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1篇

该文主要通过对高级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同时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学测试展开研究。研究没有直接针对这些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训练手段和方法、训练负荷的安排等具体环节,所以正如作者最后所指出,仅仅确定了深入科学和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吸引专家们的关注,最终有助于解决发展残疾人游泳最重要的问题。

通过俄罗斯学者的文章同样希望引起我国竞技科研人员和承担残疾人运动员训练任务的教练员们的共鸣,进一步提高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和保障的科学化程度,同时充分关注残疾人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姚颂平

摘 要:运动理论专家的著述揭示了构成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本质和结构的因素和特征。在既定时间内获得高水平运动成绩一直是竞技体育的主导,同时也确立了运动员们训练过程中的具体要求;然而,对于优秀运动员在适应运动的训练加强方面的研究却为数不多。体育科学将“有条件的”的健康人的体能训练确立为优先研究主题由来已久,但却将身体和精神健康疾病的问题归咎于医药、惩教教育学和福利官员。只有参照残疾运动员的功能性能力和病理学原理以具体和适当的方式结合各种训练和康复措施,才有可能在竞技体育中获得理想的身体素质发展、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及更多的精神力量。本研究旨在揭示有脊髓损伤的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原则,而在研究中所发现的有脊髓损伤的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具体训练原则属于本领域常规和特殊问题中的一个小而关键的部分;因此,本项研究的论证和结论将有助于选定深奥的科学和方法论的发展方向,并最终促进和解决残奥会游泳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运动训练;高级肢残运动员;游泳;肌肉生物电活性

中图分类号: G 808.1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5038504 文献标志码: A

竞技运动主要理论家们的著作[13]揭示了确定健全的高级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的内容和结构的因素特征。众所周知,在高成绩竞技运动中在预定期限内实现最高成绩的必要性起了主导作用,从而决定了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的特征[4]。

可是,针对高成绩残疾人竞技运动中完善运动员训练的研究至今仍比较欠缺。长期以来,竞技科学把“人为”的健全人的身体完善作为自己优先的研究对象,而把对于在健康方面、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方面有残疾的人们的关心看作是医学的特权,留给了矫正(译注:特殊)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保障工作者[5]。在这种情况下要使身体素质达到要求的水平,掌握完善的技术,提高比赛中的心理稳定性,只有把训练的各部分内容与恢复性措施适宜地组合,并顾及到残疾运动员的功能可能性和现有的疾患才有可能。

1960年在罗马举行第1届残疾人奥运会以来游泳就是主要竞技项目之一。与奥运会一样,残疾运动员参加了自由泳、仰泳、蝶泳、蛙泳和混合泳所有单项的比赛。带疾患的和带肢残的残疾人群体范围很宽,并且不是同一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每一组运动员根据他们的功能可能性,而不是按残疾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级。这样的功能性分类导致属于不同组别的运动员(例如脑瘫、脊椎受伤)在某些单项,例如100 m自由泳比赛中被分在同一个功能组里。

可是在安排不同组别高级运动员的教学训练过程时,也必须解决与已有疾患有关,以及促进提高运动员机体代偿功能和适应可能性的局部辅任务。所有这些最终都将促进提高运动成绩和延长竞技寿命。

恢复性治疗和康复性措施的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截肢运动员取决于截肢原因和水平、运动能力和生物力学特征的受损程度、在残肢的骨骼肌肉中发展的营养不良过程、心脏呼吸系统和代谢过程方面的本质性形态功能变化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等。作为这些过程的结果出现了机体适应性反应受到损害,身体工作能力出现下降[67]。

脑瘫运动员康复性措施的效果取决于肌肉紧张度的受损程度,这与强直性反射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程度有关。所有这些表明,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必须首先形成运动动作的模式。除了姿势强直反射以外,患有脑瘫运动员的运动受损还伴随动作灵活性受到限制,缺乏或减弱了平衡反应、运动协调性、动作和呼吸的协调性,减弱了动作感觉。例如,对手指直线动作的知觉出现走样,就与它们感受圆周动作和侧向动作一样。同样也遇到了智力和心理发育迟滞、各种疾患和疾病的综合征[8]。

现在游泳已被作为有效的手段来训练心脏呼吸系统、锻炼和使肌肉生物电活性、血液酶活性和神经体液调节恢复正常,增加需氧量、使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保持正常等[6,8]。健康性游泳和竞技性游泳被广泛用于肢残人之中。可是文献中缺乏关于高级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及其评价在提高运动成效和运动可能性方面效果的资料。

在竞技游泳中不断提高成绩水平要求探索能不断优化游泳运动员训练和促进提高比赛条件下最高成绩的各种手段。这些条件提出了更高程度实现运动潜力的必要性,不仅提高了对运动员训练程度水平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对赛前训练过程的要求。

1 研究目的

揭示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训练的特殊原则。

2 研究方法

分析归纳专业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心理学和教育学测试,神经肌肉描记法,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和讨论

我们观察了21名肢残运动员,按照国际分类属于S58级,俄罗斯国家队队员或其后备队员中有3名功勋运动健将、3名国际运动健将,其余均为俄罗斯运动健将,年龄为17~25岁。

因为在残疾人高成绩竞技运动中对游泳问题的研究较少,所以对于我们很重要的是运动员如何评价在高强度训练负荷的背景下自己的身体状况。

分析问卷调查资料表明,从事多年运动训练的平均年龄为(10.5±2.2)岁。实际上所有被调查者都是直接进入游泳运动,而未从事过其他竞技项目。

大约80.95%的运动员在运动生涯开始时并没有为自己确立某个仅仅使运动功能恢复正常的目标,而是确立成为著名运动员和取得成绩的目标。

90.47%的运动员指出,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他们形成了有明确目标、忍耐力等心理素质。

71.42%的游泳运动员认为,在结束运动生涯后,对生活的适应将更容易,因为竞技运动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生活。可是28.58%的运动员认为,他们将很难适应现实,因为运动生涯结束后的生活将极大地区别于他们目前的生活方式。

大多数运动员认为,职业竞技运动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可是从小就脑瘫的游泳运动员组的54.55%,以及截肢和肢残组的10.0%运动员指出了在每天高强度训练负荷背景下的某些主观疲劳特点——精神萎靡、睡眠不佳、经常头痛等。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出现了消极状态,但没有一个人愿意结束从事游泳。他们没有认为自己的运动生涯已走到头,而是希望能继续向前。85.71%的运动员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准备结束运动生涯,要是健康不允许他们从事竞技运动的话。在所有列举的原因中主要原因是建立家庭和一份有前景的工作。

可以归纳一下,多年从事游泳毫无疑问不仅对肢残的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而且对他们形成个性心理特征产生了影响。

与此同时,要是对负荷量、负荷强度、训练过程的方向和恢复性措施缺乏精确的计划,要是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功能状态缺乏关注的话,那么就会成为慢性疲劳和损害健康状态的原因。这一事实表明,教练员和医生必须及时对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作出修正,以便在每一种具体情况下恢复工作能力和更细致地分析高级游泳运动员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问题,从而揭示运动员的机体在专项中的潜在可能性和保持健康。

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揭示在最大程度上决定在专项竞技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主导性、决定性因素。确定这样的因素就为控制训练过程建立了必要的前提,并指明了应当完善训练程度的哪些成分,应当具优势地针对多年训练整个过程或仅针对某个阶段。

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训练系统的基本原理之一,按我们的观点,在于必须揭示和顾及到决定运动员一般训练程度和专项训练程度水平的因素,评定这些因素对于在专项中获得最高成绩的意义。这些资料对于有科学依据地制订运动训练过程的计划是必需的,包括在运动训练各个方面之间分配局部性训练工作量、正确地安排训练作用系统、区别对待地计划安排负荷量和强度。

所以,在残疾人竞技运动中为高级游泳运动员安排训练要求进行专门的研究,既要揭示运动员某些身体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在保障比赛活动效果方面的作用,也要揭示这些参数在每一个训练阶段中在运动训练程度整个结构中的对比关系和相互联系。

残疾人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特点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2个因素的对比关系——机体中稳定的病理性变化的水平和身体训练程度。在疾病和相关疾病的显著程度方面的个体差异对身体训练程度和工作能力指标,由此对成绩指标的动态产生本质性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我们特别现实的问题是揭示和顾及确定运动员一般训练程度和专项训练程度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评定它们对获得最高运动成绩的意义。

借助于因子分析划分出4个综合性指标,这些指标对样本总离差的贡献达到79.62%。研究训练程度的因子结构表明,对于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最具意义的是专项身体训练程度,其贡献达到29.78%(见表1)。

处于第2位的是一般身体训练程度(21.75%)。可是其中带最大因子负荷的是速度力量训练程度指标(立定跳远和30 m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综合地将其称为速度力量训练程度因子。

技术训练程度水平同样是主要因子之一(14.17%),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组成成分是掌握游泳的技术方法,并顾及到肢残运动员机体的代偿可能性(0.83)。

身体发育因子不仅取决于护照年龄,而且取决于运动员的疾患,其贡献达到13.92%。

可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料与从事高级游泳运动员训练的教练员的意见有区别,他们曾被作为专家进行了访谈。例如33.2%的教练员认为自己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子是技术训练程度,27.7%的教练员倾向于身体训练程度,22.2%的教练员认为心理训练的重要性不亚于上述因子。

这样一来,因子分析与教练员访谈的结果表明,有必要对合理安排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行专门研究。

为了揭示和评价决定残疾人游泳运动员比赛活动效果因素的意义,对反映运动员个性特征结构的指标综合进行了数理统计处理(见表2)。

所获得的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肢残游泳运动员的成绩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个性特征的“动机意志”因子(24.89%),这里带最大因子负荷的指标包括对竞技专项的兴趣、比赛动机;“心理稳定性”因子,由情感稳定性、自制力和较低的焦虑水平所组成,占据了第2位,该因子的贡献值为21.66%;“对事业态度”因子包含了竞技勤奋和有明确的目标,占据第3位,贡献值为15.33%;个性特征第4个重要因子是“守纪律性”(12.66%),由遵守比赛的纪律性和运动员具有批判性评价自己的可能性和行动的能力所组成。

这样一来,肢残游泳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首先与越来越高地表现这样一些个性特征相联系:对竞技专项的兴趣,竞技勤奋和有明确的目标,守纪律性和批判性评价自己的可能性和行动的能力,情感稳定性,自制力和较低的焦虑水平。

研究新的运动训练工艺不可能没有关于神经肌肉器官状态特点的知识。为了评定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的这一状态,我们使用了神经肌肉描记法。借助于双通道电神经肌肉描记仪并利用表面(皮肤上)电极来评定生物电活性。记录了斜方肌安静状态保持姿势时、紧张时和充分放松时的电活性,这一电活性可以判断神经调节肌肉收缩的特点和肌肉中进行的营养过程的特点。同步化(它反映了动态中振荡的平均幅度和频率)主要反映中枢调节,振荡的最大幅度的增长证明了肌肉组织中能量代谢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能量代谢既可能是植物性神经系统中枢部分营养性影响的结果,也可能是肌肉血液传输的结果[9]。

在健康人肌肉随意放松时的肌电图上可以看到较弱的、低幅(10~15 μV以下)、高频的摆动,在肌肉随意收缩时则经常出现高幅摆动(1 000~3 000 μV以下),在保持姿势或其他肌群工作时反射性地提高紧张度,并伴随肌肉生物电位幅度不大(50~100 μV以下)的用力[10]。

在О·А·普莉亚尼施尼科娃,Р·М·戈罗德尼契夫等的著作中曾揭示了运动员在保障他保持姿势(躺、坐、站)时肌肉生物电活性,其特点是幅度上相对不大的动作电位和适中的脉冲频率。放电的幅度和频率值取决于保持各种姿势者的肌肉紧张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幅度平均为20~110 μV。

在静力性用力时,肌电图的幅度和频率值取决于用力值。最大值出现在肌肉最大紧张的时候。幅度可达到1.5 mV,而频率达到160次/s。

在肌肉充分放松的情况下记录生物电位是在完成可诊察的工作细则“最大程度放松一部分肌群”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时候肌电图的幅度不超过4~8 μV,主要反映肌肉末端的活性[11]。

我们跟踪研究的运动员可以根据疾患类型和肌力减退的显著程度人为地分为2个组:11名运动员归于从小脑瘫组;截肢、先天上肢缺失或发育不足的10名运动员归于另一组。

我们观察了属于从小脑瘫的高级游泳运动员组,发现安静时肌肉最大幅度值在14.30~1 107.00 μV范围内摆动。在随意肌肉收缩时该指标为10.00~1 078.00 μV,而在肌肉放松时为8.86~1 969.00 μV。看来这里极大的个体差异与神经系统受损程度有关。

在安静状态下保持姿势时,游泳运动员斜方肌最大幅度平均为(225.06±34.08)μV,在最大紧张时——(223.32±55.13)μV,而在放松时——(313.71±28.16)μV(如图1所示)。在肌肉随意紧张时较低的振荡幅度可能既与周边神经受损有关,也可能与脊髓前角的结构受损有关[10]。

注:第1组:从小脑瘫组的游泳运动员;第2组:截肢、先天上肢缺失或发育不足的游泳运动员;健全运动员:О·А·普莉亚尼施尼科娃,Р·М·戈罗德尼契夫等(2005)的研究结果。

图 1 高级游泳运动员斜方肌生物电位最大幅度

由于从小患脑瘫与未发育成熟的脑有关,因此破坏了脑发育各个阶段的循序性。这首先导致高级整合中心没有能力对最简单的脑干反射机制产生抑制性影响。在必须放松的时候却出现提高了肌肉生物电位幅度的现象可以解释这一点。

在截肢、先天上肢缺失或发育不足的游泳运动员中发现,在安静状态下保持姿势时斜方肌生物电活性的最大幅度为3.35~766.00 μV。在肌肉随意收缩时为4.28~749.00 μV,而在肌肉放松时——5.98~754.00 μV。在安静时全组该指标平均值为(131.11±9.13)μV,在最大紧张时——(138.54±13.65)μV,而在放松时——(134.66±21.78)μV。

肢体缺失导致身体重心向尚存肢体的一侧或向较大的残肢一侧偏移。在上肢缺失的残疾人那里可以观察到改变了姿态、残肢肌肉出现萎缩,限制了肩关节的运动。除此之外,发现

血液循环系统出现变化——降低了血管的血液充盈和静脉血压,这导致激活了气压感受区和促进提高血管紧张度。这一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部位解除了抑制。由此可以观察到动脉压升高、心脏收缩频率加快等。类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破坏了神经肌肉传导性和肌肉中的营养过程,由此破坏了肌肉的血供。我们所获得的在肌肉收缩时肌肉生物电活性的资料也指出了这一点。

这样一来,运动电神经肌肉描记是研究骨骼肌中进行的生理学过程及其调节机制的有效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知识可以用于建立和完善竞技健康工艺。

在对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观察过程中所获得的结果客观地展示了区别对待不同疾患运动员的必要性,顾及到他们的功能状态,在选择训练负荷时,也在选择恢复性措施时,按国际运动分类把他们划归到一定的功能等级。

4 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所揭示的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训练的特殊原则虽然是主要的,但仅仅是这一领域中各种一般性和局部性问题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提出并解决这些问题使得确定了深入科学和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吸引专家们的关注,最终有助于解决发展残疾人游泳最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Verkhoshanky V.Programming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training process[M].Moscow:Fizkulturai Sport,1985:175.

[2]Kuramshin F.High sports achievements as an object of system analysis[M].St.Petersburg:P.F.Lesgaft SPbSAPC,1996:151.

[3]Platonov N.The system of training athletes in Olympic sport.The general theory and its practical appendices[M].Kiev:Olimpiyskaya Literatura,2004:808.

[4]Rubin S.Olympic and year training cycles[C]//The theory and practice.Moscow:Sovetsky Sport,2004:136.

[5]Dudkin V.The sociomedical potential of adaptive sport:abstract[D].Volgograd,2006.

[6]Evseev P.Adaptive physical culture and fitness shape of the handicapped[M].St.Petersburg:SPbSAPC,1996:95.

[7]Kurdybaylo F.Swimming as a method of motor rehabilitation of the handicapped after amputation[J].Teoriyai Praktika Fizicheskoy Kultury,1998(1):5053.

[8]Mosunov F.Hydrorehabilitation / F.Mosunov // Adaptivnaya fizicheskaya[J].Kultura,2000(3):3638.

[9]Nikolaev G.Workshop on clinical electromyography[M].Ivanovo:Nauka,2003:264.

[10]URL[EB/OL].[20130625].http://doctorspb.ru/artikles.php?artikle id=787.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运动生物化学;预运动训练;脑缺血;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大鼠

中图分类号:G80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6-0132-06

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居高不下,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2]。前期大量实验已经证实,预运动训练(Exercise preconditioning)能够对随后发生的脑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4],该现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注意。

尽管预运动训练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证实,然而对其机制仍然知之甚少。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受损是其主要后遗症之一,探讨预运动训练对脑缺血过程中运动相关核团微环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对于理解预运动训练的保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纹状体(Striatum)是基底神经节最主要的核团之一,其神经元不仅参与随意运动的程序编制与执行,在调节运动方向、顺序、速度和幅度等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运动可塑性如习惯形成和条件行为等方面也起着特殊作用[5]。贾杰等[6]研究发现,预运动训练可抑制随后发生的脑缺血过程中纹状体内谷氨酸(Glutamate,Glu)及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的过度释放,且使mGluR1 mRNA表达下调,两者共同作用对缺血过程中的兴奋性毒性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已知在纹状体内除Glu及Asp等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外,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等)也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神经递质,文献资料已经证实,DA及5-HT等多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与纹状体缺血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7]。预运动训练是否通过调控缺血过程中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变化进而起到保护纹状体神经元的作用,目前尚未见到相关报道。为此,本研究采用微透析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联用技术对预运动训练大鼠缺血过程中纹状体DA、5-HT、NE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观察,探讨预运动训练对纹状体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揭示预运动训练改善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与分组

实验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体重(290±20) g,常规分笼饲养,自由进食饮水,自然光照,动物房内温度20~23 ℃,相对湿度为40%~60%。适应性饲养2 d后,对大鼠进行适应性跑台运动,每天1次,速度10 m/min,15 min,连续3 d。第4天对大鼠运动能力进行检测,能够以10 m/min速度持续运动30 min的大鼠将被用于后续实验,否则将被剔除。筛选后的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微透析组(CM)、安静对照染色组(CS)、预运动训练微透析组(EM)及预运动训练染色组(ES),每组均为10只。

1.2 微透析探针导轨植入

用于微透析研究的大鼠,采用水合氯醛麻醉后(350 mg/kg)置于立体定位仪上。将颅骨表面毛发清除后,沿正中切口暴露颅骨。依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8],在右侧纹状体(相对于前囟的坐标位置是:AP:0 mm,L:3.0 mm,H:3.4 mm)对应的颅骨位置打孔,以微推进器将探针导轨植入到目标位置,在微透析导轨周围钻3个小孔,每个小孔拧入一个不锈钢镙钉,牙科水泥固定。

1.3 预运动训练方案的实施

大鼠手术恢复1周后,安静对照微透析组及安静对照染色组大鼠不进行运动训练,预运动训练微透析组及预运动训练染色组大鼠进行为期4周的有氧运动训练。运动方案依据胡永善等[9]的文献进行实施: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速度为20 m/min,跑台坡度为0?,每天30 min,每周5 d,共4周。

1.4 局灶缺血模型的实施

4周预运动训练结束后,次日对所有大鼠实施大脑中动脉阻塞手术(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其过程简述如下[10]:在颈部腹侧面沿中线开口,暴露右侧颈部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将带有圆形尖端的4-0尼龙线栓,从颈外动脉残端插入后,沿颈内动脉管腔轻轻插入到距离颈内、颈外动脉分叉(20±1) mm的位置,即可到达大脑中动脉。缺血60 min后,将线栓轻轻拔出。

1.5 微透析样品的采集

pH值为7.4的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用0.2 μm无菌过滤器过滤。将膜长度为4 mm的透析探针(MAB,瑞典)插入探针导轨,探针与人工脑脊液灌流系统直接相接。采样前开启透析灌流系统,调节恒流泵控制液体流速为2 μL/min。灌流平衡90 min后开始收集透析液,大鼠从局灶缺血手术前30 min到缺血手术过程中及再缺血再灌注120 min期间每隔15 min进行一次采样,每次采样30 μL,透析液经冷冻收集器收集后,置-20 ℃的冰箱中保存待测。

1.6 透析液中DA、5-HT、NE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

DA、5-HT、NE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检测由库仑阵列电化学高效液相系统完成(Model 5600A CoulArray Detector System,美国惠泽ESA公司)。色谱柱为HR-80 C18反相柱(80×4.6 mm I.D.,3 m,100 ?),检测器为电化学检测器(Model 5600A CoulArray Detector)。流动相配制方法为:一水合柠檬酸13.347 g,二水合柠檬酸三钠17.906 g,EDTA·2Na·2H2O 37.2 mg,八烷基磺酸钠(OSA) 117.15 mg,加入超纯水500 mL左右充分搅拌至溶解,再加入甲醇(色谱纯)100 mL,然后用超纯水定容至1 000 mL。调整pH为4.3。流动相可循环使用一周,但每天必须经0.22 m水系滤膜负压过滤兼脱气处理。仪器参数设置:流速为0.6 mL/min,电化学检测器的信号经记录仪处理后输入计算机,用专用软件(CoulArray for Wingdows?32 applycation software)记录并存储。

1.7 损伤面积的测量

安静对照染色组及预运动训练染色组大鼠在缺血手术完成后将其皮肤缝合,恢复24 h后,测量其脑损伤面积。大鼠经过量麻醉后,实施心脏灌流手术,脑组织被取出后切成2 mm厚度的脑片,然后使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4-triphenytetrazolium-chloride,TTC)进行染色。因损伤区脑组织无法着色(仍保持白色),正常脑组织被染成红色。对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测量大鼠右侧纹状体损伤面积(由Image-Pro Plus,Media Cybernetics,version 6.0软件完成),其损伤百分比即可通过公式计算出来,计算公式为[10]:[对侧纹状体面积-(同侧纹状体面积-损伤面积)/对侧纹状体面积]×100%。

1.8 数据统计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每个样品中各种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为避免微透析探针回收率差异,以每只大鼠安静状态下透析液中物质水平为基础值,使用不同时间段样品透析液物质水平与基础水平的比值来反映其变化规律,所有数据均用平均数±标准差( ±s)表示,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

2 结果及分析

2.1 预运动训练对局灶缺血大鼠纹状体损伤面积的影响

如图1所示,安静对照染色组及预运动训练染色组大鼠纹状体损伤面积分别为(17.4±2.6)%及(9.8±2.2)%,统计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显著(P

2.2 预运动训练对DA及其代谢产物变化的影响

本实验结果发现,对照组与预运动训练组大鼠局灶缺血15 min后纹状体胞外DA水平均出现显著升高,随后又逐渐下降,再灌注期间,两组纹状体DA水平均维持在基础值以下,且随时间延长均呈逐渐下降趋势(180 min两组DA水平分别为(77.5±18.4)%和(64.7±14.2)%)。除缺血15~45 min期间,预运动训练组大鼠纹状体胞外DA水平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对照组外(两组最高值分别为(2 120.5±131.2)%和(1 560.8±126.3)%,P0.05)。二羟苯乙酸(DOPAC)为DA的代谢产物,对其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缺血过程中两组大鼠纹状体胞外DOPAC水平均快速下降,后逐渐上升(图2-B)。再灌注时,DOPAC快速上升,后又逐渐下降,但180 min时刻,两组胞外DOPAC仍高于安静水平。对两组变化情况进行进行对比发现,缺血15 min时,预运动训练组大鼠纹状体胞外DOPA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预运动训练对5-HT及其代谢产物变化的影响

如图3所示,对照组与预运动训练组大鼠局灶缺血15 min后纹状体胞外5-HT水平均出现显著升高,在缺血30 min后达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再灌注期间,两组纹状体5-HT水平持续下降。缺血15~30 min期间,预运动训练组大鼠纹状体胞外5-HT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2.4 预运动训练对NE及其代谢产物变化的影响

如图4所示,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两组大鼠纹状体胞外NE及其代谢产物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的变化与DA、5-HT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缺血15 min后纹状体胞外NE水平均先升高,后又逐渐下降(缺血15~45 min期间,预运动训练组大鼠纹状体胞外NE水平极显著(P

3 讨论

预运动训练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证实,在探讨其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时,以往研究更多将注意力集中于预运动训练对心脑血管[11]或大脑皮层的作用上。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注意到纹状体微环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可能与预运动训练的缺血保护作用密切相关[6,9]。本实验对不同组别大鼠MCAO缺血再灌注24 h后纹状体损伤比例进行比较发现,预运动训练可显著降低纹状体损伤面积的比例(见图1),该结果一方面再次验证了预运动训练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证实了纹状体结构及功能改善对脑中风预后的积极影响。

已知DA及5-HT等多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与纹状体缺血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7],本实验结果发现,缺血过程中纹状体胞外DA、5-HT及NE水平均出现快速升高,随后又逐渐下降,再灌注过程中,基本稳定在基线以下水平,该结果与以往报道结果[13-14]一致。缺血过程中,纹状体胞外DA、5-HT及NE水平快速升高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已经有大量文献报道,缺血过程中纹状体胞外谷氨酸浓度会迅速上升[6,9,14],而Ohta等[15]研究结果显示,胞外谷氨酸浓度的升高会导致DA、5-HT及NE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大量释放。另外,缺血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自由基产生,自由基攻击神经元的脂质膜结构,使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该途径也可能是导致单胺类神经递质向胞外泄漏的机制之一。在纹状体内,DA可与相应受体结合起到兴奋神经元的作用,虽然5-HT及NE与相应受体结构后可起到抑制神经元兴奋性作用,但由于3种神经递质中DA升高幅度最大(缺血15 min后,对照组DA水平可达基值的(2120.5±131.2)%),因此,3种神经递质的净作用仍表现为兴奋性作用。胞外累积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与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共同作用可导致细胞内的Ca2+超载,诱发神经元兴奋性毒性,该途径可能是导致纹状体神经元缺血死亡的重要步骤之一[16]。另外,细胞内单胺类递质向细胞外液大量释放后,还可被单胺类氧化酶氧化成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生成氧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连锁反应,加速纹状体细胞缺血死亡[17]。从图2-A、图3-A及图4-A中可以看出,预运动训练可显著降低缺血过程中纹状体细胞外液DA、5-HT及NE的水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预运动训练降低了缺血过程中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谷氨酸的累积[6,9],进而减少了谷氨酸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向胞外释放的诱导作用。另一方面,资料显示,规律有氧运动可显著提高纹状体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18],本实验中,4周预运动训练可能通过提高纹状体抗氧化酶的作用,提高了纹状体对缺血的耐受能力,减少了神经元脂质过氧化损伤,降低了单胺类神经递质向胞外的泄漏,进而起到了减少神经元细胞死亡的作用。

对于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纹状体细胞外液DOPAC、5-HIAA及MHPG的变化,如图2-B、图3-B及图4-B所示,缺血过程中3种神经递质代谢产物均呈快速下降趋势,且预运动训练组各代谢产物下降幅度均不同程度小于对照组。缺血过程中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水平下降的详细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所需能量匮乏及酶活性下降所致[12],预运动训练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提示预运动训练组纹状体血液及能量供应优于对照组。而再灌注期间,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均呈快速上升既而缓慢下降趋势,该结果与以往报道一致[12-13]。再灌注期间,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的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能量物质供给及相关酶活性的恢复有关,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科学、合理的预运动训练是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一种有效手段,纹状体作为预运动训练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的靶标核团之一,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其胞外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水平的改变可能是预运动训练实现其保护功能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Moro M A,Almeida A,Bola?os J P,et al.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 and free radical generation in stroke[J]. Free Radical Bio Med,2005,39(10):1291-1304.

[2] Rossi D J,Brady J D,Mohr C. Astrocyte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 during brain ischemia[J]. Nat Neurosci,2007,10(11):1377-1386.

[3] Wang R Y,Yang Y R,Yu S M. Protective effects of treadmill training on infarction in rats[J]. Brain Res,2001,922(1):140-143.

[4] Ding Y H,Ding Y,Li J,et al. Exercise preconditioning strengthens brain microvascular integrity in a rat stroke model[J]. Neurol Res,2006,28(2):184-189.

[5] 乔德才,侯莉娟,何德富. 运动疲劳对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6):349-355.

[6] 贾杰,胡永善,吴毅,等. 预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脑内谷氨酸含量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4):443-446.

[7] Brouns R,Hemelrijck A V,Drinkenburg W H. Excitatory amino acids and monoaminergic neurotransmitter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J]. Neurochem Int,2010,56(8):865-870.

[8] Pax inos G,Watson C. The rat brain in stereotaxic coordinates[M]. 3rd Edition,San Diego:Academic,1997:32-35.

[9] 胡永善,贾杰,吴毅,等. 预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脑保护作用的兴奋性氨基酸递质效应[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7):589-593.

[10] Gao X,Zhang H,Takahashi T,et al. The Akt signaling pathway contributes to postconditioning’s protection against stroke;the prot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MAPK and PKC pathways[J]. J Neurochem,2008,105(3):943-955.

[11] 任绮,邓树勋,陈健文. 中等强度耐力运动对心脏抗相对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 体育学刊,2012,19(3):135-139.

[12] Damsma G,Boisvert D P,Mudrick L A,et al. Effects of transient forebrain ischemia and pargyline on ex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s of dopamine,serotonin,and their metabolites in the rat striatum as determined by in vivo microdialysis[J]. J Neurochem,1990,54(3):801-808.

[13] Baker A J,Zornow M H,Scheller M S,et al. Changes in ex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s of Glutamate,Aspartate,Glycine,Dopamine,Serotonin,and Dopamine metabolites after transient global ischemia in the rabbit brain[J]. J Neurochem,1991,57(4):1370-1379.

[14] Dohmen C,Kumura E,Rosner G,et al. Extracellular correlates of glutamate toxicity in short-term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a direct in vivo comparison between white and gray matter[J]. Brain Res,2005,1037(1-2):43-51.

[15] Ohta K,Fukuuchi Y,Shimazu K,et al. Presynaptic glutamate receptors facilitate release of norepinephrine and 5-hydroxytryptamine as well as dopamine in the normal and ischemic striatum[J]. J Autonom Nerv Syst,1994,49(1):195-202.

[16] 贾健民,贾健平,张昱,等. 鼠脑反复缺血时纹状体单胺类递质的变化[J]. 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8,31(4):232-234.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早期专项化训练;早期专门化训练;利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8.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3.014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竞技体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奥运会、世锦赛、各种大奖赛、精英赛等使体育独特的魅力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在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弊端也已然显现出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不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运动员运动寿命短、对出现高水平竞技状态的时间把握不好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对青少年运动员早期训练进行了利弊分析,并从竞技体育回归教育的视角下,探讨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科学训练问题。

2、对早期专项化训练及早期专门化训练的认识

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和“早期专门化训练”这两个不同的问题上,通过查阅文献,对不同学者对这两个概念划分的理解上,本人更同意陶于的观点:“专项化”与“专门化”是训练系统中的不同层次问题,由于运动训练全过程发展实质是“专项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专项训练系统。“专门化训练”是“专项化训练”中具体解决训练实际问题的子系统。[i]

“早期专项化训练”与“早期专门化训练”并不是一种明显的阶级顺序,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在未确定专项以前,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采用各种专门化的练习以期提高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确定专项以后,根据运动专项的特点,采取各种与专项运动在形式上和表现能力的特点本质上相类似的行动,提高专项成绩,在这个阶段,专门化训练也并非完全停止,而是作为一种辅手段,进行一些具体练习。两种训练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与运动成绩的提高。

3、 对“早期专项化训练”与“早期专门化训练”的利弊分析

通过对两个概念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早期专项化训练”及“早期专门化训练”本身都没有错误。运动员选材是运动训练的开始,在选材过程中,根据运动员的身体发育特点科学地判断其是否具备从事某项运动,或者说是某类项群的天赋和潜能,因此,可以说,运动员选材就是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表现。“早期专项化训练”有利于技术动作的精细化学习,针对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对运动项目的兴趣,培养好的比赛习惯。“早期专门化训练”则是针对某一项具体的运动素质,教练员采取一些具体的练习手段,比如说为发展运动员的灵敏素质,采用软梯、小栏架练习,使得运动员灵敏素质得到提高。“早期专门化训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发展各方面的基础素质能力,后期运动技术的可塑性较强,对于竞技能力的长期保持起到了很大作用。

真正误导我们认为早期训练弊大于利的原因在于:其一、一些教练员与学者们没有真正理解早期训练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其二、一些教练员在实施早期训练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手段不适合运动员专项技术动作的完成与提高,对运动负荷的安排不符合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发育规律,导致疲劳积累、运动伤病的发生,同时也给运动员带来了心理阴影,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许多运动员在青少年阶段成绩较好,而到了成年阶段就止步于优秀运动员行列的原因所在。其三、若是硬将这两种早期训练的过程割裂开来,必然在其实施与控制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两个训练过程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相互交织、相互穿插的,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科学化进行训练,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不管是“早期专项化训练”,还是“早期专门化训练”,其本身都没有错误,都是为了培养我国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的三级训练网体制或许已不太适合现实的需要,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等概念,并进行了实验研究,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体育本来就属于教育的范畴,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体育学是教育学下的分支学科,所以人们在反思,我们所说的“体教融合”问题到底适不适合现在的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体育的界限,我们所说的“竞技体育”实际上是“竞技运动”,我认为:相比于“体教融合”来说,“竞技体育回归教育”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青少年的运动技能的提高、认知水平的提高、知识素养的储备以及退役后的发展等都有着更好的帮助,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将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早期训练安排在学校中进行,注重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5、小结

竞技体育的全过程本身就是“专项化”训练的过程,“专门化训练”的过程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专项化训练”的实施,本文通过对这两个相似概念的辨析,澄清了某些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为以后从事青少年儿童训练的教练员指明了方向。并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对“竞技体育回归教育”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找到其与青少年运动员早期训练的关系,以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早期训练,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提供帮助,进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 陶于. 我国运动训练亟待重新认识的早期训练理论问题――早期专项化与早期专门化训练问题探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3(3):6-9.

[2] 徐本力. 早期训练科学化的提出及系统化训练理论――对早期训练科学化中几个理论问题的再认识(之一)[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7(2):1-6.

[3] 徐文娟. 对我国少儿田径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可行性的探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S1).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4篇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张英波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5篇

1.1人文素质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通过一定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心灵体悟和实践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高尚品德,并表现为行为倾向、品德情操、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它是运动员在竞技运动的学习、训练和竞赛过程中为遵守竞技道德、追求精神文明和完善人格的一种自我努力;是在这种努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道德水平,它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战术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相结合,共同构成运动员的竞技修养。

1.2竞技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运动员有更高的人文素质

目前虽然竞技体育强化的文化主流是健康的,是符合时展的基本方向,但其支流又是不容忽略的。这条支流就是竞技体育的异化,它包括竞技体育本质、过程、结果的异化。

竞技体育本质的异化主要是指竞技体育与人的关系的失调。主要表现在各种技战术、组织管理和行为成为支配人的一种强制力;竞技体育的参与者丧失自主意志和兴趣爱好,参与竞技体育是在非合理利益驱使下进行的,所以不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竞技体育过程的异化,主要是指在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过程中,一些非理性、非科学、非人性、甚至非法手段的采用,导致竞技体育过程的变质。竞技体育的异化结果,使竞技体育主要成果――人的塑造和关照被忽视,在狭隘民族主义和商业主义垄断下,竞技体育丧失了文化教育本原,沦为政治工具和商业手段。这种异化从各个方面直接影响着竞技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运动员的训练来讲,竞技体育的异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诸如对金牌和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使运动员的主体地位日趋下降,原本作为竞技主体的运动员却成了金钱和物质的附属物,从而使他们淡化了主体精神、人生的价值道德观发生扭曲。

2 加强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与途径

2.1加强运动训练体制的改革,注重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所取得的成绩是以损失一部分运动员全面发展为代价的,举国体制下的运动训练专注于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的培养,过于狭窄的专业知识,使他们退役后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的要求,找不到自己适合的工作,从而面对事业而束手无策。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改革我国运动训练中忽视运动员文化素质培养的局面,从少儿抓起,把运动训练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体育素质和文化素质共同提高,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作为曲棍球项目管理者应该清楚这一点,尽最大的可能帮助和引导运动员,认识人文素质培养在竞技运动中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

2.2提高教练员的人文素养,给运动员树立榜样

教练员在运动员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形象,他们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对运动员产生深刻的影响,对运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从目前我国教练员的队伍整体水平来看,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过于专业化,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部分教练员从小从事专业训练,没有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完整的中等教育,不仅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不多,人文知识更是贫乏,导致人文素质较差,缺乏高尚的人格,价值取向功利化。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教练员人文素质培养,给运动员做一个好榜样,正确引导队员的人生价值取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路正确了,才可能培养出更多的、完美的冠军队伍。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