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命的本真

生命的本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命的本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命的本真范文第1篇

故事围绕着一个病毒展开。20NN年,一种极其罕见的嗜血病毒——“花冠”突然袭击燕市,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都市,瞬间沦为“猎物”。拥有心理学背景的女作家罗纬芝临危受命,成为亲临抗毒一线的采访组成员。在抗疫小组里,罗纬芝深入了解了各色普通人面对恐慌和毁灭时的心理困境;一线的科研教授于增风以身试毒不幸身亡,事件发展不断失控,官方急救药物却迟迟研发不出,另有不少势力都想从这场病毒虐杀中获利……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不禁让人思索:我们究竟要怎样善待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

书中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对人在危机状态下的情感和心态的描绘,对事业、爱情、亲情万象的诘问,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譬如,关于生命的本质,书中这样说:“人的个体,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缕青烟……无论它何时消散化灰,都不是真正的消失,只是一种回归。”这些颇有禅意的话语,不禁让我们感慨,人生实在没必要有太多的烦恼和患得患失。

整本书,作者基于当年的非典事件展开了新一轮的构思。类似的真实事件是本故事内容的最好支架,类似的人性反馈是本故事内容的最佳着眼点,类似的生与死的考验是本故事内容的最好思考点。一切就这样在真实和虚构的结合中以小说的形式展示给众多和平年代的读者。可想而知,《花冠病毒》饱含了作者巨大的付出和辛苦。用毕淑敏自己的话说:“暮鼓晨钟,我时刻警醒投入,不敢有丝毫懈怠。”的确是这样,这本书并不只是纸加油墨印刷的文字,它蕴含着作者的人生体悟。在这本思想性、知识性都很强的书里,不仅包含着作者绕行地球的漫长航程,以及对过去和将来世界的回眸与眺望,还包含着对宇宙的好奇和幻念。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展示了作者在医学、文学、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博学及人道主义关怀。在令人惊叹的病毒肆虐及抗役过程乃至生死存亡之时,主人公罗纬芝表现出的人格坚守使人动容,书中主角一系列扑朔迷离身份的揭开更是增加了抗役英雄们的人格魅力,看似以旁观者的身份轻描淡写地刻画着世间百态,其实字里行间无不传递着人间的大爱。

生命的本真范文第2篇

于是,工作之余,他会敲开生命的另一扇门,一睹灵魂所在的山林寺庙间,那清净高远的灵动与美丽,观照自我,寻找内心的平静。

陈越孟说:“创投,是一件非常理性的工作,需要多角度分析和调研,不能轻易相信摆在面前的那一组数据。更多时候,还需要沉住气,深入企业去了解最真实和详尽的信息。”

陈越孟的老家在宁波慈溪,附近有两座著名的寺庙,一座是千年古寺五磊寺;另一座是岳林寺。每一次去那里,都可以感受到那一份静谧和安宁。

陈越孟非常喜欢国清寺空气中弥漫的香火味,悠悠的钟磬声,禅师的诵经声。寺内大雄宝殿东侧梅亭前有一棵饱经沧桑的隋梅。陈越孟说,他最喜欢这千年隋梅。枯树新枝缀满梅花,它的顽强,它的生命力让他坚贞、敬畏。

他认为,人生有三种境界,立真、立美、立善。人的物质生活是主真的,精神生活是主美的,内心世界是主善的。他愿意心怀真善美,投入地工作和生活。

陈越孟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年轻时受老校长陈立和导师徐志强的影响,自今骨子里保留着一份传统,那就是对文化的痴迷。上大学时,他喜爱写诗、摄影,曾是“晨钟诗社”的核心成员,出版过诗集《15人集》,也获得过浙江省高校摄影一等奖。

他笑言:“大学时留下的踪迹,现在身上或多或少还会有,尽管现在工作比较紧张和忙碌,但自己还是会抽时间去看一下西湖,看一下荷花,有时还会骑自行车去看一下夕阳。”

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人。现在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只留下孩子和老人,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关照,所以生活质量很差,教育质量更差。

为此,他和朋友们发起成立了“浙江省阳光爱心基金”,帮助那些留守儿童回归正常生活。他们经常搞一些活动,为孩子们赠送书本、球鞋等,还到贵州山区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营养午餐。去年,他们搞了一个有趣的“爱在后备箱”的活动,动员家人朋友把闲置物品捐献出来,放在汽车后备箱义卖,将所得费用定向捐给贵州。

他低言:“做慈善是发自内心地去做,如果为了扬名去做,就违背了做慈善的本意。”

感性让他更具人文情怀,理性历练他的严谨。他说,严谨规范是浙商创投投资的生命线。浙商创投的理念,就是“严谨务实、灵活高效”。

生命的本真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马原;死亡的诗意;本真存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65-02

海德格尔认为,死亡并不意味着人的存在的终结,而是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即向死亡存在[1]。所谓生与死,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线,都是生命的存在方式。马原在采访中也曾说:“我觉得生的过程就是死的过程,没有必要惊慌。”生就是死,死也是生。而马原书写死亡其实是为了忘记死亡,证明存在,证明存在的诗意。非本真存在的人,在常人的生存方式中生存,放弃了自己的选择和个性。林杏花则不同,她选择本真地活着,坦然正视自己的欲望,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且,她的突然死亡并没有让诗意消失,反而使本真世界显现出来,成为诗意的世界。所以,死亡的诗意正是由于她生活的质感和生命消逝的神秘感。

一、本真地活着

生活于这个世界的人们,热衷于选择大家认同的一种生存方式,而不是服从自己的内心。“存在有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2]。为了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寻求安身立命之所,人们早已遗忘了本真存在。诗意的存在应该是这样一种存在:它不是为了其他东西而存在,而是为生命的本真愿望而存在。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活着仅仅是因为别人需要我而活着,因为还不想死或还没有死而活着。真正循着自己生命的本真需求而活着的人太少,马原笔下的林杏花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生命个体。她执着地追求生命的本真状态,并热爱这种追求,始终保持在路上的姿态。她选择了想要的生活,造就了自己的人生,做到了本真的存在,虽然短暂,但已经获得永恒的诗意。

首先,林杏花敢于追求生命的本真存在,这种追求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对欲望的大胆表达和对个性的大胆张扬。正如马原在《低声》中所说:“能去拉萨的女人应该说总有那么点儿不同凡响。”[3]林杏花就是这么一位不同凡响的女人。欲望是对生命存在的肯定,没有欲望就没有生命。然而,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枷锁,早已把欲望禁锢。在《死亡的诗意》中,马原把林杏花作为一个女人的欲望表达放大在读者面前。她敢于直视自己的身体欲望和精神欲望,并尽情宣泄自己的欲望。“无论如何控制不了自己,不压抑自己的需求,要什么就去追求什么”[4],这就是林杏花发出的源自生命的声音。她无法在的时候不叫出声来,为了隔音,用白布罩住她在厨房里搭建的爱情小屋。这间爱情小屋每天都充满了真正的男人和真正的女人的嚎叫。没有什么可以消除她对的渴望,她需要用宣泄自己的激情。她不愿被社会既定的法则束缚,她只是想满足作为人尤其是作为女人最本真的欲望需求。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敢于去追求这些东西。她爱美,所以她便自由地展现自己迷人的妩媚。她渴望爱与幸福,所以遇到一见倾心的李克便主动展开攻势。她有过很多男人,她甚至不掩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大胆表示自己一直有点儿喜欢女孩子。她自私,所以明确地表示她不愿生孩子,不愿让孩子分享她的爱。但这是一个人真实的欲望表达,无可厚非。从她对生命本真欲望的追求中,我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一个生命的活力与诗意。林杏花敢于大胆张扬自己的个性,她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不是社会要求她成为的人。马原在《冈底斯的诱惑》中说:“美丽的姑娘比任何别人都更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5]而林杏花这样一个美丽性感有个性的女孩,比美丽的女孩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脱离世俗的诗意。她的行为在社会看来是反叛的,不合时宜的。从教师到诗人,从诗人到导游,再到拉萨定居,成为一名酒店经理,她自由地变换自己的工作,不受任何约束,有着传统女性没有的自由自在。她没有观念,只是这个社会给女性制定的道德法规,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只要喜欢就足够了。”不用在意社会的评价。她独立自主,“我没有谁都没有关系,我相信我自己”[6]。她自信有魅力,为了显示自己诱人的身体曲线,从来只穿紧身衣和白色裤子。她不认为爱是唯一的,女人一生应该只爱一个人。“爱不一定只属于一个人,一个人可能会爱几个人,许多人”[7]。她完摆脱世俗的约束,是生命诗意光辉的显现。一个诗意的存在是一个允许生命价值实现、生命本真追求的存在。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人应该尝试本真的生活,选择自己存在的本质,这才是生命存在的理由。林杏花的生命是最本己、最个性化的,因而也是充满诗意的。

其次,林杏花不仅去追求,而且从不间断追求,一直保持身体与灵魂并行于路上的姿态。林杏花对生命本真的追求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灵魂上的,而且是身体与灵魂并行的。支持她身体不断前行的动力便是她灵魂上对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渴望。因为独特的个性和另类的生活态度,她惹了数不清的麻烦:失去工作,被误认为“小三”,被社会唾弃,但她从不停止自己对美丽与个性的追求。她不会因为李克是有妇之夫而放弃她的爱情,尽管他不能对她做出承诺,也不能给她完整的爱情,她依旧选择爱他。“既然肖君已经在那儿,她也就只好不在乎名分,不在乎李克是不是对她说出那个单音节词。她不管他怎么想,她觉得在爱他就告诉他,她爱他”[8],她只在乎她的爱,而不在乎爱的是谁。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李克的妻子修完产假回来也就到了她该离开的时候,她还是选择用心经营属于她自己的这份爱情。她享受的是自己大胆去爱、用心去爱的这个过程,那个不能再爱的结果早已经不重要了。即使在死亡之前,她也没有停止自己的追求。“她本来可以轻易得到她想得到的东西,而这些就是她生活最后那段时间得到的”[9]。她在死亡之前还在追求想要的满足,生命结束了,但追求还在继续。林杏花终究还是实现了自我。生命本应该如此,追寻的状态最能体现存在的意义。重视生命本真需求,不断追求生命价值实现的存在,才是一个有意义的存在。而这样存在的消失才是充满诗意的。

二、神秘的死亡

“神秘是抽象的也是结结实实的存在,是人类理念之外的实体。正因为超出了人的正常理解力,人才造出了神秘这个不可捉摸的怪物”[10]。死亡因为它的不可理解和无处探寻成为一个永恒的神秘话题。人总是要死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亡,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死亡本身却又是不确定的,没人知道死亡会什么时候到来,死亡本身是什么样子的,只知道它是我们无法逃脱的,不可能越过的。死亡的神秘性便在于它的这种可能性和必然性。

首先,死亡的神秘源于它的可能性,而林杏花的死便是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谁也不能预测自己以怎样的方式死去,在什么时候死去,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去。由于死亡具有“还未到来”的可能性,它对人始终是悬置于前的东西,所以人的生存才是“向着死亡的生存”。马原好像无法逃脱对凶杀、人命的关注,他的很多小说中都存有一种对死亡的多种可能性的诉说。在《死亡的诗意》中,他把热情停滞在描述现象的快惑中,让死亡的原因充满未知,让林杏花的死充满神秘性。究竟是他杀、意外还是自杀,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并且故意让每种推测都有可能。马原为了凸显死亡的未知性,刻意去写那些突然消失不见的东西,突然逝去的生命,写得充满悬念。《冈底斯的诱惑》中美丽的央金、《骠骑兵上尉》中的大明死于突发的交通事故;《低声》中的牛牛不小心跌落悬崖;还有林杏花,死于不知原因的火灾。林杏花突然死了,一个不应该这么早死的美丽女子死于自己的爱情小屋。作者正是用这种残酷的方式告诉我们,对于死亡而言,一切皆有可能。

其次,死亡的神秘源于它的必然性。由于死亡具有的不可逃避性,人在本质上无法摆脱它,所以死亡便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马原说:“什么是死?人人都欠上帝一条命。死,是归还。”《死亡的诗意》弥漫着浓重的宿命色彩,这种色彩并不是“宿命论”,而是人的生命被死亡这种难以抗拒的力量所控制的预兆。相对于这种力量,人只不过是死亡这条河流中的一片树叶而已,只能顺流而下,决不会逆流而上。马原总是在假设:“如果巴顿在也就好了。”但他又冷静地告诉读者:“没有如果,巴顿要明天中午才会来。或者只好说什么都是早就决定好了的,所说的命数。”[11]不早不晚,不偏不倚,偏偏就赶上了,这就是命数。从故事的开始到结束,全文一直都隐藏着宿命气息。“是李克的这个突发的遭遇使他走进了小说世界,这是他的命数。”[12]文章开头,作者便已有所暗示。林杏花本来只是作为导游带团在拉萨停留8天,却“突如其来地爱上了拉萨”。如果林杏花只是来到拉萨而没有爱上拉萨,只是爱上拉萨而没有留在拉萨,那故事也就没有了悲剧结局。可是,没有如果。还有上海客人的那句:“阴气太重。”林杏花最喜欢的“同样恐怖的白颜色”,林杏花在凋零的那天“不停地谈论牛牛”等,这太恐怖了,“让人联想到追随的迹象”。忐忑不祥的宿命之感,预示着这个美丽的生命的凋零。林杏花死于圣诞日,也就是耶稣诞生的日子。而在林杏花死亡的前一天夜里,也就是平安夜,李克的女儿诞生了。作者故意安排这个巧合的时间,更是增加了死亡的神秘色彩。无论生活有多么不容易,死亡有多么恐怖,生还是会如期降临,死也会不期而至。马原以林杏花的死证明着李克女儿的生,而且做出不悲不喜的冷静姿态。因为对于生离死别,人终竟抵不过宿命。这不是消极,而是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死亡以神奇的力量逼迫人们不得不始终去挂念。

死亡的力量固然强大,但生的力量却可以掩盖它。看完《死亡的诗意》,我们想到的不是林杏花的死,而是她的生,这就是一种重生。也正因为如此,死亡在一定程度上却赋予了生以诗意。马原用小说告诉我们,只有本真地活着,在生命消失之后,留下的才是干净的诗篇。

参考文献:

〔1〕〔2〕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1987.

生命的本真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本真 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52

本真的课堂教学追求真实与纯洁,站在学生发展的视角,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以教师聪明的教育智慧,摈弃消极情感因素,激发积极的学习情绪。课堂不再有压抑、被动、沉闷,而是呈现出民主、和谐、主动、包容、尊重、有趣、健康,教学敞亮、开放,学生能够自主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

本真的英语教学追求一个朴实自然的课堂境界,是师生真实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教师能够根据对英语教学的理解、感悟和认同以及对所教学的对象的认识,开展知识的彼此接纳、情感的交流与互融,从而课堂自然、从容,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本真的课堂过滤浮躁与虚假,既有师生教与学两个活动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又有教师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遵循,还有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与尊重,教学的最终归宿是实现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小学时候很有英语天赋的学生到了中学英语学习中却又显得比较困难,兴趣受到长期的抑制,不仅导致他们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也给他们的学习心理带来消极的影响,而这种局面的形成恰恰与教师教学中忽视一些不经意的现象有关。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他们的心理还比较脆弱,面对突然发生的情况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面对处于心理敏感期的学生,英语教学活动还是要始终坚持尊重、鼓励为主,为他们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这或许能影响着学生一生学习态度。不妨再看看一例师生课堂中的对话[1]:T: Can you smile to me?/S1:Sorry,I can’t./T:Are you sure?/S1:Yes/S2:I can!(S2:came to me,took a close look at me and smelt.)/T: Am I delicious?(Ss began to laugh.)/T:S2 did a good job,she wants to smell me then give me a smile.

这段简短的对话过程与内容是一位老师的亲身经历的教学实例片断,我们看到,这位老师巧妙地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化解了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尴尬,既保证了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为巧妙的是教师恰恰利用了这样的机会让学生掌握了“smile”和“smell”这两个发音容易混淆的单词,真实反映了教师聪明的教学智慧。

本真的课堂就是这么真实、朴实,它体现了教师智慧和教学素养的统一。实际上,教学中并非学生不愿意与教师互动交流,恰恰相反的是,学生从内心来说都是愿意主动表现自我的,关键是我们的教师是否为他们创造了这样的机会,是否激发了他们的愿望。一旦学生的交流之门被我们激发而开放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对他们的信心的保护,让他们从中感受成功与快乐,从而愿意进一步表达自己观点或见解。当学生的英语表达正确的时候,我们要适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在无法用正确的英语表达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用中文的形式记下来,课后再通过查找资料或寻求帮助进行翻译并逐步学会表达,师生利用适当时间进行互动交流,彼此的心灵发生碰撞,智慧火花被点燃,甚至交流中所获得成果也恰好成为导入后续课时的绝佳情境。

我们所追求的真实而纯洁的英语课堂教学,对于教学中两个主体来说是互惠互利的,教师获得了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也获得愉快和自信,彼此双方实现了教学观念转变与智慧的生成,整个过程成为师生生命共成长的过程。正如李政涛同志所说:“身处教育世界中的生命,始终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相遇关系中生成的生命。”[2]而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创造别人的精神生命,也应该是自我精神生命的创造者,教师在造就他人的同时也在成就着自己……不是眼望别人成长,而是永远和他的学生们共同成长”。 [3]

以我的视界观察世界,世界精彩纷呈。课堂教学生活世界的一个部分,在师生的眼中,它同样因为真实、纯洁而色彩斑斓。本真的英语课堂教学是需要教师对自我教学不断审视和追求,需要教师对教材不断内化和对教学结构的不断重建,也需要教师对教学对象的真诚解读。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有格而不拘泥于格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以本真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着他们以纯真的心灵与教师对话,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话,逐步形成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形成健全的人格。

[ 参 考 文 献 ]

[1]戴悦娜.做一个本真的英语老师[J].江苏教育,2015(10).

生命的本真范文第5篇

1捕捉音乐文字、领悟生命之美

如果音乐课堂忽视了文字语言的力量,那么这样的课堂就空剩一副躯壳。有人称旋律是音乐的肉体、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那么那些动人心魄的歌词就是那流淌的血液,犹如那跳跃的火花,纵贯全身,奔流不息。好多励志歌曲歌词当中当饱含着生命价值,歌词当中有歌者的向往、歌者的追求,有歌者的浓浓爱意,光是读这些歌词都能为之动容,唱起来更是如梦如幻,轻轻地拨动每一根心弦。语言文字赋予了音乐太多的想象空间,在朗诵当中给读者创造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感情跌宕起伏,时而风起云涌、时而平静的掀不起一丝波澜……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为学生创设适合音乐学习的意境,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的“情场”,把音乐的美育功能自然延伸到旋律的感受体验当中。音乐和文字语言都需要心灵上的专注,才能体会其中的能量,在音乐所创造的意境中,充满了天性的童真,那跳跃的音符犹如顽皮的小家伙,在你怀中活蹦乱跳,时而与你窃窃私语,时而与你斗嘴撒欢。初中生的语言总是充满了对美好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份纯真让人如痴如醉,活泼的情怀是在是难能可贵。作为教师更应当善于捕捉到语言文字和音乐间的魅力,在平等温馨的对话当中,激发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和热爱,满足学生心灵的需求,回归他们的本真。生命教育在于追求生命的真谛,在于追求美好的诉求。心灵本真的需求创造了生命的真谛,自我价值的认可也体现了生命的真谛。音乐是内心激情的迸发,是人类生活的营养。如此看来,音乐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美育就像心灵体操,让学生的良心更加纯洁、情感更加强烈、精神更加正直、信念更加端正。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美育,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来触碰音乐艺术形象,感悟音乐当中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于音乐中的意境、生活的想象,从而对作品当中的内容、表现形式、社会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做出审美分析,进而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完善学生的审美观念。音乐的曲韵悠扬带给人们心灵的启发,或是牺牲生命、燃烧自己,犹如那飞蛾扑火;或是绕指断肠、充满人间悲欢离合的喜怒哀乐;或是抑扬顿挫,热情激扬,充斥暴力和愤怒;亦或是轻柔舒缓,放松和安慰漂泊的心灵。用歌唱;来代替师生间的训诫,用倾听来洁净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排除他们心灵上的苦闷和烦恼,释放他们荡涤的情怀。如此一来音乐给了学生快乐,实现了对自然和真实的崇尚。

2亲近音乐历史、敬畏生命坚韧

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极富艺术价值的文化,其创作时间、创作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交融与潜在的生命物质。音乐的曲韵和旋律是音乐的结构和内涵,而潜在的生命物质就是音乐作品深层的灵魂。将生命价值教育融入音乐课堂,通过师生间亲切的沟通和交流来以音乐作品为媒介,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格,完善他们的价值观。有的音乐作品可以展现那些音乐家光辉的人生,譬如贝多芬的钢琴曲,他的一生都在与凄惨的命运做斗争,尽管在失聪的极为不利的条件下但依然以水滴石穿的意志来“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仅凭乐感和记忆的来进行演奏,并最终完成《命运交响曲》等多部不朽之巨作。有的作品促使人们去探寻历史、探寻音乐带来的人文魅力。在对音乐作品的倾听中感受逝去的历史,思考当前的人生。在音乐的感悟和体验中,不断汲取、不断思索,逐步踏入人性的圣洁殿堂。学生通过这样的音乐教育来坚韧自己的品格、捍卫生命的尊严,主动去完善自己的人格。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时刻做个有心人,及时关注音乐的发展,精心挑选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去学习、去欣赏、去演奏、去歌唱,开阔他们的视野,引导学生正确鉴别当前的流行音乐,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水平,从音乐当中感悟真善美,认识假恶丑,完善个人价值观和生命观。初中音乐教师要善于捕捉初中阶段孩子生命中的浪花,尽可能多地去关注他们的生命动态,这样生命教育才能拨动他们生命的琴弦,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增加个人魅力,以博爱之心和学生沟通和交流,注重知识的精神潜质挖掘。引导学生逐渐丰盈学生的精神财富,唤醒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在快乐的课堂氛围当中,师生双方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恣意绽放生命活力,使大家都能感悟到智慧光芒的迸发和生命之流的涌动,逐渐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学生的人格也在其中被慢慢健全起来。陶老曾经讲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行为,先力行后求知,教育的最终价值在于塑人。音乐教师就是塑造学生心灵的艺术家,通过音乐的魅力来感化学生,让他们都能够高效地领悟到音乐当中的文化本质和人文精神,体验到生命价值的内涵,重塑人格魅力,完善价值观。将生命教育融入初中音乐课堂,让学生的内心能够随着音乐激流涌动,释放生命的本真如花般开放,纵使无人问津,但季节到了,生命之花自然会绽放飘香。

作者:张明单位: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重坊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