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联网识别技术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从英文上翻译即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所谓物联网,是指基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将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通过信息交换和信息通信实现高效、先进和智能服务的一种网络技术。具体来说,物联网是运用光学识别、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实时采集需要的信息,如某一物体或某一过程的有关声、光、热等各种信息,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进行信息的交换和传递,实现对物品或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监管的一种网络。它有两层涵义:其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其二,物联网的用户端具有延伸性,任何物体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换与共享。物联网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全面感知,通过相关技术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实时准确地将物体的信息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分析和处理海量的数据和信息,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控制。
农业物联网关键性技术
农业物联网被划分为三个层次——信息感知层、信息传输层和信息应用层。基于这个层次划分,可以将物联网关键性技术概括为对应的三大类:
(一)信息感知技术
它应用于信息感知层,是物联网链条上最基础的环节,由各种传感器节点组成,主要涉及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等。在水产养殖业中,传感器技术被用于测定光照度、水体温度、溶解氧、ph值、氨氮含量、浊度等参数,而这些参数指标都会对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繁殖周期、产量及质量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RFID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的数据,主要应用于水产品的质量追溯。GPS技术则是基于新一代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可以进行海、陆、空全方位的、实时的三维导航和定位,具备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益等显著特点。在渔业中,GPS技术可以应用于水产品物流销售环节及质量保障体系,对养殖情况、产量、产品流向等进行实时描述和跟踪。
(二)信息传输技术
它应用于物联网信息传输层,是信息传输的必经路径。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根据多种通信协议向局域网、广域网所获取的各类数据。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是无线传感网络(WSN),它是以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自组织的网络系统,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负责采集和发送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
(三)信息处理技术
它是实现渔业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主要涉及云计算、专家系统、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于信息应用系统,负责对数据进行融合与处理,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从而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其中,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由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以提供各种软件服务。专家系统(ExpertSystem,简称ES)指运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通过推理来模拟人类专家,解决各种具体而复杂问题的计算机智能程序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简称DSS)是通过数据、相关模型及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来辅助决策者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以及分析等运用的技术系统,属于一种特定的重要空间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空间信息数据库和进行空间信息的地理统计处理、图形转换与表达等,在渔业上可运用于质量追溯、物流跟踪等方面。目前,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1、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它包括信息获取的形式化方法、海量信息处理的理论、方法、机器学习以及模式识别等。2、人——机交互技术与系统研究,即声音、视频、图形以及文字处理等。3、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研究。通过智能化手段,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如可以准确地对目标进行定位和跟踪等。4、智能信号处理的研究,具体包括信息特征识别和数据融合技术。
渔业物联网的应用意义
大力发展渔业信息化,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渔业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渔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努力提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效率,是我国渔业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出路。渔业物联网作为渔业信息化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已经起步,技术示范和应用的实践证明,渔业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从手工操作向智能自动化操作转变,从粗放型、资源消耗型、数量型向精准型、资源节约型、质量型发展方向转变,对促进水产养殖集约、高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降低人工成本
通过物联网技术和远程控制终端设备,实现了养殖设备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养殖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养殖的相关信息,不必亲临现场就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地对多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简化了日常养殖管理工作,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案例:湖北省洪湖市六合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第一期建成的水产养殖物联网示范基地面积1500亩,安装了水产养殖生产环节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和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两个组成部分。包含8个子系统:基地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物联网监控总部总控中心和养殖基地分控中心、水质传感器采集系统、大型自动气象宏观环境监测系统、水产养殖智能化控制系统、告警子系统、防雷系统和通讯无线系统。主要示范特色养殖和蟹苗培育。经过养殖基地管理人员实验,该技术的使用,降低劳动量40%。
(二)提高经济效益
借助于相关养殖模型(如最佳养殖参数模型等)、疾病预测预警系统、专家知识库系统等,养殖人员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并及时预防和控制各种疾病灾害,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案例:安徽张林渔业有限公司建有标准化鱼塘31个,循环流水生产池5个,养殖水面达325亩,是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主养黄颡鱼和翘嘴红鲌。2014年6月起,示范应用水产物联网技术,使用物联网智能投饵技术,减少饲料浪费15%;使用物联网智能增氧技术,减少电费20%,使用物联网水质在线监测技术,提高成活率30%。
(三)减少水产养殖污染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合理控制水质相关参数指标和饲料的投喂量等等,有效降低投入品消耗,减少水体污染物排放。案例:江苏泗洪县金水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面积1.35万亩。养殖品种以河蟹为主。2013年相继完成了养殖基地的水质在线监测物联网系统,养殖过程中药物使用量降低了30%,降低了饲料投喂量,减少了因养殖水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了养殖风险。(四)提高管理效率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生产中的相关信息可以实时、快速、便捷的收集、获取和分析利用,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生产环境监测、生产信息管理、产品销售、质量安全追溯、加工运输、信息查询及服务等方面,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渔业物联网的示范与应用
(一)养殖水质环境自动监测和智能控制
良好的水质是水产养殖的必要条件,它紧密关系着水产养殖的产量、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同时,水产养殖水质环境的管理决定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养殖水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水温、溶解氧、盐度、PH值、氨氮含量和浊度等。借助于各式传感器,养殖户可以实时获取水质环境的相关参数。同时,基于智能传感、无线传感网、通信、智能处理等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集水质环境参数在线采集、无线传输、远程与自动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使养殖户可以通过手机、PDA、计算机等信息终端,随时随地掌握养殖水质环境信息,并可以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控制设备,进行科学水产养殖与管理。
(二)智能投喂和疾病预警诊断
就水产养殖而言,饲料的科学投喂无论是对养殖对象的良好生长、人类的健康饮食,还是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投喂量不足或者饲料搭配不合理必然会影响水生动物对饲料营养的需求,阻碍其正常的代谢繁殖,同时还会导致疾病发病率增高。不仅提升了养殖成本,还给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饲料投喂过度,则会造成水体环境的恶化,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建立起水产养殖精细投喂系统,对养殖模式、养殖环节、每日投喂量、投喂次数及投喂时段等进行最优化。根据传感器实时采集的相关数据,如光照、水温、溶氧量、浊度、氨氮等,可分析养殖环境因素与饲料摄取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养殖品种各生长阶段对营养成分的需求情况,从而建立起养殖对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最佳投喂模式,实现按需投喂、最优化养殖。在疾病预警预测部分,可利用采集的数据对水环境趋势进行预测。通过调查和参考有关专家的意见,确定水质参数的各种边界值(如无警、中警、重警的边界点),进而可以确定每个警级的区间并进行预警。这样,养殖户便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养殖环境信息并及时作出处理,起到预防作用。此外,还可建立相关的疾病诊断和决策系统,针对养殖户在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病害症状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处理措施。通过知识库和专家库的建立,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及利用。一方面可以随时查询关于水产养殖的有关知识,包括水产品品种常见疾病及症状、对应处理措施以及药品信息等;另一方面还可通过与专家的在线沟通互动,及时获取相关帮助与服务。
(三)全程质量追溯和数字化
养殖管理可追溯是指通过记录的标识,对某个实体的历史、用途或者位置给予追踪的能力。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主要是基于射频识别、条形码及温度传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通过唯一的、可识别的码,对水产品从育苗、养殖、加工到物流以及销售的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实现对水产品整条产业链信息的快速识别与溯源管理。水产品全过程质量追溯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系统:1.水产品智能养殖管理系统。主要针对养殖饲料的投喂、药品的使用、水产品的出入库的登记管理等;2.水产品加工管理系统。包括登记和管理水产品的来源信息、相关检疫信息和加工后的出厂信息等。3.水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系统。通过RFID温度采集标签和无线网络服务终端,采集和读取在物流过程中的水产品相关信息,并进行传输和储存。4.水产品交易零售管理系统。主要记录水产品的卖方、买方、交易场所、交易时间、交易价格等信息。5.水产品溯源查询系统。通过建立水产品质量查询追溯平台,消费者可根据购买凭证,查询到水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
渔业物联网发展的相关思考
(一)渔业物联网发展的目标用以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改造、融合、渗透渔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现代渔业建设。具体的分析有以下几个具体目标。1.物联网技术和关键产品要国产化。2.降低物联网技术系统和产品的价格。3.熟化技术和产品,不断提高质量,整体技术和应用走入世界前列。4.主要通过市场对基础资源的配置作用,形成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的渔业物联网产业。5.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养殖户普遍降本、减耗、增效。
(二)渔业物联网技术优势和差距我国渔业物联网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的方面技术领先,有的方面技术落后:1.在信息感知技术方面,主要涉及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等,整体上我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水产养殖生产中使用的传感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电化学传感器,另一类是光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中水温、盐度、pH值的传感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溶氧传感器随着我国四电极脉冲激励溶解氧测量方法的发明和多元水质信息矩阵式补偿校正模型和自诊断、自识别智能变送方法的发明,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氨氮传感器还有一定差距。光学传感器中水温、溶氧、盐度、pH值、氨氮的传感器差距还比较大,稳定性差、准确性低、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2.在信息传输技术方面,为水产养殖生产服务的无线传感网络(WSN)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在信息应用系统方面,养殖对象应用控制系统和养殖设施智能化控制技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4.在大数据平台建设及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关键词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80-03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od Safety Internet Traceability System in China
SUN Yuan-yuan ZHANG Xin-xin
(College of Management,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Shandong 266100)
Abstract Food safety internet traceability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This paper introduced China′s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mainly faces some problems,such as the high operation cost,imperfect operation mechanism,the lack of publicity and supporting technology and so on.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the internet traceability system of food safety,the standard of the system should be unified,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should be improved,the propaganda should be strengthened,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improv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safety intemet traceability system in China.
Key words food safety;internet;traceability system;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引发了各界对食品安全的考虑。Wilson等[1]认为互联网是食品生产变革最强大的驱动力之一,通过互联网提供所有生产业务的过程,给予信息提供者完全所有权和控制权,为食品工业提供了行业标准的沟通机制。2016年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因此,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构建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成为一种新模式。互联网与农业生产有C结合,不断使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流通系统化。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互联网数据资源,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有利于保障农产品安全[2];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各产业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管理,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3]。然而企业在发展和实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面临资源、信息、标准、能力、意识等方面的阻碍[4],尤其是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所要求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超市参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难度[5]。构建农副产品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要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6]。刘祥[7]则以云南普洱茶追溯体系的建立为例,提出互联网追溯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全部环节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学者虽然对产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较多,但对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的研究较为缺乏。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研究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对于缓解食品安全现状、保障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传统生产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发展现状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是在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各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云计算、数据分析、感应技术等与无线网络连接融合,记录编码农业生产各环节信息,实现智能化追溯与可视化监管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它利用互联网实现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间信息互通和共享:生产经营者通过该体系上传数据,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商家资质和信用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投诉举报;监管部门利用该体系对生产经营活动实施远程监控,解决消费者投诉等问题。现将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现状总结如下。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及智能农业日渐成熟。随着“互联网+农业”的不断推广,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农田种植、水产养殖、农产品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为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提供了基础。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平台作为一种通信手段,不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制造者,它作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载体和渠道,收集、整理和安全存储农业生产各环节数据,不论是为追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还是第三方参与、信息公开等制度创新,都与互联网存在巨大的关联。因此,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我国国内食品企业良莠不齐,全国的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建设刚刚起步,食品生产、加工、储藏、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避免有害物质污染,因而短期内在全行业实施一个被广泛接受的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标准面临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各地互联网追溯体系建立标准不统一、跨区域追溯难度大、缺乏稳定的数据库信息等。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国家农产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将于2017年上线,会选择部分基础条件好的省份开展区域试运行,完善不足之处,不断探索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推广模式,扩大实施范围。在实践中,政府部门、农业企业、电商平台、信息技术提供商等已开始围绕追溯体系建设在不同层面进行探索和尝试,如制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和《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等标准,推行农业生产企业上传经营档案电子台账、产地准出和销地准入等制度,为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存在的问题
2.1 运行成本较高
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建立和应用该体系不但需要投入相关技术、平台建设和推广成本,还要投入相关研发、培训、管理等人力资源成本,较高的成本投入使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和使用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加之我国农业劳动者文化水平不高,素质相对偏低,缺乏技术应用型人才,吸收、运用新技术的能力较弱,且新技术的投入使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降低了农业生产者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使新技术得不到支持与推广。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传统农业生产者和利润不高的食品企业,较多都是风险规避型,在风险与收益未知的情况下让他们投入较高成本使用该体系,显然缺乏建设动力,增加了推广难度。
2.2 运行机制不健全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使监管部门通过后台全面掌握商品经营情况,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利用该体系快速定位销售问题食品所有商家,准确掌握相关数量的问题食品流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监管部门通过后台不定期对终端用户排查食品安全隐患,指导经营者规范生产并正确处理问题食品等。
但由于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建设涉及生产链所有节点,存在制度标准不健全、统筹规划滞后、推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例如,在生产到流通环节,部分生产经营者记录产品追溯信息不及时或不规范,从而影响了下一环节互联网可追溯信息的传递与记录,监管部门对此协调滞后;在流通到消费环节,产品储藏与运输等部门构建的可追溯系统缺乏统一运行机制的引导,影响了信息传递与共享。因此,对于监管者来说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可追溯信息内容不规范、信息传递有效接不足、系统软件不兼容等问题,导致各部门之间难以有效协调。
2.3 缺乏相关配套技术
目前,互联网作为一种平台,网络技术与追踪技术、条码识别技术、信息反馈技术等的有效融合需要相关配套技术。首先,依托互联网进行监管是该体系有效实施的关键,网络稳定成为难以控制的因素,也会影响生产加工企业录入信息的精准度;其次,由于现在农产品流通大多是跨地域流通,单个地方追溯平台解决不了农产品跨地域流通问题,生产链上各结点主体所在地域是否有网络覆盖,决定了这一生产链能否应用该体系,而对于来自西部偏远地区的初级农产品,缺乏相关配套技术,互联网覆盖率与稳定问题都有待加强;再次,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对硬件和软件的配置要求较高,没有相关配套技术作为支撑,其推广难度较大;最后,各个技术的有效衔接也成为该体系推广的难点之一,我国处于探索阶段,各类生产企业的追踪、信息反馈能否与网络数据库同步,相关的配套技术不容忽视。
2.4 缺乏相应宣传和政策扶持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作为一种新模式缺乏有力的宣传与推广,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足,大部分消费者、生产者对此缺乏了解。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推广应用,相关部门忽视了政策宣传与主体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对于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来说,本身思想保守,多数时间耗费在农场种植与看护中,获取新兴技术等相关信息滞后,导致对该体系缺乏了解;加之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是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推广,没有足够的宣传、解说与培训,农业生产者很难接受并应用。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农业部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且部分城市已作为试点运行,但推广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仍缺乏相关政策扶持,使该体系的建设与推广缺乏动力和保障,成为阻碍生产经营企业实施该体系的重要因素。
3 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规划、充实和完善。针对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现状,结合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要真正实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损害可赔偿的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推动食品安全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监管进程,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3.1 统一体系标准,完善政策法规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涵盖产品范围较广,标准不统一,导致管理环节跨度大、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不同产品分类监管标准和方案,明确对各类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重点和方式,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针对不同产业链、不同产品建立统一的移动互联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准体系,如根据不同产品生产周期的差异,划分生产阶段标准,制定统一数据,采取录入指标体系、编码格式并进行验证反馈;根据不同产品流通环节的差异,制定流通通则以统一相关信息获取、传输、联网、数据库建立及管理等,保证不同主体数据与编码一致,便于互联、兼容和互动操作。
体系标准的实施还需要相关政策法规作为保障,在实现产品及其属性信息有效标识的基础上,细化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做到强制性与激励性相协调:一方面,标准体系需要有法律法规作为强制执行手段,确保不同产业链上各结点部门严格按照统一标准体系及时准确录入规范化信息,方便消费者追溯;另一方面,标准体系的推广也需要有相关扶持政策作为激励手段,给予相关政策优惠、财政补贴、资金支持以鼓励传统农业生产者、中小生产商大胆尝试,积极采用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
3.2 促进技术融合,加强培训指导
互联网技术与追踪技术、条码识别技术、信息反馈技术等的有效融合缺乏相关配套技术作为保障。一方面,应当完善该体系运行的相关程序设计,制定相关配套技术以实现各结点、各技术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技术的实施需要人力资源,应当着力培养技术专员,及时解决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进行问题反馈与经验交流,确保技术的有效融合与实施。
生产链各主体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加强生产链参与主体的技术培训、素质培养、责任感以及主体意识培养对建立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至关重要。对于不同生产加工企业来说,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存在差异,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对其进行生产指导、技术培训,对该体系的运行机制、生产准则、追溯标准以及管理规范等进行详细解释。可选择通俗语言或可视化流程进行培训,必要时可指定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指导,以增强推广力度、降低运用难度。
3.3 健全运行机制,制定惩罚措施
健全运行机制是实现互联网监管与追溯的基础,是推广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的有效保证。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生产记录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踪、生产过程可监管,需要健全运行机制:根据各企业不同特点,统一体系运行机制,促进部门协调发展,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互联网追溯管理工作。随着该体系的不断推广应用,实现食品安全的网上自律管理与监控还需要惩罚措施来规范各主体行为。上游主体应不断地进行进货查验和检验记录管理工作,批发商、零售商应做好食品信息备案工作,如果发现问题产品,则根据危害的原因和程度,设立预警和惩罚制度,对长期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可以强制其退出市场。
3.4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主体意识
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不论是对于生产加工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有待宣传推广。对于偏h地区的生产者来说,媒体网络不发达、信息不通畅等使农产品从传统农场种植到餐桌要经过繁琐的生产环节,对农产品生产信息化管理的认知度很低,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例如,可以派遣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充分了解该体系的便捷、安全等优势,包括互联网追溯可以分析产品供求状况以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在流通环节则有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等。
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关部门可通过相关讲解(如邀请知名专家开展讲座)或组织消费者现场参观等形式,加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的认知程度;还可以在超市、公交站等场所针对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认证产品的生产流程、标识、追责方法等,制作相关宣传海报、视频,使消费者充分了解该体系认证产品的优点,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4 参考文献
[1] WILSON T P,CLARKE W R.Food safety and traceability in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using the internet to deliver traceability[J].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8,3(3):127-133.
[2] 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16):143-147.
[3] 樊正斌.互联网+农产品物流追溯保障体系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6):109-110.
[4] Bosona T,Gebresenbet G.Food traceability as an integral par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food and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J].Food Control,2013,33(1):32-48.
[5] 陈雨生,房瑞景,尹世久,等.超市参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有序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12):41-49.
一、抓好粮食稳产增产机械化保障工作
(一)加快补齐粮食生产机械化短板。围绕水稻机械化插秧、玉米籽粒机收、马铃薯机播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等薄弱环节,分区域组织开展培训指导和示范推广活动。加快应用川粮油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推广精量播种、高速移裁、深施肥、高效植保、低损收获、智能烘干、初加工、精深加工、存储及冷链物流等短板弱项装备。
(二)推进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减损提质。加强粮食机播、机收技术指导,严格落实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机收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和操作规范。大力宣传和推进作业质量标准,督促企业改进播种、收获机械产品。开展粮食烘干能力建设调研,推进粮食产地烘干减损。
(三)加强机械化救灾防灾能力建设。根据我市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和特点,制定机械化救灾防灾行动方案。推动本地农业机械保有数量和类型结构满足本地区救灾防灾需要。加强农机手应急救灾防灾技能的培训、机械化救灾防灾工作调度和应急救灾防灾演练。
二、有力推动农机化发展转型升级
(一)编制好“十四五”农机化发展规划。参与起草《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并按照规划逐步落实。
(二)推进“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争创行动。实施以“良机”为牵引,良田、良种、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建设行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离田、化肥农药精施、残膜回收等绿色高效机械化技术装备,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选育一批“宜机化”作物品种,推广一批“宜机化”栽植方法,总结示范一套“宜机化”经营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宜机化改造典型案例和“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典型案例。
(三)做强农机化产业群产业链。依托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涉农项目资金,大力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向上级推介典型案例。健全农机经营、农机维修及零配件供应、技术培训等供应链。
(四)加强农业机械化指标体系研究和行业发展监测。强化农机化发展统计管理工作指导,提高农机化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农机作业成本效益动态监测,开展农机化形势分析。
(五)推进“机械化+数字化”发展。逐步推广应用手机App、人脸识别、补贴机具二维码管理和物联网监控等技术,尝试推行农机购置补贴全流程线上办理。
三、推动农机化发展重大政策落地
(一)进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高质量实施。及时制定本级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并农机购置补贴额一览表,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二)全面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落实《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全覆盖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落地,指导各地优先扶持粮食生产机具报废更新,加快老旧收获、插秧、植保、脱粒等机械淘汰升级。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基础建设
(一)持续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全面达到“宜机作业”要求。支持丘陵山区开展机耕道路建设,提高农机作业通达度。鼓励各地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粮食烘干、仓储加工、机械化育秧、机具库棚和机耕道等基础条件建设,推动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
(二)大力发展农村机电提灌。大力争取省级提灌站建设财政资金和地方安排的本级财政资金、整合涉农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大力推进标准化提灌站建设,加快老旧提灌站升级改造,在现代农业园区推进智慧灌溉,2021年更新改造提灌站10座以上。
诺顿事件如同一记重拳,将众人
的信息安全意识猛然击醒。信息安全最显著的特点是“出现的问题越大,受重视程度越高”,最显著的成效是“受重视程度越高,出问题的概率越小”。显然,在当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网络影响力日益增强的时代,信息安全的风险因受到各类威胁而不断增长。随着新技术、新应用越来越多,新风险、新问题也将越来越多。2013年,我国信息安全产品的规模已较2012年度增长了21.68%,而未来两年该规模总量还将出现翻番。作为保障信息安全重要手段之一的检测与评估工作,必然显得越来越重要。
专业检测是信息安全可靠性认定的“首选措施”
信息安全测试与评估(简称:信息安全测评)是对信息安全模块、产品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等进行测试、验证、评价和定级,以明确其安全特性。一般而言,信息安全测评的重点是安全产品的专项性能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状态。在实际测评过程中,通常从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同时对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进行确认和衡量,有针对性地提出抵御威胁的安全防护对策和整改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不出现安全问题或少出现安全问题,努力减少因安全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英、德、法等西方国家纷纷制定了本国的信息安全评测认证制度,并积极开展测评认证标准领域的合作。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终于在1999年形成了既考虑共同的技术基础,又兼顾各国信息安全主权的国际化标准,即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Common Criteria,简称CC),CC中的安全要求分为安全功能和安全保证两大类。1997年,我国开始组织有关单位跟踪CC发展,并着手制定对应的国家标准,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我国的信息安全标准GB/T18336,此后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当前,社会各界对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对信息安全测评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体形势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信息安全的影响力日渐增强。2012年我国IT消费达到1.8万亿,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IPV6、智能终端等网络新技术应用范围和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扩大,信息安全成为重点关注内容;二是网络技术军事化应用倾向明显。计算机病毒、高能电磁脉冲、网络嗅控和攻击、内网无线注入、微波炸弹等技术成为未来网络作战武器,各国网络备战步步升级,也成为国际合作与斗争的重要内容;三是黑客攻击窃密风险长期存在。我国电脑病毒的感染率高达67%以上,监测发现木马控制端IP中有49.8%位于境外,美国称85.7%以上的联网工业设备存在软硬件漏洞,出现在政府、军工、金融等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信息系统的恶性攻击和信息窃取事件层出不穷。无疑,组织信息安全测评是确保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安全的首选措施。
当前信息安全测评的“主要压力”和“实施难点”
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已传递到安全测评领域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统计:北京、广东、上海等互联网发达地区受黑客攻击的窃密数量排名靠前。据中研普华研究表明,与全球信息安全市场相比,我国信息安全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2006年至20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62%。
信息安全保障服务面临着三大压力:一是技术和服务能力压力。因新技术和新应用发展极其迅速,技术隐患和管理漏洞并存现象较普遍,仅2012年发现技术漏洞总数达6万个,年度上升达11%以上;新增病毒样本6.9亿个,挂马页面92万个,钓鱼网站12.4万个;安全产品除传统的防火墙、IDS/IPS、防病毒等产品外,UTM、WEB安全、安全审计、信息加密、身份认证等需求日益增大,NGFW(下一代防火墙)、云计算、移动终端等安全产品相继涌现,对测评的技术手段和适用性要求越来越高。二是人才和执业资质压力。信息安全市场高速增长,近三年我国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增长40%,信息安全企业资产总额增长36.2%,信息安全服务业务合同值增长255%;信息安全人才十分紧缺,薪酬指数远领先于其它传统行业。对测评机构和测评人员而言,必须拥有多项授权资质,有时一项工程必须同时满足多个管理部门的要求和规定;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要求很高,经常培训、经常考证成为必然,具有“经验积累型”加“学习提升型”的职业特点。三是发展模式和能力提升压力。当前,我国信息安全测评机构总体上有三种编制、五种类型,由于信息安全测评需要的是“学习提升型”+“经验积累型”人才,需要一种“技术发展不钝化,人员稳定不僵化”的生态环境,上述各种编制和类型各有特色和千秋,实现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是当务之急,即在稳定的前提下确保较强的活力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信息安全服务保障的难点持续涌现
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信息安全定义为“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信息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应用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是应用模式不断创新发展,热点转换频率快,出现应接不暇、不断淘汰的格局。
信息安全的难点问题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对信息泄漏、信息污染等问题的控制和防范,对未经授权信息流出、信息泄漏增添侵权风险,信息污染积累潜在危害等,需要及时发现和堵漏处置;二是对某些组织、某些人出于特殊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渗透和攻击等恶意破坏行为的防范和反击;三是随着社会高度信息化,重要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控制系统等安全边界复杂,尤其是虚拟化应用增多,在恶意行为屡禁不止的情况下,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各类主体合法权益面临更大风险和威胁;四是随着网络泛在化、跨界应用普遍化,随之带来控制权分散等管理问题,在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上出现了较多脱节和真空地带,从而使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广泛而复杂。因此,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与信息化应用创新同步发展极为重要,绝不可顾此失彼。
测评领域已成为信息安全“矛”与“盾”的竞技场
据中研普华称,中国(大陆及台湾)是被全球威胁相关流量攻击最甚的国家。信息安全测评需求与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安全需求是正向对应关系,必然上演“矛”与“盾”绞杀战。目前主要有:一是检测移动设备的安全隐患。移动通信已成为办公、商务、社交的有效手段和热门途径,且种类繁多而操作系统多样,据Check Point调研,68%用户认为安全事故增加与移动通信发展趋势有关,这已成为防范黑客盗取信息及敏感数据的重要领域。二是检测QR码被恶意利用的漏洞。许多零售商和广告商将使用QR作为时髦的推广手段,尤其是使用手机扫描二维条形码,黑客们可借机将用户转到一个恶意链接、文件或程序上。三是检测Botnets(僵尸网络)“绑架”计算机威胁。通过一种或多种传播手段,用 bot程序(僵尸程序)病毒感染和控制大量主机,实施非法访问、盗窃数据、启动拒绝服务(Dos)攻击或散布垃圾邮件的侵权行为,必须通过测评发现风险、填补漏洞、进行有效防范。四是识别无线路由器组网漏洞。去年,有多款无线路由器被曝存在重大安全漏洞,因无线路由器组网非常隐性,一旦被黑客攻入不易被发现,需增强相关技术检测手段和被侵入的识别监控能力。五是识别虚拟化、云应用、BYOD隐患。此类应用故障较难判断、检测维护复杂,比如,云应用集中了大量数据信息,一旦云服务器遭到入侵或损坏,危害极其严重,各终端只能“叫天天不应”了;BYOD(携带自己设备办公)让人在机场、酒店、咖啡厅等非办公室地点,通过WLAN也能登录公司邮箱和业务系统,实现在线办公,当然外来人员借此潜入网络的可能性也增大了,非常考验识别和防范应用漏洞与风险的能力。六是监测重要系统应用中出现的漏洞。系统应用时的负载场景、执行效率、资源占用和兼容性、安全性等状态处于变化当中,需要对重要系统的应用过程进行必要的监测,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和隐患,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当中。
我国信息安全测评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强化
多国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体系(ICCC)表明,规范管理是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纵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芬兰、瑞典、西班牙和日本、韩国等国家,非常重视建设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体系,测评工作得到有力推进。其体系建设的共同特点是:有一个测评认证管理协调组织;有一个测评认证实体;有多个技术检测机构。而且,各国政府为适应信息化时代国际竞争的新形势,有条件的进行互认也是各国参与国际化和维护自主权的务实选择。在我国,近年来新增了众多从事信息安全测评的机构和单位,尤其是执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分级保护以来,信息系统使用单位普遍由专业机构依据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实施信息安全测评。
下一步,为适应信息安全测评业务的迅速发展,有必要在三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一是规范和强化测评机构与人员管理。避免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要扎实推进测评机构职业道德、业务素养和服务能力的全面建设,规范实施人员的各类测评活动,确保公正、公平、权威的测评结果;二是规范和强化测评能力建设。打破测评机构因编制和类型差异造成的局限和隔阂,着眼于国家安全大局,配合组织技术培训和业务交流,力争显著提升测评机构、人员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以适应当今信息安全形势发展;三是规范和强化新的信息安全测评观——四个统一。系统应用与安全保障存在着有效性和性价比的问题,既要兼顾信息系统的适用性,也要强调安全测评的合规性,笔者认为应使两者有机统一,需要树立新的信息安全测评观,即综合考虑测评对象的应用模式、技术架构、安全措施、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的优化及有机统一,要破除只盯技术和管理两个部分的片面导向,推动建设“业务应用便捷简化、安全测评严谨细化、风险评估持续深化、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多角度覆盖的新型信息安全测评保障格局。
作者:蒋力群 来源:信息化建设 2014年6期
关键词:通信维护;移动信息化;GPS网络;3G网络;物联网;网络优化
中图分类号:TN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19-0094-02
在通信维护作业中,由于维护人员众多,通信设备的种类繁多,如何进行人员的有效管理和合理调配,如何进行网络设备的及时维护,如何保证能够及时给予现场维护人员技术上的支持,如何通过优化网络以支持整个解决方案,这些问题都是通信维护作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技术手段。为了整篇文章便于理解,我们先从“如何对通信设备进行定位和状态监控”方面入手。
一、如何对设备进行定位和状态监控
通信设备在通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通信设备决定了通信是否能够成功,所以,对通信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为什么要对设备引入新的处理方案
以往我们都是通过客户或当地的检测人员反映出设备出现问题,这种方式不能及时将信息反映到设备维护中心。举例来说,有10个用户发现通信出现问题,约一半的人不会想到是通信设备出问题,剩下的一半也不敢确定就是通信设备出现问题,过了很久,在相互确认后,才能断定是设备的问题,这就耽搁了通信设备及时维修,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所以,只有及时掌握了设备的状态,我们才能迅速做出处理方案,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如何实现
我们引入物联网技术和设备信息库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通信设备的终端装上一个收集和发送信息的小型传感器,这个传感器能够采集通信设备的信息,并发送到设备信息库。设备信息库里面存储了每台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某个时间段的状态信息等。例如,我们有个路由器,其部分实时数据:名称为router,编号为1325,型号为CISC02811,工作温度为28度,时间为2010年5月12日8:00,那么这些实时信息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小时)发送到设备信息库。我们就可以及时的掌握到现在通信设备的信息。信息库中存在这个设备的一些固定信息,如,设备的地理位置,设备开始使用日期等,通过这些固定的信息,我们就可以定位到设备的位置。
(三)实时监控设备的状态
如何才能掌握到设备的状态呢?设备的状态是可以根据传感器发送回来的信息推断出来。根据以往实际的维护经验知道,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判断:(1)设备是否和正常时运行状态一致;(2)设备是否和相同类型设备在相同环境下运行状态一致。根据传感器传送回来的信息以及设备信息库里面的信息,通过一个算法进行处理,得到设备的运行状态。状态一般分为三种为:正常、亚正常、不正常。通过算法处理能大致分辨出设备运行状态的正常与否,但却无法很准确的评判通信设备“亚正常”状态,亚正常状态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但是有可能会出现故障。这需要对整个设备的信息库从纵向进行分析,根据以往设备出现问题的信息,通过特定的学习算法,得出设备的“亚状态”。其对设备的状态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员管理和调配
先用一个实例来说明,通过实时监控得到某个设备的状态不正常,需要一位距离设备最近的维护人员去进行维护工作,就需要获得维护人员的位置以及个人信息。这项技术已经成熟,通过“GPS”定位维护人员的位置,“SIM卡”识别维护人员的个人信息。
维护过程中通过对人员进行有效的调度和管理,完成维护工作。有效的调度和管理涉及到维护人员是否有能力去进行维护工作和维护人员的责任心。举例来说,首先,系统定位到举例最近的维护人员,从人员信息表中得知,这个维护人员的维护能力有限,不能进行这项维护工作,那么就需要系统重新定位人员,重新定位的人员距离维护地点肯定要比第一个定位的维护人员远,重定位人员赶到现场所花费的时间久,使得不能够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一个人员的责任心也很重要,有责任心的维护人员会高效、积极的完成维护作业。
为了解决维护人员缺乏一定的维护能力,可以通过对维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考核的形式验证其维护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培养员工的责任心,从整体上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为公司创造更好地效益。
三、对现场的维护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的举措
在现场的维护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突况,这时维护人员需要一些特殊的指导时,就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的视频功能,利用3G网络,进行实时的视频拍摄,让技术指导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现场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指导现场维护人员完成通信维护工作。一般的手机网络是不能支持大量的数据传输功能,而3G网络能满足这个要求。
用以往的实例说明实施过程,维护人员A到某偏远地区进行通信维护作业,在维护过程中发现无线路由器不能正常的传输信号,经过多次尝试都找不出原因。于是,利用3G网络,通过智能手机的视频功能,将现场进行维护的整个过程通过视频发送到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通过视频功能,及时和现场的维护人员进行交互,指导维护人员进行试探性的维护操作,在服务中心,多个技术专家对现场情况综合分析,终于找出了设备故障的原因:无线路由器的部分配置被设置成了默认,导致不能接受公司特定的信号。通过经验丰富的多个技术人员的研究,能够及时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创造了高效的维护模式。3G网络在整个维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通过网络优化提高通信的质量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服务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提高网络质量,改善网络覆盖,不但可以树立运营商在用户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更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好的解决方案是建立在良好的网络基础之上,无论是GPS、物联网或3G网络,优良的网络对通信维护作业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网络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GPS定位中,可以通过扩大定位系统的网络覆盖面积,提高定位系统的信号处理速度以及信号强度,通过信号对维护人员的跟踪,时刻了解维护人员的动向,能够及时定位其所在位置。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GPS定位系统就不能发挥其作用,但是可以根据对维护人员的跟踪找寻到其所在社区的网络,通过这些网络追踪智能手机的信号,可以具体地定位维护人员的位置。通过使用GPS和社区网络之间的无缝对接技术,达到对网络定位的最优化。
物联网的使用中,往往由于传感器的位置分布广泛,有的距离信息接收站较远,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随着信号的干扰和信号的衰弱,极有可能导致信息传输错误或传输不到信息收集站。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在信息传输途中建立信号加强站,对网络所处的环境进行优化,加强信号强度,进行信息的校验,保证信息能够正确、清晰的传输到信息收集站。在物联网的使用中,如果要发送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数据的形式多样,例如设备的视频监控信息,可以结合现在的3G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达到高效维护的目的。
3G网络已经逐步发展起来,其最大的优点即是高速的数据下载能力,相对2.5G(GPRS/cDMAlx)100k左右的速度。3G能够达到300k 1M左右,比家庭用ADSL宽带速度还要快几倍。如果能够将3G网络广泛地应用,对移动通信的作业方式将是一个大的改进。但是在某些偏远的地区还未能建成有效的基础设施,导致3G网络不能使用。可以利用已经覆盖了的无线网络,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替代3G网络的功能。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应及时安排这些地区的维护工作,成立紧急维护出动小组,在缺乏相应的互联网技术的支持,通过人工不断检测的方式,做到及时发现问题,高效地解决问题。而最终的目标是完善3G网络方面的覆盖,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设备信息的反馈。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