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班级管理制度

初中生班级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班级管理制度

初中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规则;优秀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号] 1674-6058(2017)15-0076-01

初中生正处于成功关键期,其心理外化表现尤为突出,敏感、活泼、好强,缺少稳定性,有较强自我性,这都是初中生特有的心理特征。作为班主任,要从学生心理因素实际出发,做好多重学情调研活动,根据学生实际诉求,有针对性地给出管理制约设计,利用班级完善管理规则体系,规范学生学习生活的行为,以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养和班级管理有效性,打造优秀班集体。

一、集合集体智慧,构建管理规则体系

虽然民主地管理班级已经提倡了很多年,但班主任一直是班级管理的灵魂,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从属的地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班级管理依然不能获得脱胎换骨式的发展。民主管理不仅是一种班级管理意识,还应该是一项具体管理措施。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参与执行班级管理,成立由学生组成的班级管理制度监督小组,这都是民主管理班级的具体表现。学生一旦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集体智慧得以彰显,管理品质得以升级,班级管理新面貌自然会出现。

集合集体智慧需要班主任科学地发动。首先,班主任要将班级管理制约因素进行科学整合,对班级管理理念进行自然升级,为班级管理全面革新创造群众基础。其次,发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规划和设计,班级管理制度包含众多内容,卫生、考勤、纪律、学习、宿舍管理等,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班主任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管理条例,并对原有管理制度内容进行全面评估,找出管理制度不合理的地方,给出改进意见。最后,让学生亲自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全面修订和改进,班主任可以组织专门的制度建设小组,以学生为核心展开工作,丰富制度建设渠道,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优化管理环境,提升规则执行力度

班级管理是集体行为,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参与者,需要发挥特殊作用。班级管理制度设计、班级管理队伍建设、管理职能小组分工、各个管理小组之间的工作协调、管理制度落实监督等,都应该是班主任需要关注和参与的。班主任在优化班级管理环境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所以才有“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之说。提升班级管理效率,需要班主任发挥集体管理的优势,更需要班主任多元调度,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为班级管理制度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环境。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让不同学生群体参与班级管理行动成为必然。如班级卫生管理制度落实时,班主任不妨组织学生成立专门的管理量化小组,对班级值日生和卫生展开细化、指标量化,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给出整改意见。如有个别值日生没有按时参与值日工作,管理小组要及时通报相关情况让班主任知道,还要给出补救措施,甚至是相关处罚决定。要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够自觉遵守班级管理制度,一旦出现违反制度的情况,不仅要承担相应责任,还要接受一定惩罚。包括全班点名、增加值日任务、通报班主任、告知家长等,这样才能全面树立班级管理制度的威严性。

三、树立先进榜样,打造优秀班集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为提升学生遵守班级管理制度的自觉性,班主任要加大班级管理奖惩力度,特别是树立正面典型,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初中生思想活跃,大多有攀比心理,班主任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对各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创新性鼓励,要让学生都能够向往成为先进典型。要将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特别是精神鼓励要成为班主任管理的重要手段,让争创先进成为一种时尚意识,班级管理才会卓有成效。

初中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风格;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

初中班主任的管理风格根据管理理念的不同有所差异,有非常严格的,有非常温和的,这些不同的管理风格会直接影响初中生的行为活动,尤其是对于一些问题行为的影响非常直接。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是否有效就体现在对初中生问题行为的约束效果方面,因此只有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才能更加有效地改善管理风格,对班级风气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一、专制型风格对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影响

专制型管理风格是指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采取比较严格的手段,班级的管理条例、奖惩措施等都是由班主任决定的一种管理类型。目前许多资历较老的班主任就通常是这一种管理风格。这种管理风格有正面的影响,能够很好地对一些问题学生产生威慑感,能够降低初中生出现问题行为的概率,尤其是对于女学生来说,这种管理效果很好。但是这种管理风格也容易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叛逆心理较重的初中生来说,表面上能够约束问题行为,但事实上会让学生产生更加严重的叛逆心理,甚至滋生出暴力行为等。专制型管理风格治标不治本,反而会对初中生问题行为产生刺激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温和型风格对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影响

温和型管理风格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班级管理风格,班主任往往喜欢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管理班级,班级规章制度不是十分严格,学生具有较强的自由性,班主任也不经常批评教育学生,这种风格常见于女性班主任的管理中。温和型管理有其正面影响,即可以用这种温和的方式逐渐改变初中生的问题心理,让学生产生愧疚心理,自觉对问题行为进行约束,有利于班级和谐气氛的构建;当然,这种风格也有着严重的不利影响,对于一些行为顽劣的初中生来说,这会导致他们的问题行为得不到有效管束,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造成更加严重的问题,不利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约束和纠正。

三、民主型风格对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影响

民主型管理风格有别于专制型和温和型,班主任将管理权力下放给班级干部,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来管理学生,班主任则主要进行最后的决策和教育工作。目前有许多初中班级都采用这种管理风格,这种风格对初中生问题行为有着较为高效的约束作用,因为利用学生的相互监督比班主任的单独监督管理有更好的作用,能够更快地发现问题行为以便于纠正,对于初中生也有更强的约束作用;但是这种管理风格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矛盾,许多班级干部容易被孤立,造成不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级管理制度是约束班级学生行为的重要手段,对于初中生来说,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模式,班主任的管理风格会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造成重要的影响。因此,不管班主任采用哪一种管理风格,都应该掌握了解这种风格造成的利弊,发扬有效的影响而降低不利影响,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多听取学生意见,尊重学生的思维,管理重在“教”而不是“管”,促进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的共同健康发展,才更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初中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初中班级管理实践反思在校园管理工作中,对班级的维护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班主任教师,要肩负起管理班级的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方案,运用正确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初中班主任要针对当前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对班级管理策略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提高班级管理的实际效益,使班级更具凝集力。

一、当前形势下初中班级管理现状

1.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我国的教学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关键的重点部分是突出学生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也可以参与班级的管理环节。在当前形势下,教师的个人主义色彩还比较浓厚,通常采用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考虑到当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于班级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相关事物的处理都由自己决定,学生几乎没有参与的权利和机会。教师认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引导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没有将学生摆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程度不够。

2.班级管理方式比较单一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管理的具体方式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作为班级管理的引导者要对管理方式和策略做出革新,要实行班级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当前形势下,大部分班主任都采用比较传统和单一的班级管理方式,例如制度管理等,缺乏一定的人性化,使学生的压力得到增加,无法从严格的管理制度中解脱出来。尽管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上进行了大量工作,但因为方式不当,往往事倍功半,虽然以惩罚为主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成效,但会对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不良影响,后果十分严重。

3.教师过于注重学习成绩

在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中,德育教育是课程教育过程中的核心部分,但现今大部分班主任教师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只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不注重影响学习成绩的其他因素,如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等。班级管理应该同时具备有效性和全面性,当前的许多初中班级管理都很片面,没有对班级文化、财产和安全等同时给予关注,使学生的学习负担逐渐加重。

二、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与反思

1.形成科学的管理理念

作为初中教师,要对教育事业有着一定的责任感,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管理者风貌,在交流和互动中受到启发。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平等,对学生的管理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以学习成绩来区分学生的等级。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阶段,需要别人的肯定与尊重,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实行合理的教育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班级的整体成绩得到提升。教师要注重对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初中生正处于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阶段,往往会对教师的权威产生质疑,学生自身具有一定的管理欲望,对班级管理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参与空间,在信任和激励学生的同时,让学生勇于实现自我,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适应了现代化的教育特点。

2.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

通常情况下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班级中会转入部分新学生,这就需要班主任将学生整体的档案进行整理,要在短期内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和资料。在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班主任需要不断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与学生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进一步的对学生做出了解。当班级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要确立科学正确的管理目标,对学生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学生也应该参与到班级管理目标的确立之中,将民主精神融入到班级管理中,使整个班级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3.制定正确的班级管理计划

在进行班级管理之前,班主任教师需要设计出总体的管理目标,以及阶段性计划,要结合班级的整体管理水平,对班级整体学生做到统筹兼顾,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得以提高。在进行管理目标的规划时,要结合班级实际状况,并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必须将班级纪律进行明确,要不断培养班级的文化和精神,适当提出口号,来提升班级学生的凝聚力。

4.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方式

如果教师采取单一的惩罚管理模式,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不仅会影响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和关系,还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一些敌意,学会从而容易自暴自弃,没有和当前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相契合。因此,初中班主任教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要施用正强化手段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避免用强化手段对待学生的消极行为。要想实现教育目标,需要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来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管理效果得到提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班主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并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要针对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和控制,以提升整个班级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昊文,吴志敏.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创新策略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8,(15).

初中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更成熟,其心智发展程度更接近成年人,然而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叛逆阶段,再加上学习压力大,往往在这一阶段更容易出现学生难管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班级管理处于相对粗放的管理状态,具体反映在:教师人治管理色彩明显、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得到肯定、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受重视等方面,究其原因在于广大教师并不注重对高中班级管理进行探索、教师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将学习成绩看做是高中生活学习的之重,而并不关心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长期以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成长并不代表着学习成绩的上升,更代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这样的客观现实下,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就提上高中班级管理者的议事日程。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人性化管理。班级氛围如何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感受的一项重要因素,和谐的班级氛围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开心地学习生活,在积极正能量的刺激下可以用更好的态度学习生活,这对于他们健康成长来讲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要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注重建立学生之间友好和谐的关系,只有学生之间的关系友好和谐,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班级氛围的和谐。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积极组织学生以宿舍为单位、以前后桌为单位进行谈心,使他们在真诚、信任的氛围下学习。二是将发掘学生的长处看做是重点。每个人都需要赞美,高中生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下,更需要旁人的肯定,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应当充分发掘学生的长处,通过不断鼓励,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更积极地对长处进行挖掘并为获得更多的肯定而不断进行知识学习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协作,从而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三是组织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增强整个班级凝聚力。班主任可以在充分考查学生的优点之后,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活动,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与同学的不断交流中,展示自己的优点,从而在互相赞赏的氛围下进行生活与学习。

(二)在班级制度制定上,推行“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在班级管理中属于一项硬性的管理策略,除了人性化的管理方针外,班级管理者也应当制定出明确的规章制度,从而明确学生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学生在具体的行为中有清晰、明确的规范指导,让学生意识到在班级活动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具体来讲在班级制度的制定上,落实“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在制度制订的过程中,必须将民主讨论作为基本原则,在学生的广泛参与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意愿,从而确保班级管理制度是符合班级绝大部分学生需求的制度,为学生自觉遵守制度奠定必要的基础。第二,在班级制度的内容上,语言表达可以倾向于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人文化表达方式,并不一定非要用严肃的语言进行反映,而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法阐明。在对于制度涵盖内容的规定上,尽量避免出现绝对化的现象,高中班级管理制度确定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认知错误改正错误而并非彻底杜绝错误,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而并非一味强调硬性管理。

三、结语

初中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以生为本 初中班主任 管理工作

一、“以生为本”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特点

所谓的“以生为本”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认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作用。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于班级管理过程中,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笔者首先对“以生为本”管理方式的特点一一进行分析:

(一)情感特点

“以生为本”在初中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具有情感特点。由于班主任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因此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应该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班主任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情况进,以情感人,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个性的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让学生感受班级的温暖,促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人本特点

“以生为本”的人本特点主要是指班主任在管理中要以学生为主,将学生作为管理工作开展的重点与中心,这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初中班主任想要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就必须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建立民主的平等关系。而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班主任要么采取专断制手段,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班主任在面对学生犯下的错误时,一般都会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斥责;要么采取的就是保姆式手段,对学生非常宠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以生为本”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创造特点

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班主任不能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以生为本”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摒弃传统管理模式中比较固定化、程序化以及公式化的管理制度。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对学生的爱好、特长、兴趣等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对学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加以引导,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二、将“以生为本”理念贯穿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宰者,在学生群体中具有权威性,班主任经常根据自己的思想要求学生的一言一行,不允许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有半点违逆。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初中班主任已经不能再以自我为中心,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要求班主任放下自己的身份,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情感等,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使学生从心理上开始接受教师,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加强人性化管理,提高学生参与度

“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不是要求班主任对学生采取放纵和纵容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小错误和小缺点,班主任不能因为其小而轻易原谅或者是姑息。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对于提出的要求,应该引导学生坚持做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简单明了、科学合理的要求。同时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在并不违反校规的情况下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并让学生提出自己对班级管理制度建设的意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引导学生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由于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因此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方法或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掌握,从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目前,大多数的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同时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敏感阶段,叛逆心理强,因此对于班主任的教育经常是阳奉阴违。除此之外,学生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待事物具有非常明确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因此班主任需要针对于此,善于引导学生,从而减少管理工作的难度。

(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当前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令人堪忧,很多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误入歧途或者自毁前程。因此,班主任应该拥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在了解学生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针对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在日常工作中,用自己的关怀感染学生,并举出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对其进行引导,这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形成衡量心理和行为的标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生由于学习能力、接受水平、知识基础等因素,学生的成绩分数各不相同,从而在班级中出现了所谓的“优等生”和“差等生”,但不管是“优等生”和“差等生”,在其身上都会有许多的优点和发光点,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这些优点和发光点,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对待每个学生都需要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公正,从而消除某些学习比较困难学生的自卑心理,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

结束语:

在初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只有将“以生为本”的理念彻底贯穿于整个管理工作过程中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正确认识“以生为本”的内涵及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摸索和探究,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申小飞.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教师,201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