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专业体系;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方案
在专业建设工作中,专业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纲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育教学、安排教学任务、检查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是保证人才培养工作按照基本规格达到培养目标,表现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文件。
1.专业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的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企业和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专业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按照学院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安排,我们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专业的反馈意见和需求,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并按照该思路作为专业和课程建设重点,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这样的建设原则开展了此项课题研究。
2.专业建设思路
2.1学习高职教育理论,转变教育理念;理念转变是专业体系和课程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为此,课题组在系部组织下,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及精品课程建设理论,转变教师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选派专业带头人、课程技术负责人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种旨在转变教师高职教育理念的培训,先后安排各个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等负责人参加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精品课程建设培训讲座,深化课程建设理论的认识;课程组老师还多次听取全国知名的职教专家来校举办的讲座,学习课程改革思路,先后听取了职教专家等有关精品课程建设讲座。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认识,并逐渐转变教学理念,并将所学教学理念积极投身到课改中。
2.2专业调研;坚持走产学结合的专业发展道路,结合供用电技术专业实际情况,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主动立足于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开展专业和社会需求调研,关注毕业生就业需求和新技术应用。为此,供用电技术专业调研组制定了系统的调研提纲,专门制作了用于和现场人员讨论的本专业覆盖岗位工种所应具备的目标能力,各项目标能力应包括的工作任务等调研资料。并采用到企业调研、利用网络沟通调研、利用电话沟通调研等方式,先后对学院专业面向的行业6家单位、地区4家单位进行了相关企业的企业调研,内容涉及变电运行与检修专业工种员工技能需求、变电检修、电气试验、用电及配电系统的员工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技能,发放了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表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表20余份。通过调研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改革的具体方向和举措。
调研显示:本专业面向的行业公司及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用户单位,覆盖的职业岗位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变电运行与检修、变配电所值班员(值班电工)、用电技术维护与服务等岗位工种。这些岗位工种涵盖了行业和企业用户12大技术工种,对应12种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体系建设思路和内容
通过调研,汇总整理有关资料,课题组以高职教育理论指导改革过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改革目标,分析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学习领域,界定并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根据核心课程内容,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确定课程学习情境,制定课程标准。
3.1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根据调研信息,经过分析综合,总结出本专业学生应需要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31项,对着31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汇总,进一步归纳确定专业五大典型工作任务:变电运行技术、电气设备使用维护与检修、电机使用与维护技术、电机拖动与控制技术和用电技术与管理等。
3.2课程体系和理实一体课程重构;以企业真实的和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按照理实一体、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重构,形成本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
电子类课程:模电、数电、电子线路装配实训是供用电专业基础课,将原来单独开设的模电、数电两门理论课以及电子线路装配实训课整合为模拟电子、数字电子两门理实一体课,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组织教学。
电机类课程:将有关电机的理论实训课程整合为电机运行与检修一门课程,该课程包括变压器、同步机、异步机、直流电机和微特电机4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学时数在45-60之间,各模块的教学在相应的理实一体教室以及电机实验室、电机专门教室完成。
plc课程将原来的理论课与实训课整合为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分为电机控制、自动生产线控制及综合应用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由多个项目组成,各个模块的项目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灵活进行选择。
3.3专业核心课程设定;课程整合后,重构了本专业电子电路基础与实践、电机运行与检修等七门理实一体课程作为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包含了本专业覆盖岗位的全部职业能力,实际授课时数达到31周868课时,占专业学习领域课时比例40.3%。理实一体课时比例得到极大提高。
核心课程全部进行了学习情境的设计,包括本学习情境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考核方式等内容。目的是通过多个项目或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之目标,解决专业课程进行中的讲练分离、不能充分利用课堂和教学资源的问题。
在专业方案中强化了顶岗实习,课时数达到18周540课时,与专业核心课程两项合计1408课时,占专业学习领域课时比例65%。
3.4课程标准的制定;核心课程学习内容重构,确定了课程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在系部的指导下,课题组制定了本专业全部40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各个课程标准包括课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目标、项目载体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考核标准、学习情境设计等要素,特别突出了建立在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学习情境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对制定的课程标准在教研室进行了研讨,保证课程标准能够准确指导课程教学。
4.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论证与实施
课题组、院、系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论证。
在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阶段,课题组开展了专题教研活动讨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定出了专业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初稿。学院和系部针对课题组制订的初步方案进行了多次反复论证,组织讨论专业方案,确定课程整合思路,并总结了专业改革阶段性工作。又组织讨论专业方案课程设置,在学院层面组织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论证会议,请企业专家对方案的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定位、专业覆盖岗位的完整性、典型工作任务的针对性、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等内容。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后,在学院的支持下,选定本专业一个班进行了一轮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经过一轮教学应用,进一步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专业体系建设解决的问题
专业体系的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为课程教材建设制定了依据,明确了思路,各门课程负责人正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制定教材编写计划,组织编写教材。计划在课程实施之际推出课程改革后的配套教材。并解决了以下问题。
5.1专业教学模式;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突出了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设计;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工学结合、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理念,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充分利用真实的或仿真工作环境,确立核心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情境,强化了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5.2课程体系特色;①强调通过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劳动观教育,同时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②专业知识强调实用性、专业性,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做到知识够用、专长突出、技能娴熟。③课程设置突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注重实用性、开放性、科学性,专业拓展领域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及知识的实用性,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拓展能力。
5.3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六步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在实施教学的六个步骤中,根据实际需要可辅以其它教学手段,如演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法等。
6.研束语
本文提出了专业体系建设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并对专业体系中关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阐述了专业体系的优化意义,对专业体系中的专业建设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所提出的建设思路在实践中已经体现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技术的不断更新,专业体系建设仍需后续的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课程标准 内涵 构架 实施
[作者简介]王淑文(1963- ),女,天津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教务处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天津 30045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VEⅫ401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26-02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与建设承载着高职教育的理念,凸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建设与开发是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课程标准建设能有力推动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开发建设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历调研、分析、开发、实施、反馈、修订等过程才能完成。本文结合天津滨海职业学院课程改革实践,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内涵、构架及实施等。
一、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相关企业行业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为重点,为教和学提供详细指导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建设是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现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技术标准,强调教育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相融合,强调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养等。
随着当前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提升质量阶段,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的开发和建设也成为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面。课程标准为一定范围内的课程组织与管理活动提供了目标、原则、策略和方法等,使课程教学管理过程具有明确指向和多方面的依据;同时能够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高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阐述得更为详细、明确,提出了面向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个体发展的认知、技能和情感,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陈述的角度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程标准不能只规定知识和能力标准,而应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纳入课程标准。另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开发最重要的是要将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考虑,了解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及编制
1.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课程标准关注的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核的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课程定位。课程定位主要是对课程的性质、地位、功能作定性描述,阐述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作详细说明,并说明该课程与前续及后续课程的关系。(2)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课程教学目标可分为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单元目标。课程总目标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课程总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课程单元教学目标具体说明学生在具备知识、技能与素质的基础上能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准确、清晰、指向性强,能全面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3)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项目单元设计。项目单元可以表现为典型工作任务、模块结构、学习情境、案例等,包括具体实施步骤或内容,以及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4)考核方式与标准。考核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形式。考核应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在考核方式上,强调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在考核内容上,实现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操作能力考核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注重社会、企业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考核要突出阶段性评价、目标评价等,关注评价的多元性。(5)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要求。给出本门课程运行所需实训教学条件的要求,包括针对校内及校外的每个实训项目(或工作任务)、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实训资源要求及实训时间安排等。确定课程教学资源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包括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手册、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方面。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充分体现课程设计思想,注重实用性,符合行业企业发展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求,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建议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教材体例要求等。(6)课程实施建议及其他说明。课程实施建议包括课程实施方案、教师教学方案、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其他说明包括课程推荐使用教材、国家职业标准、主要参考资料等。
2.课程标准编制案例――以“毕业顶岗实习”课程为例。顶岗实习是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毕业顶岗实习”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至少有半年以上的企业顶岗实习过程,要有完整的实践过程记录和考核记录。在双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全部过程记载和资料积累。顶岗实习过程重在考核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其结果。因此,顶岗实习课程标准是质量的依据,过程控制是顶岗实习目标的保证。现结合本院课程改革实践给出“毕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1)课程性质和任务。毕业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学校完成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后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实习企业的生产、管理与服务。学生结合顶岗实习岗位,针对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将校内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习过程中;根据企业技术、工艺、流程的发展,进行各个岗位的实战演练,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2)课程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毕业顶岗实习培养能力目标分为通用能力目标、基本专业能力目标和专业综合能力目标。通用能力目标是指通过实习实现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培养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创新意识等;专业基本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实习岗位要求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岗位综合能力,能够胜任岗位工作要求,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课程基本要求包括学生通过毕业顶岗实习,了解行业企业的特点,了解企业概况、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的规章制度及主要业务及工作流程。要求学生签订实习协议、实习承诺书,填写顶岗实习手册、撰写顶岗实习报告等。(3)顶岗实习内容与进度安排。顶岗实习内容可按照不同的顶岗实习项目,从教学目标、顶岗实习岗位、实习地点及实习周数等方面进行描述,每个专业可列出不同的实习项目。对顶岗实习岗位和地点要求从实习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顶岗实习企业能够支付学生合理的报酬、企业要保证学生安全等方面进行描述。顶岗实习进度安排包括实习准备与动员、实施、验收三个阶段。顶岗实习结束上交顶岗实习手册、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等相关材料。另外,说明整个实习阶段的时间分配情况及进度安排等。(4)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是“双导师”,一是各专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定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校内指导教师;二是由实习单位指定富有岗位工作经验或生产管理经验的企业指导教师。担任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教师(企业和学校)的职责主要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和进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定期指导、检查实习进度和质量,指导学生填写实习手册、撰写实结等;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工作、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负责对学生在实习期间考勤、工作情况的考核。(5)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双方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工作过程控制和考核。顶岗实习考核方式采用三元评价体系,即包括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评价标准分为三部分。其中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比例占40%、企业指导教师评价比例占40%、学生自我评价比例占20%。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主要是指根据学生校外实习周志、实习内容、实结等进行考核评定成绩;企业指导教师评价是指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劳动态度、职业道德、劳动纪律、操作规范、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给出总体考核结论并评定成绩;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可根据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客观地给出自我评价。
三、课程标准的实施要点
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教师是课程标准开发和实施的关键。高职院校教师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新要求,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参与课程改革与实践,提高开发和实施课程标准的能力。第一,更新理念,关注课改。课程标准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广泛开展行业、企业调研,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发展,了解相关职业岗位的主要职业活动,熟悉工作流程。课程标准应由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和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联合制定,并定期修订。教师应关注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第二,单元项目,细化目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要细化到每个项目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一些典型的训练项目(或训练任务)、学习情境及重点、难点等均应给出授课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学习成果等。第三,考核标准,便于操作。课程标准应制定详细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标准。在实际考核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针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要求和教学实施方案应该更具体和便于操作。第四,整体把握,按步实施。课程标准制定后,授课教师要研究所讲授课程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整体把握,包括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内容要求、考核方式、教学资源要求等。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利用本课程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总之,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教师是课程标准开发和实施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实践,构建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高职课程标准的范式。教师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新要求,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开发和实施课程标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荣维东.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2).
[2]唐小俊,顾建军.关于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9(4).
[3]王淑文.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5).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J524-4;G712
一、前言
要想壮大教育事业,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加强课程建设;要想加强课程建设,必须有一个“度”来衡量,这个“度”就是课程标准。如今,随着世界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教育也开始迈向全球化轨道,在国际视野下研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标准问题,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实现与国际接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尝试研究国际视野下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课程标准”释义
在《教育大辞典》中,我国知名学者顾明远教授对“课程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认为“课程标准是明确一定学段的课程结构和课程水平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通常具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课程标准总纲,又被称之为“教学计划”;第二部分是各科课程标准,又被称之为“教学大纲”。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接受过一定教育阶段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创编考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制定课程标准的意义
1.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学生设计艺术的实践能力,包括审美能力、色彩能力、造型能力等。这些能力是通过市场调查,研究高职生的目标岗位群得来的,再根据职业标准,贯彻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中。由此可见,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为主,用详细具体的工作过程来描述,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境界。
2.课程标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如何落实高职课程改革?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革新是关键所在。一直以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都是使用教学大纲,即采取学科性教学模式的纲领性文件,这虽然便于教师教学,却容易将教师带入学科本位的路子上。引入课程标准,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来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3.课程标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艺术设计专业有着强烈的实践性,要将教学理论与实施过程有机结合。传统的课程教学以知识体系为中心,课程教学难以摆脱学科体系教学的束缚,不利于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提倡项目教学、仿真教学、情景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四、国际视野下建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的对策与建议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全球范围内的各个国家都开始进行课程标准化运动,诸多专家学者都参与到这场运动中,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案。美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标准化教育”改革运动,建立了一套比较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课程,还推出了相对应的教育评价系统。1997年,英国成立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旨在制定和高校课程标准。2007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了《艺术设计学科基准声明》,明确了英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基本标准。不管是什么教育机构兴办艺术设计专业,都必须以《艺术设计学科基准声明》为基本门槛。在英国的启发下,我国高职院校建立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标准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基于国际化视角研究课程标准,与国外专业课程标准相接轨
不得不承认,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制定课程标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之处,比如课程内容安排、实施与评价比较随意;艺术设计的个性与课程标准的共性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学生对课程标准的接受程度不够乐观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艺术设计专业前沿的教育思想和标准化经验,努力提高教育国际交流水平,在可能的条件下,要与国外进行合作办学,一起制定课程标准。从目前来看,较为常见和易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式包括:与国外优秀大学的学生互换、教互派、中外合作办学等。通过加强与国外专业课程标准的有机接轨,实现课程国际化、学位互授和学分互认。
2.争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在制定课程标准中的作用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些毕业生走出校园后无法找到合作的工作岗位,而企业也难以找到满意的设计人才,这种供需矛盾现象直接说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出现了脱节问题。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职业性,所以开发与制定课程标准时必须与社会上的工作岗位有机结合,凸显岗位要求,使学生走出校园后能尽快找到合适工作。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对企业需求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以此确定学生的职业层次,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或者直接邀请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代表参与到学校课程标准开发进行中,听取代表的意见,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培养效果。
3.建立健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落实课程标准时,要体现出教学工作环境的多元性和灵活性,要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工作室或校企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积极用于实践。教师可以为学生承接企业项目,促使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到企业项目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并发展实践能力。同时,这一过程也能验证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制定的课程标准是否真实有效,帮助学校进一步改进标准方案,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条件。
五、结束语
如今,教育国际化已经是不可阻挡之势,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想培养出合格人才,要坚持国际化视角,开发科学的课程标准,为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进.对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认识[J].中国科教创新工作导刊,2007(467).
[2]朱伟强.基于课程标准:内涵和含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6(8).
[3]黄艳芳.高职教育职业指导课程标准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4]丁建安,吴建设.高职院校实施校本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5).
按照学院工作安排,现将2020年5月我到学院工作至今开展的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报告,对下半年工作计划简述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熟悉本系教师、学生基本情况和教学开展情况。
学院现代农业系现开设2个专业,现代农业技术和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共有专业教师7人,均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全日制学生共54人。
在学院教务处统筹安排下,本系学生自2019年9月入学以来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疫情期间开展网络在线教学。各门课程基本能够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完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尚未开展。
(二)完成学院教学管理制度编撰。
由教务处牵头组织,在海副院长的安排指导下完成了学院教学管理制度的初稿编撰工作,具体负责“考试管理规定”“教考分离实施办法”“试题(卷)库建设与管理办法”“阅卷、评分、登分及归档管理规定”“学生考场规则”“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章程”“课程考试主考、监考、巡考职责”“学生缓考管理办法”“学生考试违纪和作弊的认定及处理办法”等9个考试管理制度的编写工作。
(三)完成学院筹建期间借用的实训设备搬迁归还工作。
协调农校教师和实训物资管理人员,对学院筹建期间外借实训设备进行盘点。联系原学院筹建专业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搬迁,农业和食品专业所有借用农校的设备均已归还到农校。
(四)组织专业教师上报实践教学开展情况。
安排任课教师上报实践教学开展情况,把已开设专业课程但未开展的实践教学项目列出清单,做出实验(实训)计划,上报实验(实训)所需器材和耗材的采购计划。
(五)安排学生到农校开展实践教学
根据在校学生实验、实训教学开展情况,安排农业、食品专业两个班共54名学生到农校开展化学课实验,筛选了具备实验条件的11个实验,组织开展完成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两门课部分实践教学,完成68个课时的实践教学。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组织教师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7~8月)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及有关说明》的要求,组织相关专业教师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争取学院支持,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或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8~10月)
制定专业建设3~5年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办学总体目标,明确招生规模,制定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做出相应的实验(训)室建设规划,提出专业群建设规划,提出课程建设规划,提出科研项目平台建设规划,提出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规划。
(三)推进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工作(7~12月)
目前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2019级全日制在校学生30人,2020年计划招生50人。在校生自2019年9月入学至今已完成1学年教学,公共基础和部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已经上完,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学期教学计划安排,秋季学期计划开设5门专业技能课程,其中有3门课程总共216学时,其中实践教学学时72学时需在户外实验田地开展教学。系部计划招集相关专业教师在职教园区周边地区、曲靖农校、学院北面空地等地进行调研,寻找实践教学用地,以满足目前现代农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教学需要。
根据现代农业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2020年秋季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开学后上述两个专业在校二年级学生和即将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将开设《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十余门专业课,其中实践教学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0%。学院现有5个农业和食品专业实训室配置了部分实训设备,但因缺少实训用具和耗材,不能开展实践教学,为了确保实践教学正常开展,充分利用已有实训设备,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计划配合实训中心等部门,尽快推进实训耗材采购和实训室的建设工作。
(四)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7~12月以比赛时间为准)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和学校组织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通知和相关文件要求,积极组织教师个人或团队参加比赛,以赛促教,通过参加比赛,促使教师加强学习,得到锻炼,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五)组织教师参加“1+X”证书制度师资培训(8~9月以通知时间为准)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要求,提升学院专业教师实施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教学的能力,促进学院相关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计划安排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教师,参加由培训评价组织举办的线下师资培训,
(六)启动专业课程标准制定工作(8~12月)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后,组织专业教师制定课程标准。原则上每一门课程标准由两个以上专业教师协商、配合共同完成。每学期每个专业完成2~3门课程标准的制定。
(七)完成学院各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
(八)完成学院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九)完成其他临时性工作
1.1安康市医疗行业人才现状调查
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和群众健康需求的增加,医疗卫生单位业务量大幅度增长,现有卫技人员已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卫生服务需要。截至2017年底,安康市辖区县镇两级医疗卫生单位在岗22422人(含临聘人员),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023人,与2020年全市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2.5人的规划还有较大差距。许多乡镇卫生院甚至没有一名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也较少。我院承担着为安康市乡镇基层培养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的重任,办好临床医学专业意义深远。
1.2毕业生跟踪调查
学院毕业班辅导员和班主任利用各种途径定期对近5年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我院绝大多数毕业生在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就业,从而明确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定位。跟踪调研过程中重点观测毕业生就业情况、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就业岗位、薪酬、用人单位满意度、基层医疗机构技能需求和知识要求等。通过对专业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是一流专业建设的前提
2.1用诊断与改进的先进理念进行专业建设
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各专业中的主导专业,我们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依据我院办学实际,制订临床医学专业发展规划,依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以提升专业办学能力和水平为抓手,遵循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程序,不断查找不足并完善提高[2]。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定位是为乡镇农村基层培养全科医师、乡村医生,培养能够从事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专业建设思路是充分对乡镇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核心要求进行调研,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基层临床医学人才需求情况和基层医疗机构对我院临床医学人才满意度调查,全面制定临床医学(高职)一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全面改善专业办学条件(实验实训条件、师资队伍条件),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使临床医学(高职)一流专业建设有章可循,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日益提升。通过临床医学(高职)一流专业建设,能够为基层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临床医学人才,为实现“健康中国”提供人才保障。
2.2坚持工学结合、院校融通办学模式
2.2.1坚持校企(院)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特色积极拓展校企(院)合作办学渠道,建立长效共赢的合作机制,设立校企(院)合作管理委员会,探索学院和附属医院领导交叉任职机制,为校企(院)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提供保障。加强与两所附属医院的合作,完善医教融合机制。两所附属医院常年有九十余位中高级职称的医疗骨干承担学院教学和临床带教任务,他们“面前有学生、身后有病人”,推进了校园文化与医院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了鲜明的专业办学特色。
2.2.2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生—学徒—实习生(医生)”三位一体的院校合作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在真实的临床医疗环境中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一年级学生推行案例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二年级学生接受实践课操作训练,由临床教学团队教师进行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和见习指导(师带徒),实现“教在课堂、学在诊室、做在床旁”;三年级学生由实习医院医疗骨干进行实习带教。围绕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探索构建以需求为导向,“学生—学徒—实习生(医生)”三位一体的院校合作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2.2.3构建“平台+病例”临床思维培养课程体系把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病例、临床思维培养病例引入临床医学核心课程教学,这些病例以“虚拟病人”为创新点,提升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3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和专业教学团队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制定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评选管理办法,按照分层次分类型培养原则,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引领,培养一批教学骨干和“双师型”教师。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鼓励专兼职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重视青年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带头作用,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和创新能力、适应一流专业建设需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3.1.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在本省本行业较知名的技术权威和院级专业带头人,从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和专业教学的发展。在专业教师中选拔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青年教师,立足岗位进行培养,使其快速成长为各专业教学骨干,通过外出进修培训、锻炼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从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入手,着重强化专职教师队伍的功能。通过“内培外引、在岗培养”方式,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依托,建设一支具有“双师型”教师、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学术带头人和省内知名专家的教师梯队。
3.1.2“双师型”教师培养
我院在两所附属医院成立医教处协调教学和临床工作,负责附属医院临床带教教师的遴选、教学任务的落实和业务考核工作。我院教务处每年开学初对新承担教学任务的医院医疗骨干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包括教案书写、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为保证医疗与教学深度融合,我院把临床医学课程教研室和医院相应的临床科室进行整合,在附属医院相继成立了内科教研室、外科教研室、妇产科教研室、儿科教研室、五官科教研室,并由附属医院相应科室主任担任教研室主任,以保证教学和医疗工作落到实处。学院新入职临床医学课程教师先到附属医院相应的科室进行临床医疗工作,经过教学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教学任务。学院临床医学课程教师定期到临床轮岗,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到附属医院进行临床工作,要求每年至少1个月在附属医院进行临床实践,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3],以保证医学新知识、新进展及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及时传递,避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
3.1.3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借力一流专业培育项目,通过努力建立以政策为引导的教科研工作体系,使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提升科研水平。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在评聘职称、晋升、进修培训、奖金等方面给予奖励,培养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举办科研基础知识培训讲座;专业带头人带领中青年教师成立科研团队,共同申请课题,增强集体科研、团队攻坚能力;积极立项院级课题,增加实训机会,在实践中逐步学会研究方法和程序,提高能力,争取立项省级课题。
3.2组建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教学团队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由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和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兼职教师组成。专业带头人是我院和附属医院专职教师队伍中遴选的拔尖人才,具有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能力,具备教学团队组织管理能力,能团结全体成员规划并推进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办学目标和教学团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既有临床医学专业每一门主干课程教研室的主任或骨干教师,也吸收了附属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和医疗骨干,专兼结合,主要负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教学团队定期举办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大赛,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每年对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专业诊改。学院教务处每年对专业教学团队进行考核,通过绩效分配和二级预算给予一定专业带头人津贴和专业建设经费,保障专业建设稳步进行。
4建设一流的课程是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4.1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制定课程标准
依据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相关数据,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参照教育部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标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临床医学人才需求调研和执业资格标准,重新修订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的建议等,力求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对课程内容目标要求明了、确切。
4.2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力度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在此基础上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充分利用微课、慕课丰富学生课后学习内容,依据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构建课程体系,依据临床医学生毕业要求确定课程目标,依据课程总目标选定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案。不断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有效使用数字模拟、网络信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蓝墨云班课有效管理课堂,把学生考勤、课堂测评、课程资源学习、作业等平时学习要素纳入考核之中,实现过程性评价。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监测教师教学效果,定期进行学生评教,实现教学相长。
5建设一流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是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5.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要能够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实训项目按照医院要求进行设计,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内容融入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实训。建设融教学、培训、考核、科研功能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依据临床医学一流专业建设需要,加大校内实验室建设力度。我院已建成医学实验实训中心,实训楼建筑面积12000m2,拥有人体生命科学馆、模拟手术室、大型影像诊断实训室、康复实训室等先进实训场所,专业实训室80个,各类仪器设备价值三千余万元,实验实训设施较为完善、先进,完全能够满足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需要。
5.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开发校外实训基地,保证每位学生能在二甲及以上医院随岗实习,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能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是探索基地共建、工学交替、随岗实习等各种形式的合作模式,探索建立“院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搭建公共卫生服务实习平台。为此,我院将与企业共同制定随岗实训人才培养方案、随岗实训质量评价标准、实训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探索实习促进就业机制,为学生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我院在全省共有固定的医学类专业实习医院37个,其中三级以上医院11个,其余均为二级以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学院与实习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合作,完全可以满足我院临床医学专业课间见习和毕业实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