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83-02
马克思曾告诫我们:“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作为一个自主、自觉的人,必然拥有着不可推卸的人生责任。人生的责任感就是强调个体要自觉做好分内的事情,并自觉承担过失的内心体验,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认知是前提,这涉及到是非标准和价值取向;情感是基础,责任感要求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动、许诺等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并随之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反应;行为是体现,责任行为必须是主体做出责任判断后采取的行动。
责任与人类社会历史相始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受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与价值体现程度也不同。传统儒学从实际的人伦关系和伦理生活出发,将人划分出不同的角色,规定了相应的责任,如“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并进一步指出:对国家、对民族有责任,是忠;对长辈、对父母有责任,是孝;对家庭、对配偶有责任,是节;对朋友有责任,是义;对自己有责任,是强。
一、传统文化为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提供坚实的基础
1.自强意识的培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象传》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古往今来的人们奋勇前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这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要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取胜,必须树立知难而进的进取意识,树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要求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终身矢志不移。抱定志向,从容应对挫折和苦难。
近年来,大学新生不适应学校生活而辍学、退学甚至轻生等事例频现于报端,这起源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自立自强教育,大学生虽然生理上趋于成熟,但掩盖不了与之年龄相随心理上的不稳定,主要是体现在对自己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等的过优评价与客观现实的矛盾。青年大学生一直生活在由家庭、社会营造的壁垒中,较少接触社会。由于他们与社会的人为隔离,青年大学生对自我的思考往往缺乏实践的检验,他们的自我影像更多的是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这种想象的自我越完善,离客观的现实“我”也就越远,接触现实时的心理落差就越大,当一切泡沫破碎以后,缺乏有效的自我责任意识,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倾向。
因此,在对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上,我们应更多的学习和领悟传统文化的自强意识,做到志存高远,确立自己的目标,积极主动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不断追求,不断超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2.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无不体现古代贤人们内心勇于承担责任的志向。今天的中国处在和平年代,虽然没有大范围的战争,但当前的国际形势纷繁复杂,更需要青年学子积极投入社会建设中,不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拥有世界观、中国情、爱国心,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也为青年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创造与获得的平台,吸引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关注和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实现个人的价值。
3.传统的道德规范的培养。中国是以伦理关系为纽带,以伦理情谊为主要维系手段的“文化共同体”,在表面松散伦理关系的背后有着以文化认同为内在根据的自我调节力和凝聚力。儒家思想主张:用道德原则来校正混乱的社会秩序和颠倒的人伦关系,应建立了以“仁”为最高标准,以“孝悌”为最基本规范的伦理关系。伦理首推家庭,父母总是最先有的,再则有兄弟姐妹,长大以后,夫妻、子女、宗族、戚党遂由此而生,在社会上,于教学则有师徒,于政治则有君臣官民,遇事相互提携扶持则有乡邻朋友。人类孝悌、慈爱、友恭的真切美善的感情发端在家庭,培育在家庭,并由家庭向外自然延伸进而形成社会通则。伦理意识,既是情谊意识,更是一种义务意识。我们现在的许多文化传播媒体多提“尊老”,却少提“孝亲”,现在有不少青年不孝敬父母,甚至有些人不赡养父母,其义务意识的淡薄,着实令人担忧。“孝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难想象,一个在家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却能和别人坦诚相待、和睦共事、有为于社会。孔子曾说做人应“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今天这句话依然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做人原则。这种几千年农业社会积淀下来的传统道德规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一般大众的道德生活,形成了带有民族特色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
二、传统社会形式及文化理念对责任意识的影响
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一种以宗法制度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要求个体的价值取向也倾向于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价值理念。这种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上选择了“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1.由于宗法思想的长期熏陶,中国人的血缘观念显得异常强大。“孝亲”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本位和出发点,导致人的思想中形成重视家庭或家族伦理而忽视社会道德,重视个人对家庭的义务而忽视个人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于传统社会中家庭成员个性的压制以及价值取向中重小“家”轻大“家”的倾向,在今天大学生身上影响还是较为深远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将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理想上,也未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是虚幻的,只有现实的才具体实在,且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是最实惠的。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命运,更多的考虑自身的发展,强调人首先对自己、对家庭、对现实负责,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创造实惠、优越、丰富的家庭生活,但对集体、社会和国家考虑太少。
2.因为“孝亲”意识的渗透,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其遗存长期被保留。在家里,青年学生学会了服从父母,把父母视作人生的权威。由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会处处为孩子着想,所以在青年学生看来,家长的意见总是正确的。在社会中,大学生是作为半社会人的形式出现的,他们的意见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也使得他们对行使权利日趋冷淡。他们习惯了被动的意识,习惯于被人支配。对家长权威的信奉和社会对青年学生群体的权利漠视导致他们权利意识的丧失,他们不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权利,更不愿承担社会赋予个体的责任。
3.中庸之道的文化理念是逃避责任承担的心理诱因。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是指一种中正不偏、经常适用的方法。中庸可能在克制“小人”生活的肆无忌惮上,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把它当做一种方法论,作为处世的一种原则,是有悖于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在责任承担上,一直以来就不存在所谓“中正”的方法,对社会责任“无过无不及”的承担,无异于对责任的逃避。而现代青年学生却偏偏掌握了这种所谓的处世法宝。
三、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就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基本任务。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先人们关注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理应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和体现,当然,传统文化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形成的“小家”观念及“中庸”处世理念,也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结构缺失,导致逃避责任现象的出现。在责任意识的问题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依旧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传承;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89-02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未来的思维形成、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潜在影响,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脚步加快,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部分学生出现了忽略传统文化的倾向。[1]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但在文化传承方面却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本文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调查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以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的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1.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现状
中华文化是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发展形成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涉及,还涵盖了道德、礼仪、价值取向、思维形成等丰富内容。此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些题目来了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情况。其中有一道高中学习过的文言知识的客观题目回答的正确率不足70%;均阅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占调研总人数35%;能讲出5个以上传统节日起源的学生只有25%;在对于自己家乡历史文化了解程度问题中,有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的学生不足6%。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掌握不够,这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有不利影响的。
2.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情况
传统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传统文化态度。问卷调查显示,48%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关于是否应该继承传统文化,22%的同学认为应该继承并发扬,77%持中间态度;在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调查中:30%的同学认为节日放假可以更好地体验节日意义,70%表示无节日感受;有69%的同学喜欢春节,31%的同学选择了圣诞节。在古典书籍阅读方面,只有27%的同学愿意学习。对于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看法,47%的同学持乐观态度,32%持中间态度,21%的同学持悲观态度。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较低,对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这对文化传统有不利影响。
3.传统文化学习途径情况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途径很多,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有65%的同学主要通过课本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相关知识,17%通过长辈讲述了解,还有17%的同学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了解,1%的同学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可见大学生主要了解学生的方式是书本知识,但事实上,书本上所教授的知识大学生吸收的效果并不好,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过后就遗忘。同时,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过于狭窄,大部分只局限在课本知识上,课余通过其他方法了解的较少。
4.大学生传统道德践行情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厚重的道德追求。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含义包括“克己”“爱人”两方面,而以“礼”为准则。但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传统道德意识渐渐淡化。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说:“中国的大学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2]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主要就表现在这两方面,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在校园中主要表现为:在自习室大声讨论题目,考试作弊手段层出不穷,宿舍同学相处越来越困难,为各种小事儿大吵大闹等等。二是行为举止欠缺文明礼貌。主要表现为:不按顺序排队,随意损坏公共财物,上课时大声喧哗,目无师长,公共汽车上不愿与老人让座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表现,而思想道德素质的弱化则是学习传统文化不够的具体行为表现。
当代大学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足,传统文化意识薄弱,传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等,这些结果都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这不得不让人陷入沉思。
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原因分析
1.客观环境影响
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从小成长的环境。而今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父母是在成长过程中陪伴孩子最久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群体的父母大多是60年代到70年代的人,那个时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是比较恶劣的,这就导致了父母阶层的目标大多是求温饱,而不是追求精神文化需求。并且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传统文化被一度认为是腐朽、古板的旧文化。如今大多数父母的心愿被狭隘地定义为“考上重点大学”,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让孩子在课余时间上补习班,却不认为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缺乏。教育是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途径,但问及关于已经学习过的文化知识时,回答的正确率却不足70%,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在我国,大多数高校是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高校为了赢得更好的生源,在教学计划上更重专业而轻人文这种带有功利性的教育不仅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利,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急于求成。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并没有纳入学生的教学计划中,选修课往往课程内容分散,学生无法进行系统性的了解与学习,这就很难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与此同时,老师的素质也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大多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到了解惑这一层,对于学科的整体内涵,以及上升至哲学问题上的地方却极少涉及到。一方面当今的老师也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自然地将以前的学习结构、框架带入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责任心与道德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地提高。一些老师对职业的认识不够,对职业的荣誉感不够,他们认为教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并没有把引导学生承担起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成就目标。
(3)社会大环境影响。经历后,中国经济倒退了十年。改革开放后,国家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当前中国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推崇拜金主义思想,并且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变得急功近利。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社会上主流认为对个人发展有用的是各种专业证书、等级证书等,培养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就显得对自己“无用”。
(4)外来文化入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不断融合与碰撞,然而渐渐形成一个词――文化入侵。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不同待遇。“洋节”在近年来大受追捧,而中国传统节日却呈现萎靡之状;其次就是饮食文化,麦当劳、肯德基、韩国菜、寿司等在中国大受欢迎;再次就是西方价值观的渗入,大学生学习西方的自由主义精神,崇尚自我,变得更加自私,越来越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大学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同时学校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给学生。大学生踏入相当于半个社会的大学,面对大学里多元的文化,许多大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信息没有一个好的判断力,最终往往选择盲目跟风。部分大学生在此过程中甚至产生了民族文化无用的想法。
2.主观原因分析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由于教育体制问题与大学课程设计的限制,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学习,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难有清晰的认识。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等各个方面,可谓包罗万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并富有民族特色。近百年来,传统文化经历了被抛弃和重新拾起的跌宕过程,这一过程对当代的大学生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存在误解,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比如认为《易经》是算命的,《孙子兵法》已经过时,阴阳之道只是迷信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早该被丢弃。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由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很难理解这一点,也就更难积极地去学习。
(2)大学生功利思想过重。古代职业地位排行是“士农工商”,士人为首,商人最末。然而如今金融热将这顺序颠倒过来。经济类专业受到大家热捧,人文社科类专业几乎无人问津。如今,读书成为了一个找工作的工具,通往社会的踏板。学生在选择大学时,关注的主要是学校的科研水平、师资力量、硕士点博士点数目、就业率等。[4]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铁饭碗早已打破,高的学历并不代表好的就业和高的工资,为了自己以后“长远的发展”,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只关注自己的专业知识,宁愿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考取专业的证书上,也觉得比读古典名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古典乐器这些貌似毫无作用的东西更有实际的意义,这也就导致传统文化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建议
在清华一百周年校庆上,同志在讲话中把“文化传承与创新”明确为高校的第四大职能。这就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已经变成一个时代使命,社会各界对此都应该奉献自己的力量,责无旁贷。
1.对社会的建议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品味和道德素养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许多偏差,认为是封建的糟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整体氛围对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影响。因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从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自觉地学习传统文化。
2.对学校的建议
(1)利用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书籍、文物、遗址等就是很好的物质载体。而这些载体,就是学校可利用的资源。具体来讲:一是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让学生从中体味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是学校应鼓励学生在课余参加当地民俗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活动。[5]三是学校在当地民俗工艺厂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成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通过以上措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多元的传统文化相关活动中,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建立文化自觉。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既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还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学校就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宣传,以及号召全校师生学习传统文化。团日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都可以将主题设为了解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院校也可以组织形成一个传统文化社团,专门在每个传统节日组织活动,让大学生体验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改革完善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提高人文课程在选修课中的比重和增加一些必修的人文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开设文、史、哲等人文课程,引导大学生来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气质等。高校也应更加重视人文课程,加大对人文课程的教学投入,并提高此类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权重,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3.对大学生的建议
(1)思想上,端正态度,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大学生应该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了解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瑰宝,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需要继承与发展的民族的根。正如在五四重要讲话中说到:“中国梦是我们的,也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中变为现实。”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应该加深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牢记中国梦,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其精神,继承其精髓,是作为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
(2)行动上,自觉学习,主动宣传。首先,大学生应该自觉主动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文化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定的辨认能力,去其糟粕,继承与发展其精华。其次,当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与理解后,大学生应该发挥“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从正确的立场、正确的角度向周围的人群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让更多群众、更多国家都能修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谬解,从而对千百年来经时间冲刷却依旧流传下来的历史遗珠有着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小平.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5).
[2]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3]齐瑾.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二、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都不是很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他们觉得是不是古诗,古文,古代文学常识就是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们的孩子对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书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诗上。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变得只是应付形形考试。我认为,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必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传统美食粽子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屈原等;月饼能让他们联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间经典故事。还有剪纸,皮影,戏曲等民间传统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涉及到传统文化课文教学时,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三、加强教师在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介绍及应用
在让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就要从自身认识到什么是中华的传统文化。比如:在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然后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阳节时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写,最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華民族的传统文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它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又例如: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诵读、写作等比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力求让学生们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诵读
诗词及是传统文化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的经典。
五、加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文化来源于生活更实践于生活,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来一辈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财富,所以,我们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更好的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例如,在重阳节的时候,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以及其相关的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等,让学生知道这些习俗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都有体现;在中秋节的时候,组织学生赏月吃月饼,并朗诵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进行诗文的熏陶。在端午节的时候引导学生查询端午节相关的资料,了解屈原、伍子胥的事迹,用这些有趣的活动来让学生去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六、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教学模式的设置和运用也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合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学情境下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一、高校青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为提高自身竞争一力,更加注重学校科研、招生、就业等方面,米能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对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趋于弱化,学生的自身价值观日趋功利化。在课程设置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一般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开拓学生视野的一个方面,没有真正起到教育效果。我国社会上多元文化并存,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渗透,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使得青年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堂、新闻媒体、网络、家庭及校园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8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学生中72%过西方节日,46%不能准确表述传统节日,7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身的发展有影响。87%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模糊,不能明确表述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76%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传统文化授课中,对民间工艺、民风民俗、中华建筑等的讲授较少,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校园文化中的各类文艺活动如书法、乐器等,虽然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部分,但米形成有效的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培养。可见高校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并米形成有效的教育途径。
二、高校青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
当今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不同文化在不断的碰撞,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给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髓,见证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环境,对青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高校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及青年这一年龄段,容易出现个人价值的实用化、个人追求的实在化的异化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加强对高校青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民族发展史、国家发展史,坚定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信心。推动青年学生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有效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价值理念的影响,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行为,增强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传统文化注重对人的道德培养,通过对学生开展教育,能培育良好的道德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教育,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仟感。
三、高校青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1.加强课程建设,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高校向青年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发挥“两课”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要渠道作用,通过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人“两课”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发挥课堂的作用。要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里,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设教学课程,英语、法律、会计、计算机等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受到学生的青睐。要不断完善课程教材,制作图文并茂教学课件,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传统文化。要将传统文化融人思政课教学中,将思政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时增设专题教学。要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将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价值观。
2.提升授课教师的文化素养,发挥不范引导作用
高校授课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价值观产生直接影响,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交流以及研讨,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推动传统文化教学研究的开展。教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利用传统文化来治学、做事、律己等,并通过自身的实践来影响每一位学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教师的培养,使这些专门的师资具备深厚的知识结构、较高的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更深人的了解。
【关键词】 艺术类专业;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原因;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世界各种文化也是史无前例地交融汇织,当代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大多追求时尚、个性、自我,主推西方文化,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受益者。但与西方文化相比,他们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几乎空白,对传统文化了解严重缺失,这种对中西文化了解的失衡,势必会影响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到他们中西文化的交流。如何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并尽快补充这些缺失的传统文化,显得尤为迫切,也是我们当前高校教育者应当解决的问题。
一、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缺失的现状
在大学校园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由于文化知识基础差、底子薄,加之自我的个性以及对传统文化知识认识不够,传统文化知识的缺失更是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节日文化上,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传统节日观念正在逐渐淡化,西方节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脑海中,他们流行过情人节、圣诞节等;影视文娱文化上,他们推崇“西片”,崇尚“快男超女”,而非传统经典文化;吃穿用文化上,麦当劳、肯德基、香奈儿、古奇等西方品牌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见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传统文化淡化问题日趋严重,已逐渐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逐渐使他们失去价值判断,丧失辨别能力。
二、原因分析
1、欧美等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的提高,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当代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途径更广,接收的新鲜事物更多。而西方主流文化正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进行冲击,西方文化的冲击无疑削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始终站在文化的前沿,接受着文化的洗礼,所以,在当前形势下,由于西方文化的新颖性和传输的便捷性,无疑会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对艺术类学生,他们辨识能力更弱,自我控制能力更差,追求时尚感更强,这种外来文化的入侵对他们来说影响更加深远,甚至是言必称欧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往往认为中国的艺术是古董,西方的艺术才辉煌灿烂,具有实用性。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忽略和受经济大潮、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正在学子的心中逐渐消亡。
2、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
世界的开放,文化的交流,使得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思想上所受的冲击也更大,社会上盛行的功利思潮,拜金主义更是对他们影响巨大。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与其他专业相比,艺术类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的物资投入更多,受到的诱惑更大,接受传统教育更少,相对来说他们更注重学业上的物资投入和产出,因而更容易受到功利思潮和拜金主义的影响,甚至出现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再加上艺术类专业就业难、社会不公等矛盾相对突出,他们对传统文化更加漠视,甚至是“敬而远之”,形成恶性循环,难以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3、学生认识的偏差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以及考试制度中的设置,艺术类专业学生重视的一直是专业的学习,在他们的观念里,专业是必须的,文化学习是可有可无的,即文化学习只是专业学习一时的辅助。带着这样的观念进入大学,在认识上产生一系列偏差。大部分艺术类专业学生思考问题都更为直观,他们认为,对于专业的大量练习和学习能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用,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他们则认为空洞、虚幻,效用似乎看不到,也摸不着。另一方面,与其他专业相比,艺术类专业客观上更需要去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实践,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而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说,他们偏重于专业的学习,而忽视文化素养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育。
4、部分授课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够
对艺术类专业来说,教育过程更注重言传身教,然而,部分艺术类专业教师由于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原本就有所欠缺,他们也存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误区,甚至对其采取漠视心态,这种心态在专业教学中势必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造成大学生轻视传统文化教育,甚至抵触。
三、强化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1、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涵,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重视对艺术类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培育,引入对专业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考核要求,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涵,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促进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直以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是导引学生学习方向的舵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发展方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不够,则势必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高校应首先提高专业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积极提供教师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同时在教师教学考评中引入传统文化素养考核,让专业教师从主观和客观上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进而改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理念。这样,专业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在授课中也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具有文化的使命感,从而达到文化自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把传统文化仅仅放在理论的圣殿上,要着眼于学生的道德成长要求和价值诉求,避免天马行空似的单纯抽象的理论灌输和呆板的说教,可有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诸如文字、图片、动画、漫画、影像等多种教学形式,建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立体感、时代感,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方式,积极引入案例讨论、情景再现等研讨方式,将学生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方,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来诠释文化精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教师还可把当前互联网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网站,如中国孔子网、中国国学网、中华文明网等推荐给学生,并对他们加以指导和帮助。
2、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入传统文化教育
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发挥艺术类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大学里的主题教育活动,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是除了专业学习外的,他们喜欢的另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在这里他们尽情发挥和展示着他们的艺术才能,主题活动是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有效载体。因此,高校在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时,可考虑引入传统文化背景。在开展主题活动时,艺术类大学生往往是活动的展演者,为做好演出效果,他们往往会主动去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然后通过自身的艺术才能表演出来,表演效果与他们对传统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在锻炼他们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掌握了传统文化知识,随着专业技能的逐步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将愈加深厚,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随着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在活动中将会深切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其传统文化素养将得到有效提升。
3、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内涵中,在提升学校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亦可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在校歌、校训、院歌、院训等这些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进而内化于行动,作用于实践。另一方面,可以从物质层面上将传统文化气息构造到校园景观文化中。在教学楼、宿舍楼、学院附近的道路、山水、植物等物质上的形体上赋予其文化内涵,如粘贴经典的古诗词或名言警句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生能在朝夕间耳濡目染,从而发挥其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郝建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21.
[3]王青.高校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诌议[J].学习月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