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市场报告

区域经济市场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市场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经济市场报告

区域经济市场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视;体育频道;体育节目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1-0079-04

Abstract: This essay researches established pattern and operating condition of Chinese television sports channels by method of literature material, logic analysis and so on .Findings:Chinese sports channels usually rest on theadministrative division vertical distribution which various television stations is at, and its administrative ownership belongs to various television stations. The distributions of sports channel is not balanced to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ve areas, and great sports channels commonly distribute in the developed area with large population, powerful television media. The majority of sports channel broadcast content is sport program, but still includes other non-sport type programs, which means specialized level of Chinese sports channels is waitingforenhancement. CCTV-5 holds monopolized status in the sport program reception of TV market, and Chinese sports channel developing pattern still shows the pattern of “CCTV outshines others" , the competitive developing pattern of sports channelhas not formed.

Key words: Television;Sports Channel;Sports Program

体育频道的设置,是体育产业与电视产业共同发展、竞合关系的产物,也是各电视台内部资源流动与经营深化的标志。自1995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开播以来,我国体育频道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已发展成为每年体育赛事直播量世界第一的频道、中国体育节目品类最丰富的频道、顶级体育赛事独家转播权最多的频道、热点大赛期间创中国收视记录最多的频道[1]。然而,众多体育频道发展也存在定位不清、同质化等诸多弊病,为数不少的体育频道冠名为“文体频道”,体育频道和电视剧、综艺类、音乐类等其他节目混杂在一起,缺乏自身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对我国体育频道的设置格局与运营状况的研究,将有助于体育频道更加准确定位,发挥专业优势提高竞争力,为我国体育传媒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电视体育频道的设置格局

1.1 我国体育频道设置的行政格局

1995年,中央电视台开通了体育频道(CCTV5),依托政策、规模和资金的优势,成为目前中国覆盖最广、实力最强的体育频道。近年来,地方台发展较快,诸多省级电视台及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市级电视台,都以体育频道、文体频道和健康频道等名称,成立了相关的专业频道。2001年以来,省级电视台整合频道资源,实现有线无线的合并和专业化、系列化发展,成立专业频道成为合并后的重点,体育节目与其他节目的明显差异使得不少省级电视台将第一轮改革的重点就集中在体育频道。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42个体育频道,其中57.1%集中在省级电视台,其次21.4%集中在市级电视台,省会级电视台占16.7%[2](见表1)。

体育频道在全国范围内的配置,通常依据各电视台所在的行政区域垂直分布,即沿着中央台――省级台――地方台的金字塔型的行政阶梯逐级分配,行政归属分属于各电视台。频道属于国家严格控制的稀有资源,充当“人民的喉舌”的重要角色。因此,目前我国境内尚没有广电系统以外的民间或社会力量拥有的体育频道,境外频道也仅有香港卫视体育台。

1.2 我国体育频道设置的区域格局

体育频道在全国分布并不平衡,三分之二左右集中在长江、黄河中下游流域。其中,华东地区的体育频道最多,共有体育频道9个,占总量的21.4%,其次是华南地区有体育频道8个,占总量的19%,华中地区占16.7%,华北地区占11.9%,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体育频道数量较少,其中,西南和西北地区各占10%左右,东北地区仅占7.1%(见表1),全国范围内的体育频道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香港卫视电视台。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中国经济版图上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这一竞争格局也反映在体育频道的设置上,有影响力的强势体育频道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电视媒体实力雄厚的省、市和地区。

体育频道的设置必须要考虑两个方面:体育资源的供给与观众客户需求两方面有机结合。从观众需求上,经济发达区域的人口受教育程度显然要高出一般地区。人们有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还能有意识、有兴趣地关注更多的体育项目,人们对体育竞赛关注的程度是体育频道得以存在的根本动力。需求的另一个层面是商家的广告需求,体育频道可以提高广告的有效收视,因此成为国内外企业广告投放的重要渠道。国外许多著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都乐意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电视体育频道投放广告,这些区域集中了他们产品的最大购买人群,使产品购买的有生力量而体育频道的有效收视率与目标人群吻合度很高。庞大的广告需求给经济发达区域的体育频道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支撑着这些强势的体育频道持续快速的发展。

体育频道必须拥有一流的体育赛事资源才能制作精彩的节目,经济发达区域体育赛事资源丰富,甚至可以在壮大之后适时走出去猎取新的资源。F1上海站比赛、中国网球公开赛、NBA季前赛等世界顶级赛事相继在我国登陆。这些强势体育项目处于经济利益考虑,进入的都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区域,也必然会同当地的强势体育频道打交道。

2 我国体育频道体育节目播出状况

2.1 我国体育频道播出内容专业化程度不高

大部分中国体育频道主要以体育节目为主,但是也包括其他非体育节目类型。例如,2003年全国体育频道节目总播出量为10.8万小时,其中,体育节目有4.97万小时,占体育频道总播出量的46%,占全国所有体育节目(含体育频道和其它频道)总播出量(6.6小时)的75%[3](见表2)。国外成功的体育电视频道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他们的节目专业性很强,各种体育赛事和体育专栏就是几乎所有的内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娱乐型或者综艺型的节目。其次,直播赛事在他们的节目中所占的比例要比我们高得多。以此为标准,国内的大部分体育频道多少有点名不符实,在衡量一个体育频道的重要指标体育节目播出时间的比例上,居然只能达到46.19%。一些体育不发达的省份,节目资源奇缺,很多频道只能依靠转播ESPN甚至中央五套来填时间,以电视剧来填充频道的黄金时段,严重偏离了作为专业体育频道的发展方向。

2.2 我国体育节目项目特征与收视结构

2008年 在中央台五套播出的所有体育赛事节目中,篮球赛事的收视率最高,收视时间占所有比赛节目的八分之一,这些收视时间主要来自于奥运会的篮球比赛和常年转播的NBA比赛,特别是姚明和易建联的出色表现往往成为球迷关注的焦点。足球节目是播出时间最长的体育项目,但收视比重低于播出比重,尽管奥运比赛和其他国家队比赛收视率都很高,但中超和欧洲足球五大联赛等赛事收视群体不大,节目播出量却很大,因此降低了足球节目资源使用率。乒乓球、排球和羽毛球比赛的收视比重均高于播出比重,这两个项目是中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中国选手的战绩显赫,即使是国内比赛也具有世界最高水平,历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播出时间相对也较长。搏击类节目近年收视一直较好,我国运动员在柔道、跆拳道以及拳击等项目上进步很快,特别是拳击项目邹市明等勇夺奥运会金牌更是吸引了广大观众的注意力。其它竞赛项目包括很多观众喜欢观看的比赛,如体操、举重、射击等,因此播出总量和收视总量较大(见表3)。

3 我国体育频道体育节目制作状况

3.1 我国电视体育节目制作主体分析

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制作主体是电视台(体育频道和体育中心)和社会制片公司,并以电视台为主(见表4)。目前我国体育频道的数量、地区分布状况,基本上就代表了中国电视体育节目制作主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经济最发达的京、沪、粤三地是体育节目制作实力最强的中心地区,除此以外,体育节目制作力量从经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逐渐减弱。

3.2 我国主要电视制作体育节目状况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凭借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与经济实力,稳居国内体育节目制作机构的首位,其体育节目几乎全部自制,体育节目的制作数量和质量在国内遥遥领先。以2003年为例,央视体育节目中心自制节目总时长约1450小时,其中体育新闻节目制作时长650小时,体育专题节目制作时长约800小时。北京台体育频道、上海台体育频道和广东台体育频道在同类电视台众,体育节目的制作力量较强,资金投入量较大,是中国体育节目制作主体中的第二梯队,他们的体育节目大多靠自制或联合制作。以天津、湖南、福建、山东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展程度中等的省级电视台体育频道,在体育节目的制作方面属于第三梯队。其它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省市级电视台偶尔能转播当地的一些赛事和制作一些低成本的节目,基本上不自己录制体育节目。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及广东电视台的体育节目制作部门是中国电视体育节目制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节目制作量之和(约3660小时)占到全国电视台体育节目制作总量(12500小时)的三分之一(见表5)。

4 我国体育频道节目收视状况

4.1 我国电视体育频道节目收视概况

2008年,在全国电视收视排名前10位的体育频道中,从平均每分钟的收视人数(即收视率(000))指标来看,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仅次于中央台5套,排名第2,平均每分钟的收视人数达4.4万人;北京台六套排名第4,平均每分钟收视人数达1.8万人;广东电视体育频道和辽宁电视台四套(体育健康频道)分别排名第6和第7,平均每分钟的收视人数分别为1.4万人和1.1万人。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体育地区和电视市场,不仅体育市场巨大,其电视体育产业也较为繁荣。这四大体电视体育市场的主要体育频道,具有较好的收视表现[5](见表6)

4.2中央台五套节目收视状况

1995年成立后,凭借特殊的政府政策,依托强大的覆盖网络,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中国电视的龙头老大。1995年1月1日中午12点,体育频道在北京33频道开播,当时频道仅有27人,共有22个栏目,当年广告收入共计425万。

2007年,体育频道以收视份额2.4%、收视率0.3%排在全国卫星电视频道的第4位[6]。从电视体育节目收视市场来看,中央台仍然占据不可动摇的绝对优势。2007年,在全国电视体育收视市场上,中央台的市场份额超过了95%,而省级卫视体育节目总市场份额还不到5%。中央台五套显示了强大的竞争实力,占据了88.8%的市场份额,留给其后几十个频道仅约为10%的空间。省级卫视只有上海东方卫视脱颖而出,排在第五位,市场份额达到了1%(见表7)。体育频道发展还处于央视“一枝独秀”的格局,体育频道“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还远未形成。

5 结 论

5.1 体育频道通常依据各电视台所在的行政区域垂直分布,其行政归属分属于各电视台,目前我国境内尚没有广电系统以外的民间或社会力量拥有的体育频道。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相呼应,体育频道在全国分布并不平衡,有影响力的强势体育频道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电视媒体实力雄厚的省、市和地区。

5.2 我国大部分体育频道存在非体育节目比例过高的问题,直播赛事的比例也普遍低于国外著名体育频道,自制节目比例也普遍偏低,我国体育频道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5.3 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制作主体主要是电视台(体育频道和体育中心)和社会制片公司,电视台在国内体育节目制作领域中居绝对主导地位。经济最发达的京、沪、粤三地是体育节目制作实力最强的中心地区,体育节目制作力量从经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逐渐减弱。

5.4 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体育地区和电视市场,不仅体育市场巨大,其电视体育产业也较为繁荣,这四区电视体育市场的主要体育频道,具有较好的收视表现。

5.5 中央台五套在电视体育节目收视市场显示了强大的竞争实力,占据了体育节目88.8%的市场份额。体育频道发展还处于央视“一枝独秀”的格局,体育频道“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还远未形成。

参考文献:

[1] 马国力. CCTV-5:十年一剑,把试奥运――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EB/OL].省略/advertisement/special/C13288/20041222/100529.shtml,2004年12月22日.

[2] 上海电视节组委会.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2004-2005中国电视体育市场报告[M].上海:2004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系列报告之二.60-61.

[3] 上海电视节组委会.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2004-2005中国电视体育市场报告[M].上海:2004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系列报告之二.69-70.

[4] 王兰柱.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9[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28-30.

区域经济市场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毕业研究生就业指导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和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市场需求给毕业研究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他们的就业状况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当前就业制度改革全面展开的新形势下,研究分析研究生就业现状,提出应对措施,不仅是当今社会时展的必然,也是当代研究生顺利就业、实现人力资源优化的内在要求。通信类专业研究生以其专业的特殊性,就业形势变化的灵敏性,使其就业的现状更具有时代气息和研究价值。

一、研究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

1.研究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研究生扩招直接导致研究生就业竞争加剧。一方面,研究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国家机关、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和国企、高新技术企业等研究生传统就业领域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幅远远低于就业人数的增幅。研究生的就业岗位从“金字塔”的顶部向下移动,就业中出现职位层次下降、工资水平下降、求职时间延长等现象。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别有:“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供过于求”,约占89%;“大学教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约占43%;“大量工作不需要高学历”,约占32.9%;“研究生就业政策存在问题”,约占28.9%;“学生择业不切实际”,约占20.4%。

2.研究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毕业研究生的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并存、由价值理性转向工具理性。区域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平衡和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也严重影响研究生的价值取向。高学历与好岗位并不划等号,研究生群体中“就业难”的心理已基本形成。2010年,《北京人才报》一项调查显示,自卑、焦虑、从众,成为部分研究生就业的“心理门槛”。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曹高举在其《研究生的不良择业心理及其调适》的报告中提出,不少学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客观分析和评价自己,一遇到挫折就信心尽失,变成“鸵鸟”消极逃避。

3.研究生的就业行为发生变化

就业制度与用人制度的改革和职业市场的逐步开放,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自由择业和职业流动的机会,同时也使得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使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就业,但部分研究生对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求职时茫然、盲从。而且,有相当比例的研究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反差较大,存在择业期望值偏高、目标短期化和趋向功利化现象,把读研的目的狭隘地理解为高薪高职,把研究生文凭当作找个好工作的跳板,误解了研究生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初衷。

二、通信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才的竞争进一步加剧,特别是计算机、通信等与产业相关的热门专业,研究生就业市场长期红火,就业质量较高。从近年的统计情况看,通信类研究生的就业流向中体现了行业自身的一些特点。

1.通信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特点

通信类毕业研究生就业领域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电信运营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或电子计算机综合技术服务业等与通信相关的行业内,学科专业十分对口。以某高校为例,近4年来2千来名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85%以上到国内大型通信运营企业(如移动、联通、电信等)、电子制造企业(如中兴通讯、华为、大唐电信等)和高等院校就业;通信类毕业研究生就业区域总体表现为:华东、华南等沿海发达省市就业人数较多,老少边穷地区较少。还以该高校为例,该校通信类专业80.1%的毕业研究生在江苏、上海就业。其余的毕业研究生也主要选择到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而到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条件比较艰苦的边远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研究生数量明显偏少,到其他西部省市就业的毕业生仅有0.81%,“孔雀东南飞”的倾向依然严重;院校所在区域在研究生就业地区选择中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以南京高校为例,虽然南京在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才吸引政策等方面与京、沪、深等市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每年在南京就业的该校研究生为48.88%,远远超过到京、沪、深等大城市就业的比例。

2.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就业率上看,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良好。从2005~2009年该高校通信类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的统计数据来看,5年的平均就业率为98%,远远高于全国研究生的平均一次性就业率。这说明通信类研究生的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普遍较高。但从主要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看,通信行业的用人需求呈现总体增加趋势减缓的格局。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今天令人羡慕的就业形势已受到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从供需比上看,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优势有所下降。虽然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率较高、就业形势良好,但是这几年平均供需比却逐年下降。以该所高校为例,通信专业研究生平均供需比从2005年的1∶13.3下降到2007年的1∶7.7,再降至2009年的1∶3.4。由此可见,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从就业流向上看,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地区流向很不平衡。随着经济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全面开展,小城市、中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可是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却没有适应这一需求,就业地区一直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地域不均衡的问题十分严重。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失衡使得研究生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难度也比其他地区更大。

从就业观念上看,通信专业研究生更加保守。受到近年来通信专业研究生相对火爆就业形势的影响,他们就业的期望值非常高。根据调查,在选择工作单位时,该校毕业研究生首先考虑的是行业发展的前景、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生活条件、经济收人和福利待遇等。85.7%的研究生期望月薪在4000元以上;62.32%的研究生把沪宁作为首选地区,37.77%的研究生选择深圳沿海开放城市;54.57%的研究生选择国企和高新技术企业,29.26%和19.68%的研究生分别选择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79.47%的研究生择业时比较重视专业对口程度;78%的研究生表示他们在求职中遇到困难时一般也不会轻易降低择业标准。研究生保守的就业心理,日趋功利的就业观念,加剧了就业流向的失衡,造成了宝贵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成果的贬值。

三、新时期做好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如何根据现阶段研究生就业工作的特点,针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难点,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工作模式,是当前摆在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家庭和研究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1.结合专业特点巩固拓宽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渠道在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时,拓宽就业渠道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1)运用市场营销策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主动向社会和其他行业的用人单位宣传毕业研究生的专业优势和人才特点。长期保持与通信信息、电子等行业内用人单位的良好合作,巩固毕业研究生基本人才消化渠道。利用科研合作机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大力开展委培、定向培养,促进高校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多领域合作,使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的行业涵盖通信信息、电子、机械制造、教育系统等领域。此外,积极发挥校友会和研究生导师的个人作用,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适合的优秀毕业生。

(2)加强就业需求预测。进行深入的就业市场调研,主动、经常、广泛地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准确把握通信专业就业热点的转移。定期公布预测分析结果,结合人才培养的周期,及时引导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的调整,重视和增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3)给予西部及边远地区就业政策支持。国家可建立专项基金,对到西部及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就业的通信专业研究生在工资、生活条件等方面提供优待,尽可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别,真正实现待遇留人。同时给予这些地区发展地区经济和开展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培养当地的“造血”功能,创造良好的事业环境,吸引有志青年创业。

2.加强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与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和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能仅仅体现在研究生毕业前的短时间之内,而应始终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加强创业教育,通过成功校友或知名人士的成长报告、创业报告和成功报告等活动,帮助研究生树立创业的信心;通过创业设计大赛等课外活动,培养研究生创业的能力;利用假期组织研究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能真正走进社会,接受社会的锻炼,提前适应就业环境的能力。定期组织优秀毕业研究生创业事迹报告团在各高校做巡回报告,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的引导作用。由于导师与研究生的接触、交流的领域广泛、机会频繁,从思想到学术,从道德情操到治学态度,从为人处事到生活习惯,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且师生接触方式多样且随和,既有准备充分的谈话,也有毫无顾忌的闲聊,既有某些深思熟的决策,也有一时的应急处置,较少虚情假意,没有遮遮掩掩,所以在广泛交往过程中,研究生思想中深层的问题会有意或无意地暴露在导师面前,这就使导师能真正抓住研究生思想问题的核心,采取有效方式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导师可根据每个研究生的特点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取得良好的成效。

(3)主动加强与“三高”用人单位、国家经济科教及国防建设等重点单位的联络和沟通,获得尽可能翔实的介绍资料;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加大这些用人单位在毕业生中宣传的力度,优先安排他们来校招聘毕业研究生,给他们更多选择的机会,以期找到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尽量解决好国家需要与毕业研究生个人选择之间的矛盾;并做好“三高”用人单位和国家重点企业所接收的毕业研究生的跟踪调查工作,采编优秀毕业研究生创业档案,与用人单位共同探讨和交流做好毕业研究生“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经验和措施。

参考文献:

[1]杜丽、钱云光.电子信息类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3)

[2]弋灵、胡剑芳.高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辅导研究[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6)

[3]韩婧.部分研究生就业心理有“槛”[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0.1.30

区域经济市场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凉山 农业产业化经营 问题 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环节和重要载体,它对于连接工农、沟通城乡、壮大区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入贯彻和“工业强州”战略的大力推进下,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初步探索并建立起“市场牵企业、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已成为带动州内涉农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2007年,凉山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到123家,实现销售收入28152万元,利润3178万元,税收2797万元,出口创汇593万美元。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专业村达146个,专业村主导产业总收入达8.7亿元,占专业村经济总收入的73.7%,专业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087.8元。

受益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凉山州区域内生物资源异常丰富,甘蔗、烟叶、马铃薯、蚕桑、中草药和各类果蔬等都具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产品附加值皆有提升潜质。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县际交通不便、发展起步较晚、资金投入不够等若干因素的制约,但凉山州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区域内丰富的生物资源还极不匹配,发展过程中还暴露出不少问题。认真梳理和分析这些问题,对加快凉山州农业产业化发展无疑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凉山州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凉山州地处我国西南的川滇结合部,属于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文明虽历史悠久,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在区域内某些地区甚至至今还保留有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农业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的健全、资金投入的力度、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在一定层面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还在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又有赖于完善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无法支撑凉山州现代农业的发展,反过来必然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尽管“十五”期间,凉山州委、州政府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但受制于历史原因,州内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扭转。水利灌溉条件较差、乡村交通极为不便、通讯设施尚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州内多数地方农业生产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薄弱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但给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了若干不确定因素,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收购、储藏、保管和运输农产品的过程中也极为不便,这不仅加大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运营成本、削弱其市场竞争力,还挫伤到了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市场体系尚不健全,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深度。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新型农村经济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毫无疑问,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增量必然依赖于市场而实现,如果缺乏规范有序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个初衷必然会大打折扣,客观上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深度。目前,州内大型农产品批发贸易市场较为缺乏,除花卉、烟草等建有较为完善的流转体系外,其他如洋葱、石榴、脐橙、马铃薯、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和经济作物都缺乏专业的市场集散场所和流通渠道;小型农产品交易市场虽为数不少,但由于缺乏专业性和规范性,管理相对落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其影响能力极为有限。 由于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尚不健全,一方面导使农产品的集约化加工受阻,大部分质地优良的优势农产品仅局限于个体商户的贩卖,农产品缺乏精加工、附加值不高,一定程度地造成农业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导致市场信息传递机制不畅,正常的供求信息不能通过农产品流通市场进行有效传递,农民组织生产带有较大盲目性,甚或农民始终游离在市场之外从事农产品生产活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深度受限不难想见。

3.融资渠道较为狭窄,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涉农企业的支持虽呈政策性、商业性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但仍主要集中在农发行、农行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涉农企业融资渠道较为狭窄。与其他工业企业相比,农产品加工企业固定资产价值大都偏低,抵押和担保额度较小。尤其是随着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不断收缩信贷规模,企业获取贷款支持尤为不易。而凉山州农业企业大都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模式,这两种运营模式中,农户或专合组织要求企业垫付或预付部分资金在所难免。狭窄的融资渠道必然限制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2007年,全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3家,而被列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仅有8家。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多数涉农企业表示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融资。

4.各类人才较为缺乏,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组织方法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进而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格局。要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参与,人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作用。就全国而言,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仅占40%到50%,发达国家高达到90%;每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加工值,美国为3.72元,日本2.25元,我国仅为0.38元。如此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专业人才缺乏、研发能力薄弱。凉山州地处川滇结合部,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不便,生活条件较省内盆地四周地市而言较为艰苦,人才引进困难、高层次人才尤为缺乏。以经营管理人才为例,截至2006年全州人才总量197918人,仅占同期人口总数的4.62%,经营管理人才又仅占人才总量的4.6%,而绝大多数经营管理人才又集中在冶炼等其他工业企业。加之大多农产品加工等涉农企业布局在州内各县农村地区,专业技术人才不愿意去,即使去了也会因生活条件、职业前景、职称评定等诸多原因难以留住。州内涉农企业人才缺乏直接影响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

5.农民组织程度较低,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是企业和农民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纽带,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环节。推进农业产业化,说到底就是要推动农民走入市场,让农民和企业一样作为市场主体,而农民的组织化、集约化是进入市场的前提。凉山州专合组织发展较晚、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一方面,专合组织虽绝对数量不少,但联系农民比例较低、规模普遍偏小。2007年,州内农民专合组织共有1287个,全州参会农民20万人,参会农民比例仅占农村经济从业人员的8.6%。其次,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甚至部分专合组织还由农产品加工企业发起成立,以企业利益为中心,损害农民利益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州内专合组织规模较小、结构松散,与农民的联结度不高,故而难以适应农产品生产销售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二、推进凉山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传统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是对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这一产业链条的重新组合和优化。根据目前凉山州的实际,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品流通体系、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程度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凉山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1.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硬件基础。如前述及,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今后一段时间,应该重点围绕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化硬件基础。首先,加快以水利工程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不断完善农田灌溉系统、加固河流防洪堤坝,提高州内高寒山区、二半山区等民族地区重点缺水地方的供水能力,解决好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其次,围绕产业布局、做好路网规划,加大乡村公路建设力度、加强乡村公路养护和管理,不断完善乡村公路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再次,要把电网建设和改造作为重点,围绕大、中、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在高起点、高水平、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满足工业生产用电和农村照明用电,全面组织实施“电动农机设备进彝寨”这一支农工程,不断改善彝族聚居乡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最后,着眼于信息资源的快速获取和融通共享,加强通讯网络设施建设,把发展通讯网络和小城镇建设联系起来,进一步扩大通讯容量、提高通讯质量,为农民和企业提供优质的通讯信息服务。

2.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营造农业产业化市场环境。一方面,坚持走多种思路办市场的道路,试点推行“谁建设、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加强专业市场建设,规范农产品市场流通秩序。以农产品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为中心,联合各市场主体,分类指导、统一管理,基本形成“产地与销地、专业与综合、批发与零售、内销与外运”相结合的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组织化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并完善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社会化服务体系,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切实保护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快发展以知识要素、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中介组织,完善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不断完善农村和边远山区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努力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3.拓宽融资渠道,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金融支持。政府作为信贷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主体,其行为目标和方式在区域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参与者农民和企业的融资需求与资金供给之间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政府积极介入农民贷款和农业企业融资,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会产生积极影响。首先,政府应该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有重点地解决部分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对那些市场前景较好、资金运作困难的企业通过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给予适当贷款利率扶持,适时推动银企合作,进一步营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金融环境。其次,针对农民组织生产和企业收购农产品时出现的季节性资金周转困难,协调各商业银行优化贷款品种,推出各类应急型短期贷款,缓解农民和企业周转资金短缺矛盾。再次,督促和监管农村信用社真正为“三农”服务,降低贷款门槛,大力推行农村小额贷款,给区域内农民进行专业化种植提供资金保障;最后,要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在利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拨付的支农款项基础上,加大地方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补贴力度。统筹安排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专款,转变传统救济式扶贫模式、探索建立开发式扶贫模式,有组织、有计划的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

4.注重人才培养和开发,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智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参与者是农民与农业企业,农民的农产品种植经营技能和农业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直接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注重人才培养与开发,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智力支持就必须从农民和企业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重点满足烟草、蚕桑、花卉、荞麦、蔬菜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的人才需求,建立起以涉农部门为技术支撑、专业协会为培养主体、示范基地为培养载体的农村人才培养新机制,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认真组织落实《凉山州“十一五”人才规划》中关于“到2010年获得绿色证书的人才占到农村人才的10%以上”这一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另一方面,就农业企业而言,全面实施企业发展人才战略,打破传统人才流动机制。针对农业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开发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在工资待遇、社会福利、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和倾斜,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增强农业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从而提升农业企业市场竞争力。

5.提高农民组织程度,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组织保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企业―协会―基地―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顺利推进的重要组织保障。首先,要变农户自发性组建专业协会为政府引导并帮助农户组建专业协会,改变过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过多过滥、管理松散、服务不力、恶意竞争的局面,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培育管理规范、竞争有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次,继续推行“市场牵企业、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倡农业企业采取建立风险基金、最低收购价格、订单种植补贴等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最后,以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为平台,鼓励农村供销社、乡镇农技站等经济技术部门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工程,最大限度地整合农村经济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晓军: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中的作用[N].《粮油市场报》,2005.09.30

区域经济市场报告范文第4篇

一、推动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来油价快速上涨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可以概括为原油供求关系趋紧、心理疑虑加重和投机活动猖獗三大因素,同时也是国际上争夺石油资源和控制石油市场斗争的反映。

1、石油需求持续增长。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迷状态之后,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复苏的趋势,今年更是出现了“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任总裁罗德里戈・拉托目前乐观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可望增长4.6%,为15年来最高增幅。从世界主要经济体看,表现都好于原来预期。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4.4%(以年率计算),高于一个月前公布的4.2%的初步估计,表明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欧元区和欧盟25国经济环比均增长0.6%,分别比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速高出0.2和0.1个百分点。从同比来看,今年一季度欧元区和欧盟25国经济分别增长1.3%和1.6%,而去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速为0.6%和1%。日本经济环比增长1.4%,折合成年率为5.6%。这是日本经济连续第八个季度出现增长。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很有可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后首次进入经济持续增长阶段。世界经济增速加快,国际市场原油需求持续增加。国际能源机构(IEA)曾预测今年世界石油需求每日将增加100万桶,3月11日把需求增加量调高到165万桶,而在该组织4月份的《石油市场报告》中,又把这个日均需求量预增加到170万桶,达到8030万桶。美国能源部情报局发表的2004―2005年世界石油预测报告认为,世界石油需求将大幅度增长,继2003年增长1.8%之后,2004―2005年的增幅可能超过2%。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对油价形成新的上涨压力。

2、原油库存下降。原油库存量高低是国际原油价格升降的一个决定因素。2003年以来,西方国家商业石油库存不断下降,到2003年年底原油库存降至25.27亿桶,比最近5年同期的平均水平减少9500万桶;今年1月底降到24.94亿桶,2月底进一步降到24.62亿桶,仅相当于这些国家52天的原油需求量,低于IEA要求的90天的标准。为此,IEA发出警告,石油库存量进一步下降将加剧现货市场供应短缺和价格风险。如目前美国商业石油库存已经降到1975年以来的最低点,为了防范石油供应中断,美国一直在增加战略储备,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国际原油市场供应的紧张。据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数字,美国石油储备每天以116桶的速度增加。美国计划储备7亿桶石油,而目前石油战略储备为6.392亿桶,离7亿桶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业内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扩充石油储备的政策使世界石油价格每桶攀升了6美元。

3、欧佩克(OPEC)限产保价。半年多来,OPEC两次作出减产决定:2003年9月2日减少日产量90万桶,尽管没有真正执行减产决定和部分成员国超限额增产,但国际油价一直呈震荡攀升走势;今年4月1日起又将原油日产量减少100万桶,并要求成员国立即停止超配额的原油生产。OPEC采取的限产保价政策,人为地减少国际市场原油供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原油供求的紧张形势,推动石油价格攀升。多数成员国认为以前的油价过低。如沙特石油部长称,纽约原油价格在30―34美元反映了目前投资和维护油田的成本。尼日利亚总统石油顾问称,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参考区间以指引投资者,把22美元作为底价不现实。还有的成员国表示,升高油价是应对通货膨胀影响和美元贬值的保障措施。

4、探明石油储量不足。石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商品,是非再生资源,探明储量对石油价格影响很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世界油价长期走低,导致国际资本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大量撤离,自此世界石油勘探再无重大进展,国际石油市场新增产能停滞不前,而原有产能却以每年10%的速度递减。IEA估计,现在低成本的大油田基本上都已被发现,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在石油产量递减之后,石油供不应求即会出现。目前,世界每天用油约8000万桶,一年大体为300亿桶。现已探明可开采的石油储量为1万亿桶,预计还有未探明的、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的石油储量1万亿桶。未来开采新的石油资源将更加困难,70%在中东地区以外,如西非沿海的石油储量蕴藏在几千米的深海下面,开采里海的原油则要遇到几个月的冰冻期。然而石油需求量却在波动中逐年增加,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增加30%。原油产量和供应量能否满足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正在受到全球的关注。如果人类进入后石油时代,在石油产量递减而石油生产又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少数公司手里的情况下,石油有可能成为较昂贵的能源。

5、心理疑虑推波助澜。当前的石油市场动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心理因素导致的。一方面,近年来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不安,一些主要石油出口国局势不稳,尤其是中东伊拉克局势持续紧张和沙特阿拉伯多次遭受恐怖袭击,导致人们对原油供应中断的日益担忧。今年,中东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及美军虐囚事件,都加重了市场对袭击采油、运油设备的担心,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石油开采和运输成本。有西方媒体分析说,这种担忧导致油价出现每桶5―10美元的“恐怖风险溢价”。OPEC从去年以来一直对原油市场供大于求可能造成的油价暴跌存在疑虑。代表西方石油消费国利益的国际能源机构IEA前不久又发表报告称,今年二季度,世界石油市场对OPEC原油需求量将下降10%,每天达2330万桶。这些举措和判断给市场的预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伊拉克地区的不安定,也会给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的因素,使各方面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担心加剧。

6、投机商借机炒作。油市背后的期货投机常常是操纵油价涨落的被忽视的因素。近年来,由于国际社会对游资进行了严格防范和约束,相当多的对冲资金开始转向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利用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进行倒买倒卖,谋取超额利润。石油期货交易量目前约为现货交易的好几倍,据估计,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真正的需求方只占交易总量的三成,其余均为套利者,国际投机对每桶原油价格造成的影响大约为8美元。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势头日益明显,商业原油库存的下降,以及中东地区动荡局势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再加上夏季用油高峰即将到来,这些因素都使投机商确信第二季度油价不会出现季节性回落,因而纷纷投下赌注。自2003年9月起,华尔街的投机商们就开始大笔购买石油和汽油期货。同时,油价的上涨导致了汽油价格上涨,汽油价格上涨反过来又在投机商的鼓动下,拉动了原油价格上涨,从而使泡沫越吹越大。有专家认为,如果真是因为产出无法满足需求,本次油价上涨的获利者首先应该是产油国或产油企业,但统计表明本次油价上涨最大的获利者却是石油加工公司。如美国最大的石油加工企业和油商康菲公司2004年一季度的毛利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3%,达到了16.2亿美元。英国石油公司去年的获利已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今年一季度又上升了17%。

7、政治因素日益凸显。按常规分析,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油价最终由需求决定。可是近年来,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的发展,政治因素对油市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争夺石油资源和控制石油市场,已成为油市动荡和油价上涨的深层原因。伊朗石油部长纳姆达尔・赞加内认为,油价居高不下不是由于供求关系基本面造成的,而是政治因素。正因为政治因素的介入,国际石油市场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迷雾重重,市场运行态势和发出的信息常常相互矛盾,致使不少石油界业内人士在预测油市前景和油价走势时,屡屡大跌眼镜。

综合分析,国际石油价格高位运行是诸多因素互动的结果,在决定石油市场走势中,供求关系基平面已经由相互作用的多种因素所替代。从近期来看,被扭曲的石油价格经过市场的调节和各方力量的较量后将会缓慢回落,但回落的空间将十分有限,油价在高位徘徊的现状在短时间内难以缓解。从总体和长期来看,国际石油市场从供过于求变为供应偏紧,从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国际油价保持在较高价位是不可避免的,低油价时代即将结束,预计油价将在每桶28―33美元之间上下波动。

二、国际油价高企对世界经济及我国经济的影响

较高的油价水平最终要传导到原材料和消费价格环节,并影响投资等经济活动。油价上涨必然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效益,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还将抬升物价,带来通货膨胀压力,给世界经济及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1、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使世界经济增长蒙上阴影。不久前,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发表声明指出,高油价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隐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油价在一年内若上涨15美元,将使世界经济增长率减少1个百分点,相当于损失3000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该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甚至指出,这个数字很可能被低估了,因为油价飙升还会使消费者及企业信心大跌,重挫消费和投资支出,间接损失难以估量。

(1)油价持续攀升对美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已日渐明显。首先,油价过高有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增速放慢。石油对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不少经济分析人士预计,如果今年世界原油价格保持在每桶40美元左右的高位,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降低0.5个百分点。其次,油价过高还导致物价上升较快,使得美国短期利率上升的压力明显加大。美国经济近两三年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走向强劲复苏,美联储能够长期将利率保持在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物价处于低水平是一个重要原因。分析人士预测,美国物价近来快速上升有可能迫使美联储提前采取行动紧缩货币政策。第三,油价过高还导致美国国内石油制成品价格连创新高。预计今年夏季美国的汽油平均价格可能将达每加仑1.94美元。这将使美国消费者无形中多支出数百亿美元,进而减少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开支。第四,油价持续走高也加剧了美国的贸易不平衡,成为推动美国贸易逆差上升的因素之一。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期货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对美国经济长期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2)油价上涨危及欧洲经济复苏。对于正处在经济复苏起步时期的欧元区来说,油价上涨来得真不是时候。由于欧元区12国所需的石油70%以上依赖进口,油价高低对其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近年来,虽然油价呈上升趋势,但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而欧元对美元汇价过去较长一段时期不断走高,使欧元区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油价上升带来的冲击。可是,最近油价上涨过于迅猛,而欧元对美元汇价也开始回落,欧元区企业压力明显增加。油价走高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进而造成利润下降。如果油价居高不下,将使消费者把钱包捂得更紧。这意味着欧元区的消费需求将很难有起色。油价走高还给欧元区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而通胀上扬,还可能使欧元区希望欧洲央行调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愿望再次落空。

(3)油价高企对亚洲经济的影响更大。目前,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区。过去十几年里,亚洲的日均原油需求量增长了约50%,约占同期全球总需求增长量的80%。据总部设在美国夏威夷的法克兹咨询公司上月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去年亚洲的日均原油需求量达2160万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升至创记录的64%。有专家认为,只要油价维持在每桶30美元的水平上,亚洲经济就会受到损害。IEA也指出,如果油价在一年内每桶上涨10美元,亚洲经济增长率就将下降0.8个百分点。具体地说,高油价对亚洲经济的负面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油价上涨会增加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进口开支,导致贸易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给亚洲国家和地区保持经常项目平衡、偿还外债、投资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油价上涨也可能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放慢,消费需求下降,进而减少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这对以扩大出口为重要动力的亚洲经济来说,无疑会增加阻碍发展的因素。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还可能在发达国家引发汇率动荡,从而波及亚洲金融市场,并在贸易、投资等众多领域引起连锁反应。

2、国际油价高企严重影响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如前所述,国际油价上涨最终会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1)短期看国际油价上涨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大的冲击。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国内石油市场是垄断的市场,国际油价上涨不会立即反映到国内经济各层面上来。根据我国石油定价机制,原油基准价格是由国家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上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离岸价格加关税公布。贴水或升水是由购销双方根据原油运杂费负担和国外油种的质量差价及市场供求等情况协商确定。成品油价格则是以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市场一篮子价格加权平均值为定价基础,根据基本杂费及国内关税,加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形成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再由中石化与中石油两公司在基准价及上下浮动8%的范围内,制定具体的成品油零售价,也是每个月调整一次。在国内成品油市场,尽管众多用油企业或个人对油价变动十分敏感,但受国内石油定价机制的限制,国内成品油价格往往会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国内成品油市场暂时还不会因国际油价上涨而出现许多人担心的涨价风暴。同时,在当前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情况下,成品油价格调整已经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政府部门主动调整油价时会相当谨慎。因此,最近国际油价的上涨不会立即对国内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冲击。

(2)目前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露。尽管国内成品油价格会滞后于国际价格变化,但如原油价格始终居高不下,成品油价上调是早晚的事。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首当其冲的是航空运输。比如,由于国际油价的暴涨,五一节后证券市场的航空股就遭遇到机构投资者抛售。国内航空公司总营运成本中航油仅次于航材,在可变成本中比重最高,达20%―30%,所有航空公司的利润预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的航油价格。因此,国际油价的上涨,肯定对国内航空业的影响较大。此外,油价高企也会使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受到冲击。由于石油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加上航空公司普遍增收燃料附加费,一些企业的出口可能会无利可图,这使一些企业不再接受海外新订单,致使部分工厂暂陷停产边缘。再者,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也使部分石化企业毛利率收窄,对公司盈利构成压力。同时,在成本推动的作用下,石化产品价格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从而可能带动整个物价指数上升。最后,如果成品油价格持续上升,个人购车和驾车的消费支出方面挤出效应也会随之而来,这对火热的国内汽车业影响甚大。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油价的影响与冲击会越来越大。从石油消费的情况来看,我国石油主要消费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农业、商业和生活消费等部门所占比重不大。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石油消费量不足美国的1/20、日本与欧洲的1/15。从1993年起,我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随后我国原油进口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尤其是近年来这种趋势更为明显。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每天的原油消费量增长到44万桶,占全球原油需求增长的35%。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石油的进口增长将持续下去,供求缺口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特别是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带动的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石化工业等的发展和我国汽车时代的到来,对石油的需求将有增无减。据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缺口将分别为1.55―1.57亿吨和2.4―2.95亿吨,对海外资源的依存度分别为46.3%―52.3%和55.8%―62.1%,与目前美国58%的对外依存度大体相当。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与冲击会越来越大。

三、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风险

国际油价高企是多种因素互动造成的,应对的措施也应该是综合性的,既要着力解决影响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更要放眼长远,建立健全多方面、系统性的石油供应保障和风险规避体系,维护国家石油安全,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1、建立完善石油战略储备,积极参与期货交易,规避石油价格风险。规避国际油价剧烈波动风险,一靠石油战略储备,二靠石油期货市场。较高的石油外贸依存度和持续增加的石油需求,使我国油价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没有相对稳定的石油供给,就难以有效保证石油价格的稳定。为此,要建立和完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把它作为抵御国际油价强势震荡,保障国内石油市场和价格稳定的重要手段。建议开展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一期工程建设,同时提前为二期储备库建设做好准备。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流通领域充分利用现有储备和扩大储备能力。

参与期货市场的交易,通过远期合同来化解石油价格波动风险也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教训。1999年国际石油市场波动,国航、南航、东航处境困难,南航损失近6亿元,而香港国泰航空因为在石油期货市场进行保值,当油价上涨到每桶近40美元时,其油价成本每桶不到20美元。多年来,由于我国对外采购管理体制的缺陷和期货市场不健全,形成了国家采购、内部竞争、互相抬价的局面,使我国只能成为国际价格的被动承受者,陷入高买低卖的不利局面,给国家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尽管我国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但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却不到0.1%。这说明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化解市场风险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应该借鉴美国通过控制纽约交易所的石油价格进而影响欧佩克油价的做法,研究不生产任何能源的日本利用消费大国优势控制亚洲能源交易价格的经验,抓紧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以远期合同交易的方式降低近期价格的风险,并充分发挥消费大国的需求优势,积极融入全球定价体系,争取定价的参与权和调控能力,变被动承受者为积极的影响者,以大宗石油消费国的地位,影响价格,化解风险。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已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燃料油期货品种,上海期货交易所将在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后适时开始交易。这是一个良好开端,应在取得经验后扩大到原油、成品油期货品种。

2、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境外石油资源。我国石油资源不足,同时又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阶段,石油需求持续增长,石油短缺是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保障我国石油供给,必须立足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发展多种方式的国际能源合作,广泛开辟境外油品来源。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发利用境外石油天然气资源。这应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领域。国家要对企业在海外油气投资活动给予税收优惠政策,设立专门基金支持企业海外石油天然气直接投资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政治力量,开展积极的石油外交,支持我国企业在海外从事石油天然气领域的经营活动。积极参与和推动世界石油安全体系建设,以促进建立石油供需双边和多边合作、长期经济利益共享为基础的石油安全机制为主,同时积极参与对非洲、里海和中亚油气资源的合作开发,把推动与周边国家油气合作和加强经济互补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对某一地区或国家石油的依赖,促进能源进口多元化。

3、切实把节能工作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大力开展节约能源活动。面对石油短缺,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在合理开发国内油气资源、积极“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油气资源的同时,切实把节能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一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信息化,加快高技术产业化,全面发展服务业,控制高耗油产业的发展,形成低油耗的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降低经济增长的石油需求弹性。二是完善产业技术政策。按照降低石油消耗、提高石油利用效率的要求,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支持企业开展节油和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注重突破节约石油资源的技术瓶颈,提高石油加工效率。三是大力开展石油节约活动。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法规配套、标准相协调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实施主要耗能设备和产品的强制性能效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