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联网学的技术

物联网学的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联网学的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联网学的技术

物联网学的技术范文第1篇

联网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和网联网技术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和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物联网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高速发展时期,很多高校、科研单位及企事业单位都非常重视,单片机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等为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提高了基础,同时物联网技术也为单片机教学的改革也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单片机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电子、通信、电气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更是新兴的物联网专业人才所必修的课程,进入20世纪以来,企业对于电子、通信、电气等类专业学生学习的要求更进一步,而传统的教育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物联网技术对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性,本文结合单片机课程教学的体会和经验,就物联网技术下教学改革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1教学内容的改革

物联网时代的单片机教学设计嵌入式、无线通信、网络基础、传感器数据采集、操作系统等基础课程,其相关课程又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开发,很多课程都是已经开设的课程,这是单片机教学改革的基础,这样,不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做较大的调整,但是在核心课程中,继续讲授传统8051单片机的内容势必不行,结合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以MCS-51为内核的无线射频单片机,也可以选择更加高级的STM32等先进的入门级32位SOC无线单片机,这样可以将传统的单片机教学顺延、加强。

无线单片机内核目前已经有从多种内核,从8位到32位,学校的物联网单片机可以选择比较成熟的ZIGBEE无线单片机,在具体实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把单片机和无线通信合二为一,以物联网中的具体应用为背景,突出了无线单片机与整个系统的融合、网络协议的组成及实现、无线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加强在传统单片机教学中忽视的各种接口的驱动程序,如串行通信接口、SPI和I2C总线的开发与设计,对于软件系统的设计和网络协议选择主流的ZIGBEE协议栈,利用实例讲授协议栈中各层实现的方法。但是以本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只需对应用层进行剖析,以keil/IAR等开发系统中ZIGBEE协议栈程序为具体对象,强调应用层开发的流程,辅以网络层和MAC层中针对网络不同拓扑形态的具体设置,从简单的点对点通信的实现开始,逐步过渡到星形网络和网状的构建。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单片机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片机与传感器部分整合也是大势所趋,因为数字式传感器驱动程序的编写是无线传感网络能否工作的首要条件,这也是接下来物联网专业单片机课程的一个方向。

2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以课堂上老师单向的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导向和中心,学生被灌输被填鸭;然后在实验课堂上老师布置实验作业,并由老师辅导学生完成实验及编程任务,前一次理论是后一次实验的基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理论讲解的时间远大于实践操作的时间,就导致了老师讲的多,学生做的少,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表面上老师的教学工作很顺利、规范地完成了,实际上学生能否理解、接收、消化并应用,他们对单片机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并不能体现出来。尽管实验课通过对一个个小程序编写、调试,但学生离开试验箱并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明确了单片机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后,如何将这些内容拆分开,从而融入到 学生日常可以接触的项目中去,教学效果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我们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法”教学模式。项目确定后,教师应首先实施完成该项 目。这样不仅可以对项目有个全面的了解,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而且当项目给出时,就能提供具体的成果展示,让学生有清楚自己做什么,知道怎么做,关键的问题在哪里。比如在做项目“电子钟”前,教师先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初步熟悉数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显示方式、字型编码,键盘的工作原理、键盘扫描程序原理、进制的转换 、输入接口P0和输出接口P2的使用方法,延时子程序的编制及延时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调用子程序等,让学生清楚电子钟这个项目的目的和作用。给出项目完成的参考硬件仿真protel电路和keil C软件程序。在培养学生快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学生用两节课的时间完成该验证性实验,在学生做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再讲解,使得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根据要求拆分项目为一位0~9 循环显示、两位十进制00―99显示,两位键盘按键,输入的数字依次递进显示,直至完成整个电子时钟的显示。这样一步步地锻炼学生的软件编程和硬件控制能力。如此以项目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听的角色,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3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是一种经验的积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的能力需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单片机课程的教学中可(下转第117页)(上接第98页)以尝试下列的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1)问题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提出与讲解相关的问题,把学习引入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设计中我们会给出一些故障问题,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

(2)项目式教学:根据前边提高的将单片机课程分成若干个小项目,以项目目标为主线,结合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学从实际问题入手,采取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设计任务、解决任务、归纳规律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3)讨论式教学: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满堂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听状态,有时听得直打瞌睡,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可以根据前边提到的项目教学模式,给3~5个人分为一个小组完成某项目,因此他们会不断的讨论,从而让学生发言或提问,大家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讨论式教学,学生可互相激励、探讨问题,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了其自身的潜能,提高了教学效率。

(4)实践式教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创新离不开实践。创新思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问题。重视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强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在学完了相关知识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深入实践,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4结语

单片机作为一门重要的电类专业课程,尤其是在物联网技术下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于学习者掌握该课程知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中的这些教学研究内容都是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并期望在以后继续学习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授课者来说,有责任去不断探索、改革和调整教学内容、模式,方法,使得学生尽快掌握课程内容并且灵活应用,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更合适的学习环境,不断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探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环境,培养出符合社会 、企业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

物联网学的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嵌入式;物联网;RFID;实训教学

1.引言

二十一世纪,RFID技术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发展,是因为各个国家的要求及那些大型物流公司的需求起着主导性作用。物联网刚兴起就投入到发展的大潮之中,RFID技术起到了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RFID技术可继续引领着物流、智能购物等诸多创新行业的发展。物流云实训系统是在高校已有的实验基础上,经过多方面的研究与创新使得物流云实训系统更加全面与完善,实行动手动脑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者在学习系统原理和技术的过程中也能亲自动手实践,掌握物流的整个过程并熟悉物流系统各环节的有关知识。总之,通过对高校老师基础研究,并实际运用于物流企业制造运行的物流系统之上。

2.系统设计原理

此设计将不同于一般的仓储物流管理的工作方式与运行流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云仓储实训教学系统,就是把整个过程中重要的信息数据利用RFID电子标签记录下来并贴在相关物品上,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仓库的操作运行,包括货物出入库、货物盘点等。

2.1RFID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2.2RFID系统的优点

(1)使用便利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直接接触操作是RFID最大的优点;RFID电子标签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损。使用十分方便快捷。(2)可靠的安全性RFID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3)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RFID在读取上不会受尺寸大小与形状所限制,所以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除此之外,RFID电子标签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将可应用于各种不同产品。

2.3教学平台优势

通过实训系统的综合技能训练,能够培养物联网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并且学生毕业后可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与物流供应链管理或物联网相关的工作。使老师和学生能从总体上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内容之间的前后顺序关系和逻辑关系,形成大局观,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基本认知,基本技术,综合实践这一体系是围绕应用这一主线来进行展开的,这与物联网强调应用是完全吻合的。

3.系统总体设计

3.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基于RFID技术的云仓储管理系统总体构造有物流跟踪检测环节、手持终端和仓库基本设施,智能小车,如图1所示。图1系统原理框图

3.2硬件系统

目前,由于条件因素只能对系统进行初步模型的研究与设计,后期逐步优化,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云仓储物流系统。系统的硬件主要包含RFID电子标签、手持读写设备、无线基站、WIFI网络交换机、计算机和服务器,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我们设计了一个专门搬运货物的智能物流小车,在地面布置一个黑色的环形轨道,在环形轨道周围设置几个或多个取货地点和目的地点,然后小车能够自动将贴有RFID电子标签的货物分类后并搬运到相应的目的地,完成整个过程。

3.3软件系统

本实验教学平台软件开发采用G语言开发软件LabView,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数据查询部分、基础数据部分、入库部分、出库部分、盘点部分、门禁管理部分、人员管理部分、智能管理分析部分、货位管理部分和系统设置部分。

3.4系统运行界面实现

本文的系统是在开发环境下构建的,命名为基于的货架物资管理系统,按照功能分析,分别系统参数设置、产品参数设置、物资监控、库存预警。如图3所示。基于的货架物资管理系统窗体中包括物资监控、设置和帮助三个菜单,物资监控菜单中包括物资监控和库存预警,设置菜单中包括物资参数设置和系统参数设置,点击各个菜单会出现相应的窗体,如图4所示。

4.结论

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进行测试后,基本实现了货架物资监控、货架物资统计和库存预警的功能。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刚开始测试的时候,标签信息的采集精度有很大的误差,后来经过多次的调试和改进,标签信息采集的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谈慧.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5,17:72-73.

[2]周帅,袁红兵,陈中凯.RFID技术在物流实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9):200-203.

[3]张顺堂,黄力波.物流过程教学实训系统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20(6):101-105.

物联网学的技术范文第3篇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现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更是大大拓展了当前网络终端设备的控制范围,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1.概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信息技术”,指的就是借助计算机与现代各类通信技术,达到信息获取、传递与存储、处理以及显示、分配等目的相关技术,以此类推,简单来说,“物联网技术”,就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所有“物”连接在一起,最终实现“物联网”,故可以说,互联网技术仍是其基础与核心,即借助RFID(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与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在遵照相关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各物品同互联网间的有效连接,展开数据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最终实现集智能化识别、监控与追踪等于一体的网络技术。

2.特征。物联网技术同传统互联网技术比较,有着更为显著的优势,具体表现为:(1)集各种感知技术于一体。在物联网上,装有各类传感器,且各传感器均代表一个信息源,不同传感器多获信息格式与内容均有所不同,且所获信息具有实时性、准确性特点;(2)为基于互联网的有一种泛在网路。对于物联网技术来说,互联网仍是其核心与基础所在,即通过无线与有效网络实现同互联网的融合,实时传递信息。但是因物联网所获信息的庞大性与实时性,故在数据传输中为确保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则必须迎合各类异构网络与协议;(3)不仅实现了传感器对接,且本身智能处理能力也很强。物联网可实现智能处理同传感器的结合,进而借助模式识别与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在课堂教学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不管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亦或是职业技术院校,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环境很重要。但是,在传统课堂上,因教学资源有限,无法创设一个迎合教学内容的教学环境,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则可实现物理空间中各物品及其同虚拟空间的友好连接,进而实现人物交互、人机交互以及人和人间的社会互,而且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还能使物理空间中各物体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进而更加智能化的为师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比如,在以往教室中,受各种因素影响会有大量噪音产生,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基于此,中职院校就可通过在教室内装设传感器的方式,动态监测室内噪音情况,若噪音超标,则通知相关人员处理。同时,光线对师生也会有一定影响,故学校就可将光线传感器安装在教室里,进而结合室内光线、室温与湿度等进行自动调整,而且,学生也可借助计算机等设备,动态读取异地或本地数据,进而展开研究性学习。可以说,物理网技术在教室环境调整中的应用,可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与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便于学生更好的开展学习。

三、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1.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应用图像识别与传感网络技术,可使中职院校摄像头具备相应的智能功能,可通过传统网络来收集信息,并进行自动拍摄、记录,而后将其同后台数据库信息比对分析,从而达到智能人脸识别的效果,大大减少宿管人员与保安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学生在顺利经过人脸识别系统后,就用自己装有RFID系统的手机开门,且门上方可装上相应门禁装置,用传感器控制,一旦出现强行撬门情况,装置就会自动报警,而且该装置还可装在图书馆与实验室等地方,控制学生安全进出。

2.跟踪定位系统。当前,多数中职院校院内均覆盖无线网,而这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校内网络通信提供了有利保障。基于此,中职院校可在校内图书馆、实训基地与教学楼等场所安设RFID接收器,借助接收器同RFID卡间的通讯联系,进而通过无线网进行定位处理。一旦持有RFID卡手机学生进入接收区后,RFID卡可同接收器进行自动连接,这样一来,就可借助相关计算机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实现对学生位置的实时跟踪,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而且,该系统还可自主设置危险区域,若学生进入区域内,系统可通过短信形式通知,并通知管理员及时前往,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

3.智慧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基于智慧校园卡形成的,拥有统一网络平台、身份识别与数据信息等各个管理子系统,基于此,中职院校就可借助物联网实现智慧校园管理,在学生手中装有FRID标签校园卡与手机植入多种工作,使学生可直接利用手机或校园卡完成借书、校内购物与进出校园等活动,特别是在新生入学时,院校可引导新生利用校园卡自主完成注册与缴费等各类事件,从而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学校资产管理的应用

1.系统框架。在该系统中,借助RFID技术与物联网展开对中职院校资源管理各环节的动态监督与管理作业,进而确保院校资产有序流通,而且在该系统中,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感知层:由RFID固定读写装备、资产标签与手拿读写装备构成,并将所有资产信息显示在上面;(2)网络层:由校园网与无线网络构成,在借助当前校园网络资源基础上,实现各信息数据的传递;(3)应用层:包括数据库管理与软件系统两部分,用于处理资源管理业务,存储相关设备信息。

2.系统功能。首先,在该系统中,计算机终端功能为其主要功能,主要涵盖了以下几方面:(1)合同管理:具体结合要求把资产合同要求纳入相应体系中,同时结合合同规定深入资产管理信息录入体系中,实现合同与资产的确定;(2)查询统计功能:涵盖了资产检查监督、使用调查与清点调查等各功能;(3)信息提醒功能:结合资产退回时间,通过短信形式提醒资产管理员,向其反馈相关资产信息;其次,手持终端功能,主要包括了资产验收部分、使用功能板块与退回功能板块等部分,从而便于资产管理者更好进行院校资产管理。

五、在实训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就中职院校而言,全面开展技术教育是其教育的主要目的,为此,各中职院校必然会购置大量的实训设备,这时,若是仍旧采用传统台账式设备管理办法,可能会使设备管理员无法及时掌握每个设备的情况,进而花费大量时间在设备盘点上,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就可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如在设备上贴上记录了设备全部信息的RFID标签,并将一读卡器放在实训室内,这样一来是,设备管理员就可借助校园网直接在办公室管理设备了,详细把握每个设备的具体购置时间、当前的使用运行情况等,而且实训室入口处固定读卡器的安装,还能起到设备防盗的效果。同时,对于那些对周边环境有严格要求的设备,还可通过相应传感器的安装,来实现对实训室环境的控制与调整,如计算机在温度上有要求,就可将一温度传感器安设在机房内,以动态把握机房室温,又如机械加工设备,因其湿度有较高要求,这时就可将一湿度传感器安设在车间,以动态把握车间湿度,进而科学调整其温湿度,确保各实训设备的有序运转。此外,在盘点设备的时候,管理员在读卡器中就可获得想要的信息,及时是未安装的读卡器,也可借助手持式读卡器对实训室内的设备进行科学盘点。

六、在学生教学管理改进中的应用

在当前这个大数据时代,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对学生来说,更喜欢动手操作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渴望形式更丰富的课堂教学,基于此,中职院校就可充分发挥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效果,通过应用各物联网技术最终实现”人同物的对话“。如在院校师生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院校电子档案信息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管理,直接将师生身份证号作为其档案号,实时跟踪师生发展情况,从而最大限度避免档案遗漏或档案信息失真的情况,从整体上提高中职院校的档案管理水平。同时,中职院校在安排期末终结考试的时候,也可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题库随机考,让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考试,并由计算机自动阅卷,以此来相对减少学生考试作弊事件的发生率,并将教师繁琐阅卷工作中拯救出来,最大限度避免因人为阅卷原因而在成绩统计错误的情况。

七、结语

物联网学的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物联网 具体应用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1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指能够通过一定的频率识别能力去把定位和激光扫描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传送给特定的传感器,并能够按照已经约定好的协议,把这些物品和物联网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实现信息交换和相互通讯了,最终能够智能的识别监控,同时还能够对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概念了解到:第一,其实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就是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只不过是对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一种延伸;第二,这种客户端已经扩展到了很多的物品中去,通过这些交换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交换了。

1.1 RFID技术

其实RFID技术指的就是一项自动识别的能力,在具体的物联网构想过程中,这个标签中储存着相当规范的信息,并能够通过无线数据库中的一些数据联系到自动采集系统,进而可以真正的识别现实生活中的物品,然后可以通过比较开放的网络去实现信息交换这项工作,这样就可以做到对所有物品进行比较透明的管理了。

1.2 传感器技术

我们这里提到的传感器指的是利用传感器的检测技术,然后把传感器检测到的物力信号或者是化学信号传递给上层机构,这样就可以把这些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了。这样就可以满足把信息进行传输、存储并进行控制等要求了。一般来说,传感器都是由比较敏感的电器元件组成的,其中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转换元件与之相对应。

1.3 芯片

在物联网技术中应用的芯片都是自动化的智能芯片,利用这种芯片可以让这个系统拥有一定的类人思想,一些比较简单的事情就可以向芯片中输入一些比较简单的程序就可以做到了。

1.4 无线传输技术

现在我们的手机和电脑都与网络进行了连接,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设备了解到我们平时了解不到的知识和信息了。同样在物联网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我们是在用中国移动这一运营商,然后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把图书馆中的一些信息汇总起来。

2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我国在进行图书管物联网技术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引进RFID技术和一些相应的设备;第二,把这种技术真正的应用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当中,并让这个系统在图书馆中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第三,开发出自动化的书籍挑拣系统。

一个比较完善的RFID系统包括还书系统、标签转换系统、查找系统以及检测系统等,这些系统共同组成了RFID突出管理系统,想要让这个系统在图书馆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1 自助式借书、还书系统

图书馆中的这种自助式的系统主要是结合了RFID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一些多媒体操作技术,这样就可以利用已经安装好的书籍电子标签去进行自主的借还书了。这个系统主要包括:第一,控制主机;第二,液晶触摸显示器;第三,RFID电子电路;第四,嵌入式打印机;第五,多媒体语音系统等多个系统。

如果使用RFID系统去完成借书和还书步骤,那么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打开书籍去扫描书籍上的条形码,而且还可以同时进行借书和还书工作,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间隙,只要不影响图书馆系统的正常运行,就可以同时进行,最重要的是,这种系统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全自动的无人模式,这样对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会带来很大的便利,而且也不容易出现差错。

2.2 标签转换系统

在图书馆的物联网技术应用过程中,会使用到标签转换这种系统,在使用这种系统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应用C/S这种结构,可以很好地把图书的条形码和书籍的电子标签结合起来,并且还可以把书籍应该放的位置有一个很好地定位,通过标签就可以确定书籍的存放位置,这样就可以把RFID这项技术很好地应用在图书馆的书籍管理中了。

2.3 查找系统

图书馆中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健全的查找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图书馆有一个更好的管理,同时还能够帮助查找书籍的人员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借的书籍。现在的一些图书馆在这方面发展的还不是很好,借书人只能查到自己想要借的书图书馆中是否存在,但是不能够确定书籍是否还有剩余,所以图书馆中的智能查找系统还有待完善。

3 物联网建设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政策建设过程

现在我们提出的物联网建设涉及到的行业是非常多的,在发展物联网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物联网的发展比较均衡。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支持,与此同时还需要一些专业人员的参与,尤其是在大学图书馆物联网建设过程中,这种技术很可能需要收集一些读者的信息。因此,我们在进行图书馆物联网络技术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

3.2 技术指标

物联网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进行大量的信息传送,这就需要有非常严密的保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读者的隐私安全,我们必须要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是我们进行图书馆物联网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

3.3 管理平台

物联网想要运行起来,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完善的系统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再通过传感器进行实际的工作。我们必须要收集各类传感器,把物联网建设当成是一件大事来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物联网技术真正的应用在图书馆当中,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们现在的信息化大环境之下,我们必须要重视学校图书馆中的物联网技术建设工作。想要把这个工作做好的话,我们必须要注意下面的几方面:第一,很好地理解物联网技术和如何正确使用物联网技术;第二,应该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分析图书馆中的RFID技术应用情况,确保运行情况良好才能够进行下面的工作;第三,分析物联网在图书馆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努力把这些问题解决。把上面的这几个方面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图书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了。

参考文献

[1] 张厚生,王启云.图书馆服务的无线技术——RFID的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1(1):12-14.

物联网学的技术范文第5篇

首先,从物联网的普及情况来看,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熟悉、认知和应用物联网,不仅成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生提高日常物联网产品应用能力的关键诉求。所以在实际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物联网相关知识的渗透、通过案例展示、实验体验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学生对物联网的了解和认知情况,并且介绍身边的物联网的产品的应用,进而提高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物联网产品和设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角度来看,结合身边实际、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方法。其中物联网教学活动就很好地把信息技术与具体的日常生活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试验、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知信息技术的具体内容,不仅丰富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同时也特别深化了物联网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和兴趣体验。

二、体验式的物联网实践教学研究

(一)结合实践,挖掘物联网应用在物联网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兴趣与具体的物联网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准备阶段,具有发现物联网应用的能力,及时了解身边的物联网应用,并且通过简化结构、提取核心的方式,尽量用简单的设备、简洁的结构来把物联网的应用转移到信息技术教学实验活动中去,把日常生活中的物联网应用转移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日常应用的有效结合。

(二)强调实践操作,强化物联网体验单单把日常的物联网应用转化到信息技术实验是不够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良好的实验过程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参与到具体的实验活动中来,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物联网的特性、应用以及功能;并且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体验生活中的物联网应用,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强化物联网意识。

(三)详细剖析,总结结构模型在体验式物联网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针对物联网的构成结构进行有序的剖析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物联网的内部构成以及各个模块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利用功能屏蔽法,屏蔽部分物联网模块,让学生体验整体设备在功能发生的变化,进而提高对物联网结构的了解和掌握。

(四)即时总结评价,提高学生认知在体验式的物联网教学过程中,要即时引导学生对物联网的知识进行总结,通过变体验、变总结、变应用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总结物联网的功能、结构和应用环境。通过总结归纳的方式,把体验式的教学中的感官感受转化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实现对物联网的系统性认知。

(五)构建反馈机制,完善问题反馈在物联网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地对学生的提出的教学问题进行反馈,并且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创新解决的思维模式。通过体验式试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实验的方式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和验证答案,把物联网教学从课本走到实际操作过程中。

(六)强化体验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在物联网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是方法,不是目的,而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式教学能够感悟其中的原理。因此在完成体验式教学后,教师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把体验到的原理平移到具体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感悟身边的物联网引用和基本原理,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物联网引用的认知,进而达到提高日常物联网应用的认识和操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结语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明胶科学与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课外生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