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的职业素质

会计的职业素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的职业素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的职业素质

会计的职业素质范文第1篇

摘 要 本文从介绍新会计准则颁布背景以及现实意义开始,介绍了会计准则的整体框架和变化,以及如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以期促进新准则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会计准则 会计人员 职业素质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会计界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进程中,对于有关会计伦理道德与会计职业素质问题的讨论和研究也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建立并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规范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是保障新企业会计准则顺利实施的必需。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为宗旨,强化了对信息供给的约束。一方面促使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合理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促使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对会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在基本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三方面都有若干变化。本文以短期投资经济业务分别在新旧准则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差异为例,分析说明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投资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范,与旧企业会计准则比较在会计科目名称、核算内容、核算范围等具体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三、当前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道德观念薄弱

会计人员的职业观念和人文素养是影响会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受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部分会计人员过分追求从业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和个人物质享受,职业观念和法规意识淡薄,把小集体和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这部分会计人员往往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在工作中不求真务实,不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财经法规制度,导致其所在行业普遍存在会计造假现象。从整体上看,会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涵养还比较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缺失,职业道德情感淡漠。

(二)专业知识水平较低

学历层次较低是影响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提高的制约性因素。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厚的知识量是会计人员职业要求特殊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一方面是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够,另一方面影响了会计人员知识面的横向拓展,从而阻碍了会计人员对于专业方面的纵深研究。

(三)竞争意识较差,缺乏创新意识

与其他行业相比,多数会计人员的发展长期依赖于所在单位主管部门的会计继续教育或者培训,缺乏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既缺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把握,又缺乏对企业发展、自身优势和会计工作的研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会计人员受传统职业理念的羁绊,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和竞争观念所致。

四、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

面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人员提出的要求与挑战,会计人员须通过正确途径培养自身业务素质以适应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造就作风过硬、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的会计人员队伍,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准则处理会计事项,不做假账、不畏权势,不被利益所左右。只有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修养,才能保障新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理念得以贯彻、执行,会计目标得以实现。会计处理过程中对于各项资产的减值损失、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选择、公允价值的运用计量、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等等,这些既属于职业判断能力,也是一个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准的体现。比如,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的方法上,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企业当期期末的收益影响是直接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到是采用符合准则规定、客观公正方法,还是对企业有利方法的选择。

(二)提高会计专业技术水平

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主要包括具有较高的服务意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三方面内容。会计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职业特性,树立为企业出谋划策、为信息使用者担负责任的服务意识,对于国内外相关本行业的经济法律法规了解、熟悉,真正体现会计工作的规范性,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有用性,起到会计工作应有的作用; 同时应不断钻研业务,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理解,融会贯通,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比如,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及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残值的确定,资本化借款费用的确定等涉及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方面,企业会计人员要保证职业判断的正确、公允,不仅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还应该理解、熟悉有关的法规制度,从企业长远、总体的利益目标出发,才能兼顾企业长远发展和各相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三)强化会计职业责任意识

保守秘密、开拓创新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会计人员所应具有的最基本和必要的职业素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随着企业进出口贸易的扩大以及相应增加的倾销反倾销等外贸争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与并购,民营经济的加速发展和转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金融全球化,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等,这一切都会使更多的经济领域和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满足其进行经济决策的需要。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了作为会计人员不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必须具有责任意识,保守企业商业秘密; 同时这种责任意识还体现在对待新业务、新理论、新方法等方面,能够积极进取,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勇于创新、敢于实践,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对会计工作的需要,真正从过去的传统会计行为规范转变为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廷.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架构、趋同与等效.会计研究.2007(3).

会计的职业素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职业素质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会计教学为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途径,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学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教师需从全方面、系统化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笔者通过对多年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对会计教学的现状以及相应方法进行简述,以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更好的适应会计专业的发展。

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

1.中职会计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与会计职业脱节。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的会计职业素质的教学内容所使用的课本或课件还非常的落后,对当前的会计热点问题把握不准确,不能在课堂上及时进行讲解,导致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轨,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太过于概念化,实用、吸引人的案例较少。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地反映当今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阻碍了会计职业的发展。会计实践课程内容定位与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及实践能力有很大出入。这说明现实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没有按照培养研究型人才模式进行教学,其仅仅重视传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忽视学生会计应用技能的训练。这说明目前会计专业教学并未达到使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并应用到工作中的目的,这对会计专业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中职会计职业素质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脱节。目前,居于落后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中职学校的职业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授课教师照本宣科,对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的讲解粗浅,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只一味地强调学生需要严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让学生深知会计做假账的严重后果,但是却没有重视教育学生如何保持节操,不做假账。这就会导致会计学生在遇到此类情况时无法依靠自己所学习知识来应对,使得学生职业综合素质较低。

3.中职会计职业素质教育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效果差。目前,多数中职学校会计职业素质教育主要是以授课教师进行课堂讲解为主要形式,教师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会觉得枯燥,学习不感兴趣。学生机械地进行听讲、记录,对学习内容不善于思考,导致学习过程中易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职业素质教育收效甚微,学生无法真正领会到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方法

1.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中职会计学教师应积极进行的教学模式改革,引进或采用新型、高效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教师需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逐步淘汰滞后的教学思维与模式,使学生更加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职业素质。教师可应用情境教学、案例讨论等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沟通协作的能力。

2.对课堂教学及课程内容设置进行科学设计、改革。在课堂教学及课程内容设置设计上,学校应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来进行课程的合理安排。当前大部分院校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相关技能培训严重缺乏,使得学生职业能力较差而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需要配合必要的技能课程设计,以针对性进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思维能力。通过在会计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案例的实证教学,可以发现其对于枯燥、抽象的会计课程教学具有较大帮助。通过列举生活化案例,能让学生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在生活化案例中设计一些可以实际操作的部分,不但能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还能加强学生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生活化案例教学区别于传统知识灌输性的学习,通过对一些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找出解决方法,创新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化案例的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生活化案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章节。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全面考虑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对不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更新,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

3.注重教学实践,提升职业技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满足社会需求。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应对接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重点”的思想来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岗位的实际变化情况,将新知识、新标准等纳入课程,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在教材编写时,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简化、删除空洞的不相关的知识,满足社会企业中会计岗位的能力需求。在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其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技能应用到社会工作实践中,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中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为宗旨的特色教育,培养的会计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须具备过硬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投入社会工作,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ρ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锻炼,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寻找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完善,以获得更大发展。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技能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实践热情。此外,中职学校还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将会计专业学生带到实际的企业环境中实习、学习,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会计工作的具体流程,以锻炼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各项技能。中职学校也要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目前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以及选拔人才的相关标准,以便进行教学改革,更好地培养社会需求相符合的专业型人才。

4.建设一支整体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来说,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其言谈举止,讲解的内容,会将自己的社会情感、个人品质等传授给学生。会计学教师对职业素质的认知、对于职业活动的判断、处理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学校应重视对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不仅重视教师会计学实践经验与技能,还需要注意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提高。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积极组织授课教师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教师的法律意识与职业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结语

中职会计教学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摇篮,对于满足学生职业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有重大意义。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会计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会计学生步入社会、适应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积极优化课程设计,完善教学方法、手段,进一步促进学生实践学习,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赵浩容.中职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育浅谈[J].新课程・中旬,2013,25,(10):67-68.

会计的职业素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道 正派 慎独 建设

会计职业素质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所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目前我国在培养会计人才方面,往往只注重进行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素养和法制观念的教育,导致许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等相关者的利益,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秩序。因此,加强会计职业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工作作风

一是理想信念要坚定。会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把远大的理想与会计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会计人员应牢固树立会计职业观念,爱岗敬业,倡导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二是工作作风要扎实。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财财务人员经常和钱物打交道,这就要求必须做到忠于职守,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敢于同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同时,严格落实各项财务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要增强会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及对会计事业的执著追求;培养会计人员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二、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业务能力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经济工作,做好财务工作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业务能力。加强会计职业素质建设,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开拓视野、增进知识,明辨是非,更加自觉、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过硬的业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分析能力、会计决策能力会计管理能力等方面。会计核算能力是基础,每个会计人员都要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进行核算,为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而会计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是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作为会地人员应刻苦学习财经方面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既要通晓专业理论,又要擅长会计实务操作;同时,随着对外经济贸易交流的增长,客观上要求财会人员能熟练地掌握一种外语,促使自己的会计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练就过硬本领,迎接会计国际化的挑战。

三、牢固的法规意识,严明的纪律观念

法律规范是会计人员素质建设的重要保证,依法办事是会计职业行为内在要求。作为称职合格的会计工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还要熟悉相关的经济法规,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在现实工作中,要以各项法律法规为尺度,依法办理会计事项;反之,如果不按法律办事,不仅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如“琼民源”事件,在1996年5月至1997年年初期间,虚报5.66亿元利润,虚增6.57亿元资本公积金,严重损害了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造成“琼民源”股票交易停牌,相关责任人也被追究了刑事责任。由此可见,会计人员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原则性,使遵法守法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使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真正做到依法理财。

四、 树立诚信思想,努力做到慎独

会计人员素质的根本要求是一个“诚”字,要求会计数据真实、可靠,绝不可弄虚作假。为人做事在于一个“信”字,如果一个人失去信用,就会徇私舞弊,以至身败名裂,更为严重的是会危害企业和社会。美国的安然事件及中国的银广夏事件、江光实业事件的相继发生,正是由于缺乏诚信所致。会计人员要牢固树立诚信思想,就要努力做到“慎独”。“慎独”一词出自《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道德品质,最细小的事情最能显示人的灵魂。所以当君子独处时,不做任何坏事。可见“慎独”这种意识值得会计人员继承和发扬。会计人员经常单独承担某些工作任务,能否坚持原则,尽心工作,这都要看“慎独”的功夫。而要达到慎独的境界,必须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必须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学习古人“每日三省吾身”的端正态度,培养自制、自律意识,对别人的意见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坦然接受。

五、积极参加实践,俱有时代意识

社会实践是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根本途径。会计人员只有投身到会计实践中去,才能比较切实地了解和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会计人员应广泛接触社会,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会计职业实践也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必然要逐步向前发展。在这个前进的过程中,会计从业人员应俱有时代意识,即发展、创新和开放意识。在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引进西方的财务概念框架,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作为具有现代管理的会计人员,还必须有开放意识,以博襟,推进中国会计事业的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以后,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加强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建设,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会计职业道德》 广东省财政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材编委会编写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2]《中国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99年10月31日

[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财政部 1996年6月17日

会计的职业素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岗位;职业道德;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4-73 -02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以及在处理会计关系时所形成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是一般道德在会计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因此,笔者认为职业道德中包含了对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培养的概念。

一、从会计总账岗位谈自身体会

作为一名在会计总账及管理岗位20年的会计人员,本人以为不仅要思考“会记账、填表、写分析就是一个好会计吗?” 还要进一步思考“做好三张报表就够了吗?”

现代社会的会计工作已不仅仅是单纯地记账、算账和报账,套用一句流行语,“学做账,先要学会做人”。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可以在其工作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会计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较低,但会计工作肩负重任,所以会计就得有自我牺牲精神,因为会计工作默默无闻、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日常工作涉及的输入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提供资料、撰写分析,只能存储在计算机里,印证在账簿上,凝聚在决策层的报告里,其实正是靠这种不图名利的无私奉献和埋头苦干的精神,才能使财务人员为决策层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服务,使各项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单位的工作可以正常运转。会计人员担负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任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容易得罪人,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以对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具体分析、正确对待。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并选择时机进行沟通,以便应变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二、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作用

(一)提高财务报表的分析质量

财务报表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所以必须提高财务报表的分析质量,以更好的为管理层服务,事实上这也是会计职业素质的自我提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不仅需从横向纵向加以分析比较,还应结合财务管理指标,对企业营运能力,经营管理提出建议,以真正使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能满足企业管理层的要求,并通过企业管理层的行为与结果来满足其他相关利益集团的要求。

企业普遍采用以财务业绩为重心的,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主要形式的财务报告来揭示整个企业的经营状况,虽然这已经能够基本满足企业管理层的信息要求以及决策要求。但是现行的财务报告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因为会计信息存在不完整性,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现行的企业报告只关注过去而不重视未来。所以作为与时俱进的财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增强财务分析报告的决策有用性,才能符合新时期的要求。

(二)成本会计上升到管理会计是必然趋势

由于会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往往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 ,疲于应付日常核算、资金头寸、会计数据,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忽视了财务管理,轻视了对经济活动的深入分析,淡化了财务管理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所以会计人员不能拘泥于一名成本核算员,停留在成本会计的低层次,应努力提高职业素质,上升到“当好参谋,参与管理” 的新高度,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应该积极运用大量的财务管理指标如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率、投资收益率,动态的分析各种数据的潜在意义,同时运用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例如EVA(经济增加值指标)等对企业真实盈利状况加以测评。第一做好预测,第二参与决策,第三制订计划,第四严格执行,第五做好效果评估。

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核心。会计工作必定围绕这一中心来开展,于是会计人员一方面要通过对各项资金、物资的管理、监督,以保护财产安全,挖掘增产潜力,少花钱多办事,加速资金周转;另一方面要通过收支管理,以合理组织收入,节约费用支出,少投入多产出,增加财富收益。

会计人员应充分利用会计信息,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要不算死账,算活账;既要合“理”,也要合“法”, 在企业管理中大胆提出不同见解,发挥其管理参谋作用。新形势下的会计人员不仅应是一个懂得会计核算的人,更重要的应是一个善于理财,善于管理的会计人员。

(三)使财务信息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价值

有效的财务决策信息将全面的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变动信息,这是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息息相关的。 因此财务信息能力的提高,不仅是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提高,更能左右企业经营决策的方向,从而确保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延续。

企业的财务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与社会贡献能力等多个方面,它是一个完整的能力体系。

随着国内外经济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企业决策层也充分认识到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经营者必须要看得懂财务报表,必须要学一点财务知识,因此会计人员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会计人员可以更经常地接触到企业的经营预测和决策过程中。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将不仅需要为经营管理人提供预测和决策所用的信息,甚至还要代为作出经营决策和预测。因此,会计人员要丰富自身的业务水平,拓宽专业领域,比如引用“理财学”、“投资学”等内容,以适应企业决策和预测的需要。财务指标有很多,但只有那些能创造价值的指标,才是对企业管理确实有用的指标,而选择和利用这些指标也是新形势下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

会计的职业素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社会工程。笔者认为,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其主要构成要素有:(1)会计职业理想,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灵魂;(2)会计工作态度,这是会计人员履行职责义务的基础;(3)会计职业责任,这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主要标准;(4)会计职业技能,这是会计人员圆满完成会计工作的技术条件;(5)会计工作纪律,这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一种标准;(6)会计工作作风,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力量,是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连续贯彻的体现。

一、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作用。会计造假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虽然解决会计造假不能仅仅靠会计个人力量,但是会计造假主要发生在会计工作中,主要是会计行为,在解决会计造假中,会计人员必然是主要力量。因此,在目前会计造假和信息失真严重的情况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意义。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具备“德、能、勤、绩、公、廉、俭”等七个方面的素质。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管理工作好坏的关键,会计人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风严谨、艰苦朴素、大公无私,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会计职业道德和谐环境的建设。会计人员不仅仅只存在于会计领域,他们更是社会大环境中的一员,会计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消极影响主要来自于法律的不健全、制度的不完善、与会计人员相关的其他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净化会计行为环境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会计行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个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道德意识淡薄、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会计行为环境,单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是不够的,而是要依赖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和协调。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际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各行各业都应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当然,我们也不能坐等外部环境净化之后再来谈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会计人员也决不应因环境差而放弃道德修养。“出污泥而不染”仍应该是会计职业界的一种高尚追求,这也是最终赢得社会尊重,提高行业信誉的重要保证。

二、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1、会计管理体制原因。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那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大小,关键在于单位负责人的从属关系。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的文化程度以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密不可分。有的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一定经济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立场不坚定的会计人员违背会计法律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制造假账,弄虚作假。

2、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财政、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力度不能给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单位所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我国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一定程度上助涨了造假的气焰。同时,会计监督、咨询、服务等体系尚不完善。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建议

1、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地对其评价需具备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指标选择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体系评价出的结果,其选取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这一目标来设计,并由代表会计职业道德各组成部分的典型指标构成,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目的性要求选择恰当的评价因素,使评价结果能直接作用于会计人员的工作中,提高评价的应用价值;(2)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求指标设计必须有科学依据,能够真实地反映会计人员实际职业道德状况,同时又要全面、系统并具有代表性,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的指标和内容;(3)标准化原则。标准化是现代科学评价的重要手段,标准化的作用在于能统一评价因素,保证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结果的可比性,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4)可操作性原则。就是从实际出发,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所能够取得的资料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并能满足时效性要求的方案,使评价得以顺利贯彻实施。

2、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1)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管组织。监管组织的建立根据我国的实际可以分两步走,在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先在中国会计学会下组建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这一步近期相对容易做到,但权威性稍差。然后,待条件成熟时,建议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单独组建中国会计协会,权威性较高,负责全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管;(2)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制度。建议结合会计证的年度检查,对全国的持证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建立道德行为档案。对在各种财政、审计、税务检查中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进行量化记分,在会计证年检时根据档案记录,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会计素质提高。会计人员应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以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切入点,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应注意对理论的思考,保持对热点问题的敏感,充分认识和估计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大胆探求,努力实践,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作者单位:沪陕高速公路宛坪运营管理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