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村女性劳动力 转移滞后 原因 对策
一、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滞后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的加大,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人数也不断增加。据统计,2002年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人数为2806万,到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为3550和3691万人,2006年年底已达到4747万人。不仅如此,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人数占转移总人数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2002年,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人数占总转移人数的29.89%,2004年达到34.6%,到2006年,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比例已达到36%。但我们仍应看到,虽然自2002年以来,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人数和比例有所增加,但其转移规模仍然远远落后于男性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的主体仍然是农村男性劳动力,女性劳动力只占总人数的1/3。
二、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受教育程度低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有女孩的父母,特别是农村父母认为,对女孩的教育或者技能培养是不明智的投资。在这些父母的认知中,女孩将来要嫁人,对女孩的投资是很少甚至是没有回报的,因此多数家庭很少对女孩进行教育方面的投资。很多农村女性劳动力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而辍学之后大量不够就业年龄的农村女性劳动力过早地加入劳动力队伍,由此带来的短期经济利益又刺激更多的家庭放弃对女孩的教育,由此导致大多数农村女孩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素质整体落后于男性劳动力。因此,她们的视野不够开阔,外出就业的观念就比较淡薄,就算有外出务工的打算,可供她们选择的职业也会因为自身技能和素质有限而受到限制,进入城市从事的也大多是一些底层的职业。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两种相互交织的过程,所以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然灾害和市场失灵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健全,没有完善的保险和信贷体系,在农业生产遭遇自然灾害和市场失灵问题时,农村家庭无法从社会保障体系中得到帮助,所以很多家庭为分散风险,会安排部分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也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是无法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一旦没有获得收入或者遇到挫折,则只能以家庭所获得的农业收入作为支撑。所以,农村家庭出于分散和规避风险的考虑,会安排部分家庭成员外出打工,部分家庭成员留守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家庭成员的性别和年龄不一样,技能和素质也不一样,应根据不同家庭成员的比较或相对优势将家庭内部资源分配到各种活动中。任何在市场上具有某种比较优势的家庭成员应该完全参与市场,而在家庭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家庭成员则留在家中从事家务劳动。由于男性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生理上的差异,使得男性劳动力具有从事户外劳动的比较优势,而女性劳动力则具有从事以养育子女为主的家务劳动方面的比较优势。所以,从家庭福利最大化角度出发,家庭中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农村男性劳动力会选择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而农村女性劳动力则选择留守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照顾老人和养育子女等工作。
(三)劳动力市场的歧视
首先,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不平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农村劳动力被排斥到了一个与城市居民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上, 只能进入那种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差、福利低劣的次属劳动力市场。
其次,在劳动力市场中,在某种程度上“重男轻女”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性导致的,社会观念和习俗的影响很少有企业能够超脱。比如,在对待两性劳动力的态度和评价方面,几乎所有企业都会认为男性劳动力的生产劳动率水平要高于女性劳动力,且女性劳动力在到达一定年龄之后就面临着结婚生子以及照顾家庭的责任。因此,一般情况下多数企业会选择直接倾向于男性劳动力。虽然两性劳动力的生理及心理差别影响了他们生产力水平的发挥程度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更加不可否认的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甚至是性别歧视的行为在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
可想而知,作为女性与农民两个身份的叠加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更难获得就业机会。
三、推动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 努力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首先,政府和社会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义务教育的贯彻实施,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特别要注意的是要防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女生辍学的现象,防止女性文盲的出现,全面提高农村女性劳动的受教育程度。
其次,在保证农村女性劳动力接受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大部分农村女性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之所以存在就业难的现象是因为她们往往没有一技之长。因此,政府和社会应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通过开展各种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素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二)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免除进城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在我国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是农村家庭的惟一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一日不解决,农村家庭与土地的紧密依存关系必然存在,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能实现整体的、彻底的转移,进而造成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转移难度加大。
(三)消除就业歧视,促进男女平等就业
受传统观念以及我国当前社会进步程度的影响,男尊女卑的腐朽观念依然残存在社会生活中。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伦理道德规范,通过开展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培训等多种形式增强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消除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偏见和歧视。建立健全保护女性劳动力权益的法律法规,保护女性劳动力的各种权利,在法律层面上消除劳动用工中的性别歧视,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建立城乡统一、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
参考文献:
[1]刘霞.城市化进程中的山东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问题[J].理论学刊,2009(9).
我国第一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幅增加,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又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因此,我国现在处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急速转移的特殊时期,引发了大量问题。为了及时并且深入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原因分析,以便促进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科学推进城镇化进程,从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变得活跃起来。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多地少,使农村积压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对于这一现象,大量的国内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仅从定性上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缺少数据的证明,将会使得结论缺少信服力,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产生背离。因此,本文以中国1979到2010年为例,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具体数据找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二、变量选择及模型设定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2010年统计年鉴。年鉴中没有直接的劳动力转移数据,综合相关文献,利用陆学艺(2004)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计算公式如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Y=城镇年末从业人员数-年末在岗职工人数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率比值1X。以往的研究认为第一产业生产率,及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不难理解一产业生产率越高劳动力从农村输出越多,而二三产业占比越大,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也越大。本文考虑实际数据的合理性,将这两个因素合理地用二三产业生产率比值代替。计算公式如下:生产率比值X1=二三产业生产率第一产业生产率。
2)城乡收入差距2X。按照西方经济学原理,每个人都是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虽然这一理论有其片面性,但可以想见,城乡收入差距显然会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计算公式如下:
3)城市劳动力缺口3X。计算公式如下:城市劳动力缺口X3=二三产业年末从业人员数-年末在岗职工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故,设定模型为。
三、政策因素的虚拟变量的引入
中国经济在1992年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大陆的经济开始迅猛发展,劳动力需求开始大幅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这里应有一个转折点。再者,从98年金融危机结束后,中国大陆的明显经济优势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前来投资办厂,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岗位。从1998年开始,中国大陆开始取消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更有条件实现。为此,结合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散点图,通过实际的试验,在模型中加入了1D、2D两个虚拟变量,形式如下:111992019791991ttDt,21199801997ttDt,,加入虚拟变量后得到模型:$=+++++===1221313227173.1905316.1691585.7292.6721257.7330.2790.302(1060.67)(1128.91)(672.028)(0.641)(233.164)(0.047)(0.302)(6.763)(4.709)(2.36)(4.172)(5.64)(5.903)(3.75)0.9963590ttttttttYDDXXXDXtRR.995486F=1140.327DW=1.416771经过ADF单位根检验、残差序列的协整检验,模型不存在伪回归。
四、模型检验
从经济意义上看,城乡收入差距2X、生产率比值1X以及城市劳动力缺口3X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正向影响;虚拟变量1D、2D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与现实相符合。由回归结果,模型整体的拟合程度很好,各变量的系数由t检验在统计上也是显著的。用ARCH方法检验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再使用滞后2阶的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检,模型也不存在自相关,通过了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是有效的。至此,将最终模型写成分段形式:$≤≤≤≤≥2t1t3tt2t1t3t2t1t3t-7173.190+2.672X+1257.733X+0.279X1979t1991Y=-12489.359+2.672X+1257.733X+0.581X1992t1997-10903.630+2.672X+1257.733X+0.581Xt1998。
五、模型解释
由最终模型,城乡收入差距每增加1千元,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加2672万人,生产率比值提高一个单位,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加1257.773万人。而城市劳动力缺口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从1978年至1991年,城市劳动力缺口增加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加0.279万人。从1992年至1997年,城市劳动力缺口增加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加0.581万人。从1998年至今,城市劳动力缺口增加一个单位,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加0.581万人。不难看出,政策的改革减小了转移成本,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弥补城市劳动力缺口更为容易。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平稳性;协整检验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109-02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稳步提升。众所周知,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要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也远远高于前两个产业。农村劳动力合理有效地转移到第三产业,可以提高劳动的边际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可以进一步提高务工人员的工作报酬,根据托达罗的劳动力流动理论,城乡收入差距的提高会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以,在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劳动力转移是关键。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关海玲(2015)运用包络分析的方法对山西部分地市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协调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效率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得三次产业内部投入产出逐步趋于合理[1]。张程(2014)基于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相关数据,利用VAR模型解释河南省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演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的首要原因是自身,即劳动力从边际效率低的第一产业向边际效率高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而产业调整是劳动力转移的次要原因[2]。周慧(2015)基于扬州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相关数据,对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扬州第二产业相对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劳动力的空间更大,因此农村劳动力主要还是以转移到第二产业为主[3]。周青梅(2014)基于农村居民绝对收入水平与产业结构变动这两个视角分析其对劳动力的转移与回流的影响,并交代了回流的特征与发展趋势[4]。张柏杨(2014)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劳动力转移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表明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劳动力转移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以避免收入差距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扩大[5]。张东辉和蔡国祥(2014)从影响机理的角度对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说明山东省应该消除劳动力转移障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而有效推进产业结构升级[6]。王卫和佟光霁(2013)通过对已有数据分析,表明有必要在技能培训、品牌路线、深化改革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保证农村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之间顺利转移[7]。郑祥江和杨锦秀(2015)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并推动农村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但转移规模应控制在合理的水平[8]。
本文以产业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为视角,通过三个产业对GDP的贡献,研究产业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的平稳性检验
1.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旨在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选取L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三产业占第一产业比重GDP3/GDP1以及第三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GDP3/GDP2为解释变量,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所需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2.平稳性检验
利用时间序列建立回归模型,需要对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由表1可知: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条件下,L、GDP3/GDP1、GDP3/GDP2均为非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后变量平稳,所以,这些变量均为I(1)序列,单整阶数相同,可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计量分析
1.模型的建立
LnL=β0+β1LnGDP1+β2LnGDP2+β3LnGDP3+ε(1)
其中,L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GDP1为第一产业总值、GDP2为第二产业产值、GDP3为第三产业产值。
2.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2可知拟合后的回归方程为:
L=-5 199.427+4 871.083GDP3/GDP1+10 326.180GDP3/GDP2(2)
由表2可知:GDP3/GDP1每增加1单位,劳动力转移数量就增加4 871.083个单位,GDP3/GDP2每增加1个单位,劳动力转移数量就增加10 326.18个单位。F检验对应的P值为0.000000<0.05所以模型整体上显著;GDP3/GDP1对应的P值为0.0000<0.05,GDP3/GDP2对应的P值为0.0019<0.05,说明GDP3/GDP1、GDP3/GDP2与L的线性关系显著,调整后可决系数为0.969037,拟合效果较好。
3.残差的正态性检验
经典回归理论要求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所以需要利用JB统计量对误差项进行正态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JB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782200>0.05,不能拒绝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表明利用最小二乘估计得到的结果是可靠的。
4.协整关系检验
前面的研究已经表明: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拟合效果较好,为了防止伪回归,需要对残差项进行平稳性检验,也就是对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间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如果残差项是平稳的,表明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间存在均衡稳定关系,可以利用(2)进行结构分析和预测。
由表3可知平稳性检验的t值为-3.112997<-1.951687,所以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条件下,误差项是平稳的,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了适应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不可避免,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劳动力转移是关键。通过回归模型及协整分析得到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影响,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模型整体显著,拟合效果较好。第二,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比值GDP3/GDP1每增加1单位,劳动力转移数量就增加4 871.083个单位,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值GDP3/GDP2每增加1个单位,劳动力转移数量就增加10 326.180个单位。
针对以上结论,我国应在确保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应优化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使产业结构趋向协调平衡,农村劳动力由效率低的产业转移到效率高的产业。
参考文献:
[1]关海玲,丁晶珂,赵静.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5(2):81-85.
[2]张程.基于VAR模型的河南省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变迁动态关系研究[J].企业导报,2014(19):95-96.
[3]周慧.产业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15(18):94-95.
[4]周青梅.“民工荒”背景下中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的解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7):85-91.
[5]张柏杨.产业结构、劳动力转移与收入差距问题探讨[J].理论探讨,2014(3):86-89.
[6]张东辉,蔡国祥.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分配研究[J].东岳论丛,2014,35(11):158-163.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非均衡度
中图分类号 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5-0189-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迅猛发展,其中城市经济、社会等方面迅速发展,现 代化进程加速,但农村收益相对较小,发展仍很落后,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等差异逐年拉 大,城乡矛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越来越突出,城乡发展失调。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 现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关键路径。本文从分析区域农村劳动 力转移模式的差异性入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指标体系,探讨 了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和非均衡度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实 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
截止2005年底,山东省总人口为9 2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6 066万人,占总人口 的6 5.6%。河南省总人口9 76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6 774万,占总人口的69.3%,农业人口 7 643万人,占总人口的78.2%,比山东省高12.6个百分点。采用韩纪江老师《一种测算 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简便方法》一文的方法[1,2],对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剩余劳动力 总量 进行估算,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2 367.9万人,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3 025.9万人,河 南省比山 东省多658万。相比较而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较重。
1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对比分析
课题组于2006年11月-2007年3月对山东省威海市、日照市和菏泽市三个典型地区进行调研 ,另外,山东师范大学与河南大学的150余名农村大学生还利用2007年春节假期广泛收集资 料。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到农村调查农村劳动力转出情况,二是到企业调查 农村劳动力转入情况,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1 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24份。调查样本 覆盖山东省17地市共103个行政村、河南省14个市44个行政村。下面根据调查结果,从五个 方面对山东、河南两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进行分析。
1.1 转移地域类型
从转移的地域类型来看,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比例较大,本村、本乡镇、本县、县 外省内和省外分布较为均匀。而河南省主要集中在省外转移,占54.4%,其次是县内省外, 占21.8%,这两者占到76.2%。对两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山东省本村转移为11.8%,是河南 省4.4%的近3倍,本乡镇转移和本县转移均比河南省多出10个百分点,县内省外转移也 比河 南省多出6.6个百分点,而河南省省外转移则比山东省多出34个百分点(见表1)。山东省省 内消化掉本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79.6%,河南省省内只消化掉本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45.6%, 可见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为劳动力输出型转移,山东省不仅消化了 本省大部分农村转移劳动力,还吸收了大量省外农村转移劳动力,为吸纳型转移。
从外出打工的距离,我们也可以看出以上分析的特点。山东省1 000km的比例最小,为7.8%,而河南省这一比 例次大,占到22%;河南省500~999km的比例最大,占到25.3%,而这一比例在山东省次小 ,前者为后者的两倍还多。这又一次说明了,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倾向于近距离,而 河南省倾向于远距离(见表2)。
1.2 转移产业类型
两省就业转移类型的共同点在于,工业和建筑业承接了大部分农村转移来的劳动力,共占劳动力转移就业类型的60%以上,而最大的差别在于山 东省在建筑行业务工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小于河南省,而在工业务工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例,山东省又略高于河南省(见表3)。建筑行业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但对劳动力 的素质要求不高,技术含量低,这就降低了低素质农村劳动力寻找工作的成本。所以,农村 转移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的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在这一行业务工的比例明显偏高。工业 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务工所从事行业中劳动力密集的一个行业,山东省属于工业相对发 达的环渤海经济区,当地较多的工、商企业为当地农村劳动力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同时 山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进入工业遇到的阻碍要小。因此,山东省 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工业务工的比例较高。另外,山东省转入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比例要 大于河南省,这说明山东省第一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要高于河南省,这有 利于山东省农业的健康发展,为农 邸加萍等: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非均衡度比较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5期村劳动力转移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转移人口类型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两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主要以20~40岁 之间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但山东省40岁以上外出务工的农村劳 动力占外出务工劳动力的20.1%,比河南省高4.5个百分点,即使是50岁以上的外出务工劳动 力,山东省也比河南省高0.4个百分点。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河南省20岁以下的农村转移 劳动力比例远高于山东省(见表4)。
从性别结构上看,两省农村转移劳动力都是以男性为主,山东省为76.6%,河南省为62. 2%。 山东省女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例比河南省高近6个百分点,但在工业务工的女性农村劳动 力所占比例河南省要比山东省高14.4个百分点(见表5)。
从受教育程度结构看,两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初中水平比例最大,在50%左右, 其中河 南省比例比山东省高6.6个百分点。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山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为高中及以上的比例较高,占26.5%;而河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 比例要高于山东省,占78.3%。不容忽视的是,河南省20岁以下外出务工的人数比例远远高 于山东省,20岁以下的农村青年接受大学教育的很少。从长远看来,这必然会影响该地区农 村居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而较低的文化素质也将会影响该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收入 水平,最终将会影响该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见表6)。
1.4 转移时间类型
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一年中外出打工的时间主要集中在6~10个 月,占32.8%;河南省外出打工的时间集中在>10个月,占37.8%, 比山东省高出8个百分点。山东省<2个月 的占12%,比河南省高3个百分点(见表7)。这说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在外打工的时间比山 东省要长,也就是说山东省农业兼业化现象比河南省要严重,农业兼业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农 业现代化程度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村土地制度严重束缚了农业现代化的进行。
1.5 转移收入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收入可以分为毛收入和纯收入,毛收入是指农村转移劳动力因 其付出的劳 动而直接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收入,纯收入是指扣除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关的各种成本后的净 收入,扣除的成本包括生活费支出以及在转移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等。这里的转移收入指 的是毛收入。从表8中可以看出,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平均转移收入都是600 ~1 000元的居多,但山东省比河南省高出4个百分点;两省转移收入为1 000~1 500元 的都 居第二位,山东比河南稍高;山东省转移收入在1 500~2 000元以及2 000元以上这两个工 资水平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比河南都高,特别是山东省转移收入在2 000以上的比例要比 河南省高出3个百分点;在300~600元这个工资水平上山东省为12.2%,而河南省达到22.1% ,为山东省的近2倍。经计算得出,山东省转移劳动力月平均收入为1 074.75元,河南省为1004.75元,山东省比河南省高70元,这说明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整体收入水平较河 南省高。
以上是对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可以得出结 论,山东 省属于农村劳动力吸纳型省份,河南省属于农村劳动力转出型省份。下面建立农村劳动力转 移区域非均衡度指标体系,对两省农村劳动力的差异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非均衡度比较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指标体系根据系统性原则、空间性原则、水平和能力相结合原则、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原则、静态和动 态相结合原则、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以及分析与评价相结和八项 原则,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分4层33项指标。具体指标和典 型调查区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原始数据见表9。
2.2 用AHP方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现采用AHP方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赋予权重。首先对该指标 体系A、B、C、D四层构造两两判断矩阵。两指标相比,若前者较后者同等重要、稍重要、明 显重要、十分重要、极端重要分别用1、3、5、7、9标度,2、4、6、8表示他们中间的状况 。若后者与前者比较,其标度值用前者与后者比较的倒数值表示。采用德尔菲方法构造出农 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21个判断矩阵,经计算,得出比较判定要素权重表(见表10)。
2.3 综合定量计算
为了更直观、综合地反映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现利用表1原始数据进行定 量评估。首先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表1所包含的33项指标数据中,可分为正 向指标和负向指标两大类。正向指标是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正相关的因子,而负向指标则 相反。经过综合分析,将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乡居民收入比(乡村居民为1)、农村内部转移比重、农业兼业户所占比例、文盲半文盲 比重五项指标确定为负向指标,其余为正向指标。设Xij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 ,共有2个样本,每个样本有33个指标,则正、负向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再计算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各样本多指标综合判定 值。计算公式为:
Yi=∑33j=1(WjX'ij)*100
其中,Yi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综合评价值,Wj为用表10中各指标 权重值。该公式乘以100是为了使两省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综合评价值介于0~ 100之间。利用以上方法和公式计算得到山东 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综合评估值为60.77,河南省为46.64,山东省综合评估 值比 河南省高14.13。两省农村老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差异系数高达0.263 1,说明两省农村 劳动力转移差异较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的减少需要经过长期、 艰苦的努力,应根据不同的转移水平制定相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因地制宜 。
3 结 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涉及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政治、城乡、工农、教育等诸多 社会问题的庞大系统工程。不同区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系统的特点各不相同,从上文对 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和非均衡度的比较研究来看,山东省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的状况总体要好于河南省,但两省均需要逐步地、分阶段地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转移,在转移模式的选择和设计上,既要注重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动 作用,也要注重农业内部的组织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推力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完成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让转移出来的农民真正成为现代城市的市民,并有一个良好的 职业和就业岗位,能更快富裕起来。同时,也能使得留在农村的劳动力成为现代农业的专业 化经营者,成为富裕的新农民。为此,还需要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区域内制度、教育、政策 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在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组织化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编辑:于 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韩纪江.一种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简便方法[J] .统计研究,2005,(4) .[Han Jijiang. A Simple Way of Calculating Surplus Rural Labor [J]. Statistic al Research, 2005, (4).]
[2]王章辉等.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Wang Zhanghui.Occident Rural Labor Transfer[J] and Urbanization[M]. Beijin 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1999.]
[3]袁晓辉,王卫卫.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富转移”模式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1). [Yuan Xiaohui, Wang Weiwei.Trial Study on ‘Rich Transfer' Mode ofCh inese Surplus Rural Labor [J].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 onomics, 2005, (1).]
[4]万丽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6,(7). [WanRuijuan.Policy and Suggestions of Promoting the Rural Labor Transfer [J]. Rev 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6, (7). ]
[5]徐忠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模式选择[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2).[Xu Zhongping.The Theory and Mode Choice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J]. Practic e and Theory of Sezs, 2006, (2). ]
[6]孙正林,张淑芬.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J].学习与 探索,2004,(3). [Sun Zhenglin, Zhang Shufen. Revelation of Todaro's PopulationFlow Model to Chinese Rural Labor Transfer[J].Study & Exploration, 2004, (3).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培训;障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124-0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其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基础性工作。自2004年4月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启动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热潮,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培训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社会分工深入拓展的结果。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增加。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和就业技能水平较低,大大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升。在转移过程中他们大多只能从事一些稳定性差、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的工作,如建筑业、采矿业。据有关研究显示: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中未读过书者所占比重为4.44%,小学文化者占22.47%,初中文化者占50.74%,高中文化者占22.1%。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数为8.59年,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1]。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岗前职业培训的人数比例都在70%以上[2]。同时,中国企业中高级技工的短缺非常严重,要求农民工具备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供求失衡严重。
二、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的因素分析
农民培训进展缓慢,每年培训的受众太少,效果不佳。障碍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1)国家投入不足。截至2006年,中央财政对阳光工程累计投入12.5亿元,全国仅省级财政安排的培训资金就达15亿元以上[3]。政府补贴从一两百元/人上涨到四五百元/人。参加培训的农民自己需承担食宿费用。一项技能的真正掌握最少需要2—3个月,需要的各项费用之和远远超过了培训补贴,需要机械、设备等硬件的技能型培训费用更高。数百元的政府补贴,对培训单位没有利益驱动。另外,疏于监管,当地政府的权力寻租,与培训机构相互勾结,骗取上级政府补贴的情况时有发生。(2)政府、农民、企业在培训中定位不清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多以政府为中心全面展开,政府负责从组织、推动、政策与资金扶持到各类培训机构的遴选、培训主题的确定,甚至具体实施等一系列工作。很多培训机构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补贴拨款,缺乏能动性。农民限于自身素质偏低,在培训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很多企业自身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这种政府大包大揽的培训促进农民就业的效果是短暂的。从长远看来,无沦哪种途径培养出来技术工人都必须接受市场经济的严格挑选。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协调引导的作用,企业和农民本身才是实施主体。(3)户籍制度限制。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的存在,外地农民工无法享受当地医疗、失业、教育等多种社会保障。虽然不少省市出台了针对失业、下岗再就业的免费岗位培训,但往往是具有本地户口的公民,将外地农民工排除在外。
2.农民自身障碍。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据对杭州市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原因调查,51.11%的农民认为是自己确实需要,12.79%的农民是听了科技人员介绍才参加的,11.26%的农民是村里领导动员后参加的,还有3.96%的农民是因为有报酬,20.81%因为其他原因。即使是农业企业经营者,虽然大多出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增长知识的需要,但仍有应乡镇政府和当地农业部门的要求而参加培训的因素[4]。决定农民是否参加培训的根本原因在于收益是否大于成本。参加培训的成本包括培训费、交通、食宿等显性成本以及误工费、可能在此期间错过新工作的损失等机会成本。培训时间越长、培训地点离家越远,成本就越高。当前政府组织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乡镇、县城,交通、食宿不便于农民。而技能含量高的培训,三五天短期内很难奏效。培训时间加长,意味着成本更高。另外,目前的培训能否给农民带来收益并不明确。担心学习后没用,浪费了时间、金钱的想法,进一步打击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农民自身教育基础不足,很多农民初中都没毕业。即使是完成了基础教育的,至今能够掌握当年所学知识的也寥寥无几。多数人毕业后就停止了学习。基础教育水平的不具备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此外,由于缺乏培训信息和职业指导规划,农民对培训的选择具有盲目性。想参加培训的人不知道该到哪里学,学些什么,而不得不放弃。
3.培训机制障碍。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备的师资、资金、设备、培训供求的信息资源存在着普遍性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承担农民培训主体的职业学校,由于得到政府的补贴有限,直接导致培训开展的消极应对,或应付检查,起不到真正提高农民技能的作用。另外,培训目的定位不合理、培训方法陈旧、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有差异,缺乏针对性,也导致农民培训后感觉作用不大,或没有作用。同时,有效的后续跟踪服务及保障机制缺失,也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形成高效,互动,良性运转的局面。
三、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的对策分析
农村劳动力培训是一个庞大社会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全社会内形成合力,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一)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支撑体系
1.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力度,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在一定时期内,保证培训财政投入增长率要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各级农业部门要努力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争取各级财政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专项经费,完善培训条件,补贴农民转岗就业培训工作。
2.完善培训与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培训与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用工信息平台、培训平台和组织生源平台等。用工信息平台,即对所有的用工信息进行筛选,建立包括用工单位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劳动用工许可证及相应用工条件、工资待遇等内容的用工信息档案;培训平台,培训单位根据用工单位的用工工种及相应要求进行培训,建立培训台账,登记培训学员的基本信息,培训结束通过考试合格,办理转移就业的有关手续;组织生源平台,部分地区在乡镇开始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将培训信息直接发放到村、组[4]。
3.加强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建立政府监督制度。政府要在法律、政策制定、市场环境维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扶植;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工作,完善合作机制;对财政补贴加大监管力度,定期抽查培训机构提供的资料是否符合规章制度,走访培训学员,严格落实财政补贴政策;结合实际,改革一些审批规程,缩短申请时间,使培训与市场快速接轨。
4.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当前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公平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整体社会福利。针对中国地区间差异大的特点,可以先从部分条件成熟的地区进行试点改革,然后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
(二)制定科学培训目标,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科学目标的制定必须首先对企业的需求工种类型、结构、标准、数量和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其个体差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整合企业需求和农民需求,以共同重合部分作为培训目标内容,确保培训目标内容的需求导向,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对接。培训内容既要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一定的难度,又不能因此使培训对象产生畏惧心理;培训活动既要满足成人渴望得到指导、帮助的心理,又要考虑到他们在确定培训需求、选择培训方法等方面独立自主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立有效的后续跟踪服务及保障机制。
当前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主要有校企、政企合作的“订单”、“定向”、“储备”培训等;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形成的某些行业培训,如 “川师傅”等。其共同特点是政府主导,市场化程度不高。要充分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农村中小学、中等农业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培训中心等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现有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开展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实行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积极探索 “校校联合”、“校乡联合”等有效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积极构建培训主体
要推动转移培训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必须着力建构培训主体。第一,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理论的学习研究、对国内外实践经验的积极借鉴、努力探索本地区的培训特点和内在规律,以提高理论水平和领导管理能力。第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广泛宣传、典型示范、制度规范等形式,强化企业的培训责任意识,帮助培训机构和农民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第三,积极鼓励、扶持县、乡级培训学校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其理论水平、师资水平和设备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13-166.
[2] 张丽华.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