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升学历方法

初中升学历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升学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升学历方法

初中升学历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造能力 方法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22-01

创新教育随着改革教育的深入,成为教育改革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它的含义是指学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所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找寻其有效的途径成为必要任务。

1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意识是教师必备的,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思想和方式上有所突破,让以传统的教学思路得到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个目标得以明确,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原则也被确定。

1.1 改变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说到创新教育,小制作、小发明等脱离教材的活动,或者学生对选定的主题随意说、离奇地说的现象会呈现在脑海,这是一种极端。而事实表明,创新所表现在实际问题当中是否具有新发现,并拥有独具匠心的观察角度等。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富有创新,就在于问题和解决过程是否对这个人新颖,而不是别人有没有提过这个问题及其解决。创新可以由学生进行,创新能力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因此,教师要挖掘资料,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引入适应时展的新知识和新问题,并和教材结合,教会学生主动探究,让更多的方法为学生所用,更多的知识为学生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

1.2 将师生关系转变,从而创设出拥有氛围的班集体,努力营造出富有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首先,教师担任主要角色,学生是配角、观众、听众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的主导地位过多的得以发挥。为了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就必须克服这种模式。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体,创设良好的环境,就需要教师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对待学生要平等、宽容和友善。只有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展示自己的灵活头脑和发挥想象的能力;其次,在班级内互相交流,扬长避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搞好合作教学,让教师、学生互换位置。还可以让学生针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在班集体中发扬民主教学,创设良好环境。学生还可以通过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给他人的想法提意见和把思想融合,让集体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处从属于他人,应确定每个学生的责任,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激发。

1.3 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提出、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教师的深度语言和创设情境可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换角度思考问题。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也是科学发明与创造的开始,所以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学生不仅要对教材中的内容敢于质疑,对老师的教学敢于质疑,还要对商榷余地较大的观点敢于质疑。具备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具备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批判性质疑,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的素质。

课堂教学中能随时体现对学生进行判断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自己的判断解决问题,或通过辩论形式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都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流畅,更敏捷,见解更个性。

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总结,学生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总结。培养总结能力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密切相关。求异思维的基础是由学生对掌握的各种知识的概括和提取,集中思维便是一种方法,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也得到了保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机会要多留给学生,如一个问题的总结、一堂课内容的总结、一次讨论结果的总结等等。进行总结时,要多选几位学生发表出自己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附和他人。总结完后,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提出来,加以拓展,发散思维。

2 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创新的重要动力是兴趣,所以需要兴趣维持创新的过程,正如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2.1 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可利用学生的心理进行

思维产生兴趣,知识基础又是思维的基础。在学过程中出示一些高低适度的问题、学生想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学习的兴趣促使他去学习、思考,产生新的疑问然后主动地解决问题。

2.2 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创造合适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是必要的,因为学生有强烈的好胜心理,成功会使他们有兴趣、有信心,反之,学习的屡屡失败,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例如,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让所有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切合点,体验胜利之感,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2.3 利用图形美,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中的图形有不同的美学价值,所以可利用图形之美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感性认知,欣赏存在于生活中的数学美。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实际中的图形运用到教学中,或者把图形运用到各个方面,让学生产生共鸣和创造图形美的欲望,从而进行创新和长久地维持创新兴趣。

3 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教师

3.1 分清学生错误行为的性质

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是允许的,毕竟学生是不成熟的。此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原因,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承认和改正,与不承认、不理会错误的态度相比,这也是一种创新。教师要多元的评价学生,就要使用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例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取决于他们这样做的原因,这样在维持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3.2 多一些鼓励和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

学生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教师评价则成为衡量学生在群体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的标准,而且成人对学生的评价带有片面性,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正确的言行给与积极地肯定和赞许,让学生更有信心,看到自己的成功。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扬的语气词,对学生表示关注和赞许。

参考文献

初中升学历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学生 英语听力障碍 策略方法

语言的最基本的作用是人际交流,而交流是一个听和说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全面化,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当今社会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ilman和Moody指出,人们40%至50%的交流时间都用于倾听,听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听”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英语综合能力的五个方面听、说、读、写、译,听力最为重要。然而,对多数学生来说,听力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当务之急。

一、听力薄弱的主要原因

1.教师方面原因。

首先,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我国的80年代缺乏优秀的专业教师,培养出了一批语音语调不标准的英语教师,更不用提听力的训练,现在有一部分教师自己的听力都不行,如何来训练学生?其次,听力水平较高的教师却忽视了听力的重要性。精力和重点都放在了书面知识的传授和应用上。再次,单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所费工夫较大,短期内很难奏效,急功近利的教师也只好作罢。

2.学生方面原因。

听力词汇量不足,学生没有一定的词汇、习语、常用句型的理解与积累,听时就会产生模糊、混淆的现象,说话者的语速稍微快些就听不懂,英语语感也比较差,英语汉语的转换在瞬间不能成功地进行,一般的学生在8岁左右才开始比较正规地接受学习,记单词时总是想着汉语的意思,总喜欢先把汉语翻译过来,母语的干扰是其重要的原因。语法掌握得不好,对句子的结构、时态、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判断不准确,语音语调不准确,直接影响听力效果。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者们发现,焦虑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对目标语的习得、存储及产出的过程。根据S.D.Kran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处于焦虑状态的学生的元认知和认知能力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Horwitz等人指出,焦虑在听和说的过程中表现尤为显著。因此,焦虑被认为是引发学生听力障碍的因素之一。

二、克服英语听力困难的方法

1.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堂好的听力课,是以传授和训练技能为主的过程。我们应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墨守成规,不能仅仅囿于课本;应该不断地学习,博览群书,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知识、教学方法。教师应解放思想,勇于发现和接受新的理论、观点和事物,然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这种新的理念新的事物传播给学生,让学生感知全新的理念,尽可能多地开阔思维,灵活运用更适合自己的听力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课堂耳目一新,而且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

2.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信息的输入量。

目前,大多数英语教师在上听力课的时候,多遍地播放听力磁带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回答有关的问题,再核对答案,这样机械的重复,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缺乏兴趣,不能很积极地参与。英国语言学家Palmer等提出的情景教学法认为语言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和练习;它强调在语言学习中,语言的使用和学习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情境。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语言学习的输入必须是大量的,其目的是为了使习得者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得到渲染和熏陶。而现在所用的听力教材所选内容大都是没有背景、没有时代感,导致教学效果低下。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训练技能,教师应该课前准备各种有趣的场景和任务,如竞赛、辩论、角色扮演等。这样,才易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用幽默的语言、和蔼的面部表情、和学生进行交流等都能传递预约的气氛,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

3.学习方式的自主化。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与特点,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收集、储备、建构相应的知识结构。人们都有能力去根据已有的建构知识,通过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转变思维方式去开发已有的潜能,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以不同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去重新认识世界,学习方式的科学性在于其与学习内容的适应性,即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标。

4.捕捉关键信息的迅捷化。

关键词语体现讲话内容的重要信息,我们在听的过程中,碰到未听懂的单词不必介意,应迅速地毫不迟疑地继续听下去,这样就抓住了重点,使自己的听能跟得上,反之就会影响下面语音信息的接纳,平时应有意识地训练去摒弃意识的停顿这种坏习惯,同时也要善于速记,避免心理紧张导致的转瞬即忘。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收到好的听力效果,为我们的大脑的思维判断提供正确的有效的信息。

总之,听力训练的实质是克服听力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障碍。教师在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的同时,应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愿望,最终达到提高听力理解的目的,促进听力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初中升学历方法范文第3篇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而目前,阅读的兴趣恰好是学生最为缺乏的。学生在写作中缺乏写作素材,自然不会有好的写作效果。因此,首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需要鼓励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心去进行阅读,对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等进行摘抄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一定的摘抄以便能够在以后的时间内对优美语句进行细细品味和体会。其次,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有效吸取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养分”,增加写作过程中的资料素材。同时,在阅读中,还应该养成一个正确规范的阅读习惯,以良好的阅读习惯来促进写作水平地有效提升。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专门开辟一个时间段为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一个阅读分享和推荐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自己本周或者是本月阅读到的好的书籍或者是文章带到课堂上,与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继续保持读书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资讯。

二、联系生活实践,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纵观当前的初中语文教育界,学生的写作水平比起其他水平而言,一般都显得较低。究其本质而言,导致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可以归结为学生写作素材的缺乏。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过程中,让学生多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首先,要求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从细微处进行细致观察,才能有效扩大学生的写作“素材库”内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教师在要求学生写描写人物的作文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亲人等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他们的音容笑貌、说话特点等。通过细致观察后的写作,必定会比不观察更加细致入微。其次,除了观察“身边事”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国际上、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件予以足够的关注。对于这些时政大事的积累既可以避免学生的作文写作空洞而缺乏深意,又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

三、适当表扬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多采取一些鼓励性和激励性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对在写作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其足够的展示自己水平的机会,并对其作文写作出现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与表扬。这样的鼓励能够满足学生的好胜心与自豪感,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训练中更加的表现积极抢眼。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作文挑选出来,专门利用课堂时间对这些优秀文章进行讲评,并激励其他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给予优秀文章写作的学生极大的精神鼓励,又能够激发其他学生产生强烈的“斗志”,树立迎头赶上的目标。其次,恰当且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改头换面”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

四、适当引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常常能够发现到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对于写作题目都没有对写作手法和写作内容进行足够的考虑,便匆匆动笔进行写作。这样的文章,不用看都知道肯定是被一些套话和空话所充斥,就更别提文章的立意和主题了。因此,教师想要纠正着一写作中常见的弊端,就必须对学生的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认识生活、思考生活,在写作中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所感所想用真情实意表达出来。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写作给予适时恰当的点拨。这些恰如其分的点拨往往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写作技巧,而这正好可以给学生的写作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五、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勤加写作练习

对于作文写作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很多社会实践和社会经历才能完成。写作一旦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实际,就会丧失生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管文章的辞藻有多华丽,其一旦脱离了实际生活,都变得味同嚼蜡。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让学生走出校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其次,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写作。不要被一开始遇到的难题吓住,只要勤动笔,勤思考,自然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来。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养成每天都写日记的习惯。这个好习惯能够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语言,还能够让学生锻炼出发现美的能力。

六、结束语

初中升学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自学能力 培养方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水平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初中英语的教学重心逐步向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其中,自主学习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自主完成实践、观察、研究、听讲及阅读等学习过程,促使学生产生持续性变化的行为方式,属于与传统学习模式相对应的现代新型学习模式。该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学习模式一味接收学习的倾向,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鉴于此,本文针对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潜在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从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的教学水平来看,仍停留于粗放型阶段,一部分学校相较于理论知识,对于口语知识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少部分学校过于重视升学率,忽视新课程改革,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方法,以学生成绩为评估标准。

同时,一部分教师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不足,造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客观影响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甚至少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工作态度消极,直接影响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单一。从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的教学水平来看,受传统因素影响较为严重,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一部分学校忽视新课程改革,仍以传统学习模式为主,少部分学校的教学基础薄弱,教学设施无法满足教学任务。

同时,英语作为一门以口语为基础的学科,教材内涵盖大量情景对话,无法通过简单的知识讲解促使学生充分感受英语学习的魅力。一旦学习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程度不足,减少资金投入,造成教学设备过于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3.教学操作不规范。受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影响,教师作为学生的主要模仿对象,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客观决定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然而,从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的教学水平来看,一部分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学操作不规范现象,例如:英语口音明显、英语书写潦草及英语口语语法错误等。

二、初中英语教学的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1.转变教学理念,加大重视程度。学校应主动转变教学理念,加大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程度,扩大资金投入,从根源上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增强初中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组织一系列在岗培训,切实提高英语教师的薪资待遇,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师资队伍,确保教学质量。英语作为一门以口语为基础的学科,教材内含有大量情景对话,教师将口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灵活应用学习技巧,通过质疑、评估、总结、推断、分析及预测等方法,摆脱语言限制,激发学习热情,深入理解教材。以八年级《新目标英语》为例,《I am more out going than my sister》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严谨,条理性强,但是部分词汇过于生僻,阻碍学生理解文章内涵。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读全文,设计相应的信息填空表格,通过推理法完成填写,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脉络。

2.以“分层”教学法为主,丰富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属于新型教学模式,其实质为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开展面向所有学生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设计教学互动,为教学过程增添一丝趣味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英语素质,例如:英语口语、英语语感及英语应用能力等。例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按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分为三个层级,开展与层级相对应的英语练习活动,由易向南,分层分类进行教学指导活动,以《Sad movies made me cry》为例,教师可提出:“why does power not make the prince minister happy?”、“why does money not make the banker happy?”及“Do you think the general can find the happy man?Why or why not?”。

3.范教学操作,培养良好习惯。作为英语教学的关键步骤,规范教学操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规范自身教学操作,营造出不同的预设对话情境,鼓励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多练习,逐步树立文化意识,有助于教学双方共同成长。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规范自身教学操作,以《Do you want to watch game show》为例,可组织一系列课堂互动,上网查找卡通形象的资料,了解卡通形象的性格品质、诞生历程及英文名,简短组织语言阐述“喜欢Ta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介绍活动。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数量不断增多,初中英语教学水平逐步成熟,为了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及效率,加快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变革,分析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潜在问题,提出具体的自学能力培养方法具备显著价值作用。

初中升学历方法范文第5篇

本文以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为研究的突破点,综合应用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实际考察了初中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条件等要素,从现有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当中获得启示,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

1.自主学习的内涵

关于自主学习的内涵,教育界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我国的学者和教育专家通常比较赞同以下观点,即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主宰自己学习的各个方面,是相对于传统的“他主学习”而提出的概念。该观点认为,自主学习主要具有以下三种典型的独特之处,首先是自我调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控制并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活动;其次是自我监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比较有效地监察、反馈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最后是自我定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比较科学地安排并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自主学习的内涵进行如下的归纳:首先,学生必须具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习的主见;其次,学生学习的主动、主见须与教师的指导进行完美的结合,不能够偏废其一;再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分配必须要恰当,即教师是自主学习模式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咨询者,学生是自主学习模式的参与者、管理者以及最终的受益者。

2.自主学习的特征

第一,独立性。学生才是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因此,不管是制订学习计划,还是调节和修正学习方式,学生都具有基本的独立性,教师在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及咨询者,教师仅仅发挥必要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也就是说,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基本上已经摆脱了对教师主导学习的“他主学习模式”的依赖,能够相对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

第二,有效性。自主学习模式的出发点便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但是,这种有效性的发挥需要协调处理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当中的各个要素,唯有如此,才能够发挥出自主学习模式的最佳效果。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自主学习模式是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来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学习模式。

第三,相对性。所谓自主学习,只是相对的独立和相对的自主,正如华南师大刘良华先生所持有的观点: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要遵从教师的学习指导以及整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要求。

第四,能动性。自主学习非常强调“自我”调节、“自我”监督和“自我”定向,调节、监督和定向的施力者是学生自己,而非其他人,因此,学生具备较高的能动性也自主学习的鲜明特征之一。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通过分析和探讨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我们对于自主学习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明确和清晰的了解。上文中所阐述的自主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独立性、有效性、相对性以及能动性)为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需要认识到教师科学指导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的日常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主体意识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以根本”的教学意识,同时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才是整个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初中语文课程比较特殊,不仅要求学生记住相应的知识,更要求学生可以进行一定的体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自读活动、体悟活动以及研讨活动。教师在讲解课程的时候一定注意内容的精简,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留出更多的时间,提供更多的机会;如果学生遇到瓶颈,教师也应该进行积极地点拨和引导。

例如,学习《桃花源》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第一,作者虚构“桃花源”这一绝美之境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桃花源”吸引作者的魅力源自何处?这两个问题是深入了解《桃花源》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掌握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便能够对这篇文章产生深刻的领悟。若想回答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精神,这也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所必需的条件,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探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使学生不要偏离方向。

第一个问题,作者虚构“桃花源”这一绝美之境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归纳和引导:作者自身际遇的不幸以及现实生活中礼崩乐坏与道德沦丧。

接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作者自身际遇的不幸。主要表现在“皆叹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等。因为“源中人是‘避秦时乱’来到这里的,而“皆叹惋”则说明“秦时乱”这种生活状况并没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质的变化,恰恰相反,变得更糟。另外,刘子骥这位高尚士――品德高尚的人,“欣然规往”却“未果”而终。其次,现实生活中礼崩乐坏与道德沦丧。主要表现“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渔人失去诚信,背信弃义,唯利是图。因为这渔人“处处志之”不是为了自己再次来到桃花源,而是为了到太守那里邀功请赏。渔人是个案吗?不是。因为“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了这里不是没有人来,而是这里的人没有再走出去。要不然源中人怎么会“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实上,从秦到晋,人们的种作方式和衣着款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源中人因生在绝境,不可能“悉如外人”。至于说源中人见渔人,为什么“大惊”。我想这既与下文“绝境”相呼应,又为下文叙写源中人款待渔人埋下伏笔。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源中人告诫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则照应上文“皆叹惋”。因为“皆叹惋”表明了源中人并不想重蹈覆辙,而是只想“独善其身”。

第二个问题,“桃花源”吸引作者的魅力源自何处?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归纳和引导:“环境的魅力”、“生活的魅力”、“人性的魅力”是桃花源的魅力所在。

首先,“环境的魅力”,桃花源是安宁、和平、温馨、祥和的人间天堂。表现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次,“生活的魅力”,居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表现在“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设酒杀鸡作食。”“皆出酒食。”再次,“人性的魅力”,居民热情好客,富有同情心。表现在“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皆叹惋!”

教师进行如上分析之后,还要要求学生发挥能动性继续探讨这篇文章的启示和主旨等,然后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指导、修正和总结,并告知学生:当人生活在逆境中,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维护心灵的纯洁,坚守人生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积极营造宽松的课程氛围、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鼓励同学和教师之间相互提出问题,并在集体讨论中解决,让学生感受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利用各种趣味性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相信许多同学都会认为论点就是题目,但也会有不少同学不认同这个观点,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掌握文章的内涵,进而获得求知过程中的乐趣,需要教师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针对该问题的讨论中去。经过探讨就会发现,我们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的论点,但却发现本文存在一个作为“中心”的论题,即“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正是在该问题的引导下,本文出现了三个分论点:第一,应该汲取渊博的知识;第二,应该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并据此进行各种不断地尝试;第三,应该关注自己细小的想法。文章之所以强调答案不止一个,主要是因为寻找其他正确答案的意识非常重要,在本质上也就是强调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通过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强调的“要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论题,是为什么“要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原因;然后分析要寻求事物的第二答案的前提,就是要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三个要素;接着分析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有创造力的人有自信,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并能留意自己的想法;这样看来,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两点,所以作者提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做到上述几点,就可以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作者整个论证的思路还是清晰的,论点包含在解决问题部分。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