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上午好!我区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专项活动推动会和主题研讨会今日隆重举行。我提三点要求。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系的有效切入点,也是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在座各位要高站位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全方位行动,持续性推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向所有课堂均为主渠道的转变。”
二、创新工作,力求打造示范区“课程思政”特色
各学校要以此次“课程思政”建设专项活动为契机,创新工作,发挥本校优势,努力培养“课程思政”专业化教师队伍,创建“课程思政”示范学科、示范课程、示范课堂,持续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力求打造我区“课程思政”特色。
三、发挥合力,扎实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活动
【关键词】反馈机制;职业素养;思政课
一、思政课反馈机制研究的背景
部分高职毕业生在职场中表现不尽人意,每当毕业季到来“就业难”和“招工难”矛盾始终得不到有效缓解,究其原因往往在于人才培养难得到企业认可,这也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必须深思的问题。学界一直来都有针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开展研究,但从“建立思政课教学反馈机制”的途经审视提高W生职业素养教育效果的探讨甚少。伴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对人才职业素质重视不断提升,作为必修课之一,结合高职学院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新确立课程融“思政政治理论教育及服务人才培养”的内涵,为企业中长期发展培养和储备技能型人才添砖加瓦。
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反馈是具有回路的信息传输过程:把施控系统的信息(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系统后产生的结果(真实信息)再输送回来,施控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调节自己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功能,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机制是一种体现事物各关键要素运动变化的“关系性”特征,体现事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
借鉴于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将反馈机制的定义为:高职院校学生素养评价信息回路流动过程中涉及的包括大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在与学生本人和家长和用人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等构建的沟通交流反馈监控机制。
二、目前思政课反馈机制建设存在问题
近年来各院校在持续推进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与企业联系方面开展了多项有效探索,使得师生、校企沟通渠道有所增加,各项事业取得很多成效,但在思政课反馈渠道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当前各方对反馈机制存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思政教师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有:课堂教学提问,参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被聘请为学生社团指导老师,学生提交作业批改,课外交流等。提出问题到得到反馈相对困难,其中存在诸多原因:1.学生对思政教师给出及时反馈的迫切性远不如对专业教师来的强烈,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不足,“待遇”差别明显;2.思政教师尽管已经逐渐重视对学生存在问题进行反馈,但认识程度依旧不够,多采用口头或者简单书面化交流,效果不甚理想;3.学校在反馈制度建设方面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相应激励制度,教师投入其中积极性不高;4.企业对“未来职员”职业素养教育要求高却重视不足,导致思政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合作难度大,课堂职业素养教育脱离企业现实需求,针对性不强。
(二)当前各方使用的反馈机制严重滞后
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前,在思政课教学反馈过程中,相关机制建设更显滞后。1.思政教师与学生常用的反馈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批改学生作业后意见与建议不能及时传递到学生手中,即使事后学生得到反馈,由于实效性和针对性等原因效果大打折扣;2.思政教师与学生家长虽都有“共同利益追求”――让学生在校能有更多益于自身发展的收获,但无奈思政教师自身承担教学任务及其他教科研工作较为繁重,加之建立与家长沟通渠道“成本高昂”,由思政教师主动建立与家长沟通反馈机制困难重重;3.虽然当前校企合作程度不断加深,但受到思政教师自身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的局限,不能很好参与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价值有限”,思政教师“下企业”极易被专业教师和企业生产任务边缘化。而学生利用企业实践,希望在“做中学”提升职业技术能力和素养目的也主要集中于专业技能,同时多向反馈机制的缺乏,本就需要聚沙成塔才能显现出效果的却成为鸡肋。
(三)当前各方对反馈机制功能的要求复杂
一个涉及多方同期使用的反馈沟通平台,师生、学校、家长、企业甚至是政府管理部门都有可能成为使用者,其中功能架构较为复杂,是目前本研究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1.各方需求不同:师生、学校及家长,较为关注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跟踪、反馈,及时了解到“教与学”环节中各角色所需关注的问题和调整内容;企业和政府分别又是从用人单位和监管部门的角色出发,需要涉及多角度、多层面的功能架构,而且多部门沟通协调,难度较大;2.各方反馈惯用方式存在问题:就目前流行度较广泛的如QQ、微信、微博等,不仅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各有客户群,交点分散,不合适多方同时使用,加上自建反馈平台难度大,成为反馈机制建设长期困扰的不利因素;3.各方对反馈机制建设期待不同:就接受口头访谈调查的学生、家长和企业,非常明显反应出不同的需求――一般、非常好、看使用情况,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这样的半开放式的反馈平台将会对他们的校园生活隐私将造成威胁以表示拒绝。
综上所述,由于存在的各种问题显现出“积重难返”的倾向,甚至被认为是无用功,部分学生不能接受,甚至有些教师、教学管理部门也没能更多投入财力、精力去破解遇到困难,这直接导致围绕“机会成本vs预期效果”争论不断,担忧难以得到落实。
三、改进反馈机制建设的探索
加深认知,探索渠道、厘清目的,不断建设、完善思政课与其他多方的反馈机制,完善现有思政教学中关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反馈渠道不健全、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构建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之间关于职业素养多向反馈机制,突破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脱离现实的困境。
(一)提高多方对反馈机制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教师、学校、家长和企业等多方联动,帮助学生树立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感,让其成为真正学习主体,主动在职业素养习得中成长。1.完善学生经历工程激励制度,鼓励思政教师通过课堂引导、课外辅导、参与学生社团和活动等形式,将职业素养融入教学改革,重设教学环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政课对其自身素养,尤其是职业素养提高带来的好处,提升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易接受职业素养熏陶;2.思政教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机制,让家长能够掌握学生更多在校信息,主动参与到学生成长的各环节,支持学校各项工作的推进;3.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企业经历工程制度,鼓励思政教师下企业时“带着问题沉下去,托着成果浮上来”,帮助思政教师更好融入到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让学生在进行企业实践过程得到企业师父、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等多方的综合化职业素养教育。
(二)加强多方联系和探索反馈机制建设
利用和完善现有思政教师教学反馈机制建设为主,通过聚沙成塔效应推广反馈机制。就目前经费有限情况下,传统的QQ、微信仍然是沟通学生和家长的主要渠道,更多还需要企业、学校甚至政府管理部T的投入;另外目前也在尝试联系如智联招聘、58同城,希望能引起此类人力资源型公司对人才培养过程延生至大学阶段的关注兴趣,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建立教师、学校、家长和企业等多方互动信息反馈机制,甚至建成集教师教学意见和建议反馈,家长对子女在校信息跟踪和意见反馈,行业企业反馈当前用人需求变化和把关教学环节,学生掌握求职信息,提升自我职业素养的多功能综合性平台。以此弥补目前我校在推进小班化教学和现代学徒制中师资力量不足,社会需求变化迅速,家长、学校、学生、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等问题,为我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扩大社会影响力,更好的服务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探索新途径。
(三)理清多方在反馈机制建设中的真实需求
通过完善思政教学在“师生”、“家校”、“校企”间的有效反馈机制,搭建起高效的反馈平台。1.师生能对作业、实践等环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讨论,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时间久了,遗忘了,甚至沟通不便不了了之”的尴尬局面;2.家长通过得到学校反馈,了解子女在校学习工作情况,避免“报到来一次,再来毕业了”、“孩子在学校到底学些什么,学得怎么样,除了一张成绩单,其他什么都没有”,“家校”联合推动学生成才;3.企业用人需求的明确,有助于大学生一进校园就成为“定制班”人选,利用良好沟通反馈机制,掌握学校培养学生情况;4.学校则及时调整教学,优化教学模式,进一步凸显思政教学成为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关键途径,以化解思政在高职院校中面对专业“围追堵截”的尴尬,为破除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难局进行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常绍舜.系统科学方法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72-173
[2]刘志勇,朱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反馈机制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3(3):134-138
1 民办高校思政课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办学历史较短,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大多都是参照国有本科院校教学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民办高校对于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还有所欠缺。又由于思政课现场教学还没有成熟的范本,所以在现场教学的实践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一)学校对现场教学不够重视
民办高校通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来快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从而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民办高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对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的开展重视程度不足,特别是没有认识到现场教学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现场教学一般情况下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现场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学生对现场教学不适应
学生受传统教育思维影响,已经习惯了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现场教学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互动能力。一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是搞形式,应多留点时间给其他课程。一些学生简单地把现场教学当作布置的作业或者任务,缺乏参与的积极性,敷衍了事现象比较普遍。"[1]
(三)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多是由刚毕业不久的博士生、硕士生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本身也缺乏实践经验"。[2]开展现场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这对于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从某种意义上不利于现场教学效果的取得。
2 抓好现场教学,加强民办高校育人主阵地建设
(一)转观念,促改革
民办高校的直属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应对民办高校思政课的现场教学情况进行督导,从而提高民办高校对思政课现场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民办高校应建立由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领导为组长,社科部(学院)、学生处、校团委、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思政课现场教学领导小组。由社科部(学院)牵头制定现场教学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教师配备、教学计划、考核标准、教学经费的划拨及使用、安全保卫、学生社团活动与现场教学的学分制认定制度等,为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提供组织保障,从形成现场教学的长效机制。
(二)立规矩,保效果
在实施现场教学前,思政课教师应将思政课现场教学领导小组制定的考核细则向学生进行宣讲并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让学生明确现场教学的要求、目的和意义。辅导员要配合思政课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辅导工作,消除学生对于思政课现场教学的误解,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现场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务处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现场教学组织情况、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评价情况等进行不定期检查,促进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好教学主体作用,确保现场教学的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现场教学的效果。
(三)建团队,提水平
思政课现场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这就要求必须要组建一个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高组织管理能力、较高语言表达能力、较高洞察力的教学团队来进行现场教学工作。所以民办高校要鼓励思政课教师继续深造、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到学校共建基地挂职锻炼等,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开阔眼界、扩展思路,增强实践教育指导能力,使其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医学类;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79-01
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报告会、辩论赛、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高职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思政课”的教学中,担负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任务。
二、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教育
我校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按照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要求,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在“思政课”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通过教学,使学生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须的法律观念,法律素质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念基础和前提条件。高职思想政治课肩负着用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为完成“思政课”教学任务,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要求,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四、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围绕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善用启发式、讨论参与式、案例分析式等方法,把基本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基本原理有总体的把握与理解。能在实践中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使学生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也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主线。在教学中,加强教研室的教学方法探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共同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突破教育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在高职学生的“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学生“参与式”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参与备课、参与研讨教学重点、难点,参与共同研究制定教学方法、共同编写教案,参与教学,使学生更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实现和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五、思政课教学改革结果分析
在教授的3个教学班级中,学生人数共计200人,专业分为:护理、临床等两个专业,高职学生对教学改革后的思政课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就参与情况、考试成绩、践行情况方面各不相同,就改革的结果进行分析:
(一)学生的参与情况
在参加的200各调查的学生中,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人数为56人,愿意参与的人数为120人,觉得改革的意义不大的有90人,不愿意、无所谓的为34人。
摘 要:思政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重点,起到了提高国民素质,建设精神文明以及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社会认知能力的作用,但根据目前思政教育的现状来看,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且存在一定问题,由此本文将主要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对如何进行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改革开展探讨,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教学
引言
高职院校本身就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进行教学,其中思政课程更是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重要途径,所以如何改进现阶段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出有针对性和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让思政教育实现实践教学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1.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就对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各院校也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改变,但离要求的目标还是有大差距,主要因素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从而导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教师普遍存在对思政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
虽然高等院校在不断提出思政教育对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且这一观点也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或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仍然是重视理论部分,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更有甚者只是为了敷衍课时,采用照本宣科的态度教学。除此之外,高职院院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对思政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也是较少的,一是表现在课程安排上,通常情况下思政教育课程都是采用上大课的形式,学生较多,教师要想顾忌到每个学生基本是不可能的;二是表现在财力投入上,一般思政教育是很少会有经费支持的,导致教师只能局限在课内的实践教学,这样对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产生了很大限制性;三是表现在人力投入上,在多数高职院校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师待遇相比于专业课教师低,而且学校对思政教育教师的任职要求也把控不严,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所以通过这些现象可以说明以往改革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只是口号,最终还是流于形式。
1.2思政教学的内容缺乏实践针对性
虽然思政教育的内容涵盖了政治、思想、道德和法律等几大方面,知识体系也比较丰富,但高职院校选用的教材其中有些知识学生在初高中都有所涉及,而且加上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通过网络也能获取到部分思政教学内容,所以教师仍然采用以课本为蓝本,过多强调理论性,忽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特点,只会让学生对思政教学越来越不感兴趣,教学效率越来越低。
1.3思政教师教学方式有待改善
正是由于思政教育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导致很多教师都采用自己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但根据调查显示,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不被学生们所接受和认可,认为教师理论知识灌输多,相比较而言启发学生对实际问题思考的时间,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以及学生从实践中对所学知识的概括应用就少。
1.4思政教育的考核方式缺乏科学合理性
高职院校各学科的考核方式都是按照学生平时成绩(包括上课表现、考勤和平时作业)加上考试卷面成绩,虽然这一考核方式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在平时尽量不出现迟到早退的情况和重视理论知识的目的,但对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还是不够,也不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真正的理解程度,这也是由于多数高等院校长久以来重视成绩忽视应用,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造成的。
2.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从目前思政教育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的来看,要想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首先要从观念上转变,再从教学方式方面改进。
2.1加强教师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对思政课进行实践教育改革,前提条件就是加强教师对思政课的重新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变为实际行为。
一是院校和教师要重新为思政课进行教学目标定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将思想政治导向与学生的就业导向相融合。通过以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或是职业需求为切入点,会对知识的实践渗透性有所增强,与此同时学生也能感受到思政课不再是一纸空文,跟其他专业课程一样是具有实用性的,从而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是坚持高职院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教师为本”体现在学校不仅要认同思政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同等重要的观点,而且从待遇或是福利上也要给予同等对待,除此之外还需及时向思政教师传达我国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和政策,落实开展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激励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提高自身道德修为和教学能力,为教师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以“学生为本”则是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多增加互动环节,并多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让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此外教师还应多增加对多媒体的应用,对最近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或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多媒体播放或是探讨交流,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习惯。
2.2开展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实践性教学顾名思义是要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上课时间、借助校园文化以及开展社会实践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1)在课堂上围绕问题开展实践教学
由于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的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应在课前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再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以及焦点问题跟在课上学生开展讨论、演讲、辩论或是案例分析等方式教学,比如最近发生的长江沉船事件,关于我们应该如何做进行课堂讨论或是对于党和国家新的方针政策,组织时事知识竞赛等。
(2)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途径开展实践教学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让学生的思想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而且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是帮助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积极参加思政活动的有效方式,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多开设论坛,礼仪知识培训或是征文和设计比赛等,此外还可以邀请企业中的佼佼者给学生们做职业规划等专题讲座,所以通过高等院校创办的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而且也能在活动中体会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3)坚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
无论是课堂中的教学讨论还是校园文化的建设,都是在在校园内展开,所以在依照思政课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或是义务卖报等活动,或是带领学生参观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方,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促进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的提高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
3.结语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率偏低,且并没有真正实现开展思政课的目的,因此本文认为通过改革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开展社会实践等途径从而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
参考文献:
[1] 罗金彪,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浅议[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