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10086从单一的服务型呼叫中心向服务营销型呼叫中心转型,是基于发挥窗口优势(与客户接触最频繁)与规模优势(拥有客户数据量最大),通过数据业务与交叉营销等工作内容,履行新时期客户服务中心的新职能,实现新时期客户化管理的深度营销。那么,做好内部管理,明确岗位职责,梳理岗位要求,完善学习地图,建立课程体系,研发精品课程,完成行动式学习培养,打造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岗位课程体系,以上这些举措可以大大提升客服中心运营效率以及客服中心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对于客服中心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搭建岗位胜任力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McClelland在1973年提出:“应该更注重实际影响学习绩效的胜任力(Competency),而非智商”, 并首次提出胜任力(Competency)的观念。根据David McClelland的研究,胜任力模型可运用来预测人类工作的工作绩效,同时亦能减低采用传统智力和资质测验所产生的测量偏误。

一、胜任力模型原理及依据

客服中心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一方面要能够支撑客服中心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也要能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引。

关于胜任力模型的分类,Spencer & Spencer(1993)将胜任力模型的内涵分成五类注:

1.动机(motives):一个人对于某些事物因为渴望,进而付诸行动的念头。

2.特质(traits):身体的特性或对情境及讯息的持续反应。

3.自我概念(self concept):关于一个人的态度、价值或自我印象。

4.知识(knowledge):一个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

5.技巧(skill):执行有形或无形任务的能力。

二、确认三大核心素质模块

依据客服中心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与绩效考核指标等因素,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客服中心的核心素质模块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服务、营销及管理。细化此三方面素质模块,就会得到进一步详细的素质项,具体示例如图2。

(一)服务

服务部分从10086人员的意识、技能、行为三大模块细分,分别为服务认知、专业服务、客户导向。首先,态度认知主要从意识阐述,员工需要拥有服务客户的良好心态,并且愿意主动服务。第二,专业服务属于技能模块,包含专业的产品知识及服务知识,不仅需要了解业务,也要掌握服务的相关技巧。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投诉处理应变能力等。第三,行为部分主要体现为客户导向,以客为尊,以客户化的思维指导行动,所有行动都是为了服务客户。

(二)营销

营销部分主要涵盖10086人员的服务营销意识及习惯的培养与养成,建立交叉营销管理模式,形成相应的流程、工具,扩大业务营销的种类,提升业务营销量等,所以归为服务营销。

(三)管理

管理主要分为两大模块,管人和管事。其中管人主要是管理人和心,归纳为人员管理;管事表现为对事情、目标、任务的管理,以任务管理概括。

三、构建员工素质模型的辞典

客服中心岗位素质模型的构建一方面要能够支撑客服中心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也要能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引。结合胜任力模型和客服中心三大核心素质模块的要求,我们认为考量客服中心的素质模式包含的维度应该包括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态度(Attitude)与其他特征(Other characteristics),简称为KSAO。

知识是员工所必须学习或取得与之工作绩效相关的知识;技能是员工利用工具或者心智以增进工作绩效的潜能;态度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需要应对的压力和调整的心态;其他的个人特征则包括员工学历、服务年限和绩效等员工行为的指标。

为此,客服中心建立的员工素质模型辞典分为知识、技能、态度三大类,具体类别详见图4构建的员工素质模型辞典。

四、搭建岗位胜任力标准模型

根据员工素质模型辞典,结合客服中心员工的岗位职责,在情景中融入情景与行为要素,建立能力素质模型,再通过标杆分析初步得出本岗位的关键素质模型,然后通过Q方法将初步关键素质模型进行权重排序,最终提炼出岗位胜任力模型。

扁平排序法:给予含指导语的素质项(来源于标杆分析中产出的素质模型初稿),将它们分成特定数量的“重要”、“没意见”、“不重要”三类。

绝对排序法:每一类当中的素质项再进行严格排序,最终形成所有素质项的绝对排序。

通过扁平排序和绝对排序,使素质项的权重评价成正态分布,如图5所示。

通过梳理岗位职责,准确搭建岗位胜任力模型,再到分析核心素质依据,我们得出了不同岗位需要在长期工作中应持续不断学习从而优化和改善的内容。

打造立体化课程体系

在全业务运营时代,客服中心员工更加需要注重提升服务水平、营销技能、生产效能来适应新的竞争要求,根据岗位胜任力模型要求,结合客服中心现状,推动客服中心“立体化课程体系”的完善。

一、更新课程体系

目前,外部环境市场竞争趋向白热化,服务提升难度与日俱增,营销风险加大,亟需服务营销新模式;内部定位要求客服中心从“单一的服务型呼叫中心”向“服务营销型呼叫中心”转型,服务营销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因此需要根据新竞争模式对客服中心不同层级员工的岗位能力要求来重新梳理培训规划和培养路径,提高培训成本投入的准确性与使用率。

客户代表作为客服中心一线人员,其工作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客户代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客户感知及其对移动公司的评价。客户代表的主要工作为话务接续,现将一通完整的电话分析如下:

六大服务步骤(如下图所示)。

针对服务一通电话步骤,匹配需要提升的技能,区分为通用能力元素及对应课题与专属能力元素及对应课题,更新客服中心课程体系。

依据岗位能力要求和服务转型需求,我们通过对电话在线的数据业务推荐与交叉营销再认识,包括营销策略、营销技能、营销话术等等;新业务种类的革新、G3业务的发展,也在不断要求客服人员提升数据业务技能、营销意识以及实战营销的效能。结合现阶段中国移动客户服务中心的战略转型和在线营销能力提升的发展需求,我们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中的在线营销与交叉营销的营销思路、营销流程以及三个关键支点(关键时刻、关键话术、关键信息),帮助各界面的客服人员提升在线数据业务营销能力;通过掌握交叉营销,更好地发挥产品组合优势,实现深度营销,最终提升产品销售业绩。

二、完善知识地图

结合岗位学习需求分析,细化各项学习主题,对应课程名称,形成课程体系的学习地图。

各岗位族都遵循“初级中级高级”的培养路径,形成客服中心的学习地图索引。

三、精品课程开发

结合客服中心实际,组织内训师开展重点针对客服中心一线生产岗位的课程体系梳理工作。结合岗位学习需求分析,细化各项学习主题,对应课程名称,进一步细化客服中心一线岗位课程体系列表,同时针对目前亟待解决的短板问题,选定重点课程优先开发,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在系统、流程、人运营三个呼叫中心管理层面中,人是最后的关键,是与客户互动的 Last Mile,是展现服务效能与营销效果的最后呈现,真正竞争的关键不只在于“系统”与“流程”,更在于“人”的“技术”;如果忽视“人的技术”,将带来一系列连带影响(如图9)。

故此,为提高客户服务中心“人”技术,我客户服务中心依据“情景”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同时在打造立体化的课程体系中进行精品课程开发的首选就是要进行对“人”的技术培养课程的开发,由此建构

“人的技术”培养的优势,让质量与绩效同时存在,建立永续发展的“人员技术管理平台”,打造品牌客户服务中心。

形成行动式学习培养

行动学习法是由英国管理学思想家雷吉・雷文斯(Reg Revans) 在1940年提出的,就是透过行动实践来学习,即在一个专门以学习为目标的背景环境中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作载体,学习者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任务、项目等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开发人力资源和发展组织的目的。为了说明行动学习法,雷文斯使用了一个简单的方程式,即:L=P+Q。行动学习法中的学习(L)是通过把掌握相关专业知识(P)与提出深刻问题能力(Q)相结合来完成的,客服中心引入行动式学习培养以确定培训内容的价值体现和培训质量的过程管控,从而全面促进客服中心软实力的提升。

一、营造氛围

打造良好的学习与成长氛围,创造开放性的学习空间与导向,通过培训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我们针对员工制定了长效培养机制,开展学习晋级评估,员工晋升到相应层级的必要条件是前一层级的培训经历以及能力达到相应层级的要求,确定了学习晋阶鉴定与员工职业发展(层级晋升)之间的关系,通过职业规划让员工主动参与学习。

二、保障适用

根据客服中心实际情况,通过培训管理部门的能力评估和需求部门与员工的学习需求,形成以行动学习为主体的教学培养模式,把培训和客服中心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帮助员工掌握迅速找到问题解决的路径。在行动学习的过程中,员工能够主动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不足之处,也更加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通过经历一种“突破性学习”,从而实现改变和成长。

三、促进应用

建立客服中心员工的学习轨迹档案,记录员工学习发展轨迹及岗位能力提升计划,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调研,反馈学习效果。采用行为量表,统计行为改进程度,进行差距分析,并给予学习意见。通过员工的反馈,再次校准我们设计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是否合适,从而形成促进培训成果应用的机制。

四、效果评估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北京具备了构建新型种业体系的基础和条件。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下简称农科城)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不仅是农业技术特色的领域中心,同时也承担着率先探索建立新型种业体系的重任。”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生物技术与农业峰会上,北京市科委农村科技发展处处长张平如是说。

据介绍,北京已经成为全国种业交易中心。2011年,北京种业交易额达74.25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009年的0.46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2.11亿元。

在“十二五”期间,“农科城将加强政府引导,推动机制创新,从良种创制、成果托管、技术交易、良种产业化4个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新型种业体系的建设与途径。”张平表示。

国家战略需求

我国种子资源丰富,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玉米、小麦、蔬菜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种子法》颁布后,我国种业进入市场化交易阶段,市场交易额500亿元,潜在交易额900亿元,用种量世界第一。

去年4月18日,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进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作物育种体系。

“国家提出了完善农业体制机制,打破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的紧密结合,加大国家各种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张平指出,今后要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占领重要的位置,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的育种新机制。

三地园区协同创新

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建设,将为推动新型种业体系建设提供引擎。

2010年8月份,科技部、农业部、北京市共同启动了北京国家农业现代科技城建设项目。一年多来,农科城在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种业创新发展、农村信息化服务、现代农业物流、科技特派员、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扎实推进,取得了实效。

同时,北京农科城还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示范区建立了跨区域的联盟,协同三地的政策资源,与全国产业园区进行对接,形成农业支撑科技发展的局面。

“在北京,农科城采取一城多园五中心的发展模式,五个中心包括网络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创业产业中心、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流中心以及国际合作中心。”张平介绍。

北京的资源优势,是支撑新兴种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北京聚集了专业的种业研发机构80多家,农业科技人员2万余人,院士占全国的50%,每年新育的农作物品种400多个。北京地区保存着国家级种子资源达到40余万份,居世界第二位。

借力北京的科技资源,首都育种平台应运而生。2005年,在北京市科委的倡导下,北京市组建了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7年来,已连续上了3批大项目,覆盖了玉米、小麦、西瓜、白菜、草莓等多种北京的优势作物。

“目前选育的品种59个,蔬菜品种30个,玉米品种19个,小麦品种10个。杂交小麦新品种实现了我国杂交小麦零的突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云伏介绍。

杨凌示范区也引进和培育形成了秦丰、科元、正大等一批从事农牧良种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拥有肉牛品种改良和奶(肉)牛繁育、杂交小麦、杂交油菜等先进的技术成果和优良品种,市场辐射西北五省区,年交易总额约6亿元。杨凌已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农牧良种集散地。

应着力于机制创新

张平表示,未来农科城在新型种业体系建设中,要着力于机制创新。

“要探索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良种创制的研究。”张平说,要结合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以国家战略和种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从项目立项开始进行资源整合,采取定项委托、招标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促进政府、产业、社会等资源的共同参与。同时约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权益分配等相关的事宜。

具体到北京,则应以首都育种创新平台和北京种业创新联盟为基础,推动种子资源建设共享,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要素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实现育繁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创新,探索向企业转移的激励机制。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能力;项目主导;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040-02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社会加大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其中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掌握着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尽管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但是社会对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仍充满需求。

为了满足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众多公办普通高校与各种社会力量联合举办软件学院,其中,信息管理专业由于其社会需要量大,成为一个紧缺热门专业。然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信息管理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软件学院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探索,首先对其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方案。

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校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创办了软件学院,专业和生源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信息管理专业也被作为一个热门专业开设。然而学校在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仍然沿用本科式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缺乏合理性,导致岗位需求与生产实际需要的脱节[1]。如今周口师范学院软件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由于建设时间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一是不顾各自院校的具体情况,盲目照搬所谓统一的模式,未能体现不同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是课程设置缺乏延续性,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线,而且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存在内容重复和知识或缺的问题,如“.NET程序设计”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及“动态网站开发”等内容重复,占用了许多宝贵的课时,导致那些对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与技能具有重要作用的知识却因课时不足等原因涉及较少。

三是教学内容过多,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导致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分散,学得博而杂,而不是专而精。

四是实践环节不够。信息管理专业要求有足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校内和校外的实践环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安排得不够。

五是部分课程与时代脱节,因为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部分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很多学生学习的技术在社会中已经被淘汰。

基于这些,需要重新定位本校软件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发展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改革和优化,打破传统的本科式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突出自己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色,以利于本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

3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以适应市场岗位需求,及培养信息管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管理信息系统(MIS)日常事务及开发的能力。

根据此培养目标,信息管理专业应构建起“能力递进,项目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学习,熟练掌握信息管理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形成有技术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和实验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形式[2]。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采用系列化、层次化模式,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验、培养某种技能的实训、企业的专业或社会性的实习、形成专业系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通过项目过程、工程过程实现)[3]。

因此,构建此专业课程体系,需不断优化每门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甄选。原则上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基础应用、数据库原理、C#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第二阶段为项目驱动的专业化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3.1 信息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建设

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是对学生构建信息系统作技术铺垫,因此课程设置目的完全是围绕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来设计(这一点是区分软件工程的根本之所在)。信息系统是数据库与程序的组合,由于现在的系统都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因此包括网络的内容,这类课程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层次就是技术基础课,如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该类课程目的就是建立学生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思想,明确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

另一个层次就是技术应用型课程,设置如实用数据库应用系统(SQLServer)、网络管理实践、C/S的开发工具(Delphi、VB、PB、VC++等)、B/S的开发工具(JAP、ASP 等),即从学生动手实践应用技术角度考虑,选择设置一些开发工具类的课程,以支持系统开发。

3.省略;职业能力为能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进行信息处理,掌握网页与网站的设计制作方法。

2)项目名称:MIS系统开发。相应的课程模块为C#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Web应用;职业能力需要掌握基于网络平台的客户/服务器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维护、管理和开发能力。

“项目驱动”的专业化课程应积极推进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大力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跨任务式教学,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使学生在真实、复杂的工作情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培养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

3.省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体系概论和WEB的应用;第三学期相应分别开设项目驱动类课程,其中一个为、网络安全、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而另一个开设网络安全、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最后一个学期各自选择合适的岗位,进行实习。

另外,学校可以创建一些实训平台和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团队意识,以及系统架构和设计的整体思想,例如,周口师范学院软件学院的学生在每学年结束都会有一次项目实训。

同时,加大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即校企结合,为学生联系好有规模、有软硬件设施、有特色的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确保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指定实习任务。例如,周口师范学院软件学院与郑州仟佰教育、NIIT(中国)服务外包学院、达内科技、中软国际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在长期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巩固和深化,进而形成“学校+公司”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构建“知识—技能—能力—其他特质”四维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相应地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一支充满活力、高素质、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专业教师队伍,使之适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全程教学发展需要。

4 小结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肩负信息化改造的历史使命,在制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建设时,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发展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改革和优化,构建起“能力递进,项目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适应岗位需求,开辟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乐见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严正宇.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再造与实践研究[J].科技信息,2008(17):30-31.

[2]邓唯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7(5):88-89,99.

[3]卢镜.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层次模块”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3):97-98.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学生 评价体系 实践

一、《历史与社会》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日常教学中,还存在着把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把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现象。单一的评价无法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才干,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妨碍乃至损害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自我需要和自主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和主体精神的激发完善为目标,做好学生评价工作,不仅是确保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得以落实的需要,更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需要。对此,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二、《历史与社会》学生评价体系的实践

根据课程改革和学科课程标准关于学生评价的要求,在市教研室的指导帮助下,我在历史与社会课改实验中对学生评价方式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具体做法是:对学生的评价共由五部分组成,即学生平日表现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纸笔测试的分数和教师评价,最终结果从定性、定量分离走向二者结合,采用“分数+等级+评语”的综合评定。这样的评价坚持实事求是,体现个性,力求综合评价出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杜绝了以前以知识为本位、只重视学科知识尤其是课本知识掌握的陈旧评价模式。

(一)学生平日表现的评价

对学生平日表现的评价重点是指课堂教学的评价,它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当中,由师生共同参与。它可以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也可以是教师写的课堂观察记录,评价不以知识的正确与否为唯一标准,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情绪、态度、个性,也就是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合作性进行评价。例如,黄剑斌同学比较内向,很少主动发言,在上《商鞅变法》一课时,他举手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部分同学取笑他,认为他应该得零分。我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这道题他没有答完整,但今天他敢于站起来发言,这是不是进步呀?”我再进一步说,“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抓优点、闪光点,评价应该对他起鼓励和促进的作用,而不能一棒子将人打死,如果给他得零分,他今后可能永远都不主动发言了。”经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都会争先抢后地发言,不仅课堂活跃,学生也得到了锻炼,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提高。行为实验科学也证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

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并在借鉴一些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我设计了一张学生课堂活动记录与评价表,作为学生日常课堂表现评价的参照。

历史与社会学生课堂活动记录与评价表

姓名: 班级: 小组: 学习课题:

(二)学生互评

我尝试每两个星期抽出课堂五分钟进行学生互评,互评的方法是每位学生都负责评价一位同学,每位学生都会得到评价,评价对象按次序轮流。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位学生都会得到7-10位同学的评价。互评的依据是课堂中的表现和成长档案袋中的记录,评价结果以评语方式出现,放入学生的档案袋。学生写的评语有:“你用画画来回答真棒!”“你知道的比我多得多!”“评价汉武帝的小论文为何没写?补上好吗?”“你的文章写得不错,就是字太差,练练字吧!”这些评语切中要害,而且具有趣味性、鼓励性、建议性、批评性,使学生能够接受,而且弥补了以分数为单一评价标准的评分制度的不足之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组评价

这一评价在期末进行,依据是一个学期中学生课堂活动记录与评价表及相关记录。小组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六至七个小组,先由学生自评半年的表现,而后小组成员发言。评价一分为二,要求不足之处以希望性的建议方式提出,以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进步。

(四)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学生评价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存在于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它既包括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打分,也包括教师的课堂观察记录,还包括教师在作业本上的批语。学期末,作为教师应该对每位学生作出中肯的整体表现评价。我把教师的总结性评价放在小组评价之后进行,主要运用激励性的言语,简洁、恰当、热情地给予学生褒奖,同时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要求,并将其写成书面文字,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在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评价时重视情感的投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评价是真诚的、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就容易接受,并产生震动,受到感染。这样教师的评价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获得了满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五)开放性考核与纸笔测验

我市的《历史与社会》考试由两部分组成,实行开放性考核与开卷纸笔测验相结合,分值分别占20%和80%。实行这样的考试形式,是课改后的一个新亮点。此方式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探究分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开放性试题部分,我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主要是根据教研室的统一要求,考核内容根据课标要求,结合生活实际,体现社会热点,如调查采访、社会实践的报告或感想、小论文、办小报等;考核形式上允许并鼓励重考,让觉得自己考试不够理想的学生,有重新考试的机会。纸笔测验的题目也给学生提供选择和较为充分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允许出现不同于“参考答案”的答案。我还让学生参与成绩的评定和评语的形成,这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在给出学生分数的同时,我还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如“虽然这次考试你只得了70分,但你要比有的同学得90分还可贵,因为这70分和你过去比有了极大的进步”。实践证明,这种尝试的效果是良好的。在我对本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八年级开放性考试的调查中,有96.24%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考试方式,100%的家长和教师赞成这种方式,它展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强大生命力。

三、总结与反思

纵观对学生评价的探索与实践,我感到评价有以下优点:

第一,重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在对学生发展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平时的努力是有用处的,这种评价对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起着促进作用。

第二,评价结果以评语的方式出现,激励、鼓励、建议性的评语,使学生乐于接受,而且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长处,看到了希望,利于学生发展。

第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自评、互评、小组评、师评,尤其是自评,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又使学生懂得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好与坏是自己表现出来的。

第四,评价的优点还体现在期末备考阶段。因为是开卷考试,可以带资料进考场,学生均能够以平常心态对待考试,没有精神负担,没有压抑感,也使考试成为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使考试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一种学习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我认为,实践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如果滥用鼓励评价,效果会不明显或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鼓励赞扬的同时应注意评价的客观性。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指导,可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与鼓励肯定性评价一样,引导否定性评价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是运用的方式要巧妙些。

第二,评价的语言或形式还是比较单一,如大家拍手表扬、发奖品等等,开始学生感到新鲜,时间一长,就成了一种形式。所以教师还需要不断研究,更需要创新,这也是评价能否促进学生发展的一大关键。

第三,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外在行为,更应注重对他们内心的体察,否则,不仅不能达到评价的功能,还会伤害他们。如有一次在课堂上,我说:“万超同学尽管记性不够好,反应不够快,但他很努力,所以进步很大。”言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虽然本意是表扬学生,但在学生的头脑中却形成了万超“反应迟钝”的概念,这种伤害很难弥补。教师的某一句话可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另外,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费时费力,工作难度大,把握不好就容易走过场。

四、结束语

几个学期的实验教学使我深深地体验了开放性、激励性评价制度的优越性,它留给学生的是渴望成功、追求进步的机会和空间,一次不行,还有下次,这方面不行,还有其他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

[2]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周勇,赵宪宇.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教育科学出版社.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软件架构设计 案例 课程体系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ase-centered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 Course System

SHANG Jianga, ZHOU Shunping, FANG Fang, YUAN Guobin

(Facul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software architecture course, because of abstract theories and lack of project experiences, college students feel lacking in flavor or interest in common. To begin with many teaching cases were constructed which can meet teaching and practice requirements and be shared with other software engineering course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ase-centered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 course, which includ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ase resource database,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the relevant teaching system etc.. Also, we explore education mechanism cohering in studying in course, practice in experiment course, long-lasting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Key words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 case; course system; practice

0 引言

软件架构(也称软件体系结构)是一门源自于软件工程实践的学科,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大量复杂软件系统研发的核心,在现代软件行业中处于重要地位。作为一门在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中提纲挈领的核心课程,“软件架构设计”是最能体现软件工程专业特色的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乎整个学科学生培养质量。然而因其涵盖面极为广泛,抽象程度高,对刚刚接触软件工程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和认同,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为了提高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 我国不少高校都进行了软件体系结构或软件工程的课程建设和改革。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和理解软件架构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普遍引入了案例,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案例进行解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些课程改革往往只是针对软件体系结构一门课程,并未考虑这门课与其他课程之间案例的共享和知识衔接问题。对于如何将教学、人才培养、科研有机结合,解决学生课堂上学习、实演课上练习、课下长期实践协调统一的培养机制问题缺乏深入研究。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基于项目案例驱动的软件架构设计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以在该校开设的“软件架构设计”课程为对象,对案例为中心的软件架构设计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探索。

1 课程特点与研究思路

1.1 软件架构设计课程特点

“软件架构设计”这门课是根据人们的软件设计经验总结出来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主题是针对复杂软件系统的高层结构,组织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描述,以及围绕这种描述开展的各项活动(如设计、评估、实现、管理、测试等),其关注的是系统大粒度(宏观)的总体结构(例如分层、子系统的划分等)。

软件架构的设计原则、技术、方法可以应用在不同的软件项目中,它们位于所有具体项目之上,针对全体软件项目,因而是抽象的。由于授课对象多是大三学生,项目开发经验有限,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将软件架构的抽象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因此较难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在接受抽象的理论时,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

软件中的一些质量要素经常是相互冲突的,即软件的质量要素之间既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因此在实际的软件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各种要素进行折衷与权衡,从而得到总体上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怎么折衷和权衡,必须结合具体项目,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去把握,不能生搬硬套,对于习惯了套公式,寻求标准答案的中国学生而言这种需要更多交流和折衷考虑的学习实践在接受上有一定难度。

1.2 案例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案例教学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模式在诸多学科和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从案例中分析各类软件系统架构设计风格的优缺点,可以让学生尝试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将软件架构设计教学必须与实际软件项目相结合,通过实践练习加强学生对软件架构概念和设计思想的理解,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现代的软件开发尤其是大型软件开发多采用增量迭代、以架构为中心、用例驱动的软件开发方法,软件架构设计开发贯穿于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因此,软件架构的教学内容与软件需求、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以及软件文档写作等课程紧密相关、甚至有部分重叠,教学中应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妥善安排,在教学内容上注意相关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并在课程之间合理复用包括案例在内的教学资源。但这种复用不能是简单的题目共享,既要考虑因不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而导致的侧重不同,又要注意讲授课、实验课、实习的相互衔接。

我们针对“软件架构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缺乏项目经验、实践安排不足等问题,从构建以满足软件架构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为主并能兼顾其他相关课程教学案例和资源库出发,研究探索了基于项目尤其是实际项目的案例中心教学方法,强调课上与课下、教学与科研、抽象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为全面改进和提高软件工程学科的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借鉴。

2 案例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我们本着“抽象与实践协调统一” 的教学理念,以软件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走教学革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围绕着案例建设、分析和运用,大胆探索实践了“软件架构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如下图所示。

图 1 案例为中心的软件架构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框架

2.1 项目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

针对教学、实验、实习需要,通过教师科研项目、业界典型项目、学生团队项目等多渠道广泛搜集项目资料,整理、编写出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案例。对于教师科研项目资料主要选择近年来授课老师团队在科研开发工作中积累的软件系统开发经验、成果,业界典型项目主要选择典型商业软件和开源项目资料,学生项目主要用于问题分析使用。每个案例一般应包括案例简介、解决/设计方案、文献资料、架构文档、源码、构件库等资料,这些案例资料还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此外,参考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在软件架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试题库、实习题库和文献资料库,力争授课时能将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展示给学生,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新颖性,追踪学科前沿。

通过系统研究上述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编码,我们利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或NoteExpress)建立起可用于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的多源、多层次案例资源学习库,并通过引入SVN版本控制系统实现了对资料的版本控制、集中管理和网络共享,使得资料的使用可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例如针对数据流风格、过程调用风格、隐式调用风格等常见软件架构我们建立了经典的KWIC案例,针对事件驱动的软件架构建立了MessageIT、Rebeca、FAMOUSO等开源软件案例,针对C/S、B/S等流行多层软件架构建立了基于教师科研项目“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案例,所有案例源码一般都有Java和C++两种版本,供学生选择学习。

2.2 基于项目案例法的教学内容及手段创新

借助项目案例教学资源库,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法,我们对原有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改以前的单纯理论讲授为案例分析、研讨为基础的讲授,将知识点贯穿于案例中进行讲解,尽可能使所有架构知识都“落到实处”,触及具体案例、甚至代码,便于学生理解。由于有了案例做支撑,老师讲课更加自信,讲解也更透彻了,由于讲授中注重解决软件构架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普遍反映切实体会到了软件架构这门课的作用。通过课堂上案例讲解和指导学生完成一系列实验课练习和课下项目实训,让学生对构架分析和设计的方法、过程等产生了较深刻的感性认识。

对于本课程与软件工程其他课程的资源共享和衔接,课程实验及开发团队建设、课程考核方式方面我们也进行了探索。在本课程与软件工程其他课程衔接方面,通过让学生在不同课程(如软件需求、软件测试)中选择同一个题目来完成作业、实验、实习,既打通了不同课程知识体系之间的闭锁、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又保证了学习质量。此外,我们还引导学生组成项目团队,通过参与教师研究课题、企业项目或进行兴趣研究等方式,获得更长期实践机会和锻炼。这种产学研结合培养方式,使得学生能有机会综合运用软件架构设计等软件工程方法、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总结与探讨

软件工程尤其是软件架构设计课程具有抽象程度高、强调工程实践的特点,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多源、多层次内容丰富的项目案例教学资源库,引入案例教学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和改进。接下来,我们将会针对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修改、完善案例库结构和内容,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尤其是要加强软件架构课程与其他软件工程课程内容之间的深度衔接,探索案例资源库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共享服务的机制。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项目案例驱动的软件架构设计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编号:2010B21)

参考文献

[1] 覃征,邢剑宽.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抽象与实践的协调与统一[J].中国大学教学,2009(7):14-15.

[2] 陈长清.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