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竞技体育目的

竞技体育目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竞技体育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竞技体育目的

竞技体育目的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来吧冠军”;电视真人秀;竞技体育;受众;拟态真实

[DOI] 10.13939/ki.zgsc.2016.28.245

1 真人秀与节目“来吧冠军”

1.1 真人秀节目现状

真人秀,目前在各领域均没有规范而明确的定义,根据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即真人实镜秀,是一种强调实时现场直播,没有剧本,不是角色扮演,声称是百分百反映真实自我的电视节目。也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由制作者制定游戏规则,由普通人(明星以生活中的身份)自由参与或被选择参与已经设定了基本模式与程序的舞台选秀、婚恋相亲、智能竞技等活动,其过程被全时段、多机位现场拍摄录制,经过戏剧化的剪辑处理,在电视或者网络平台播出的节目。”[1]

在真人秀节目中,“真”是它存在的生命线,所谓“实镜”即真实的镜头记录,它是一种纪实而非虚构。“人”是它的组成核心,我们通过真人秀节目是要从个性化的角度去对一个人重新了解和认识。“秀”则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为一档电视栏目,“秀”符合传播学“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目前我国的真人秀节目,虽然在整体节目设计上讲求真实不虚构,但在后期剪辑处理中,充分利用音效、字幕等技术手段,力图最大化凸显人物关系的戏剧冲突性,满足受众观赏需求。

1.2 节目“来吧冠军”

1.2.1 节目概况

浙江卫视和蓝天下传媒联合出品,肯讯传媒联合制作的大型励志竞技体育真人秀节目“来吧冠军”于2016年4月3号晚20: 30首播,率先吹响竞技号角。该档节目史上第一次将竞技体育比赛与电视综艺相结合,这是竞技体育真人秀领域的全新尝试,开创了体育综艺节目的全新局面。

节目采用明星与世界冠军各自组队,借助特定道具和自制比赛场景来实现颠覆性的真实体育对抗,首期节目明星队即遭遇强敌,挑战由郎平教练带领的中国女排。参与这期的中国女排运动员包括惠若琪、张常宁、张晓雅、朱婷、王梦洁和丁霞这六名即将出征里约奥运会的主力队员,明星队除了常驻嘉宾队长贾乃亮和陈嘉桦Ella之外,还包括演员陆毅、陈建州(黑人)、胡兵、超模何穗、人气偶像汪东成。

1.2.2 创新模式获得业内好评

“来吧冠军”一经播出即引起热议,在技术层面,由于节目的拍摄场地是一个由体育馆改造而成的演播室,如此一来,既保留了演播室的灯光、音响等技术优势,又可以因为空间的开阔性,在机位设置上增补体育直播和真人秀两套系统,做到无缝切换。

节目中既有竞技体育真实比赛的紧张激烈,又有电视综艺的喜剧娱乐元素,不少网友评价其“好看又好玩”。首期节目结束后,中国女排姑娘和郎平指导迅速蹿上话题热搜榜,“来吧冠军”得到了包括体育学和社会传播学领域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在其微博称:“‘来吧冠军’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它刷新了人们对于综艺节目的偏见,告诉社会‘导向正确’和‘好看’并不矛盾:节目的立意决定方向。‘专业性’和‘娱乐性’并不矛盾,因为体育本身就是最好的真人秀――有悬念、有对抗、有明星、有意外。”

“来吧冠军”以冠军和明星比拼为主题,运用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道具和自制环节。虽然这是明星至上的综艺时代,但是体育冠军仍然是节目的最大主角。在欢乐的竞技氛围中,传递出无限的正能量,选手们拼搏进取的奥运精神展现出自信勇敢的精神面貌,正契合了全民体育的宗旨。

2 竞技体育真人秀节目的传播学解读

2.1 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指受众会根据自己的特定情感和心理需求,通过主动接触和使用媒介,选取满足自己需求的内容。[2]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个人与社会互动,其二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映射和思考,其三个体求胜欲望和竞争心态的满足。

在真人秀节目中,即便是参与者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但是在参与过程中,个人将加入到集体队伍中,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主持人往往也十分善于活跃现场气氛,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大家共同为实现特定的团队目标而不懈努力,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并且在团队中获得归属感。观众也可以通过参与微博话题讨论等方式,间接参与到节目中来,实现了个人与社会互动的心理诉求。其次,真人秀节目构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行为框架,观众往往会直接根据参与选手在其中的言行举止来重新获取对这个人的喜恶评价,以此为镜,往往可以映射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在一份调查问卷中,参与问答的311名观众当中,52%的人表示收看了体育类真人秀节目后,增进了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团队意识,42%的人表示有利于自己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2 拟态环境中真实与虚拟的平衡

1922年,美国学者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理论,即“传媒所构建出来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具有一定差距,受众对于客观真实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受困于媒体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

在我国,真人秀节目是伴随着消费文化而逐渐兴起的,在此背景之下,电视节目的发展不免要迎合商业利益,追求更高的收视率。这就要求真人秀节目的“真人展现”要做到最大化迎合观众需求的“秀”出来。受众往往对于他人的生活具有猎奇心理,真人秀节目采用“纪实的全方位镜头拍摄”,在后期剪辑中再通过细节刻意放大某些人物的特定个性,扩大节目的矛盾冲突和戏剧张力,这些是参与者无法控制的。因此,真人秀节目是将纪录片与剧本式人物再创作相融合,由此一来,在真人秀节目中展现出来的“真人”就是片面化的,是媒体想要观众看到的“拟态真人”。

3 解构竞技体育真人秀节目

3.1 人物和竞技项目选择的话题性

真人秀节目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如何选择参与嘉宾和比赛项目至关重要。

“来吧冠军”在项目选择上颇具技巧,12期节目均聚焦在大众熟悉程度和接受程度较高的体育项目上,例如足球、篮球、游泳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观众基数,契合了全民体育的宗旨。具备较强的观赏性是这些项目被选择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团队参与的足球、篮球和排球项目中,队员众多,由于个体差异而产生的戏剧冲突也会大大增强节目的可观赏性。再加上,每期都有不同的高颜值明星参与进来,提升了节目的视觉美感。除了根据受众追星特点以及比赛项目需求选取适合的明星参与之外,节目所邀请的专业运动员也自带粉丝效应,例如李娜、孙杨和邹市明,前两者除了非凡的冠军实力之外,自身就具备姣好的外形条件,孙杨的新 浪微博粉丝数量更是高达2700万,赶超众多娱乐明星。而邹市明在2015年参加录制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展现出不同于拳台之上的呆萌奶爸形象,深受观众喜欢。

3.2 节目环节设计推陈出新

尹鸿教授认为在真人秀节目中,悬念是推动节目、观众和故事发展的动力元素;竞争是形成人物关系和情节变化的结构元素。[5]这二者是一档真人秀节目能够热播的必要因素。

“来吧冠军”在环节的编排上,尤其注重竞争和制造悬念。世界冠军与业余的明星选手之间毕竟实力悬殊,即使借助新奇的道具和规则,也无法弥补竞技技能力上的差距。职业运动员最终取得比赛胜利是大部分观众能够想到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在节目中观众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最终谁赢谁输,而是比赛过程中双方的表现。节目通过自制比赛环节规则、启用特殊道具等方式,力求增加比赛的悬念性,实现了业余明星选手挑战职业冠军在实力上的“平等性”。

3.3 内容编排凸显戏剧张力

“来吧冠军”在节目内容编排上,注重专业和娱乐相融合。真正的竞技体育比赛是严肃而紧张的,然而当竞技体育走进电视综艺节目,必须要考虑两者如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即激发冠军们的专业技能,同时促使明星参与体育项目的综艺娱乐细胞充分释放。

“来吧冠军”启用了资深综艺节目主持人何炅担任比赛仲裁,实则担任了整体节目进度的掌控者。在正式比赛环节中,他自然担任了比赛的解说员。综艺节目主持人对于节目的趣味性表达明显增加,他们比职业的比赛解说员更加轻松活泼,例如在讲解比赛中带入了更多网络语言、调侃语言,符合了电视节目的娱乐效果需求,观众在观赏比赛的时候不会产生疲劳感和乏味感。语言更加直白简单,浅显易懂,方便观众更好的阅读比赛,了解比赛细节。

3.4 角色塑造立体而鲜明

在过去,对于职业运动员的纪录片和访谈,绝大多数都是聚焦在他们的刻苦训练上,讲述荣耀背后的心酸和努力,因此,我们看到的是运动员严肃紧张的生活状态、高强度的训练安排。明星方面,偶像崇拜更是当今社会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明星身上的光环让他们变得神秘而有距离感。

“来吧冠军”在人物角色和个性展现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让偶像明星摘下光环,变得更加亲民,让运动员适度脱离严肃的竞技状态,展现生活中活泼的一面。他们都在节目中自由地展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4 结 论

在如今真人秀大行其道的中国电视节目中,采用适当的娱乐化方式,符合传播学理论,可以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来吧冠军”将明星、竞技体育比赛和综艺元素相融合,是体育综艺节目的全新尝试。通过明星效应引发社会关注,选取大众项目进行全民推广,精心设计节目环节,进行内容编排,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缩小了观众与竞技体育之间的距离,增强对体育项目的认知。在节目中展现出的对突破自我的追求,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当前的竞技体育真人秀节目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如何让其保持长期的活力需要体育人和电视人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充分挖掘竞技体育的特点,使其生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吕,雷雨晴.真人秀节目创作的原理与原创[J].中国电视,2016(2).

竞技体育目的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可持续发展;非均衡模式;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1-00-00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非均衡现象较为严重,竞技体育发展从其内部门类项目来讲,出现了“一边倒”的发展怪相。对于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举重、射击等传统优势项目来说,长期保持强盛状况,在奥运赛场以及其它赛场中保持着一种“霸主”地位[1]。而对于足球、篮球、网球、田径、自行车等观众喜爱的体育项目而言,则长期处于疲软状态,只能充当各类赛场的过客甚至是看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作为党的十代表,蔡振华针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指出:“近几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稳居金牌榜前列,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的历史突破,成为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光辉的里程碑。但从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看,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到不足。我们在发展结构和质量上还存在突出的问题,三大球项目和田径等基础大项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巨大,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不满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在弱势项目的发展提高方面下更大的工夫,特别是在包括足球在内的三大球的发展上,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这些项目不同于一般项目,国际影响大、教育功能强、经济价值高,老百姓喜欢,这些项目的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体育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表现,发展好这些项目,体育界责无旁贷。”[2]

竞技体育内部各门类是按照门纲目科属种的划分方法,并依据各项目的表现特点,对竞技体育运动各种项目所实施的划分。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以奥运会比赛所设项目为例,可将其分为球类、田径、射类、操类、格斗、抗阻、水上、骑术和组合9类。就伦敦、悉尼和北京奥运会的统计结果显示,现已形成以“操类、抗阻和球类稳居塔顶,射类、格斗和水上立于塔腰,田径、骑术和组合位于塔底”为特征的三大阶梯状态。9大门类项目中,田径、骑术和组合的奥运成绩贡献率从没超过2.0%,隶属绝对弱势项目;抗阻门类项目主要为举重,其奥运成绩贡献率从没低于40.0%;剩余的球类、射类、格斗、操类和水上5大门类内各个项目间的非均衡现象依然非常突出,难以实现竞技体育内部各门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待引起足够重视并予以解决[3]。而这种现状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除与对“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发展战略认识不足之外,更与“单兵独进”现象严重有着直接的关联。由此致使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短板”,其各类矛盾或冲突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态势。从木桶原理来讲,这种“短板”及其效应俨然已经导致了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4]。应对这种“短板”效应,最根本的举措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的失衡现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形势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面临的主要矛盾在不断变化,奥运争光计划也在不断调整。在起初以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作为该计划核心内容的目标指引下,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地重点强化了一些优势项目的发展,并在射击项目上率先取得了突破而圆满地实现了该计划目标。现如今,我国的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夺金点进入了饱和状态,其夺金实力后劲略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挖掘潜优势项目与发展落后项目成为了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而只有顺利的解决好这项任务,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才能实现实质性的可持续发展。这就促使在处理重点与非重点关系的问题上要坚持辩证思维,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搞单兵独进。而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实现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0卷第1期2014年2月 孔庆波基于失衡现状的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研究No.1 2014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近些年来,我国竞技体育所遇到的内部门类项目发展不平衡以及门类内项目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促使如何平衡、协调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成为了我国竞技体育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统一的原则,使得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全面、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与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统筹兼顾”。一方面,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把握好当前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的主要矛盾,统筹好主次矛盾关系,减少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效应,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均衡发展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协调的发展观,统筹好门类间与门类内项目间发展,既要突出优势门类与重点项目,也要兼顾劣势门类与非重点项目,从而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良性互动与优化发展。

2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的理念定位——可持续发展

在后奥运时代,我国要想长期保持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党和政府反复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体育领域或体育行业也不例外。在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如果脱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定位,竞技体育将难以实现其健康发展。就这一问题的深刻反思,在世界范围内不乏例证。

日本政府曾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后对国内体育政策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而这种调整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致使日本的竞技体育成就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呈现出大幅下滑的趋势,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以此为鉴,要想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积极地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和创新绩效考核内容与方式,不要单纯地追求项目金牌与奖牌数量,而要真正实现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全面、协调发展。现如今,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还显得尤为突出。以伦敦奥运会为例,我国传统竞技体育项目依然保持强势,成为纳金或纳牌大户,但是对于马术、足球、铁人三项等竞技体育项目而言,则依然处于疲软状态。这充分说明,要想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近些年来,计划经济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依然可见,使其运作模式与思维方式很难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积极全面发展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将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对于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而言,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其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更是其不断追求的发展目标。促使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发展还须在保持优势门类与重点项目平稳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各类非优势门类与项目,从而实现其内部门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无论是竞技体育的内部系统,还是竞技体育的外部系统,都将走向一条全面、协调的发展之路。

3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非均衡发展

在我国,“模式”作为一个具有学术意义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83年社会学家提出的“苏南模式”。从此以后,各类“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等等。费先生眼中的“模式”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某地区所创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方式。对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而言,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其发展目标的前提条件。

3.1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非均衡发展模式选择的必然性

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竞技体育发展指导思想[6]。作为非均衡发展模式构建的客观要求,依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可在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中明确区分有所为和无所为的竞技项目,为积极实现优势项目或潜优势项目的“有所为”和暂时保持弱势项目的“有所不为”奠定基础。在这一政策背景下,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发展必须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模式,以实现其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后期的发展实践也证明,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发展应当选择非均衡的发展模式。这是对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可持续发展思路的高度概括,是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必须遵循的模式。

具体来讲,应该“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为指导,在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优势项目、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或高校特色的竞技品牌。以竞技体育内部优势项目为龙头,以竞技体育内部优势门类为主导,以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强省或强校为支撑,形成优势带动弱势、强省强校带动弱省弱校的“彗星”发展模式[7]。即不但要在创新计划机制的举国体制模式下统筹发展夺牌项目或者潜在夺牌项目,更要进行适度改革以加快发展非夺牌项目或难夺牌项目的建设与发展。

对于举国体制下成绩不突出但又深受群众喜爱的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如足球、田径、游泳、网球、自行车等等,可以引入市场运作模式,以协会或者俱乐部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与此同时,积极扩大训练基地面积,增加比赛的次数,使这些劣势项目形成规模化的发展[8]。即重点项目重点设置,在突出优势项目、发展劣势项目的基础上,调整项目组织结构、项目投资结构和项目资产结构,实现在突破难点、紧抓重点、以点带面的非均衡发展模式下搞活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全局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奥运优势项目的夺牌或夺金系数,而且可以增加举国体制改革的新经验和新手段。要想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坚持和发展非均衡发展模式。

3.2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非均衡发展模式选择的可行性

在不同的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制定了不同的目标与任务[9]。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先后对竞技体育做出了三次重大战略调整。第一次是“优先发展”战略,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具体内容为:全国各级体委要审视世界发展,立足地区实际,积极地为奥运作贡献。第二次是“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具体内容为:要努力实现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战略与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的协调发展。第三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并一直延续至今。具体内容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基础,实现各类竞技体育项目的协调发展。中国竞技体育的三次重大战略调整,既是适应国际宏观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中国竞技体育微观环境与中观环境的必然选择。特别是第三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立法的形式来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还属首例,掀开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新篇章。从历史的视角看,三次重大战略调整,充分体现了中国竞技体育由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的历程[10]。由此判断当前中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完全符合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并成为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非均衡发展须以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失衡现状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各地区和高校在优先发展其优势门类或项目的基础上带动其他门类项目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与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共同发展与全面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始终追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经历一段艰辛的历程,而且这段历程应当带有非均衡的特点。在发展实践中,要依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区别对待、灵活发展。对于各省、各地区、各高校而言,也要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发展优势项目,在努力打造特色品牌的同时,摸索一套适合自身、公平发展与高校发展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整个过程中,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将经历由单一发展到全面发展、由不公平发展到公平发展、由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的非均衡式的过程性演变。基于目前各省、各地区、各高校在发展水平、发展条件、发展前景等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异,须采取有针对性的非均衡发展措施,以实现“优势维持、潜优势开发和劣势扶持”的非均衡发展模式。

对于竞技体育内部优势门类或项目而言,要继续实现其稳定、持续的发展,首当其选的是采取维持型发展模式。该模式突出在优势竞技体育内部门类或项目原有资源投入力度与规模的基础上,不再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强调在借鉴以往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建立优势门类内部各项目之间相互协调、经验借鉴、互为补充的发展机制,形成竞技体育内部门类的优势项目群。对于竞技体育内部潜优势门类或项目而言,要切实加大开发力度,采取开发型发展模式。我国竞技体育内部的潜优势门类或项目大多已经具备了领先世界前列的竞技实力,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个或某些环节的不完善,还不能实现其作为优势门类或项目的竞技目标。由此,这类竞技体育内部门类或项目还需另辟开发视角,不断完善各种薄弱环节,在国际大赛中形成冲金优势。对于竞技体育内部劣势门类或项目而言,要加大支持力度,采取政府扶持型发展模式。受“缩短战线、保证重点”战略的影响,有些竞技体育内部门类或项目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处在整个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的边缘,亟待引起重视并予以资源扶持,以实现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整体全面发展。

4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判定——协调发展

4.1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协调发展思路判定的必然性

在世界范围内,国家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衡量标准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单一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奥运金牌数或奖牌数的指标外,国际体坛话语权、运动技术整体实力、体育的科学化程度、体育产业国际化程度、国民的体育意识等等,都是衡量国家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11]。在此背景下,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理念与发展趋势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促使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发展与规划必须改变过去片面地追求“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争光”的发展思路,而以协调发展理念为基础,在兼顾增长与发展、整体与局部、当代与未来等多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应当全面地坚持“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必须摒弃优势项目的“单打独斗”,抛弃运动技术水平的“片面提升”,在改变以传统优势项目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实现它的整体协调发展。在实现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转变“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发展思路与工作方针,并将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作为今后工作的发展重心。为了满足该项要求,必须通过项目布局调整、政策方针扶持、资金资源投入等有效措施,大力发展除优势项目或潜在优势项目以外的重点项目,如球类项目、游泳项目、田径项目等。只有这些项目水平的提高,才能对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核心竞争力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2]。因此,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协调发展必须要依据科学理论与体育实践,正确调整项目结构,充分挖掘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成绩新的增长点,才能有效弥补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项目发展中的各项不足。

4.2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协调发展思路判定的可行性

对于竞技体育内部来说,要想实现自身的协调发展,首先要实现自身运作模式的协调发展。而要想实现运作模式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实现社会总体的改革与调整。从这个逻辑关系不难看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与完善,“管办一体”的竞技体育内部运作模式的基础条件逐渐消失。按照社会总体改革现状,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必须摒弃“管办一体”的运作模式,而要实施“管办分离”的运作模式[13]。也就是说,在保证国家发展主体角色不变的条件下,正确区分实施主体与发展主体,全面掌握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内涵与要求。截至目前,各级政府体育职能部门依然垄断着各类体育资源。对此,这些职能部门就必须充当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主体的角色,同时承担发展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具体而言,这些职能部门须凭借着自身的资源优势,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政策制定、措施实施等相关职能,总体把握和实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协调发展。当然,政府职能部门承担发展主体的责任,并不意味着其就是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具体事务的实际操作者。因为,如果他们成为实际操作者,就会严重地削弱自身的宏观管理职能。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其运作机制与管理体制都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特点,这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相悖。对此,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须要全面审视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将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务操作权归还给市场主体、社会团体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竞技体育内部运行的顺利实施,才能有效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深入改革。

在实践中,要积极调整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布局,努力实现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协调发展,除了发展传统优势项目或潜在优势项目以外,要重点发展各类弱势项目或非传统项目[14]。这样做不仅提升了传统优势项目的影响力,而且增强了弱势项目的竞争力。具体而言,要重新分配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将资源向弱势项目靠拢,并以此为突破口,拓宽优势项目的范围,缩小弱势项目的范围。对于竞技体育内部来讲,其人才培养模式也要实现协调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采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稳定现有的专业队基本架构,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综合运用联合培养、委托培养、授权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进而实现专业队在体制内和体制外双路并举的发展局面;要积极转变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运动员的选拔模式,以实现竞技体育人才的合理、协调流动[15];要在现有运动员选拔模式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和推广如单项体育竞赛、商业性体育竞赛、职业体育竞赛等各类体育竞赛,在竞赛中发现、选拔各类竞技体育人才。除此之外,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协调发展,需要以完善的保障体系作支撑。而这里所说的保障体系,是运动员的多元保障体系。这一体系建立在社会保障的基础之上,并且以商业保障与自我保障为有效补充。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运动员从业期间的重大赛事的商业保险以及劳动医疗保险;建立和完善以产权关系为基础、覆盖政府、运动员、社会组织、投资者等各方利益的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以高校为基地、经费筹资多元化的再就业保障体系。在这种保障体系的带动下,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协调发展的目标才得以顺利实现。

5结语

要想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协调发展,还须在保持优势项目平稳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各类非优势项目,从而真正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重点项目重点设置,在突出建设优势项目的同时,重点发展劣势项目,调整竞技体育内部门类及项目的组织结构、投资结构和运作模式,在非均衡发展模式下搞活全局,在协调发展理念下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竞技体育内部门类及项目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我国竞技体育门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范英.我国竞技体育在北京奥运会上竞争力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04):11-14.

[2]十代表蔡振华: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体育事业科学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2-11-12.

[3]孔庆波.我国奥运竞技项目内部门类及其项目间的非均衡现象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3,35(02):6-12.

[4]熊晓正,邹月辉,刘媛媛.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08):5-9.

[5]布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特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01):12-14.

[6]邹月辉.我国竞技体育非均衡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7]于文谦,王乐.当代中国竞技体育的非均衡发展[J].体育学刊,2008,15(09):15-20.

[8]史立峰,张辉.我国区域竞技体育“马太效应”发展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01):54-58.

[9]李斌.改革开放3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阶段特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

[10]邹月辉.我国竞技体育非均衡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11]春潮,贾爱萍.制约我国成为竞技体育强国的瓶颈问题[J].体育与科学,2011,32(04):95-98.

[12]邓万金,张雪芹.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02):31-35.

[13]何强,李洪川.用“包容性增长”审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经验[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06):489-491.

竞技体育目的范文第3篇

体操规则是体操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从1949年世界上第一部体操竞赛评分规则诞生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现实的需要,国际体操规则就一直处于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之中。新的规则一经确定,对体操的训练和比赛立即起了一种制约和推动相结合的促进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去讨论研究规则的变革与体操运动技术发展创新的关系。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实况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逻辑推理法。

(二)新规则确定新方向

从1997年开始国际体操联合会对体操竞赛规则进行了较大修改,首先是在世界体操锦标和奥运会上不再进行规定动作比赛,只进行自选动作比赛。其次是对团体赛上场和记分的人数作了调整,团体决赛记分办法由6-6-5制改为6-5-4制,即每队可报6人,但每个单项只能派5人上场,记各项成绩较优的前4名作为团体成绩。在2001-2008年新的规则中又把团体决赛记分办法调整为6-3-3制,即每队报名6人,每个单项只能派3人上场,这3人的总分就是全队在该项目中的得分。新的竞赛规程从表面上看,参赛的人数减少了,似乎是“降低了团体赛的难度”,然而如果参赛队某一个人在某一个项目上出现失误,将严重影响团体成绩,往往是无法弥补的。2001年世界体操锦标赛韩国队一名队员在比赛中受伤,导致团体名次急速下滑就是一例,因此新的竞赛规程使竞赛变得更为残酷。

(三)开拓创新是体操运动发展的永恒主题

1.在技术训练规则竞赛的发展中,总是不断地积累知识,改进方法,当知识积累到原有的理论解释不清时,就要以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旧东西进行突破。这种量的积累与质的突破是一种辩证关系,认识、研究,遵循这个辩证关系乃是创新思想的重要前提。纵观近年来的国际体操发展趋势,其技术创新周期缩短,更替速度加快,移植变化增多。

2.技术创新是体操运动之生命。纵观当今世界体操运动技术的发展之快,一个运动队,一名运动员如果在体操比赛中没有高难度的创新动作,要想取得好成绩是很困难的。因此体操运动中动作的创新与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体操技术的发展趋势。

体操技术的创新表现为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新的领域,发现新的方法,增添新的内容,为竞技术体操原有的体系不断提供新知识和新认识。通过技术革新,使动作质量得到提高。像单杠“鞭打”技术,“后摆振浪”新技术的出现,对各项摆动动作的质量和创新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而美国运动员托马斯把鞍马全旋拓展为“大分腿波浪全旋”使鞍马技术领域得到了新的开发,向着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希腊著名运动员梅里桑笛与我国运动员李小鹏,老动作新做法,把跳马上的屈体后空翻两周和前手翻真体前空翻转体900°改为用踺子上板后手翻连接,不仅使该动作达到了10分的起评分,而且分别在2001年和2002年被国际体联确认是创新动作,命名为“梅里桑笛和李小鹏跳”。另外动作之间的连接编排也是可以不断创新的一大领域。

(四)体操特征变异与规则演变的辨证关系

1.技术创新必须遵循竞赛规则,没有体操规则,体操创新也就无从谈起。现在的体操比赛是高难度、高质量、高规格的较量。一套自选动作,不但要追求较高的起评分,而且要有创新动作,这样才能获得高分。在比赛中无论运动员的动作多么惊险、优美、高难,但只有在体操规则的约束中才能争桂夺冠,裁判员也必须以规则为准绳来裁定竞技者的名次。体育竞技之花要在竞赛规则的限制中开放,日新月异的运动技术需在竞赛规则的约束下创造,否则就要被淘汰。如在80年代中后期男子跳马上曾一度出现了侧手翻接侧空翻腾越动作,落地是分腿依次着地。虽然这是个创新动作,但不符合规则要求(规则要求无论什么项目在最后落地时都应并腿着地)所以很快被淘汰。再如几年前在美国举行的世界职业体操单项比赛,匈牙利一名运动员在吊环单项比赛中前半套动作的难度和质量都达到了高水准,最后的动作是倒立落下经水平支撑至水平悬垂,然后一松手成俯卧趴在垫子上。虽然整套动作很新奇、独特,可是裁判员以规则为准绳判他无下法。因为整套动作不完整,违背了规则精神,所以不是发展方向。以上两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体操比赛必须遵循规则的要求。

2.技术超越、补充和发展了规则遵循竞赛规则,在竞赛规则的限制中创造优异成绩,固然是天才的事业,而以领先的技术超越传统的竞赛规则,并促使其做出相应的变革以肯定此种超越而获得优胜,则更是天才和胆略的壮举。超越规则者不仅要有远见卓识,还要有足够的胆略和勇气。第一个在国际体操赛场以踺子后手翻上板踏跳做支撑类动作超越了跳马比赛规则的运动员曾被传统规则判为动作无效而失去夺冠机会,但鉴于此种新技术的先进性和可接受性,体操规则又很快“承认”了这种超越。我国江门市业余体校运动员在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中首先在双杠上创造了向后大回环的新动作,但因杠高只有1.70m(从地面量起),运动员在悬垂时必须屈腿才能完成。根据规则要求也应给予扣分。但由于这是一种创新技术,代表着双杠运动的发展方向,因此这种新技术很快被国际体操联合会认可,并将规则作了相应的补充和修改,为了有利于运动员完成动作,把双杠的高度提高到目前的1.75m(从垫子上量起)。所以说体操技术的超越不仅能导致竞赛规则的发展和逐步完善,而且又能够促使体操器械的革新和变化,以适应体操技术发展的需求。

3.器械的革新导致了技术的发展,体操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器械的革新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体操运动技术的飞速发展,运动员表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体操训练、竞赛的场地与设备更新起到了重要作用。60年代以来,纵跳马长由1.80m缩短为1.60m,目前男、女已用同样形状的马(蘑菇型)。助跳板由15cm增高到20cm,助跑距离由70年代的20m增加到25m(女子不限)并突破了支撑分区的限制。由于规则的变革导致了一大批跳马复合空翻类型的高难度腾越动作的产生。随着鞍马运动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拱型环又改为平直型鞍环,使鞍马的单环动作增多,并向着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再如平衡木的硬性木面被橡胶覆盖层的弹性结构所取代,从而使自由体操中的跟头搬上了平衡木。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高低杠两杠之间的规定距离从85cm开始被一次又一次的超越,杠面由椭圆改变成圆形,直径也有所缩小。于是使女子运动员在高低杠上做出了毫不逊色于男子单杠技术的“特长切夫腾越”和“京格尔空翻”抓杠等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另外各种不胜枚举的训练辅助器材的诞生和革新,更使教练员们在训练中得心应手,这已为多年的训练和比赛所证实。因此说器械设备的更新对体操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保障作用。当然,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器械革新,对规则的超越并非是毫无依据的鲁莽之举。只有在总体上把握住本竞技项目的发展脉络,并根据具体的竞技形势而作出领先性、方向性的超越,才是对竞赛规则的成功超越,并促使其做出相应的变革。

4.体操评分规则的成熟与稳定,1989年出版的规则补充了“技术和姿势错误的划分等级,即小错误、中错误和大错误”。在单项决赛中,有条件的裁判员评分使用0.05分。1993年的规则扩大了0.05分使用范围,增加了加分,明确了各项目的特殊要求。1997年版的规则对裁判的组织和职责作了较大的修改。即A组负责对成套动作评分和B组对动作的完成情况评分。2001年版的规则在动作组的划分上修改比较大,各项动作分为5个结构组。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规则中,取消了10分为满的做法,使打分更加细化。把裁判打分分为难度分(A)和完成分(B)两组。A组的起评分为0分,没有上限;B组满分为10分。这样体操分数可以不断被刷新。从体操规则的演变与发展过程来看,体操评分趋于标准化、细节化,规则更具操作性,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从而将体操比赛引向公平、公正的发展方向。

五、结束语

(一)在体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不大胆开拓创新,动作还是老一套,就要无情遭淘汰。

(二)新的国际体操评分规则实施后,必将加快难度创新的步伐。我国的体操健儿和体操工作者要根据竞赛规则精神,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技术领域,在训练中要注重“训练规划时代性,技术模式超前性,难度发展高效性”。在技术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要无端地偏离竞赛规则而使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另一方面也不要怯于传统规则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无论是遵循规则还是超越规则,都是为了创造领先于他人的优异成绩。既要努力地遵循规则,又要大胆并深谋远虑地超越规则,这才是体操竞技者们应该掌握的辩证法。

然而,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体操竞赛规则也是随着体操运动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修改,实际上竞赛规则只是某一时期对某一竞赛项目的规范、规格的约定性概括。因此说,体操技术的发展创新的客观存在,决定了竞赛规则,而竞赛规则又反作用于体操竞技的实践运动,这便是体操技术的发展创新与竞赛规则的辩证关系,纵观体操运动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创造竞赛规则又不断超越规则,改革规则,补充规则和发展规则的历史。

参考文献:

[1] 颜天民.“新”之管窥[J].体操.1994(1):25-27.

[2] 史益平.根据国际体操评分规则论竞技体操的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1994(2):27-29.

[3] 国际体操联合会.1993-1996年男子体操评分规则(中文版)[Z].

[4] 李思民.中国体操的盛世危言[J].体操.1995(3):22-23.

[5] 夏保华.创新群研究[J].然辩证法通讯.2000.2(1):38-46.

[6] 颜晓峰.知识创新的对象化形式[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5):56-63.

[7] 张玉刚.体操规则的变化与世界男子体操的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报.2001.35(4):67-68.

[8] 雷强.2001-2002年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评述[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1.18(1):74-77.

竞技体育目的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碳金融机制; 经济主体

一、引 言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粗放式的特点,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单位GD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能源消费和由其引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净增长趋势显示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是不断增长的,能源的高能耗势必带来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中国更不愿意以降低人均收入或减缓经济增长来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从而使二氧化碳减排任务变得更加艰巨。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需要发达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同时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存在争议。

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减排承诺、资金、技术转让等具体问题展开了博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谈判中的博弈直接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经济的进程和途径,进而影响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国内外有关国际气候谈判问题的理论研究很少涉及。如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气候谈判博弈,国内政府与企业,尤其是高能耗企业间的博弈等,这些低碳经济参与主体之间在节能减排上存在着决策上的冲突和矛盾。本文拟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变动趋势及其成因。

二、我国低碳经济不同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谈判博弈

该博弈树相关均衡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哥本哈根议定书时期采取高减排策略,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时期更倾向于采取高减排策略,在长久时期等概率的选择低减排和高减排策略。这一均衡结果符合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和哥本哈根时期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要求。在京都议定书时期发达国家处于重工业化时期,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都要不同程度地削减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到了哥本哈根协议时期,一些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费大量能源和资源,这些国家的未来经济发展需要较大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空间。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能源消耗回落,温室气体排放也相应减少,发达国家以国家的排放总量为标准,要求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高排放的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排放责任,而没有考虑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情况和当前及未来发展需求,同时发展中国家从人均排放量和历史排放责任出发,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历史排放责任,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低碳经济。

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就需要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坚持共同但区别的责任,呼吁发达国家承担历史排放责任,考虑人均排放量和各国的发展水平,率先大幅量化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从上节的分析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减排态度和努力程度直接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发达国家通过气候谈判对我国实现低碳经济施加了减排压力。除了来自国际上的压力外,在我国国内,政府与企业,尤其是高能耗企业作为低碳经济的参与主体,由于各自的利益不同,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问题上也存在着决策上的冲突和矛盾。

1. 政府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减排

政府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推动者,也是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企业尤其是高能耗企业则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直接行动者。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否则就会失去竞争力没有办法生存,而节能减排或者开发新能源都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拥有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完全信息,但是缺乏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往往会采取逆向选择。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引导,采取鼓励性手段让绿色企业能够在行业中更好发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2. 企业夸大减排量以获取高补贴

在政府提供减排补贴的激励下,企业会更加积极地进行节能减排,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政府并不能观察到企业的真实减排情况,只能通过企业呈递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来判断企业是否进行了节能减排,同基准期相比的减排量是多少,而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往往会呈递虚假减排报告,夸大减排量,甚至并未采取任何减排措施却伪造减排报告来谋取减排补贴。对此情况,政府会选择对企业呈递的减排报告进行审核,以获知其是否与该企业的真实减排情况相符,或者选择不审核,完全根据企业减排报告中的减排量给予减排补贴。鉴于传统经济模式下国有企业行为目标选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目标作出适应时展需要的选择。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作为影响较大的微观经济主体――国有企业,其行为目标既应与宏观经济目标协调一致,还应体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长期价值导向。即经济主体行为目标的选择应既是自利的,又是利他的。基于此,我国国有企业这一类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目标应界定为:价值的可持续增长。

三、政策建议

本文结合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和前文中对我国低碳经济不同主体间行为的博弈分析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为中国走低碳经济道路选择合理的途径:

1.鼓励低碳消费,根据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制定节能减排规划,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积极倡导提高碳汇技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以降低对石油、煤炭的过度依赖。由于煤炭在很长时间内或者说很大程度上还是我国能源一个主要支柱,因此开发清洁煤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来说尤为重要。

2.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形成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与我国低碳经济不同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政策和市场环境;在政策、信贷、税收等方面,建立支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高能效;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能源消费和碳减排统计数据库,完善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低碳经济统计、监测、评价和考核体系,以了解企业的真实减排情况。

3.企业要积极响应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规定,从产品设计、生产到回收的各个环节加强监控,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并加大低碳技术的开发投入力度,开发和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能源技术,建立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威,国际法框架下碳金融的发展[J].国际商务研究,2009(4).

[2]刘逖.论政府在金融市场中作用的几个问题 [J] .中国经济政治评论,1999(10).

[3]屈晓,徐娜 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5-15.

[4]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 2008-3(3).

作者简介:

谢淑萍(1968-),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数量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产业经济,金融学

竞技体育目的范文第5篇

[关键词]目标管理 经济效益 效益提升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446(2013)1-2-0041-02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对我国的企业而言,由于在迈向现代企业行列的时间不足,企业的管理工作和现代化的管理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而要想加入到全球市场,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除了需要结合当前实际之外,还要进一步的探索出一种能够分清经济责任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能够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相配套,更好的适应改革的需要。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实时的分析,因为这一工作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是否科学,投入产出过程是否科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是否可持续等,这些都是现代企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可见,对现代企业而言,参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正在加剧,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与能力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选择。而一切的企业行为都应将经济效益的提升作为其主要的战略目标,唯有实现对经济效益的获取和优化,才能增强自身的实力。基于此,本文对目标管理视角下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优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分析了现代企业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包含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多个不同的层面讨论了如何建设质量效益型企业,使现代企业摆脱困境,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优化。希望通过本文的工作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通过一定的管理,促使其改变不合理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向经济效益提升和优化的方向努力。

1 现代企业推行目标管理的必要性和内容

1.1现代企业推行目标管理的必要性

(1)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中,产品成本是作为企业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出现的,它反映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或货币消耗,当然,也会对企业的各项工作与经营管理的经济效益进行集中的体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的经营水平。因此,企业在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推行目标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较高的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各项费用,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2)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的时代,强化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转换其经营机制的本质要求。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的企业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使企业陷入到亏损的漩涡之中。一般而言,造成现代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原因,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企业的内部。比如,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并未及时的形成,对企业发展的压力与动力不足等,在这种情况下,推行企业的目标管理,对提升其经济效益是非常关键的。

(3)来自国内外的大量的事实证明,目标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解决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这对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促使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有帮助的。当然,随着社会转系的加剧,企业的成本管理和经济效应的获取方式都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所以,对处于这一环境中的企业来说,注重目标成本费用管理,夯实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基础,能够较高的促进企业摆脱困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现代企业推行目标管理的内容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目标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目标成本管理,这种管理是通过市场核算与成本费用的模拟,将市场机制引入到企业的内部,然后按照企业内部的生产单位和管理部门的设置,进一步的核算出产品的内部成本与利润;接下来,要对目标进行层层的分解,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能够与市场向关联,使其在直面市场的同时承担来自于市场的压力,这样一来,企业的应变能力将会因此得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获取也将成为可能。

2 多方举措,促使现代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优化

2.1推动经营管理观念的转变

转变企业的经营观念首先要将新的观念深印在各级管理者的脑海深处,使其能够按照新观念去观察事物、思考决策、指导行动。可见,转变观念是一个大的复杂的工程,单有“第一管理者观念”的转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该需要企业的所有管理者,尤其是各系统、各中层管理人员的观念进行同步更新,继而实现全员、全时空的观念更新,只有这样,经营管理观念的“无形资产”价值才能被充分的体现出来。当然,观念的转变是有始无终的运动过程,因此,必须不断的和反复的推进。只有这样,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才会成为可能。

2.2使财务管理处于核心的地位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表现在以下方面:(1)围绕企业的最终目标调整其成本结构,将有限资金用到增加企业效益的提升方面;(2)积极的学习外来经验,据以建立起企业内部管理的考核、激励、约束体系和机制;(3)在现代企业中,需要构筑起大财务管理的格局,使各项管理都能够围绕财务管理展开,既能使财务管理的成本、资金、利润指标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程序,还能使各项管理环节为追求既定最佳财务结果打好基础。

2.3以质量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开展现代企业建设

十以来,全国各类企业,都在积极的组织“转轨变型”,都想通过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以此获得更多的市场主动权。但是,能够自如的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型企业一般都是注重质量效益的企业。为此,需要在企业的内部确立起质量管理的观念,通过质量管理覆盖企业的全部管理工作。具体做法包括通过抓个体质量实现对总体质量的管理,通过抓过程质量实现对最终质量的把握,通过提高人的质量实现各生产、管理环节的工作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2.4确立企业最高的经营管理目标

对现代企业而言,获得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其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这是因为,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但是,现代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将工作重心转到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工作上来,无论是企业的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还是管理行为、管理方法,都应该在不同的程度对效益这个终极目标进行持续的追求。为此,现代企业需要强调效益目标的统帅地位,使企业以追求企业总体经济效益统率各项工作的开展,并以此为最高目标制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目标。

2.5调整企业结构,提升企业运营绩效

首先,需要对企业的机构重叠、职责重复、部门管理等问题进行解决,化解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为此,需要通过调整企业结构,来提升企业的运营绩效,最大限度的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节约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的生产力布局精心的调整,将企业的发展潜力真正挖出来,建立起企业分配效率优先、投入产出挂钩、生产经营衔接、资本合理流动、成本有效调控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