志,生命态度教育

1培养坚强的意志。生命意志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机能,它鲜明地体现着生命的主动精神。意志力强的人能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意志力弱的人最终成为不幸的人。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不断得到强化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的学业、人际、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大学生的人生经验还不足,心理承受力相对比较弱,一点小挫折都可能引起心理的巨大波澜,甚至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和做法。因此,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在生活的挫折中磨炼自己的生命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失败,引导他们建立起执著的信念、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面临挫折时,能够迎难而上,能够经得起生命的各种考验。

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维度 医学生生命观 教育

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将要承担为人类生命健康服务的工作,如何加强医学生生命观教育,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素质是当前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所谓生命观是人们对生命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对医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就是教会医学生接受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使医学生树立为医学事业奉献终生的崇高理想。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医学生从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接受了大量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品德的养成上和学业的精进上,不自觉的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维度下解读医学生生命观教育,对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贵生”的思想。教育医学生树立敬畏生命,珍惜自我生命的意识

1.1医务工作者拯救生命的事业是建立在对生命敬畏的基础上,医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基础是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什么是生命?生命“是以人类为核心的一切生命存在物的综合” “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生命的本源是“生”,“天地之大德日生”,“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周易·系辞下传》,因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人是万物之灵“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人的生命具有神圣性和尊贵性“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黄帝内经》),“人者,乃中和凡物之长也,而尊且贵”《太平经》。由于生命的尊贵和神圣,对待生命就有一种本然的敬畏。敬畏生命是建立在“戒忌”的基础上,当代法国哲学家保罗·里克尔在《恶的象征》中指出:“经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马克斯·韦伯也指出:“以此,即出现了一种伦理制度,而禁忌则为其最终保护。’只有戒忌才会从内心对生命产生敬重,由敬产生畏,形成对生命的崇敬畏惧和终极关怀。医学生将要成为使命得以生的天使而履行拯救生命的责任,只有把生命看做是神圣的,才能对生命怀有一种敬畏之情,只有把生命看做令人敬畏的神,才能在以后的工作者中做到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病人,从内心自觉形成一种拯救生命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从而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和救治生命。

1.2珍惜自我生命是医学生未来从事拯救生命事业的基础和前提。首先,生命的存在是一切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基础,生命在人的价值体系中有着最高的地位,没有生命一切就无从谈起。生命的最大特点是他的不可逆性“呼吸一过,万古无轮回之时;形神一离,千年无再生之我”(吕坤<语》),“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故凡人一死,不得复生”《太平经》,对生命的渴求是人的本能,生命是最宝贵“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若“舍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庄子·让王》)。况且,个体的生命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希望,珍惜自我的生命,才能对得起养育自己的父母,热爱自己的生命才希望自己的人生精彩,才会热爱自己未来所从事的事业,才能回报社会承担起拯救生命的责任。作为医学生将来要经常面对死亡和重生,对生命和死亡的感受必然会影响作为拯救生命的医务工作者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医学生生命观教育要捎除医学生对生命的淡漠,学会珍惜自我之生命的存在。

其次,医学生将来要承担的是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医学生就要学会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使自己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以应对未来艰苦的工作。最后,做为医学生将来工作的对象是病人,病人心理脆弱、无助、处于死亡恐惧中,外界任何一点触动都可能激起其生的希望或者受到死的威胁。医务工作者对待自我生命的态度以及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病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医务工作者珍惜自我生命的情感必然能激发病人珍爱生命的欲望,所以,培养医学生珍惜自我的生命就是对病人生命的极大负责,也体现了医学拯救生命的终极意义。

2培养医学生崇尚“仁爱”的思想,学会善待生命

2.1培养医学生仁爱的思想情怀,善待珍重病人的生命

仁爱思想是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仁的本义是“心中想着人的身体”,孔子讲“仁者,爱人”,“唯仁人,为能爱人”《大学》。我国古代著名医者扁鹊指出“人之所依者,形也;乱于和气者,病也;理于烦毒者,药也;济命扶危者,医也”(《要方·食治》),“医乃仁术”,医家应为“仁人之士”。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推崇的仁爱思想与医学的最高宗旨仁爱救人,赤诚济世是相通的。

仁爱的思想对于医学生生命观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医学生未来工作的对象是病人,病人的身心处于痛苦甚至危机之中,既不能以自己的形象给医务人员以美的感受,也不能以提供某种利益来唤起医务人员的情感,作为“仁人之士”的医者,能做到“仁者,无不爱也”(《孟子.尽心》下)就是大仁。病人把对自身生命与健康的希望都寄托在医务工作者身上,如果医务工作者无视病人的祈求和痛苦,那就是最大的不仁。因此,医学教育中培养医学生大仁大爱的思想情感,“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行》,要用诚善的感情给予病人无限的关爱,把患者看做自己的亲人,把自己对亲人一样的爱给予病人,做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以一颗仁爱之“大慈侧隐之心”(孙思邈《大医精诚》)善待病人。医学生有了珍惜和善待病人生命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医乃生死所寄,治病人者首先应该爱人,不仅爱护、救治病人,还必须通过治病,将仁爱之心播散到普天下的黎民百姓”…,将来在医疗工作中,才能对患者一视同仁,普同一等,极端负责,才能真正做“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龚廷贤《医家十要》)。

2.2培养医学生博爱的思想情感,善待珍爱实验动物的生命

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第3篇

多少年来,不少家长习惯如此,又岂知这会在幼小生命的心里种下不平等相待的种子,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也可以这样对待他人。

“人人生而平等”,在生命成长过程中,这话更有现实意味。社会生活中,鲜有家长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个孩子不爱挤公交车,细问之下才知道,公交车上大人的胳膊、背包,总会不断碰撞孩子的眼睛或头部;有位家长训斥孩子,责罚她为什么妈妈就在身边却总是喜欢跟陌生人跑。详细了解后才发现,孩子在人丛中无法靠仰视去识别父母,而习惯看家长的裤子颜色来跟从,一旦衣服相似就难免跟错。对于家长来说,只有改变总是站着说话的习惯、弯腰教诲的形象,蹲下来和孩子平等对话、用眼神平视交流,一起看世界,才能让孩子从小就获得生命平等的感性认知。

对生命最好的馈赠,是那种从涉世之初就获得的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平等心理、平等态度、平等方式。这种平等的教育理念,对生命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长大了就会更平等地对待人和事。反之,从小就生活在棍棒、居高临下的训导或者宠物般的溺爱中,就很难养成健康的人格,容易变得偏执,甚至容易走极端。在这个意义上说,平等教育不仅是对生命的最丰厚馈赠,也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性滋养。

法国学者阿利埃斯在《儿童的世纪》一书中考证,欧洲一直到17世纪末之前都没有“儿童”的概念,儿童在经历了短暂的婴幼儿期之后迅速进入成人社会。直到学校教育普及,儿童才被成人社会隔离出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待。在中国,“小大人”早当家,曾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的标志。需要被“额外照顾”的儿童,哪怕在同龄人中也常遭鄙视。今天,未成年人作为法律主体受到诸种限制,法律规定了家长、学校等主体的监护、教育责任,这恰恰是从平等保护而非管制出发。

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超然 终极意义 人生的有限 超越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1 苏轼超然人生态度的思想基础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奇才,儒家看到他的忠义,道家看到他的洒脱,佛家看到他的空灵,这些与其融合众家而形成的复杂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苏辙曾说:“(轼)初好贾谊陆赞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唱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茫然不见其涯也”。

苏轼的思想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组合体,他尊重个体的主动性,同时追求精神的超越。苏轼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世的,这方面明显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现实生活的残酷,又使其不得不具有道家思想的超然。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的主体精神则要对这种物质存在的局限形成超越。苏轼借鉴了佛家的思想,静心观照,了察自我。把个人的思想价值观融入到宇宙万物中去,在精神上形成了一种超越式的超然。苏轼的胸怀坦荡开阔,他既是真情入世,又是超然名利。苏轼的人生态度就在这种超然中完成了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

2 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

苏轼超然的思想境界,造就了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苏轼的人生际遇非常坎坷,这也造成了他的人生态度既存在具有一贯性的部分,同时又具有随时变化的成分。苏轼的超然的人生态度具有其近乎悲剧的人生基础。苏轼的超然,是一种对现实生活苦难的超越,是一种对现实困顿的升华。没有苦难的淬炼,没有绝望的挣扎,就没有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

苏轼对人生的含义进行了非常透彻的思索,对于生命的本意,生死的感悟,具有一种彻底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苏轼树立起超然的人生态度。苏轼在经历苦难,历尽坎坷之后,终于摆脱现实生活的重压,获得精神的解脱,从而铸就超然的诗性人生。

2.1 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超然

苏轼很早就意识到了在无限空阔的现实时空中,个人名利的微薄与虚幻。他已经清楚地看到,人生是一场有限时空中的浅薄游戏,它无力改变人的最终命运。现实生活的强烈感触和深刻体验,促使苏轼的目光超越了现实物质世界的纷扰,去探寻永恒的生命价值。现实的否定对苏轼来说,并不意味着对生活的彻底放弃,苏轼仍然在现实世界中充满热情的追求,只不过他的追求已经不再是仅仅追寻那种简单的物质的欢愉。因为苏轼非常了解,物质是生命存在的依托,没有了物质,生命将会难以为继。但是生命是有限,物质亦有限,唯有人生的终极意义追寻可致不朽。

现实世界的无限对人类有限的生命来说,是一个无法究其穷尽的辽远时空。与这样广阔的对象相视,任何一个人都不得不产生极大的惶恐。人的生命是那样的渺小,人的能力又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在这样的情景逼视下,所有的人都会有意无意的去问自己,我人生的根本意义在哪里?这种生命的终极问题,对那些敏感的人来说,更是必须正视的本源疑问。早年的苏轼,就属于此种情况。比如其《夜泊牛口》:“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今予独何者,汲汲强奔走!” 现实的生命是渺小的,它甚至难以承担苏轼那厚重的精神。个体能力的局限、时光的飞速流逝,现实生活曲折无常的逼迫,都让苏轼处在一种无力回天的焦灼之中。这种压迫从年青的时候开始就对苏轼的精神产生了极大的折磨。所以,苏轼在诗文中多次发出其对人生虚无的感慨,比如“惟有人生飘若浮”,“过眼百世如风灯”,“己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对人的一生来说,功名利禄的物质追求,都是只能满足人在某个生命阶段的一些需要而已,一旦人的生命终结了,所有争斗都变得毫无意义了。人生的快乐,不仅仅在获得物质的满足上,在纷纷扰扰的争斗中青丝变白发是一种人生的悲哀。临到生命结束时,回头来看,那些纷争都会变得非常荒唐可笑。苏轼超然人生态度的根本是一切无谓争斗的终结:“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苏轼站在对个人生命的终极关怀之上,立于佛道的人生思辨之上,看透了人生现实名利的追求,进而提出了个人直面生命的主张。这也证明了佛家、道家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2.2 对人生有限性的超然

经过对现实社会无谓争斗的否定,苏轼斩断了其与现实社会之间精神上的勾连,视野上独立于社会之外,从远处审视各种社会争斗中的世相百态。在经过一番静观审视后,苏轼冷静地看到了俗世争斗的种种不值,精神上的苦痛得到缓解,对待人生的超然由此而生。通过冷静的思考,苏轼成功的将胜利与失败,成功与挫折的区别抵消,胜利亦不嚣张,失利亦不悲伤,使得人生得失是非的界限逐渐模糊,从而达到了精神上的平衡。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人的生命又是有限的,如果人对自己的欲望不加限制,就会耗尽生命有限的空间。一个人要超越自我,首先就要克制个人的欲望。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对欲望的膨胀是否定的,而这种否定同时又带有积极的因素,基于这种否定,人的精神境界才能完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超然。只有完成了这种超然,一个人即使在身处逆境之中,仍然可以淡定而从容,解脱名利的枷锁羁绊,在与苦难的抗争充满镇定与从容。不管何时何地,都可以平心静气,享受生活。从苏轼的个人经历来说,现实社会无疑是苦难深重的,而面向人生终极关怀的生命视野,则化解了这种压力。基于终极关怀的超然,苏轼的精神境界变得极为洒脱,他的内心是坦然的,是释然的,终极关怀的否定和超越,让苏轼身心得到一份安逸的精神家园。

苏轼的超然,并不是单纯的、决绝的。苏轼并不否定生活的乐趣,他并不高高在上,而是探身到现实生活之中,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去感悟。尽管面对人生无尽的波折,但苏轼对待人生仍然是旷达的。他始终没有彻底离开现实生活的怀抱,陶醉于个人虚构的精神家园。相比较前辈的清高或者苟且,苏轼对待人生的态度更积极,在超然的人生视野下,保持着鲜明的棱角、独立的人格。

苏轼的超然,使他不会屈从于生活的压力,趋炎附势的走向圆滑与世故。苏轼强调的是“群居不倚,独立不惧”,所以“遇事则发,不暇思也”。宁愿“万事委命,直道而行,纵以此窜逐,所获多矣。”这种精神为苏轼的超然思想增添了许多的亮色。

苏轼的超然是积极的超然,是不退缩、不回避,是直面人生的大气。尽管人的生命会终结,但人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求没有止境。现实生活的挫折,不能动摇苏轼的信念,反而更激起他对生活的勇气。生命不仅仅是否定,更不是彻底的虚无。人生有信念,就要毫不犹豫地去实行,百折而不悔。这样的人生,是没有得失是非的缠绕因而不再痛苦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孙凡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王水照.苏轼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 朱靖华.苏轼论[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7.

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第5篇

人,因生命而精彩;生命,因人而不平凡。

――题记

生命是一个上帝赋予的苹果。然而,上帝却是吝啬的,在“布施”这个苹果之前,就先咬掉了一口。

“有些人”和“一个人”风尘仆仆地赶到上帝面前,等待上帝给他们生命的答案。可上帝却各给了他们一个有缺口的苹果便让他们回去了。

“有些人”看到这个有缺口的苹果十分悲哀:“为什么我没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呢?”忧郁成疾、病卧在榻的他叹道:“每个生命都是一个有缺口的苹果,你有你的缺陷,我有我的弱点,再强大的生命都填不满这个缺口,总有无能为力就此干涩下去的时候……”说罢,连同手中紧握的苹果化为一掊黄土……

那“一个人”呢?他在接过苹果的一刻就在想:“我‘一个人’是最棒的,无论什么困难都阻挠不了我,命运不能控制我!”所以,他成了一个叱咤商场的风云人物。

对啊,生命就犹如一个有缺口的苹果,但生命的意义就在这个缺口中。我们是一个有缺口的苹果,但我们可以任意转动自己的角度,将自己美丽的一面呈现在世人眼前。同时,我们要做因缺口而努力不懈的强者,不能做因缺口而扼腕叹息的弱者。我们应正视不足,弥补不足,今天读一本《唐诗三百首》,为自己增加40克的砝码,明天读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自己增加50克的砝码。于是,生命的重量便在一次次的努力中渐渐加重,生命的姿态便在一次次的锤炼中趋于完美……可是,“有些人”却不能明白上帝投下的这枚暗示符号,自怨自艾地淌过了生命之河。其实,不完整也是一种完整!

可是,回到我们的现实世界:自卑、失望、颓废、甚至绝望充斥着许多人的生活,社会的某些角落掩埋着世间最幽暗的灵魂。因早恋被家长阻止而自杀的,因沉迷于上网而走上不归之路的,因考试落榜而寻了短见的……诸如此类的事情层出不穷。我不喜欢这些沉浸在人性软弱部分的人,在我看来,比强者弱并不可悲,可悲的是害怕强者。不经风浪的水手是不幸的,不经奋斗的人生是可悲的,而这样的人生早已注定了失败!

我喜欢《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他是一位有着坚韧品格的男人。他明知上天注定的命运,却不肯放弃努力,敢于挑战“注定”!有人说老人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失败吗?不!他成功了,因为他是自己生命的掌舵人,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我们平凡,但我们可以拒绝平庸;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够把握人格的亮度;我们不应该在花季中沉睡,应该在现实的梦中清醒。青春无权享受,叩开理想的大门还需汗水伴奏,毕竟年轻并不永恒!

让我们把握现在,憧憬未来,用不懈与勇敢,去创造一个世间美丽的传奇!

江苏省伍佑中学“樟树林”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