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从2000年至2011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农业人口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71.9%下降到2011年的65%。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和比例也在不断下降,人数从2000年的662.7万人下降到2011年的649.4万人,比例从2000年的29.4%下降到2011年的24.1%,可以看出有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已经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转移向别的行业。此外,我们做了2000~2011年农业劳动者占当年农业人口的比例统计,可以看出农业劳动者占农业人口的比例也是在不断下降,但是下降比例不是很明显,十二年间仅仅由28.4%下降到27.8%,下降比例仅为0.6%,这主要是由山西的劳动力转移情况的特殊性造成的,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煤炭企业因为其特殊性不可能集中在城市及其周围,这就为当地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契机,出现了大量的兼业化的劳动力。
(二)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
目前,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以“兼业型”和“候鸟式”为主由于受到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当地自然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山西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兼业型”和“候鸟式”为主,即平时在外务工,农忙时则回乡务农。[3]但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镇化的发展,近年来“全职型”和“迁徙式”流动的比重在逐渐加大,农户常年外出从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并且形成了家庭式流动和个体流动两种形式并存的外出从业形式。总的来看,山西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存在“兼业型”与“全职型”、“候鸟式”与“全职式”并存的情况,但以“兼业型”和“候鸟式”为主,并且随着举家外出的农户的增多,部分劳动力逐渐由“兼业型”和“候鸟式”转移转化为“全职型”和“迁徙式”转移。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持续增长,主要以省内转移为主从2007年至2011年,山西省农村劳动力专业就业人数从33万逐年增至42.7万,累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8.1万人,年均增加37.6万人。山西省是全国的煤炭大省,全省119个县(市、区)有94个产煤县,铜、铝等矿藏也很丰富,采矿业和制造业都比较发达,劳动力的转移多以当地大型煤矿、焦化厂、砖厂等为主,即以省内转移为主。随着2009年山西省煤矿整合的开始,大型煤炭企业不断优化重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批零贸易业等相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再加上撤出煤炭行业的一些民营资本进入养殖业和种植业,大大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0年山西省获批我国第九个“综改试验区”,随着近年来山西省经济转型的不断发展,产业化种植、规模化养殖、旅游业、农产品出口等相关产业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这大大促进了全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年男性为主,以第二产业为主要渠道,且劳务收入取得新突破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占75.19%,20~40岁的男性占60.6%,可以看出中青年男性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从就业结构来看,主要是采矿业和制造业,比如煤矿、焦化厂、铝厂、砖厂等;其次是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再次是餐饮业等社会服务行业,最后是在异地从事养殖业、种植业和在当地养殖业、种植业企业打工。从收入构成来看,务工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2011年山西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684.9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9%,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劳务人员人均收入为2684.9元,与2006年的1374.34元相比增长了95.3%。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山西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农村劳动力出现妇女化、老年化、低素质化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力的妇女化、老年化和低素质化。虽然相对于全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而言,山西的大多数劳动力更倾向于省内转移,“兼业型”和“候鸟式”的转移也占绝大多数,但是由于已转移的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几乎不是季节性的,不会因为农活的季节性而允许务工人员大面积请假,他们只能利用休息和节假日期间回乡务农,还仅限于就地转移的劳动力。对于远距离转移的人员,一部分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一部分是夫妻双方全部外出仅老人和儿童留守,等儿童到了适学年龄,再随其父母到迁入地上学,家里只剩下老人。还有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不是因为就业而转移,而是因为孩子上学举家迁入就近的县、市、乡镇,他们或者采取兼业形式或者完全不参与农业生产。综合上述情况可以看出,青壮年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已经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对于外出人员原来的农业生产活动在其外出后要么是由留守老人、妇女完全或部分在经营、其尽可能在农忙时回乡帮忙,要么采取的是将耕地出租的方式。前一种方式因为青壮年男性劳动力的不参与或少参与,再加上有可能这部分外出者的收入是其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有可能导致这部分土地撂荒或低产,后一种方式反倒会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提高土地的使用率。2.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转移导致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在我们几次农村调查中发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还不到被调查人数的1%,96%的农户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下水平,少数“兼业式”的年轻劳动力在函授大专及本科还是因为所打工的单位需要,所函授的学科也和农业生产关系不大。在被调查对象中,凡是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农村青年几乎都不愿意留在农村,究其外出动机,不外乎农村收入太低。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流失势必会导致现代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4]首先,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特征就是农业技术的先导性,新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引擎和推动力,[5]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流失难以满足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使得新技术掌握的主体缺失。其次,发展绿色农业需要较高素质的年轻劳动力。加入WTO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国外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山西省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和技术水平难以达到这些农产品质量标准,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技术的年轻劳动力来从事绿色产品的生产经营与开发。[6]再次,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使得现代农业生产理念缺失,获取技术方式被动。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业劳动力老年化、低素质化,传统经营思想根深蒂固,固守于传统种植习惯和种植方式,现代经营理念缺失,难以掌握或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对于全省大多数农户而言,农业生产并不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再加上农业生产具有弱质性、外部性及边际报酬递减的特征,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导致种植作物单一且以粮食作物为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将近70%的农户没有参加任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合作生产活动,除了有大型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的地方,订单式生产的农户或合作经营几乎是微乎其微,农业经营依然处于无组织、分散经营的自然状态,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80%以上的农户采取传统方式种植,仅有将近10%的农户愿意采取新技术,并且跟风现象严重,前一年采取新技术收成不错的农户来年更容易被其他人模仿学习。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业技术推广的培训变成了纸上谈兵,多数人根本不能理解科技人员的讲授,更不用说自发、自主学习了。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山西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重组
1.耕地出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在我们几次调研的农村发现,农村劳动力“全职型”和“迁徙式”的转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全职型”和“迁徙式”转移的劳动力因常年在外工作的原因,根本无暇顾及原来迁出地的农业生产,但因户籍制度等因素,农村仍保留有其土地,他们不会让土地完全撂荒,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将其出租给未转移的劳动力,未转移的劳动力因其租种土地过多就会考虑自己种植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合理化种植。规模化种植使得劳动力的边际成本逐渐降低,并适当地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合理化种植体现在农户可以不受原来土地数量的限制,合理安排种植作物的种类和数量,比如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搭配、主要粮食作物和小杂粮的搭配等,这样不仅能提高农户的收益还能减少市场不确定性给农户带来的风险。目前,在山西大多数农村租种土地现象已经很普遍,但是连片种植的情况还不是很多,如果能连片种植,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优势将会得到更大的体现。[7]2.“兼业型”和“候鸟式”转移者的土地因采用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技术进步“兼业型”和“候鸟式”的迁移劳动力,他们并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会在农忙的时候回家务农,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他们的务农时间没有完全的农业劳动力充裕,只好采用先进的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化来替代人工劳动,生物化学技术比如地膜、化肥、除草剂的使用,机械化比如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等的使用,机械化并不是每户农户自有这些机械设备,在我们调查的农村发现,多是有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他们掌握了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普通农户按亩或产量计算付给这些技术人员费用。可以看出,这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同时孕育了一批先进的技术人员,但是这毕竟是小规模和小范围的,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3.外出务工收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首先,在一些农业收入比较低的地方,农户的生产投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家里外出务工的人员,这多见于未全家迁移的农户。对于这样的农户,基本上是年轻劳动力及子女外出务工,年长劳动力即父母留守在家,子女已经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但是其收入又不足以养活整个家庭,而父辈的农业收入又比较低,父母靠子女的汇款增加其农业生产的主要投入,比如购买种子、化肥等。对于这部分农户而言,打工收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其次,还有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在外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了较为可观的收入,但因其他原因不愿意继续留在城市,会回乡将原先的收入投入农业生产继续务农。如果将前面那种情况中投入农业生产的务工收入看做农业资本投入的补充的话,后面这种情况下的资本投入完全可以看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本,这将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8]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至少在目前看来是问题大于机遇的,如何解决山西现代农业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把机遇转化为可利用的优势已经势在必行。结合几次我们农村调研的实际,本文给出了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促进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稳定一部分农村青年发展农村经济,着力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与其相关的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仍比较多,短期内农业的弱质性和低报酬状态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农村劳动力的继续转移将使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日趋严峻的经营主体缺失和后续力量不足的危机,当下稳定一部分农村青年发展农村经济,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势在必行。稳定一部分农村青年发展农村经济关键是鼓励一部分原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青年务农。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首先面临的就是农业生产妇女化、老龄化现象严重,仅仅依靠老人、妇女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鼓励一部分原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农业管理经验和农业技术知识的农村青年务农,可以解决目前农业生产劳动力主体缺失的问题。政府可以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对其进行资金补贴,确保其安心务农不会因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收入的比较利益而流向非农部门。同时,政府要对这部分劳动力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在培养这部分劳动力的同时,发挥他们对其他农业劳动力的传帮带作用,起到对整个农业生产技术扩散的作用。除了鼓励一部分原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青年务农,还应着力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我们所调查地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已相当严重,新生劳动力很少得到补充,劳动力的供需矛盾将随时间推移而愈演愈烈。尤其是“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生代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这将导致将来山西省现代农业建设经营主体的大量缺失,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在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农职和大中专院校农科类毕业生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我们几次所调研的地区,有部分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带头人,他们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政府应当加大对农职和大中专类农科类毕业生回乡务农和创业的政策倾斜,在税收和资金补贴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和流转,大力发展生物化学技术和农业机械化
外出劳动力出租其土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但这基本上是自发的,如果政府可以出面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会大大促进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在土地的流转和集中过程中,应优先鼓励其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流转,这不仅能提高土地的规模收益,更大程度上加强了对农业生产风险不确定性的应对能力。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日趋明显,大力发展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化在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的同时,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收益。
(三)积极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企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动标准化优质农产品生产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现代服务业;企业升级
一、劳动力成本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1.收入机制
从劳动者角度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意味着居民工资性收入提高,福利及社会保障得到改善。消费者需求变化会对产业结构的变迁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消费者对低端产品的需求会下降,对具有高附加值的消费品的需求会增加,从而形成“收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路径。
2.成本机制
劳动力成本上升增加用工成本,压缩企业利润,形成成本机制,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希克斯指出,要素相对价格提高引发技术创新,出现要素替代。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劳动力市场逐渐丧失了低成本优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会采取创新、提高生产管理效率等措施,这种“倒逼机制”有利于企业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
二、样本选取与模型构建
1.样本选取
信息技术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从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中选取371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时间范围为2008年至2014年。
2.模型构建
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但其他因素也会对企业升级产生作用。企业的研发支出、员工人数,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固定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都会对企业升级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构建以下模型:
UP=α0+α1Ln(LC)+α2Ln(RD)+α3Ln(NE)+α4Ln(FA)+α5Ln(IA)+α6FAGR+α7ORGR+α8YEAR+ε
其中,UP:企业升级指数(由技术密集程度、资本集中程度、经济附加价值三个指标复合而成);LC:劳动力成本(用人均工资衡量);RD:研发支出;NE:职工人数;FA:固定资产;IA:无形资产;FAGR:固定资产增长率;ORGR:营业收入增长率;YEAR:年份。
三、信息技术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1.信息技术产业劳动力现状
根据上图,自2008年至2014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员工人数不断减少。一方面,在企业预算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人力要素不断被技术、机械要素所替代。另一方面,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其他要素的相对价格下降,企业会选择技术、机械等其他要素,产生要素的替代效应。
2.信息技术产业升级现状
根据上表显示,信息技术企业的升级指数逐年提高,说明产业整体升级水平得到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但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由于企业所拥有的技术、知识水平不同,机械化程度不同,升级情况自然也不相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内出现两极分化。
3.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升级的实证结果分析
从表2回归结果来看,企业升级指数与劳动力成本正相关,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研发支出越多,升级状况越好。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上涨,根据倒逼机制与要素替代效应,企业会倾向于用技术、机械等其他要素替代,员工人数与升级指数的负相关。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越多,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越好,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实证发现固定资产增长率与升级指数负相关。企业在固定资产上的投入越多,在研发、员工培养、技术上投入的就较少,但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对企业升级产生的边际效用更大。营业收入增长率与企业升级指数显著正相关,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创现能力越强,能够提供的更多现金流,从而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四、研究建议
1.根据实证结果,企业升级水平与研发费用、无形资产成正比,因此企业在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加强内部的研发支出,引进高科技人才或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水平,增加人均创造的财富,使员工的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
2.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相对于固定资产,加强研发投入或引进高技术人才、专利等所带来的效用更大,至少短期内如此。因此,企业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益,争取企业效益最大化。
3.提高市场份额、大力创收很有必要,其能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资金。反过来,企业升级情况越好,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越强,更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纺织产业为例[D].西南大学,2014.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技能培训为手段,以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为宗旨,坚持成功人士引导、重点村组突破、就近就地转移、优质高效服务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服务,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的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公平对待,强化服务。
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使城乡劳动者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工充分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2统筹兼顾,合理引导
在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要以围绕新农村建设为主体,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形成三业并举的格局,合理转移劳动力就业。
3突出重点,因地制宜。
结合我镇实际,各村根据各自情况,形成切合自身实际的火补,建筑,服务等具有各自传统优势的劳务输出方式。
二目标任务
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新增0.3万人,达到1.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80%以上。返乡创业人数达到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达到2万人次。年收入达到22500万元,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以上,达到4120元以上,年增长10%以上,加快实现农民收入向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转变,为农民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打下基础。
三具体实施
(一)做好异地输出转移就业。
发挥益店火补品牌效应,扩大火补产业,巩固在外火补创业人员,充分带动想外出务工人员,走以个人带动组,以组带动村,以村带动全镇,形成规模,壮大产业,做亮品牌,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扩大就近就地就业规模。
围绕县上提出的“三大战略”目标为契机,培训高技术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人才,就近在蔡五地区就近就业;鼓励进一步以餐饮业为主加大去县城就业创业力度:以建材工业园为依托,进一步做强编织,运输,餐饮,建筑等产业。充分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三)充分发挥商贸经济优势。
以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发展东北片商贸重镇为目标,以百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围绕镇区为中心,进一步发挥商贸经济优势,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扩大农贸市场规模,改造益锋北街市场模式,新增开门面房220间,摊位300个,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1000人。
发展坊家什子,镇西门口,永新官庄路口,宋村王家路口,南官庄路口五个小型商贸园区,新开发商铺20个,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50人。
(四)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家庭创业,自主创业。引导返乡人员从事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物流服务等行业发展,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五)完善培训体系落实扶持政策
开展各项有关农民增收的技能培训活动,按照政府扶持,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原则,以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安置一人为目标,加大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联系,形成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和法律意识,市场竞争意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上成立专门的劳务输出机构,形成领导,部门,人员,责任,措施,工作六落实,统一协调,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落实专门人员,
(二)健全工作体系
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服务机构,搞好协调组织和服务工作,以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服务就业为宗旨,扩大各种就业渠道,增加各种就业机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对浙江就业总量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这可以从逐年上升的外贸依存度指标来分析。外贸依存度越大,反映外贸对国内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越大。先作一个简单的测算,2002年底浙江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总数是927万人(据浙江省统计局),假设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别均匀,按当年外贸依存度为44 来计算,2002年对外贸易拉动的劳动力总数为408万人。19982002年 浙江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3.5 ,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速10个百分点。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转为工业制成品为主,其行业多为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方面,浙江外贸结构的特点是一般贸易为主,贸易顺差大。2002年浙江贸易顺差达168亿美元,净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远远大于进口对就业的冲击。
据劳动部门测算,我国每出口1亿美元工业品,就可以为1.2万人提供就业机会。据此计算,2002年浙江外贸出口为290亿美元,提供了约348万个就业岗位。综上所述,2002年浙江对外贸易相关的社会就业岗位约为350万一400万个。
服务贸易也为就业市场提供了大量机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增加,技术水平提高,这为扩大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可能。许多发达国家服务业已构成国民经济中最大的经济产业,服务岗位已是主要就业岗位来源,服务出口在这些国家全部服务活动中所占比重成倍增长。2002年,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930万人。从当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
技术贸易可以间接促进社会就业。从一些国家的实践来看,一项技术出口往往可以带动几倍、十几倍的其他产品出口,从而增加国内供求总量,扩大生产,间接带动就业。进口技术确实适用可行时,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会引起一系列新的投资,从而也能引发就业。同时还应看到,适用技术的引进对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具有强制性,迫使一批有条件的职工通过这种压力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这对这些职工今后再就业提供了能力支持。
二、利用外资引发就业外商投资
对就业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外商投资的增长相应增加了劳动力的需求。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效率都很高,一般不存在隐性失业或就业不充分。曾经是就业主渠道的国有企业,其吸纳新就业无多大希望,外商投资企业保持其就业人数的增长态势,对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压力起了积极作用。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沉淀于农村,外资流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由于外商投资具有持续性,所以就业工程中外资企业可以产生相对较长的功效。2002 年,江苏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00万人,相当于全省非农从业人员总数的22% ;上海的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已经达到了130多万人,相当于全市非农从业人员总数的20 9/6;浙江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为130.58万人,相当于全省非农从业人员总数的6.6 。
外商投资对劳动力就业的间接影响表现在: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存在分工协作关系,外商投资的增加,会因投资乘数和加速原理,带动国内投资和市场扩大,从而扩大就业总规模。因此,外资流入对就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还包括通过刺激前后向关联产业发展而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外资通过原材料采购,分包商和外部供应商的零部件加工等经济联系,导致的间接就业效应甚至大于直接就业效应。近年来,全球跨国公司趋向于生产产品中附加值较高的核心部分,其它零部件则倾向于依赖国际、国内的加工,利用外资的间接就业效应也因此而更显重要。尽管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的直接雇员人数只有1.4万人,但是如果包括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销售人员,它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将扩大30倍,总数为41.4万人,其间接就业数远大于直接就业数(据《远东经济评论)2ooo年10月)。到2002年底,浙江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4万家,在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101.9万人。国际劳工组织的实证研究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前后向联系产业所创造的就业比直接雇佣的人数高23倍,若按此测算,2002年浙江与外资相关的间接就业数量约为250万人左右。
综上所述,2002年浙江利用外资所产生的相关就业岗位约为350万左右。从现在到2007年,浙江实际利用外资若能比前五年翻一番半,达到250亿美元,将引发直接从业人员150万人左右,如果每个利用外资的直接雇员再带来23个间接就业机会,那么,保守地估计2007年浙江与外资相关的就业量总数将达到450万人。
利用外资不仅促进了就业量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就业质量的提高,外资可以为人力资源开发作出贡献。跨国公司凭借自己综合经营的巨大规模,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有能力为其海外分支机构员工支付较高的工资和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自己的经营利润和切身利益,外商较为注意对其职工的培训,努力将世界一般性知识和技能与工作发生地的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客观上促进了当地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了就业人员的质量。
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劳务输出补充就业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发展劳一l5 一维普资讯 cqvip.com务输出,对增加收入、提高劳动力素质,缓解国内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劳务出口可分为单纯劳务出口、承包工程带动劳务出口及境外投资带动劳务出口等。单纯劳务输出岗位包括海员、建筑工人、渔工、纺织工、护士、酒店服务员、保姆等。国际普通劳务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各国对外劳要求越来越高。在单纯劳务人员中,走俏的主要是那些技术含量高、智力型、服务型行业如计算机、医药卫生、海员等。承包工程带动的劳务出口,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在建筑工程中,劳务分包、总承包和设计、施工、培训一条龙服务的交钥匙工程,带动的劳务出口都较多。在境外投资开办加工贸易型企业,以其提供的成套设备、技术、原材料、半成品等作为资本投入,带动了成套设备和材料出口,也带动国内相关行业的就业。境外投资还可以帮助招商引资、引进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和出口能力,促进国内的就业。
从这个意义上看,境外投资所带动开辟的就业门路比较广泛。
浙江素有百工之乡的盛誉,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全国居较高水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肯动脑筋肯吃苦又富冒险精神的浙江人,不断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经风雨、见世面,缓和了浙江省内就业。到2002年底,浙江累计派出劳务人员1O万人次,期末在外劳务人员达2.83万人。工种主要是建筑、服装和渔工,劳务输出是就业大军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浙江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工业、农业和建筑等服务业加快了跨出国门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至2002年底,浙江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完成或正在实施近百个工程项目,行业涉及住宅、交通、水电、水利、能源、机械等。
浙江在境外的企业和机构已经超过800家,境外的加工贸易企业达26家。这些境外企业带动浙江商品的出口,在国内间接引发了就业岗位。
四、结论与外经贸发展重点的进一步思考综上所述,外经贸可以从多方面拉动、支持和保障就业。全面推动外经贸事业的持续发展,对改善就业状况无疑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虽然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及劳务出口对就业的影响不能简单加总,但在前面所述的2002年受对外贸易影响的劳动力人数408万人中,以当年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34.7 这一比例扣除重复因素,大致测算2002年浙江外经贸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600万个,相当于全省非农从业人数的32.3 (同期广东外经贸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为1000万个,据《人民日报2003年2月19日)。
当前,浙江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压力巨大,受到非典的冲击,完成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2003年浙江就业岗位缺口约为5O万个,到2003年6月底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8.84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3 9/6,比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特别是迎来了高校扩招以后的首届毕业生,普通高校毕业生达9万多人,比去年增加3.5万人(据浙江省统计局)。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外经贸战略的调整必须系统考虑就业因素,外经贸措施的落实必须真正改善就业环境,必须从社会充分就业要求来分析与明确外经贸发展的重点。
对外贸易必须坚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
国际贸易比较成本学说和生产要素学说理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应生产并出口那些成本相对较低,资源相对丰富的产品。在目前劳动力资源剩余的背景下,对外贸易中应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是国际分工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应该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相应的比较利益。
有观点认为,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应尽快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我们认为:一是真正高新技术产品,吸纳劳动力是有限的,高投入高增长未必一定带来高就业,不能脱离省情国情,轻言增长方式的调整,忽视或轻易放弃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并不等于低附加值商品。例如鞋类是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耐克品牌的鞋就不是低附加值的商品,所以低附加值并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的属性。可以通过名牌战略、品牌管理、以质取胜等营销手段,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附加值。
利用外资必须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重要形式。浙江的一般贸易出口位居全国第一,但是加工贸易是出口的一条短腿,和一般货物贸易相比,其年增长率要低1O 一15 左右。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能解决大量的就业。前两年外省劳动力大量涌入浙江,大部分进入了这一领域。今后,应该进一步扩大加工贸易,使之成为浙江外贸发展和拓宽就业的重要途径。扩大加工贸易,载体建设非常迫切,要争取在湖州、绍兴等地和一些重要港区设立更多的出口加工区。
外商投资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这一点普遍认同。但也有人认为,外商投资领域大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合理。事实上,外商投资结构是否合理,关键在于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符合具体国情。在雁行分工结构中,我们的优势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如果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加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就等于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视而不见。引进外资促进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不能忽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必须继续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
考虑就业因素,走出去就不单单是商品走出去、资本走出去,更重要的是人员走出去,或者说首先是人员走出去。外经工作应该是今后一个时期开放型经济工作的重点,要积极开展海外承包工程各劳务输出,解决更多的国内就业。
是不是浙江的经济发展了,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了,对外劳务输出就可以放一放了?首先应该看到浙江还有自己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尽管对外承包劳务在全省社会就业中的影响和作用还不很大,但是在一些县、乡、村局部范围内,对外承包劳务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明显。一些劳动力走出国门,缓解了地方就业压力,增加了个人和家庭收入,摆脱了贫困。这些劳务人员带回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劳务外汇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客观地说,浙江劳务输出占劳动力供给总量比重还很小,还不到0.1 。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目前全球每年的流动劳务约30003500万人(据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浙江在世界劳务输出中所占比重还很小,而浙江的劳动力约占世界总量的1% ,如果浙江劳务输出也能达到这一比例,则每年可输出的劳务将达到3O万人,是当前规模的1O倍。放开劳务输出的经营权,鼓励更多的劳务输出是弥补浙江就业岗位不足的又一渠道。当然在具体对外劳务输出工作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吸取。
另一方面,坚持开展劳务输出,还更要考虑到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因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要向沿海转移,要向外输出。浙江的市场制度和市场建设相对完善,外经企业和中介机构较多且极有正反经验,应该在推动更多的中西部劳动力走出国门作新努力。当然,吸纳消化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更主要的还要靠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
(一)全县农业人口基本情况:
1、从年龄结构看,我县农村劳动力目前处于中壮年时期
在全县16万人中,属于农村劳动力范围的共有万人。其中20岁以下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20岁至35岁有人,占%;35岁至50岁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50岁以上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可以看出,我县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岁—岁,处于时期。
2、从性别结构看,
据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中女性有人,男性有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
3、从文化结构看,我县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县农村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全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达到二分之一以上。
4、从就业渠道来看
我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县外)务工的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在本县从事农业的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从事第二产业的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从事服务业的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
(二)我县农民人均收入的现状及构成
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年均增加%,20*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元,年均增加元,年增长率为%,增速。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构成中种植业收入占%,养殖业收入占%,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收入占%,商饮服务业收入占%,劳务输出收入占%。在农民纯收入中农业收入占%,非农产业收入占%。
二、全县工业发展情况
1、工业发展规模,三次产业比例
去年我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1亿元,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实现利润3300万元,实现税金3108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三次产业比由*年的45.65:26.53:27.82调整为20*年的37.06:36.43:26.51。
2、工业行业分类、轻重工业情况
我县的工业分三大产业,一是水电载能产业,二是矿产建材产业,三是农特产品加工业。
3、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对县财政的贡献等。
三、我县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情况
(一)直接吸收农民工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
20*年,我县规模以上企业共吸收就业人员人,中小企业共吸收就业人员人,有效的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以我县的建诚木业来看,该厂常年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300多人,其所在的银定村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在该厂打工,每年可取得80-100万元的劳务收入。
(二)农业产业化带动种养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县规模较大、带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家,带动农户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
①茶叶产业:我县现有茶园6.5万亩,全县1.9万户茶农户平拥有茶园2.7亩。茶叶平均年产量达900吨,茶农每年茶叶收入已达800万元,人平收入也有250元。
②木材加工业:主要有建诚木业,对木材进行深加工,带动农户户,每户增收元。
③养殖业:如果*pic公司达到10万头规模后,可带动养殖户上千户,户平按100头计算,可以增加收入9万元左右,利润8000-10000万/户,按每户4人计算,可人均增收*-2500元。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多人。
(三)工业发展带动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交通、通讯、商业贸易、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工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增加基本建设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例如,我县的武安电站建设,共吸收民工人,仅墩上乡本地农民在电站工地务工的就有人,劳务收入达到万元。
(五)工业发展促进财政增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情况。
我县工业已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缴纳税金万元,占到财政收入的%。工业的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就可以增加政府的直接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的条件,从夯实农业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
四、农民持续增收入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总量小,吸收的就业人员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户家庭经营来自于非农产业的收入也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但从我县的现状看,我县工业企业吸收的就业人员共人,仅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工业企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使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发生了困难,转移速度增长缓慢。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农民持续增收困难。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我县农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竞争力不强,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低品牌率多、精品名牌少,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利益机制,严重制约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三)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镇化进程缓慢,人口不能在城镇聚集,一方面工业发展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作补充,另一方面使第三产业不能健康发展,劳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困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本地。
(四)农产品价格过低,甚至低于成本。例如茶叶、蚕茧价格有时甚至低于生产这些产品的人工工资,这就形成一方面是政府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是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没有得到实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产品价格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还是一种粗放型生产,生产规模小、生产手段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农产品的附加值低。二是龙头企业将农产品的价格压得太低,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收购初级农产品。三是是农产品成本加速上升导致农业效益下降。从目前的形势看,由于农用物质、农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因此农产品的成本也呈现在不断上涨的趋势,但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农产品的价格并没有相应上涨,甚至有些农产品的价格还在下跌,这样使农业的纯收益减少,表现出农产品价过低。
(五)劳动者素质不高。是从当前的形势要求看,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是偏低,与市场经济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文化科学素质、生产经营管理素质和观念意识等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苦于找不到高素质的工人,另一方面是农民工就业困难,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困难。
五、对策及建议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我们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着力点来抓。一是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有特色、有优势的农产品系列加工,形成生产专业化、产品系列化、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形成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是提高加工产品的含金量。目前我县农产品粗加工产品较多,档次低,附加值不高,这不仅耗费资源,而且效益不高,农民增收不多。因此,必须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深加工和精加工上下功夫,广泛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大胆创新,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名牌带动战略,大力开发名优特新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三是要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这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要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大户,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集团),走出一条“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道路。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结构调整积极的带动力量。对广大农户来说,找到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走向深入的最为现实的工作抓手。
(二)发展工业园区,促进农村城镇化。中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有力地推动城镇化建设,有力地壮大镇域经济。同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载体。因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把发展工业园区与小城镇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搞好园区规划和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注重产业特色,引导企业合理聚集,走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