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传媒公司实践总结

文化传媒公司实践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传媒公司实践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传媒公司实践总结

文化传媒公司实践总结范文第1篇

2006年12月1日至2日,由《艺术教育》杂志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类型的30多所艺术院校的8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集中研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特点与策略”的相关问题,创造了艺术教育思考的“峰会”的高度。

2007年9月27日至28日,由《艺术教育》杂志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辽宁沈阳召开。来自全国50余所各类艺术院校的近百位专家及代表参加了论坛,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主席和美国麻省艺术学院的专家代表的参与,表明了“论坛”的影响力与所受到的关注。论坛对艺术教育在新形势下从单一的纯粹艺术教育转向保持纯粹艺术教育传统优势、大力发展应用艺术教育并重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2008年11月22日至23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艺术教育》杂志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四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百余所艺术院校和美国、韩国5所艺术大学的专家、管理者近200名代表参会,就“探索艺术教育特色办学之路”分学科研讨,注重探索性、创新性、前瞻性和整体性。对中国艺术教育的一元价值、二元结构提出结构设想,其规模之大、质量之高,尤受业界关注。

2010年6月25日至26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共同主办,大连艺术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辽宁大连召开。论坛主题为“回顾总结建国以来艺术教育发展历程,研讨艺术院校特色建设与创新教育”。全国百余所知名院校的院长、专家、学者等100余名代表参会,此次研讨的话题,进一步说明论坛主题的内涵在不断加深、外延在不断扩大。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办学之路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

2011年10月28日至31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共同主办,《艺术教育》杂志和云南艺术学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昆明举办。全国百余所各级各类艺术高校(学院)及英国、韩国、日本、泰国、瑞典多所大学的近200位专家、学者、院(校)长及优秀教师参加了论坛。此届论坛围绕“研讨传统艺术学科改革发展之路,新兴学科创新建设之路,从而更好地建设、完善适应时展需要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促进我国艺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题,探讨了艺术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之路。此届论坛在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召开,传达了重要的信息,同时交流了各自的经验,使论坛真正成为艺术院校沟通交流的平台。

2012年11月23日至25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共同主办,《艺术教育》杂志和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的议题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与十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人才培养;探讨文化强国背景下艺术学科建设的新视野、新思路与新跨越。参会专家及代表对当前艺术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背景下艺术教育如何实施战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科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艺术教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等进行深入交流,为促进艺术教育管理者拓展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和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对十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做出了积极回应。

文化传媒公司实践总结范文第2篇

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蜂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科研院所及生产企业科技工作者、企业负责人100多人出席。

国家人事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程连昌,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全国政协科教文体卫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卫生分会会长孙隆椿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据悉,吉林瀚蜂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始建于2013年,是一家以改良种蜂、扶持蜂农、科技创新、生产制造、市场为链条的农业产业链为核心,生产制造和销售蜂蜜制品为模式的科技型企业。

公司坐落在吉林省舒兰市,占地面积I.6万平方米,拥有总资产达1.0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达8200万元,拥有员工80人。公司以“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以质创兴、树‘瀚蜂’人精神、创百年企业”为宗旨,以“源于天然、回报自然”为经营理念,经过实践,科学地总结出自己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公司目前业已与多个蜂农合作社合作,将吉林蜂诺养蜂专业合作社作为旗下合作社,该合作社拥有成员80人,共汁养殖蜜蜂1.5万群,年产蜂蜜、花粉、蜂王浆、蜂胶等蜂产品年产值达1500万元。

公司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兴建了蜂蜜深加工生产基地,首创了国内最先进设备,研发出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建设有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和检测手段,生产出各种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以“稻泉夫”、“蜂奏”、“溱之洲”、“缘洲”、“溱液”、“瀚蜂”等9个品牌为丰,年产3000吨蜂蜜深加工产品,一跃成为国内同行业领先的蜂蜜深加工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开拓、诚信、规范、高效服务”的企业战略思想,严格把关好质量关,以质量开拓市场,以质量开拓市场,以规范、务实树立品牌形象。

文化传媒公司实践总结范文第3篇

“向下运动”与“向上运动”结合:“金三角”战略报业格局完成

省报集团向省域二级城市进军,是报业市场规律的必然趋势,可称之为省报集团做大做强的“向下运动”。省内二级城市的地市州报,直面省城媒体的竞争压力,不断地借鉴、学习竞争对手的采编办报和市场运作经验,称之为地市报生存发展的“向上运动”。

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而言,2009年3月《楚天都市报襄樊新闻》凭独立报号正式创刊,标志着该集团“向下运动”完成“武汉、宜昌、襄樊”的布点,用该集团董事长、社长、总编辑江作苏的话来说,集团“金三角”战略报业格局完成。

事实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向下运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短短的时间里培育出了一匹“报界黑马”――楚天都市报。作为湖北第一张真正的市场化的市民报纸,楚天都市报创刊不到三年,就风行荆楚。

2001年7月,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事业单位整体迈向报业企业,半机关化的组织结构逐步转向企业市场构架。省报集团“向下运动”的战车也点燃了引擎。同时地市州报不断地“向上运动”寻求合竞,个中佼佼者就是位于宜昌的三峡晚报。

三峡晚报,是在宜昌土生土长起来的媒体。三峡晚报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型。1980年,宜昌市委机关报《西陵报》创刊出版,三年后更名为《宜昌市报》。1992年宜昌地市合并后,《宜昌市报》改为《三峡晚报》,一张地市党报变为地市市民报。从此。中国也有了第一份以“三峡”命名的报纸。

三峡晚报这次重大转型,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报界“晚报时代”。不久,又抢乘上了中国报业“都市报时代”快车。当省报楚天都市报发行向下伸展时,三峡晚报也不断向上运动,先后借鉴学习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的办报经验,不断加大新闻改革力度。报纸由对开8版改为四开16版。在抢抓宜昌报业市场先机和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发展契机过程中,跻身全国地市报业方阵前列。

中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都市报时代,一方面中国真正有了报业,并且报业得到迅速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报业竞争也出现无序竞争。于是,中国报刊进行雷厉风行的整顿改革。这次整顿改革给了三峡晚报主动选择机会,三峡晚报加盟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并借此实行第二次跨越性的发展。

2003年9月29日,中央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同意将《三峡晚报》划转湖北日报报业集团。12月12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三峡晚报社挂牌。这个小小的名称变化,却掀开了湖北新闻事业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从地市报到成为省级集团的子报,三峡晚报也完成第二次转型。同时,中国省域报业竞争的“三峡模式”也开始浮出水面。

从“行政介入”到“市场合竞”:“三峡模式”是最市场化的媒体重组

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就在《解析传媒变局:来自中国传媒业第一现场的报告》中预测,中国传媒业将进入“合竞时代”。同样,省域报业市场不可能永远在上上下下中磕磕碰碰、冲冲突突,它也必须必然迈进合竞时代。

但中国的市场总是被大大小小的行政区划所制约着,传媒合竞到底是在行政介人中完成。还是在市场化自由选择中完成?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三峡晚报的出现,提供了省域传媒市场一种合竞的“三峡模式”,它有这样几个显著特征:

一是行政介入表象下的市场合竞。就全国范围面言,2003年的全国报业整顿改革,虽然有效地规范了全国报业市场秩序,催化了传媒的市场合竞,但这种规范手段是行政性强制干预,而非市场化的合竞。就湖北而言,三峡晚报加盟湖北日报报业集团,表面上看去也是行政性介入,但实质上是市场化合竞。因为加入省报集团是三峡晚报的主动选择,行政介入不过是加盟借助的外力、外形。

二是市场合竞完全合乎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湖北省一直在打造这种经济“黄金三角”:武汉――襄樊――十堰,武汉――荆州――宜昌。2005年底。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宜昌、襄樊分社,统辖所在地的集团各个单位。这标志着该集团向下运动已经由单个媒体过渡到集团组织直接运作阶段。2007年4月,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改名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全省报业布局开始走向全省传媒布局:8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推出建设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两大分社的率先设立,完全符合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趋势,体现了省报集团舆论先行水平和报业布局的高远眼光。

三是全国范围内的省域报业首个全资收购行动,最完全意义的市场合竞。从2003年12月三峡晚报加盟省报集团的两年时间,是省报集团和三峡晚报上下如何经营发展的共同探索期。共同探索的最后结果是,2005年12月18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全资收购《三峡晚报》,成立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三峡分社,三峡分社主办《三峡晚报》。这是全国范围内,最彻底的报业合竞,最市场化的媒体重组。

客观来讲,中国目前报业市场主要还是以省级行政来划分的。不同的省报集团在开拓省域二级市场时,都有不同的路数。这其中,有代表性的除了“三峡模式”外,还有“半岛模式”、“海峡模式”、“铁岭模式”。

青岛,山东名城。报业占了青岛就等于拥有山东半岛。11年前的山东半岛,是《青岛晚报》的天下,省报大众日报社的《齐鲁晚报》几次攻进青岛市几次败北。

1999年8月9日,大众日报社倾力打造《半岛都市报》,重兵进攻青岛市。一年后,大众报业集团成立。而今,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半岛都市报》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2008年报纸经营总收入6,5亿元,主营收入5,5亿元,相关产业经营收入1亿元。报社拥有员工2200余人,其中发行队伍1500人。报社逐步建立起了以报纸为主业,由广告信息、印刷发行、旅游餐饮等多种产业组成的经营实体。拥有发行公司、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网络公司、茶业公司、半岛都市大酒店、国际旅行社等系列子公司,还创办了自己的杂志和网络――《半岛新生活》与半岛网。

这就是令人羡慕的“半岛模式”。它的显著特点,就是省报集团直接在省域二级市场培育自己的媒体,并以媒体主业为依托多元拓展,从而充分享有省域二级市场的新闻资源、发行份额和经济效益。

厦门,福建省域副中心。1999年3月,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在厦门创办了《海峡导报》,以台海新闻报道为特色

的综合性日报,也是全国惟一一张以对台宣传为主的市民生活报。经过7年的发展后成为厦门乃至闽南地区新主流媒体,与《厦门晚报》相抗衡。2006年最后一天。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对《海峡导报》进行试点改革,将经营部分剥离出来。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并成功与厦门金同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实现融资6000万元。

这就是“海峡模式。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吸收二级市场本土资金进行发展。

铁岭,是辽宁日报传媒集团进军辽北、呼应辽沈半岛的战略支点城市。2008年5月,铁岭日报社旗下《铁岭晚报》更名为《辽沈晚报・铁岭版》。《辽沈晚报》与《铁岭晚报》曾经的竞争对手走到一起。双方约定,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将通过将《辽沈晚报》强大的品牌优势、丰富的新闻资源、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强大的资金及人员优势输送到铁岭市,共同创造“1+1”大于“2”的奇迹。

《辽沈晚报・铁岭版》,是全国第一个具有独立刊号的报纸地方版。《楚天都市报・襄樊版》虽然也与“铁岭版”一样拥有独立刊号,但两种性质不同。后者实质上还是集团注资在省域副中心城市襄樊主办的一张报纸,而前者则是是省市市场合作的又一种新形式,即省报集团与地市通过资源重组、优势互补来合办报纸。因此,前者可以称之为省域报业合竞的铁岭模式

与三年前,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全资收购《三峡晚报》一样,“铁岭模式”一问世,在全国报业市场引起震动。

以上四种模式,都是省报集团向省域二级城市进军过程中与地市报或地市进行的市场合竞选项,符合报业市场规律的选择,更符合促进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

“立足宜昌,放眼全国”:锻造省级晚报品牌的探索之路

省城武汉,在湖北的东部,那里有大武汉城市圈(可以简称大武汉):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在湖北西部,那里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可以简称大鄂西)。于是,在“三峡模式”发展中存在一个向东还是向西的问题,其实质是省报集团在地市如何办报的探索问题。

2006年,三峡晚报正式进入省报集团的第一年,按照省级晚报的标准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改版。同时,在管理上和集团媒体管理接轨,按新的要求建立内部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力争把三峡晚报办成三峡地区有广泛影响的市民报纸,成为集团跨地区成功扩张的媒体。

2007年,三峡晚报在集团三峡分社党委的领导下,开始尝试向省级晚报转型。三峡晚报以“成为集团跨地区成功扩张的媒体”为目标,与集团媒体完全接轨。新闻业务上“市民文化广场活动”、“民生直通车”成为当地媒体品牌。同时,在全国性的八艺节新闻大战,与全国品牌媒体、省城媒体一较高下,新闻报道显得毫不逊色。

2008年,三峡晚报定为媒体品牌传播年、省级晚报转型年。3月18日,三峡晚报成功改版,“关注民生彰显公信”的全新理念,造就全新的三峡晚报。同一天,全新的三峡印务公司竣工,拥有了全国地市最大规模的印务基地。三峡晚报这次改版后,主动向市民报主流媒体转型,开始在全国报业竞争局面中谋求自己的发展,新闻实践也突破地域限制,在全国性新闻大战中练兵强报――从现场报道百年罕见的雪灾、震动全球的汶川地震,到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神七飞天”新闻现场,该报都派出了强大的采访队伍,充分展示了新闻报道实力,大批稿件被新华社、新浪网、人民网等转载,获得广泛好评。这些全国性的新闻战役,成为三峡晚报向省级晚报迈进的推动器,是三峡晚报全面提升报纸质量、全面改进工作作风的加油站。

从2003年到2008年,三峡晚报如何发展确实存在一个向东还是向西的矛盾选择问题。所谓向东,就是主要按省城省级晚报来重新打造三峡晚报;所谓向西,就是固守本土。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省报集团如何在地市州打造省级晚报问题。对此,集团董事长、总编辑江作苏已经给“东西”问题作出了答案――“立足宜昌,放眼全国”。

三峡晚报2008年的改版目的,就是在强化本土优势时再打造一个省级平台。在强化本土新闻同时加以省级优势,以与宜昌《三峡商报》相竞争;突出本土优势和地域性,以与自家兄弟《楚天都市报》显差异。

向东,并不是让三峡晚报进入省城与其它媒体进行竞争,那不现实也没必要。向西,也不应是仅仅固守着本土,因为市场经济时代的读者信息需求是开放的。从理论上讲,大武汉与大重庆之间,确实缺乏一座特大性的城市支撑,有中西部门户之称的宜昌,已经具备且正在走向大型都市。媒体伴随都市而发展,三峡晚报在汉渝之间、大鄂西和大三峡地带具备充足发挥空间。

向东向西,也存在如何理解省级晚报的问题。省级晚报有个名和实的两个层面,前者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意味,三峡晚报进入省报集团当然就是省级晚报;后者,是市场化的认可,那就是省级晚报必须具有省级办报水平与经济实力。三峡晚报到底该办成一张什么样的晚报?江作苏也给了这样的一个标准――既有省级报纸的水平和实力,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与差异。这,应该是三峡晚报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整个媒体方阵中的定位。

文化传媒公司实践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地方高校;影视传媒专业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1]地方院校,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地方院校的发展尤为重要。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组成[2]。其规划、落实情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科能否顺利实现预期制定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环节,是保证高校是否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障培养人才的质量、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笔者结合四川文理学院目前开办的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出地方院校实践教学常遇到的问题及利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解决方式,希望能为地方高校影视传媒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及思路。

一、实践教学理念――“知行合一”

影视传媒专业受其学科的特殊性影响,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任何学科实践教学都是以学科既定的发展理念为核心,其制定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引领着实践教学的具体施行。因此,在拟定、施行实践教学大纲的时候必须做到“知行合一”。

(一)“知行合一”,树立实践育人观念,了解行业发展前沿,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知行合一”,顾名思义,知是科学知识,行是人的实践。自古圣贤都认为,只有把“知”和“行”融合一起,才能称之为上“善”[3]。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理念的“知行合一”是建立在“知”当今影视传媒行业人才之所需,“知”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之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使专业实践教学能紧紧围绕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计划。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以及创作技能,针对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诸多具体环节进行巧妙设计,通过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见习、实习,最终达到学生毕业时具备较高的设备操作技能以及具体的创作实践技能。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提高师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树立实践育人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四川文理学院拟定了“学科的发展与行业发展”挂钩的指导思想,根据行业的发展所需,及时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案。

(二)寻找定位,制定适合学科发展、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大纲

地方院校在开办影视传媒专业的招生初期,需找好自身定位,拟定发展方向。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目前影视传媒专业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艺术与技术、广播电视学等课程。现开设的课程体系相对较为完备,但创办伊始,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就曾出现实践课程设置欠佳、实践教学目标不够准确、实践教学内容有待完善等不足。影视传媒专业想要稳步发展,一要明确办学定位,二要结合学校地缘环境,特别是基于地方校企合作平台以及学校自身现有教学资源等因素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实践课程的设计,制定相关落实制度,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制定出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大纲之后,把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贯彻落实到每学期的教学进度之中,例如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课程时间、各个实践教学的地点、环节及实践训练要求和预期应达到的效果、校企合作平台的利用及考核、校外实践经费预算等,并务必使每次实践都有翔实记录,以便后期进行经验总结。

(三)宏观调控,加强学校在人才、教学、管理等制度层面的宏观把控

学校管理层面应对各学科建设进行宏观把控,制定与各学科实践课程内容相对应的、合理的管理办法和举措。一是学校组织业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形成教学检查团队,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日常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以保障相关专业实践教学能顺利、有效进行;二是认真开展每学期实践教学大练兵活动,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其中,不仅使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三是指导并支持提供学科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必要硬件设施基础性建设,以确保实践教学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确保学校培养的学生素质与行业所需要人才要求有较高“匹配度”。

(四)注重实践,强化校内实践教学保障系统建设,合理配置现有教学资源

完备的硬件环境是影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培养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传媒人才,需要一个较好的实验、实训场地。在规划建设校内传媒教学实验中心时,要以“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立足实际、适度前瞻、方便使用、便于管理”为原则,既要有能基本满足影视传媒专业教学的基础性实验室,同时也需要具备能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端实验室,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四川文理学院传媒技艺教学实验中心遵循以上原则,目前已建有文传演播厅、语音实验室、文案策划制作室、剪辑实验室、电视摄像实训室等基础实验室,基本满足了日常实践教学。另外,学校规划建设传媒技艺实践中心下属的部分待建实验室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建设完成,与此同时,拟利用校企共建的方式进行逐步完善,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实验室的实用性,同时在共建实验室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保障传媒学科实践教学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二、师资队伍建设――“内外兼修”

雄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确保地方院校影视传媒专业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想要在实践教学中取得成绩,不仅要有优秀的学生,同时更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影视传媒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一)调结构,加快推进“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双重职称,既有高校内的相应职称,又需要具备国家承认的非在聘系列的任职资格证书。影视传媒专业的特性决定了专业老师必须是既能传授相应专业的课程理论又能实践示范指导操作的“双师型”人才。影视传媒专业所培养的学子,未来工作将处在传媒节目制作的整条“流水线”上,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节目整体质量。因此,影视传媒专业教师必须紧密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处在行业最前沿,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深入到企事业一线及时“充电” “技不离口、曲不离手”。通常用以下几种办法保持自身不脱离行业实际,保持自身的专业“活性”。一是通过与广播电视台、影视广告公司、配音公司、企划单位和传媒相关公司等合作,安排专业教师假期顶岗实习,保证自身专业不“退伍”;二是制定计划,安排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参加各类广电总局等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和认定培训班的学习,如考取《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编辑记者资格证》等;三是鼓励实践课程指导教师继续深造,如报考相关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开拓教师视野,加深理论学习,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四是鼓励专业教师组成团队积极申报主持或参与专业应用型课题的研究,对研究出的成果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推广和宣传,争得较好的办学声誉。

(二)强内在,提升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的准入要求

随着全国“艺考热”的持续,每年报考影视传媒专业的学生有增无减,这也使得能胜任高校影视传媒专业教学的教师炙手可热。地方高校为使教学顺利开展,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普遍的做法是通过邀请地方业内具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担任实践课程的兼职、客座教师,使相对封闭的高校教育变得开放,能与行业接轨、与时代接轨,把沉闷的课堂教学优化为丰富多彩的社会、事件现场;同时,对于专职教师更是设立了准入门槛及考评机制。高校影视传媒专业专任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有传媒一线工作经验;有影视传媒专业的学习经历。为保障教学质量,通过行业专家考评、学生评价等方式对专业教师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评,与教师岗位和教师薪金挂钩,以此激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教学水平,保障培养目标能顺利达成。

(三)引“外援”,吸引地方优秀传媒精英加入实践教师队伍

地方院校因其地理位置,影视传媒师资相对匮乏。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学校针对师资匮乏这一情况,确立以培养地方传媒所需人才为导向,通过与地方电视台、传媒机构签订合作育人协议,聘请地方优秀传媒精英到学院担任专业实践指导教师,不仅填补了实训教师的不足,更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四川文理学院自开办影视传媒专业以来,从地方传媒行业内聘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国家高级朗诵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北财影视传媒学院客座副教授杨柳;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艺术家协会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会员、达州广播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兼播音办主任刘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成都市天府新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万雁鸣等一大批地方优秀传媒精英加入到学院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团队中,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

三、基地平台建设――“软硬兼施”

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对高校、企业、国家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也积极开展了对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4]。而在探索过程中,四川文理学院致力于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成功经验,特别是影视传媒专业正在搭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平台。

(一)达成共识

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与行业接轨的重要环节,因实践基地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线工作的真实环境与行业标准,而且也为学校学科发展提供行业前沿一手信息,以便为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四川文理学院影视传媒专业现已与相关影视传媒公司、广播电视台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达成共识,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合作育人协议16个,其中文化与传媒学院12个,文学与新闻学院4个。

(二)建立制度

为强化影视传媒人才的培养,在高校与实践教育基地单位之间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协同育人制度。例如: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播音部达成合作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此期间,中央电视台由播音员成立实践导师组,播音学院组织教师成立教学导师组,双方形成“双导师”制,对学生的新闻播音业务进行辅导;2010年西昌学院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与凉山文广传媒、德昌县文化广播电视局达成合作协议,为广播电视编导与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提供见习、实习岗位。四川文理学院自2009年以来与多家地方企业、部门、电视媒体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学院主抓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训练,实践基地重视实务操作与运营的合作育人制度,使学生既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真正做到“内外兼修”。

(三)资源互享

影视传媒专业搭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平台按照场地性质来分,一般可分校内、校外两类。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在校内可建立以训练专业基础技能为目的的教学实践场地,配合学校广播站、通讯社、校园新闻中心以及网络直播平台等资源共同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结构,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场所与契机;校外以企事业合作单位的“硬件”为训练平台,如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等资源,弥补学校实践教学的不足。

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双向管理运行机制,为创新实践教学的实践方式提供良好的支撑。除此以外,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方面可采用不同做法:一是可以设立固定的合作模式。四川文理学院与达州电视台、万源电视台、渠县电视台等成立合作平台,定期指派学生顶岗实习。二是可以建立流动形式。与企业、传媒公司、文化部门建立长期性的合作关系,培训人员可逐年递增,优化各类资源、构成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高校利用自身独特优势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如企事业单位的新进员工培训、管理人员高校进修、职工能力提升、组建校企“智囊团”等。其目的就是为影视传媒艺术专业学生创造更多、更广阔的锻炼空间,同时,也为提升学校专业教学质量、扩大影响力打下坚实基础。

四、考评机制――“虚实结合”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具备播音员、主持人、栏目编导、节目摄像、外景记者、节目制作与包装等相应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我们需要对所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这个考核机制既能真实检验出学生掌握职业岗位能力的程度,也能将其作为衡量实践教学质量高低的评判依据。影视传媒人才专业能力的展示绝大多数都是围绕“自身的技术”来进行的。所以,高校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应以学生为主体,校内考评重“实用性”、校外考评重“实际性”。

(一)考评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影视传媒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既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引领者,又是中国“软实力”――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为了检验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达到新时期国家与媒体需要的专业人才标准,高校对学生的考评指导思想应该具有科学性,既要注重考察学生们的“生存”技能本领,同时也不能忽视考核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校内考评要求的实用性

一是建立校内实用化考核制度。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考试内容应以考查学生掌握技能的实际情况为主。例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其实践教学考核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语言功力,包括语言的基本功、语言与思维的同步性、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由于每位老师的审美观念不尽相同,考核观察视角也不一样,使考核不能形成统一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采用集体考核制度,让专业教师出席打分,博采众家之所长,考核相对客观、公正,更适用于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考试。

二是完善师生综合点评制度。实践课程的考评分为两类,一类是平时成绩,一类是课程期末成绩。在平时考评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技能,同时还需要让学生知晓相关理伦。在日常的分组训练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参与评价,这样可以促使参与评价的学生知晓其理,并可使同学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参与评价的同学也可自省,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相互监督、形成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三)校外检测标准的市场化

学生在校企合作平台实习考评需引用市场化竞争机制,用以考核学生行业生存能力。每当学生完成实习时,校企双方应对学生实习期间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评价应由校企合作方出具,根据学生在实习期内的技能展示、成果展示等方面综合评定,高校也应以此评定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四川文理学院影视传媒专业校外实践考评标准就与“市场”挂钩,由实践教学基地考评出具,学生以此拿到相应的学分。不仅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克服了敷衍应付思想,也能使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在学生在校期间给予帮助指正。

五、结语

虽说由于各地方院校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但其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建设、实践教学考评机制这四方面贯穿始终。本文只结合了笔者所在学校依靠校企合作平台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一定分析,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下一步进行,如互联网时代下校企合作育人方式探索、影视传媒专业毕业生反馈调查等。另外,实践教学还需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要做及时调整,才能真正为实践教学的具体落实起到指引作用,才能全面提升地方院校传媒影视专业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6-03-21]http://chsi.com.cn/jyzx/201007/20100730/112529685-3.html.

[2]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0 (11).

文化传媒公司实践总结范文第5篇

观察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动向,未来中国出现若干家世界级文娱传媒集团的端倪,十分明显。

据证券机构统计,到2014年12月底,文化传媒领域的上市公司共发生169起并购,几乎每两天就发生一起,涉及资本逾1600亿元。

其中超过60起并购涉及影视业――平均每周都有发生。而这类并购在2013年仅为7起。另外40起并购涉及游戏业。

除了变得更大,并购的目的之一是把自己变得“更全面”――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多领域布局。

一个例子是中国最有名的影视企业华谊兄弟,2014年上半年就提出“去电影”,而且已经完成了内部重组。

华谊兄弟执行总裁王中磊告诉《望东方周刊》,华谊兄弟的内部架构已变成三个事业群:影视娱乐内容事业群、互联网娱乐事业部以及实景娱乐事业部。

对应三个板块,华谊兄弟最迟在2011年就开始通过并购、入股进军手游等业务。除了继续收购游戏发行方和平台方,苏州、上海、深圳等地的实景项目都在推进。

对此,王中磊强调,新架构能够有效实现IP连接与转化,“比如互联娱乐这个群,游戏部分已经进行IP的改造,把游戏变成电影,同时也有图书转变称电影,IP转换率将非常高。”

这种布局与战略,就被称为“泛娱乐”。

时间回到2011年,中国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彼时,大陆的娱乐和媒体开支超过1000亿美元,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娱乐媒体市场。

这一年,互联网企业腾讯提出了有些生僻的“泛娱乐”概念。

作为一家公司的发展策略,当时恐怕很少有人将其与中国小而分散的文化产业以及“做大做强文化企业”的国家目标联系起来。

三年后,不仅腾讯以“泛娱乐”提出者的角色领衔BAT进军文化娱乐产业,传统文娱业者也将其作为自己的策略和目标。

这种新旧经验的交叉实践――互联网思维、大数据代表的新技术、影院传统……正形成中国式的文娱发展道路。

在资本助力之下,探索并搭建“泛娱乐”路径,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文娱企业能否为中国在国际文化市场实施“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

IP为王

早在2013年7月24日,华谊兄弟就以6.72亿元购买银汉科技50.88%股权。后者于近期了新款游戏《神魔》,而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在2014年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上则表示,《神魔》同名电影争取在2015年贺岁档上映。

王中磊强调:“做影视最重要的是IP,就是内容为王。当原创遇上互联网时,一个IP就可以从死板的创意变成非常多的情感连接。”

虽然华谊尚未正式公布互联网IP以及手游IP进入电影,但王中磊表示,电影和游戏两大娱乐空间的打通“想象空间巨大”。

如果从传统文娱企业改变方向来看,其一是开始向涉及全产业链的传媒娱乐产业集团转型。

具体而言,就是从过去的单一项目制走向全产业平台。

其二,对IP的重视正在成为一种共识,并且利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IP跨界发展,打通电影、电视、动漫、游戏、娱乐等产业链环节,实现协同发展。

在天娱影视总经理彭力的微信朋友圈中,第一条与最新一条都是《爸爸去哪儿》的电影海报。不同的只是由第一部变成了第二部。

自从2013年《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开播以来,由它衍生出的电影、动画片、节目一一露面。《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手游在节目临近尾声时上线,虽然制作时间略晚,但依然有1.5亿次的下载量。

从第二季开始,手游成为《爸爸去哪儿》IP衍生产品中的重要一环,整体运作也更充分。比如游戏场景都是根据节目原本形态制作,关卡随节目更新。

彭力解释说,《爸爸去哪儿》手游由2014年初湖南台注册成立的湖南快乐芒果互娱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由于都属于湖南卫视体系,因此并没有授权开支。

而这家科技有限公司的定位就是将核心媒体资源IP互联网化,布局移动游戏、应用和衍生产业开发等移动互联网业务板块。

虽然2014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有望突破300亿元,但在彭力看来,“与央视广告招标额相当,300亿元对一个产业来说还远远不够。”

游戏行业在2013年就已超过800亿元,影视公司拓展游戏行业除了看重超高利润,还包括附带的电影开发以及全产业链布局。

在另一边,盛大、麒麟等游戏公司也已相继成立影视公司。2014年游族网络董事长兼CEO林奇正式宣布游族影业成立。

在这个计划中,除了著名的科幻作品《三体》外,还包含了悬疑小说作家蔡骏的五部作品,并联合导演高群书、丁远推出上古神话电影《华夏之王》等作品。

在林奇看来,游族考虑做电影是基于产业跨界来“构建联动模式”,将以大IP的开发来带动、整合相关产业来打造互动娱乐新生态。

“涵盖电影、游戏、动漫等诸多商业模式的IP,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的核心因素。”他认为,中国网络游戏的千亿元市值与电影产业的300亿元规模联合,将带动可达万亿元的未来空间。

总之,由于IP,1+1的结果有望大于2。

BAT的启示

传统文娱企业实施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战略,一个背景恐怕就是互联网企业入场带来的压力。

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给传统文娱产业带来的影响无疑是颠覆性的。

首先,它们独具的互联网思维以及技术优势,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用户需求,并因此改变文化产品业态――包括生产流程、服务模式等。目前已展开的尝试包括影视众筹、弹幕、O2O演唱会、网络自制剧,等等。

其次,这些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巨型企业,借助雄厚资本突破边界,大大加速了不同业态的融合步伐。包括整合资源,建立新型、高素质的运营团队,从而再用高质量的内容产品实现IP战略。

腾讯互娱影视业务负责人陈英杰向《望东方周刊》回忆,当他到腾讯上班后,先是意外遇到了影视行业内很有名的CG动画师,后来又看到腾讯互娱CG团队的诸多作品,“腾讯早就完成了最优秀人才资源的积累”。

第三,塑造“粉丝经济”在泛娱乐中的核心地位。

BAT都有巨大的用户群。对于它们来说,进军文娱产业为用户群变现提供了新渠道,而从传统内容提供商来说,“粉丝经济”是IP战略的基础之一。

伯乐电影营销CEO张文伯是《匆匆那年》的营销负责人,这部电影刚刚夺得2014年岁末票房冠军。

他告诉《望东方周刊》:“如果一个名字在开发电影之前已经有了很高的覆盖率,同时又有很强的指向性,那么对传播更有利。”

2014年,先是电影《同桌的你》借助同名歌曲热卖,然后《匆匆那年》的同名网剧、电影、音乐相继推出。

张文伯也是《一生有你》的制片人。他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在搜索指数、各大音乐平台的播放量、微博话题提及量,以及线上KTV等项指数上,歌曲《一生有你》都不逊于《同桌的你》。

“电影是流行乐的放大器。难得的是《同桌的你》、《一生有你》本身都有很强的主题指向,所以更适合改编。”张文伯说。

他说,《一生有你》除了电影外,还会同步开发网络剧小说、漫画、手游、舞台剧等,以提高这个IP的整体价值。

第四,利用互联网渠道实现初步的产业化整合,用“无所不在的连接”扩散IP影响。

比如影视业与互联网连接后,可以更方便地围绕IP进行游戏、电商等衍生品开发。事实上,社交功能正在改变影院,除在线购票之外,通过网络院线、视频点播等实现商业价值延伸。

从BAT这样的全球巨头到360、小米等互联网新贵,目前主要关注手游、视频、网络文学、影视和相关平台建设。通过对明星、作者乃至经纪人、制造人、开发商的争夺,希望在IP、粉丝、优质传统团队等方面占得先机。

不过,围绕IP建设,互联网公司各有选择。腾讯并没有大规模收购,而是在内部完成不同板块的布局,积累优秀IP。

阿里则依靠资本建立“泛娱乐”公司群,仅一年内就投入数百亿元资金。

百度则更多依靠近年来快速崛起的爱奇艺视频网站。虽然它还未公开提出进军文化娱乐领域的整体战略,但已传言将建立专门的影视部门。

互联网企业正与传统内容提供者进行深层次、以内容为主的合作:华策影视与百度、华谊兄弟与腾讯、阿里,光线传媒与360……这些被博纳影业总结为“给BAT打工”,而博纳自己则在接洽已于好莱坞布局的复星集团。

总之,与传统影视企业苦苦谋求数年未得形成反差的是,互联网企业的“泛娱乐”战略核心都是平台和内容融合,拥有各种细分板块,快速打造类似于好莱坞六大公司的发展格局。

如何用好IP还要研究

无论传统文娱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其“泛娱乐”发展的基础,是中国积3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变化。

比如虽然中国在1987年才向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但如今已经通过BAT牢牢占据了全球互联网行业第一集团的地位。

此外,正如2014年出现的天量并购资金,资本充满活力,能够快速、有效地流入任何一个领域。

特别在2011年以来一系列国家战略、政策的推动下,一系列“文化产业国家队”成立,资本也争相进入。

与3年前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开始进入深度调整期和相对稳定发展期。

当然,所有这些的基础是中国社会财富的超级积累之后,公众的文化消费能力足以支持整个产业的发展。

但是,在“泛娱乐”战略之下,如何实施有效的战术是非常现实的挑战和困难。

腾讯副总裁程武曾描述,对于“泛娱乐”的理解,腾讯内部也在一步步加深――最早提出了以IP授权为核心,更多关注的是基于网络平台的跨领域、多平台拓展,但现在对IP的重要性以及多领域拓展的协同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与好莱坞“先电影后衍生”的历史路线不同,“泛娱乐”在中国先天带有互联网基因,从游戏、文学、动漫,最后推至影视业务。而传统内容提供者多在思考,如何模仿、创新互联网企业的经验,形成自己新的路径。

比如利用线下优势打造实景业务。

2014年6月7日开业的冯小刚电影公社就是这种思路的集中体现。这被王中磊解读为,“华谊经过20年的发展,依靠积攒的片库及其附属的知识产权,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的变现能力。”

电影公社动工于2012年,总投资55亿元、占地面积1400亩,是以冯小刚《1942》《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系列经典电影场景“为建筑规划元素打造的综合娱乐街区”,包括1942民国街、社会主义老北京街和南洋街三条主街,集合冯氏贺岁电影经典场景的电影园林景观区,以及包含8000平方米摄影棚等在内的拍摄及配套服务区。

与此同时,光线传媒也宣布启动“中国电影世界”项目,打造中国人的环球影城。

对此,彭力比较谨慎:“迪士尼乐园是做了70年累积,洛杉矶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也有上万部电影的累积。”

从现阶段来看,尽管华谊兄弟、光线影业都宣称以完善产业链为初衷,甚至曾宣布会对投拍的古装影视剧进行深度开发,并运营至少一款相关手机游戏,但目前都进展缓慢。相反,一些体量较轻、以网络为特征的IP却有不少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