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保调查问卷的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低碳环保调查报告篇【一】
以前的龙山河非常清澈,可是现在却污水满河而且河里都是垃圾。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和付某去河边进行了调查报告。
调查
我们到了河边,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我们发现有两个污水排放管道,而且有一些像鱼虫的不明生物。我们又观察了周围的环境,植物生长得很茂密,可水中的死鱼非常多,垃圾也不少。
分析
1.这条河常年清澈见底,鱼死的也很少,又没有那么臭,而且垃圾也不多。因此按一般情况,应该不会那么臭,而且死那么多。而实际上却糟得很!
2.我从调查中发现,小河的一段在公路下面,公路上有很多车辆来往。小河附近有许多做买卖的,这条河离着这他们非常近。
结论
小河非正常受到污染的原因有:
1.有的人随便往河里扔垃圾、吐痰、抖烟抹。小河里的水被弄脏,所以就被污染了。
2.有些工厂因用过的污水没地方排放,就引了一条管道,通到河里。因废水排放,小河就被污染了。
3.由于河里有污水,有的鱼是直接喝了污水被毒死,还有的是吃了被污染的红色不明生物致死。死鱼身上发出的臭气污染了河水。
4.有的小孩在河边玩的时候,想尿尿了,就随地大小便,尿到河里。河水因尿液变得非常臭。
种种迹象表明,小河被污染,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且与污水排放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人们吃了被毒死的鱼,后果可想而知。
关于低碳环保调查报告篇【二】
一、调查概况
1. 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学院在校学生对低碳的了解情况,对学校各种浪费电能、水以及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看法,以及他们生活中的做法;调查食堂里浪费粮食的状况,同学们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情况以及他们对此的看法等。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为以后开展低碳活动,培养大学生低碳意识做理论上的依据。
2.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只针对xx学院的学生,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向学生调查。问卷调查有两个内容(共20道题),一是你眼中的低碳二是生活中你的做法和看法及建议。
二、正文:
1.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xx学院学生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状况,对学校浪费水电、粮食等的看法,以及他们生活中的做法。此次调查为以后开展低碳活动做数据准备。
2.调查方法
调查一发放问卷为主,配合一询问学生,走访观察各食堂的粮食浪费情况以及教室、自习室、宿舍的用电用水状况。
3.调查对象
此次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对xx学院各院系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涵盖了二、三、四三个年级。
三、调查报告
(一).调查问卷反馈
此次调查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回收15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45份,有效率96.7%。无效问卷原因为没有按要求填写或没有填写完整。问卷内容包括同学们对低碳的了解情况以及同学们生活中的做法和看法两个部分。
1.同学们眼中的低碳:
回收的调查问卷显示,73.1%的同学听说过低碳这个词,但不了解低碳的具体内容,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5.52%的人对低碳的相关知识从未了解过,另外还有21.38%的同学对低碳非常了解。其中绝大部分同学都是通过电视、新闻媒体了解到低碳环保的,认为低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占74.48%,但也有极少同学认为低碳是政府的事情,与我们没有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低碳知识在校园中还需进一步普及,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时刻关注国内外大事,提高低碳意识,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2.同学们生活中的看法和做法:
(1)关于水电方面。61.38%的同学认为我们学校的电力资源浪费比较严重,17.24%的人甚至认为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在我们对自习室、教室及宿舍的走访观察中发现普遍存在着空教室、自习室开灯、开电扇、空调及多媒体设施等现象;用水方面则表现为过度用水与一次性用水等,特别是不交水电费的宿舍楼此种现象最严重。大力提倡节电节水,迫在眉睫。
(2)对食堂的调查。食堂粮食浪费现象以及被同学视为正常事情,62.07%的同学认为此情况有些严重,但也难免,一小部分人已经养成了浪费粮食的习惯,总是会剩下一些饭菜。64.14%的同学会因情况不同偶然浪费,只有26.9%的同学总不浪费。还有近10%的同学认为浪费粮食没什么关系,全国各地都这样,作为大学生,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在思想和行为上逐步提高,减少粮食的浪费,珍惜每一粒粮食。此外,对于大多食堂所提供的一次性餐具,67%的同学认为有必要时才会使用,主要是赶去上课时或带饭回宿舍吃时,而从不用的同学只有10%左右,其余的同学则因方便而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对于食堂浪费现象不容乐观也不容忽视。
(3)环保方面。据调查,每年全球要消耗超过5000亿个塑料袋,其中有不到3%可回收,其污染非常严重。我们的调查显示,有近64%的同学买完东西的塑料袋会选择性的收集起来备用,27.6%的同学会收集起来多次利用,这两种做法都是值得肯定的,不但可以环保而且也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但也有近10%的同学在购物后会将塑料袋马上扔掉,下次用时再买;在纸张的使用方面,有一半的同学在平常学习或打印东西时会双面使用纸张,作为学生,这是我们实现低碳环保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还有近10%的人从未对纸张进行过充分利用;此外,对于派发到手中的传单,38%的同学选择把它们收集起来当废品卖,30%的人会收集起来当作草稿纸等使用,其余的人则将传单随手扔掉,这样做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对此,我们建议某些广告信息可以多通过网络电视等方式进行传播,减少传单的发放,同时,同学们也应学会妥善处理发到手中的传单,最好将其进行二次利用,而不要随手丢弃。而对于其他类的垃圾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分类投入垃圾箱,只有少数人不会那样去做。
一、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现状与分析
1.调查问卷设计我们设计的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调查问卷分为4部分18个方面的内容:(1)企业的基本信息及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包括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性质、经营规模、是否已设置环保部门、是否获得ISO14001资格认证及对ISO14001资格认证的了解,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等方面。(2)对环境费用发生时,企业计入的会计科目及企业环境费用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减情况,环境费用支出是否单独设账等情况。(3)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问题:包括环境信息的使用者,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披露动因、披露频率等问题。
2.现状与分析(1)企业的基本信息及环境管理和环境观念:从回收的调查问卷看,调查样本中第一产业占4.16%,第二产业占66.67%,第三产业占29.17%,大部分企业属于工业企业,这也符合我们研究的主体。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各占4.17%,私营企业62.5%,股份制企业占29.16%,可以看出在调查单位中私营企业占了绝大比重,股份制企业次之,本次调查对象全部是中小微企业,有助于了解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现状。从调查问卷看,企业已设立环保部门的占20.8%,没有设置环保部门的占70.8%,准备设置该部门的占8.3%,在调查企业中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占25%,有45.8%的被调查者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不了解,54.2%的被调查者了解一点。被调查企业三废支出比去年增加了的占23.8%。减少的占14.3%,持平的占61.9%;66.7%的被调查者对环境污染的态度是迫切需要治理,33.3%的被调查者对环境污染的态度是需要治理。对于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理解,7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增强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另外,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及节能保障机制、增加环保资金投入、提高环保技术开发力度、发展绿色产业等都占了不小的比例。这说明企业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但大多数人还是停留在理念上,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观念还不够深入,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要求企业将负担的社会责任引人会计系统的基本精神不相符。(2)环境成本核算情况:从调查问卷来看,相关环境费用支出的会计核算为:除了对资本性支出,如:环保设施支出基本都列入固定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外,对其他环境费用支出处理方法不统一,环境支出项目列入管理费用的占绝大多数,其次列入制造费用分配到全部产品的成本中或分配到与环境支出直接相关的产品成本中,再次有的企业列入营业外支出。对“环境支出”单独立账的企业不超过50%,企业由于环保受到的政府奖励、利用三废形成的产品收入及由于环保享受的税收优惠而形成的“环境收入”项目单独立账的企业不超过36%,可以看出:虽然每家企业都很重视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企业将环境成本作为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的一部分被核算和分配,如,排污费有部分企业计入制造费用由产品分配承担,有的企业计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从其当期损益中扣减,应该计入哪个科目会计法规中没有统一规定,因此发生的环保费用项目计入那个会计科目完全按照会计人员个人的理解,在现行会计系统中将环境成本直接分配到与之相关的产品成本中的做法还不普遍。而环境收入也没有作为环境收益得到确认,这容易使企业认为节能减排、环境治理要投入较高的运营成本,不利于企业利润的提高,因而在环境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上不十分积极。(3)环境信息披露问题:获得环境信息为了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占52.5%,为满足政府需要占45%。在环境信息披露方式的选择上,选择不披露的企业占58%,选择单独的环境安全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的占25%,只在企业内部披露的占17%。在披露频率上,企业选择每月一次的12.5%,企业选择不定期或出问题时披露占37%,迫于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要求披露的81%,为了树立良好的环保公众形象的占39%。以上显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强制及自身环保信誉的要求,大多数企业在没有外部要求的情况下选择不披露环境信息,信息披露存在强制型、自愿型共存的现象。多数企业对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往往各行其是,披露的信息量也严重不足,仅就少数项目如排污费、环保设备支出、环境治理费用支出总额情况等现行法规要求的进行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系统及核算不完整、不具体,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可比性、相关性和清晰性不够。(4)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薄弱的原因:调查显示,认为企业环保意识差、环境违法成本过低占95%,认为送到废物处理厂成本太高占50%,认为政府投入不足占45%,认为企业负责人社会责任感差占42%,认为群众参与度不够占33%。可以看出,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只重视经济的发展,在思想上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认为公共环境资源不需要成本可以任意掠夺,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可能主体,面对偷排偷放或只被罚款数万元,而治污设施需要耗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悬殊,造成违法成本极低,守法成本高。另外由于环境成本收益的周期较长,企业为治理环境投入的的成本往往在短期内不能收回,导致了企业不重视环境成本的投入,弱化了环境成本核算。我国目前还没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会计准则或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企业操作时缺乏统一的核算依据,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无法提供相关信息资料。
二、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路径探索
1.企业要抓住机会转型升级。加强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必须坚持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常态意味着经济结构调整,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针对企业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标准也将日益增多和提高,企业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方面的支出,即环境支出将会呈现增长的趋势。以提高能源效益倒逼高能耗企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对原有企业、产业、园区进行改造提升,向资源能源要更高的效益,在产业转型,技术升级上做文章,引导企业转型发展,深化亩产论英雄的理念。同时对超能耗企业实施差别电价、差别水价等措施,加快从铺摊子,向集约式开发转变,以亩产效益为导向,实行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双控标准,改变长期以来统计GDP时不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遭致的损失计入成本的作法,在企业中加强环境成本审计工作,建立奖励和倒逼机制,保证企业环境成本报告信息的可信度。
2.健全环境成本管理的法律法规。为了更好地规范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环境影响纳入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逐步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使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时,对环境项目的各项支出能够有统一的核算标准,以便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有一个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3.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控岗位职责,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加强防范,对环境成本做好事前、事中的控制,避免偏重事后控制等一系列问题。按照不同行业,增加针对环境因素如能源、废弃物、包装物、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成本控制,在企业的预算计划、会计核算和预测决策中加入环境支出项目,逐步建立针对环境因素的专门化成本控制系统。
4.企业实施购、产、销全过程的环境成本管理。企业实施环境管理,要结合环境法规要求增加环保型设备投资,自觉制定环境负荷削减目标,在产品设计、环境材料采购、清洁生产等具体环节进行改革,从数量和金额两个方面计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投入、消耗、废弃等流量和存量,寻找合格产品与损失成本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以便达到资源节约、降低污染及成本削减的环境保护效果与环保经济效益同时提高。
低碳生活一直是我们热议的话题。为了更加了解“低碳生活”和“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我特地去做了一次“低碳新生活,你做到这些了吗”的调查。
二、 调查方式
通过网上向同学朋友和陌生人随机发放、以及向爸爸妈妈单位里的人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数据见附件)。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了41份。
三、从调查报告中看出来的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熟不熟悉低碳生活”,比较熟悉各占了一半不到一点,不熟悉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说明大家对“低碳生活”多多少少没有经历过,也耳闻过一些了。
我在统计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是从第二题到第七题都是全部一次性打勾“a”的,所以让我产生了好奇,像是把空调开高一点、乘公车或者步行节省汽油、关闭电脑显示器、双面使用纸张、及时关灯等等大家都可以做到。这些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随手就能做到的节能习惯,虽然看似十分平常,实际上这就是环保。而且既然是力所能及的,为什么大家不多做一些呢?
大家不愿意对水进行二次利用原因我分析了一下有两点,一是嫌麻烦,二是觉得没必要。大家可能不知不觉还是这样认为:水还有很多,没有必要进行二次利用,而且二次利用也被局限了,最多冲个厕所之类的,就算有这个意识,也没什么人会去储水。所以做到的人很少。
问到你认为身边的环境如何的时候选择“一般”的人数比较多。说明现在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还没有人能够很自信的说出:“我认为我身边的环境相当不错了!”这样的话。
为什么许多人不选择环保节能型的东西,原因可能是现在的商品(电器)上没有标注节能不节能,所以一般买东西没有人会知道这是否节能。而且节能的东西样式或许都不是特别漂亮,会不被人注意到。
另外因为电池的回收箱看到的都不多,所以很多人会直接丢进垃圾桶。但是最好还是把电池专门放在一个地方,因为废电池是有毒的。
从调查问卷里,我可以看出来,大家对低碳生活是充满了期待,也是乐于配合的。
四、 我的感受
低碳成为了我们热议的话题。因为近期世界气候以及地质环境变化的剧烈频繁,使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就象书上所说的,如果我们继续不加节制地开采那些无法再生的资源,那么终究有一天,地球会变得无法让人类居住。那样子的话,最终我们害的还是自己。虽然现在污染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如果每个人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的话,还不算太晚。
我还记得我们去年曾做过一次垃圾分类的研究报告。我们准备好了相机,并走访了嘉绿苑社区、德嘉社区等几个社区的垃圾分类情况。但是调查出来的数据却让我们大吃一惊。一个社区每个月所要处理的垃圾,数量巨大,需要耗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还只是一个社区的数量。杭州有那么多的社区,如果叠加在一起的话,杭州会制造出大量的垃圾。而且我们也知道,垃圾的处理过程是非常的繁杂,所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应该是从最根源处减少垃圾的污染。
塑料袋现在已全面禁止免费发放。去超市只能自带环保袋,或者购买塑料袋。虽然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不方便,但也是卓有成效的。可以看到,那些不容易降解的塑料袋在人们的手上渐渐消失,随之取代的是美观实用的布制、纸制环保袋。看着也十分的舒服,无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最重要的是,真正起到了环保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支付意愿;绿色消费;家庭汽车;环保节能
一、前言
截至2007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528亿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3239.39万辆。家庭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对能源供应和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和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同时,汽车污染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3亿辆,对应的车用燃油消耗将达2.5亿一3.0亿吨,相应的排放数量惊人。因此,推广环保节能汽车对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环保节能汽车推广的关键在于确定潜在的目标消费群体,并根据其特征确定相应的策略。环保节能汽车能效高、污染小,但相对普通汽车来说,存在一定的额外成本,属于绿色消费范畴。支付意愿是绿色消费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关于绿色消费有一定的研究,但研究结果随具体的消费领域、地区、时间等不同,差异较大。国内在绿色消费定量研究上,特别是针对环保节能汽车消费的研究相当缺乏。绿色消费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
影响绿色消费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可以划分为五类:人口统计变量、绿色消费知识、相关价值取向、消费行为及消费态度。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可比性的限制,多数研究集中于讨论人口统计变量对消费者绿色消费支付意愿的影响。根据现有的研究,与绿色支付意愿相关的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以及居住地等。
一般认为,年轻、女性、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者倾向于有更高的绿色消费支付意愿。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研究都支持这一结论。如Reizenstein研究认为,男性更愿意为控制空气污染支付额外的费用;Robe,s研究发现,富有环境意识的消费者的年龄高于平均水平;Sandahl等人的研究发现,此类消费者其受教育程度和收入低于平均水平。
因此,尽管人口统计变量对绿色消费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随具体的环境不同,可能会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本文将在分析人口统计变量与环保节能汽车支付意愿关联性的基础上,再引入相关认知与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支付意愿之间的关联性。
二、本文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绿色成本分析法是绿色消费中常用的分析方法,绿色成本是企业在经营中涉及到的与环境资源有关的所有支出,包括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支出成本、环境破坏成本、环境管理成本和环保支援成本。
本次研究对象是环保节能汽车,即限定为以目前市场上投放的同类可参照车辆的平均能耗及排放水平而言,排放相对更低、能耗相对更少的普通家用汽车。为达到排放低、能耗小的要求,支付意愿以受访者最高可接受的环保节能汽车相比同类型汽车的高出部分价格为度量。
为达到排放低、能耗小的要求,环保节能汽车需要在技术与设备上相对同类汽车有更大的投入,即绿色成本。这部分额外增加的成本,一部分通过汽车制造企业加强管理从而内部消化,另外一部分成本必将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基于前面的综述,本文提出与人口特征相关的假设1:年龄、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等3项人口统计变量与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支付意愿存在相关性。
绿色消费方面的多数研究都支持人口统计变量与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表明,混合动力汽车②的购买者有相对更高的平均收入、受教育程度及年龄。
假设2: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提高对绿色消费的支付意愿。
通常认为,产品相关知识直接影响消费者从信息收集到决策再到消费后评价的每一个阶段。尽管也有研究认为,环境知识与绿色消费行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联系,但多数研究表明,生态及环境相关知识是绿色消费行为的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J,有更多相关知识的人可能有更强的绿色消费支付意愿引。
三、实证研究设计
首先,根据研究的假设,进行变量设计(所有的测量条款均采用5点Likert量表)和问卷预试,在此基础上得到调查问卷。
然后,问卷调查以网络调查和纸质问卷调查相结合,共计回收问卷25017份。调查范围覆盖国内主要省区。受访者中在校学生占45.03%,剔除学生样本后,受访者人口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问卷统计基于网站内建的SQL数据库。
最后,选定SPSS作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工具。
四、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假设检验
本次调查中,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的支付意愿分布如表2所示,其中,不愿意支付任何绿色成本的受访者仅占8.3%,分别有68.1%及48.4%的受访者愿意支付高于3000元及5000元的绿色成本。
1.人口统计变量与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支付意愿存在相关性的假设检验
为排除地区影响,本次研究仅选取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接近的京、沪、穗三地有购车计划的3022个样本进行比较。在进行支付意愿简化归并后‘年龄、受教育程度、年收入与绿色成本可支付意愿的关联性检验如表3所示,
统计结果拒绝了年龄与支付意愿之问的关联性假设(P=0.464),但不能拒绝受教育程度和年收人与支付意愿之间的关联性(P=0.000),这表明受教育程度与收人对支付意愿存在影响。具体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拒绝支付任何绿色成本的可能性减小,但在高支付意愿的比例上,各受教育程度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别,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较低群组在支付意愿上两极分化越严重。而收人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更为明朗,收人越高,支付意愿越强。
考虑到收人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在将收人作为控制变量引人后,受教育程度与支付意愿之间的关联性假设除年收人低于1万元的情况下(P=0.005),其它全部被拒绝,其对应的P值分别为:1万一3万(P=0.225);3万一5万(P=0.350);5万一l0万(P=0.081);>10万(P=0.969)。也就是说,教育程度与支付意愿之间的关联性来自不同受教育程度对应的收人差距,而并非受教育程度本身,单纯受教育程度与绿色成本支付意愿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关联性。
同样,在将年收人作为控制变量后,关联性假设除收人大于l0万元组以外(P=0.002),其余各组均被拒绝。以上检验表明,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收人等人口统计变量中,仅收人与支付意愿之间存在统计关联,其它要素与支付意愿的绝对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关联。将受访者可支付的绿色成本除以年收人,得到相对支付意愿,则京沪穗地区有购车计划的受访者,其相对支付意愿与年收人之间的关系如表4所示。也就是说,虽然低收人受访者的平均绝对支付意愿略低于高收人群体,但其相对支付意愿明显高于高收人群体。
2.认知程度有助于提高对绿色消费的支付意愿的假设检验
调查中发现,了解环保节能汽车特性有助于提高支付意愿,同样,认识到环保节能汽车虽然在短期内负担一定的成本,但符合发展趋势,也有助于提高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如表5所示,二者均与支付意愿有显著的关联。值得注意的是,“环保节能汽车会影响驾驶性能”及“环保节能汽车不仅不会影响驾驶性能,反而会节省燃油”两项认知与支付意愿之问的关联假设均被拒绝,其P值分别为0.268和0.221。这表明环保节能汽车在驾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方面,性能的改变并不足以影响受访者的支付意愿。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前期获得的2.5万份调查问卷对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1.受访者对环保节能汽车普遍有较高的支付意愿,分别有68.1%及48.4%的受访者愿意支付高于3000元及5000元的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
2.就人口统计变量而言,在控制收入因素后,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对于受访者在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的支付意愿上均不存在明显的影响。
3.收入与支付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关联,有购车计划的低收人群体尽管支付意愿的绝对值略低于高收入组群,但其相对支付意愿更高。
4.对环保节能汽车的了解和积极认知有助于提高受访者的支付意愿,但技术细节的一般性了解并不一定能显著提高支付意愿。
中国目前正处于家庭汽车逐步普及的关键阶段,推广环保节能汽车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现有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当前各阶层消费者对环保节能汽车都存在较强的支付意愿。政府应积极推动燃油经济性标准及尾气排放标准的提高,激励企业产品升级,向市场及时供应环保节能型汽车。
关键词 高职院校;环保教育;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173-02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最近几年,环保的口号甚是响亮,从党的十七大到十,都多次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要求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与自然和谐发展。然而光有少数的领导阶层和环保人士的大力宣传还远远不够,必须增强全民的环保认识,提升人类的综合素养,才能从整体上保护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相处。
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高等院校必须做好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工作,起到增强全民环保认识的很好作用。尤其是为企业培育生产一线技能和管理人才的高职院校,更应充分发挥培育拥有环保意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良好作用。为掌握现阶段在校高职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教育现状,课题小组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其受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以期为高职院校的环保教育提供实际有效的建议。
1 研究方法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课题组根据相关的调查问卷的题型和工作实际编制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环保意识及教育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从环境知识掌握、环境意识修养、环保知识获取途径和环保建议四个层面调查学生的综合环境意识及其教育现状。
调查对象及实施情况 根据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因调查期间大三学生多数已步入实习单位,所以问卷发放主要针对在校大一和大二的学生,采取校园随机发放和由辅导员指定班级与专业发放,涉及四个系部八个轻工类专业,共计400个学生成为调查对象。
2 实施结果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6月,共计发放问卷420份,回收及有效问卷400份,回收率96%,大一和大二各占50%。根据回收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及分析。
环境知识掌握 问卷第2~5题调查学生对时下流行的环境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对世界环境日、PM2.5、大气层破坏的主要成分以及白色污染的了解。根据结果统计,其正确率并不是很高:回答世界环境日正确的占72.7%,对PM2.5术语正确理解的只有54.6%,知道环境污染是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的有83.4%,什么是“白色污染”的正确率为74.3%。整体来说其正确率不是很高,而且还不能排除因查询工具(如手机)的发达,导致真实性的偏差,因为在口头询问个别学生时,能正确回答“世界环境日是哪天”的学生不到30%。
通过数据不难发现,学生对环境知识的实时掌握还很缺乏,关注意识不强,其知识结构还停留在中学层面。如大气的污染主要是导致臭氧层的破坏,这个知识点是中学阶段就已传授的,因此正确率较高,而对于PM2.5这样的新兴流行术语则没有深入了解。
环境意识修养 问卷第6~8题调查了学生对环保的认识,第9~13题则注重调查学生的个人环境修养。
根据第6~8题的结果统计表明,学生对于发生在身边的环境破坏行为认知度很高,如对乱丢生活垃圾、污水排放、乱伐森林等现象都能将其归类于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且85%以上的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认为当前环境问题严峻,90%的学生认为环保工作应发挥每一个人的重要作用。由于环境的破坏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所以深处象牙塔的大学生也能察觉到身边的环境破坏现象和行为,并意识到环保工作的迫切性。
然而从个人实际出发,其环保意识和实际行为往往大相径庭,由于自制力的缺乏和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并没有做到从自身出发带头保护好环境。根据第9~13题的结果显示,有30%的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环境破坏行为的态度选择了“虽知道不对,但不敢多管闲事”;32%的学生还只是偶尔参加过环保实践活动;36%的学生对于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选择了“虽然知道不应该用,但为图方便经常用”的答案。显而易见,大学生的个人环境修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环保知识的获取途径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高职院校大学生环保知识的获取来源是多途径的,通过问卷调查,有84%选择电视广播,90%是报纸杂志,92%是网络信息,52%是教师传授,31%是学术报告讲座,60%是校园宣传活动。很显然,社会媒介以及学生课余接触较多的网络信息对于环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传播作用。相比之下,大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课堂教学和校园环境教育却没有突显其环保教育的优势地位。尤其是所学专业行业内的环保知识以及节能减排生产技术的获取,有80%的学生表示了解很少;对于专业课程中教师有无提及或传授相关环境知识,大一和大二分别有63%和57%的学生认为较少,这也是导致80%的学生对行业内环保知识了解甚少的原因。
大学生对环保的建议 根据学生个人的环保意识和修养实际现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在参与环保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缺乏足够的环保知识,对环保认识不足;
二是有“搭便车”心理,希望别人多出力;
三是习惯了大量消耗资源所带来的便捷。
在学校是否有必要开设环保教育课的问题上,有6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其有效的举措选项中,增加环境知识相关课程的选取率为27%,通过良好的人文和生态校园环境感化的选择率为60%,选择在专业课堂与实践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有57%,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的选择占62%。通过统计数据以及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了解不难看出,学生的环保自主行为欠缺,学习主动性不够,这一点从“增加环境知识相关课程”的较低选择率便可得知。要想实现较好的环保教育成效,还需要教师的正面引导和周围环境的不断感化,多种途径结合的教育方式为最佳。
3 结论与建议
根据调查,在环保方面高职院校学生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环保知识的欠缺,尤其是所学专业行业内环保技能缺乏;二是环保行为远远滞后于环保意识。但值得庆幸的是高职院校学生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一样,对高校普及环保教育都表达了高度的认可。但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在环境素质提升教育中不能简单地同等对待。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低于本科院校学生,这里面有学生个人原因,也不乏社会舆论导致的结果。因此,在唤醒学生环保意识的初期阶段和推动学生步入社会后运用环保知识的后期教育都要投入更多的教育精力,采取更加实际有效的措施。根据问卷调查所反映的问题,对此提出建议:高职学生的环保教育不应采取单纯的必修课形式,应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将环保意识和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如观看因人类的破坏导致环境恶化的教育电影,张贴优美自然与污染环境的对比宣传海报,组织学生展开环境污染方面的社会调查等,以达到从内心深处唤醒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只有激发了强烈的环保意识,才会有主动获取环保知识的需求,这也是对于后期环保知识教育的有效保证。
二是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及目标的不同,以及学生的就业层面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区别,决定了环保教育的实施阶段和重点有别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相关教育。对于这一要点,高职院校应将学生的环保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环保意识唤醒阶段;二是环境知识教育阶段;三是环境知识运用实施阶段。
1)环境知识教育阶段强调的是专业教师将环保知识与专业课程的完美结合,突出其行业实用性,以不脱离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为前提,让学生理解其必要性。
2)环境知识运用实施阶段强调的是学生的知识运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教师应在实习实训中加大行业内环境知识的运用,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植入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中,以期学生在将来工作中能将专业行业内的环保知识运用到生产一线,有助于企业的清洁生产,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巧巧,张红,杨文川.在校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与分析:以宁波大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