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厂考核管理制度

工厂考核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厂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厂考核管理制度

工厂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设备管理;维修保养;技术改造

中图分类号:TH17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责任体系

首先,要建立设备管理责任体系,即:厂长厂级主管领导设备管理部门基层主管领导设备管理员设备操作人员,明确各级人员责任,建立设备管理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其次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制订各类设备操作规程,并明确主管部门和各级负责人员监督执行。

二、制订设备管理目标及基本要求

1 设备管理主要目标。制订“设备完好率”及“故障停机率”等两项主要目标,建立跟踪、检查、考核等记录,以便追溯。

2 设备管理基本要求。根据设备管理目标,有必要明确以下几点:(1)设备整洁。设备各附件、附属工具、使用工具,设备所加工工件,应合理摆放;设备及设备周围应保持清洁;设备内外部管道、线路保持布置清晰,标识清楚;设备各连接点无漏气、渗漏有油状况。(2)。按设备说明定时加油或换油(油质符合国标及技术要求的规范),不断油,无干磨情况,各注油点应保持清洁,油标光洁,油压正常,油路顺畅。(3)安全。严格执行各设备安全操作规范,正确使用设备。各安全装置需有效有保障。我厂的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已经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对负责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其绩效应与设备管理责任制挂钩,与工厂经济效益挂钩,促进其积极性,更好的完成维护保养任务。严格执行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进行设备定期检查即点检,按日、周、月、年,根据制定的维护维修工艺规范,借助检测工具和仪器进行相应的检查维护。对大精稀设备还应进行精度检验与设备初装精度复合。

三、建立设备管理制度

建立设备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使设备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充分的创造价值,明确设备管理职责。设备管理制度的原则是尊重科学、规范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设备管理制度的基本任务是合理装备、安全使用、服务生产,为保证产品质量,加快生产进度,提高生产效率,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创造条件。设备管理制度应包含下列内容:设备分类、设备的采购及验收方法、设备的调剂调拨、生产及辅助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生产及辅助设备的保养、生产及辅助设备的维修、生产及辅助设备的大修、设备事故的处理、设备报废的批准与处置、设备的评价、特种设备。设备的管理制度应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并与员工薪酬挂钩,督促各单位人员对设备使用、维护严格按照设备使用操作规程执行。

四、增强设备维护水平提高维护人员素质

增强设备维护水平,应在设备维护工作中做到三化:(1)规范化就是在设备维护过程中,通过对设备哪些系统需要检查,哪些零件需要更换,哪些部位需要清洗等等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2)工艺化就是对各大类设备制订相应的设备维修工艺,,制定规范化标准,并严格按工艺进行维护。(3)制度化就是视工厂设备情况,合理安排维护周期及维护时间,并形成制度,严格执行。提高维护人员素质,应根据设备的更新情况,使用情况,定期的由设备主管部门对维护维修人员有针对性地组织必要的培训。

五、设备维修方式的探讨

这里我们按照维修方式的发展趋势,即从事后维修到定期的预防维修,走向有计划的定期检查,并安排计划维修。对于大、精、稀设备随检测技术的发展,则走向视情维修。我们来讨论的维修方式主要是以下几种:(1)事后维修。这里指故障损坏维修,它没有维修周期,而是设备发生故障损坏,才进行维修,以恢复设备正常运转为目的。修理内容多少及如何安排生产都有很大的随即性,视情况而定。(2)定期维修。这里指计划预防维修,它以设备使用时间为时间节点,只要使用时间达到预定时间节点,就必须进行规定的维修。定期维修可以根据规范化的设备检修工艺提前充分准备,可减少维修工作量和设备停机时间。这种方式对于投入运转时间不长的设备及零件的维修比较合适,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确实起过重要的作用。(3)视情维修。这里指状态检测维修,一般是数控,数显设备,它不依据设备状态特性,而是由设备自带的在线检测软件和诊断装置预报显示的结果来确定维修内容。(4)机会维修。机会维修是在定期维修和视情维修存在时同时进行的维修活动,它不会造成生产损失。实施这种维修可获得经济效益,例如:行车电线缠绕,可在计划维修时进行捋顺,并不影响设备运行,造成停产的经济损失。合理安排维修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组合维修,尽可能选用最合适的维修方式。这里还提及两种维修方式供大家参考:全员生产维修TPM:即全员、全系统、全效率,通过建立全系统人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使设备运转达到最优。这种方式类似于我厂的管理责任体系,全员全岗参与。全面质量计划维修TPQM:强调质量过程、规范和维修职能的发挥,其重点在于选择最佳维修方式,有效地应用这些方式达到高标准的质量、安全、设备可靠性、有效利用率和经济的资源管理。

六、设备更新技术改造

(1)适应市场和用户对产品质量的需求,淘汰能耗高、加工精度不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陈旧设备;投入必要的资金,有选择性地购进、装备数控类加工设备。对新进的数控设备一要精心管理(即落实好设备管理规定和责任);二要培养和选聘优秀的操作人员(熟知操作规程,消化操作要点,掌握操作功能);三要注重对数控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功能、精度、环境温度适应性的跟踪与记录,随时做好监控。四是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处置和改进。(2)对能耗不高、功能和精度基本可满足产品加工要求的陈旧设备,可本着物尽其能的原则就地进行技术改造。一是尽可能应用数控技术,加装数控系统;二是进行控制系统改造。例如,对托辊生产线上导料架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就是成功的范例。对托辊生产线上导料架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技改投入运行后,从运行情况来看效果非常良好,很好地解决了原系统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减少了掉辊次数。提高了工人工作效率,减少了检修工作量,降低了设备故障率。②解决了因掉辊引起的设备卡死,生产线停产及减产问题,取得了经济效益。

工厂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实际情况,相信会使每个卷烟厂对实现“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的认识更进一步。

2008年,国家局正式提出了创建“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的要求。创建现代卷烟制造工厂,是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向纵深推进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巩固烟草生产基础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性的规划。创建现代卷烟制造工厂,有利于促进卷烟制造企业加快转型,有利于提高卷烟生产的响应能力、加工能力,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成本控制水平、队伍建设水平,保障工厂安全稳健运行。创建现代卷烟制造工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那么,**卷烟厂在创建现代卷烟制造工厂上,现状如何,还存在那些不足,今后努力的方向又是什么?

一、**卷烟厂打造一流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的现状

2007年,在国家局主导下,卷烟工业完成了重大组织结构调整。卷烟企业从独立开展经营活动的法人主体转变为单一的非法人生产执行单位,卷烟制造企业的性质和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卷烟制造工厂作为卷烟工业最重要的支撑和基础的地位没有变化,承担的加工生产等核心职能没有变化,依然是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的主战场。

从提高行业整体制造水平的出发,国家局在全国卷烟工业企业中大力推行创建现代卷烟制造工厂活动,可以说是恰逢其时。目前,由于卷烟工业管理体制变革,各卷烟制造企业对自身的职能认识、对未来的定位、对企业发展的衡量指标不统一,也不明晰。在2007年企业法人资格取消之后,该厂曾经依据当时的内外部环境,确定了打造一流的卷烟厂加工基地发展目标。2008年,国家局确立的创建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目标,紧扣了“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动”的中国烟草总体要求,突出行业发展战略特点,着力于执行力、制造力、和谐力的建设,为承担着卷烟加工制造任务的全国卷烟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统一了标准。

那么,**卷烟厂在现代卷烟制造工厂建设上究竟到达什么程度,处在什么位置,现状如何呢?

1、企业发展的历时性考察

**卷烟厂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吸收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理念,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过程。如果从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的发展角度考察,**卷烟厂打造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的历史可以概要地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属于现代制造工厂雏形期。以20世纪80年代为标志。这一时期,**卷烟厂基本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之下,在生产上以产品为导向,管理相对粗放,缺少品牌意识、市场意识。分配方式采用的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方式。由于这一时期,在设备、技术改造取得了长足进展,基本具备了现代企业的硬件条件。

第二时期属于现代制造工厂形成时期。特别是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卷烟厂不断克服国有大企业的固有的管理弊端,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思维,推动企业现代化。企业管理思维从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性迅速转变,通过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企业运行机制,在企业中,牢固树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同时,从更新技术,提高生产制造能力入手,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理念创新。

第三时期属于现代制造工厂全面发展时期,以企业异地搬迁为标志,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完成了企业异地重建,彻底克服了发展瓶颈,不仅在生产装备水平上迅速达到国内一流企业的水平,企业产能也得到快速提高。在管理手段上,引进先进的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推动企业管理科学化、数字化、信息化。在质量管理上,**卷烟厂在烟草行业较早地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大力推行iso9000国际认证体系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深化,推动企业生产流程优化、管理科学化。在企业文化塑造上,全面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化的企业理念系统、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企业行为系统,为企业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2000年以来,**卷烟厂单项税利水平、单箱利润水平都进入了全国卷烟重点企业的前列。综合实力曾经进入过全国前十位。

从企业发展过程考察来看,目前**卷烟厂已经处在现代化卷烟制造工厂深化发展时期。

2、相关生产关键指标的数据比较

斤,其它辅材相对也高一点。

能源消耗方面,2008年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接近了行业先进水平,万支卷烟 总之,从生产相关的几大关键指标对比来看,**卷烟厂在大部分指标上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从企业内部来看,各项指标发展不平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卷烟制造工厂的特性分析

国家局对现代卷烟制造工厂设定了一套指标体系,着重强调执行力、制造力、和谐力。所以现代卷烟制造工厂最少应具有这样的方面:一是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高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二是企业内部有一整套协调顺畅的生产运行机制;三是企业工艺指标、消耗指标位等达到先进水平;四是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对照这些方面,可看出**卷烟厂在这样几个方面拥有基本达到了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的总体要求:

一是建立起一整套协调顺畅的生产组织体系。通过不断优化生产组织,科学组合人员,目前,**卷烟厂建立起了以生产调度为中心,协调安排生产组织的科学体系。通过以周为单位,对生产任务的分解落实,资源配置,明确生产相关的各项职能和配套措施,实现了生产的连续协同运行。该体系经过长期的实践运行,起到了较好的协调组织作用。该体系能够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生产组织的调整,迅速响应市场,确保生产平稳运行。

二是建立起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在长期的实践中,**卷烟厂始终把效率放在第一位。以最大限度提高生产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办事效率为目标,建立起一整套务实精细的考核制度。在分配机制上,通过绩效管理的大力推行,把量化指标与定性考核相结合,促进全厂分配上的公平公正,发挥分配的杠杆作用。在分配设计上,注重向生产一线倾斜、向有技术专长人员倾斜,向有管理才能的人员倾斜,发挥分配杠杆的激励机制。在干部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上,通过不同层次的考评、考核,形成了具有竞争性的淘汰机制。

四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中,**卷烟厂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改革发展齐头并进,坚持把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看成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行为的准则、前进的动力、成功的法宝,把它视为企业的“无形资产”。经过多年的努力,由量到质的积淀升华,形成了由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等构成的企业文化体系,并为企业和广大员工所从自觉遵守,其作为企业哲学思想,指导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和员工的具体言行,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企业能够保持继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创造发展奇迹,都是在“超越每一天”的企业精神鼓励下产生的。

概括起来看,**卷烟厂无论是从历史发展还是关键指标都具备了现代卷烟制造工厂各项要素,符合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的特征和要求。但是,距离一流的现代卷烟制造工厂还有距离,还需要按照国家局的统一要求,加大创建步伐,伟把**卷烟厂真正打造成为一流的现代卷烟制造工厂而努力。

二、**卷烟厂成为一流的现代卷烟制造工厂需要突破的关键

要把**卷烟厂真正打造成为一流的卷烟制造工厂,结合企业调查研究,主要需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管理理念的需要创新

现代化卷烟制造工厂,是建立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要打造现代化的卷烟制造工厂,必须要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南。**卷烟厂发展历程,就是一个管理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变化不断更新,管理思想不断跃升的过程。九十年代中期,能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就是因为克服传统国有企业的管理弊端,打破平均主义的痼疾,积极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从克服粗放的管理方式入手,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以为制度约束,形成企业制度化运行的管理文化。进入二十世纪后,在企业的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吸收方兴未艾的文化管理理念,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推动企业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

随着企业转型,企业职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要求该厂必须转变管理思维,适应新的管理体制要求。要打造一流的现代卷烟制造工厂,首先必须形成与现代卷烟制造工厂要求相适应的管理思路。依据新的管理职能,更新观念,推进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决策的科学化。 反观该厂企业管理,与打造一流的现代化卷烟制造工厂的要求相对照,与先进其它优秀企业相比较,应该说在管理理念的创新上还远远不够,普遍缺乏对管理思维的总结和提炼,还没有形成一整套与建设现代卷烟制造工厂匹配的管理思想。从具体的管理实践上看,存在管理方式简单,管理手段粗放,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缺陷。

2、生产流程的需要再优化

随着企业的转型,生产加工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职能。特别是在新管理体制下,生产计划资源的配置形式的变革,生产企业的敏捷、柔性化生产能力,成为生产点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要把企业打造成为一流的现代卷烟制造工厂,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对生产管理体进

行优化、完善,全面提升生产运作与管理控制水平,提高生产响应能力。

目前,**卷烟厂的生产组织体系基本能够满足生产顺畅运行的要求,生产组织模式进过调整,适应性得到增强。但是,在生产组织中,也存在着整体性不强,系统化不够的缺陷,在生产组织中时有发生组织不周密,协调不顺畅的现象。特别是生产环节之间,建立在服务链基础上的上下游考核制约体系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但是随着企业设备引进,产能的提高,如何进一步优化生产组织体系,及时调整生产组织,实现平稳高效运行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3、成本控制管理体系还不完善

在企业职能发生转变以后,卷烟制造工厂从自主经营的利润中心,转变为生产成本的控制的中心。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也由原来的盈利能力、成本费用、资金管理等全方位监管转变为单纯的成本费用管理。职能的转变,要求卷烟制造工厂必须增强对生产经营活动整体性的认识,更加突出目标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卷烟厂目前已经建立起了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制定了生产消耗定额,也形成了成本费用分析和控制的一系列手段,以经济活动分析会为平台,加强了对原料、辅料、备件采购扥环节实际执行的检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指标的管理。但是大部分指标还停留在静态的管理层面,对实际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成本波动情况还不能够详细的从定量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决,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还不够精细和全面,成本控制重点的还不够明确,财务分析的沈大夫和广度存在缺陷。

4、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最大财富,是企业发展的依靠。在企业转型后,生产运行是企业中心职能,专业化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

目前,**卷烟厂拥有专业技术人才500多人,占总职工人数的35%以上。从企业生产实际来看,人才结构还不尽合理,专业技术人才占据职工人数比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适合企业专业化、生产精细化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比例不足,特别是机电一体化、信息化人才严重不足。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由于近年来企业重组带来的人员变动,技术人才队伍呈现为青黄不接。特别是erp等管理项目、设备维修等专业性强的技术人才培养上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不仅制约了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时间,而且影响到了企业技术改造的总体进展。

此外,在一线操作技术人员的培养上,也存在着不足。部分员工的综合素质、岗位工作能力落后于企业发展需要,一线操作人员总体素质有待提高等。

三、**卷烟厂打造一流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的几点设想

国家局对于现代卷烟制造工厂已经设定了“三大能力”。三大能力与配套的指标体系,基本涵盖了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的特征和要求。一流的现代卷烟制造工厂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征:“机制灵活、管理领先、成本最优、精准高效”。要以质量控制为切入点,具有持续优化、完善敏捷的柔性化的生产体系,能够实现“效率高、质量好、反应快、成本低”的发展目标。要实现“效率高、质量好、反应快、成本低”的发展目标,应该做达到决策系统化、制造柔性化、流程标准化、管控精细化、组织知识化、运行智能化。**卷烟厂成为一流的现代卷烟制造工厂,应重点提高五大能力:

1、立足生产运行,提升组织协同能力。

针对新管理体制下卷烟品牌的共享和异地化加工的不断进展,以及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的推进,生产调度和生产计划分配的变革,在生产组织形态上,**卷烟厂将紧紧立足生产组织运行,通过制定精确的管理目标,努力促使生产决策系统化,流程标准化,管控精细化。

在生产决策系统化上,大力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结合mes生产指挥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加强生产计划与生产流程的衔接,推动生产控制的自动化、标准化,提高生产加工的稳定性和控制水平。充分发挥技术装备、特色工艺、信息技术的先进作用,合理安排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环节之间的无缝隙链接,生产指令的快速执行,进一步提高生产响应能力,适应省公司主导的生产进度调控,加强协作的主动性,提高按订单组织生产的适应水平,确保生产调度合理,生产组织有序,生产运行经济。探索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依据市场计划的调整、设备产能扩大、人力资源配置等新变化,综合统筹,统一协调,逐步改变过去的三班四运转的生产组织模式,在卷包线逐步摸索实验“小三班”的生产组织形式,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减少资源消耗,促使企业生产组织更加高效。

在管控精细化上,切实加强设备性能的研究,工艺指标的研究,依据生产需要及时调整各项参数,积极进行工艺改进、工艺技术革新,加速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数控化、柔性化。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企业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要积极关注最新的卷烟生产技术,依据新的生产工艺要求,加大新设备的引进,大力进行陈旧设备的改造,特别要加快制丝设备技术改造步伐,提高设备整体水平,使企业具有较高的设备生产能力。提高设备的技术成熟性、先进性、质量保障性。

2、立足过程控制,提升质量保障能力。

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检验卷烟制造工厂管理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卷烟制造工厂是品牌生产制造的实体,要把企业打造成为一流的卷烟制造工厂,就必须生产出一流品质的产品。特别是随着全省品牌共享,均质化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将集中体现在质量管理能力上。

在提升质量保障能力上,必须立足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现有的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组织和生产管理流程,进一步加强产品生产过程的检验和跟踪,使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始终处在受控状态。通过加强流程管理,闭环管理,质量控制和监督机制,使产品质量达到中烟工业公司的统一工艺技术指标,确保各生产企业之间同一产品质量保持统一。

在提升质量保障能力上,必须高度重视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强化工序质量保障。关注先进的科技成果,加大成熟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

求,充分发挥数据采集系统和sap系统的作用,综合运用统计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质量动态管理水平。加强生产环节的自检和自控,从设备引进、操作技能、流程规范的角度,提升过程控制水平。加强质检、质保队伍建设,提高质保管理水平。组织大力开展全年跨度、全员范围的质量活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在中烟工业公司指导下,进一步突出品牌品质维护工作。

在提升质量保障能力上,必须不断完善品牌品质维护的管理办法。对运行的品牌品质维护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从原料供应到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再到储存运输等整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加强过程控制和服务保障能力,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3、立足成本控制,提升财务管理能力。

控制成本,是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的管理的中心任务。在成本控制上,要善于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积极寻求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新途径,制定更加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大力推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深入一线,准确把握关键环节,进一步细化、优化,推动降本增效,预算管理系统要与财务管理系统相结合,借助新的erp系统,细化考核指标,合理改进预算考核体系,不断完善预算考核机制,提高对各运行环节的控制能力。加强对配方成本、包装成本、香精香料、人工成本、能源消耗、物流成本等成本费用控制,努力实现节约发展,力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要力争跻身全国卷烟制造工厂前列。

突出能源的综合利用,细化管理措施,积极开展能源计量管理系统的建设,突出重点,严格实施动力设备运行和维修管理中的各环节的闭环管理制度,合理调度使用设备,以过程控制为手段,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引进先进的技术经验,拓展节能减排的途径,完善能源资源的消耗监控处理机制。合理设置能源消耗指标,完成计量监控系统项目改造,加强能源消耗管理考核。

4、立足提高技能,提升队伍建设能力。

一流的员工是打造一流制造工厂的根本和依靠。在打造一流的职工队伍上,要以打造一流的现代卷烟制造工厂为目标,立足技能的提高,在培养一流的职工队伍上下功夫。而打造一流的员工的重点则是要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善于分层次地建设管理专家、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三支人才队伍,提高全员的适应力、执行力和创造力。

在专业技能提高方面,进一步加强员工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通过企业培训和部门培训相结合,内部培训和外部委培相结合,继续组织开展职工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营造技术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重视实践中的传、帮、带,多形式、多渠道,普遍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使其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打造一支技术专业人才队伍。通过推进岗位职务聘任工作,对获得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津贴补助,激发员工钻研技术的热情。同时,还要通过“三个通道”建设,在技术部门和处室开展“三个通道”的评聘和续聘工作,建立能上能下的人才激励机制,保证企业人才、知识储备满足建设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的需要。

5、立足和谐发展,提升企业文化创新能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一流的文化是一流企业的内生动力,也是一流企业区别于其他一般企业的鲜明标志。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必须要使文化与管理制度有机融合,用文化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

工厂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0引言

化工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物料特殊性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高(低)温、高压和易燃易爆性、腐蚀性、剧毒性等特点,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伤人亡人事故。化工企业无论在日常生产还是装置检修、改造都离不开施工队伍,如建筑施工的公司、设备的安装维修公司,设计单位等,这些都是工厂的外部协助单位,通过业务合作保证了我们企业正常生产,也促进了我们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同时由于外来施工队伍和人员存在并进入我们的企业,对我们的现场安全生产也产生一定压力和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为了保障我们企业的安全生产,我们就必须对他们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化工生产特点通过相应安全管理协议和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使其符合工厂对安全生产的总体要求,避免由于他们不安全行为给工厂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因素。结合本单位对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分析,探讨加强对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的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做好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关键

任何工作要做好,首先要领导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在生产和维修施工项目实施中,单位领导对施工队伍的选定要根据安全生产要求和业务能力原则选出一些施工水平高,历年来安全管理到位,施工现场秩序好的单位作为重点合作单位,以安全生产优先,以施工资质优先,以施工质量优先,进行安全生产评价,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建立起一套严格程序进行评审,坚持安全一票否决制度,对无安全资质或安全资质不全的施工队伍,一律不让参与竞标。领导重视了,就能杜绝无证单位进场施工的可能,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促进生产、检修、改造项目的安全顺利实施,为工厂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2择优评审办法能保证合格外来施工队伍的进入

2.1通过公平的竞争,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外来施工队伍在招投标工作中,总是有现实或者主观上的种种原因,容易在竞争的投标者中,决定并接受低报价的投标队伍,而这又往往是以牺牲安全设备、设施投入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要求为代价的,加上他们多数是人员流动频繁的施工队伍,一直未能得到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安全技能训练。大多数施工队伍规模较小,他们对法律知之甚少,也没有安全方面的实际经验,对安全管理懂得不多,容易引发各种事故。因此我们在选择合格的施工队伍时规定:每一个施工项目合格施工队伍必须不少于两个单位,因为合格施工队伍单位太少,往往就会出现施工方因不投入安全生产的资金或投入不足,一旦现场安全管理抓紧了,施工单位就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理由和借口,从而减少安全生产的投入,这样往往会造成因工作进度时间紧迫而无法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给安全施工留下隐患甚至引发事故。

2.2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资质评审,保证进入生产现场的外来施工队伍符合要求

每个施工项目我们都会根据ISO9000文件和我们厂承包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评审。根据历年的招标情况,对施工单位以往的安全指标、经营业绩、资质等级、财务状态、人力资源等进行打分,通过单位领导和相关专家及安全管理专家的评议,选用施工能力强、安全管理水平强、人员素质高等能承担我们所委托业务的单位作为合格合作单位。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建立起一种有效机制,通过对施工队伍对安全知识和标准认知了解情况及实际施工能力的考核,保证了所选择的合同方在安全知识和标准及实际工作是合格的。

3加强工程和安全合同管理

双方签订合法的经济合同的同时还必须签订安全管理合同,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加强了安全管理。我们规定,每份合同必须有安全协议,合同才能盖章,合同才能成立和有效,安全协议是合同必须的内容。由于生产工作节奏日趋紧张,手续比较多,有时未来得及办理完善的经济合同,我们就在开工前签订安全协议。对于一些长期在企业进行工程施工并经安全考核合格的单位确认为合格的合作方,我们采用年度安全协议的形式进行。对遇到装置设备的紧急抢修,没有办法先办理手续的,经必要的安全协议直接委托进场施工。

4强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4.1建立项目质量、安全责任签约制度,每个项目都设立一个质量、安全责任人,签订质量、安全责任状,规定工期、质量、安全责任。通过责任状的签订,提高责任人的责任心,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4.2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力量,落实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分工,提高自查自改能力。现场管理全部由项目负责人管理,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实施负全面的责任,从合同谈判、执行;到现场管理,验收;付款,合同归档、设备移交全过程负责。同时设置专职的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由于项目的施工时间紧,怕安全生产管得严,影响施工进度,项目负责人往往注重施工进度而忽视安全生产管理,通过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提高了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力度,保证及时消除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一经查出就要求将工作先停下来,分析事故隐患的性质,研究采取整改措施,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同时根据现场检查的情况对其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促进他们主动管好施工现场,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5做好施工项目安全技术和生产装置危险因素交底

施工单位进入施工现场前,我们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技术和生产装置危险因素交底工作,让施工单位知道项目安全方面的要求,现场有什么危险源。同时我们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施工方案和相应安全技术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救援等措施,让施工队伍了解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通过采取必要削减风险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并对其组织者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考试保证安全交底落实到位。

6加强特殊工种安全管理

根据从事特种作业时,容易发生影响厂区各种化工装置物料、水、电、动力等正常运行或其他工艺设备、设施以及人员伤害、火灾、爆炸事故等情况,从而干扰工厂生产运行正常进行。针对拆除施工作业、起重、动土、电气、电气焊等危险程度大的作业,加强特殊工种安全管理,要求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当厂区有这一类作业时,我们经常组织检查,当施工作业出现与安全管理要求不符合时,责令其停止作业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才可继续作业。

7加强现场检查监督,发生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我厂为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成立了安全监督站,建立了有效的安全监督制度,对每个施工现场均派驻安全监督员进入现场监督检查,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事故隐患能够及时制止和消除,情况严重和一时难以解决的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发出现场安全通报,并作为以后确定合作方的考核依据之一。

8严格执行化工厂用火、临时用电、动土安全管理制度

用火安全管理制度、动土安全管理制度和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是我厂多年来经过不断补充完善保证工厂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厂内用火安全管理是化工厂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通过严格执行用火申请和用火监管制度,让动火人员知道施工现场的情况,有什么危险物质,可能发生火灾的情况,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以保证安全用火。临时用电一直是安全管理控制的重点,是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点,临时用电的制度实施,杜绝不安全的电器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坚持电工持证上岗作业,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实施施工动土作业手续,避免了不会出现因施工单位不了解情况盲目动土作业出现危及工厂地下管网和电缆的事故而影响生产。

9加强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

由于施工单位的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只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还不够,施工人员对现场的情况不太了解,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告知他们施工现场有关的安全问题,厂纪厂规,如何防止事故发生和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内容并进行考试,提高受教育者安全技能和自身安全保护意识。

工厂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我在浙江省市安吉县新三和服饰有限公司为期2周的实习。通过这次短期的实习,我对服装企业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我通过实习的各个环节加深了职业道德观的理解,培养了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

2.实习时间

我于XX年8月13至8月25日为期2周的实习。

3.实习单位

3.1实习单位地点及规模

新三和服饰有限公司在浙江省市安吉县天荒坪镇山河村。它是中外合资企业,是生产加工的经营模式。它拥有7625平方米的服装大楼,熟练员工200名,设备齐全,有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年生产能力可达30万件单棉服装。该公司坚持“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服务方针,精品意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产品质量稳定,在同行业中有着良好的信誉。

3.2实习单位主要业务

主营行业服装服饰女上装,主要生产面里料,辅料,羽绒,晴棉,床上用品,棉装,职业防护衣帽,单衣,羽绒服装等。主要市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海外市场(欧美、中亚、日本、韩国)。

3.3实习单位的历史与发展

新三和服饰有限公司是在年12月注册成立的,至今已快六年。在期间该公司遇到了不少的困难,经过经营者与员工的不懈努力克服了困难,让公司制度越来越完善,经营越来越好,知名度也在提高。

4.实习过程

我是在8月12号去新三和有限公司实习的,首先潘师傅对我大致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也让我跟后整理车间同事做自我介绍,这是我要工作的车间,同事看起来都比较和善,这让我比较宽心。潘师傅跟我讲了要做的工作并且让旁边的同事教我这么做,我时常犯错误同事们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还很热心的宽慰我,让我很感动。渐渐的我慢慢熟悉清剪线头,把脏污,画粉清洗干净、挂吊牌、备用扣等工作。

经过2周的实习我了解了服装厂的工厂管理制度是责任控制制度,该公司要分为以下部门:(1)厂长办公室(2)业务部(3)质管部(5)裁剪车间(6)缝制车间(7)后整理(辅工车间、整烫、检查、包装)(8)厂部办公室(9)设备部(10)餐厅部(11)后勤部(12)仓库。

各个部门都有其自身的职责,比如,厂长工作职责是:一抓人员,深入员工队伍,了解员工心声,在沟通中加强老员工的稳定。多渠道加强人员招收,设专人负责新工人的培训,保证车间生产所需人员。加强员工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加强技术骨干的挑选与培养,储备企业长期发展所需人才。二是抓货源,承接工厂正常及外放所需货源,并掌控业务实际操作流程。跟踪落实原辅材料,保证车间的正常生产,减少误工浪费。深入车间生产,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压缩工时,提高有效产出。将内销和外销定单合理衔接,尽最大量的处理库存面辅料。三是抓管理,根据个人特长,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分工,营造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分解各项指标计划,带领全体员工努力完成。明确工作职责按iso9000标准控制产品质量。加强执行力度,做到奖罚分明。加强各项费用的核算,控制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加强伙房、宿舍、保卫等后勤部门管理,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利用晨会检查上日工作情况,布置当日工作计划。

我在后整理车间,明白后整理工作职责是:一是辅工车间,核对工票与实物是否相符。检查首件与样品、工艺是否相符,保证质量。周密均衡安排每天生产,做到及时外放,保证交期。及时分清内外销产品的区别及线头、脏污的处理。按流转单,转交烫熨班。二是整烫,烫首件产品,按生产计划、交期进行生产安排。如发现工票与实物不符,及时查找上道。按工艺要求整烫每一个部位,保证质量。三是检查,检查对照样品、工艺是否相符。每捆抽查尺寸并做记录。做好新款首捆成品优先检验的信息反馈。交接必须按流转单交付,并留存根。不良品、粘污必须开出返修记录单,及时转到车间并记录时间,及时跟踪回收,保证数字的准确。四是包装,包装时对照工艺、洗涤、工票三者相符。按照装箱单进行包装,设专人清点包装。发货后,每天写出发货分析,报厂长,并保证入库数字准确。

还有领导对管理层的控制:一是每天晨会控制二厂上天的工作进度。二是月工作考核与工资挂钩。三是具体细节控制:1、考核指标中,有两项没有完成的,扣主要负责人工资的30%,有三项没有完成的,降职或降薪使用,或直接调理岗位。2、工厂定员生产,降低员工流失率,不高于30%,对所有管理人员下达招工任务,完成奖励,完不成进行扣罚,每少招一人扣50元。3、做好投产前的跟踪落实,凡是有落实不到位,造成停工待料的,扣责任人考核分5分。4、质量:加强质量的跟踪凡是造成50件以上批量返修扣班长工资50元,凡是造成100件以上返修扣车间负责人、考核5分,扣质量负责人考核5分,造成大批量返修扣车间、质量负责人20分。5、技术指导和班长以工时分钟、人员定员、质量、三个指标考核,每项指标完不成扣考核分5分。6、因个人原因给工厂造成损失在1000元以内的人员,扣当月工资的305,1000元以上元以内的,扣当月工资的60%。元以上的,调离岗位。7、各车间和部门工作流程执行iso9000标准,连续三次罚同一错误者,予以调离岗位等。

同时,我也知道了该公司的产管理制度主要指各部门之间的生产流程:业务—技术—仓库—裁剪—缝制—后整理—出库

具体控制如下:

(1、业务与客户承接定单,通过业务与客户协商确定工厂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确定投产及发货日期。

(2、技术科按客户要求,确保样板、样品与资料相符,并发船样待客户确认。

(3、仓库及时清点面辅料,齐全后方可投产

(4、裁剪与技术属上下道关系,裁剪车间待样板、面料确认后才能投入生产,并及时发现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能供应缝制车间生产。

(5、缝制车间要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给后整车间留出足够的时间。

(6、后整车间要做好与缝制车间的衔接工作,辅工车间要保证缝制车间的半成品,服务好班组,成品衣服要有序的在车间及各道工序间流转,确保产品质量保证按时发货

正因为公司管理制度的完善、各个部门的员工各司其责才让工厂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质量也有很高的保证。我明白了一个经营良好的公司必定有一套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

我还了解到一些关于服装方面的知识。真货是国外大品牌提供全套面料、部件、版型设计,到国内寻找厂家生产。质量合格的,正规渠道出厂的,就是专卖店里的“真货”。“原单货”(也叫余单、尾单)就是生产厂家从不到3%的“计划报废物资”中抠出一点,偷偷加工的成衣。它和“真货”的惟一区别,不过是“庶出”而已,数量较少。还有一种“原单货”,是因为种种问题,被品牌商拒收的“外转内销”,有时数量颇多。最常见的是颜色差异,即与外商要求的不一致,但是质量仍然能够保证。柔软型面料一般较为轻薄、悬垂感好,造型线条光滑,服装轮廓自然舒展。柔软型面料主要包括织物结构疏散的针织面料和丝绸面料以及软薄的麻纱面料等。挺爽型面料挺爽型面料线条清晰有体量感,能形成丰满的服装轮廓。常见有棉布、涤棉布、灯芯绒、亚麻布和各种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纤织物等,该类面料可用于突出服装造型精确性的设计中,例如西服、套装的设计。

5.实习结论

这次实习被分配到后整理车间工作,在公司的安排和老师的指导下,我积极参与整理车间的相关工作,对该公司的管理制度、一些部门的职责、生产流程、服装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指导老师、同事们的关怀与热心帮助,团队合作精神与敬业精神。

6.实习小结

工厂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 对策

某化工工厂从2000年起始,10年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2起,合计伤亡234人(死亡事故2起,死亡4人;重伤事故3起。重伤3人;轻伤事故47起,轻伤227人)。为了总结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更好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对2000―2011年该工厂发生的52起生产安全事故,共计伤亡234人,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的事故类别对工厂职工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物体打击5人;车辆伤害5人;机械伤害7人;起重伤害2人;触电1人;高处坠落9人;火药爆炸188人;其他伤害17人。可见,因火药爆炸、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其他伤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分别占总伤亡人数的80.3%、3.8%、3.0%、7.3%,因此,火药爆炸、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其他伤害为该工厂应主要防范的事故类别,火药爆炸的事故具有群体伤害的特点,高处坠落、机械伤害是个体伤害,其他伤害是一些边缘作业,生产过程中应重点控制火药爆炸事故,防止事故反弹。

对52起(合计伤亡234人)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事故原因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发现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造成的是3人;因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造成的是8人;因生产场地环境不良造成的是8人;因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造成的是12人;因劳动组织不合理造成的是2人;因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造成的是183人;因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造成的是14人;其它原因造成的是4人。由数据分析可知,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及其他原因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分别占总伤亡人数的5.1%、8.1%、85%、1.7%,因此,管理缺陷是该工厂引起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为此,工厂加强安全管理,提出“安全无小事,无事当有事,小事当大事”的安全管理原则,修订、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坚持“一岗双责”,狠抓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安全管理实行管理制度化、检查表格化,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制定安全生产“十条高压线”( ①工厂所有涉及火工危险品作业的合同签订必须先经过安全评审;② 工艺、技安守则、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闭卷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准上岗;③ 新产品开工前、产品复产前、新工房、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生产前状态检查,由各业务主管部门分别签字认可后才可开工;④ 工艺、技安守则、生产流程或工艺布置图变更时必须履行审批手续;⑤科研试验必须严格执行各阶段安全评审,项目负责人对科研试验全过程的安全负责;⑥ 火工作业必须有领导现场带班,严禁以会议、婚丧嫁娶等为借口不带班生产;⑦ 危险化学品进厂时必须有合格证和危险化学品特性说明书,严禁购置和使用无合格证、危险特性不明的危险化学品;⑧ 场地出租必须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严禁将场地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公司或个人;⑨ 安全措施和隐患整改不到位不得生产;⑩ 火工生产、科研、试验必须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

并以此为为切入点,按照事故预防措施三要素并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提出“一个树立、二个坚持、三个强化、四个加强”生产安全对策:

(一)树立求真务实,安全为先的思想。全体员工树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敬畏责任、敬畏安全、敬畏生命的态度工作。

(二)坚持责任落实到位,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和每位员工,做到100%全覆盖。

(三)坚持隐患排查治理彻底。将其纳入日常安全管理体系,首先采取动态排查,落实岗位操作人员、班组、分厂、职能部门四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按职能分工对责任区履行检查职责,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实现闭环管理。

(四)强化全员“三按三办”。工厂提出“领导干部按照制度办、科技人员按照科学办、员工按照操作规程办”的工作要点,即各类人员做工作应依“法”办事。也就是说工厂各项管理制度、工艺操作规程、技安守则等技术文件就是内部管理的“法”,是长期生产实践的结晶、经验的积累、有些是沉痛的教训换来的。工作中,要依“法”来对待。

(五)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厂安全教育培训理念是“培训不到位、人人是隐患”,以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和安全能力为主,逐步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防范能力。

(六)强化安全检查与考核。各职能部门以人、机、物、料、法、环为切入点,做好各自职责范围的检查、指导与考核工作,对查出的问题要提出整改要求,跟踪落实情况。

(七)加强对危险作业生产过程的细节管理。在危险作业和临时、变更、异常作业时做好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对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要充分论证,进行细节管理,张贴上墙,并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教育,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生产各环节的安全。

(八)加强事故应急管理。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综合预案学习、演练,并通过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及时修订预案。应急物资及装备要建立台账,定期检查,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使其始终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通过采取如上有效对策,使工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连续五年无任何重大生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