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力的特殊性

劳动力的特殊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力的特殊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力的特殊性

劳动力的特殊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力 使用价值 价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马克思通过《资本论》揭示出:资本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劳动力的商品化是同一个历史过程:资本之所以是资本,是因为劳动力在这种社会关系中获得了价值形式变成了商品。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无法消除劳动力的商品化。而且还要大力促进劳动力的商品化,这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消费即生产

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要转化为资本的货币的价值变化,……只能从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即从这种商品的使用上产生”。而“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就是价值的创造”。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货币所有者在交换中得到的使用价值,在劳动力的实际使用即消费过程中才表现出来。……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力的购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叫劳动力的卖者劳动”。“从他进入资本家的工场时起,他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就属于资本家了”。

既然劳动力包括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那么它就同时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劳动力的物质性除了首先作为生物个体之外。更典型地体现在生产工具上,生产工具本质上不过就是物化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替代和延伸。因此,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性标志,真正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这一点来看,人的工具性正是由于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工具性。生产力的提高有赖于不断地创新和物化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这要求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必须先于其他所有商品发生符合社会需要的变化,以生产社会需要的商品。

劳动力的精神性使其使用价值具有多样性,除了不同的劳动力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外。同一个劳动力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也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多样性可以使劳动力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组合。从而产生新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力的消费。是劳动,是通过具体劳动让使用价值发生符合社会需要的变化,进而将抽象劳动凝结在新的使用价值中创造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他商品产生的先决条件。其他任何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劳动力的消费的结果。都是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所有商品都以劳动力的生产为最终归宿,这样。劳动力商品就是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产生的依据和目的。如果不能服务于劳动力的生产,所有的商品生产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无用或不利的。同样道理。劳动力如果不能消费也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甚至会产生危险的副作用。因为其它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却是它们的非物质性源泉。

劳动力的消费过程是其他所有商品的生产过程。劳动力又是生产过程的发动机和控制系统,同时全部的生活和生产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正是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从劳动力的角度上讲,生产即消费、消费即生产,劳动力的消费是其特有的生产自身的形式。一切商品的生产和消费最终都服务于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者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劳动力的消费和生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无限循环过程的起点和终点。

因为商品的价值载体是其使用价值,所以劳动力的价值载体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力的消费,是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可以看出,劳动力的价值体现在创造其他商品价值的劳动中。商品的价值是社会关系的体现,是人类劳动的结果,劳动是劳动力价值的载体,又是其他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力价值直接体现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其他商品价值只是间接体现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变成商品获得价值形式。这时的劳动力价值集中体现为剥削被剥削的关系。

二、劳动二重性

生产劳动力的具体劳动是什么劳动呢?很显然。除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以外,人类社会并不存在其他劳动(自动化和智能生产只是人类体脑劳动的延伸)。而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就是劳动力的消费,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生产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处于流动状态的劳动力或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按照劳动价值论可以得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生产劳动力的具体劳动;它创造其他商品的价值的同时承载着劳动力的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实体是什么呢?当然是抽象劳动。根据价值定义,劳动力价值应是凝结在劳动力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与其他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不同。劳动力商品的消费就是生产自身的具体劳动,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它所承载的抽象劳动形成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不过,这不是物化的抽象劳动,而是以精神性为主的活化在劳动力中的人类抽象劳动。笔者称之为活化劳动。

与生产其他商品的劳动不同。劳动力的生产包括所有相关者的劳动,白始至终属于社会劳动;生产其他商品的劳动需要向社会劳动转化,而劳动力的生产直接就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统一。

劳动力是无形的特殊的劳动产品。它的非物质特性即精神能力在当代经济发展中已占据统治地位。成为衡量劳动力的标准。劳动力以外的任何商品的价值都是凝固的物化劳动,而形成劳动力价值的劳动是流动的活化劳动;劳动力价值的内容,虽然离不开劳动的物化却不是物化的劳动。因为劳动力是不断变化的。即使同一个劳动者。随着复杂劳动的不断简单化也可以持续不断地更新升级换代。所以劳动力的生产不是个体劳动,而是必然的社会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力范畴,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关系范畴。是物化的社会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用来交换的特殊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那么。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反映,属于生产力范畴;劳动力的价值当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劳动力商品的内在矛盾是:使用价值一劳动力商品的工具性是解决怎样生产的问题,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一劳动力商品的目的性是体现为什么生产,反映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劳动力价值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对其使用价

值可以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同种使用价值在不同社会关系中会产生不同社会结果。

三、商品化三阶段

基于劳动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性。笔者把劳动力商品化分为简单再生产阶段、扩大再生产阶段和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初期发展。劳动力在这种生产关系中获得价值形式成为商品。这是以简单重复性劳动为主的劳动力再生产阶段,属于维持生存型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劳动力的交换价值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成本一必要补偿的价值部分。从劳动力商品消费角度讲。这个阶段是只注重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工具性。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的裸的剥削阶段。《资本论》中对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论述。就是对这个阶段的劳动力商品化的理论抽象。

最能反映这个阶段特点的是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价值量的决定的论述:“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劳动力的承担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它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量的价值,也就是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一般地说。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低于这个限度。劳动力商品价值量不仅包括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且还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二战至今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经济阶段,是一个劳动力发展型的,以简单化的复杂劳动为主的高级劳动力扩大再生产阶段。从劳动力消费的角度讲,这个阶段同时注重其使用价值的工具性和目的性,劳动力的价值逐步得到充分实现,社会关系逐步走向高级化。劳动者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这个阶段的经济发展,完成了从简单、机械、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主到复杂、精细、多样的脑力劳动为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并重的阶段转换。劳动力的价值量随社会分工协作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成正比变化,因为没有社会分工协作的劳动力产品,由于不发生交换,其价值为零,分工越细协作越复杂而高效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越高。

劳动力的特殊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族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分析

一、引言

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转移是会受到经济规律支配的。在现实生活中,城乡差距很明显。城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条件等因素,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制度上的制约,城镇对农民的歧视,农村劳动力资本积累的缺失,就业结构的失调等等。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就成为了典型中的典型。不仅仅因为他们有各个民族的特殊性,群体形成的多样性,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还应表现在不同民族以及民族之间的内在特质等方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处在较落后地位,在我国很多年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明显的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深入调查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其内在特点和障碍,才能研究出有实际意义的对策建议,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也将会实现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农村和城市的良好互动,促进劳动力跨区域就业,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中意义重大。

我国现有土族人口数为241198。大多居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同仁县等地。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2000年互助县总人口为36.97万人,土族人口约6.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84%。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后,土族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有了改善。但是,由于受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土族群众整体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近年来,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土族人才意识到仅靠农业生产根本不能维持家用,也无法养家糊口。于是,近些年出现了一些走出家门、去外面闯荡世界的有志之士,从而在土族人口中形成一种想往外看看的意识,这是有利于本民族的进步、发展的。景晓芬(2007)在对土族女性非农就业与女性角色转换的研究中提出,非农就业是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女性而言,通过对土族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认为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土族女性的生活方式,转变了她们的传统角色,无论是在经济上、家庭角色上还是社会关系网络上,与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都有了很大不同。可见,在土族农村劳动力中,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对经济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够理解和掌握,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土族劳动力,在他们的聚集区内,就业的机会本来很少,而且,工资率又很低,在受到恶劣环境和各方面压力时,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新的转移,纷纷流入到西部各个城市和其他城市,从事一些非农业生产活动。近年来,土族劳动力的转移已经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土族劳动力的顺畅转移。

二、研究范畴、方法及材料来源

2008年7月下旬,课题研究小组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庄村,进行了为期11天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野外调查期间,课题组采取的主要调查研究方法有二:(1)与县、乡、村各级党政和职能部门领导座谈,到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收集农村社会经济的相关资料,听取相应的报告会,以了解当地土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情况,获取深入理解当地土族劳动力转移的背景资料;(2)采用问卷访谈方式与随机抽样土族农户座谈,获取更真实、更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目的是与从政府部门获得的背景资料相互验证,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经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课题组获得了与各级政府部门的访谈记录、各调查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农户调查问卷52份资料。这些资料为课题组进行土族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从性别状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多以男性为主。从婚姻状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约有63%已婚,37%未婚。从年龄结构来看,互助县范围土族劳动力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占劳动力总人数的64.1%,这部分劳动力是外出转移的主体,代表着外出转移的趋势。16~19岁年龄段中,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9.1%。40~59岁年龄段中,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6.8%。

在所调查的土族农村劳动力中外出打工的人占到了土族劳动力总数86.8%。而在家务农的人只有少数,只占到13.2%。可见,大部分劳动力都愿意出去。这些出去打工的人中,有61.4%的人是兼业打工,有38.6%的人做专职。

(二)转移特点

大部分土族劳动力选择在私营企业工作,约占到65.38%,打工的行业也主要分布在建筑业(42.31%)、餐饮业(28.85%)和制造业(15.38%)上,而选择在机关社团和教育文化等部门打工的人却寥寥无几;就业层次上,服务人员占较高比例。

土族农村劳动力在选择转移距离时,约有71.15%的大比例人口选择了在本地打工。就地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只有小部分选择外出打工。而在外地打工的地点选择上,有59.62%的人们愿意跨省去打工。在土族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自己找(44.23%)或者是经过亲友介绍(44.23%)的;通过看报来寻找工作的劳动力人口也是微乎其微,可见,各种媒体信息的优越性并没有体现出来。土族的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特殊的职业培训,也没有学过什么手艺,这就很影响打工时择业机会。在思考为什么要外出打工时,有很大一部分的土族劳动力都觉得自己的农业收入低(67.31%)。这个问题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问卷的分析,可以发现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信息量少,信息闭塞,择业范围较窄,就业层次低,个体手艺和技术的限制较大,向城市转移的意愿较弱的特点。

(三)制约因素

制约因素是具有多样性的。土族劳动力在家里需要赡养和抚育的人口4人占的比重较大,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文化程度(约51.92%)是主要影响土族劳动力转移的很重要的因素。教育落后,劳动力不适应就业需求。很多人还是觉得读书无用。职业教育的力度还是不够。因为家庭负担比较重,家庭拖累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在求职的过程中,首先还是文化低,其次是没有什么经验;再次是获得的信息不够或难以得到信息,交通不发达,思想上比较封闭,使得信息愈加匮乏。就业机会少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劳动力市场欠发达,在转移的过程中,有效的途径很少,使得转移不够顺畅,不够彻底。加之社会制度上的制约因素,生活环境的制约因素等,使得土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很不好实施。

(四)目前的情况

在目前情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购买任何保险的人占到54.2%左右。大多数人对目前的收入都觉得一般或是认为太少,只有5%的人还对目前的收入比较满意。有约57.69%的人没有过非农工作的经验,这说明,这里的人们还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土族劳动力中有大部分都在两个或以上的雇主那里干过,可以看出,换工作的频率还是很高的。大约一半以上的人都会在失业一个月后就回家,由于心理的意愿上落差较大,或者还是觉得回家务农好一些,或者是不能够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等等,当然原因是很复杂的。

(五)今后的打算

对于今后的打算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劳动力个体选择定居的地点还是在乡下。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在大中城市生活。不选在城市定居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在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约55.77%),觉得老了以后没有什么收入(30.77%),没有了经济来源,还会认为大城市的生存环境没有乡下好(19.23%),因为大城市污染比较严重,人口多而杂等等。

对于怎样开支打工的收入,方式是多样化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打算回家盖房。在储蓄和子女的教育上也要是花大笔钱。对于个人的养老问题,有50%的人们认为应由子女来赡养。19.23%的人愿意创业,利用自己的积蓄来养老,也有25%的人还是愿意种地。如果长期在外打工。集体将收回承包地的话,仍然有将近一半的人要回家务农。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的分析和研究,对土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努力提高土族聚集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力度

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就业技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整体素质难以适应转移的要求。未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创新能力较差,只能依靠个体有限的经验和较低的能力选择有限的工作,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无法满足更多的岗位需求。对土族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让他们多学一些手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少数民族劳动力往往不会被需求单位所选择,加之他们又没有什么一技之长,顺畅转移的机会就很小了。在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强化,这样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达到双方的有效互动。面对劳动力市场,由于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和资本的密集程度越来越强,这将导致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更加艰难。因此,为了达到顺畅转移,不仅仅要加强基础教育投资,完善良好的基础教育设施,更要作做好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宣传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同时还要提高师资力量;有效发展民族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事业。

(二)建立完善成熟的劳动力市场

由于历史、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说,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功能不全。这些对我们的下岗再就业问题、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等有很大的影响。在对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调查分析过程中,应用托达罗的推拉作用的理论,发现在该地区劳动力市场中,推力和拉力都欠缺。在本地区而言,生产率还是较低的,这样就不能够产生富余的能够转移的劳动力,使得农村地区的推力不够。而在城市而言,能够吸引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动力转移后的工作岗位等方面不够充足,导致了城市的拉力也不够。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过程,是自然发育过程和政府辅助培育过程相结合的过程。政府在制度的完善等反面是起主导作用的。如何优化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三)信息开放化

信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是很重要的。有了信息,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有关部门应该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来服务于本地劳动力的转移。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有更多的信息媒体来为我们服务。可是,目前,因为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向信息化方向的发展还较慢,使得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不够彻底,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很难得到外界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和沟通渠道,从而阻碍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四)完善制度,让制度服务与土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而不要成为发展过程的绊脚石

于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作为农村劳动力的输入地,其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政策规定与操作办法,是决定外来农村劳动力能否进入其劳动就业市场进行公平竞争的制度因素。来自各个方面的歧视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户籍歧视、就业歧视以及教育上的歧视等,对劳动力的心理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和压力。劳动力转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战略,制定对人们有实际利益的制度,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需要出台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为劳动力的转移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劳动力转移,才会是一个有效的发展战略。

(五)鼓励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努力向非农产业转换

劳动力的特殊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二元经济理论;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1-0035-05

一、二元经济理论的演变:理论与中国现实的-背离

发展中国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结构的二元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相比,经济的二元性更为突出并且具有较强的刚性。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生,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经济社会还不发达的重要表现。二元经济理论出自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他在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建立了二元经济的“古典”模型,他将一国经济分为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认为两者不同的劳动边际收益率导致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农村农业部门向城市工业部门流动,而城市工业部门从高劳动生产率和流人劳动力的低工资支付中获得巨额的超额利润,从而不断地扩大工业部门以吸收农业部门的富余劳动力,直到吸收完毕,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等,一国的工业化过程也告完成。托达罗模型则提出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小规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他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取决于在城市里获得较高收入的概率和对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失业者风险的权衡。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形成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从而导致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造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严重失衡,使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托达罗建立了描述城市失业问题愈来愈严重的动态均衡模型,在他看来,工业化与城市化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具有同步性。而中国的现实是城市化进程远远滞后于非农化和工业化,所以上述这些理论模型对于解决当前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等问题还存在很多局限性,有些方面甚至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经济生活相去甚远。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不仅存在着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同的局限性,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与中国特殊的、历史性的制度选择相关的制度障碍。刘易斯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农业部门保持不变的工资,而现实中中国农民的实际工资呈上升的趋势;托达罗模型主要讨论了支配迁移决策的经济因素,这虽然在中国当前的乡城迁移中存在,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制度选择体制障碍,如传统战略下的重工业倾斜政策、建立在短缺经济上的户籍制度以及农村的土地制度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因此,托达罗模型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活动。而且他们都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过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而且与城市化进程相生相伴,工业化与城市化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具有同步性。而中国的现实是城市化进程远远滞后于非农化和工业化,这些理论都较少涉及这种条件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因此,这些理论在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条件下具有应用的局限性。

二、中国二元经济的特殊性: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1.建国以来,中国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忽视了传统部门的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传统部门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尽管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人为滞留,使得中国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锢在农业领域而处于隐性富余之中。1978年,随着的全面展开,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从而将大批隐性农业富余劳动力变为显性,农村潜在的过剩劳动力问题显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是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时期,这是由于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截至1992年,已吸纳1亿多劳动力就业,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4.2%。1996年以后由于国家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开始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增长有所放缓,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乡镇企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开始下降,而乡镇企业本身的结构性问题亦凸显出来,使得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呈平稳态势(如图1)。

2.实行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资金积累采取以农养工的方针,用“剪刀差”等办法从农村抽走资金用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而对占总人口80%的农民则用行政手段。实行严格的城乡隔离政策,把农民控制在城市之外。限制在土地上,致使大量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村,同时实行以粮为纲,限制多种经营和乡镇工业的发展,生产结构单一。通过户籍制度,严格控制农转非,农业劳动力不允许离开农村,将一个社会分割为城市与农村两个部分,同时,通过划分城市与农村户籍身份,限制农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为地造成了中国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的差别。

3.中国的二元经济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地理以及市场机制的原因,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断层,东南沿海地区的现代部门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从而形成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同时较高的工资额则刺激着外来劳动力的强劲供给。而中西部经济带由于历史包袱较重、开放开发相对滞后,因此这些地区的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了劳动力的需求,形成了劳动力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

三、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多因素相互作用

1.制度因素。目前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的制度因素体现在:(1)户籍制度因素。从制度的角度来看,经济制度要想达到效率最优,就要求多种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但在中国,城乡分隔的二元户籍制度不仅使人力资源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受到了限制,使得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状态,而且这一制度人为地在城乡之间划出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农民因其身份的限制失去了自由迁徙的权利,被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上,使得农民在就业机会、发展机会和受教育机会等方面天然地与城市居民不可同日而语。这既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平竞争原则,也与制度伦理的本质要求相去甚远。正是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严重制约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阻碍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转移,使得原本应减少的农业人口,由于农民的非农产业化进程受阻,而大量地滞留在农村社区内部,从事着高度分散的、低效率的劳作。(2)土地产

权制度因素。在下,农民只是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土地所有权仍然在国家手中。因此,农业劳动者仍然与一定的土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制度对农民仍具有较强的人身约束,使其难以长期彻底离开土地。

2.供给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供给包括两方面:(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决定于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和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农村劳动力供给量的大小取决于农业劳动力拥有量、农业劳动力参与率等因素。在农业劳动力拥有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力供应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参与率,由于劳动力总量大,参与率高,所以,中国农村有巨大的劳动力供给量。(2)农业富余劳动力的素质。劳动力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态度。农业富余劳动力能否适时、适度、高质量地转移,转移者自身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素质较低的劳动者,一般更关注职业的经济报酬,劳动强度较大的岗位也可接受,劳动保护问题一般也不够关注。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则十分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程度,充分重视自身的价值,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方式选择性较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决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者就业层次高低的关键因素将是转移者素质的高低、文化科技知识的丰度、劳动技能的优劣。

3.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转移状况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通过经济发展变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发生作用的。而当前最主要的转移途径即乡镇企业、城市及农业内部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吸纳瓶颈,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出现了滞缓的现象,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表现为:(1)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后继乏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内竞争加剧的同时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乡镇企业纷纷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资本增密”现象,开始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过渡,直接减少了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在行业和产品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构性,使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产品生产上的简单重复,加剧了低水平的市场竞争。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的体制优势逐渐消失,而在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又居于劣势,发展速度减缓。另外,乡镇企业布局高度集中,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高,一些小城镇因缺乏主导产业的支撑,出现空洞化,聚集效应无法实现,难以推动农村城镇的发展。而城镇是第三产业的载体,其发展的滞后必将抑制第三产业的增长,从而降低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2)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有限。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吸纳能力大幅度下降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流向城市务工经商,成为农民工。农民工转移模式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是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换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转移模式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特点,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农民工转移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而从城市看,城市就业岗位的供给不容乐观,劳动力从总量上讲也供过于求,就业压力也非常大:首先,由于中国处于买方市场阶段,城市企业也遇到了市场约束的障碍,国企改革不断释放大量冗员,就业增长受限。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有了较高的技术起点,随着产业结构和技术的升级,出现了资本和技术加速替代劳动的趋势,中国GDP的就业弹性不断下降。(3)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严重滞后于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滞后,二、三产业难以分享聚集效应,降低了劳动力吸纳能力。而另一方面,受中国城市发展数量、现有城市人口饱和程度、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现阶段中国城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十分有限。城市的基础设施大大落后于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如果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短时期内大量涌入城市,会导致城市交通运输紧张、社会服务压力沉重、环境污染加大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四、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选择:政策建议

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要把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作为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1.各级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推动工作,提高组织化程度,做大劳务输出产业。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渠道窄,更要把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做好劳动力组织推动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区域的联系与合作,组织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城市输出,或组织中部地区的富余劳动力集中向新疆产棉地区的季节性输出,建立区域间的协作关系。同时加强省际间的劳务合作,在大中城市建立劳务输出机构,形成劳务接收地、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输出地间信息相互沟通,彼此良好合作,双方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2.加快城镇化、农村工业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力转移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要优先发展壮大一批重点小城镇,从政策、资金、技术、建设项目等方面进行倾斜,形成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现阶段,分布在广大农村的二、三产业仍然是容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方向,这些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设立门槛较低,就业制度灵活,对就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具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巨大优势。要抓住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对这些产业、企业加强引导,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促进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3.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各级政府应切实将外出务工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纳入社会公共服务范畴,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建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切实将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制度,提高培训效率,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政府加大培训投入,提高扶贫资金用于培训的比例,建立培训补贴制度。实行按市场需求招标培训,使公私培训机构平等竞争,促进培训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二是要把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开展技能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整合教育资源,抓好劳务培训基地建设,逐步完善劳务培训网络,特别是要发挥县、乡(镇)成人教育学校、职教中心、劳动技校等教育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三是要创新培训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和储备培训,尽快形成“政府埋单,培训机构自由竞争,农民自主选择培训点和培训内容”的格局,把劳

务培训基地建在农民“家门口”,切实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的覆盖面。四是建立企业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制度,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督企业按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有计划地进行在岗职业培训,使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

4.建立完善“两头有人管、两头有保障”的良好的劳务输出服务体制,做到输出有组织、输入有管理、流动有服务、调控有手段、应急有措施。培育劳务市场,建立高效畅通的就业信息网络。在本地,调查劳务资源,收集劳务输出信息,归纳整理用工信息;在劳务输出地,建立服务机构,为务工人员提供职业介绍、保险、权益维护等全方位服务。鼓励地区之间加强横向联系,建立供给用工协作关系,形成多元化的扩散性劳务输出路线。发展中介服务组织,与城乡劳务市场联系起来,定向挂钩,有组织地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要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认真落实职业介绍许可证制度和年检制度,进一步规范就业中介机构的经营和管理行为,严厉打击“假中介”、“黑中介”,坚决取缔非法经济中介机构。简化农民外出打工的各种手续,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低价、优质的服务。探索建立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要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建立健全工资保障制度,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政策,逐步将其纳入社会保险统筹范围。建立和完善外出农民工法律保障组织,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劳动力的特殊性范文第4篇

1.1 农村劳动力增速快,待转移劳动力数量众多

寻甸县是农业人口大县,全县农业人口已占总人口的 93.2%,且农村家庭均以两个孩子的居多。由于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仅每年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严重过剩。

1.2 就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寻甸县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特别是由于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寻甸县乡镇企业不发达,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和转移区域外非农产业就业数量有限,就业主要以从事传统农业为主,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比例较大,这种就业不合理状况,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任务十分繁重。同时个别地方由于青壮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外出,造成当地农村劳动力缺乏,给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1.3 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

主要表现在:

(1)文化素质相对低下,大多数只接受过初中教育,有的还是半文盲。

(2)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有限。资料显示,从未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超过60%,即使参加过培训的劳动力,也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必然导致劳动力转移就业层次较低。

(3)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近年来,寻甸县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寻甸县工业经济比较薄弱,加之许多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难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4)生活条件另有特殊要求。

少数民族外出务工较汉族相比,在生活方式上因具有特殊性,从而使他们外出务工时对生活条件往往有特殊要求。寻甸是回族彝族自治县,回族人口在寻甸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大。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回族外出务工劳动力需要具备清真的饮食条件,甚至务工所在地还要有清真寺等做礼拜的场所。而用工单位基于生产成本的考虑,多数不考虑设立清真食堂,客观上导致外业务工劳动力的转移难以落到实处。

(5)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各个城市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而在寻甸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却长期被忽略,土地成为农民的唯一保险。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将面临失去生活保障,一旦失业,生活、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就无从谈起。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横向流动。

2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根据寻甸县目前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结合云南省省情,并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加速转移。

2.1 加大宣传教育,改变观念;加强民族平等宣传

?对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故土难离,等、靠、要思想严重的实际,从转变农村劳动力思想观念入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外出务工致富农民典型现身说法,利用多种媒体宣传劳务创收的经验与做法,以及组织召开季节性劳动力转移总结大会,用表彰先进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从思想上打破农民“宁愿在家受穷,不愿外出赚钱”的旧观念,形成“外出打工致富光荣”的氛围,提倡“出去一个人、节约一份粮、学会一门艺、多挣一份钱、致富一家人”的新观念。

同时还应加强民族平等宣传,促进民族交流团结。民族身份、民族心理、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价值观等是阻碍民族地区劳动力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劳动力的社会融入过程就是其民族认同、民族心理、民族文化价值观不断变化的过程。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心理、民族价值观念和民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多样性,不仅是其城市社会融入过程中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的地方,也是其社会融入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威胁和破坏的地方,同时还是其社会融入的深层内容。必须大力加强民族文化宣传和教育,大力宣传民族平等,促进民族交流互动,消除民族歧视。

2.2 政府引导加快思想转变,提高技能水平,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寻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县,居住着汉、回、彝、苗等16种民族,少数民族有11.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1.7%。针对寻甸县这种多民族特征,政府应加强思想引导,转变传统观念,根据各民族不同的特色文化采取不同的技能培训和工作安排。拓展务工人员对发展较快的省市的了解。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抓好义务教育,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劳动力具有一技之长,增强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同时各级政府有关劳动部门建立垂直管理、多级就业服务网络,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乡镇劳动站和社保中心组成建立村级就业信息员。建立资源信息平台,介绍职业和岗位,进行培训。

2.3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寻甸是农业大县,也是农村人口大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力度直接关乎全县人民的利益。

2.3.1 建立完整的工伤保险制度

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对农民工来说是对发生事故后的经济补偿,对企业来说可以降低事故发生后所要承担的责任,从而可以降低双方的风险。工伤保险成立于雇佣关系存续期间,不涉及账户积累和关系转移接续,较为简便。保险的费用由企业或雇主缴纳,首先要将农民工较多、工伤风险较大、职业病高发的行业纳入工伤保险范畴,再积极推进其他行业或部门的参与。

2.3.2 建立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

由国家、集体、农民三方负担,推进社会保险制度的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村社会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制度的接轨。比如,农村养老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家中留守的劳动力以老人为主,若想真正的解决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必须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养老制度。国家应采取扶持办法,帮助民族地区解决养老问题。

2.4 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从长远看,要大力发展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继续抓好农村扫盲工作,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从近期看,要重点抓好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农村劳动力转移择业实用技术作为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求立竿见影地提高劳动者流动就业的能力,使培训的农民工走出去后能就业,能站住脚跟发展。

大力开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能力,使农民工从数量型向素质型,从体能型向技能型,从农业型向城市型的转变。对农民工的培训要按照市场引导、需训结合、供需对接的原则,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重点开展并搞好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能力等方面的引导性培训和以家政、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为重点的职业技能培训。

2.5 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拓宽农村容纳劳动力的空间

2.5.1 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能力

一是加强农民最急需的饮水、道路、能源、电力和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活劳动的投入;二是发展农业优势,实现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由资源密集型的粮食生产方面向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生产方面转化,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延长农业吸纳劳动力的产业链条。

2.5.2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就地转移

寻甸的旅游资源集自然、历史、人文为一体,内涵丰富而各有特色,具备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旅游资源是寻甸的一大优势所在,也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目前,寻甸县政府也在高度重视寻甸旅游业的发展,考虑把旅游业作为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举措,充分利用县域内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强化旅游?Y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北大营草山综合开发项目为龙头,加快牛栏江沿线、凤龙湾景区、塘子温泉、钟灵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开发,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提升旅游品位和档次,发展休闲观光度假旅游,积极开拓旅游市场,争取在昆明旅游经济圈中占有一席之地,把寻甸建设成昆明旅游经济圈中的一个新亮点,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劳动力的特殊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渔业;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88-1

1 渔业劳动的特点

1.1渔业劳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渔业劳动较强的季节性形成了一年中渔业生产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平衡。忙时劳力不足,闲时无事可干,因此,要求对劳动力的利用必须注意:要抓住有利的生产季节,组织力量集中突击,及时完成季节强的生产任务,保证不误渔时;在安排渔业生产和进行劳动分工时,不能像工业那样高度专门化、专业化,而必须把专业化和多种经营结合起来,要广开门路,保证四季有活干,人员不宜强调过专,要一专多能,以适应多元化的生产劳动;要努力提高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改变人力劳动手工作业为主的状况,使生产更多地摆脱对人力的依赖,这样就可以大大改变对劳动需求不平衡的状况。渔业劳动的季节性还表现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因此,对劳动有不同质的要求,劳动只符合劳动对象的要求,才能收到效果,才能成为有效劳动。

1.2 渔业劳动比较分散

渔业的多数劳动都不可能像工业那样,在生产车间中进行,这一点决定了渔业的劳动管理有它的特殊性,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情况下,劳动组织和劳动协作的规模不宜过大,否则,无法进行有效地管理和协调,劳动组织和劳动方式一定要“因活制宜”,灵活安排,防止窝工浪费。

1.3 养殖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

养殖业生产周期长且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连续或者间断劳动。各阶段、各环节、各岗位的劳动效果,只有到全年生产终结时才能体现出来。由于这个特点,使得渔业生产中,保证平时劳动质量对最终成果显得特别重要。养殖生产周期长,一年只收获一、二次,而平时劳动很难看出,也很难考查它们的实际效果和对最终成果的影响。而等到生产结束时,再发现问题,早已无法挽回或补救,所以,要很好地落实劳动责任,促进生产者随时关心自己的劳动质量。

2 提高渔业劳动力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通过提高劳动力利用率,可以使有限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以创造更多的产品。在我国,目前渔业很多工作还主要依靠人工劳动,手工操作的情况下,挖掘劳动力的生产潜力,生产更多的水产品尤为重要。提高劳动力利用率,有助于加强和改善生产管理,有利于劳动者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技能,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

面对现今劳动报酬标准的高升,这就要求每个渔业经营者必须从提高劳动力利用率上动脑筋。一般情况下,提高劳动力利用率的方法主要有:合理安排使用劳动力,首先,要做到加强计划性,组织好劳动力的分工和协作。其次,要根据不同劳动的要求和每个人的特点,做到力所能及,发挥所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积极发展多种生产、多种经营。通过广开门路,做到劳动供求平衡,使剩余劳动和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安排;改善劳动组织,计划安排生产,健全管理制度,保证劳动衔接,以提高工时利用率。

当然,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发展渔业生产和渔业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水产品的商品率,增加社会供给量,更好地解决吃鱼的问题;可以减少大量生产劳动人员,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和生产领域,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增加积累,不断扩大再生产;可以缩短劳动时间,使劳动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文化,学技术,学管理,全面提高劳动素质。反过来,这又将促进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从根本上讲,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物质技术状况,因此,加强技术改造,实现渔业现代化,是提高渔业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当然,这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渔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物质技术装备还较差,尤其要充分发挥有条件的作用,通过加强和改进经营管理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3 提高渔业劳动力的素质

全面提高渔业劳动力的基本素质,是一件长期任务,要很好规划。既要抓好当前急需,又要兼顾长远发展;既要抓科技教育,又要抓文化普及;既要抓高层次尖端人才,又要抓好基层技术队伍建设。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地全抓好。当前工作的重点有以下几点。

3.1 提高认识,增加智力投资,重视智力资源的开发

我国渔业现代化能不能实现,实现速度是快还是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能力、技术水平和全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当前,大力培养水产科技人才,用先进技术装备科研部门,迅速提高科研水平和建立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任务都很繁重和紧迫,抓科研抓技术要从教育入手,应当提高认识,把智力投资和智力开发当成一件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

3.2 充分发挥各级、各地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

要制定合理的政策,使之有利于推广、交流和技术服务,支持科技人员搞技术承包,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咨询活动。

3.3 开展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