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定课程计划

制定课程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定课程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定课程计划

制定课程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学习评价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全方位的课改进程中,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在诸多教学改革中显得相对滞后。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着下面这些问题:

(1)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关注远高于对教学评价的关注。在教师进行教学计划时,往往忽视对教学评价的思考和分析。造成课堂教学虎头蛇尾,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得不到充分的认识,教学评价的有效价值得不到体现。(2)学习评价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首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学习评价禁锢了。学生们害怕犯错、失败,习惯了得到一个答案就停止寻求其他答案。其次,评价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素养、学习效率、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再次,评价方式忽视了对教学的改进和对学生的激励功能。

1学习绩效评价模式内涵解析

完整的学习绩效评价应当是一个系统的循环流程,它包括学习绩效评价计划制定、学习绩效评价过程开展、学习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学习绩效沟通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学习绩效评价计划的制定,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习绩效评价环节的开展。

2学习绩效评价计划的制定

2.1学习绩效评价目标确立

首先,学习绩效目标不同于学习计划,目标的个数在2-3项最为适宜,太多就会成为具体的学习计划,也会冲淡学习绩效目标的导向作用。其次,绩效目标背后支撑的是课程的相关制度、规范,是制度规范的综合体现。在制定目标时不能试图把所有的课堂要求、规范都逐项体现在绩效目标中。它的实施必须与制度管理、计划管理等结合起来;再次,学习绩效目标需要师生双方沟通确认。在建立目标时,一定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学生认同学习绩效目标。如果缺少双方沟通交流确认绩效目标的环节,达成一致的意见,绩效管理也就失去了最初推行的意义。对于统考通过率这类指标有一定特殊性,指标下达时也需要双方相互沟通,但是沟通的内容不应当是能否通过,而是通过统考所使用的方式方法。(1)学习绩效长期(学期或学年)目标制定:a.个人知识增长、能力提升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b.会考或统考要求。(2)学习绩效短期(每节课)目标制定,即学习绩效目标在各学期、各章节直到每节课再进行更实际的细分设计。

2.2学习绩效评价规则制定

2.2.1分析教学内容,确定考核比重

学习绩效评价模式通过赋予权重系数方式来区分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重要程度,较重要的内容赋予权重系数就大,反之则小。因此,认真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整个课程结构,明确各学习单元对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其地位和作用分别确定各学习单元的考核比重。

2.2.2剖析学习单元,列出绩效清单

学习绩效评价模式中评价学习绩效的主要依据是每个学习单元的成绩。单元绩效评价是学习绩效评价的重点。学习绩效评价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而且评价嵌入到具体的学习内容上。所以须认真剖析每个学习单元,列出每个学习单元的知识、能力、素质绩效清单。根据清单在知识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别赋予分值。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等多元评价方式进行。

2.3学习绩效评价规则解释

2.3.1评价标准分值的设定

绩效分值在设定时必须考虑其准确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习绩效评价是伴随着学习过程展开的,一方面它的数据必须准确,另一方面它又不能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这就要求合理分配和设计绩效分值。

2.3.2评价奖励分值的分配

评价奖励分值的分配必须考虑两个问题:其一,评价奖励分值必须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绩效的差异;其二,评价奖励分值能激励学生尽最大努力提高学习绩效。一句话,评价奖励分值要让学生觉得加分有意义。因此,评价奖励分值的分配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奖励分值的给予在普通学生与有职务学生间有一定差别。

2.3.3评价周期的设定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绩效评价涉及到多张评价表,每张表的评价周期不尽相同,笔者经教学实践后确定如下:

学习绩效评价周期表

学习绩效评价涉及到计划、沟通、评价流程、成果运用等动态循环管理过程。要做好绩效评价的计划,必须加强对上一轮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持续不断地根据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计划,才能让学习绩效评价取得最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制定课程计划范文第2篇

“顶层设计”这一工程学术语正成为当代中国新的政治名词。顶层设计,就整个国家的改革而言,顶层就是最高层。重视“顶层设计”,就是要求加强对改革的统筹力度,把改革真正提升到制度、体制、机制建设层面。简而言之,就是对改革全面设计,统筹规划。具体而言,就是重大的改革应当立法后改革,以法律手段来使改革从经验型改革过渡到理性、规范有序的阶段。因此,笔者认为,这一理论成果对历经十余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着非常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非常及时的现实引领意义。其中主要的缘由是:

1.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但确立的总体目标仍然高高在上,六大具体课程改革目标真正落实仍遥遥无期;课程结构并未真正优化;课程标准与教育现实仍有差距,方方面面不尽如人意;教学过程探究式、参与式仍然是春风难度“玉门关”,“一言堂”“满堂灌”仍大行其道,这就是说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并未有效转变;教材开发与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仍然较差;课程评价的单向性、主体单一并未真正改变,家长、学生参与性仍然形同梦想;课程管理中国家、地方、学校三分天下并未形成,仍然是一头独大,地方、学校寡鲜;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方式仍然单一,针对性、有效性较差,可接受性进修(听讲式、学位进修)、分享式进修(校际参访、经验分享)、研究性进修(实践、教学设计、自编教材、行动研究)规划性不强,盲目性大,尚未形成有机互动,良性循环;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中命令有余,指导不足,服务淡漠,帮助鲜有,参与欠缺。

2.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问题纷纷显露,并且盘根错节地纠结在一起,已经很难分清哪是教育问题,哪是社会问题,哪是政治问题。比如,不管一所学校如何课改,但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对它的评价从未改变过,那就是升学率,考上重点学校、高考一本、二本的上线率;中小学课程内容是简单了,但配套练习涉及的知识却增加了;学校的课业负担减轻了,但社会上的“奥数”、音乐、美术、艺术等课后学习班、补习班犹如春风三月,莺飞草长。

教师角色多样了——促进者、研究者、建设者与开发者、社区型教师,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制定的考核标准从未改变,分数第一;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重建,并未摆脱以“分”为本、以“章”为本、以“权”为本的阴霾,中小学校长的任命制与职业化还在彼此喧嚣;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有一段时间了,科学的符合基础教育发展实际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机制与学校教育评价机制,仍停留在机制的“制”上,即制度层面,但机制的“机”,即平台,还笼罩在教育行政部门,既“掌舵”又“划桨”的篇章中涛声依旧。

3.经过十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大致走过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证明概念”,即新课改的初期阶段。以积极宣传、全员学习培训、推进新课改为己任。这一时期真可谓“年年困难年年过,年年过得还不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靠改革。第二阶段“证明繁荣”。如果说“证明概念”是课改风来满眼春,那么“证明繁荣”就是从课改雨洒花更红到课改硕果满枝头的过程。这一时期真可谓“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部千顷稼如云”的大好气派。第三阶段“证明可持续发展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这一阶段之后,发展速度渐次趋于稳定,并无大起大落。所有的人(教育管理人员、学校教育者、学生、家长、社会人员)慢慢满足于以一定的节奏在可持续的康庄大道上一路撒欢小跑。但问题就出在这儿,记得汤姆·彼得斯在其《重新想象》一书中说过:“好的管理是公司的坟墓。”在西方有一个谚语:不能教一只老鸟新把戏。因为鸟老了,旧把戏一定会成熟可靠一些。但鸟儿能完成好旧把戏,学不了新把戏,也就离坟墓不远了。鸟如此,公司管理亦如此。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从事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能迷失在美好的现实中而忘却了持续的变革,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还要走很长的路;围绕在新课改周围的各种内外矛盾、问题、困难、阻力,一不小心就会吞噬我们改革的成果,这就需要我们奋力前行的同时时时刻刻保持一颗永恒的变革之心。

二、认识与把握课改顶层设计的必要性必须具备四种眼光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导下,为了贯彻落实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加强新课改顶层设计,笔者认为,理应做到以下两点:

1.全社会特别是政府要正确认识顶层设计的必要性

(1)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引领下,建立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牵头,一大批社会发展各方面学者、专家、实践者等组成的规划团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未来新时期的变革做进一步的高层次的整体规划,以厘清本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建议国家以立法或法规形式颁布相关法律文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驾护航。这样就可以正本清源,梳理关系,明确社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克服每一次教改的诟病——教育系统“独热”、学校内部“独大”的局面。

(3)尽早推进和实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高层次的全面规划、整体设计。

2.认知与把握顶层设计必须要具备四种眼光

制定课程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化 普及型 高职钢琴课程 定位 教学策略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对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战略,是社会人才结构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回应。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高职教学的独特性,因此,高职的钢琴教学亦不能脱离这个语境。为了使钢琴教学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同仁们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如在教材选择上要精选具有典型意义的曲目,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小组课的教学,在学习方法上要学会练琴等。吸取各家之长,本文提出“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定位”的观点及一些教学策略。

一、关于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的定位

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是相对于精英型专业钢琴教育而定义的。要使高职钢琴学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我们以为首先要将课程目标定位准确,才能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使之教有所成。

精英型专业钢琴教育主要指对少部分有钢琴演奏天赋学生进行的系统而扎实的钢琴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培养目标是钢琴演奏家或钢琴理论及演奏的研究者,一般由专业艺术院校的钢琴专业来承担。

职业化、普及型的高职钢琴教育主要针对大部分没有钢琴演奏基础的、已为成人的高职学生而实施的实用性、宽泛性、基础性的钢琴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培养目标是社会音乐文化活动者和业余钢琴教学的指导教师。

为什么以职业化、普及型来定位高职钢琴课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与本科的“理论基础较扎实、综合素质高”和中职的“技能性强”的特点相比,高职培养目标是“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它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更重视它的创新性和职业性。因此,从培养目标上看它的职业定向性更强,在教学内容上以“必需够用”为度,在知识结构上以实用性、技能性、实践性为佳,同时还需注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以拓宽就业路子。所以,高职钢琴教学应当是职业化的。

第二,根据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党的十七大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指引下,我国正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艺术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仅以社会艺术考级为例,如“上海市艺术考级活动考生人数逐年攀升,从2003年的五万余人至2008年已达到九万余人,而且考生的年龄跨度大,覆盖面广,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达78岁”。而钢琴考级又是最热门的一个项目,仅广西柳州市每年业余钢琴考级人数均在1000人左右,这其中对业余钢琴教师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因此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艺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仅需要精英型专业艺术表演和专业艺术人才,更需要普及型的艺术文化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化生存需要,也由此需要大量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高职钢琴专业毕业生很多从事社会钢琴教学活动,因此,从其市场需求和就业去向看高职钢琴课程应当是普及型的。

第三,根据钢琴教育的规律。我们知道,钢琴从古钢琴演变而来,几百年的历史积淀,使它不仅有浩如烟海的钢琴作品,并且有复杂的演奏技术。因此,传统的钢琴教育需要至少十年以上的系统而严格的学习与训练,这是一个漫长、复杂而艰苦的过程,需要从小开始训练。相对于精英型钢琴教育,高职钢琴课程一是面向基础薄弱的普通学生,二是学生学习时间较短,无法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三是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普及性的钢琴音乐教育或是普及性的社会音乐文化活动,因此,高职钢琴课程必须遵循钢琴教育规律设置它的教学目标和确定它的教学内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我们从高职教育特色和培养目标,从社会艺术文化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从钢琴教育规律等主要方面考虑,认为对高职钢琴课程定位为职业化、普及型是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以这个定位为指导来进行钢琴教学是比较科学的。

二、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的教学策略探究

1.教材选择策略

钢琴学习与训练一般包含四部分内容,一是基础训练,二是基本技能训练(主要以练习曲形式进行);三是复调音乐训练,意在培养学生的多声部音乐听觉与思维,四是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训练,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这四部分内容在每个级别、每个阶段都有非常丰富的、风格各异的大量曲目。按部就班的系统学习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高职学生在校仅三年(实际上只有两年半)时间,不可能完成这么大量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只有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来选择教材。在多年的高职钢琴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选材策略:

第一,选材基础宽泛。高职毕业生很多从事业余钢琴教学工作,这就决定了他们首先要对钢琴学科的整体基础要有全面的了解和一定的训练,所以,钢琴课程的四大部分内容他们都必须接触,并得到一定的训练,同时要从理论上了解每个部分在钢琴课程结构中的意义,避免在将来的教学中不知其所以然而误人子弟。

第二,精选经典钢琴作品。精选一些适合高职学生演奏水平的经典钢琴作品并要求学生弹好,这对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训练钢琴技术、提高音乐表现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第三,增加通俗钢琴小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通俗钢琴小品目前也纷纷出现,这类作品难度不大,且比较好听,深得群众喜爱。选择一些这类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练习视奏能力和一定的音乐表现力,同时职业性也比较强,因为在酒店担任钢琴手时即可派上用场。

第四,加大钢琴伴奏曲目。许多钢琴专业学生因为在校只弹独奏曲或只为培养独奏演员,所以不会弹钢琴伴奏。但高职钢琴专业学生出来后将面临许多伴奏任务,因此,钢琴伴奏训练对于他们是非常实用的,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伴奏(或即兴)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写伴奏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

2.教学形式策略

艺术院校钢琴演奏专业一般采取“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这样可以因材施教,针对性强,指导更细致。但根据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的定位,完全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第一,采用小组课与个别课结合的形式。可以按照学生的基础或学习水平按8~10人/组分为若干小组,并根据小组程度给予不同的教材。新授课时上小组课,教师给全部学生进行教材分析、弹法指导和示范演奏等集体指导,回课时可按1~3人的小课形式进行,教师针对不同问题给予个别指导,这样既符合普及型钢琴教学特点,又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让学生习惯于在众人面前演奏,训练他们的演奏心理素质,同时,还可降低教学成本。

第二,采取课内外结合的形式。课内外结合指的是将在琴房上课(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课外教学)结合起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单独演奏弹得不错,可是一旦弹伴奏或上舞台演奏就顿时乱了阵脚。因此,为了与职业技能训练结合更紧密,我们不应当练好了再战,而是要边练边战,要特别注意将学生放到实践中去磨练。一般在第二学期后和第三学期开始就让学生参加一些简单的伴奏或者是齐奏、合奏,以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教法策略

高职钢琴教学不同于中职钢琴的纯职业技能训练,它不但需要很强的职业技能,也需要一定的基本理论和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以钢琴教学中我们还要有方法上的策略。

第一,以细水长流的方式要求学生每天进行规范的钢琴基本功训练。虽然高职学生不能像儿童那样有更多的时间来练基本功,但也不能放弃对学生基本功的要求。“由于反复练习,视、听分析器与运动分析器之间,以及运动分析器中的动觉细胞和运动细胞之间就建立起暂时的联系系统,这些联系系统在练习过程中逐步巩固。”因此,严格要求学生每天以30分钟时间规范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基本练习仍然可以对高职钢琴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将音乐基本功训练与音乐基本素养培养渗透到钢琴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高职学生学习钢琴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基本训练,但如果我们在每一首钢琴曲目的教学中,抓住其主要的基本功训练点进行严格要求,同样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可以将视唱、视奏、节奏训练与新曲目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将乐曲中某一技术难点抽出来做专项的基本功训练,可以将音乐文化知识与音乐表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对学生在弹奏力度、速度、触键方法上的细致要求,使学生了解乐曲的风格、背景和表现情感,从而使学生获得基本功训练和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

第三,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与教师教学结合起来。目前在钢琴教学中许多现象是教师示范或讲授新曲目,然后就由学生课下练习,再回课、再练习,在整体过程中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职钢琴教学的职业性、实用性比较强,而且学习时间较短,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有自学的能力,以便于他们毕业后仍能自我提高。可以采取让学生做教师助手的办法引导学生自学,如可以让学生把乐谱上的术语全部提前查阅好,可以引导学生自已分析乐谱的结构,可以让学生互相找错音,可以让学生自已查找乐曲的背景资料,做出力度、速度处理的方案与教师一起讨论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第四,将学弹琴与学练琴结合起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为什么有些同学总是完不成作业,每次回课都弹得结结巴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会练琴,结果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高职钢琴教学中,一定要把学弹琴与学练琴结合起来进行。包括以下主要方面,一是要求学生从视奏开始必须认真读谱,不能在一个乐句上来回重复,培养对音乐的整体感觉;二是在教学中根据乐曲的长短、难易,引导学生抓重点、分段慢练,化难为易、化大为小,然后再逐步连成整体;三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内容,每次练习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四是引导学生每次上课做好课堂笔记,下课后立即复习,认真按老师要求练习,以求提高练琴效率。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高职钢琴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社会艺术文化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以及钢琴教育规律,提出了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的定位,并以此为依据对高职钢琴课程的教材选择、教学形式的改进、教学方法改变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策略,期待着高职钢琴教学有更大的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泉州理工学院教务处.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研究.

[2]马捷.高职教育特点及发展趋势.

制定课程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年学分制;教学计划;课程组;结构化;动态

0引言

据调查在1999年之前,高校扩招年均增长都在8.5%左右。“自扩招以来,中国每年普通大学本专科招生人数已从1999年的160万人增加到了2004年的447万人,在校生人数从413万人增加到1334万人”,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也从1991年的3%上升到2003年的13%,从世界排名第131位,上升到第114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每年都在不断地设置新专业,这给我们在教学计划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为了实现教学计划管理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掌握学院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有必要研究教学计划管理信息平台。

1教学计划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网络的普及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也改变了管理工作的方式,使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摆脱了繁重的工作。就教学计划而言,实际上就是计划学生应该修哪些课程,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管理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并没有从教学计划申报审批等一系列流程来考虑,教务处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管理部门,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序上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思想。作为教学计划的管理单位应该拥有一套适合教学计划管理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这样不仅能实现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有力推进教学计划的修订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动态教学计划管理思路

本文提出的动态教学计划管理是指从“柔性”的角度出发,所谓教学计划的“柔性”,是指培养对象、培养过程、培养内容,教学节拍的随时调整性[1]。特别在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时期,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推进下,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在不同时期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确定不同时期下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制定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调整是关系到整个教学进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好坏。以下给出动态教学计划管理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3教学计划结构化管理模式的概述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每学期都要进行教学调整,每作一次调整,教学计划就要修改一次,这会极大地浪费人力和物力。教学计划管理存在着复杂、数据量大、出错率高等特点,我们把教学计划管理分为素质教育平台管理、专业教育平台管理和实践教育平台管理。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修的哪些课程,在以上三个教育平台上以课程组的形式进行管理。课程组具体又分为:公共必修课课程组管理,公共选修课课程组管理,学科共同课课程组管理;专业教育平台管理下分为:专业基础课课程组管理、专业课课程组管理、专业选修课课程组管理;实践教育平台下分为:实践教学课(含入学教育、毕业论文等)课程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平台结构如图2所示。一份好的教学计划,要务实,可操作,使学生学习、习惯方法等各方面真正受益,将每个想法落实到实处。我们从学科教学出发制定结构化的符合本专业班级的教学计划,有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高校各专业的学科性质,以班为单位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提出需制定的教学计划平台信息,具体到教学计划有哪些教育平台,教育平台由哪些课程组组成。(2)优化课程组。挑选可以组成教育平台的课程组,按照课程组中课程的内容、课程重要度、课程难度、相关课程组等条目对课程组进行优化。(4)合理编排优化课程组在整个教育平台中出现的顺序。整理这些课程组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单支结构将这些课程组串联起来,组成教育平台必须的课程组。(5)合理组建教学计划中的教育平台。社会需要的是有真正实践能力、有创造力、全面发展的通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根据其特点组建教学计划必须的教育平台,最后生成教学执行计划,即执行计划课程组。教学计划管理平台构建如图3所示。由以上步骤构建的教学计划管理平台更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培养,更突出课程组和班级相关联的特性,把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各专业班级紧密结合,这样制定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按计划、有标准、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工作。同时,也能根据学期教学内容,针对班级学生的情况有目的地研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明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明确每月、每周乃至每课时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结构化课程组和班级相关联管理模式的出现,特别是在我国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能共同满足社会对人才类型和层次的立体需求,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4教学计划管理信息平台设计原则

(1)平台整体性和开放性原则。在本系统平台设计时充分考虑教务处和各学院及系之间的关系,注重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既考虑安全性,同时也考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把握好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之间的关系。(2)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在该平台设计时把安全性放在首位,既考虑到信息的充分共享,也考虑了信息的保护和隔离。系统在各个层次对访问都进行了控制,设置了严格的权限;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信息作为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数据,充分利用日志、健全的备份和恢复策略增强数据的安全性。(3)平台的使用简洁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客户机可支持图形化界面,以方便用户的使用。同时平台的设计也充分考虑扩展性原则。(4)平台的使用动态性原则。在教学计划管理过程中,根据毕业生的就业率结合当时社会人才需求来调整新入校学生的专业教学计划,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也能即时跟踪当前社会人才需要的动态性及近几年人才需求变化前瞻性来动态调整教学计划。以符合当前高校教学计划管理的规律,提高其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5系统功能设计

5.1登录模块

校级教务管理人员和院级教务管理人员:系统运行时,只有登录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成功登录本系统,同时该系统对数据操作进行了数据参数化,避免了许多网络攻击,登录系统后,系统会自动判断当前用户类型,决定具有的用户权限和相关的操作权限。

5.2查询模块

校级教务管理员:可实现组合条件查询,可按年级、专业、班级查看教学计划和执行计划情况。其中包括教育平台信息、课程组基本信息,课程组内课程信息、课程组执行指定的专业、班级信息等。院级教务管理员:可查看本院各年级、专业班级的教学计划及执行计划情况,即计划课程组和执行计划课程组信息。

5.3审核模块

院级教务管理员对执行计划课程组内的课程修改后,校级教务管理员需对执行计划课程组进行审核,其中包括执行计划课程组的课程审核、执行课程组的合理性、课程组学分要求等。

5.4统筹管理模块

校级教务管理员在安排新学年教学计划前,按招生计划导入新生班级信息,并通知督促各学院教务管理员及时参考往年计划制定新生教学计划。各学院完成后校级教务管理员关闭教学计划制定系统,选择非工作时间启动执行计划生成教学任务。生成执行计划后,进入执行计划维护阶段,不得再修改教学计划。

5.5教育平台管理模块

可对教学计划中的教育平台信息进行管理,对其可实现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5.6计划课程组及执行计划课程组管理模块

可实现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执行计划中的计划课程组、执行计划课程组管理,可编辑课程组的类型、课程组名称、课程组代码、课程组学分要求、门数要求等信息。班级的执行计划变更通过向该班级应修课程组列表增减已经通过审核的课程组来完成。

5.7执行计划及教学任务

生成管理模块可生成执行计划和教学任务,同时还可根据教学任务生成选课数据,最终实现学生网上自主选课。

6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本系统可直接产生教学执行计划课程组并可查看与之相关联的专业班级情况,可对教学执行计划课程中的课程和相关联专业进行编辑,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计划管理的工作效率。

7结论

研究设计的教学计划管理系统,将学校及各学院独立的教学计划管理变为统一的管理模式。采用了结构化的课程组与班级相关联模式来进行动态管理,并利用其流程约束规范了教学计划的制定、申报、变更、审核、反馈、统计、分析等工作环节,从根本上实现了教学计划管理工作的制定申报管理、审核管理、信息管理的电子化。同时,该系统针对现代大学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特点开发,功能模块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及开放性,同时对于不同层次高校的特殊要求具有非常方便的可扩展性。

作者:雷超群 李俊杰 张海涛 邱 静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杨竣辉,罗家国.学分制下动态教学计划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8):81-83.

[2]邵青山,韩永红.基于校园网的高校教学计划管理系统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9(3):53-55.

[3]贺展,刘菲.基于C/S和B/S模式的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1):86-88.

制定课程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学校发展计划校长支持性环境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学校发展计划则是一套从国外引进的比较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联系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实际,正确地履行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职责,为新课程改革营造一个适宜的管理环境,去统领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软肋——新课程改革需要寻求一个支持性的管理环境

较之以往,新课程改革的确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当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了一定深度,触及到学校的文化、制度、管理理念等深层次问题的时候,教师们就会感觉到无奈和无助。教师们迫切需要一个为他们提供开放的、自由的,能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施展才华的支持性的管理环境。然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软肋就是一个从制度层面、从学校整体出发的管理良性环境没有先期建立起来。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也能够对原有的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做局部的改革,但显然这样的做法是被动的和辅的。解决这一软肋的关键人物在于学校校长。校长必须为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支持性管理环境,这对校长来说是一个新挑战。

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关注点在哪里?何为校长应为之事?这些问题应引起校长足够的重视、思考和正确定位。校长应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主动者,去统领全局,去寻觅和建立一个能从学校整体上,从制度层面上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学校管理环境。学校发展计划无疑是一个可供校长选择的较为理想的选项。

二、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适合并能够支持新课程改革无论是在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文化、社会的相同背景,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其底蕴和渊源是一致的。

两者所处的层面不同,但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显然,前者对于后者是一种根本性的支持,能为后者提供一个适宜的良性的管理平台,一种安全背景,一种自由氛围,一个制度支撑,一种生长的“土壤”。这正是前期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所缺失的,是许多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寻觅和建立的一个新的学校管理模式。而这一新的管理模式是可以在学校发展计划的技术及理念引领下建立起来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

三、新课程改革应成为学校发展计划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关注点——校长要制定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

总体上说,旧的管理理念及模式与新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在全国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管理层面引入了学校发展计划。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必然要把新课程改革作为一个热点来关注,从而制定出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一)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过程中,校长必须明确和处理好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如果从学校管理学角度来考查这两者关系的话,学校发展计划引发的学校管理改革必须承担起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性管理环境的历史使命,即在学校发展计划下学校能形成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通的全局性的管理制度、工作平台、文化背景,去正面服务新课程改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主动统领和倡导新课程改革,使校内形成一种新课程改革的驱动力。

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必须将新课程改革纳入视野。一方面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全过程中必须深切关注新课程改革。另一方面,不能将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割裂开来,学校发展计划不应是充当一个被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角色,而应该做新课程改革的主角,将新课程改革主动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计划当中去,从学校整体层面去规划和推进新课程改革。(二)既然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是一脉相承的,学校发展计划就可以也应该要有意识地将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策略、行动纳入到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使这两者同步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交融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比如在学校发展计划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上,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地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任务加以体现,并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得以落实。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目标体系去构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去推进新课程改革。比如,第一步可以是建立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目标一致的学校管理制度,第二步是围绕新课程改革实施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抓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第三步回到课堂上来,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要在学校发展计划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宜于新课程改革的自主管理机制——校本管理机制。所谓校本管理是指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是学校组织有相当大的办学自主权,并根据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校本管理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学校的管理是否立足于学校的根本,从学校的本色出发,进行自我管理;二是学校是否有能力、有权力、有责任进行自我管理。学校发展计划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等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第一个问题,同时也对第二个问题提出了匹配性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学校能从学校的本源出发,从当地社会发展的特点出发,从学校的条件、问题和特色出发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学校的本源是什么?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什么?学校的发展条件和问题在哪里?学校需要如何定位?学校需要配备怎样的教师?培养怎样的学生?诸如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过程很好地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形成校本课程,开展校本研修,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管理。(四)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