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学模式 项目 机械制造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如何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各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性工科院校,近年来,在“质量工程”项目的引导下,制定了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起点,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一、教学团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现行的以教研室为单位组建的教学团队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1-5],以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校级教学团队为例,总结如下:
(1)教学团队的形成机制和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现有的教学团队主要还是以教研室为单位组建的,教研室主任在学院的领导下,负责本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职责,教学目标或任务是上传下达的方式,削弱了教学团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建立教学团队建设基础上的管理运行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相关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造成团队无活力,形同虚设。
(2)教学团队的协同效应和凝聚力欠缺。
按专业化教学需要划分的相对稳定的院系等组织实体,无形中抑制了教师在学校内部的自由流动,阻碍了教师实现跨系部的自由组合,不利于教师团队效应的形成。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团队,人员是按所教专业以行政编制的方式组合的,成员间的知识技能不一定互补,而且目标定位松散,难以采取一致的行动,教师对团队目标的认同感不足,缺乏团队的凝聚力。
(3)教学团队的结构不合理,缺乏核心带头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共14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8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可见,该教学团队从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上看不尽合理。同时,团队中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的高水平教师缺乏,影响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的遴选。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针对现行教学团队存在的问题,如何突破教学组织管理体制障碍,推进师资队伍优化,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已成为我校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的着力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建设校级教学团队的过程中,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提出了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
二、课程建设对教学团队的作用
作为教学工作中最基本要素的课程建设,是集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学校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等多方因素积极联动的结果。其中,师资队伍建设则是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2,4,7]。
首先,在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的锤炼优化,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教材的编写和完善,无不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因此,只有组织起一支队伍,且长期坚持不懈,协同奋战,不断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才能使课程建设取得长足的进展[6-8]。这个漫长的过程,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真正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天职,在课程建设上作大力度的投入。
其次,要建立一支力量雄厚、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也必须通过课程建设才能得以实现。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也应具有合理的梯队性。是否具有这样一支合理的师资队伍不仅影响着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决定着专业的发展潜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近年来,与迅速发展的本科生规模相比较,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的建设速度与投入显然滞后得多,本科教学工作大多数由中青年教师承担,中青年教师由于工作时间短,缺乏教学经验和技巧,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因此,要通过课程建设的有序推进,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相互补充,促进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最终造就一大批名师、名教授和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师资队伍[,5-7]。
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建设工程项目,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组织形式,已得到各高校的广泛关注。我校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以深度融合地方经济为出发点,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特点,把课程建设作为载体,在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实施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使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和组合,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进而促进学校的教学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以课程建设为契机促进教学团队建设[6-7]
(1)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团队建设
以“教学为根本,科研为支撑,社会为导向,成果进教学” 为指导思想,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核心,以打造精品课程为龙头,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为重点。让科研走入课堂,将成果引进教学。深入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调整构建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体系。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改革课程内容和课程考核方式,突出能力考核,重视过程考核,采用多样化考核。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搭建网上教学信息平台,拓宽教学互动渠道,力争在3年内建设1-2门省级精品课程、3-4门校级精品课程,以此示范和带动专业课程教学,建立起完整的、教学内容先进和特色鲜明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一步更新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正确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目标,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建立多层次、多模式、高效、开放的专业教学体系。
(2) 以教材建设促进团队建设
现有的专业课教材除少数有所革新外,多数则照搬,有的甚至是20世纪50、60年代的教材,存在着严重的老化和滞后性,这样,势必在知识更新、面向市场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均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才竞争的需求。因此,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和使用精品教材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组织机制专业教研室老师,立足于机械制造专业方向,结合科研项目,突出专业特色,以适应新的课程体系为目标,在学习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专业教材和实践教学指导书,加强“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材建设。力争在3年内主、参编教材2-3部,完成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验实训教材和指导书3-4部。
(3)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和研究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明确的教改思路:师德教育与业务并重,教学与科研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合,形成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注重将教学改革和研究同地方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与地方企业形成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所特有的环境和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加强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强化实践、理论教学新概念,注重科研对教学的带动作用,科研和产业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更新,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师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根据专业建设及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建立开放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监控专业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增强办学活力,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运行和管理机制。
(4)加强学术交流,扩展视野,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
开展教师知识更新与拓宽的培训。特别要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内部培训,制定培养计划,由教授和教学骨干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科研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扶持、奖励青年教师进行学科和教学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以精品课程为依托,以教研课题为载体,以教学创新为突破,以网络资源为平台,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观摩和学术交流活动,对教学团队的青年教师进行指导,深入课堂听、评课,督促他们读书学习,勤做科研,在教学创新、科研立项和论文撰写上予以指导,鼓励并资助青年教师到全国重点高校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以课程建设促进团队建设的特色
(1)以课程为载体,以团队为目标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为途径,为完成目标任务而进行团队成员间的分工协作。通过团队合作,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以教师为对象,以学生为目的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团队的建设和不断优化使教师能够潜心研究和创新,严谨治学,施展才能。不断推进教学体制、教材建设、教学法、教学手段的革新,从而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SQRL077),安徽工程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08YQ030zd)。
[参考文献]
[1]韩映丽.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特色化建设的探索[J].甘肃科技,2011(2):157-159.
[2]付义.精品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24-25.
[3]曹源文.加强工程机械教学团队的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103-105.
[4]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5]都光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1):27-30.
[6]李俊龙.提高高校本科教学团队执行力的策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62-64.
关键词:研究性 病原生物 免疫 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分析,并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从而使学生们有效的完成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本文将简单阐述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及意义,同时,将目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与对策。[1]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的作用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领域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培养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成为了相关院校教育活动的重点目标。虽然传统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相关内容传授于学生,但是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性思维得不到有效拓展,使得学生毕业后鲜有人能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下的人才需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不仅要提高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即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还需要落实素质教育政策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从而使得学生们更好地满足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展就能够很好的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使学生们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综合素质以及主观能动性也得以显著提高。[2]
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课时严重不足
以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材为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共三篇,包括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共计35章节,课时的安排为36至72学时,课时不足严重影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关于医学微生物与免疫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而较短的授课时间势必限制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但是,如果增加该课程的授课时间则会影响其他课程正常开展。因此,只有对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时间以及其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与优化,才能有效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3]
2.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该课程常见教学模式是由任课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同时指导学生按照相关实验课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课程本身较为抽象晦涩,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甚至课后不愿意主动复习,并且对理论知识不进行深入思考,以至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质量呈直线下降趋势。同时,在开展实验课程活动中,学生们因没有全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而束手无措,甚至有些学生对实验的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均不明确,严重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及水平。[4]
三、应对策略
1.根据专业学科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为一本教材,由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两部分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免疫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其作为独立学科已逐渐渗透于其他学科领域,与此同时,免疫学原理、免疫实验技术逐渐在相关研究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当今的医学微生物免疫学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加之授课时间严重不足致使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在不影响其他学科教学时间以及教学内容传授的基础上,对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以及内容进行重新调整与优化,从而使学生们既能够了解免疫学研究的新进展,又能够提高其专业水平。微生物部分,可将微生物课程中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医学微生物的分类进行系统的概述,合理的删减微生物学各论内容,从而实现医学微生物学内容概述性、综合性目的。同时,教学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微生物的免疫性、致病性与防治原则的讲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5]
2.改变教学模式
教师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相关规定,以培养学生们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为教学重心,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应用新的教学方式作用于课堂活动。以研究性教学方法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立一个研究题目,然后指导学生2-3人组成一个讨论小组,要求每组学生自主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或者图书馆文献来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然后对所搜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合汇集,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以论述或PPT的形式在班级内进行公开答辩。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将其中发现的问题指出并帮助学生们改正。此方法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而且使得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6]
四、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性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的学生交际能力以及探索问题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与推广,必将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参考文献:
[1]董艳芬,梁燕玲,孟金兰,邢德刚.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 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7(11):48-50.
[2]张宇燕,杨洁红,黄燕芬.研究性学习在中医院校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6(12):77-79.
[3]刘爽,魏巍,朱金玲,张金波,张淑红,杨昕艳,吴祥红,王英敏,姚海涛.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实践[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8(10):45-46.
[4]Dong Wei Zhang Junfeng Zhan Qin. Study on research-based teaching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for undergraduates of Chinese medicine[J].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2014,12(4):78-7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建设;工学结合
在目前教育部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示范性专业建设是重头戏,如何进行示范性专业建设?在建设示范性专业时要考虑哪些因素?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建设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专业建设要有根据有基础
凸显市场性的要求,是高职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专业设置是否适应市场需要,是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在进行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时,要准确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短、中、长期需求态势和现代职业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国内外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态势,认真分析并找出学院自身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认真分析专业内涵应有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论证、预测所设专业、专业规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匹配程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符合程度,以及学生择业志向的满足程度,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专业建设的标准化,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的现代化。
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根据人才市场数据、行业发展数据、政府计划规划、国际分析数据综合得出,软件技术人才市场需求量大,广东省和广州市亦高度重视软件行业的发展,这些因素为举办软件专业提供了条件。
二、专业建设目标要明确
建设一个专业,必须根据专业调查和市场需求,明确提出专业或专业群总体建设目标。例如,对于软件专业建设的总目标可以表述为:根据 (第一位)市场导向,按照(第二位)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以龙头专业——软件技术专业建设带动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信息管理、多媒体技术等整个专业群的建设,提高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把专业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一流中高级技能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建成覆盖计算机应用与软件领域多个专业方向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能为本地及区域内高、中职院校提供业务指导和支持,在企业信息化推进方面成为中小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在社会培训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退役士兵高级技能培训方面提供与企业应用要求一致的培训和实训环境,培养符合用人单位职业技能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凸显就业性要求确定培养目标,是高职专业设置的基本定位。适当的培养目标一定是可以落实的,这不仅表现在目标的定位合理,也表现在其要求是明确清晰而不是含混模糊的。由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和社会生产力的具体操作者,具有较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因而不同专业还要根据各类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分析,确定其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将各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个性化。三、专业建设内容要详实
专业建设内容是在前述专业方向、目标和规划的基础之上,根据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提出的可操作性建设项目。如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建设内容需要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内涵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
建设思路:多管齐下,强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素质;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做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范,全力提升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针对企业IT人才能力要求,重视技能培养,增强学生专业能力,通过科技创新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岗位的层次和质量。
建设措施:一是加强社会实践和实习的引导,让学生到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进行社会实践,接受教育,并邀请企业家进校园举办讲座,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意识;通过党团、社团、文娱、体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每个专业每学期开展一轮这样的活动。
二是各专业继续加强与区域内知名IT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扩大校企合作的接触面,并将校企合作层面从目前的企业支持高校办学为主,扩展到学校支持企业发展的高度,实现校企双赢。每个专业建设2—3个甚至更多的紧密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
三是各专业紧跟技术进步,跟随企业的用人标准,及时调整各种主流技术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比重,提高学生对相关国际标准的了解程度,提高对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各种能力的要求,使专业建设在产业主流技术变化中进退有据,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始终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四是加大校企订单、定向等方式联合培养的实践力度,实现全程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通过学生到企业岗位工作实践,真正实现工学交替。
五是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深化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改革,继续施行“以项目(任务)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2.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教学创新最根本的内容是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创新,集中体现于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变化。就业导向教学要求高职教学必须面向职业领域或职业岗位群,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培养合力。对于教师,只有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教学内容与自身素质的双重协调,才能使专业教学创新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建设思路:建设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素质、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
建设措施:加强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在各专业构建培养梯队;教师培训继续向“双师型”努力,加大力度,采取措施鼓励教师获得IT权威认证或国际认证;进一步加强与实习基地企业的合作,加强专业教师在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兼岗,确保专业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市场实际;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相关学术会议,聘请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交流、讲学、合作科研或兼职工作,以带动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科技创新和服务水平;鼓励专业教师面向社会,积极参与政府、社会、行业协会的相关技术工作,聘请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学者、高管担任顾问,指导学生创新和毕业设计;继续利用学院软件专业在国内首先导人印度NIIT培养模式的先发优势,加快探索、实践、吸纳、借鉴、迁移的速度,利用对印度模式研究的教改课题成果,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软件专业教师团队。
3.以“工学结合、项目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为核心,搞好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凸显务实性要求建设课程是高职示范性专业建设的基本内核。高职专业课程的设计是对从事某一职业从业者必备的职业能力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为课程学习者构建通向就业的桥梁。
建设思路:根据“项目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的指导思想,从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评估标准化、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4个方面着手,同时推进。
建设措施:以就业为导向,做好每年一次的专业(群)市场调研,研究企业用人需求,划分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依此设计课程模块,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IT业各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参照权威IT认证的资格标准,建立各专业课程评估办法,实现课程评价的标准化。
抓好各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建设,每个专业建设4—5门核心课程。全部核心课程均按照工学结合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建设。
按技术路线决定课程路线的思想,根据课程结构设计教材体系,继续在校企联合编写出版工学结合实训教材方面取得进展。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资源库。
每年定期完善和优化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实训计划、实训指导书、教师教案等基本教学文件。
在重构行动体系的思想指导下,按照生产实际,建设可供软件技术及相关专业进行专项实训、顶岗训练 (项目再现),以及跨专业综合实训的一体化实训环境。
4.培训和社会服务达到新层次
示范性专业和院校建设必须要将对社会、地区、地域和社区的服务放到突出位置。
建设思路:发挥整个专业群的优势,大力拓展面向社会的IT人才培训,配合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引进设立IT专业行业认证机构,努力成为本地域IT高级人才培训认证基地;与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和自身资源,积极为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成为立足广州、辐射华南乃至全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基地;加大对社会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专业群对社会的贡献。
建设措施:坚持“双证制”培养方案,加大软件、网络、信息管理、多媒体等专业认证的推广力度,扩大现有初中级培训的规模,形成初中高多层次、全考种培训体系。
在依托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和实训中心开展培训的基础上,学习社会培训机构IT职业认证培训连锁化的模式,利用学校声誉,采取校企合作模式逐步推进,最大限度完成面向社会和公众的培训。
秉承服务社会、服务社区的宗旨,利用专业群办学资源,开展面向企业、面向社会普及和推广信息化技术等专项活动,为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服务。争取专业群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的项目常年不断线。
5.建设高度共享的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凸显开放性要求确定资源结合方式,是高职专业建设的基本途径。作为重点专业,特别是作为专业群建设,必须建设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其资源共享作用。
建设思路:发挥龙头专业和群内各专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整合专业与合作企业的教学资源,以及技术、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对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平台,对外向合作企业甚至全社会开放。
建设措施:计算机教学资源库建设包括硬件、应用软件和资源库两个部分。硬件环境是信息资源系统的物质载体,主要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由学校统一建设;应用软件平台,主要包括资源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加盟学校管理,用户管理,后台管理)、自主学习型课程系统、网上实训室(链接到可以远程登录的、开放的专业实训室)、网上考核系统(包括理论和实操考核)等;专业资源库将集成计算机专业群优秀的教学资源、企业的各类技术标准、核心知识、关键技术、最新观点、典型案例等,以多媒体网络为载体,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学、研资源服务体系,是整个专业资源库中最核心的部分。
四、示范性专业建设定位要准确
示范专业方向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比较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性的趋势,高职唯有把握住这种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才能实现学校和社会的双赢。
应该对同类学校相同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比较性调研,为本校在该专业的特色建设提供借鉴。专业建设在特色选择上要和其他学校相同专业的特色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同时要对拟建特色专业的校内校外可用教学资源的现状进行调研,以便在专业特色建设中扬长避短,把握机会,选择最适合的特色方向。
在确定方向时,应该采取客观务实态度,以市场导向的姿态进行全面分析。例如,对国家技能紧缺性软件专业建设进行项目背景分析时,至少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和定位: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专业建设优势和特点分析;专业带动专业群或专业群构成分析。
特色的定位是示范性专业建设的必要环节。特色定位必须要建立在对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条件充分调查并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高职院校的品牌是依靠重点专业、专业特色来体现的,所以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全力实施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与地方(区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为特色的专业,以特色专业的发展带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廖克玲.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就业关系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7,(1).
(2)李洛,廖永红,陈建潮.以就业为导向确定高职高专培养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6,(1).
(3)卢致俊,曾华,张海峰.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特征及其构建[d].教育与职业,2006,(33).
(4)郑确辉.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30).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8-0013-05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龙头建设,它是以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等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一项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状况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它是提升高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水平的基础,在高校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国内外办学历史悠久的本科院校已经在学科建设方面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院校在学科的认识与建设上积累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学校升格而成,在学科建设方面多存在学科认识不足、学科定位不准、学科基础薄弱、学科建设任务不清等问题。占普通本科高校1/4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因此,专门研究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面临的基本任务是建设什么以及怎么建设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多年的办学实践和学科建设探索,笔者认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应该重点抓好以下任务。
一、厘清学科门类和学科级别
关于学科的解释,伯顿·R·克拉克认为:“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我国《辞海》把学科看作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种解释与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定义是一致的。可见,学科一般有两层含义,第一主要是指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第二是指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对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专科层次时一般不强调学科建设,往往不严格划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区别和联系,常常以专业建设代替学科建设。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有的呈现出学科门类比较单一、层次水平较低的问题,有少数院校为追求学科发展的均衡性、齐全性而出现抓学科建设不得力、不得法的问题。
要解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上述问题,首先就要厘清学科门类和学科级别,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应该依据国家统一的学科门类和学科级别划分标准进行学科厘定工作。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厘定学科门类和学科级别的时候要以国家最新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努力革除学科建设中的单一性或低水平的问题。在明确学科门类与学科级别的基础上,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科基础、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来确定本校重点建设的学科。
二、编制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
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科建设规划是学科建设的依据,科学规划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基础、动力和保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工作中,更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
第一,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编制学科建设规划时尤其要符合国家有关学科发展纲要及管理办法的精神,处理好国家、地区、行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科建设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关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
第二,要以学科建设的实际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基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规划尤其要关注国内同类高校、区域内同类高校及自身学科专业的已有数量、布局及其可能发展的广度、高度与深度。为此,需要处理好已有学科点和拟新增学科点的关系,统筹规划,优化结构,合理配置学科资源;还要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既要科学分析和正确预测实际需要,又要客观分析已有学科基础和建设能力,实事求是,避免建设的盲目性。
第三,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规划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重点建设与整体发展的关系,以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学位点的建设为突破口,以学科团队建设为核心,以争取国家级、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为动力,采取有力措施建出特色,发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后发优势,增强学科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服务功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科建设中打破学科、专业、部门和行业界限,优化配置各种学科资源,充分发挥学科整体优势,鼓励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在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与融合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
第四,处理好学科建设规划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规划中要注意处理好长远建设目标与阶段性建设目标、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总目标与分目标有机结合的关系,分清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基本任务,使学科建设规划既有前瞻性,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确定学科研究方向
学科研究方向是体现学科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般问题是没有形成稳定的学科团队、学科成员没有明确而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尤其要注意明确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促使学科团队确立有特色的学科发展方向、学科成员有明确而稳定的科研攻关方向。学科往往汇集了高校的学科精英和良好的科研基础条件,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示范效应。学科间的内在关联性使它对学科相关内容的发展具有相应的推动力。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中,需要在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之下确定三个以上的相关研究方向,使确定的学科研究方向能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或者研究方向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和优势,或者在本方向的理论上取得进展和突破,或者形成极具特色的学科,增强学科发展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如何确定学科的研究方向呢?
第一,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定位选择学科研究方向。学科研究方向的确定一方面要立足于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应立足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在办学定位中,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明确提出要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学科建设研究方向应尽可能结合学校所处的区位优势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殊需要。
第二,立足传统和优势学科,围绕学科理论基础和前沿问题开展高新学术研究的学科研究方向。突出学科特色,整合学科资源,体现本学科团队的研究特长与优势,积极组织学科团队对本学科亟需攻克的难题、基础及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引领本学科团队向高新科学研究方向发展。
第三,围绕传承发展文化,引领文化进步确立学科研究方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围绕中华文化、地方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积极开展学科研究,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抓好学科团队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
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强调的就是大师、人才对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意义。我们常说一流的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学者,一流的学科才能吸引一流的学者。这一方面说明了学科建设及学科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科团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学科团队是指由学科知识相同或相近、才能互补、团结协作为实现共同学术研究目标的人力资源及其相互关联而组成的集合体。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学科团队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关键。学科团队包括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及普通学科成员等。
学科团队建设需要成员有强大而坚定的“团队精神”,为此,需要建立共同的愿景,激发每一个学科成员的兴趣和潜能,为实现学科建设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要为学科团队成员提供发展的空间,确保不同个性、能力各异的人才有锻炼和展示的舞台;要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保证学科团队意志的实现和延续。学科团队需要有明确而富有特色的建设研究方向,学科团队成员需要围绕学科方向确定自己稳定的科研攻关方向。
学科团队建设的一个重点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该重视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思想、学术能力、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充分体现在他们的研究和工作中。
五、合理设置学科下的课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合理设置学科下的课程,并使部分课程成为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高校学科建设要为教学服务,学科建设成果需要落实到学科课程上,落实到课堂上。因此学科建设需要注重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课程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尤其应当加强各学科下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的改革,以此不断提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组织规划精品课程建设时,要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主,充分考虑学科与专业分布以及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示范作用,要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各高等学校还要切实加大和保障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科的规划和发展来设置,要充分体现精品课程对学科系统知识和人才培养的作用: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及时反映本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先进的教学经验,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精品课程的建设要由本学科团队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领衔,并逐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学历较高、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精品课程的建设应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精品课程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地方优势与特色资源,建设有特色的精品课程。
六、开展科学研究
一般来说高校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而科学研究在高校发展尤其是学科建设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中一项长期而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而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寻找自然界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发现新事实、新规则、新的科学基本原理,并形成学科基础理论,用于指导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因此,科学研究工作在学科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第二,科学研究是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学科建设成效需要通过学术水平、科研成就等指标反映,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及科研经费是评价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三,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使传统学科得到改造和发展,使其发挥学科优势,保持竞争力;也只有在科学研究中,才能形成新的学科体系或交叉学科体系;并在传统学科及其他新兴学科的基础上向纵深拓展,派生出具有更强生命力的学科。
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科研工作要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及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解决地方经济建设和当地人民生存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地方新建本科院的科研工作尤其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发展文化、瞄准高新科技目标来开展科学研究。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单靠学校自身每年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争取国家或地方的纵横向科研经费,组织学科团队对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攻关研究,以获得大量的学科建设经费。因此要组织好各种纵横向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以高标准、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攻关研究为抓手,锻炼学科队伍,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促进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七、加强学术交流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应注重学术交流。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术交流的机会本身是有限的,我们应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想,加强学术交流,带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要创造条件,争取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环境。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主动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联系,逐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内容。积极争取组织承办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学术交流论坛的机会,支持学科骨干成员出席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通过这些活动,结合地方特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提高学科团队学术水平,提升学科建设成果的影响力和学科团队的整体水平。
八、投入和争取学科建设经费,保障学科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是保证,没有足够的经费就无法正常开展学科建设,更无法保证学科建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要注意拓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经费的来源渠道。
首先,学校及学科点所在部门自身要加大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办学经费的困难,但是也应该从原则上保证安排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尤其是要将经费投入重点建设的学科,用于支持各级别重点学科队伍建设、项目资助、成果奖励、学术交流等。仅仅依靠学校的经费投入是不够的,学科点所在系部(或学院)也应该在自主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科建设。
其次,要抓住各种机会,争取国家及省部、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和资助,政府的支持和资助是学科建设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除了争取各级政府对高校办学经费的资助外,还可以采取对口建设的方法,积极争取民委、文化、教育、体育等系统的相关经费用于学科建设。
最后,要积极申请各种纵横向科研项目,努力争取科研经费。由于各级政府和学校层面投入的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是有限的,争取各种科研项目经费成为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学科团队应通过承担各种课题,破解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争取获得更多数量的国家、省部及地方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不断改善学科建设条件,促进学科建设内涵发展。通过学科团队协作申报与攻关科研项目,既可以锻炼学科队伍,又可以产出了高水平科研成果,还可以增加学科建设经费。
九、发挥重点学科建设成果的示范带动和龙头辐射作用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各方面资源、条件有限,在学科建设上不能搞均衡发展和全面建设,而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有良好基础、有一定优势或有一定特色的学科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进行重点支持和建设,也就是抓好重点学科建设。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抓学科建设工作,既要注重不断总结经验,汇集学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又要注重在校内充分发挥建设成果突出、成效明显的学科成果和经验对于其他学科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和龙头辐射作用。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果及经验有必要在校内宣传、借鉴和推广。通过规范的管理,科学的考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推介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效和经验。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要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和龙头辐射作用,以带动和促进各学科的协调发展。
十、通过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要依托地方条件和区域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主动承担为地方经济服务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使学科建设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以应用、交叉学科为基础,办好若干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重点学科专业,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
第一,为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人才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为地方发展服务的基本职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学科团队优势,整合资源,大力培养符合地方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各种水平人才。
第二,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教学、科研、培训等形式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
广东省高职教指委教改项目:《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改革与开发研究》论文,项目编号:YGL2013050。
【摘要】
区别于国外职业教育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视角,工作过程系统化视角是基于课程开发的有序、整体及生成,从职业需求和教育需要两个维度上进行整体设计,系统地开发出能够同时遵循职业成长和理论认知学习两个规律的教育逻辑路线。在课程设计上在考虑课程内容选择的同时也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排序,将工作过程作为知识应用的参照系,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人力资管理
党的十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指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等明确要求,也把职业教育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通过建立“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产教对话活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凸显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提升了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的辨识度。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递增,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规模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长了22万人,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虽然高职院校就业率明显高于本科院校,但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若想让中国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除了政府部门需要努力为职业学院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消除就业和学历歧视之外。还需要在高职院校在教育教改方面下苦功夫。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注重的是学生实践工作过程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非讲授深奥的理论知识。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需要按照市场需求设计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素质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熟练实践操作,履行好岗位职责。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机理
20世纪90年代,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观盛行于德国,其出发点是为了摆脱“德国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及培养企业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达到“参与构建或工作世界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推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就是“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观”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2008年,国内专家学者姜大源教授在《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一书中将理论延伸到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专家学者姜大源认为,课程开发有两个基本要素:选择标准和排序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视角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解决讲授模块的选择。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却跟不上时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多数职业院校授课方式与所用教材,未能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还在学科体系的框架内打转。通常一门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概念、特征、原理等方面的“描述性知识”,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另一类是涉及经验策略及操作步骤的“操作性知识”,即回答“怎么做”的问题。普通高教注重学科逻辑结构,主要以传授“描述性知识”为主,培养学生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即培养的是“科学型”人才。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操作性知识,由经验上升到策略讲究知识的快速回报,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即培养“职业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结构分为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学科体系课程的编排体现的是一种“横向延伸”,易于使各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知识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体系。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学科领域的课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生涯规划、绩效考核、人力资源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薪酬管理、人力资源心理学、劳动关系管理等。但平行课程的展开,导致了描述性知识与操作性知识的分裂,大部分学生即使学习了学科领域的所有专业课程知识,依然不能应用于实践。显然这与我们高职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相悖的。行动体系课程的编排则表现为一种“纵向拓展”。基于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工作情景,对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整合后形成的职业工作顺序。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亲身经历”来实现学习和掌握技能的过程。基于串连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内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也同时强化了操作步骤,理实融合,效果事半功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并未改变教授知识的总量,而是打破原有框架,将知识按照工作情景进行排序,这便是其改革本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化”模式,将所要学习课程内容融入与实践当中,通过实践与总结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对管理类课程改革与开发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论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是现下许多高职一线教师提出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方面成效并不显著,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填写就业调查问卷时表示,在校学习的许多理论并不能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理论与实践很难结合起来。其实,管理类课程是研究一般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方法的学科,高职院校开设此类课程主要用于提升学生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为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专业基础。因此,教师除了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之外,还要有较为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才能自如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应用性、针对性较强的情景模式。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及操作情况来看,管理类课程的改革与开发主要聚焦在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施路径及体系设计等几个方面。目前来看,专家与一线教学人员对其必要性都已达成共识。在其实施路径方面,还尚未有突破性进展。虽然北京社会保障学院在实训教学方面有着傲人的成绩,但其成功的条件对于其他职业院校而言不具有可复制性。在教学体系设计方面,多数老师强调“多元化”实践教学,从案例、软件运用及实践实习环节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和创新,但多元化本身亦存在隐性冲突的问题。其一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时间分配问题;其二是多种教学方法之间也会有冲突,如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如何有效融合,以及理论点讲解和实践操作之间的紧密性程度也会影响多种实践教学方法混合使用的功能和效用;其三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对所有课程都愿意扮演主体角色。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管理类课改与开发是每个高职院校的教改工作重点工作之一,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改革方法和模式。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还没有成型,还没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课程教学之路,课程改革还处于探索中,因此改革过程也会伴随着出现一些问题。问题一:高职课程改革与开发是否意味着淡化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教育是我国国民序列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二重属性。前者重在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后者强调通识性与学术性,便于以后的研究能力发展。高职教改实施以来,学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更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凸显了职业教育的“工具”作用,甚至一些学校提出去理论化的观点。笔者认为,高职不同于中职或技能培训机构,若是过渡弱化其通识教育的功能,一味地倾向“职业”功能最终将背离高职教育本来的意义。问题二:如何解决管理类课程开发中针对性与普适性之间的矛盾?高职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针对性强,其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备某一行业或职业范围的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上岗必须的相关技能,以便能在入职后缩短适应期,快速上手。根据这一目标要求,高职课程体系就必须保持动态开放的形式,紧跟行业领域技术发展动态要求,及时了解企业职位变动及岗位素质要求,然后将其体现在课程设计之中,使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紧跟时展,迅速适应工作。但是,这并不是将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培养旧式学徒,高职课程开发既要体现专业性,又不能过于细致,这是从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考虑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灵活适应社会职位变化的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不要求高职生成为“通才”,但需要培养学生有职业发展与规划的能力。问题三:如何避免高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陷入中自编自导自演的误区?高职教师在管理类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方案表明高职院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各类中小型企业或社会其他机构的基层管理及服务人员”,明确了培养的是对行政事务、财务会计及市场营销等学科有所了解的操作性人才,但实际上大多高职院校的管理类课程教学定位与本科区别不大。从教学大纲到实训手册,并没有体现技能和操作的特色,或者没有条件去体现其技能和操作的性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又要受到实训环境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教师在管理类课程上无法做出突破性创新。学生在教学课堂上难以用抽象的理论指导实践,又无法经历模拟工作情景,导致“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多少带着“纸上谈兵”的意味,效果大打折扣。最终教师难以避免陷入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训环节设计之中。问题四:如何在有限条件下进行管理类实训课程的工作情景设计与构建?管理类课程实训环节的开发,意味着接下来要主动创造实施条件。但与理工科的实训环境不同,管理类课程的实训设施及实训基地建设较为滞后,人才培养方案上,管理类课程通常设计为理实一体,但实际上老师在课堂要保证理论教学,就难以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去深入社会有针对性地参与实际管理或进行社会调研,课堂实训难免有隔靴捎痒之嫌。在实训机电建设方面,由于管理类课程实训室的经济效益难以估量,导致部分院校在实训室建设方面投入较少,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案例分析或是模拟管理者进行“角色扮演”来进行。没有高仿真的工作情景设计,学生难以进入角色,也缺少对具体工作情景的直接感知和体验,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凡此种种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到高职课程改革的程度和进程。
三、工作导向系统化视角下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发的反思
高职课程开发是高职教改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管理类课程中,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例,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专业潜能”?如何“使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创造财富的行动者”?如何摆脱教师教学与工作实践相脱离的状况?现代高职教育要求我们立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关键核心能力,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推进学生实操能力的提升。
(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经验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进入国内发展已有20年左右的历史,相较而言,国外整个人力资源学科发展较早,有相对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构建适合我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来说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的意义。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课程设计来看,除了案例教学模式之外,还包括模拟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模拟教学”是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块内容来结合相关软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模拟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将角色模拟与上机演练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该模式在课程设计中将学生定向培养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类专门人才,其教学效果也较为突出。“社会实践教学”,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带领学生到企业中检验课程理论并在实践中“工学结合”。当然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在充足的实习基地和参与社会实习多种渠道建设的基础之上,这些都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否则将寸步难行。
(二)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
实训基地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无法回避的硬件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在管理类课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应用型课程,配套实训设施建设及方案设计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保障,一般来说,管理类专业都会开设这门课程,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建设多个功能类似,作用相同的实训室。若想使得实训室的效用最大化,可以学院为单位,整合课程资源,根据工作情景模块分别建立不同的模块实训室,满足课程实训的要求。另外,对于人力资源专业而言,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难度很大,但是非常重要。实训基地建设可分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校内实训基地即模块实训室及模拟人力资源工作室,用于满足课程实践教学以及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以校企结合模式,利用校外资源,将教师与企业及其它社会机构;学生与岗位建立密切联系,从而推动优势就业。
(三)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课程考核方案也是课程设计与开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课堂方面做出较多改革和新的尝试,但回归到期末考核,依然采用传统的考核模式,例如笔试或是课程报告。笔试,作为传统考核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为考试而学习”,考完之后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与创新性。课程报告能够结合平时实训环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开拓专业思路,但是,伴随着网络及科技的发展,信息获取的简单化和大量化使得课程报告演变成学生偷懒躲巧的温床。在各类搜索引擎中输入课程名称,数以百计的格式课程报告便可随意复制黏贴。最终使得考核沦为形式,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多元化课程考核方案,并不是摒弃传统考核手段,而是去粗取精,组建课程考核研究小组,在确保考试科学规范的前提下,注重考核形式的全面性,照顾管理类课程的实操环节考核,将模块方案设计、模拟实训参与融入考核中来,注重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避免课程考核流于形式。
(四)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的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研究,笔者选取所在学院2012级文秘专业人力方向66位同学,其中男生5人,女生61人。实验分组采取自身前后对照形式,全部学生即使实验组又是对照组。课程的全部内容均由具有同一教师授课。教材采用的是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李琦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笔者将授课模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按两个教学时段进行教学。第一时段“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其中将“人力资源规划、薪酬及劳动关系”三个模块以理论讲述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第二教学时段将剩余三个模块:“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采用,即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工作导向系统化”课程观,教师为“导演”,学生做“演员”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专业学习热情。随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参与程度”、“学习积极性”、“主动获取知识的渠道及能力”、“发现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管理实践能力”等7各方面进行调研,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差异。发放66份问卷,回收66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结果显示,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模拟“工作情景”组合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提升95.45%;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提升的达到90.91%,有84.85%的学生认为,工作情景模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见,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具有较好的实践优势,是值得管理类课程在开发和改革中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
作者:周焓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问题[J].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康灵姝.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
[3]姜大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把握三个基本问题[J].广州: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9.
[4]马树超,范唯,郭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职业教育词典[J].教育发展研究,2011.10.
[5]王长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际职教论坛上的讲话[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
[6]吴婉怡,罗杰.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建设研究——以H学校课程建设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5.
[7]张成涛.职业教育与教育体系融合的策略研究——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5.4.
[8]杨海燕.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问题及调整策略——基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的思考[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