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走势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通货膨胀;奥运会;经济发展
时下,许多人都在讨论和关心的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热点问题是通货膨胀。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股市几度下跌,使得投资者和股民一度对市场失去了信心,再加上近一段时期食品、铁矿石、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很多人把这些与通货膨胀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有人提出现阶段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在此,我想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下我的观点,以及我对中国现今的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希望与大家一起讨论。
通货膨胀是由于社会中流通的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货币总和超过其对应的全部社会生产商品的总数,从而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过程。对于通货膨胀应维持在何种程度(通货膨胀率)的理论已经有了许多。我认为通货膨胀有利有避,至于是利大于避还是避大于利不好说,这要看通货膨胀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对比关系。其实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其经济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一定会产生通货膨胀,这就是为什麽会出现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之一,即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总是成不同比例增长。如果控制好这个比例协调发展的话,我想或许可以减缓经济周期的到来。
据新华社资料显示:今年虽然经历了诸多磨难像1月中旬到2月上旬,南方地区连续遭受四次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过程袭击,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16.5亿元。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以及五.一二纹川地震和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但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达到10.6%,这一速度虽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依然与近五年来平均高增长速度相当,高于过去30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水平。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的预测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10.7%左右,增长速度与上年相比出现回落,但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08年将达到170260亿元左右,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率分别为19.1%和24%左右。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将继续比上年有所降低,同时又仍然保持一定的较快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仍然明显高于GDP增速和消费增速,使得投资占GDP的份额上升。
上周全国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作客央视二台经济热点问题的讨论时说,08年前五个月统计出的的通货膨胀率为4.8%,预计今年下半年可能超过4.8%,但增速会控制在0.5%以内。
尽管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会减缓,通货膨胀率会继续升高但两者对比而言前者的增速远远大于后者。况且今年全国会增加生猪及一些肉类的供应相信不久食品的价格会稳定下来,而且诸多资料显示我国的通货膨胀的增速已经基本上控制住了。这就说明中国的经济还是有利可图的。
再者,现阶段并未爆发全面通货膨胀只是部分东西受其供求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的价格上涨。对他们适当的加以调整,并加强对煤碳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相信价格是可以稳定下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谨慎对待。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造成国内市场相关商品价格上涨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输入型成本推动造成价格上涨的影响,将随着我国对国外石油等重要资源性商品依赖程度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它可能成为价格上涨原因的长期因素。所以我们在调整国内供求结构的同时应该适当关注一些国际因素。
其实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诸多的问题。从全球范围内来说,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以及全球油价飞速上涨的影响,美国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都出现了经济下滑的现象,因此而导致了全球房产价格爆跌和世界经济衰退的现象,今天美国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伦敦原油期货价格同时大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动机中的重要一员给中国经济发展带了机会。就国内来说,再有8天就要举行北京奥运会了,此次奥运会的开办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为了这次奥运会,所有的奥运城市都加强了奥运场馆的建设和环境的美化。所有设施的建设都向着国际化、标准化、新颖化的方向发展。这次奥运会不但带动了奥运城市乃至整个中国各大城市的城市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极大改善,还提升和带动了奥运城市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通过这次奥运会会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和中国的奥运城市并且促进了中国与各国的交流,也会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文化。这会吸引和带动大批的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同时也将会带动大批国内游客到奥运城市的旅游。这将会带动中国旅游业和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以及景点旅游区的建设从而提高整个中国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的水平,可能会给相关行业带来可观的收入。
奥运会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会产生拉动作用。据资料显示:在未来5年中,北京市将创记录地对城市基础建设投入1800亿元人民币,重点建设142个项目,以全力缩短与国外同等地位大城市的差距。其中900亿元用于修建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机场等,45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300亿元用于数字化建设,150亿元用于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因奥运而产生的巨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将使北京的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城市竞争力大幅提高。北京环境的巨大改善,尤其是空气质量,1135公顷的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和13000亩的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将使北京亚北地区成为北京重点建设区域和最适宜居住的地区,奥运村将成为北京住宅建设新的亮点和里程碑,4~5星级酒店得到巨大发展。
纵观前几届奥运会举办城市,房价都在奥运期间大幅上涨,所以预计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将会以北京为中心,并辐射周边城市进行一次较大的上调。就短期来看200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增幅仍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房地产投资继续平稳增长,需求结构基本稳态发展,供给结构调整进程缓慢,供需不平衡矛盾继续存在。从长期来看,我觉得奥运会带动了奥运城市和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这些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相信这些地区在未来几年内会增加对城市用房和各项设施包括旅游景点在内的建设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这些设施楼宇建设的国际化、规范化程度,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奥运不但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会带动金融市场的发展,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各种理财产品也搭上了奥运的快车。许多银行在此前一两年里发行的多款奥运概念理财产品以及奥运纪念币(章),在发行时便受到百姓热捧。据四川信息网成都商报资料显示:2006年9月推出的第一组北京奥运会贵金属纪念币,其中,由2枚金币与4枚银币组成的金银套币发行时的价格为8316元,目前的市场价格已涨到1.7万元。而同时推出的普通纪念币的价格从发行初的28元上扬到目前的79元,涨势喜人。去年,央行发行第29届奥运会普通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第2组)各一套。普通纪念币一套3枚,发行量各1000万枚,其面额均为1元,目前已经大幅升至70元附近,涨势十分明显。还有像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等都推出了与奥运有关的纪念品和理财工具收益率甚高。
随着奥运的到来股市行情也出现了好转,这也极大的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股市行情形其实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由于举办奥运会给中国部分实体经济带来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必然会促进带动中国部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个发展带有一定的长期性。这又势必会反映在股市行情上,从全球范围内来说,美国经济增速深受次贷危机和原油价格下降以及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开始出现下滑导致欧洲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发达国家纷纷把目光转向了新兴国家市场以期把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中国正式作为这发动机中的重要一员。因此这会吸引大批投资者前来势必会造成需求的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动证券市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和完善。尤其对未来房地产和旅游板块的行情充满信心。还有,随着奥运的临近各国运动员代表团、政府官员、旅客会纷纷来到中国会使得人民币兑换业务变的红火起来,不但可以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而且可以带动中国的人民币自由兑换业务和汇率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此外,奥运会还带动了中国食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以及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完善,带动了食品的供应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尽管今年我国遭受的几次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伤害,但是我想这增加了全国人民的凝聚力,相信通过灾后重建活动在四川以及其他严重受灾地区会诞生出新的面貌、新的气象。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克服灾难的勇气!可贵的是由于灾难而激发的全国人民的凝聚力正是祖国建设所需要的,也正是一个大国崛起所需要的。这次中国为成功举办奥运会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将会被全世界铭记和赞叹。这是一个经济政治大国所应具备的素质!同时此次奥运会也会促使中国人的素质得以提高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几年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环境污染问题、就业难问题、还有就是中国股市具有的较大的投机性等问题很突出。所有这些都是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不注重协调发展,还有一个就是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压力大。甚至有些经济学家说道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危险时刻。客观的说这些问题确实很严重,但是我们所经历的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发展史上也经历过。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如果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永远都不会成熟的。现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历过去了这段时期该轮到我们了,有些经济学家拿我们的发展不成熟的经济与西方成熟的经济对比说我们为发达国家贡献了财富却以破坏自己的环境为代价。其实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只是有快有慢,中国为赶超发达国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正是由于这个压力如此之大和经济速度的飞快增长使得产生这样一些问题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是在探索道路,我们应该去想办法克服而不应该只是抱怨和杞人忧天。我觉得中国的经济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信息制度还不够公开;不够注重企业内在价值的挖掘;政府和企业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不够,不应该仅限于上下级关系和指导监督的关系;未从根本上转变各行业过分以短期利益为驱动点的观念;未转变一些企业以长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股票市场混乱投机性强;还有就是抓好中国的教育,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培养下一代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动手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
(一)从经济运行情况看,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省基本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实现生产总值22171.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超出全国2.3个百分点。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14398.53亿元,增长23.6%,比全国高出3.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比全国高出1.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为338.67亿美元,增长63.4%,比全国高出57.2个百分点。
(二)从完整的经济周期看,经济增速依然处于波动下行区间
1981~2012年,河南省与全国一样经历了三个经济周期,每个经济周期平均10年左右。本轮经济周期的峰值为2007年,河南省经济增长率为14.6%;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开始波动下行,2008年为12.1%,2009年为10.9%;由于国家实施一篮子投资刺激计划,2010年经济增速回升至12.5%;2011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加深的影响,增速回落至11.7%;2012年前三季度进一步回落至10.0%,目前经济增速仍处于2008年以来的经济周期的波动下行区间。
(三)从短周期分析看,经济增速缓中趋稳,筑底迹象明显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河南省经济增速正在由“下行趋势”转向“稳定筑底”:一是工业经济触底回升,从年初开始波动下行,6月和8月到达谷底12.8%,此后回升至9月13.3%,10月13.8%;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触底回升,从年初开始波动下行,8月份到达底部,1~9月增长23.6%,较1~8月加快0.3个百分点,首次出现回升,1~10月增长23.7%,较1~9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三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触底回升,5月份增速到达谷底14.2%,6、7、8、9、10月份分别回升至15.4%、14.75%、14.7%、16.1%、16.1%。
二、2013年经济走势预测:缓慢复苏,波动回升
(一)2012年具有经济周期谷底的显著特征,2013年有望出现复苏
从经济周期分析来看,2012年我国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前三季度全国GDP增速为7.7%,已经接近上一个经济周期的谷底1999年7.6%的经济增速。当经济处在谷底时,中央“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会陆续出台,稳增长已经逐步上升为2012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预计中央还会持续加强宏观调控。由此判断,2012年可能成为经济周期的谷底,2013年全国和河南省经济有望缓慢回升。
(二)2012年经济增速明显偏离潜在经济增长率,2013年有望回归适度经济增长区间
从河南省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来看,分三个阶段来对比分析,1981~1992年河南省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1%,比全国高出0.4个百分点;1993~2003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1.3%,比全国高出1.4个百分点;2004~2012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2.7%,比全国高出2.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第一,河南省潜在经济增长率在不断抬高;第二,河南省潜在经济增长率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越来越高,当前约比全国高出2.5个百分点。2012年河南省经济增速预计为10%,已经接近适度增长区间的下限,随着稳增长的调控力度逐步加大,2013年有望保持略高于10%的经济增长,回归经济适度增长区间之内。
(三)世界经济低位波动和缓慢复苏是一个长期趋势,2013年的国际环境不会比2012年更差
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时期,结构改革不到位和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难以根本改观,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长期化趋势,尤其是美国“财政悬崖”和欧洲债务均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实施再制造业化战略,以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动向。尽管世界经济依然困难重重,可能会出现徘徊不前,但是经济复苏是大势所趋,国际社会普遍预期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低位徘徊并缓慢复苏。由于我国经济周期与世界和美国经济周期波动方向基本一致,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不会进一步恶化,基本稳定的外部环境比较有利于我国经济复苏。
三、2013年政策取向:稳增长、扩投资、调结构、促开放
(一)“稳增长”是2013年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稳增长”是河南省2013年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任务,2013年全省经济增速不应低于10%。针对当前形势应做多手准备:一是防止经济继续下滑,稳定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二是迎接经济复苏的到来,着力扩大投资规模,加快经济转型。
加快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一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二是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优先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国内外先进产业要素向河南集聚,把河南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基地,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
(二)推进投资扩张是“稳增长”的根本手段
一、基本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2014年汽车产销总体平稳增长
2014年汽车产销量超过23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与2013年相比,产销增速分别下降7.5和7个百分点。
从全年汽车销量分月完成情况看,月度销量最高点为12月份,销量达到241.01万辆;最低点为2月份,销量为159.64万辆。全年月度销量均高于上年同期。总体看,今年汽车月度产销符合历史规律。
(二)乘用车拉动汽车总体增长
2014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91.98万辆和1970.06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10.2%和9.9%,增速高于汽车总体2.9和3个百分点,比上年分别下降6.3和5.8个百分点。
2014年乘用车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1237.67万辆,同比增长3.06%;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91.43万辆,同比增长46.79%;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407.79万辆,同比增长36.44%;交叉型乘用车销售133.17万辆,同比下降18.06%。
乘用车结构发生变化。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乘用车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SUV市场增长迅猛,占比增加;轿车占比下降。SUV销量由2008年的45万辆增长到2014年的408万辆,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由2008年的7%增长到2014年的20.7%。同时,轿车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由2008年的74%下降到2014年的62.8%。
1.6升及以下轿车销量保持小幅增长,占比有所提升。2014年1.6升及以下的轿车销售904.33万辆,同比增长4.82%,高于轿车整体增速1.76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轿车占轿车总量比重73.07%,同比增长1.23个百分点。
(三)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明显
201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57.33万辆,同比增长4.1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44%,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14个百分点。
2014年,中国品牌轿车共销售277.44万辆,同比下降17.40%,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2.4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5.55个百分点。
随着合资品牌中低端车型的加快发展,乘用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中国品牌乘用车和轿车市场份额连续四年持续下降,2011―201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分别为:42.23%、41.85%、40.5%、38.4%;2011―2014年中国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分别为:29.11%、28.38%、28%、22.4%。其中中国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已接近2004年份额。
目前,所有跨国汽车企业均已进入中国,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中国品牌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合资企业外方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在汽车设计、研发、渠道等方面加快向中国市场倾斜,产品投放已经从引进成熟车型转变到针对中国市场做产品适应性开发,甚至是新产品的开发。
2014年,轿车销量前十位品牌均为外国品牌,累计销量达到303.30万辆;前十名中国品牌轿车累计销售106.94万辆,与前十位外国品牌之差为196.36万辆。
中国品牌乘用车历经10多年发展,特别是近5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一是主要整车企业建立了比较完整技术研发体系,有流程、有标准、有设计和验证手段,在研发能力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超过500亿元,实现从技术依赖向技术自主的转变,从逆向开发向正向开发的转变;二是研发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具备整车造型能力,部分主流车型造型堪比外国品牌,基本掌握车辆安全、节能、环保等核心技术,实现动力平台、车辆平台技术自主化;三是产品水平不断进步,同级别车辆配置相当于或超过外国品牌,具有性价比优势;四是产品市场覆盖率大幅提高,产品线已拓展至各个细分市场,基本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五是产品品质的提升,据J.D.Power数据显示,中国品牌乘用车新车质量(IQS)PP100(每100台车辆的问题点数)与外国品牌差距已由2007年的139个PP100缩小到2013年的50个,相当于外国品牌2010年水平;六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5月,在上汽视察期间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已经具有很好的产品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进入2014年,新能源汽车呈现2倍以上的净增长,引起世界汽车界广泛关注,江淮纯电动车为新能源汽车在私人用车市场推广做出积极贡献,比亚迪在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突出。
虽然中国品牌乘用车总体份额下滑,但长安、一汽、广汽、北汽等骨干企业在中国品牌乘用车增速和份额连续下滑的形势下仍能保持增长势头,逸动、荣威、奔腾、哈弗、吉利等车型增速也高于细分市场平均增速。我们认为,这是企业扎扎实实做产品,坚持不懈抓质量,立足长远谋品牌的结果,这也是做强中国品牌汽车努力方向,是中国品牌汽车的希望。相信一定会有一批中国品牌汽车企业逆势而起,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成为建设汽车强国的中坚力量。
2014年,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394.09万辆、309.52万辆、252.55万辆、176.61万辆和72.70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15.71%、12.82%、8.96%和3.69%。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乘用车销量增速略低,其他外国品牌增速均超过10%。
2014年,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轿车分别销售334.43万辆、216.91万辆、204.56万辆、136.16万辆和60.9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02%、17.53%、16.53%、11%和4.92%。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和美系轿车销量增速低于10%,其他外国品牌呈较快增长。
(四)商用车产销同比回落
2014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0.31万辆和379.13万辆,比上年分别下降5.7%和6.5%。
2014年客运市场增长,使得客车产销总体保持增长。其中旅游客车增长,长途汽车受高铁影响有所下降。
客车产销60.72万辆和60.69万辆,同比增长7.63%和8.37%。其中:大型客车产销8.35万辆和8.42万辆,同比增长2.02%和3.15%;中型客车产销7.88万辆和7.96万辆,同比下降14.28%和11.62%;轻型客车产销44.49万辆和44.31万辆,同比增长13.96%和14.10%。
2014年,受排放标准升级影响,货车产销下降。由于排放标准升级节奏过快,货车行业内销售低排放标准产品的套牌行为普遍存在,2014年环保等部门加大了对套牌行为的查处力度,另外排放标准升级所必需的油品及尿素供应不到位,导致有些企业不得不限产甚至停产,其中轻型货车受到的影响最大,销量比去年减少24.57万辆。另外经济下行也是2014年货车市场下降的原因。
货车产销319.59万辆和318.44万辆,同比下降7.86%和8.92%。其中:重型货车产销74.75万辆和74.40万辆,同比下降1.73%和3.89%;中型货车产销24.79万辆和24.78万辆,同比下降13.16%和13.60%;轻型货车产销166.16万辆和166.27万辆,同比下降12.31%和12.87%;微型货车产销53.89万辆和52.99万辆,同比增长2.17%和0.55%。
商用车产销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14年商用车分月完成情况基本符合历史变动情况。1、2月份产销水平较低,3月份达到全年最高点,之后逐月下降,8月到达一个低点,从8月开始逐步回升。
受经济下行影响,与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重型货车市场2014年有所下降,销量同比下降了3.89%。
(五)行业集中度提高
2014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107.65万辆,比上年增长8.9%,高于全行业增速2.1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六)企业库存情况
2014年年末汽车企业库存为114.69万辆,其中,乘用车库存为92.9万辆,商用车库存为21.79万辆。
(七)汽车出口和进口一降一增
据中汽协会统计的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2014年汽车累计出口91.04万辆,比上年下降6.9%。其中乘用车出口53.30万辆,比上年下降10.6%;商用车出口37.73万辆,比上年下降1%。
出口下降的影响因素:一是技术、品牌、营销实力不强,难以适应国际市场;二是局部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乌克兰、俄罗斯、伊拉克等主要出口国汽车整车出口量较上年分别下降72.57%、31.23%和17.01%;三是汇率影响,国际主要货币对美元贬值削弱了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竞争力。
根据海关数据整理,1―11月,汽车整车累计进口129.5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0.7%,全年预计进口140万辆。
进口汽车主要车型为越野车、轿车和小型客车;出口主要车型为轿车、载货车和客车。
(八)新能源汽车产销爆发式增长
据中汽协会统计,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605辆和45048辆,比上年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94辆和29715辆,比上年分别增长8.1倍和8.8倍。
2014中国新能源汽车从导入期进入到成长初期,新能源汽车已经从展台上静态展示的概念车大批走进了市场,销量迅速攀升。没有新能源布局的汽车企业等于已经没有了未来。比亚迪、北汽集团、上汽集团、长安集团及奇瑞、江淮都成功实现了市场化销售。其中比亚迪“秦”和E6供不应求,每月上牌数达到千辆。宝马、特斯拉等国际主流品牌也纷纷把电动车导入国内。整车行业都在响应国家号召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规划。
2014年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激发了普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试点采取的是公共优先、私人跟进,循序渐进的推广模式。私人消费比重不断扩大,才真正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迈入成长期。目前市场上纯电动轿车的价格20万元左右,免征车购税政策出台后,购置税、消费税、车船税都免了,加上国家补贴、地方补贴,10万元左右就能买辆电动轿车。
(九)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保持较快增长
据17家重点企业快报统计,1―11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014.35 亿元,同比增长10.6%;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8055.64亿元,同比增长10.0%;完成利税总额4905.15亿元,同比增长8.6%。
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14年1―-11月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59685.9亿元,同比增长12.3%;利润总额5236.4亿元,同比增长16.7%;主营活动利润4395.5亿元,同比增长16.9%。
(十)摩托车产销量为2007年以来新低
2014年摩托车产销量继续下降,全年产销摩托车2126.78万辆和2129.44万辆,比上年下降7.1%和7.6%,产销量已连续三年下降,为2007年以来新低。其中,二轮车产销1890.77万辆和1893.61万辆,比上年下降7.6%和8.1%;三轮车产销236.01万辆和235.83万辆,比上年下降2.5%和3%。
从季度情况看,一季度销售500.63万辆,同比下降9.4%;二季度销售541.01万辆,同比下降8.7%;三季度销售525.11万辆,同比下降6.9%;四季度销售562.5万辆,同比下降4.9%,同比降幅逐季收窄。
摩托车出口下降。2014年摩托车出口量明显低于上年,全年出口摩托车858.38万辆,比上年下降6.4%。其中,二轮车出口828.11万辆,比上年下降7.8%;三轮车出口30.27万辆,比上年增长63.4%。
从全年出口情况看,四季度出口出现了回升,其中12月出口达到79.21万辆,为年内新高,是全年出口唯一增长的月份。
二、汽车产业面临的形势
能源压力: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9.6%,预计2020年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能源需求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目前,汽车消耗成品油约占成品油总量的70%左右。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达到4.5升/百公里。严格的指标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传统汽车油耗水平提升也面临更大的技术升级压力。
环境压力: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国务院制定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加快升级,重点地区提前实施更高的排放标准要求,汽车行业必须加大投入,通过技术升级满足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交通压力:近些年我国机动车数量增势迅猛,为缓解交通压力、治理大气污染,有的城市采取了机动车限购、限行等措施。限购、限行等限制总量的行政性措施成为各地政府部门遏制交通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手段。虽然限制总量增长的措施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缓解公共交通建设缓慢与私车保有量增长的矛盾,但这些措施实际扭曲了市场,制约了汽车产业,特别是中国品牌的发展。
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能源、环境、交通等因素的极大挑战。国家将继续加大淘汰老旧汽车将给汽车产品升级提供机遇,同时汽车行业必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车辆智能控制、车车和车设施之间信息化、新材料和轻量化技术、回收再制造技术等方面,需要不断突破,才能适应新的发展时期社会对汽车产品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需求。
三、2015年形势分析和预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在新常态下出现了转化:一是产销增速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转化;二是从满足市场需求向适应社会资源禀赋转化;三是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四是从制造业向“两化”深度融合转化。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肩负着拉动消费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责任。汽车产业主动适应新常态、主动适应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主要应该在以下几方面着手发力:要靠创新及掌握核心技术、要靠汽车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要靠节能环保技术,要靠品牌文化建设、要靠发现和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比如SUV、MPV、高品质高附加值车型、智能汽车,新的营销模式,新的服务模式等,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效益,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汽车产业发展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诸多不确定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全球经济有复苏向好趋势,各方预测要好于2014年。美国经济将保持增长稳定,预计2015年达到3%左右。欧盟经济降中趋稳,明年有望止跌回稳。日本经济将低位增长,但不确定性增加。受发达经济体需求带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将略有回升。
2、2015年GDP增速仍将维持在7%左右,为汽车市场保持一定增长奠定基础。
3、从汽车保有量看,中国还处于100辆/千人左右的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消费空间,对汽车,尤其是对乘用车的刚性需求仍然存在,特别是消费者喜爱的SUV、MPV将保持高速增长。
4、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三、四线汽车市场和农村市场有望较快增长。
5、公车改革短期内会对汽车市场产生利好。
6、淘汰黄标车以及老旧车力度增加,以及对黄标车以及老旧车的限制使用,对释放汽车消费有正向作用。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针对雾霾频发、大气污染等问题,要加强淘汰黄标车工作,促进节能产品推广,并加快油品升级。《2014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到2015年,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500万辆黄标车。如果规定能够严格执行落实,这将对2015年的汽车消费升级有较大的提升作用。
7、新能源汽车有望快速增长。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补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由于政策的延续性, 2015年还会保持比较高的成倍增长速度。
8、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低位态势,将对汽车消费产生利好。
(二)不利因素
1、限购
基于环境、交通、土地资源压力,深圳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石家庄、天津和杭州之后,全国第8座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预计2015年实施限购的城市还将有所增加,这对汽车销售将产生不利影响。限购蔓延还会引发短期内其他城市的抢购,造成透支消费,长远看对汽车市场汽车稳定发展不利。限购政策是政府懒政的一种表现,与此同时,限购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是违法的政策。对乘用车市场而言,由于获取车牌号的时间和成本太高,直接导致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合资品牌和进口车,将进一步挤压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空间。
2、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政策
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政策包括限行、增加停车费、收取拥堵费等,这些政策都将抑制汽车消费。
3、载货汽车市场面临下行压力
2015年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会更大,经济发展乏力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投资不足。公路、房产等投资下行,直接导致运输量下滑,再加上能源行业受到国际市场降价因素的影响,能源企业将进一步压缩成本,这也就造成货运收入的下滑。另外2015年开始将实施国四排放标准,期间产品性能的稳定性、油品和尿素供应、排放核查力度加严,都将对载货汽车市场产生难以预知的影响。
4、经济下行将导致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将影响汽车消费
5、油价持续下跌的不利影响
低油价将导致对新能源车的购买热情下降,同时导致高油耗车型需求上升,这种趋势不利于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转型。
6、汽车出口或将持续低迷
国际经济形势的趋好,虽然有利于国内汽车出口,但是受到技术、品牌、营销实力的限制,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如中东地区、东欧部分国家政局的不稳定,非洲、南美等市场政策的变化以及卢布危机,我国汽车出口近两年来处于下滑态势。2015年我国汽车出口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2015年在宏观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形势下,汽车产业整体增速会延续2014年的平稳态势。预计2015年中国汽车全年销量为2513万辆,增速为7%;乘用车销量在2125万辆左右,增速为8%;商用车销量在388万辆左右,增速为2.4%。预计2015年出口汽车约为86万辆,增速为-5%;进口汽车156万辆,增速为10%。
乘用车市场增速相对乐观,消费需求的刚性仍然存在,这种新车购车需求是保持汽车市场正增长的根本原因。
商用车市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预计2015年会有微增长的趋势。其中客车有望保持增长,货车,特别是与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重型货车可能继续2014年的下降趋势。
四、政策建议
(一)加快修订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目前,汽车产业管理的主要依据是2004年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十年来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汽车行业进一步发展与管理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统筹解决。通过重新修订产业政策,解决行政干预、多头管理、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等方面的问题,真正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目标,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
(二)鼓励创新投入
创新是汽车产业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的基础,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企业创新投入的鼓励力度。建议以成品油消费税改革所获得的新增税收建立汽车行业创新基金,鼓励汽车行业在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方面的创新投入,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实现中国品牌汽车的快速发展。
(三)解决汽车行业多头管理
目前,汽车行业多头管理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转变思路,以“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为基本原则,健全完善汽车行业管理的法律体系;从建立汽车行业统筹管理的角度出发,梳理汽车行业行政管理内容,明确各政府部门的职能,加强部门间协调,构建科学合理的行业管理体系。
(四)机动车限购限行应依法实施
限购限行等措施应该符合法律程序,依照法律规定来执行。必须通过科学的标准,严格设定政府使用限购限行措施的具体条件。同时,还应对限购限行的时间长度做出明确,特别是限行时间最多不能超过空气质量限期达标的期限。
(五)切实推进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工作
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是现阶段节能减排、促进消费最有效的手段。建议严格执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要求,并延续《2014年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所提出的要求,扎实做好2015年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建议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财税补贴力度。
(六)推进财税政策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将汽车消费税由生产环节征收改为在销售环节征收,并且研究消费税与购置税合并征收。
(七)鼓励“走出去”
培育全球化、跨国汽车企业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目前,与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比较海外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建议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各项优惠政策,尤其是财税政策。具体包括:通过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中国品牌企业研发,为海外投资提供融资和担保支持;建立主要市场国的投资指南,为企业人员提供专题的投资政策和地区政策的专业培训;通过补贴的方式支持企业海外技术、服务等人才的培训;推进国内实验室的认证发展,整合认证资源,实现结果认证结果互认;推进双边贸易谈判进程,解决目前存在的市场国贸易壁垒的措施;加快通关便利化措施;加快自贸区谈判步伐,降低企业进入新兴市场门槛,提高企业出口产品在当地综合竞争力。
一、总体评价
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多数指标保持近年来最好水平,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增长活力进一步增强。
(一)整体经济继续保持近8年来最好水平
——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生产总值一季度为12.2%,上半年达到12.6%,随着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的逐步到位,前三季度经济未出现大的起落,在快速增长的轨道上稳健运行,全省生产总值完成22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是近8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
——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丰产丰收。一产394亿元,增长7.6%,同比加快4.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8%。二产988亿元,增长1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3%。1-10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86.02亿元,同比增长25.8%,增幅同比加快5.1个百分点。三产838亿元,增长8.8%,加快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9%。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1-10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1.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
——经济运行质量同步提高。财政收入和工业效益与经济同步较快增长。1-10月,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79.3亿元和161.6亿元,增长20.4%和20.1%。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5.2%,同比提高点15.9个百分点,为1992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实现利润55.2亿元,增长34.4%。
——对外开放势头强劲。外贸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1-10月,全省进出口总额28.31亿美元,增长39.9%。其中,出口额15.95亿美元,增长34.0%;进口12.36亿元,增长48.2%。利用外资增长加快。1-10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13个,同比增长28.0%;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22.00亿美元,增长30.4%;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额15.98亿美元,增长19.5%。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两位数增长。1-10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06元,同比增长10.5%,比上年同期加快4.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4469元,同比增长9.6%。在国家扶农政策、农产品价格上涨及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64元,同比增长22.8%,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增幅创1996年以来的新高;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5元,同比增长8.6%。
(二)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粮食生产出现转机。随着中央1号文件等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以及市场价格的导向作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63亿斤,增长25.2%。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稳中有落。1-10月,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05.4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14.6、17.2和1.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得到改善。民间投资活跃,1-10月,民间投资400.03亿元,增长58.8%,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44.0%。农业投资继续加速。1-10月,全省一、二、三产业城镇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6.9%、39.1%和20.7%,其中,一产增幅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47.8和16.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稳中有升。1-10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4.8%,比1-9月回升0.3个百分点。商品房竣工和销售面积之比为1.16:1,产销衔接比较正常。
——钢铁行业增幅回落。经过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年初钢铁行业过高的增速得到控制。通过有压有保,调整结构,钢铁行业投资逐步步入平稳健康增长状态。
——金融机构贷款增幅减缓。自4月始,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速逐月放慢。10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807.8亿元,比年初增加337.6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51.8亿元。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55.4亿元,其中工业贷款减少14.3亿元,建筑业贷款减少19.9亿元,农业贷款增加57.1亿元。
——土地治理整顿取得进展。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要求,加大对土地市场特别是各类开发区清理整顿力度,撤消了不符合要求的开发区。
——经济增长的活力明显增强。微观经济保持了较高的景气水平。前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均在120以上。
总的看,中央和省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已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得到缓解,避免了经济大的波动,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是好的。这些成绩是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础上取得的,是多项重点工作强力推进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表明中央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适时的,必要的,科学的,省委、省政府采取的措施是符合实际的,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无论对近期还是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障碍
在充分肯定宏观调控成果的同时,也不容忽视制约发展的一些困难和障碍。
1、价格“倒挂”,导致工业效益水平从高位回落。自去年2月以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已连续21个月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尤其是今年以来居高不下。1-1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4.3%,涨幅同比扩大8.4个百分点。而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自5月份始,部分工业品价格回落较大,企业购销价格“高进低出”局面日益突出。10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2.0%,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18.0个百分点,“倒挂”差由去年2月份的0.44个百分点拉大到今年10月份的6.0个百分点。这种“高进低出”的格局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直接造成企业效益水平由高位持续回落。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60.5%,比前三季度回落5.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83.7个百分点。
2、受土地和信贷制约,部分建设项目受阻。随着国家宏观调措施的落实,“地根和银根”的双收紧,有效地抑制了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但同时也使一些好的项目不能及时上马。1-10月,全省城镇施工项目个数同比下降15.4%,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下降11.7%。
3、园区发展制约因素增多,招商引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①园区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后,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的积极性降低,错过一些项目;②资金制约明显。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流动资金周转困难;③入园的大企业、大项目少。虽然园区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规模大、利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企业比较少,引入的主要是规模比较小,带动力和辐射力比较低的企业;④煤、电供应紧张给园区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
4、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1-3季度,亏损企业亏损额13.37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9月份新增亏损2.5亿元。电力工业和交通设备制造业中的亏损大户经营状况继续恶化,1-3季度二大行业中的亏损企业共计亏损6.47亿元,占全部亏损企业亏损额的48.4%,亏损额同比分别增长3倍和1.2倍。
5、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偏紧。适度从紧的信贷政策在本轮宏观调控中为抑制部分行业重复建设,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偏紧,影响企业正常运营。10月末,全省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余额为1483.3亿元,比年初增加55.4亿元,同比少增126.1亿元,增长3.9%,增幅比去年同期低9.4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工业短期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减少19.9和14.3亿元。
二、全年的预计和明年走势展望
(一)今年实现预期目标是有把握的
主要源于两个事实:
一是多数经济指标增速已高于年度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年目标1.7个百分点;1-10月财政总收入增速高于目标7.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目标7.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目标4个百分点,出口总值增速高于目标2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目标3.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增幅不仅比纯收入增幅预期目标高16.5个百分点,而且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高12.3个百分点。
二是一些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的趋势明显。从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看,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2%、12.6%和12.7%,农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3%、5.1%和7.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为11.9%、17.0%和22.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2.0%、6.4%和17.4%,逐季加速增长的趋势比较明显。10月份仍承接了这种发展趋势。
因此,综合考虑以上两个因素,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是有把握的,而且主要指标的实现情况有望好于去年。
(二)明年整体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主要基于三点:
一是世界经济形势比较有利。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继续复苏的趋势估计不会改变,国际经济环境会比较有利。
世界经济,在经过两年的缓慢增长后,于*年下半年步入快速增长轨道,今年以来继续保持全面较快增长的态势。今年1季度,世界经济(GDP)同比增长5.5%,2季度增长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年经济增长将达5.0%,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二是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期的大势不会改变。
我国国民经济经过宏观调控之后,经济运行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将有新的提高,经济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期的大势不会改变。居民消费需求将继续升级,产业发展的源动力进一步增强;瓶颈制约在宏观调控下将得到有效缓解,“三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速破解;工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带动力在新一轮投资之后将会有明显提高,第三产业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是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更加牢固。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六年,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四年的发展,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进一步牢固。
基础设施水平大大提高。*-*,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965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1.33倍。今年10月,随着京福高速公路段和沪瑞高速公路昌金段的完工,我省出省公路和到设区市公路全部实现高速化,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422公里,居全国第9位。
工业基础更加牢固。在开放型经济的带动下,工业园区增长极的作用日益突出。10月末,全省工业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218家,比上年末增加587家。1-10月,完成工业增加值12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3%,同比增长54.2%,增幅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幅的2.1倍,成为全省集约型工业经济增长极。
民营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在投资领域,个私、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成为投资的强大生力军。*年民间投资比*年增长3.8倍,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由28.8%上升到50%,民间投资对全省投资的贡献率达55.0%,拉动全省投资增长27.1%个百分点。在工业领域,民营经济主体十分活跃。*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占29.5%,比*年提高19.1个百分点;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42%,比*年下降36个百分点。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增长幅度居各经济类型企业的前列,成为带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劲旅。
思路清晰,体制、人才环境更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在加快发展中形成的崭新思路、积累的丰富经验、造就的大量人才,也将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比以往更加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明年国际、国内形势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1、攀升不定的石油价格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自*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在波动中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今年10月7日一度达到每桶53美元。如果石油价格攀升,将减缓经济增速、推动价格上涨和减少贸易顺差。
2、世界经济循环格局的脆弱性。今年1至7月份美国贸易逆差达3390亿美元,为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美国的这一巨大贸易逆差,成为拉动今年世界经济较快增长主要动因。受贸易逆差等影响,*财年(*年10月至*年8月)美国财政赤字达到4369亿美元。
今年1至6月份欧元区贸易顺差达495亿欧元,1至7月日本贸易顺差达7.3万亿日元,9月底日本外汇储备已高达8112亿美元。
然后,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动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弥补美国财政赤字,确保美国国内需求的强劲增长,以拉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正是这种循环格局,维持了今年世界经济的较快增长。但要看到其脆弱性。一是依靠扩大美国财政赤字拉动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二是依靠其他国家和地区弥补美国财政赤字也存在着变数。
3、我国宏观调控的走向。由于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期,国家明年的财政、金融、土地政策的松紧程度,仍存在一定的变数,但积极的宏观政策向中性的宏观政策转变已经成为共识。
总体来看,我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将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目标进一步迈进。明年预期经济增长有望达到两位数,继续保持既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三、对明年工作的几点建议
*年,我省经济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以平稳为基础,调整为重点,加快为保障,狠抓重点工作,深化各项改革,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快速发展。
第一,继续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调控政策和措施,巩固调控取得的成果,促进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
第二,加快需求结构调整步伐,使国民经济实现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和覆盖面,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使投资和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实现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
加快投资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对农林水利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加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有重点地选择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大力启动民间投资。优化投资环境,放宽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项目建设。
努力扩大出口需求。加强产品质量和环保标准认证,严格执行国际标准,提升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选择出口潜力大、基础条件好的地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水平的出口基地,重点扶持优势产品、特色产品、大宗商品的出口。
第三,加快供给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增长的适应力。
要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上实现突破。加快钢铁、建材、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着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行业的结构层次,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实现突破。积极发展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产业,壮大现有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使其真正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为重化工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在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中获得女子20km竞走项目前八名的运动员,其中包括获得银牌和第5名的我国运动员刘虹和郄杨沈洁。此外加上获得第十三名的我国运动员高黎。
1、比赛成绩综合情况(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比赛相比较北京奥运会,总体水平不高。仅俄罗斯运动员Olga Kznin-skina的成绩打开了1小时30分。比第2名和第3名的成绩分别快18秒和31秒。而她在北京奥运会获得冠军时的成绩为1:26:31,比第2名和第3名的成绩分别快36秒和41秒。虽然意大利运动员Rigaudo和拉脱维亚运动员Saltanovic创造了个人赛季最好成绩,但分别仅获第4名和第8名,且成绩不理想,无其他破记录和创造个人最好成绩的情况。比赛开始和结束时的温度分别为22。和24。湿度分别为88%和83%。
2、分段成绩和排名对比分析(表2)
如表2显示,Kaniskina全程采取以我为主的战术,始终保持领先,尽管全程最快速度出现在15~20km处,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在10~15km处已开始加速,领先第2名9秒,确立了一定的优势。前8名的运动员O~5km的成绩在23:29至23:32之间,5~10km的成绩在22:46至22:51之间,第2个5km有所提速,但前8名运动员均采取跟随走的策略,0~10公里的用时前3名运动员均为46:16,前8名中用时最多的为46:23。也仅相差7秒。10~15km是运动员最终名次的分界线,尽管所有运动员在该段加速,但是前3名运动员该段用时均在22分以内,表现出超强的快节奏加速能力。而在最后5km处,Kaniskina和Liu的成绩较10~15km处有所提高,而Kirdyapkina用时增加了13秒,提示该运动员在10~15km处消耗较大,无法继续跟随前两位运动员的节奏,最终被Liu超越获得第3名。作为我国该项目的重点运动员,Liu在整体的比赛节奏上把握较佳,与Kaniskina保持一致,但在快速加速能力上与相后者相比仍然欠缺,有必要接下来的备战中着手解决。
3、研究结论
3.1 大邱世锦赛相比较北京奥运会总体运动成绩不高。但排名与综合实力基本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