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品项目计划

产品项目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品项目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品项目计划

产品项目计划范文第1篇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是某些企业的一种主导生产方式,鉴于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对企业内部运营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从计划管理的角度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项目进行论述。

关键词:

多品种;小批量;计划管理

一、引言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是现代某些企业的一种主导生产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批量小,生产过程复杂,难以形成流水线生产,自动化程度较低,被加工对象在车间内频繁地由一个工作中心转换到另一个工作中心,形成复杂的工艺路线,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生产能力不平衡的问题,经常遇到客户合同发生改变的情况,或者增加临时紧急合同,这样会打乱原有的生产计划,而影响交货期。鉴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自身独有的特点,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手段,对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才能发挥企业最大的效能,因此计划管理手段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下是必不可少的。

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特点

1.多品种并行,很多企业的产品是针对客户配置,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需求,企业的资源置身于多个品种之中;2.资源共享,生产过程中的每个任务都需要资源,而在实际过程中能够使用的资源却非常有限。例如,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设备冲突的问题,就是由于项目资源共享所造成的。因此,必须对有限资源进行适当调配才能满足项目需求;3.合同纳期和生产周期的不确定性,由于顾客的需求具有不稳定性,计划明确的节点与人、机、料、法、环等的齐套周期不一致等,生产的周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周期不足的项目需要占用更多的资源,加大了生产控制的难度;4.物料需求多变,导致采购延迟严重,小批量和单一货源导致供应风险极大。

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过程的问题分析

1.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混合排产难度大,原定计划实施困难;2.如无法如期交货,太多“救火式”加班;3.产品种类众多,需要采用人工跟催,为完成任务投入多数的人力,且需要频繁的跟催4.物料种类繁多,无法按时齐套、发放,领料和退料工作量大,稍有不甚会造成缺料或浪费严重5.生产相关部门常出现信息传递障碍,造成采购、加工、调试等环节频繁处理琐事,发挥不了整体效能。

四、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项目中的计划管理的重要性

计划管理就是计划的编制、执行、调整、考核的过程。它是用计划来组织,指导和调节企业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企业为了能够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进行计划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安排各生产环节,做到人、机、料、法、环有效衔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需要将计划观念贯彻到每一个环节中才能实现任务的完成。若企业不采取计划管理手段而是顺其自然发展,那么该企业将无法在合同纳期内,有效完成任务,最终导致产品无法交付。因此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项目中实施计划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经营管理的各环节都需考虑计划的可实现性。合同签订阶段,合同签订人员应能掌握本企业在合同期限内是否正在生产同类型的产品或者本次签订的交付物是否有预先生产,本企业是否有能力按时交付产品,能否向顾客争取更长的供货周期,以确保按时交付产品。任务下达阶段,任务下达人员必须掌握本企业目前的加工生产能力状况,清楚了解为完成本次任务所需消耗的企业资源及所用生产周期,清楚了解本次任务的下达是否会对其它生产任务造成冲击。能否借用其它资源来完成本次任务。根据合同周期合理安排任务节点,保证生产各阶段计划执行的可行性,做到各阶段任务合理、可行。物料采购阶段,物料采购人员在接到生产任务时,需要在第一时间对所需采购的器材清单进行核对,落实采购任务,对于采购周期长,供货无法保障的器材,查看其它采购计划,是否能够从其它采购任务中借用。根据供货周期的长短,合理安排,逐步签订合同。若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某种或某几种器材无法按任务要求保证时,物料采购人员应及时向任务下达部门进行反馈,由任务下达部门决定是否可以挪用其它生产批次的相应器材。若无法挪用,则应征询合同甲方意见,能否延长交货周期。若仍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物料采购部门应将相关信息第一时间反馈至企业决策者。由企业决策者决定如何完成本次任务。生产加工阶段,生产加工人员在接到生产任务时,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对所需加工、装配的内容进行核对,研究在物料齐套时间段本部门生产线上生产任务情况,是否能够按时完成本次任务。对需要自行加工生产的零部件,在合适的时间段尽快进行生产。若无法按任务要求完成本次任务,需将本部门的困难及相应建议反馈至任务下达部门,由任务下达部门决定生产顺序,任务下达部门根据生产部门反馈的问题及相关建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决定生产顺序,或上报企业决策者决定。设备调试阶段,对于存粹的加工制造企业来说本阶段不存在,但对于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来说本阶段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设备调试部门首先需要考虑本次任务需要占用的人力资源,在设备完成生产加工时所需的调试人员是否都有相应的空闲时间,计划的调试时间内是否能够完成本次任务;其次还需考虑占用的仪器、仪表资源,设备进行调试阶段所需的仪器、仪表是否够用,仪器、仪表是否存在无法使用的情况;再次还需考虑占用的场地资源(大型设备所需),在设备进行调试时所需场地是否空闲,是否存在场地冲突问题。总之,对于设备调试部门来说,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若出现任务冲突、人员紧缺、场地冲突等问题时,需将情况首先反馈至任务下达部门,任务下达部门根据本企业任务情况进行任务调配,若无法任务需求,上报企业决策者决定。此外,所有生产计划不是死的,制定的计划具有滚动性,需要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和条件的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时期的计划,并逐渐向前移动,把近期计划和最终计划结合起来。这样能充分发挥长期计划对短期计划的指导作用,使生产与生产准备有机地、平行地结合起来,同时它还能促使企业作好市场预测,根据市场动态、生产发展等变化,不断对计划进行调整和修改。滚动计划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五、如何进行有效的的计划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中“预”就是对计划的最简明的定义。项目计划是对项目所进行的事先安排,是为项目设计最佳的运行轨迹。项目管理实践表明,“计划先行”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凡事有计划,则项目成功就有保证;凡事无计划,则项目成功毫无把握。项目的整体计划是由多个子计划组成的,其中主要包括管理计划、组织计划、范围计划、进度计划、资源计划、质量计划、风险计划、采购计划、沟通计划等。管理计划,从管理的角度对项目所进行的安排,包括项目整体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等。管理计划需要明确管理者对某问题的管理思路。组织计划,从组织的角度对项目所进行的安排,需要明确项目组织形式、项目团队组织结构、责任分配等;范围计划,就项目范围所进行的计划,需明确项目范围、项目主要内容,需进行项目分解,形成分解结构;进度计划,就项目进度所进行的安排,需要明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每项工作的时间安排及整个项目的时间安排;资源计划,就项目资源的需求所进行的安排,需明确每项工作所需的资源种类、数量及在何时需要和整个项目所需要的费用的资源种类、数量及在何时需要;质量计划,就项目质量问题所进行的计划,需明确质量标准、质量目标及实现质量目标的方式和途径;风险计划,就项目风险问题所进行的计划,需要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归类,并明确风险应对措施等问题;采购计划,就项目采购问题所进行的计划,需要明确采购内容、采购方式、合同管理等问题;沟通计划,就项目沟通、信息管理问题所进行的计划,需要明确沟通对象、沟通方式,信息的采集、分析、传递与反馈等问题。上述各类计划同时存在,不能互相替代。各类计划的编制者、编制时间及计划文件的表达也有区别。即这些计划并非同一部门(机构)、在同一时间制定,也并非每种计划都是一份独立的文件,可以是在同一份文件中包括不同的计划内容。但是这些计划之间必须相互协调、环环相扣。只有将子计划落实到位,才能保证项目的整体进展。

六、结语

总之,采用计划管理手段是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项目的关键。计划制定的越周密,计划管理手段越先进,计划层次越清晰,将越有助于企业完成生产任务。

作者:李建国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蔡义海,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实践与创新,2011.

产品项目计划范文第2篇

目前,将课程教学与企业项目实践相结合是产品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在北欧,产品设计课程教师多具备数年设计工作经验,许多教授与企业合作,以真实的产品设计开发案例和工厂式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学生;在美国,产品设计课程注重与企业协作,设计课题常源于企业实践;香港理工大学在产品设计课程中采用了教学工厂模式,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氛围与环境中接受多元化的设计教育。因此,通过对产品设计课程中项目化教学方法的研究,进而探索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并突出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为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一、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1.目标与需求

当前产品设计教育目标定位往往注重人才类型与规格等宏观角度,这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设置及实施没有多大的指导价值,不利于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相反,企业更为关心的是学生是否能够完成真实定位的设计任务及目标、能否通过优秀的设计开拓市场,这要求设计教育工作者对产品设计的过程和行动有实地研究和切身体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因此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来自社会需求,课程设置必须能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1] 。因此,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合理的教学监控机制解决目标与需求脱节问题。

2.理论与实践

国内的产品设计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确定往往是以学科知识为逻辑参照点来进行排列设置,这种线性排列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真实设计情境间的联系度较差,进而使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向偏离设计实践的行动体系而较多地关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最终不利于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整体素养的提升。另外,在一些工科院校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缺乏将基础知识有机融合的过程,机械仍是机械、艺术仍是艺术,学生很难将割裂的基础知识糅合成综合能力,最终形成了缺乏启发与实践的课程教学现状。

二、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建构

1.设计实践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项目化教学模式是指在课程中学生在任课教师及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相对独立与完善的设计案例流程。因此,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学生是设计实践过程与活动的行动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这是一种有目标并强调通过行动来学习的教学活动。因此,我们主张以设计实践为导向,以设计项目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行动过程为途径,通过师生及同学间的合作开展设计行动,从而彰显产品设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实践属性。

2.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的教学途径

(1)校企共建产品设计课程教学

产品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是企业项目与学校课程的有机结合,其中企业研发项目是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素材与训练环节,可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设计实践。校企共建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是由校方和企业共同为学生提供课程基地,共同进行设计实践教学与训练;课程教学基地以学校为主导,结合企业设计实践方向或单个设计实践项目,以训练单元的方式完成;每个训练单元应在2至4周内完成,时间安排机动灵活,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影响也比较小,这样学校就完全可以选择周边适合的企业进行课程共建,实施的难度相对较小。

校企共建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产品设计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利用企业设计资料或成果案例;这种形式中不但丰富了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学生在课程中可以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真实应用与实践意义,从而加深对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内涵的理解。

二是产品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利用企业的项目资源与高端设备,课程教学中将企业需要开展的设计项目结合到课程实践环节,通过企业中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校方任课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设计实践项目。在这种形式中为企业带来不同视角的基础性设计研究资料,也促进了学生设计实践水平的提升,最终使学生能在设计实践中学会将理论知识与设计目标转化为可应用的案例,大大提高了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质量。

(2)专业能力互补的课程教学整合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几乎冲击着所有经济领域和制造产业,这要求设计教育工作者应按照时代的发展培养产品设计师,结合经济形势、企业发展状况等因素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形成以地域和办学特色为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以配合就业需求[2]。产品设计课程中的设计实践过程既包含实践意义,更应具有创新性的属性,因此在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要建立起交叉型的教学团队,课程中不仅要讨论产品设计的问题,还需要对工程、设计、营销等多方面展开讨论。课程中要注重应用型知识的传授,要求通过案例解析和项目实践使学生对所学理论、原则和程序进行融会贯通,加强课程的体验性。此外,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以地方产业特色为主的设计训练课程,因为只有在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前提下所确定的教学材料,才能具备良好的发展动力与展开效力。

三、对产品设计课程中项目的形式思考

1.结合实际确定项目素材

产品设计的项目素材是课程理论教学环节的重要依据及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主要媒介,教学中项目材料应带有显著的科学性、时代性、行业性、艺术性等特征。因此,项目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材料需要有效发挥企业在设计实践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应该是企业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特征性案例。

2.重塑项目情境与主题任务

产品设计的项目化教学要结合各自学校的办学实际和企业的发展状况,需要认真做好教学材料的分析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原定的设计实践情境进行重塑,使由企业主导型项目转变为学校主导、师生主体、校企联合的项目研究情境。在此原有的设计主题可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但主题工作任务的再构不可改变原主题任务的内在本质,师生应从设计概念的提升等角度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重构设计任务。

在此,设置的项目应具有可逆性,可由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推导项目,由项目本身也可以推出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目标[3]。接下来还需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塑造学生的设计实践素质为出发点,指导学生将任务分解成一系列既具体可操作又具有一定创新性与挑战性,并具备一定关联性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课程教学中需要以学校实验室等校内设施模拟设计任务的真实环境,教师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实践问题及困难的解决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任务。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产品设计教育还远远跟不上产业的需求,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性设计实践环节。产品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时间与空间有效利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和增强专业素养的最终目的,也为设计教育提供模式体系的参考依据。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要想建立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产品设计人才,需要我们依据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树立全新思维,进行科学、大胆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学军:《复合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8月。

产品项目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2.008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科学有效应用监测结果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技术支撑。2014年~2016年,丽水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申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控体系建设与检测技术推广应用》项目,以此为抓手,重点依托农业部综合质检站建设平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开展检测技术培训,同时推广应用检测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主要工作措施

1.1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打铁要靠自身硬”,借乘农业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东风,抓住加强自身硬件、软件建设的机遇,推进市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及乡镇农残快检室的建设,推广应用检测技术及检测结果,加强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基地监管、服务,摸清风险隐患点所在,推广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减少化W农药的使用。

1.2提供综合指导,加强技术培训

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结合省市院地合作项目,聘请省农科院的博士、专家为项目出谋划策。通过农业局检测技术人员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面对面、手把手指导,仪器公司技术工程师跟踪指导培训,制定检测流程图、结果分析简介图等措施,加强监测技术培训,普及培训率达100%。以市级质检中心为培训基地,提供跟班学习、制定针对性方案上门指导等帮助,提升全市农残定量检测技术水平。同时组织土肥植保专家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

1.3扩大抽检种类,掌握质量动态

首先各监测机构从单一的蔬菜农残快速检测为主向定量检测为主转变,检测种类由单一的蔬菜向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种类延伸,同时,形成特色、主导产业明显的区域性检测。其次在重点时段、重要节日组织全市联动抽检活动,掌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再是合理安排省级抽检对象,基本涵盖全部县(市、区),既体现抽检要求,又分布基本合理,以便更好、更权威评估本市主导产业总体质量情况,充分利用部、省级的监测力量,弥补自身监控能力的不足。

1.4加强技术服务,推进合理用药

结合监测结果,分析用药规律,指导生产主体科学合理用药。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以及天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如使用阿维菌素、多抗霉素、苦参碱、灭幼脲等生物农药替代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水乳剂、干悬浮剂、微乳剂替代乳油和可湿性剂等,赠送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及诱捕器、色板等,可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避免作物药害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主要成效

2.1推进市、县、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网络建设

市级、县级实验室在功能上都能开展农残、兽残、重金属残留等监测工作,在区域功能定位上,县级实验室注重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实际,开展特色化检测,市级开展全方位检测以及复检、检测结果复核、有效性评定等业务。全市共计建立重点乡镇农残快速检测室158个,并对外开放,能够开展农户快速判定是否农残超标的初步检测,将检测关口前移健全监测网络。

2.2强化动态监控点的质量安全监测,检测合格率保持稳定水平

全市确定了213个农产品质量动态监控基地,基本涵盖粮食、蔬菜、食用菌、茶叶、水果等五大产业,基本建成产业结构合理、代表性广泛、囊括重点基地的监控基地网络。结合项目要求,制定全年质量监测计划,开展例行、专项、监督等多种形式抽检,在项目实施的这3年里,包括农残速测和定量检测共计抽检47883批次,监测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具体监测情况见表1),同时及时信息、通报,以指导消费、引导生产、配合监管。

随着项目的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逐渐完善,软、硬件的大幅提升,2014年~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监测也逐渐大幅度开展(具体监测情况见表2),检测参数从2013年的24种,到2014年的38种,再到2016年的58种,不断增加。检测合格率维持在98%以上,基本稳定。

从表3中可以看出,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都达到98%及以上,进一步说明随着本项目的实施,强化动态监控点的质量安全监测,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总体平稳的态势。

2.3开展特色专项监测风险评估,推广检测技术结果应用

根据生产实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特色专项抽检(见表4)。根据监测结果,总结用药规律、探查是否出现异常现象,每季度召集农产品质量安全委员会单位成员及相关专家召开全市风险隐患分析会商,聚焦主要风险隐患点,研究解决措施。

同时,联动植保科站,积极将检测结果运用于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普及工作中去。以213个质量动态监控点为主要实施对象,加大高毒农药替代力度,全面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环境友好型农药。全市推广科学安全用药技术达92%,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3.6%,减少农药使用成本236万元。通过加大检测力度、监管强度,防止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562.3万元。同时,探索农药在大棚环境种植中的代谢规律,指导大棚作物间隔期时间。

产品项目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紫花苜蓿;硫肥;生物学性状;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 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15)03-0020-07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栽培历史悠久、产量高、品质好、营养全而丰富,为优良牧草,被称为“牧草之王”[1]。其抗逆性强、生态幅广,适应性强,在全国各地均大面积种植[2],紫花苜蓿不仅能作为饲草来满足畜牧业需要,而且还可以改良土壤、固土防沙、改善生态环境[3,4]。我国紫花苜蓿种植地区以东北、华北、西北为主[2],全国以甘肃省种植面积最大[5],而河西走廊因其优越的地理和气候资源,是甘肃省种植紫花苜蓿的主体区。河西走廊紫花苜蓿生产正在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紫花苜蓿生产产业化过程中,为了保证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根据土壤状况进行合理的施肥非常重要,河西走廊地区土壤有效硫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河西走廊种植紫花苜蓿时,应合理的施用硫肥。

中量元素S是继N、P、K之后植物所必需的第4大营养元素[6]。硫在紫花苜蓿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的代谢密切相关,是原生质等稳定物质的构成成分[7]。牧草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可以改善羊毛品质,提高乳牛产奶量[8],牧草中硫含量过低,则导致牧草产量和品质的降低[6]。然而,目前,有关紫花苜蓿施氮、磷、钾肥等的报道较多[9-11],而施硫肥对河西地区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则报道较少。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硫肥水平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产量、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的影响,探讨河西走廊地区硫肥的最佳施用量,以期为紫花苜蓿优质生产提供科学基础。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河西走廊西段的甘肃农垦公司黄花农场进行,地理位置为N 97°05′~97°21′,E 40°21′~40°28′,海拔1 245~1 393 m,年降水量28.5~56.1 mm,年蒸发量2 478~3 033 mm,无霜期160~230 d;年日照时数3 025.5 h,平均日照时数为8.4 h/d;年平均气温为6.9 ℃;≥10 ℃有效积温2 800 ℃,属温带荒漠气候,土壤为灰棕土,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状见表1。

1.2供试材料

供试紫花苜蓿品种为亮苜2号,供试氮肥为尿素(N 46%),磷肥为过磷酸钙(P2O5 12%),钾肥为氯化钾(K2O 60%),硫肥为硫磺粉(S 99%)。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共设S0仅施氮、磷、钾肥料,不施硫肥;S1在施氮、磷、钾肥料的基础上,施硫肥16.5 kg/hm2;S2在施氮、磷、钾肥料的基础上,施硫肥33.0 kg/hm2;S3在施氮、磷、钾肥料的基础上,增施硫肥49.5 kg/hm2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5 m×8 m,小区间土垄隔离,埂宽0.6 m,四周设保护行。于2014年3月初将各小区所需氮、磷、钾肥料和硫肥作为基肥1次撒施于各小区土壤表面,并人工翻耕,翻耕深度为20 cm。各处理氮、磷、钾肥施肥量均为90 kg N/hm2,P2O5 120 kg/hm2 ,K2O 200 kg/hm2。所有小区于2014年3月中旬进行播种,采用条播,行距30 cm,播深1 cm,播量15 kg/hm2,出苗后适当补苗,生长期间人工除杂草,其他管理同当地农户相同。

1.5测定项目与方法

1.5.1基础土样的采集与测定

试验采用“S型”取0~20 cm土层,风干后过1.0和0.25 mm土筛。碱解氮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11]、速效磷采用Olsen法[12]、速效钾测定采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效硫采用比浊法测定[13]。

1.5.2植株生物学性状测定

植株性状测定于紫花苜蓿第1茬初花期(2014年6月3日)进行,测定主茎长、侧茎长、分枝数、主茎节数、侧茎节数、主根粗、主茎粗、叶茎比。

主茎长:每小区随机选择10株,测定其主茎长度。侧茎长:每小区随机选择10株,测定每株根颈处最长分蘖长度,即为侧茎长。分枝数:每小区随机10株,测定时从地表轻轻的剖开土壤,让主根露出,以主根为基础,测定每单株的分枝数。主茎节数:每小区随机测定10株植株主枝上的节数。侧茎节数:每小区随机测定10株植株侧茎上的节数。主根粗:每小区随机测定10株紫花苜蓿的主根粗,测定时让主根露出,用电子游标卡尺测定植株根颈下2 cm处的直径,即为紫花苜蓿主根粗。主茎粗: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紫花苜蓿,用电子游标卡尺测定根颈上10 cm处直径,最后取平均值。茎叶比:每小区随机选择10株,将茎、叶和花序分开,105 ℃杀青15 min,65 ℃烘24 h至恒重,分别称量,花序归为叶的部分。

茎叶比=茎生物量/叶生物量。

1.5.3草产量测定

2014年刈割3茬,每茬均在初花期(开花10%)刈割,3茬刈割时间分别为2014年6月3日、7月13日、9月12日。选每小区密度均匀、长势中等地块,随机选取3个1 m×1 m的样方刈割,留茬1~3 cm,收获紫花苜蓿地上部分,分别编号装袋,实验室80 ℃烘24 h,称重,即为地上部分生物量。

1.5.4营养品质测定

测定第1茬紫花苜蓿初花期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粗脂肪含量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测定法,粗纤维含量测定采用酸碱消煮法,粗灰分采用干灰化法测定,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采用Van Soest方法[14]。

1.5.5饲用价值评定

不同处理的饲用价值采用相对饲用价值(RFV)、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DDM)进行评定,并计算:

RFV= DMI(%BM)×DDM(%DM)/1.29

DMI(%BM)=120/NDF(%DM)

DDM(%DM)=88.9-0.779×ADF(%DM)

式中:DMI(Dry)为饲料干物质采食量,单位为占体重的百分比即%BM;DDM为可消化的干物质,单位为占干物质的百分比即%DM。

1.6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Excel 2003整理,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对紫花苜蓿植株性状、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所有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以P<0.05为显著性水平检测。

2结果与分析

2.1硫肥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施用硫肥以后,4个处理下紫花苜蓿主茎长介于58.60~72.60 cm,S1和S2的紫花苜蓿主茎长显著高于S0和S3处理(P<0.05)。紫花苜蓿侧茎长度为55.00~71.20 cm,S1和S2的侧茎长显著高于S0和S3处理(P<0.05)。说明施用一定量的硫肥对紫花苜蓿主茎长和侧茎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硫肥水平下,紫花苜蓿分枝数为3.00~6.20个/株,S1的紫花苜蓿分枝数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P<0.05)。紫花苜蓿主茎节数和侧茎节数分别在9.60~12.60和9.00~10.80个/株,S1处理紫花苜蓿主茎节数和侧茎节数最多,但4个处理的主茎节数和侧茎节数差异不显著(P>0.05)。紫花苜蓿主根粗0.70~0.89 cm,S3的主根粗显著低于S0,S1和S2处理(P<0.05)。紫花苜蓿主茎粗在0.32~0.41 cm,S1处理的主茎粗最粗,和S2处理的主茎粗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大于S0和S3处理的主茎粗(P<0.05)。施硫以后,紫花苜蓿茎叶比在1.18%~1.88%,S1处理下茎叶比为1.18%,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的茎叶比(P<0.05)(表2)。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2.2硫肥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不同硫肥水平下,紫花苜蓿第1茬干草产量变化5 150.26~6 307.88 kg/hm2(表3),S1紫花苜蓿第1茬干草产量最高,显著高于S0干草产量(P<0.05),但和S2、S3处理相比紫花苜蓿第1茬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紫花苜蓿第2茬干草产量在4 263.56~5 901.96 kg/hm2,S1紫花苜蓿第2茬干草产量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P<0.05),和S0处理的紫花苜蓿第2茬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紫花苜蓿第3茬干草产量在4 172.23~5 016.92 kg/hm2,S1处理下紫花苜蓿第三茬干草产量最高,但和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紫花苜蓿3茬总产量变化范围在14 253.06~17 266.76 kg/hm2,S1紫花苜蓿总干草产量显著高于S0,S2和S3处理(P<0.05)。

2.3硫肥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在S1,S2和S3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各硫肥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S0处理

(P<0.05)。粗脂肪以S1最高,但和S0、S2处理的粗脂肪差异不显著,却显著的高于S3粗脂肪含量(P<0.05)。说明施用硫肥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4个硫肥处理间紫花苜蓿粗纤维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S0和S3紫花苜蓿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S1和S2处理(P<0.05)。S1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显著低于S0,S2和S3处理(P<0.05),S0和S3处理的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显著高于S2处理(P<0.05),但S0和S3处理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2.4硫肥对紫花苜蓿饲用价值的影响

施硫肥后紫花苜蓿干物质采食量、可消化干物质和相对饲用价值分别为2.65%~3.17%,63.57%~69.92%和130.45%~171.94%(表4)。牧草中干物质采食量、可消化干物质越高,牧草的品质越好。S1的干物质采食量、可消化干物质和相对饲用价值都显著的高于S0,S2和S3处理(P<0.05),但S0和S3处理间的干物质采食量、可消化干物质和相对饲用价值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3讨论

试验中施用硫肥显著的影响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主茎长和侧茎长是反映紫花苜蓿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紫花苜蓿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陈默君等[15]对紫花苜蓿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硫肥可以显著增加初花期紫花苜蓿高度。安丹丹等[16]研究发现,硫肥显著提高分枝期、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紫花苜蓿高度。S1和S2处理下紫花苜蓿主茎长和侧茎长显著的高于S0和S3水平,植物缺硫或者硫过剩都可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株型矮小,说明在河西走廊适当的施硫肥有利于增加紫花苜蓿株高。分枝数和牧草干草产量有一定的关联度,分枝数多的紫花苜蓿产量较高。S1紫花苜蓿分枝数最多,而高硫水平S3紫花苜蓿分枝数最低,仅为3.00个/株。刘春艳等[17]研究发现,施用硫肥显著增加了大豆的分枝数,这与此次研究结果相类似。S1的紫花苜蓿主根粗显著的高于S0和S3处理,主根粗壮可促进紫花苜蓿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并提高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18],试验证明适当的硫肥水平可能通过增加紫花苜蓿的主根粗来促进根系对其他养分的吸收。汪诗平等[16]研究发现,硫肥显著增加紫花苜蓿的主茎粗,S1紫花苜蓿主茎最粗,主茎的粗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紫花苜蓿的倒伏。紫花苜蓿中30%~50%蛋白质来自于叶片[21],叶片中的粗蛋白含量要比茎中的高一倍以上,茎叶比是判别紫花苜蓿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茎叶比值越小,牧草品质越好。S1紫花苜蓿茎叶比显著低于S0,S2和S3处理下的茎叶比,说明S1水平下紫花苜蓿具有较好的品质。施用硫肥影响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在河西走廊施硫水平为16.5 kg/hm2时,紫花苜蓿的主茎长、侧茎长、分枝数、主根粗、主茎粗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茎叶比降低;但若施硫水平超过33.0 kg/hm2时,紫花苜蓿主茎长、侧茎长、分枝数、主根粗、主茎粗降低,而茎叶比增加,可能原因是施用过多硫肥,极易产生大量H2S气体,影响紫花苜蓿生长。

施用硫肥对紫花苜蓿第3茬干草产量没有显著的影响,但S1水平显著的提高了紫花苜蓿第1茬、第2茬和总干草产量。除了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外,营养品质也是生产者所追求的目标。粗蛋白是饲草中最具有营养价值的物质,紫花苜蓿粗蛋白含有20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家畜所必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和一些稀有氨基酸[20]。硫元素参与植物体内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在硫元素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植物体内蛋白质合成[21],因此,施硫肥以后,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显著的增加。粗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须的储藏物质,粗脂肪可供给家畜必需的脂肪酸,提高饲草适口性,家畜采食含脂肪高的植物,可降低其消化过程中的能量消耗[22]。S1粗脂肪高于其他处理,说明在S1处理下紫花苜蓿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在试验中不同硫肥水平下紫花苜蓿粗纤维含量没有显著的差异。粗灰分主要为矿物质氧化物和盐类等无机物质,其中矿物质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矿物质的缺乏影响植物各种生理代谢活动[24]。S1和S2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S0和S3处理的粗灰分含量。饲料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高低影响紫花苜蓿品质及其消化率[2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越低,可消化干物质增加,牧草消化率越高,牧草品质越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越低,家畜采食量上升。S1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其他处理,说明施用适当比例的硫肥可通过降低紫花苜蓿中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来改善牧草的品质。表明,施用适当的硫肥不仅能提高紫花苜蓿干草产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紫花苜蓿营养品质。适当的施用硫肥,不仅有利于紫花苜蓿增产、改善其品质,还可以提高紫花苜蓿饲用价值。试验中S1处理的RFV值最高,说明S1处理后紫花苜蓿营养价值最高。

在河西走廊种植紫花苜蓿,施硫肥水平为16.5 kg/hm2时,有利于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价值的提高,而当硫肥量超过33.0 kg/hm2时,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品质开始下降。

参考文献:

[1]张文娟,陈本建,邓波,等.空间搭载对2个紫花苜蓿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1,31(3):85-88.

[2]杨成勇,洪春容,胡萍,等.南方地区紫花苜蓿种植技术[J].草业与畜牧,2007(1):60-62.

[3]郭正刚,张自和,王锁民,等.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适应性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3,12(4):45-50.

[4]李文姚,张岁岐,丁圣彦,等.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变化及与水分利用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0,30(19):5140-5150.

[5]潘文杰.基于价值链的甘肃省苜蓿企业发展现状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6]Ceccotti S P,Messick D L.The growing need for sulphur fertilizers in Asia[C]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resent and future raw material and fertilizer sulphur requirement for China,1993:25-44.

[7]Messick D L,Morris R J,Gabryszewski J M.Sulfur in crop production and sources to meet future requirements[C]//.Portch S Internationatinal Symposium on the Role of Sulfur.Magnesium and Micro nutrition,1991:10-11.

[8]Withers P J A,Tytherleigh A R J,O′Donnell F M.Effect of sulphur fertilizers on the grain yield and sulphur content of cereal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1995,125(3):317-324.

[9]刘艳楠,刘晓静.施肥对两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4,49(1):111-115.

[10]田新会,杜文华.氮、磷、钾肥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08,30(4):16-20.

[11]Page A L,Miller R H,Keeney D R.Methods of soil analysis,Part 2: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roperties(2nd Ed.).Wisconsin: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1982:885-891.

产品项目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民用飞机;计划管理;方法和流程

中图分类号V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139-02

0引言

民用飞机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诸多项目群的集合,涉及总体气动、结构强度、各系统及材料标准件等上百个专业,上万人参与工作,数百万个零件,几十甚至上百家国内外供应商,研制周期长达6~10年左右。其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协调关系复杂的特点,对项目管理尤其是项目计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背景下,结合民用飞机研制特点,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计划管控模式、方法、流程对于确保项目研制工作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内涵为:应根据项目里程碑要求和项目范围,充分评估资源,制定项目计划,并对项目计划的制定、执行、评估和控制进行有效管理。

传统项目计划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计划编制和计划管控的系统性不足。

2)计划管控方法不适应民用飞机研制等大型复杂项目。

2计划管控架构

对计划从编制、计划执行控制、计划考核评估方面实现全过程管理,实现计划的闭环管理。

3 项目计划编制方法研究

计划编制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根据系统工程思想,项目计划面对的对象是整体项目,各条主线互相关联、互相制约,要对项目研制的设计研发、供应商工作等方方面面任务和活动进行统筹策划和协调;

2)协调性原则:项目计划中各专业、各业务板块任务在输入输出关系上保证协调性,避免出现某项任务由于缺乏必要的输入条件而无法开展工作;

3)简化性原则:为便于管理,易于操作实施,整个项目计划编制应力求简化,目标应明确,易于界定,以便明确责任,实施目标管理。总体上说,整个项目计划编制应尽量合理,既不能过于繁琐,又不能过于简略。过于繁琐,使人抓不住要领,重点不突出,目标难以明确;过于简略,实施起来,起不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容易让计划执行人员无所适从。

4)平衡原则:注重对计划目标难度平衡、各团队任务负荷平衡、当前项目计划与长远项目战略目标的平衡。

计划编制流程:

按照项目网络计划、研制程序、WBS对当前阶段研制任务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研制状态,确定年度需要达到的研制目标。确定年度目标后,各专业开展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年度计划编制涵盖全年所有研制工作和活动,科学统筹任务的复杂度、任务周期和逻辑关系,充分考虑资源的可用性,借鉴历史工期数据,预留不可预测风险可能造成的缓冲时间,划分任务阶段控制点,明确计划任务工作及其验收标准和条件,落实计划任务的责任单位和交付物。通过多轮的各专业之间,设计、制造、试飞、客服之间的关联任务的工作内容和进度节点的协调,保证各任务的输入输出关系的协调性。平衡各计划任务目标的难度,既不能设置过低的目标很容易实现缺乏挑战,又不能设置过高目标挫伤研发团队积极性和信心。同时要均衡各研发团队的任务负荷,平衡当前计划任务和长远项目目标,平衡性能指标、进度、资源之间的关系,使项目综合最优。

项目计划协调平衡后,挑选一些相对重要而且周期最长的研制任务作为管控重点,确定项目年度关键路径。同时,应用并行工程,强化产品设计与试验验证、工艺设计、生产技术准备、采购、生产等种种活动交叉并行和协同,将项目全阶段的技术和管理要素进行融合,缩短项目周期,提升产品质量。应用计算机模拟方法、PERT逻辑网络等工具方法对项目计划进行整体优化。

组建项目年度计划专家评审组,对计划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项目管理人员根据意见修订项目计划,同时组织研发团队对项目计划进行最后确认,确定计划基线。

4项目计划控制方法研究

计划基线确定后,通过强化技术管理、沟通管理、组织管理、供应商管理、计划检查、计划考核、风险管理、资源管理等管理方法和工具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计划的执行。

1)对项目计划中影响项目整体目标的关键路径任务进行严格管控,重点配备资源,确保进度;

2)构型管理对影响项目计划进度、适航、性能等方面造成重大影响的工程更改、构型基线更改、偏离/超差等技术状态管控;

3)沟通管理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多层次项目沟通平台,使项目研制中信息要素畅通无阻的有效传递。横向线上,搭建设计、试验、制造、试飞、客户服务、适航、质量、供应商沟通协调的平台,设计体系内部,建立各专业横向项目沟通平台。纵向线上,研发团队一线及时向项目决策层反馈项目进展状态、存在的问题,项目决策层及时对项目研制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和有效决策;

4)根据项目研制需要,组建高度柔性化的强矩阵IPT项目团队,将项目研制的设计、制造、试飞等技术和管理全要素在IPT团队中高度融合,加强并行,强化各专业间的沟通联系,明晰责任,厘清界面,赋予权限,更大程度调动研发团队积极性、创造性,更大程度理顺研发团队的责任体系;

5)按照“主制造商-供应商”的模式,建立满足项目研制需要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从计划、工程、合同、采购、质量、适航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制定管理程序和要求,对供应商实施管控;

6)强化项目计划的执行检查,加强对项目计划执行的滚动检查,提前发现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采取应对措施,制定赶工计划,加强资源保障;

7)根据民用飞机研制特点,明确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确定考核评价指标集合,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对被考核的计划进行分类,每类计划根据难度、重要程度等确定不同的权重,同时考虑计划的调整及计划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以得分的形式确定各团队计划执行情况,并进行考核评价;

8)通过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决策、应对、控制与评价等流程方法对项目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管控;

9)根据“型号研制必须、项目取证必须”的原则,围绕项目研制计划,配备经费资源,编制预算计划,保证预算计划与项目计划一致,并推进项目概算、预算、核算、考核“四位一体”的管控模式,推动项目计划顺利执行。

5总结展望

本文系统分析和提出了民机研制复杂项目计划编制和计划管控的流程、方法,将系统工程、关键路径管理、强矩阵IPT团队管理等思想、模式应用于民机项目研制计划管控。如何应用科学的方法工具对项目研制计划进行深度优化,计划执行中对文中提到的各种计划控制方法进行更加紧密集成是民用飞机研制项目计划管控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庆华,杨惠鹄,陈浩光,李克华.航天发射试验组织指挥网络计划管理系统.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0,8:1-5.

[2]张苓.关于型号项目的计划管理.管理与实践,2007,8:32-34.

[3]白思俊,杨尤昌.飞机型号工程管理模式研究.航空科学技术,1999,1:14-16.

[4]赵成雷,冯俊文.基于灰色关键链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及应用,2009,6(3):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