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力市场共享

劳动力市场共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力市场共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力市场共享

劳动力市场共享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力;供需;结构性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5-0019-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5.05

盐城市是苏北传统农业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为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实际状况,笔者近期走访了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并在所辖7个县(市)发放农民工调查问卷210份,同时组织对辖内50户样本企业及相关重点行业的用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总体就业形势较为稳定,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

一、当前劳动力市场供需的主要特点

(一)企业用工需求日渐趋旺,劳动力供略大于需,供求基本平衡

据调查,盐城市2009年三季度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用人单位共计402家,招聘各类人员共30077人,同期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共为35806人,供大于求5729人,求职人倍率为0.84,与上季度持平,比2008年同期提高了0.34个百分点;当季用工需求人数比上季度增加4708人,求职人数增加5461人。上述数据表明,随着金融危机对该市经济影响的逐步弱化,企业用工需求日渐趋旺,该市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当前劳动力市场供略大于需,供求基本平衡。

(二)企业用工需求突显,外资企业用工需求占比较低

从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占比构成来看,企业用工需求占据了大比例。据统计,2009年三季度盐城市企业用工需求为29048人,占需求总量的96.58%,较上季度增长2.35%。分企业性质看,其中有限责任公司以用工需求16302人数居首位,占内资企业需求数的56.12%;私营企业居次位,用工需求为6148人,占21.16%;股份有限公司需求3100人,占10.67%。从上述数据可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股份公司企业的用人需求仍占据了全市企业用工需求人数的前三位。由于该市经济结构的原因,相对于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和需求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231人、0.80%和62人、0.21%。

(三)用工需求呈现明显“剧增拐点”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盐城市2009年1-6月就业市场疲软,提供岗位数与登记求职数与08年同期相比出现“双降”格局,最低值出现于6月,分别为7582个和9357人,提供岗位数同比最大降幅为4月的25.52%,登记求职数最大降幅为6月的37.75%。但2009年7、8两月所提供岗位数与登记求职数同比大幅增加,尤其是提供岗位数分别增长了30.98%、32.87%,使得用工需求在时序上呈现出明显的“上扬拐点”。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对该市影响巨大,企业整体形势下滑,用工需求大幅下降,企业提供的岗位数处于低点。而2009年以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了一揽子计划,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用工需求大幅增加,致使7、8月份提供岗位数同比大幅上扬。

(四)外出务工人员总体规模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半数以上

据2005-2008年度盐城市外出务工人员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市外出务工规模已超出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2005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58.9万人,2006年达161.98万人,2007年达168.4万人,2008年达173.93万人,2009年达181.32万人,其占当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例分别达58.09%、59.21%、59.07%、60.32%和62.33%。由此可看出,外出务工(劳务输出)已成为该市农村劳动力流向的显著特征,也已成为当前五成以上农民的共同选择。

(五)外出务工人数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增长规模有限

据统计数据显示,盐城市2005-2009年外出务工队伍的规模呈逐年扩大上升势头,但增长的规模较为有限。如2006年全市外出务工人数较2005年净增加3.08万人,增长1.94%;2007年较2006年净增加6.42万人,增长3.96%;2008年较2007年净增加5.53万人,增长3.28%;2009年较2008年净增加7.39万人,增长4.25%。此外,从该市外出务工人员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例情况来看,2009年占比较2005年占比增加了4.24个百分点。

(六)外出务工区域及行业相对较为集中

调查结果显示,盐城市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区域及行业相对较为集中。首先,从务工流向的总体区域来看,“输出”(即出市务工)占比较高,约为65%;“就近就地转移”(即未出市务工)占比较低,约为35%。而从市外转移就业的具体分布区域来看,全市的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和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广东等珠三角地区也有少量的务工队伍。据调查问卷显示,选择在上海、江浙地区务工的人数达123人,占比高达59%;选择在广东省务工的仅25人,占比为12%。其次,从外出务工所从事的具体行业来看,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建筑及机电行业,其占比分别为28%、38%和20%,这主要是因为上述行业均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七)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逐年上升,农民务工意愿强烈

据调查统计,2009年以来盐城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31万人,其中近地转移4.61万人,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30%,且近地转移人数占总外出务工人员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2007年该比例为32.26%,2008年末该比例增至32.76%,2009年三季度末,该比例则达到33.43%。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此前本地就业空间容量较小,大批农村劳动力都劳务输出至苏南、上海、浙江、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而随着本地经济的崛起,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增强,工资待遇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了在本地企业就业。此外,调查问卷还显示,57%的农民愿意外出务工,52%的农民工最看中工厂提供的工资待遇,其次,21%的农民看重工厂对工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二、当前劳动力供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主要问题

1.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现象明显。据调查了解,目前盐城市企业大约缺工1万人,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岗位。部分企业用工需求大幅增加,但却招不到工人,用工缺口趋势于扩大。如在本次调查50户样本企业中,显示缺工的企业达17户,占比为34%,缺工总数达2443人,主要集中于纺织、化工等行业;12户纺织企业中有8户缺工,缺工人数达795人;10户化工行业中有3户缺工,缺工人数为238人;又如该市下辖建湖县20户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中小企业实际需要工人18022人,目前缺工2166人,占比达12.02%;部分乡镇中小型纺织企业也存在用工缺口。从以上企业的“用工荒”现象可发现,此类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且所缺职工大部分为一线工人。

2.制造业用工需求缺口高居榜首。据调查,从行业分组的需求结构来看,2009年三季度盐城市制造业需求人数达1.9万人,占整体需求的66.48%,这一比例凸显出制造业用工的回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制造业的复苏迹象。在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10项职业中,制造业占7个,其中排名首位的缝纫工、挡车工需求人数为5101人,求职人数仅为176人,缺口率高达96.55%。这主要是由于该市作为传统的产棉大市,近年来纺织、服装业飞速发展致使工人供不应求,但这一现象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如某纺织工业园是世界一流设施的纺织企业,2009年以来职位需求近千人,但至目前仅招到200多名挡车工,用工缺口仍在800人左右。

3.各行业用工需求不均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据所调查的样本企业情况显示,目前各行业的用工需求不均衡,其中以纺织、化工等行业的需求人数居多。如据对滨海县6户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纺织服装企业的调查显示,进入三季度以来,企业订单饱满,同时出现了用工难题。6户纺织服装企业实际需要工人17437人,目前缺工1108人,占比6.35%。其中缺少技术工469人,缺少普通工639人。随着化工行业形势的逐步好转,相关企业的产能开始恢复,用工需求大幅增加,据对以化工为支柱产业的响水县8户化工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6户企业缺少工人,占比75%,无企业反映有冗员现象。此外,与上述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油机械行业的用工需求则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部分石油机械企业在手订单不足,预计下一阶段扩大生产规模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目前基本无额外用工需求。

4.富余劳动力仍较多,劳动力转移工作任重道远。据调查,下辖东台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目前为57.6%,尽管居全辖各县(市)前列,但与苏南发达地区80%以上的转移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近20万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剔除一产所需的劳动力以外,尚有近10万劳动力需向二、三产业转移。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及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还会增加,且由于富余劳动力文化偏低、年龄偏大,转移难度也随之较大。

5.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较低,就业选择范围狭小。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二是劳动技能低。[1]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无技术专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时间、目的地、从事职业等方面都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行业选择范围狭小,主要集中于工业、建筑、装修、贸易餐饮和服务等行业,且大都从事简单、低层次劳动,具有工作时间长、收入低、就业稳定性差等特点。

(二)成因分析

1.用工需求量大、工资待遇不高。随着经济逐渐回暖、年末经济的带动,部分行业订单开始增加,用工需求增加,尤其是纺织服装与化工行业。纺织服装行业是盐城市的支柱行业,而纺织服装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此类企业的用工需求相当大,且其用工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订单变化的影响。随着总体经济形势不断好转,纺织企业的订单数有所增加,用工需求量进一步扩大。化工行业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好转,产能逐渐恢复。据调查统计,目前某化工园区内的化工企业的开工率普遍回升到高峰时80%左右的水平,出口缓慢恢复,订单情况良好,部分化工企业开始新增车间,用工需求较大。然而,此类企业由于利润低,难以支付提高工人工资和改善福利待遇所需要的成本,对劳动者缺乏吸引力。如纺织工人劳动强度相当大,月平均工资仅为1000元左右;机械设备行业工人工资大约为1500元;化工行业由于其特殊性,一线车间工人工资较其他行业稍高,能够达到每月1800-2000元左右,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综上所述,用工需求量大,但工资、福利待遇不高,对工人吸引力不足是造成企业缺工的重要原因。

2.就业的性别、年龄结构矛盾较大。从企业用工需求方面看,由于盐城市纺织、服装行业需求相对旺盛,这两个行业对女工的需求较多,该市2009年三季度对女工的需求为15053人,占50.05%,对男工的需求为9442人,占31.39%,女工的需求比男工的需求高18.66%;而从求职方面看,男性18672人,占52.15%,女性17134人,占47.85%,男性求职略多于女性,因此就业的性别结构矛盾较大。以下辖滨海县为例,该县以纺织服装为支柱产业,用工需求以年轻女性为主,而目前滞留在家返乡农民工和剩余农村劳动力多为男性,全县220家企业缺工达6400人,难以从本地现有劳动力资源中招到所需人员。此外,就业还存在一定的年龄结构矛盾,从2009年三季度市场需求来看,对25-34岁这一年龄段的需求最多,为12145人,占40.38%;而求职人员方面,35-44岁年龄段的最多,为10962人,占30.61%。现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不愿从事此类苦力劳动型的职业年青人数居多,因此对年龄有限制的企业仍存在用工短缺现象。

3.劳动者求职观念发生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使广大就业者进一步意识到工作稳定的重要性。部分中小企业因效益低下而停产,停产期间仅给工人发放少量生活费,无法保证正常的生活来源。部分企业无视劳动合同制度,不依法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社会保险落实不到位,农民工如遇工伤、疾病等更是处境艰难,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不稳定,生产起伏性大,员工收入难以得到保障。如据对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显示,22%的受访农民工对工作选择持谨慎态度,担心突然无故被辞退。目前此类企业招工缺口的存在正反映了此情况,劳动者对于目前的招工没有信心,考虑更多的是工作的长远性。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难以得到满足。

4.劳动者素质与企业要求不相适应。从企业的需求情况来看,企业需求较多的是技术工人,从被调查的17户缺工企业来看,其中15户企业缺少技术工人,占比达71.4%,而市场上技术工人的短缺早已出现。企业要求技术工人能直接投入生产,然而技工教育培训的发展却跟不上需求的步伐。一方面,一些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未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另一方面,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不够,只使用、不培养员工的企业较多。此外,培养1名熟练工需要至少2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用工量放大的情况下自然供不应求。

三、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趋势预测

(一)经济企稳回升将难以在短期内缓解部分企业用工短缺现象

随着经济逐渐回暖,企业生产逐渐恢复,企业订单数量也有所增加。从盐城市48户工业企业问卷的调查显示,2009年四季度企业总体的经营状况指数为35.42%,比年初增长了25%。且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5%-17%。经济稳步回升,产能扩大、投资增长带动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增加。尽管从总的供求数量来看,供给大于需求,然而就业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无法消除,因此该市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用工短缺的现象在短期内仍存在,2010年该市可能缺缝纫工、挡车工、化工一线操作等工种约2万人。

(二)预计今后一阶段劳动力市场将呈现总量平衡、结构失调、局部紧张的格局

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首先,从劳动力供给方面来看,受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劳动力自然增长大幅放缓,同时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吸附力不强,劳动力外流现象也日益突出。而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一部分人员回流家乡创业或务工,因此在总量上有进有出,将呈现弱平衡状态。其次,从用工需求角度来看,随着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此外由于当前初择业者受教育程度较高,对自身工作的期望值也较高,基于收入水平、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等方面的考虑不愿从事一线车间工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线工人将呈现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的失衡局面。再次,从行业差异角度看,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将面临长期用工紧张的局面,而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服务型行业则将会吸纳更多的务工人员。

(三)随着部分行业、企业用工短缺现象的延续和加剧,有望带来企业用工成本的“压迫式”提升

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仍很大,而由于一时难以大幅提高工资水平致使企业用工短缺的状况短期内可能还会持续。而从中长期来看,这一状况将可能导致企业工资水平的被迫上涨,而随着用工成本的提升和加大,此后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用工短缺现象,如问卷调查显示,有32%的受访农民工表示在工资待遇有较大幅度增长时,将会选择外出务工。

(四)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将相对减少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初盐城市有少部分外出就业人员返乡回流,且由于本地企业受危机影响致使出现裁员现象,同时部分农民选择了就近就业。据2009年初该市农转办百户抽样调查显示,在100户中实有劳动力199人,已实现转移117人,其中劳务输出70人,占已转移人数的59.83%。而通过对未转移的82名农村劳动力调查发现,愿意到外地就业的仅14人,占17.07%,可见该市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劳务工资性收入增长较为困难。此外,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将逐步减少。另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失业人员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竞争上的劣势,上述种种因素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整体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五)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数量和比率将呈稳步攀升态势

200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这一方针的提出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全市经济的不断壮大,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数量和比率将继续呈稳步攀升态势。

(六)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偏低将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范围的拓展与就业的稳定

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企业对有知识、懂技术的工人的需求日趋强烈,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无法同步提升,将导致“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从当前企业的用工需求来看,企业最急需的即是技术工人,只有让农民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实现“工作稳定、收入提高”的目标,也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2]

参考文献:

劳动力市场共享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失业;就业弹性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作为商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公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真正确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理论观点。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力的流动,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克服劳动就业问题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行政壁垒,正视并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一个局部,是市场体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反映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劳动力市场还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所以,劳动力市场是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市场。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西方国家至今还不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并尽快解决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劳动力市场共享范文第3篇

一是建设资金到位。市委、市政府对社区平台建设从资金上予以保障。去年以来,我市先后拿出2850万元改造新建社区工作场地,专门拨付150万元专项经费加强社区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市政府按每个服务所(站)每年1万元的标准,市、区两级财政按比例安排工作经费,并纳入年度预算,市政府每年还拿出部分资金,视各街道社区平台工作的实效给予奖励及经费补贴。

二是网络设备到位。首先为5个街道(乡镇)、15个社区配置了电脑、电视、触摸屏等信息网络设备,采用宽带方式与市劳动力市场联网,实现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在社区同步。经过两个月的运行,在社区设立的劳动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为此,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又出资100万元,为100家社区配置了电脑、彩电等信息设备,社区配备了信息查询触摸屏,使我市基本搭建起了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化平台。

二、开发应用软件,为四级网络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二)通过城域网实现互联。由我市中心劳动力市场提供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和一台VPN(虚拟专网)服务器,数据库作为全市的数据中心存储全市的社区就业信息,VPN服务器通过光纤连接到互联网,乡镇、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通过ADSL宽带或拨号上网的方式连接到互联网,然后通过市中心的VPN服务器认证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网。

(三)开发社区信息平台专用软件。我市开发了社区平台专用信息管理软件。各级劳动部门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网进入社区数据库,查询了解所属社区每一个人的相关信息。各社区可通过市劳动力市场的VPN服务器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网,运行软件,将相关信息录入存储到市劳动力市场的数据库中。同时可以从劳动力市场网站下载最新的就业信息和政策法规,通过彩电或触摸屏向社区居民公布,或者由社区信息员将劳动保障信息送到居民家中,以实现全市信息的共享。同时,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的应用整合了分散的信息资源,促进了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加强。三、“五项服务”进社区,使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功能

(一)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基础信息动态管理数据库。从去年开始,我市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情况进行了普查、登记。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逐门逐户将18.5万份调查表分送到辖区每户居民手中,一户一表一卡,对社区居民的就业状况、培训就业愿望、经济状况以及享受城市低保情况等进行了登记,并建档建卡,纳入市劳动力市场信息数据库统一储存,全市共享。

(二)实现对失业人员社区网上服务。去年,我市将花园西路和青山湖两个社区确定为失业人员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将失业人员的管理、享受失业保险的按月审核、党团关系、计生服务等职能交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经过试点很受失业人员的欢迎。今年,利用社区就业服务网络将市直失业人员的管理服务开始全部移交到各社区,这样做既方便了失业人员,又强化了社区的服务功能。(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进社区。今年以来,全市在58个社区建立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数据库,将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定和档案及组织关系逐步移交到社区。目前,全市有50965名离退休人员通过社区网络实现了社会化管理服务。

劳动力市场共享范文第4篇

企业缺工原因复杂,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需要大量的人员。福建省属东部沿海开放最早省份,民营、外资企业在经济总量中占较大比重,尤其是近几年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多数也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成为就业的主渠道,成为福建的一大特色。2005年,全省经济总量6560.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非公有制经济所占份额达50%以上,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份额达72.13%。吸纳新增就业占总量的70%以上。另一方面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的就业压力都很大。为扩大就业,国家采取鼓励发展私营、个体以及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给就业提供很大空间,民营经济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相对于科技含量较高的外资企业,同样的投资,民营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是外资的4―5倍。但是市场上还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岗位,出现结构性佣工紧缺问题。

从调查了解情况看,企业结构性用工紧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岗位增加,劳动力需求总量增加,福建省近两年来企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60万个。2006年第一季度全省九个设区市的中心劳动力市场及部分县级市劳动力市场的职业供求登记统计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福建省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总量达到1108297人次,其中:求职登记492251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103124人次;需求登记616046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46192人次。

二、近年来民营、外资企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特别是最低工资水平偏低,不到当地平均工资的40%,与国有企业平均工资以及社会消费水平增长相比差距大。

三、就业市场分割,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名目繁多,各自为阵。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及时便捷沟通,城乡就业服务不够完善。

四、职业培训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求职农民工大多缺乏相应的岗位技能,素质和技能难以适应企业需求。

五、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投资拉动型、粗犷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企业佣工环境、就业质量下降,养老、医疗保险等缺失,更有甚者,连工资都“短斤少两”、一拖再拖。

六、中央几年来“三农”工作的政策效应正在起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兴起,也使进城求职农民工大幅减少,既便外出务工,要求也比较高,希望在待遇高,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好的企业工作,所以外来劳动力就业稳定性也就不高。

造成部分企业结构性用工紧缺问题既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又有劳动力市场发育与成熟的问题,还有求职者本人的素质、价值取向问题。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英、美、法、德,劳动力的市场价值有较稳定的价格标准,劳动力的流动相当顺畅,国内跨区域流动以及户籍迁移、社会保险的转移与接续都很方便,劳动者的价值认同以及职业定位也相对稳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用人环境比较良好,劳资双方遵守法律、法规与契约诚信良好,劳动争议的诉求渠道与维护合法权益较为完善、客观、公正。

因此针对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对策之一、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依据《劳动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进行人力资源市场的积极培育与规划,在发挥政府就业组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中心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促进就业作用。加快《促进就业法》、《劳动合同法》等市场就业的立法,不断完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劳资双方的行为。

对策之二、打破市场分割,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城乡市场分割,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格局。加大市场投资力度,依托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的场地、设备,加快市场的整合与融通,运用现代信息通讯以及网络技术,把政府投资的人力资源公共网进行整合。把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网与劳动力市场网进行链接,把人力资源公共网络延伸到街道(社区)、乡镇(村)。实现用人、用工信息资源优化组合,达到信息共享,人力资源有效合理利用的目的。

对策之三、建立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运用现代化的通讯信息服务手段,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健全劳动力供求信息资源数据库,县(市、区)以下基层劳动就业服务部门每月将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数据汇总上报市一级,设区市(含本级的信息)再对数据、系统等资源进行有效分类整理,形成数据平台,支持对全市社会公众及公共服务介绍的业务共享需求,同时及时上报省一级,以便科学有效地提高信息的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前台职业指导师的作用,发挥其为外来求职者及下岗失业人员推荐职位与建议参加转业训练意见的作用。

对策之四、加强省内山区与沿海县、市劳务协作,省际间的劳务协作。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功效,加紧信息的沟通、联系,做好供需双方对接服务工作,保证外来务工者能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着重在岗前教育、技能培训,合同签定,工资支付、保险福利以及劳动卫生、安全等其他合法权利的保护。莆田市涵江区制鞋企业,为了能招聘外来员工就业,特别是稳定青年员工就业,莆田市劳动保障部门与莆田市胜丰鞋业有限公司、莆田涵江职业中专学校经过多次协商,决定合作开办三年制,鞋制作与设计职业中专、实行半工半读。由莆田市涵江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面向社会招收年满16岁的初中毕业以上的人员,这部分青年既是企业的员工,也是中等职教生,同时与莆田市涵江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在生产旺季,安排学员在企业进行实际操作,领取报酬;在生产淡季安排学员在莆田涵江职业中专学校进行学习,通过三年学习成绩合格者,学校发给职业中专毕业证书,技能考核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合同期间,企业还按规定为学员办理工伤保险。目前,涵江区劳动保障部门已经招收了一百多名符合条件的学员,不但可以为企业引进员工,同时实现了“就业、培训、保障、维权”一体化运作。创造了从省内、省外引进外来员工新模式。

对策之五、强化培训,建立就业实训基地,为缺工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参照上海市的做法,通过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成果的方式,集中投资购买一批适合市场发展方向的,代表本地产业先进水平的职业技能培训设施。

1、在就业培训上要实现城乡平等,由过去主要面向城镇居民转向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库区移民以及外省来闽就业的务工人员,才能体现市场配置劳动力的基础性作用。

2、在政策上要消除歧视性差别,把农村劳动力纳入就业服务范围,与农办配合,做好转移培训,实现素质就业。

3、依托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训练中心、技工学校以及民办培训机构,政府投资确定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就业训练实习基地,着力构建与福建省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公众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促进培训资源的整合,形成不同专业,门类齐全的技术培训集团来满足市场对不断增长技术人才的需求。

劳动力市场共享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民工;创新;制度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8日

我们过去的观念是只注意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社会协调发展,注重的是廉价农民工资源的索取与利用,没有同等关注农民工的切身利益、生活质量和人力资本的培育提升。这种没有更新的农民就业、安置和待遇模式已不适应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了。因此,必须把以人为本、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作为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根本要求,创新农民就业、安置和待遇等方面的制度、政策,加快推进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公共住房、社会保障、户籍等制度的改革,寻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实现农民工“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工资有保障,伤病有保险,维权有渠道,环境有改善”的目标,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居就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创新

(一)构建平等就业制度。一是在就业市场准入上要实现劳动者平等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加快劳动用工制度创新,逐步打破城乡区域和身份户籍界限,取消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的政策规定和制度障碍,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城乡就业一体化并不是简单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样的问题,它还倡导公民以自身条件赢得就业机会,让农民与市民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竞争,劳动力供求主体双向自由选择确定劳动就业关系,从而让进城农民就业合法化、制度化和效率化;二是要实现农民工平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在劳动关系上要实现农民工平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包括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加强劳动者与企业谈判的平等地位、改善劳动条件和劳资关系和实现同工同酬等。要消除各种用工歧视,为城乡劳动者搭建公平的就业平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维护农民在城镇就业的合法权益。

(二)统一农民工就业管理。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改变多头管理的现象,确定农民工就业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实施,加大财政投入,集中政府分散的就业扶持经费,发挥其最大效应,并且健全“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劳动保障部门的职能应由城镇延伸到农村,统筹开发城乡劳动力资源,疏通城乡两条就业渠道,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和服务,提高他们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通过认真调研,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在居(村)委会一级探索设立就业服务平台,配备兼职劳动保障协管员,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劳动管理和就业服务网络,为广大求职者提供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

(三)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一是推行和落实劳动合同制度。为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改善劳资关系,要注重在各类企业全面推行和落实劳动合同制度,所有用人单位实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负责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直接与农民工本人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不得以劳务派遣合同、集体合同或与包工头的合同代替与农民工个人的劳动合同。明确与之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农民工也是用人单位的职工,实行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逐步健全工时、休息、休假等各项基础标准,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定额,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必须将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直接发放到农民工本人。加强对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情况的日常巡查、举报专查和专项检查,对发生工资拖欠的用人单位,要依法从严处罚,在欠薪高发行业和企业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二是做好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名册备查,并应到登记注册地的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如实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

(四)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政府应加快培育和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真正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一是构建劳动力统一市场。政府应进一步整合劳动力市场(包括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将城乡分割、行业分割、部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统一起来,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局面,并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标准以及“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新“三化”要求,逐步完善市场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为促进城乡所有劳动者就业提供有效载体;二是所有的劳动力市场要城乡一视同仁。所有的劳动力市场、行业、工种、企业、事业、机关对农民工免费开放,农民工只要凭身份证就可以进入任何一家劳动力市场,各行业和工种尤其是特殊行业和工种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对进城就业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努力消除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降低农民工进城的就业门槛。

二、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创新

(一)加快建立和健全就业信息网络。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平台。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平台,特别是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掌握好不同地区、省、市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劳动力供需信息公共网络,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和服务,努力让流动的农民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提高他们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快建成省、市、县、乡镇四级联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开通远程可视招工系统,逐步实现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工作运用计算机管理,运用市场机制和信息网络,大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建立广覆盖的信息公开制度。各级劳动力市场信息中心、职业培训机构以及正规的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作用;统一集中各职业介绍机构的就业信息,完善信息渠道,不仅要在劳动力市场和互联网上公布,而且要在报刊等媒体上公布,还可以发送各种宣传资料,使农民工普遍能够平等获取可靠、有效、优质的就业信息。同时,要将就业服务信息延伸到乡村,通过建立乡村劳务组织、配备劳务输出指导员或协理员,将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及时有效地提供给农村劳动者。并通过就业信息宣传单、手机信息网,“就业信息服务摊”使农村劳动者得到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三是要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政府要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扩大劳务信息服务,增强市场透明度,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为进城农民就业提供有效、高质服务。要进一步加大对劳务中介市场和用工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坚决打击借招工之名坑骗农民钱财的行为。

(二)完善就业和创业培训机制。一是建立开放的就业培训制度。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对进城农民的培训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健全劳务培训和输出网络,建立健全支农信息平台,为农民培训和择业提供服务。紧密结合城镇就业岗位的需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分级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发展目标与政策措施,抓好对进城农民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培训应坚持自愿原则,由农民工自行选择并承担费用,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允许农民工低息或全额贴息贷款参加培训,对通过技能鉴定或获得技能资格证书的给予补助或奖励,对技能培训合格的优先推荐就业。用人单位应对所招用的农民工进行必要的岗位技能和生产安全培训。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对各类培训机构加强监督和规范,防止以培训之名,对农民工乱收费;二是加强返乡创业培训。加强返乡创业培训,增强农民创业能力,努力营造更加广阔的农民创业平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区位特点等要素,搞好市场开发,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创业空间,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进城入镇、经商创业,鼓励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推动“回乡创业工程”进一步发展,拓宽城镇就业空间。

(三)建立平等的就业激励制度。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根据招用农民工的人数给予融资担保和一定数额的税收减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小企业给予小额贷款,对重点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就业培训经费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采取补贴或奖励等办法鼓励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对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介绍服务;鼓励农民工自谋职业或回乡创业,对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定额的税收减免,免缴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自筹资金不足的,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与贴息。

(四)建立公平的就业援助制度。为农民工建立临时性、应急性的社会救济,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实行覆盖城乡的社会失业调查制度。将进城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工分别纳入现行的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和困难就业援助范围,依照城镇居民的相关规定相应享受再就业政策,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困难人群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免费提供就业岗位及生活救助等援助。

三、创新户籍管理制度

(一)改革户籍与福利合一的户籍制度。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就要逐步改革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将户籍与福利脱钩,不把获得城市户籍与放弃农村土地权利挂钩,逐步消除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间的不平等待遇和差距,这才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所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从实际出发,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除保留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居住证外,其他证件一律取消,依据合法固定住房与出生地来决定户口所在地,切断户口与利益之间的关联,从根本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

(二)确保农民工在城镇行使民利。要建立健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农民工行使民利,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当家作主。一是大力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构建平等开放的城镇社区,创建多种形式的农民工参加城市管理渠道,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增强作为社区成员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益;二是使农民工的利益有制度化的表达渠道。要建立健全农民工依法参加城市社区民主选举和管理的制度,逐步增加农民工在流入地党代会、人代会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名额,推动农民工参政议政,以民主促民生。让农民工参加工作单位和居住社区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活动,农民工通过参加基层选举和管理维护自己的权利,自觉运用正规渠道反映问题,农民工的利益诉求能直接和及时反映并得到合理有效解决。

(三)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涉及农民工的诉讼案件原则上适用简易程序快速审理,减免诉讼费,降低农民工诉讼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及时采取必要的诉前与诉讼保全措施,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能得到及时有效维护。要健全劳务纠纷协调仲裁机构,加强队伍建设,精简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依法简化程序、减少环节、缩短时限,及时受理,快速审理,减免费用;解决好拖欠工资、劳动环境差、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等突出问题,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进城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社会保障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