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远程医疗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方案》指出,县级公立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十二五”期间要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巩固深化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的长期合作帮扶机制,经批准可在县级医院设立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不过,如何能够让患者对基层医疗增加信心,这对于医院来说是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
协作模式
改变就诊模式
在当前的医疗体系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地位不言而喻。无论是基础的HIS等医疗系统,还是预约转诊平台、远程影像会诊、“医联码”等应用,都离不开IT架构的支撑。如今,针对就诊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医疗协作模式开始崭露头角。
“对于‘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思蜀援川’项目无疑是一个有效途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大光华卫生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国恩近日在《协作模式引领医疗卫生体系变革――“思蜀援川”医疗卫生项目效果评估报告》(下文简称《报告》)会上表示,“这一项目提升了医疗的‘可及性’”。
2008年的5・12大地震使我国四川等地区遭到了巨大的损失。灾难发生后,思科投入约3.25亿元人民币,与中国有关方面一起启动了“思蜀援川”项目。这一项目从基层医疗的基本点出发,主要包括了协作式医疗技术(包括远程医疗和院内互联)和区域协作医疗网络云技术。
刘国恩认为,“思蜀援川”项目在医疗协作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果:
一是基于医院内部协作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网络化的应用和符合医学要求的网络设备(包括提高临床效率的解决方案)。
二是基于医院之间协作的解决方案,各远程医疗中心配备了思科网真系统,通过网络相互连接,从而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培训和远程影像诊断。同,移动医疗车上也配备了思科网真。
三是基于整个区域协作的解决方案,区域协作医疗网络云平台以数据中心作为集散节点,将农村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大型综合性医院和卫生局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云。
《报告》认为,区域协作医疗网络云有别于传统的医疗服务的提供模式,通过信息技术,它能够在医疗网络的不同层级上使得各医务人员交流互动并实现资源共享。
协作在“思蜀援川”项目中的另一个体现,就是两辆设施齐全的移动医疗车,其中一辆配备了思科网真系统,用于开展农村地区的心理康复治疗及培训;而另一辆医疗车则配备了各种诊断设施,包括数字X光机、彩色超声和血液生化分析仪。第二辆医疗车主要由汶川县人民医院负责运营,穿梭在汶川的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车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远地区患者也能够享受到先进的医疗技术。
“医疗体制改革既有体制方面的因素,又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余晖表示,“在技术层面,协作模式能够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更快地实现变革。”
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在今年1月召开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在讲话中表示:“要通过改革和能力建设,在较短间内使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至少有1所医院达到‘二甲’水平,显著降低县级医院的县外转诊率,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众所周知,将患者留在基层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就是提升基层的医疗水平。
英国Intertek天祥医学检验所总经理陆培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曾表示,由于医疗资源和信息的不对称,基层医院病人较少,人们更愿意相信大医院。但是,拥有足够医疗水平的医生又很难去到基层服务。“一个医生如果要下基层,必须要在自己本职工作完成且有精力的情况下才能去,甚至还要和自己所在的医院请示、得到审批,所以下基层在现实情况下很难做到。”陆培表示。
以“5・12”地震前的汶川地区为例,当地的医务工作者亟需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医疗服务的质量。然而,除了培训经费有限以外,实际上也很难有办法对分散在偏远农村地区的医护人员进行全员的、经常性的培训。
《报告》中提到,“思蜀援川”项目的远程医疗技术使得接受培训和为患者提供服务之间不再相互冲突。例如,在地震之前,汶川县的龙溪乡卫生院每年最多只能派出两位医师奔赴乡外接受培训,而远程医疗系统就位之后,卫生院全部6名医师都能定期接受培训。
同,远程医疗网络将汶川的医务工作者与整个四川乃至全国的医学专家都联系了起来。现在,远程医疗网络在汶川的站点平均每月有4.5次被用来进行远程培训。
作为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思科一直致力于数字化医院的规划与建设,拥有在全球范围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合作的成功经验,自2005年以来已经连续八年参加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思科非常重视在中国医疗领域的投资和发展,致力于同各级政府、医疗单位和行业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医疗改革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事业的创新发展,思科于2010年与CHIMA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思科一直致力于成为云计算和云服务方面的引领者与核心驱动者之一。思科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企业事业部总裁张思华先生表示:“思科的云战略就是使用户居于中心,将网络作为云的运作平台,通过为用户部署云服务,来确保其协同、创新和安全地开展业务,从而进一步加速云服务业务的不断发展。同时,思科还将通过丰富的云生态系统,帮助客户部署经过全面测试、行业最佳的整体云解决方案,并最终将自身打造成为基于网络平台优势提供云服务的市场领导者。”
随着云计算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思科着力研发将云计算技术运用于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思科在此次大会上展示了其创新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能互联医院解决方案,包括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中心和虚拟终端、智能互联-思科移动和无线解决方案和医院内外统一协作医疗解决方案,以及协作式医疗技术(包括远程医疗和院内互联)和区域协作医疗网络云技术在思科“思蜀援川”项目中的应用。
对医疗机构而言,大量的业务应用数据、临床检验数据、医学影像数据对网络的带宽、可靠性等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思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中心和虚拟终端技术,先进的高速万兆级局域数据网络技术以及数据、语音、视频、楼宇观察等各类信息网络的全面融合技术,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面向未来的网络基础设施,从根本上保证数字化医院的运行。
与此同时,思科的移动和无线解决方案为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和访客提供无所不在的移动网络接入服务,集成化安全特性可以为保护敏感的患者数据提供先进的身份验证和加密技术。全面的思科网络和先进的管理工具可以提供集中、经济有效的管理并确保可靠性。
思科提供的统一通信(基于IP网络的多功能语音及视频电话技术)、思科网真(高清数字视频会议技术)、数字媒体系统(基于IP网络的信息发送与显示平台)等主要协同技术优化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为医护人员提供无缝整合的数据,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业务信息,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可靠的、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下载“掌上医院”手机APP,身体不舒服时,就通过手机实时挂号,直接赶往医院就诊。
住进医院,生命体征动态监测系统,会通过患者手上腕带追踪和智慧床垫实时测量,病人身处何处、健康状况等信息都明明白白地浮现在屏幕上,一有异常,信息系统能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这些情景已经或正在成为我们身边医院的新常态,这背后是智慧医疗产业的强大支撑。来自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智慧医疗企业,正用这些前沿的技术、产品和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实现这些可能。他们改变了医院诊疗和病人就诊模式,让“看病”这个老大难问题,变得轻松起来。
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努力实现从“天堂硅谷”到“智慧e谷”的跨越,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其中,智慧医疗产业成为一股发展迅猛的新力量。目前,该区已经集聚了医惠科技、银江股份、和仁科技、创业软件、泰格医药、好络维等一批“智慧医疗”创新企业。
随着“杭州国家高新区智慧医疗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点该区,该区也明确了发展智慧医疗产业的蓝图:大力发展智慧医疗网络服务业及其装备制造业,力争用10年时间将打造出一个千亿级的智慧医疗产业基地。
“智”解看病烦:
医院“聪明”患者舒心
一次次排队,一次次拿报告,一次次缴费……一提起去医院看病,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
在大医院,医生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稀松平常,面对一拨又一拨如潮的病人,他们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否则小小差错就可能导致激烈的医患矛盾。
信息经济时代,智慧医疗企业应运而生,他们让医院变得信息化、人性化、智慧化,同时也减轻了医患双方的负担。在位于高新区(滨江)的医惠科技的模拟医院,我们见到了这样的情景:
在自助机上完成自主挂号后,在候诊时,患者先到医院的自助评估机前,自己做一回医生。按照屏幕要求,患者依次自主录入血压、血糖、温度、身高等基本信息,提前完成医生要问的基础性问题,然后到门诊系统和护士确认。轮到患者看病时,医生的电脑页面上已经有了他的基础信息,大大节约了病人的就诊时间。
对于身体虚弱的患者,营养点配餐管理系统通过二维码腕带,随时了解病人信息和身体状况,为病人提供流动点餐服务,避免出现食物禁忌的情况。
在输液室内,有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维持秩序。输液前,医生先刷一下患者手腕上的腕带及输液器上的条码,确认信息无误,再进行输液。
育婴室里,婴儿纤细的手臂上被戴上小小手环,手环里嵌入智能芯片,随时追踪婴儿的行踪;有人把婴儿抱出育婴房,警报器就会报警。
从患者的状态,到医疗器械消毒,到药品分发以及医疗垃圾收集处置。医院的每一个环节都被信息化、智能化,这都是智慧医疗信息平台在出力。
医惠科技的服务对象已遍及600多家国内医疗机构,对医院内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从数据、业务流程、管理、服务等多方面为智慧医疗提供支撑。
在高新区(滨江),还有服务对象达3000多家的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创业软件;拥有电子病历系统、临床数据中心(CDR)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数字医疗信息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和仁科技等一大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智慧医疗企业,为缓解看病难提供技术支持。
24小时守护:
健康管理如影随形
移动互联网是个放大器,搭起了医院――患者――亚健康人群的桥梁。急病上医院,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如何改善?在高新区(滨江),有一家公司在国内率先专注“移动智慧医疗”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企业――好络维。
该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平台,搭建了以区域(省级)医疗为龙头,向下连接市(县)二级城市医院乃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级医疗体系,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百姓在社区服务中心就可享受到大医院的专家服务。
公司的专业便携医疗设备进入百姓家庭,可将监测的人体生理参数远程传输到医院平台,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大医院提供的精准的个性化医疗服务,提醒你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在杭州,这样的产品和平台已经得到应用,服务患有慢性病的基层百姓。作为桐庐一项惠民工程,桐庐县卫生局在各乡、镇、村建立远程诊疗点,利用好络维公司的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仪、腕式监测呼救定位器及无线网络血压计、心电采集器等检测仪器和设备,建立以心电诊疗、血压为主的分级远程健康管理网络平台,共发放2000多台监测设备终端。
医生虽然不能随时在你身边,却有一个24小时运转的监测平台守护你的健康,成为你生命的卫士。
项目运行近3年来,监测人次超过18万人次,其中血压监测16万例,单导心电监测1万余次,多导心电1万余次,远程心电会诊500余例,新发现心脏、血压问题病人800余例,处理紧急呼叫200余例,成为了桐庐县名副其实的“生命网”,为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高新区(滨江),像这样专门从事远程医疗系统研发的企业还有不少。华为杭州研发中心推出的智慧健康协作应用解决方案可以实现远程会诊等诸多功能。该区另一家企业银江股份,也把智慧医疗作为重要发展领域,生产开发了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移动临床信息系统等众多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2014年8月开始,高新区(滨江)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开始启动,“智慧医疗”项目将逐步落地。目前,该区卫生局正在与好络维等企业进行洽谈,引入更多新智慧医疗产品服务本地居民。
目标千亿级:
智慧医疗规划新天地
在高新区(滨江),智慧医疗产业不仅有落脚之处,更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在高新区(滨江)西部入城口,该区规划了5.6平方公里的智慧新天地,并在智慧新天地建设智慧医疗产业基地。
智慧医疗产业基地项目主要功能分为产业发展、服务配套、基础设施三大类,规划总面积88.27公顷。据初步测算,智慧医疗产业基地总投资将达到150亿元以上。
在这片三江交汇、山水相望之地,作为浙江省“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创新综合试点,智慧医疗产业基地将重点培育和发展智慧医疗网络服务业和智慧医疗装备制造业,打造“智慧医疗”产业集群,实现智慧医疗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联动发展。
2012年是我国全面进入医疗信息化改革深入发展的一年,陕西省人民医院作为省属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承担了全省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康复等重要任务。为了深化改革,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进程,2012年陕西省人民医院果断全面启动了全院PACS系统建设项目。项目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全院级PACS基础平台(数据中心、网络平台等),实现放射科、超声科、腔镜中心、病理科、核医学、眼科、五官科、脑电、心电等科室PACS建设及PACS与HIS/EMR等系统的融合,并向临床提供影像数据,项目受到上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并被列为陕西省卫生厅重点项目。陕西省人民医院院级PACS系统项目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功,也使医院成为了陕西省远程会诊省级中心,肩负起了全省远程会诊的重任。
院级PACS是起点
陕西省人民医院全院PACS项目选择了华海公司为其实施。为了提供最优的项目实施服务,华海公司组建了专业的项目团队,采取整体部署,分步、同步、异步多线程的项目管理方法。陕西省人民医院的放射、病理、检验等科室在项目实施前,都做过业务信息化的初步探索,但均局限于各个科室内部,以单机或科室级的应用为主,数据无法互联互通,信息孤岛大量存在,由此产生了较多的管理盲点,信息化为医院带来的便捷性与支持度严重不足。为了彻底改变现状,全面满足医院业务需求,医院组建了全新的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实施前期进行了完善的需求调研,医院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与华海公司专业技术工程师一起研究探讨,为医院量身定制最适合的设计规划方案。
在本次项目网络安全建设中,医院依照华海公司网络安全建议,针对医院的情况,在所有的应用终端接入PACS网络之前,对计算机进行了全面病毒检查,所有存储硬盘格式化并重新安装系统,来保证全院PACS系统网络的安全性。
用先进技术应对挑战
医院放射科在本次项目建设前,已经使用华海PACS产品多年,但系统版本已较为陈旧,难以全面满足科室现今业务的需求,为了更好地保证放射科业务应用要求,华海公司专门为放射科制定了完善的系统升级方案,既实现了科室业务的全新扩展,同时又保证了科室应用的延续性。医院认为新版本PACS系统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功能的维护及完善,全面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易用性,解决了PACS系统产品功能惯常产生的只进不出、遗留冗繁的弊端。与此同时,增强条码打印机参数设置功能,设置了不同条码纸张模式,医生能够实时观看到条码的布局和整体效果。系统能将不同设置进行记录和累积,一些经典设置能够快速地应用于新安装科室,加快系统实施的速度,降低产品安装难度。陕西省人民医院还在系统中设置了更加严格的权限控制,并有效优化了流程,简化了患者信息输入界面操作步骤。
按照陕西省人民医院的要求,华海PACS项目团队在数据融合工作的同时,又展开了超声科PACS系统以及腔镜中心PACS的实施部署工作。华海PACS项目团队在超声科、腔镜PACS系统实施前,对医院超声科原单机软件中所有历史患者诊断数据进行备份,在对超声科、腔镜历史患者诊断数据备份充分分析后,通过细致认真的工作,运用华海公司特有的数据迁移工具,全面完成了科室历史数据迁移。在全院PACS建设中,为配合超声科更好地完成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任务,PACS系统子模块MedUS超声图文信息系统中专门定制了脑卒中筛查模块。该模块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先评估后检查,免去患者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
医院病理科在本次项目建设前也已经使用科室级PACS多年。为了保证科室的历史影像数据能顺利迁移到全院系统中,华海PACS项目组现场分析病理科的历史数据结构,耐心检索数据库信息,最终将病理科历史影像数据全部迁移,保证了病理科患者资源的完整性,使科室业务不受新软件上线的影响。
陕西省人民医院全院PACS系统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时间为轴线,围绕患者在院内检查的全过程,提供了详细、完整的患者检查信息、检查影像的检索调阅。临床医护人员可以在任意时间、在任何一台临床PACS站点上随时随地检索调阅患者的相关影像资料,为陕西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医疗、科研、教学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查询和数据共享平台。
迈上远程会诊省级新阶梯
陕西省人民医院作为陕西省远程会诊省级中心,肩负全省远程会诊重任。陕西省远程会诊平台试点项目在华海公司的积极配合下,以陕西省人民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作为会诊专家端医院,上接卫生部直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实现高端远程会诊;向下接通:府谷、洛川、富平、镇安、城固、彬县6 个县级医院,实现基层远程会诊;会诊数据与调度中心设置在陕西省卫生厅,实现全省统一管理。
专家声音
华海盈泰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杰
2012年3月,华海全面启动建设陕西省人民医院全院医学影像信息化平台项目,为了这次与院方的合作,华海公司提前在内部选拔人才,组建最优秀的技术团队进场实施。目前项目已经顺利验收,系统上线使用,院方使用情况反馈良好。华海在行业内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目前众多老客户也如同陕西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一样,需要产品升级,升级后的产品会更加符合信息化发展和医院自身发展的需求,使科室工作更加合理化,随着全院PACS的上线,可以及时向临床提供影像数据。
对于华海而言,每一次的现场实施,其实都是我们与客户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无论是信息科还是使用科室,都是通过不断磨合、共同克服苦难最终达到系统实际顺畅运行的效果。
经过十年的努力,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远程医学服务平台,实现远程会诊、专科诊断、远程监护、手术示教、双向转诊、远程教育、健康管理等功能,为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远程医疗运营服务。
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卫星通信和远程医疗产品开发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98年6月。2005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拥有《工信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安防工程企业一级资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数个《软件产品登记证书》。2006年获得《中国卫星应用产业优质服务企业》、《北京市先进企业》称号;2007年获得《北京市先进企业》、《北京市文明单位》和《中国卫星应用产业优秀系统集成企业》称号;2008年获得《AAA诚信优秀企业》;2009年获得《中国卫星应用优秀系统集成企业》;2010年获得《AAA诚信优秀企业》和《中国医药卫星信息金鼎奖》称号;2011年获得《AAA诚信优秀企业》、《中国卫星应用产业优秀系统集成企业》称号;2012年获得《中国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和中国医药卫生信息金牌服务单位。
经过十年的努力,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远程医学服务平台,现已拥有二级以上入网医院500余家,专科中心200余个,医学专家5000余名,实现远程会诊、专科诊断、远程监护、手术示教、双向转诊、远程教育、健康管理等功能,为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远程医疗运营服务。
蓝卫通作为“全军远程医学信息网”的唯一授权运营推广单位,拥有丰富的优质医疗资源。作为远程医疗领域的开拓者,开发形成了成熟的软硬件系列产品。公司承建的“全军远程医学信息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应用最为成功的远程医学网络,同时积极参与国家卫生部中西部地区远程会诊系统建设试点,承建了河北省、安徽省、海南省和山西省朔州市、陕西省咸阳市等远程医疗系统。蓝卫通致力于为医疗机构建设基于专线网、互联网、卫星网和3G等多种网络环境的远程医学服务平台,提供“天地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在远程医疗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国内领先的远程医疗系统和运营服务提供商。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化队伍,构建了一套严格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与工程实施规范,形成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专业服务网点体系。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秉承“专注于专业,成功于服务”的经营理念,“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统一行动”的企业文化,竭诚为用户提供优质、快捷的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