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网络语言 互联网技术 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人类认知水平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能源动力,认知的建立不再受局限于时空特性。机器文明与语言文明的结合构造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网络语言。随着网络语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网络语言的发展态势展现出极大地兴趣,各种类型的网络用语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网络语言对于社会语言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调整好网络语言与社会语言的关系是构建和谐语言社会的重要步骤。

2研究现状

2.1针尖对麦芒,肯定与否定的碰撞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语言异军突起,形成了语言界的一股别具风格的新势力。有人主张这是突破语言瓶颈发展的灵丹妙药,认为网络语言代表了新世纪语言发展的趋势,引领着语言界时展的潮流,彰显着时代的精神,展现着当代社会的盎然生机景象,其典型代表人物有钱乃荣。支持者主张: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网络时代,人类的生活与网络密切相关,网络语言是作为一种新的语言文化面向当代世界汉语文字迅速发展的新动力,新的时代须有新的语言载体,任何语言的创新、新生都是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面对不懂就应该学习而不是保守地指手画脚。认为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的Logo语言,网络语言对于汉语的国际化推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网络语言的推过程中借助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新的图式总是在同化、顺化之间不断地前进、发展。另有一些人则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认为网络语言是对社会语言的一种污染,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口语化、群体性会对现代语言结构性、严谨性、规范性造成严重的破坏,其典型代表有李如龙。认为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网络语言的恶俗性、求异性会将现代语言引向不良发展方向。主张对待网络语言要防微杜渐,建立网络语言进行标准性、规范性框架。

2.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为了对网络语言做更加深入的研究,我国不少语言学家纷纷投入到对网络语言研究阵营中,在这期间也结出了网络语言研究的累累硕果。早在2000年10月,易文安就编著了中国第一部网络用语词典《网络时尚词典》,主要对网络语言第一次进行了初步的分类。不久之后,由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也相继问世,这是第一本由语言学界组织主编的与网络语言有关的词典。除此之外,与网络语言相关的文献在此期间也层出不穷,通过在CNKI平台中关键字“网络语言”的搜索就多达300余篇。在新世纪交接之初语言界形成了一股网络语言研究热潮,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总的研究趋势可分为以下几类,主要包括网络音译新词的构词特点及其产生原因、网络语言的语用分析、网络语言的规范。

2.3网络语言的分类及其特征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语言学家对网络语言分类也不尽相同,杨建民把网络语言分成了七大类, 若干小类。而另一学者蒋文天则将网络语言划分为“数字型”、“翻译型”、“字母型”以及“符号型”四种,其中数字型为我们所熟知就有9494(就是就是)、886(拜拜)等,翻译型比较典型的就有fans(粉丝)、tomato(他妈的)等,字母型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MM(妹妹)、U(你)等,符号型则是一种较之前三个用的比较少的一种网络语言,代表有O、O(惊讶)、T.T(流泪)等。不同的分类标准衍生出的形态各异的分类形式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的体现。不同的分类标准体现出网络语言的各异形态,在二十世纪初期,网络语言就以其多样性、简洁性、创新性、形象性、大众性风靡全球,打破交流过程的年龄限制,在使用过程中老少皆宜,尤其成为广大青少年、中年人的交际宠儿;在利用网络社区交流过程中,用户可以随意创作、随意使用被所在交际群体所认可的网络语言,没有语法的限制,没有对错之分,这体现出网络语言的创新性;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网络语言的简洁性为网民时间的节省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表情()就能快速、清晰地表达出心情高兴的意思。“呵呵”、“嘿嘿”立马就能表现出网名双方所在的轻松氛围,网络语言的口语性在此过程中显现无疑。大众性、形象化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

2.4萌发到茁壮及其语用分析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us)曾说“心理学有一个长久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在网络语言的发展历程中,笔者认为,“网络语言有一个短暂的历史,但有一群忠实的用户”。在依托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网络语言仅仅发展了不到二十年,但对人类语言交流的影响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种语言、文字发明。一方面,与中国古代语言、文字革命的产生背景不同,网络语言并不是要革社会语言的命,它的产生只是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调剂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网络语言风靡语言交流范畴的一个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主要创造者是广大社会普通群众,网络语言的产生不是某种政治目的的达成,不是制度维持的工具,拥有大数据量用户是网络语言能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

网络技术与人类社会语言结合催生出的网络语言拥有强大的语用群落。在网络语言群落中,“网虫”们通过新型网络语言彰显个性以吸引其他“网虫”的注意力;在张扬特性过程中,“网虫”们创造出一些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词汇与语言,网络语言因此成为网民追求个性的有利工具;藐视传统、主张标新立异是他们的不二法则,开放、兼容并包、多元化、追求新颖成为“网虫”摆脱社会语言规范、标准限制的重大突破口;利用网络语言交流进而掩饰真实身份信息是网络语言在“网虫”生活中的另一真实写照,不论男女老少,网络语言的虚拟世界中,语言的反习惯性使得网络语言在网络世界的交流过程中应运而生。

2.5何去何从造就另一舆论焦点

与产生初期相同,网络语言所产生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将网络语言推上了又一风口浪尖,网络语言的规范性角度成为社会大众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 对网络语言规范的分析类型主要包括网络语言规范的态度、 网络语言规范的角度、 网络语言规范的原则和网络语言规范的方法等。

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中立态度,在语言学界,不少学者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性持不确定观点。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会与现有社会语言的规范、原则相碰撞产生出新的语言模式,其产生结果能否被认可还需要时间与实践的检验。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网络语言现处于从萌芽向茁壮发展阶段,其存在形式还未被最终确定,现在就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还为时尚早。第二种为支持态度,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可能会引发社会语言的变革,网络语言的低俗性、随意性会对汉语的纯洁造成一定的破坏。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在网络语言未成为一种主流语言之前,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种为否定态度;一方面,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语言为社会语言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社会语言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真实的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网络语言的发展。

问题的提出通常会导致问题解决的诞生,针对网络语言规范性的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参考标准,大致可概括为语词方式、语词特点、语词的道德性等方面进行规范。

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必须依据相应的原则与方法,在网络语言规范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同的语言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论述。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必要性原则、 明确性原则、 高效率原则、 普遍性原则、 符合汉语结构规律的原则、 注重品位的原则、 注意引导的原则。 在网络语言的规范方法学应用过程中,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要具备动态规范观、容忍观念、 层次规范观念和尊重约定俗成规律。

3研究意义

互联网技术勾勒出的巨大虚拟空间对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面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认知思维衍生出的网络语言所带来的挑战,社会语言在势如破竹的网络语言冲击下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伴随着悄无声息的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下,网络语言已成为网络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思维表达、彰显时代特征的社会现象,研究网络语言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构建和谐网络语言环境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乃荣. 网络影响语言文字发展[N]. 东方早报,2012-12-04(B07).

[2] Piaget, J., & Duckworth, E. Genetic epistemology.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70,13(3), 459-480.

[3] 闪雄. 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J]. 语文建设,2000(10).

[4] 杜韦华,王辉. 略论我国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及趋向[J]. 新西部,2006(12).

[5] 陈伟. 通过网络音译新词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J]. 文教资料,2007(23).

[6] 杨建民.网络语言审美透视[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

[7] 蒋文天. 网络语言的分类及其特征[A]. 江西省语言学会.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

[8] 王志涛,王立家.网络语言与多元文化生态[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9] 吴希斌. 近十年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综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0] 邓军,段慧如.论网络语言与规范问题[J].求索,2004(8).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联网 数字化井场 RTU

引言

传统式油田作业方法对于人力的耗损较为严重,靠人力开采、人力生产以及人力发现故障。这种方式不仅需要较多的人数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抽油机发生故障时,依靠人工的发现往往会错过最佳维护时间,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及企业的经济损失。传统式油田往数字化油田发展转变已是必然趋势,数字化油田优势在于能够高效地发现地下油矿的情况及变化,可利用物联网RTU技术对其进行远程监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人工作业的安全性。

一、RTU技术概述

1.RTU概念

RTU技术即远房数据终端,用于远程掌握数据的采集和监控情况。主要工作方式是通过GPRS传输用户的信息数据到PC机上,达到远程传输数据的目的。RTU能够与一般的远程无线通信设备串连,传输数据,目前,如工业远程数据通信、无线测控、GPRS实时数据传输等都能运用它进行数据监控,为工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易操作、高安全性、低成本的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1]。

2.RTU发展历程

RTU技术发展至今经历了多个改革的阶段,一代RTU技术只能用于采集简单的数据,以及控制开关量的功能,对于数据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都较弱,现场采集的数据需要先发送到数据控制中心,再由数据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传输数据消耗时间较长,会有数据传输中断的现象,并且采用的大多数是非标准协议,此时的RTU技术有待完善。

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RTU的核心处理器功能日益增强,RTU的数据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拓展,能够实现相对于一代而言更复杂的数据计算和更标准的通信协议,不在依赖控制中心处理数据信息等。

如今,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了RTU技术更智能的发展。现代的RTU技术接收到数据后,可以自动判断数据是否需要立即上报给控制中心,或在接收到要求时再向控制中心传输。并且,现代的RTU技术可自行检查网络中断情况并自行重新连接,在网络中断后立即保存数据到数据库中,保障了数据不丢失和实时性。甚至现代的RTU技术能够向几个控制中心同时传输数据。

现代的RTU技术在接收到数据时可对数据进行加密,也可以拒绝未授权访问者的访问,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避免数据被非法拦截[2]。

二、物联网技术与数字化井场相结合

1.采集数据

首先,在悬绳器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和载荷传感器,之后,传感器通过对抽油机光杆运动速度的测量,再将得到的速度值进行计算,所得值就是抽油机的工作运动位移值,这种计算方法称之为载荷位移数据采集法,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至接收平台,接收平台把接收到的位移功图信号通过RS485通信接口传输给PC机。这种方法中传感器设备能够对数据进行精确测量,安装简捷,便于操作,无安全隐患[3]。

2.无线网络处理

传统的物联网技术需要很多电线辅佐作业,不仅对施工现场的工作加大了难度,而且维护抽油机监测系统难度系数也大,成本也较高。通过引入智能RTU技术,可以实现传感器安装启动后自动寻网,连接无线网络后就自动搜集数据并发送,将数据实时传送至PC机。这一形式,所有传感器节点都与控制中心通信,两个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数据通过中心节点进行传输,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种网络结构灵活,对井场各种数据的监控更加便利。这种网络的工作形式增强了数据的传输力度和传输数量。井场RTU用于平台综合数据管理和应用,传感器接收数据并初步处理后,通过光纤、GPRS、3G等网络方式传输数据至控制中心的PC机上[4]。

3.对井场抽油机的实时监控

当抽油机工作异常、油井井筒需要作业、发生突况等现象时,抽油机上的电流传感器会及时的察觉出来,通过网络信号进行远程自动报警,通过传感器收到的数据和信息,自动判断油井出现的故障详情,并告知技术人员。同时PC机客户端能够通过控制中心对抽油机远程操作,进行关闭或启动行为。传感器接收到的各种数据,经过无线网络的传输后进入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数据整合、储存或使用,能够检查油井、油层、油藏变化等多方面信息。

三、结语

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井场建设中的应用对于油井抽油机监测、油井情况的实时跟踪以及井下安全情况的实时掌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将数字传感器安装在油井抽油机光杆中,可以检测抽油机的工作情况,将油井数据传输利用网络或通讯技术传达至控制中心,达到对抽油机工作情况远程操控的目的。

其次,通过无线传感器的研发,利用传感器自动实现自动寻找传输地址,已完成数据传输,做到少人工、高效率、低成本的数字化井场作业,而这也是井场监测技术中的一次革命。

最后,将物联网RTU技术用于数字化井场建设,能够简捷、精确的实现井场实时数据的收集和跟踪,利用有效数据提高油田生产效率,提高油田作业产量。

综上所述,以物联网络RTU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井场建设中,改变其生产方式能够大幅度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企业的资金投入,使数字化井场发展的更好。因此可以看出,利用RTU技术引进井场中所带来的高效率生产,将油田的作业形式进入数字化时代,提高企业产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这种高新技术在油田产业发展中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卫国. 物联网背景下的数字化油田站控系统[J]. 工厂自动化,2012.

[2]沐峻丞,檀朝东,黄晶涛,等. 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数字化油田[J].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0(09).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发展历程; 智慧城市;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N911.7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6)07?0112?03

Abstract: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network age takes the computer as the core, and has great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 the research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including cognitive science, biological intelligence, physics and network science. The leve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high, and processing speed is fast, which can reduce the burden of manual labour or mental work for human,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human life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describ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Internet age is analyzed by taking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smart city as the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estimated. This analysis has positive meaning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history; smart city; development trend

1 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

20世纪50年代随着第一台现代计算机的出现,人工智能的兴起涌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通用问题求解程序LISP表处理语言、跳棋程序等,不过到50年代末期发展进入瓶颈期。

在60年代初期,专家系统的出现使得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直至7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是MYCIN疾病诊断和治疗系统、Hearsay?II语音理解系统、PROSPECTIOR探矿系统和DENDRAL化学质谱分析系统等,专家系统的出现和成熟把人工智能推向了实用化的发展道路。

在1982年,日本开始了“第五代计算机研制计划”,掀起了人工智能研究的热潮,使人工智能在80年代得到极大的发展。在1987年,美国召开第一次神经网络国际会议,此后各国都加大了对神经网络的研究,使神经网络飞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信息处理的效率,为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90年代,随着国际互连网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人工智能的研究对象开始由单个智能主体转向网络环境下的多个智能主体,更加关注整个的网络环境,更加的立体和全面。人工智能不仅能解答基于同一目标的分布式问题,还能解答基于网络环境的多目标问题求解,极大的提升了人工智能的实用性、智能性。而Hopfield多层神经网络的发展,则进一步扩大了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

2 基于网络时代下的人工智能的应用

2.1 以智能配网为例

传统的通信方式已适应配网智能化发展的需要,对于二级通信方式更是如此,因为其需要架铺屏蔽载波电缆。而屏蔽载波电缆的架铺不仅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而且建设周期也长,不具备环路条件[1]。尽管可进行GPRS无线公网改造,但还是会存在任一级通信中断都会影响配网终端设备的通信,可靠性、安全性差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普及无线专网技术在智能配网中的应用,减少停电时间和经济损失。而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成熟,为智能配网的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撑。无线专网技术的应用应在电力监控系统的范畴内进行,以网络的生产控制大区为发展平台,借助于生产控制大区的专用网络通道进行通信[2]。WiMax技术是智能配网应用无线专网技术的首选,其“三遥”功能是通过配电调度系统、无线专网通信的配电终端装置实现的[2]。

WiMAX技术能在现有的网络设备上开展,支持TCP/IP协议,基站可提供标准的以太网口,通过全IP的网络与现有的网络直接连接,连接城域网。WiMAX电力专网能综合接入包括无线路由器的常见网络终端设备,直接连接二层交换机,并把信息以图标、语音、数据的形式进行传递。通常情况下,配电终端的数量是变压器的数十倍,而一个中等城市变压器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不利于配电终端相关信息数据的管理,对于离散型高、距离远、数量多的配电终端更是如此,而WiMAX电力专网可点对多点、远距离传输、运行可靠,有效应对上述问题,可以把配电终端直接接入配电控制中心,非常有利于调度中心收集线路故障信息、智能电表的大用户的用电量。

比如,对于一个配有主干光纤设备到供电公司的开闭所,假设配电支路的最远配电终端距开闭所15 km,开闭所距离供电局20 km,配电终端FTU和TTU均匀分布在配电支路沿线内,电杆高度5 m,控制箱附近10 m开阔。那么可以沿配电支线走向建设3个WiMAX基站,每个基站覆盖半径4 km,以就近原则接入终端,每个基站接入60个,覆盖配电支线全段。为了确保以后发展需要,可把配电终端接入基站的数量设为200,并通过划分扇区增加容量。通过WiMax基站,开闭所就能通过无线专网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再通过开闭所的光纤主干网把相关数据汇集到配网调度控制中心的DMS系统中。

2.2 以智慧城市为例

应用智慧城市关键支撑技术构建智慧城市时,首先要着眼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设计初步的智慧城市的顶层架构方案,结合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方向,并对方案进行整体的分析和考证,保证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确定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目标,在整体上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效果。其次,各支撑技术系统要保证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各技术系统的建设要保持开放性和标准化,并在他们之间建立相互联系和配合的规则和标准,实现系统的可运营和可管理。

构建智慧化信息支撑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利用关键支撑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主要的工作对象是交通、环境、通信、水电、公共安全、医疗、政务,继而收集并利用城市各种形式的资源。在信息资源整合方面,加强对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提高智能分析数据的能力,并不断完善整体运行平台的建设[2]。

如图1所示为智慧城市信息支撑体系架构,作为一种开放式立体体系架构,它是由平台层、感知层、应用层、网络层组成。值得注意的是,整个网络中的智能处理、计算能力在这四个层面上都有所体现:网络层的使能控制层面、应用层内的智能处理层面、感知层的网关层面、平台层的大数据智能分析与PAAS公共服务层面[3]。该开放式的体系架构实现了整个系统能力的均衡部署,通过四层的相互关联与智能分布,保证其构架具有可自由扩展、清晰、标准、面向未来的特性。在此构架的基础上,建议有一个可自由删除、添加业务的环境,而弹性业务环境能保证业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感知网关、感知网络、传感器、感知终端等组成了感知层。城市环境中的事物状态是感知层的主要工作对象,感知层把感知数据送到网络层,并且为了保证整个体系架构的应用,感知对象、网络、终端等各个环节处在可运营、可管理的状态下,城市智慧管理中心要对感知层施加管控手段。

作为智慧城市信息、数据传递的主要载体,网络层使得应用层和感知层之间数据的传递更加迅速和可靠。

云计算IAAS层和PAAS层共同组成了平台层。而云计算IAAS层的核心设施是互联网络、数据库、云计算操作系统、服务器存储设备,保证应用层和PAAS层的应用服务系统的运行有足够的资源和稳定的虚拟化运行环境支撑。PAAS层包涵的大数据处理和智能挖掘分析系统、公用服务组件、中间件等主要是为了保障应用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应用层经常使用到的应用有以下五类:智慧城市决策领域、智慧安全领域、智慧城市管理领域、智慧公众服务领域、智慧环境领域,五类应用保证了应用层面作为支撑智慧城市发挥功能主体作用的实现,他们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3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预估

在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语言翻译。不过,当前的语言技术并不成熟,尚不能克服语义障碍,既不能把任意输入转化为高质量译文,也不能生动体现自然语言中模糊、暧昧成分,更不能对整篇的文章进行理想的翻译,但相信随着语言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语言翻译将不再是难事。

自适应系统是人工智能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方向之一,自适应系统不仅能处理完整的信息,还能处理残缺的信息,甚至能对残缺的信息进行智能化补充。发展自适应系统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笔者认为首先应发展理解与处理上下文的技术,使信息、数据的处理更加成熟、高效、准确。发展多路学习机制,使得自适应系统能在日常的运行中不断积累经验,使人工智能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最后发展自动进化机制,使得人工智能不断学习,改变单一的被动处理信息为主动的智能处理信息,甚至具有一定的预判能力。

对于人工智能的学习,还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现阶段已成功运用的学习方法有增强学习算法等。当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线学习方面,这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困扰着相关技术研究人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寻找到一个新的方法来解决移动机器人智能存取信息、自主agent等难题,克服在线学习技术瓶颈。

在最受人们关注的机器人领域里,人工智能蕴含着十分强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现在已经实现了机器人与人的对话交流等强大功能,但相信在未来,人们一定会挖掘出人工智能更多更强大的功能并运用到机器人中,让机器人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在控制领域内,虽然已经实现了远程操控技术,但并不普及,相信在未来,人们可以更轻松自如地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对家用电器等的远程控制。

4 结 语

人工智能一直处于计算机的前沿技术,其研究的理论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预估。重点以构建智慧城市为例,阐述了人工智能在建设智慧城市中的具体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它将会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睢丹,金显华.人工智能在网络拥塞控制中的路径优化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28(9):102?105.

[2] 钟义信.人工智能的突破与科学方法的创新[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2,25(3):456?461.

[3] 陆阳,乔钢柱,谭瑛.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程序开发与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4,4(3):31?32.

[4] 陈晨,齐向东.基于RFID的智能车库系统设计[J].物联网技术,2014,4(4):30?31.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联网;消防;大空间仓库;火灾防控

引言

大空间仓库建筑,因其空间大、储存物品种类繁杂等特点导致发生火灾时发现不及时,并且易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目前采用的消防安全措施基本都是以被动防御为主,因此,研究智能化且易于实现的防控、管理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消防”也是主要的应用之一。物联网应用于大空间仓库建筑消防系统之中,对于火灾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物联网应用于大空间仓库建筑的消防系统的设计与运作流程进行简单阐述。

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简而言之,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具体来说,物联网就是由具有自我标识、智能且感知的实体通过通信技术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网络[1]。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兴起并在人类生活中得到应用的。其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组成物联网的主要技术包括以下几个:(1)自动感知技术;(2)移动通信技术;(3)嵌入式技术;(4)计算机网络技术;(5)智能数据处理技术;(6)智能控制技术;(7)位置服务技术;(8)信息安全技术。而目前消防安全系统设计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主要是预防的主动化以及消防设施管理的智能化。要实现以上的目标,主要是要加快物联网中的自动感知技术在消防中的应用。

2大空间仓库建筑火灾特点

由于大型仓库建筑的空间与使用功能复杂,火力密度较高,使之与其他建筑比较,在火灾预防及火灾特点方面具有独特性.

2.1易发生有毒烟气且不易控制

受大空间仓库建筑内部热气压得影响而在上部产生的热空气会阻止烟气的上升而造成自然排演的失效。

2.2燃烧物种类繁杂,火灾负荷大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大空间仓库作为主要的仓储场所,所储存的物质种类繁多且火灾荷载较大。

2.3火灾扩散发展成大范围的火灾

大空间仓库建筑空间大,燃烧条件与室外较为相似,同时氧气含量高。

2.4易发生且损失较大

仓库里存储的货物中含有较多可燃、易燃、易爆等物质,一旦符合发生危险的条件,易造成较大的燃烧,危及人员安全,不易扑救。

3消防系统的设计

3.1传感器系统的设计

该消防系统作为一个小型物联网系统,与物联网的组成基本相同,主要是由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3部分组成的。本文主要是对感知层的设计进行阐述。目前,采用的火灾传感器主要是烟雾感应探测器、温度感应探测器等传感器型的报警器。由于需要对燃烧产生的烟雾以及高温进行探测,而这些都需要出现明火甚至火灾达到一定规模才能触发火灾报警器报警,因此以上的传感器基本上都属于被动防护方式。这类防护方式不仅效率比较低,而且存在可能发生误报、智能化不足等缺点。为了提升消防安全系统的主动性与智能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与改良。3.1.1将环境温度控制在储藏物质的着火点下因此,可以采用非接触式的热传感器,在大空间仓库内按照一定的方法布置,主要用于探测建筑内环境的温度。根据储存物品可以得出环境允许的最高温度,因此,通过大量布置非接触式的热传感器来测量环境温度,从而对于整个建筑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将测得的温度数据实时回传至后台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使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发现仓库内温度的异常,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3.1.2不同的储存物品,使用不同型号的接触式热传感器由于仓储的自身特点,大部分火灾都是有阴燃或者自身温度过高导致的小型明火造成的,因此,对于储存物品的温度检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储存物品的容器或者在物品的内部可以使用接触式热传感器进行物品自身温度的测量,然后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传回后台的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实时呈现在管理人员的面前,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降温。当使用接触式热传感器时,如果是在物品内部使用,要考虑二者接触是否会产生不安全的因素。3.1.3力传感器的使用在消防系统中主要使用的力传感器有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首先,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安装在消防车辆上,用于检测消防车辆的灭火材料的使用情况,并通过通信系统回传至消防指挥系统,对于灭火过程中战斗力量的分配与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得灭火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压力传感器也可安装在仓库周围的消火栓系统中,主要用于监测整个消防栓系统的压力是否符合要求,能够有效对于整个系统的有效性进行监控。

3.2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设计

RFID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空间耦合的方式,实现无接触的标签信息自动传输与识别的技术。RFID标签主要是由存储数据的RFID芯片、天线与电路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电子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利用RFID技术,可以在消防系统的设计的许多方面得到应用。首先,利用RFID技术可以对大空间仓库消防系统内所有应用到的消防设施进行全程的监控,对于系统中的设备的出场时间、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可以做到对于设备的定期保养与维护,使得系统中的设备更好地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其次,利用RFID技术可以对系统中的设备运行时的状态进行监控,以达到对系统更好地管理的目的。

4结语

将物联网技术与现代消防技术相结合,进行大空间仓库建筑的消防系统的设计,不仅有利于该类建筑的管理,也能促进相关消防技术的进步。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消防”使得现在的消防技术更进一步,不仅实现了消防技术的智能化以及科学性,也同时提高了消防管理的合理性,减少了指挥人员主观性对于消防管理以及消防指挥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的大空间仓库建筑的消防安全系统,不仅仅有利于该类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实现消防管理的智能化,降低消防管理的成本。同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该类建筑的消防安全系统的设计之中,也更好的促进了同类型其他建筑甚至所有类型建筑消防安全系统设计的智能化,对于“智慧消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得推动的作用。这对于我国消防相关管理以及救援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黎.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开设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6(32):128-129.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南山铝业 物联网技术 物流业务 优化

一、南山铝业物流现状分析

(一)企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SW)

1.优势

(1)完整的产业链

公司拥有从热电―氧化铝-电解铝-铝深加工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各生产环节距离短,不仅有利于各环节工艺衔接,而且有利于降低各环节之间材料的运输费用,如公司自产电解铝以液体形式供应下游熔铸用以直接铸造铸锭,能有效降低费用。

(2)运输成本低

公司距离龙口港直线距离为20公里左右,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主要原材料铝土矿和煤炭主要采取海运方式,降低了公司的运输费用。目前,公司正在修建自己的港口,该港口距离公司氧化铝厂仅为2公里左右。该港一旦口建成,将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

(3)生产成本低

氧化铝生产成本较低,主要因为公司拥有自己的电力供应、铝矿土进口较为方便等。公司电解铝生产与行业平均生产成本基本持平,但由于公司实现了氧化铝自给,其实际生产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劣势

产品单一,产业链条短。目前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电解铝、氧化铝和铝型材,其他产业基本是依托其生存。铝产业高端产品几乎空白,且电解铝发展受到政策制约,因而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虽然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产业链条较短,不能满足企业的全面发展。

(2)电解铝产能不足,且生产耗电较高。公司目前拥有15万吨电解铝产能,尚不能全部满足下游深加工产能的需要,不足部分需要从外部采购。公司每生产1吨电解铝平均耗电14300度,在行业中不具有优势。

(3)缺乏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南山铝业飞速发展,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勤奋敬业的高素质员工,但面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新形势,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综合性管理人才及学科带头人则越来越显得不足。

(二)产业发展的机会和威胁分析(OT)

1.机会

(1)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南山铝业是山东省重点企业,连续几年创税收近亿元,有力促进了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一直以来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南山铝业有优先获得政策、资金、项目的优势,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2)铝产品市场高速发展。中国工业化进程对基础原材料特别是基本金属的需求在高速增长。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迅速发展,产能规模快速扩张,产量和消费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住房、汽车消费等相关消费成为居民消费亮点,建筑用铝消费是中国铝消费的首位,其次是交通用铝消费。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就进入汽车消费黄金时期。因此,中国铝消费前景乐观。

2.威胁

(1)对上游资源的控制不足。煤、铝矿土是南山铝业的主要原材料,但目前公司大部分的煤、铝矿土需要靠市场解决,受市场的波动影响较大。能否尽快加强对上游资源的有效控制,保障稳定供应,关系到公司的健康长远发展。

(2)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电解铝发展。近年来,随着投资的快速增长,我国电解铝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到“十二五”末期,全国产能将超过3000万吨,产能过剩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电解铝行业这种无序扩张、重复建设的势头,如果不加制止地任其发展,不利于我国铝工业的健康发展,也将给国家、企业造成大量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南山铝业物流优化分析

(一)运输业务智能化。通过物联网集成各种运输方式,应用自动获取数据技术、自动跟踪技术、自动数据交换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等,进行单子订单处理、在线数据传递、实时运输路线追踪、车辆调度管理和货物在途状态控制等一系列运输作业,建立一个高效运输系统,及时掌握货物信息、道路交通信息、物流设备信息等。在物联网环境下,将附有车辆与物品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附着于车辆与物品上,实时查询车辆与物品的运输状况,借助车辆实时配送、可视化在线调度与管理系统,从而实现运输作业流程的标准化、运输作业信息的透明化以及运输作业流程的优化,极大限度地降低货物运输成本,提高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和智能性。

(二)仓储业务智能化。在物联网环境下,利用信息采集与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感知货架、自动搬运设备、堆垛机的自动控制和自动仓库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实时采集产品信息和仓储信息,即时掌握仓储活动状态,实现实时响应,动态应对,提高仓储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配送业务智能化。利用物联网的网络化信息技术、智能化的作业设备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能自动识别跟踪货品,智能实现出入库管理、分类拣货、补货以及产品销售情况分析,解决目前物流仓储配送数据采集不精确,数据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精确快速地实施物流配送业务、控制物流配送流程、支持物流配送决策,减少货品库存积压率,在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时提高服务品质。

(四)信息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对物流信息的全面感知、安全传输和智能控制可实现从信息管理到控制的飞跃。利用物联网建立南山铝业公共信息平台,共享物流信息,使得信息的收集实现数据库化与代码化,信息处理实现电子化与标准化,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和实时化,实现物流行业与相关机构的信息交互,进一步提高整个物流的反应速度及准确度,降低物流成本和营运风险。

本文首先分析了南山铝业物流产业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以物联网技术对南山铝业现有业务进行优化研究。未来工作中将会引入实际数据来证明物联网技术对南山铝业物流的影响。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2LN72)南山铝业智能物流系统研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课外生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明胶科学与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