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远程医疗会诊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远程医疗会诊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远程医疗会诊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方案范文第1篇

县医院PACS建设方案

针对我国医疗改革要求和县医院现状,方案根据以往的项目实施经验对系统建设的关键点进行阐述。确立建设目标,进行整体系统构架。对于系统的安全性,流程的合理性以及电子病历的整合进行重点设计。

1. 建设需求目标

通过实施PACS建设项目,将实现主要影像检查设备数据的计算机管理,随着数字化医疗设备的更新,逐步实现全院影像检查的数字化以及与临床科室间的影像、文字信息共享。整个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四部分内容:实现医学影像信息(放射科)的计算机管理,包括图像的采集(受设备条件限制)、存储、显示等功能,逐步实现放射科的数字化阅片;实现检查科室(与影像有关的窥镜、超声、病理诊断科等)内部的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包括预约登记、检查、报告等环节的计算机化,实现检查科室信息系统(RIS);实现临床科室与检查科室、检查科室与检查科室之间申请、报告、图像信息的共享,实现HIS与PACS的集成;实现社区医疗管理;省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的院外医疗管理活动。

2. 设计构架

根据医院的需求目标,TCL所设计的系统具备了连接所有影响设备、全院诊疗信息共享的特点。连接的影像设备包括放射类(CT,核磁,DR,胃肠,核医学等)和视频类(超声,内镜,病理等)。全院诊疗信息共享做到了检查信息共享和管理信息共享。其中,检查信息共享做到了检查科室的诊断信息可以互相参考,如:在做超声检查的时候,可以参考该病人的DR图像、病理检查、检验信息等,以便医生更准确的诊断。对于临床医生,可以根据病人在本院做的所有检查信息及诊断结果作为参考,为病人做出最准确的诊断结果。而管理信息共享是指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无论是在临床科室、病房还是放射科、内镜室,都可以根据权限获得病人的检查信息、检查状态、收费情况等信息。

3. 流程的合理化设计

TCL结合多年在医疗行业得丰富经验,设计了合理的流程设计,这包括不同检查类型的流程设计和急诊及特殊病人检查的流程设计。针对不同的检查科室,设计了不同的系统流程,以方便医生最快的完成医疗业务,如:CT的检查过程是由技师完成,医生根据影像做诊断;而超声的诊断是由医生完成检查并同时做诊断报告,基本要求及时出报告。对于危重病人、急诊病人及其他特殊病人的检查,允许跳过一些如预约等流程,还可进行优先叫号,甚至不需要叫号就可检查。并在系统中提供特殊标记以优先处理该类型病人的信息。

三网融合为核心的家庭/社区医疗网络建设方案

目前,医院信息化的目的是让基层医院和上级医院能实现信息共享,TCL可以帮助医院实现这种需求的同时,还能让患者不出家门就能看病人。2011年初,TCL集团与河北大学合作,携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三网融合基础上的远程医疗与健康照护系统。通过这套系统,患者在家中就可以把自己健康状况的数据传输到医院,供医生进行诊断。医生也可以远程判断患者病情有无变化,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该系统的核心构架是:以病人、远程医疗设备、第三方医疗资源(医院、诊所、健康中心、保险公司、健身会所等)为平台的三大构成要素;HousPital平台的模块化设计,能快速建立远程医疗健康照护的各类应用。这套系统已具备了多种设备数据的传输能力和多项服务提供能力,包括:孕妇的胎心远程监护、远程心电监护系统、血糖/血压远程监护系统、远程睡眠监护系统、远程健康照护专家等。

在县级医院的合作项目中,TCL集团将为每家县级医院提供欢网支持能力,即:每家装备TCL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医院将来都可以实现和欢网的互联,这些医院的患者都可以在家上实现和医院的健康数据传输和共享。

基于区域协同的远程医疗系统

TCL的区域协同远程医疗系统是通过远程医疗系统,获得省地市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是方案的核心,并最终使得县医院能够依靠获取的资源提升诊疗能力。远程医疗系统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远程会诊:远程协同医院医生可以将疑难病历发送至会诊中心会诊服务器;专家会接受到信息(手机短信)并在网上完成会诊。

病历集成:各远程协同医院的影像备产生的数据将由集成网关进行集成,形成结构化的电子病历数据存入远程服务系统。

一体化的会诊报告系统:形成统一的一体化报告,包含不同影像设备所产生的数据。

其中会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会诊中心的管理:会诊中心主要包括会诊医生以及医生出诊安排的管理;会诊医生除包括基本信息外,还应包括专长方面的信息,需要维护会诊医生的出诊安排表,以便申请会诊时参考。

会诊的申请:申请会诊时应能够方便地查看会诊中心的当前状况,会诊专家以及专家的出诊安排,会诊时支持将普查人员的基本信息自动提取到会诊申请中。

会诊的预约:会诊中心在收到会诊后,根据会诊申请的要求确认会诊专家,并将预约的信息反馈给申请者。

会诊资料的准备:当会诊申请得到预约后,申请者应该在会诊开始前将有关的会诊资料传送到会诊中心。会诊资料应包括普查的所有信息(数据和影像等)。系统支持会诊资料的目录功能,以帮助会诊人员核对资料的完整性和快速地定位信息。

远程医疗会诊方案范文第2篇

远程医疗就是利用各种通讯和电信技术,将医疗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用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远程医疗服务主要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咨询、远程监护、远程教育等。远程医疗对于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医疗服务,增加医疗覆盖,提高落后地区医疗水平,减少医疗错误以及教育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政策支持和市场巨大,目前国内正掀起一波建立远程医疗系统的热潮。很多厂商各显神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以电信网络、互联网、卫星等作为载体,通过视频会议、流媒体传输等技术手段开发了很多远程医疗系统和解决方案。但需要指出的是:技术手段在远程医疗中固然非常重要,没有现代化的信息传输和通讯技术,远程医疗绝不会实现。但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远程医疗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和业务模式。离开了医疗这个核心,远程医疗只能是空中楼阁,是先进技术的堆积。因此,只有将技术与医疗业务、流程、管理和运营相结合,才能发挥远程医疗应有的作用。

其实,国内一些地区至少在2005年前就已经建成了远程医疗系统,其中一些项目甚至可以覆盖全省。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项目中能够良好运行,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寥寥无几,这表明是远程医疗本身还存在着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远程会诊只能在具有资格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并且会诊双方医生之间是咨询关系。但是,通常远程会诊双方在设备、技术、知识和业务水平等方面相差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申请医院所作的检验、检查和诊断是否规范准确?申请医生能否为会诊医生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会诊医生能否根据申请医生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给出正确的咨询意见?下级医生能否真正理解会诊专家的建议,并对患者做出正确的处置?会诊双方医生是否有完整合法的记录?一旦出现问题责任如何认定?这些问题都是困扰远程医疗具体实施的流程和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远程医疗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目前,很多地方远程会诊没有收费标准,即便一些地方有收费标准,远程会诊费也是属于自费项目,医保不能报销。另外,远程会诊是按次收费,不管患者对会诊结果是否满意,是否达到了真正的效果,患者都要缴费。

远程医疗会诊方案范文第3篇

本系统基于互联网技术,采用B/S结构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它简化了客户端软件,只需装上浏览器作为客户端应用的运行平台,而将所有的开发、维护和升级工作集中在服务器端。客户端使用浏览器上网,向Web服务器提出请求,Web服务器对请求予以处理,查询数据库,再将查询到的信息组织成HTML页面返回给用户,显示在用户的浏览器上,从而构成一个三层结构的B/S模式。

2实现流程系

每个子系统根据功能需求分成相应功能模块,例如通信模块、视频采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等,各模块之间功能相对独立,相互之间协同工作,进行数据交互。⑴远程临床咨询系统是远程健康保障系统的核心系统,由专家信息管理、病历信息管理、远程专家咨询三个模块组成,基层医院或病人可通过电话联系或上网登录到远程的会诊中心的管理系统中,在多点会议控制单元(MCU)上预约会诊,会诊管理系统通过查询专家系统数据库,确认是专家库中的专家、教授,并与之联系会诊或门诊的时间。会诊中心根据业务需求安排会诊室,每个会诊室根据每例会诊需要的时间计算安排会诊,中心与基层医院确认会诊专家、会诊室及时间。会诊预约成功后,MCU服务器通知基层医院,随后基层医院向中心挂号,挂号系统自动录入,传送病人的病历给电子病历系统。会诊当日,基层医院的用户只要在远程医疗客户端软件的登录界面中选择相应的会诊中心的名称并输入相应的会诊密码即可参加会诊。会诊医生可实时地,面对面地与基层医院的医生和病人交流,同时通过系统调出病人的电子病历进行详细分析、诊断病情,并提供治疗方案。每次会诊成功后,把会诊记录反馈给电子病历库,同时在结算中心和会诊医生库中各增加一条记录,以便每月与基层医院和会诊专家结算费用。远程培训系统模块是系统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培训系统包括在线学习模块、实时交互学习模块和教学资源下载模块三个子模块。远程培训系统与培训资源数据库和专家信息数据库进行关联,并且进行数据交互。视频会议系统模块将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实现视频会议功能。系统中心医院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将各地方医院连接起来,实现交互式的信息传输,从而实现医院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间音频、视频交流,保证每个视频地点都能通过视频系统参与整个系统的视频会议。

3实现方案

系统的实现平台。该系统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多功能会诊/培训/监控系统平台,整套系统由多台服务器和系统软件组成,架设在网通数据中心,系统总的出口带宽为200M,可允许200个会诊中心同时进行实时的具有音视频功能的远程会诊或培训。整个会诊平台上可以开设1000家远程会诊中心,容纳10万家会诊会员用户,会诊中心采取分级管理,即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会诊中心,每个会诊中心可以独立开展远程会诊服务,且具有完善的会诊管理功能。人机交互界面。系统要求具有良好的网络特性和友好的人机界面,因此,系统实现平台拟采用。根据系统模块组织结构和用户需求分析,人机交互界面包括远程培训界面、远程临床咨询界面、视频会议界面以及系统管理界面,各界面之间可进行切换。数据的组织形式。系统包含培训资源、专家信息、咨询病历三个数据库,数据库设计是系统实现中重要的环节。本系统拟选用Oracle9i作为数据库平台来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数据库系统和个性化健康服务系统。

4结语

远程医疗会诊方案范文第4篇

地震发生后,318国道在雅安市雨城区境内路段塌方,道路中断;210省道芦山县至阿坝州小金县段也因塌方中断;宝兴县境内道路严重损毁,一度成为孤岛……道路中断导致大量危重伤员无法被送到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进行救治。虽然运输机和直升机可将伤员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出灾区,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大量伤员的医疗需要。远程医疗早在汶川地震的救灾中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这一技术,多名专家同时会诊一个危重伤员,为伤者提供了最好的医疗救助,最大程度地挽救了伤者的生命。随着远程医疗系统平台的广泛建设,各地以具有高水平专家资源和医疗技术资源平台的大型三甲医院为中心,建设了医学专家和患者之间的全新联系,使患者在原地、原医院就能接受千里之外专家的会诊及治疗。在此次雅安芦山县地震中,各家医院的远程医疗平台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些挽救生命的瞬间

4月20日,8:02。四川省雅安地区发生的7.0级特大地震牵动着北京白衣战士的心,他们希望能够为灾区人民尽点微薄之力。8时37分,北京天坛医院远程会诊中心立即安排会诊值班人员与四川省相关会员医院取得联系,并询问当地医院地震受灾情况。院领导要求会诊中心凡有需求会诊的伤员,医院将竭尽全力给予支持,确保诊断快速准确。同时该院为地震受灾人员建立了绿色通道,跟相关专家进行了连线,以保证会诊能够顺利进行。

4月20日,11:30。随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北京天坛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值班人员杨婕迅速拿起电话,“我是四川省大邑县骨科医院影像科医生廖海林,我院收治一名因地震头部受伤的中学生,请求贵院帮助会诊。”受伤的这名男学生今年14岁,4月20日上午地震时,因慌乱从高处楼梯上跳下来摔倒,导致双腿跟部损伤,头部颅压增高,并伴有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被送到当地骨科医院救治。由于该院没有脑外科经验,于是求助于北京帮助,希望尽快做出诊断。”

接到会诊任务后,北京天坛医院会诊中心高度重视,及时将病例资料、影像信息转给神经影像专家尚京伟主任,他详细询问了病人的临床症状、既往病史以及治疗情况,对CT影像所反映的脑部情况,如脑实质内、额顶枕纵裂内、双侧乳突及颅骨、双侧眼眶及鼻窦内、双侧大小脑半球形态、脑室系统大小及脑沟裂等重要结构以及双侧额颞顶头皮组织有否损伤都进行了仔细分析,并于11时50分做出了诊断报告,为抢救灾区伤员的生命争得了宝贵时间。

北京天坛医院情系灾区及快速、高效的工作姿态,赢得了灾区同仁的赞誉。

4月20日,闻讯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总医院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救援工作部署会议,对远程医学抗震救灾进行了部署。医保部立即组织开通面向灾区服务的远程紧急会诊,包括总医院与总医院、西南医院和37医院、成都新都区中医医院和42医院奔赴地震灾区的救护车的远程会诊。

4月20日,19:05。总医院与42医院地震救援队救护车远程系统联通。

4月20日,13:00~次日1:00。骨科唐佩福教授为成都新都区中医医院10名地震骨折伤患者进行了远程会诊,为每位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手术方案的指导。

4月21日,1:30~3:00。急诊科田万管和肝胆外科项灿宏主任二位专家为一名12岁地震腹部挤压伤患者进行了远程急会诊,初步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和内脏裂伤,指导救援队进行抢救,及时在手术车上进行了剖腹探查,发现脾破裂伤和胰腺损伤,抢救成功。

4月21日,2:00。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抗震救灾医队第三批人员携带一台远程会诊车、骨科医疗器械等灾区急需医疗物资和药品向灾区“挺进”。

远程医疗会诊方案范文第5篇

2012年是我国全面进入医疗信息化改革深入发展的一年,陕西省人民医院作为省属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承担了全省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康复等重要任务。为了深化改革,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进程,2012年陕西省人民医院果断全面启动了全院PACS系统建设项目。项目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全院级PACS基础平台(数据中心、网络平台等),实现放射科、超声科、腔镜中心、病理科、核医学、眼科、五官科、脑电、心电等科室PACS建设及PACS与HIS/EMR等系统的融合,并向临床提供影像数据,项目受到上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并被列为陕西省卫生厅重点项目。陕西省人民医院院级PACS系统项目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功,也使医院成为了陕西省远程会诊省级中心,肩负起了全省远程会诊的重任。

院级PACS是起点

陕西省人民医院全院PACS项目选择了华海公司为其实施。为了提供最优的项目实施服务,华海公司组建了专业的项目团队,采取整体部署,分步、同步、异步多线程的项目管理方法。陕西省人民医院的放射、病理、检验等科室在项目实施前,都做过业务信息化的初步探索,但均局限于各个科室内部,以单机或科室级的应用为主,数据无法互联互通,信息孤岛大量存在,由此产生了较多的管理盲点,信息化为医院带来的便捷性与支持度严重不足。为了彻底改变现状,全面满足医院业务需求,医院组建了全新的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实施前期进行了完善的需求调研,医院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与华海公司专业技术工程师一起研究探讨,为医院量身定制最适合的设计规划方案。

在本次项目网络安全建设中,医院依照华海公司网络安全建议,针对医院的情况,在所有的应用终端接入PACS网络之前,对计算机进行了全面病毒检查,所有存储硬盘格式化并重新安装系统,来保证全院PACS系统网络的安全性。

用先进技术应对挑战

医院放射科在本次项目建设前,已经使用华海PACS产品多年,但系统版本已较为陈旧,难以全面满足科室现今业务的需求,为了更好地保证放射科业务应用要求,华海公司专门为放射科制定了完善的系统升级方案,既实现了科室业务的全新扩展,同时又保证了科室应用的延续性。医院认为新版本PACS系统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功能的维护及完善,全面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易用性,解决了PACS系统产品功能惯常产生的只进不出、遗留冗繁的弊端。与此同时,增强条码打印机参数设置功能,设置了不同条码纸张模式,医生能够实时观看到条码的布局和整体效果。系统能将不同设置进行记录和累积,一些经典设置能够快速地应用于新安装科室,加快系统实施的速度,降低产品安装难度。陕西省人民医院还在系统中设置了更加严格的权限控制,并有效优化了流程,简化了患者信息输入界面操作步骤。

按照陕西省人民医院的要求,华海PACS项目团队在数据融合工作的同时,又展开了超声科PACS系统以及腔镜中心PACS的实施部署工作。华海PACS项目团队在超声科、腔镜PACS系统实施前,对医院超声科原单机软件中所有历史患者诊断数据进行备份,在对超声科、腔镜历史患者诊断数据备份充分分析后,通过细致认真的工作,运用华海公司特有的数据迁移工具,全面完成了科室历史数据迁移。在全院PACS建设中,为配合超声科更好地完成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任务,PACS系统子模块MedUS超声图文信息系统中专门定制了脑卒中筛查模块。该模块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先评估后检查,免去患者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

医院病理科在本次项目建设前也已经使用科室级PACS多年。为了保证科室的历史影像数据能顺利迁移到全院系统中,华海PACS项目组现场分析病理科的历史数据结构,耐心检索数据库信息,最终将病理科历史影像数据全部迁移,保证了病理科患者资源的完整性,使科室业务不受新软件上线的影响。

陕西省人民医院全院PACS系统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时间为轴线,围绕患者在院内检查的全过程,提供了详细、完整的患者检查信息、检查影像的检索调阅。临床医护人员可以在任意时间、在任何一台临床PACS站点上随时随地检索调阅患者的相关影像资料,为陕西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医疗、科研、教学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查询和数据共享平台。

迈上远程会诊省级新阶梯

陕西省人民医院作为陕西省远程会诊省级中心,肩负全省远程会诊重任。陕西省远程会诊平台试点项目在华海公司的积极配合下,以陕西省人民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作为会诊专家端医院,上接卫生部直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实现高端远程会诊;向下接通:府谷、洛川、富平、镇安、城固、彬县6 个县级医院,实现基层远程会诊;会诊数据与调度中心设置在陕西省卫生厅,实现全省统一管理。

专家声音

华海盈泰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杰

2012年3月,华海全面启动建设陕西省人民医院全院医学影像信息化平台项目,为了这次与院方的合作,华海公司提前在内部选拔人才,组建最优秀的技术团队进场实施。目前项目已经顺利验收,系统上线使用,院方使用情况反馈良好。华海在行业内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目前众多老客户也如同陕西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一样,需要产品升级,升级后的产品会更加符合信息化发展和医院自身发展的需求,使科室工作更加合理化,随着全院PACS的上线,可以及时向临床提供影像数据。

对于华海而言,每一次的现场实施,其实都是我们与客户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无论是信息科还是使用科室,都是通过不断磨合、共同克服苦难最终达到系统实际顺畅运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