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垃圾的处理措施

医疗垃圾的处理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垃圾的处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垃圾的处理措施

医疗垃圾的处理措施范文第1篇

一次性塑料口杯

医疗垃圾病毒的危害性是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在国际上被视为“顶级危险”和“致命杀手”,已被列入控制危险废物转移的《巴尔赛公约》条款之中,我国也将其列入《国际危险废物名录》,国务院也于2003年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目前,我国有不少医疗单位,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垃圾处理仍不够重视,导致医疗垃圾的泛滥。据《华商报》报道,目前在西安,一些小型加工厂通过各种不法渠道将回收来的一次性输液器、塑料瓶、一次性口杯、,经过简单处理,便生产出一袋袋的塑料颗粒。然后将这些塑料颗粒运往各地,大部分用来生产一次性食品袋,还有部分则被掺进聚丙烯废料里,变成生产一次性塑料口杯的“黄金原料”。

在这里,这些医疗垃圾瞬间“焕然一新”,变成了外人根本无法看出究竟的化工原料。

据了解,目前一吨聚丙烯粉料要11000多元,而掺入白色塑料颗粒(俗称白丙)以及回收塑料口杯粉碎后的旧料还不到5000元一吨。由于聚丙烯粉料价格上涨,原本地下生产的一次性塑料口杯,目前更是节约成本用旧料生产。生产净利润在每吨千元左右。可以说,没有旧料,塑料口杯厂单纯使用聚丙烯粉料根本难以生存。

毫不夸张地说,医疗垃圾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香油瓶曾是医院用过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瓶;医疗垃圾制成了透明肩带、纯净水桶和食品包装袋;纱布、绷带、带血棉球重新制成了棉球;医疗垃圾致使儿童毁容、医疗废弃石膏被用去做了豆腐……

医疗垃圾管理

要从源头遏制

医疗垃圾往往使病人旧病未去新病又来,不仅给其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在精神上也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人们谈虎色变,医疗垃圾之害大有“猛于虎”的样子。

医疗垃圾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又是各种疾病的传染源。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二次使用,等于把各种病菌直接注入病人的身体里,病人有可能感染上各种疾病,危害巨大。

尽管从总数来说,有问题的医疗器械是极少数,但对于一条生命来说,一支不洁的一次性注射器也许就能毁了他的全部;医疗器械是用来救死扶伤的,一旦其成为生命的杀手,也就是公众对其产生信任危机的时候,这才是真正危险的。因此,对于医疗垃圾的危害性,应该是怎么估计都不过分,怎么喊打也不过分。所以,医务人员应从自身做起,从源头遏制医疗垃圾流入市场。

陕西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陈学文指出,目前医疗垃圾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源头在医院,医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他们要求各医院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展开自查,摸清流向,发现问题的要采取果断措施,立即进行纠正。

个体诊所里的医疗垃圾

回收难

目前个体诊所医疗废物回收的执行情况很难达到全面彻底。个体诊所数量多,分布散乱,逐个诊所进行回收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其次,这些小型个体诊所往往散布在狭小的巷子里,回收车辆难以驶入,也是回收难以全面开展的一个原因。至于那些非法个体诊所,回收的困难就更大了。

据调查,某市目前存在的非法医疗机构达数千家之多,每天产生的垃圾约10吨,每月将有300吨,全年就可达到约1200吨。这些医疗垃圾没有经专门的处理,大部分与普通的生活垃圾一起进行常规处理。更为严重的是:一是注射器、输液器等类的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一次性废弃器械被不法分子回收利用,或经加工后又以低廉的价格卖给非法诊所重新使用;二是纱布、棉花、敷料等类的废弃物被捡破烂者卖给黑心棉一类的地下加工厂,经过简单处理后制成棉衣棉被后流回市场;三是非法医疗机构将药瓶、器皿等类废弃物卖给拾荒人员,未经严格处理就改变用途用以填装其它物品等。

医疗垃圾残留及衍生的大量病菌是十分有害有毒的物质,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的传播和蔓延。解决医疗垃圾的处理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为此,有关专家建议:市、县两级政府应责成有关职能部门重视做好医疗垃圾处理工作,认真落实医疗垃圾监管责任制。同时应加大对基层“黑”诊所查处力度,加大废品回收站非法回收医疗垃圾的查处力度,加大对医疗垃圾处理过程的监管力度;对全市集中处理的医疗垃圾处理场应切实加强安全管理,要充分意识到医疗垃圾处理场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老百姓对医疗垃圾场建设安全问题的担忧,切实采取相关安全保障措施,并适当做好宣传,解除恐惧心理,让老百姓放心。

随意处理医疗垃圾

将受严惩

西安市卫生局近日下发紧急通知,明确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同“西安市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签订医疗废物回收处置合同,按规定将医疗废物交由“处置中心”集中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允许非法转让、买卖和遗弃医疗废物;不允许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不允许交由非环保部门许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置。

按照有关规定,医疗垃圾要专人负责、严格消毒、分类收集、定点存放、集中处置、统一销毁,切实加强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严把出口关,坚决杜绝医疗垃圾流向社会;固定专职管理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人员培训,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哪个单位发生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将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有关负责人强调,凡不按相关规定回收处理医疗垃圾的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将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经济处罚,同时追究院长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疗垃圾处理应建立

长效解决机制

SARS疫情发生以来,医疗垃圾的处理不仅成为各家医院迫在眉睫的难题,也日益引起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日前,有人就医疗垃圾处理问题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言,需尽快建立起医疗垃圾处理长效解决机制。

医疗垃圾(危险废物)不同于生活垃圾,应慎重实行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强调政府的严密监控制约,否则将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伤害。医疗垃圾的处理,从国际到国内,已经出现多起伤害事件和环境公害事件。如伦敦的“死云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等,台湾曾经有79%的海滩被医疗垃圾污染。正因为问题的严重,世界各国对医疗垃圾的管理基本采取行政性管理,制定严格的五联单制度和严厉的处罚措施,即:专用容器收集、收运司机当面过镑填单、专门封闭冷藏运到处理厂过磅填单、进贮藏室过磅填单、出贮藏室进焚烧炉过磅填单、汇总到环保行政部门后回单给卫生部门。如果中间某个环节出现遗失、发生泄漏,将按杀人罪论处。因此这是一项责任性很强,属于公共安全管理的问题,不应由私人公司来替代行政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明确规定:医疗垃圾应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但是,全国各地医疗垃圾的操作运行部门却是“多龙治水”,分属于卫生、环保、城建、市政环卫等不同职能部门,甚至私营企业。就北京市而言,“非典”疫情发生前,医疗垃圾处理运营由卫生局主管,交给某个公司来做。“非典”疫情发生后,市政府做了协调,临时转由市政管委会分管。国家有关部门应系统协调,改变目前管理体制不顺的局面。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医疗垃圾的监管,并明确细化环保部门对该项工作的管理职能和操作流程,保证在工作中有法可依,使医疗垃圾的处理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出台后,各地到目前为止,仍未能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造成各地有法不依、难于执行的局面,从而产生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有的小医院,暗中收回利用一次性输液管和针头;也有不法商贩,将未经彻底消毒和毁形的医疗垃圾,重新制成其他用品。正是这些不法行为,使得由医疗垃圾引发的危害健康事故频频发生。

就医疗垃圾的系统管理而言,应由国家环保局牵头,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有关垃圾收集、运输、储存、处理、消毒和系统管理规范制度,并尽快制定出“医疗垃圾处理技术和污染防治的标准”。

医疗垃圾的处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术室;医疗废物管理;医院感染

随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加强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

2004年1月我院手术室以《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为指南,严格手术室的医疗废物管理,进行了科学分类、专人管理。强化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锐器伤明显减少,传染病感染率为零,有效预防了院内感染,取得了成效,现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1建立健全手术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医疗感染管理规范》制定手术室医用废物分类、回收管理制度及相关奖惩制度,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在手术医疗废物管理中应遵循的规则。清洁卫生员的工作要求等。

2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

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反复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部门规章,提高防护意识,让手术室全体人员具备如何处理、分类和收集医疗废物的知识、自觉依法行事。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派人员参加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班,做到人人自觉履行在医疗废物管理中护理人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3保洁人员的培训,注重加大对保洁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力度

保洁人员由于文化水平低,又不懂得医院感染知识,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不了解,致使医用、生活、感染性垃圾未做到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处理,致各类垃圾的混放,垃圾袋、箱密封不严、垃圾袋重复使用、垃圾桶不及时保洁等问题的出现,增加了医院环境污染和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性。为保证医疗废物管理的规范化。我们定期组织保洁员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和熟记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理过程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指派专人对保洁的工作进行示范指导,并对手术室每日医疗废物管理进行检查监督,严格做到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及时清运。每月对保洁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流程的考试,并与其经济效益挂钩,奖惩并举,使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监管到位、奖罚分明。

4严格医疗废物的管理,专人负责,由一名主管护士作为院感质控员

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严格分类放置,对一次性医疗废物、专人发放、专人按数回收、集中消毒毁形、送院感进行焚烧,避免流入社会,污染环境和回流市场,引起医源性感染,造成社会公害。

5医疗废物的科学分类与正确处理

5.1锐利废物的处理:每一手术间放置一个锐器盒,该盒必须具有不损漏,能防刺穿,不会出现破裂,易于焚烧等性能。

主要用于收集手术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针头,动静脉留置针、手术刀片、缝针、麻醉穿刺针等锐利废物,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封口,送至污物存放间指定容器,最后由院感科统一回收处理。

5.2非锐利废物的处理:将非锐利废物分类放置,即未被血液,体液污染(包括一次性无菌物品包装袋、药品包装袋等)的废弃物用黄色垃圾袋放置,生活垃圾(如办公室垃圾)用黑色垃圾袋放置。更衣室、污物间、手术间分别设置大小合适的垃圾桶,根据要求,桶内放置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当装满3/4时立即封口扎紧送至污物存放间,由院感科统一回收处理。

5.3一次性用品的回收处理

5.3.1一次性注射器、吸引器皮管、吸引器头、吸引器瓶及气管插管等的处理: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取下针头,针头放入利器盒内,针管充满消毒液,浸泡在5%的84消毒液,作用时间30分钟,如为肝炎病毒、结核杆菌、性病等病人的用物,浸泡浓度1﹪,作用时间为30分钟,消毒后放入黄色垃圾袋内,而一次性引吸器皮管、头、瓶等使用后毁形,然后放入黄色垃圾袋内,由院感科统一回收处理,吸引瓶内盛装血液用1∶1 84消毒液倒入瓶内,作用时间30分钟,然后倒入专门指定下水道。

5.3.2一次性尿管、尿袋、手套等塑料废弃物处理:使用后,引流液倒在指定下水道,废弃物放入黄色垃圾袋内,由院感科回收处理,如有传染病先浸泡消毒再放入黄色垃圾袋内。

5.3.3感染手术敷料的处理:我们通常用一次性敷料,用后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扎紧并注明感染手术敷料,由院感科回收统一送处理场焚烧。血纱布,盐水垫用0.5﹪84液浸泡后装入黄色垃圾袋内,统一送处理场焚烧。

5.4死婴、残肢等废弃的手术标本处理:我们在标本存放间里设置盛装特制纸箱并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种类、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日期、巡回及洗手护士的姓名,手术切下来的残肢或死婴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如为感染标本则需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扎紧封死,然后按要求置于特制纸箱内,保洁员及时送医院废物处理中心,交付给专管人员,并双方签名,注明科类、数量,交接时间。

6体会

6.1制度健全、措施完善,使手术室各级医护人员执行各项相关操作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各级医护人员都严格按要求进行医用废物分类放置和处理,使手术室医疗废物处理尽快达到卫生部要求标准。

6.2提高了各级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将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相关知识及医疗感染知识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 使各级护理人员都认识到管理好手术室医疗废物是预防和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关键。

提高了手术室各级人员工作中的不良习惯,使手术室各项操作规范化,并采取逐级带教方式,使手术室各级人员都熟练掌握并经常检查督促,逐步做到按规定处理手术室废物。

6.4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的重要部门,手术室医用废物的管理,是控制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由于我们加强了医疗废物的管理,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减少了锐器刺伤的发生,防止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一年来未发生因锐器刺伤传染乙肝、丙肝、梅毒等。降低了无菌手术感染率,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期刊论文,中国护理管理,2004(1)

[2]任小英、邓敏,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3)

医疗垃圾的处理措施范文第3篇

宠物医院的医疗垃圾随意丢弃

福州宠物有10多万只,每天宠物医院产生的医疗垃圾如何处理?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多家宠物医院的医疗垃圾,经简单收纳处理后随意丢弃。据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负责人介绍,动物传染病多达200多种,危害大,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宠物医院每天收治病猫、病犬,所使用的一次性针管、注射器以及纱布等医疗垃圾,若得不到科学、及时处置,很有可能成为二次污染源。记者走访了福州市区近10家宠物医院,调查发现,多数宠物医院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处置不规范、不彻底,和生活垃圾混放。

在福州梦山路附近一宠物医院,一位兽医表示,前来就医的宠物,多数是患有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在该诊所配药室门口,记者看到一个污迹斑斑的白色塑料桶,除了套有一个红色塑料袋,再无其他隔离措施,桶内满是药棉、注射器、一次性针管等废弃物。而在福州山海观旁的一家宠物医院,院长表示,他们每年会交纳一定费用,请专业人员定期前来清理宠物医疗垃圾,而且平时的工作中他们也会将用过的“注射器、针管”等物品进行分类丢弃。不过,由于涉及“商业机密”,这位院长并未明确表示每年交纳多少费用,福州哪些机构可以对宠物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而在仓山区下藤路一家宠物医院,尽管这里是仓山区动物免疫定点机构,但每天给宠物打疫苗或处理伤口,用过的针筒、纱布等废弃物,均用普通垃圾袋进行收纳,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分类放置、处理措施。“每天只要把垃圾袋放在门口,就会有清洁工来清运,还不知道有哪家做得最规范。”一名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宠物医院用过的一次性针管、输液线等废弃物,在福州的废品收购站可以卖到1.1元/公斤。不过,虽明码标价,福州多数“破烂王”还是不大乐意收购。“听说收购这些东西,被发现是要重罚的。”在工业路附近开废品收购站的老卢说,前不久,一名环卫工曾提着一个鼓鼓的塑料袋来他这里兑钱,结果打开一看,里面满是诊疗机构产生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废药棉和纱布。老卢还记得当时不少针头上还带血,“看着都觉得脏,如果一不小心扎到手就更不敢想象。”所以,对于这样的医疗垃圾,老卢都谢绝收购。“除非是熟人,但也得要求他们将这些用过的针管事先清理,比如拔掉针头之类的。”在梦山路上,一名环卫工称,平时工作时自己多会捡一些饮料瓶换钱,以前也会把一次性针管和其他输液瓶一起带走,但是,废品收购站并不乐意收(医疗垃圾),也就懒得捡了。

专家:动物传染病危害大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蔡老师,兼职从事宠物诊疗,对动物传染病有一定研究。他表示,宠物医院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此举很有可能会导致病菌扩散,尤其是在夏季。倘若将医疗垃圾随意丢弃至路旁垃圾桶,路面上的流浪狗在寻找食物时,可能被带有病狗血样的针管扎到,感染上疾病,这些疾病将很容易扩散开来,甚至传染到市民身上。

另据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负责人介绍,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最主要的传染病有狂犬病、炭疽病、结核病、弓形虫病等。人畜共患危害极大,猫容易传染给人弓形虫病,孕妇一旦被感染,将会生出畸形儿。

业内人士: 宠物医疗垃圾处置存盲点

医疗垃圾的处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PDCA循环法;医院感染;持续改进

PDCA 循环法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1],通过这一科学改进方法对医院感染管理进行综合改进,经过循环验证,现介绍如下:

1 PDCA方法

1.1计划阶段

1.1.1现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原因 ①医疗废物分类不清,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垃圾。如药品外包盒、药物包装、注射器外包装属于非感染性垃圾,应置于生活垃圾内,存在与医疗垃圾混放情况;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如将一次性口罩、帽子、注射器等医疗用品置于生活垃圾袋内;②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占职业伤害的79%[2]。在繁忙、工作量大的科室,发生几率更大[3];③科室对医院感染工作不够重视:使得科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害性认知程度不同,科内培训覆盖率未达到100%,各级人员规范操作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1.1.2管理目标 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制度,院感染管理科及科室加大监督监管力度,加强医务人员相关培训、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规范个人行为。

1.2 实施阶段

1.2.1重视问题、统一认识 缺乏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不但可引起医院感染发病率增高,医疗垃圾的混放还会使医务人员针刺伤几率增高;流入社会后,还将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1.2.2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增加宣传材料,全员定期培训 医院不定期举办知识讲座,请医院相关科室主任进行现场授课,各科室感染监测医生和监测护士必须参加,保证将最新感染资料传达到科室各人员,开会传达内容应有记录,同时医院设有内部网络系统,不断更新感染知识材料及发出最新通知。加设宣传材料,医院每处洗手池旁加贴"六步洗手法"宣传图片,以方便洗手者参照执行[4],从而提高手卫生的质量和依从性。

1.2.3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①合理配置科室内工作环境,明确划分污染区和清洁区,统一配备锐器盒及带有医疗垃圾标志的黄色塑料桶与带有生活垃圾标志的黑色塑料桶,粘贴标志醒目,固定地点合理放置。按其有效期及存满标准及时更换。每日根据收集垃圾的种类及数量,与垃圾收集人员做好登记查对工作,认真填写医疗垃圾登记本并签全名,从而避免因垃圾混放而造成的医疗垃圾流失和泄漏[5]。②进行治疗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操作规程的同时,也要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措施。

1.2.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维护职业安全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医院特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包括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理流程及疫苗的接种、相应药物预防应用方案、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制度等,其中感染管理科还要根据暴露源进行登记、建档,并按时随访,汇报分析。

1.2.5采用标准预防,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如在接诊不同新患者前应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双手;治疗操作中应带手套、穿隔离衣、带口罩、护目镜等;应用安全注射,使用安全型留置针注射,单手回套针帽等。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保护,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1.2.6合理应用抗生素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如妇科手术,一般应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手术时可加用甲硝唑;剖宫产手术一般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等。

1.3检查阶段

1.3.1 行政部门定期监督和不定期抽查 护理部和感染管理科每月对科室进行常规检查、不定期抽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每月院内网络系统公布医院感染管理简讯,的主要内容为医院感染全院综合性监测、ICU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感染、日常消毒效果监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MDRO监测以及日常质量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各科室根据检查汇总情况进行整改,纳入科室质控。

1.3.2 科室内检查处理 ①科内根据每月定期的检查、抽查、提问的结果、院感染管理科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培训、考核,并进行统计分析,书写培训考核记录;②科内制定量化考核细则,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措施。

1.4 处理阶段 院感科对全院的综合检测结果每6个月进行一次统计汇总并分析,科室内每季度进行感染小组会议讨论,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制定下一季度目标和加强学习的内容,并将所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解决。

2 体会

PDCA的每一次循环都是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完善,将其应用于医院感染的管理中,可以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视程度;提高医务人员规范处理医疗垃圾的依从性;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流程,增强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参与,同事间相互监督影响,效果明显;从而有效控制了感染的源头,减少了医院感染对医务人员的伤害,同时也优化了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对社会有深远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曹国秀.采用PDCA循环法规范门诊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752.

[2]蔡亚娜,陆蓉,王燕青,等.手术室医疗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5):55.

[3]惠晓芳.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现代医学,2008,35(6):491.

医疗垃圾的处理措施范文第5篇

1 医疗废物的概念

医疗废物是指医院所有需要丢弃、不能再利用的废物,包括生物性的和非生物性的,也包括生活垃圾;是指在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等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虽然医疗垃圾仅占城市固体废物的3%,但它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有害的化学物质、易造成锐器损伤等,对人民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我国《危险废物分类》中将来自于临床的医疗废弃物视为1号危险物品。

2 医疗废物的危害

由于医疗废物具有全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所含有的微生物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废物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如处理不当,会成为医院感染和社会环境公害源,更严重可成为疾病流行的源头。医疗废物中含有不同程度的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而且废物中的有机物不仅滋生蚊蝇造成疾病的传播,并且在腐败分解时释放出的氨气(NH3)、硫化氢(H2S)等恶臭气体,生成多种有害物质,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是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和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由医疗废物引起的交叉感染占社会交叉感染率的20%。

3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其收集与运送

3.1 医疗废物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2)病理性废物: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

(3)损伤性废物: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4)药物性废物: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

(5)化学性废物: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

3.2 废物的收集及运送

(1)按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确保包装物或容器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破损的包装应按治疗废物处理。

(2)废物盛放不能过满,大于3/4时就应封口,封口紧实严密,注明科室和数量。

(3)分类收集,禁混;禁漏;禁污(利器放入利器盒内,非利器放入包装袋内)。

(4)运送时防止流失、泄露、扩散和直接接触身体;运送医疗物废物应使用防渗透、放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各种包装和运送工具应有专用医疗废物标识。

(5)建立医疗废物暂存处、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并设专人负责管理。

(6)做好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和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及经办人签名等,资料保存三年。

(7)对垃圾暂存处、设施及时清洁和消毒处理,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8)医疗垃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天,每日工作结束后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9)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应在48小时内及时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导致传染病发生时,按有关规定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

4 医疗废物的处理办法

医疗废物的处理技术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优选方法仍不够成熟。目前相关的处理技术大体分为三类:①高温处理法,如焚烧法、热解法和汽化法;②替代型处理法,如化学消毒法、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干法热消毒法、微波处理法和安全填埋法;③创新型技术,如等离子技术、放射技术。用于处理医疗垃圾已有多种技术,根据处理原理不同,一般可分为灭菌消毒法、焚烧法、等离子体法、热解法和卫生填埋法等。

灭菌消毒法:灭菌消毒处理方法较多,可采取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化学消毒法、微波消毒法等。灭菌消毒法主要是通过高温、高压、化学试剂、一定频率或波长的微波等技术,破坏微生物及病毒的生存环境,降低医疗垃圾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危害的程度。

高温焚烧法:根据研究,医疗垃圾中占总重量92%的组分为可燃性成分,不可燃成分仅为8%,在一定温度和充足的氧气条件下,可以完全燃烧成灰烬。焚烧处理是一个深度氧化的化学过程,在高温火焰作用下,焚烧设备内的医疗垃圾经过烘干、引燃、焚烧三个阶段将其转化成残渣和气体,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在焚烧过程中也因高温而被有效破坏,还能有效实现减容和减重。焚烧法适用于各种传染性医疗垃圾,是医疗垃圾处理领域的主流技术。

热解处理法:热解法是利用垃圾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将医疗垃圾中有机成分在无氧或贫氧的条件下高温加热,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使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变为可燃性气体、液体燃料和焦炭的过程。这种处理技术与焚烧法相比温度较低,无明火燃烧过程,重金属等大都保持在残渣之中,可回收大量的热能,较好地解决了医疗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最大难题。

等离子体法:等离子体法是处理医疗垃圾的一项创新技术,它消毒杀菌的原理是:用等离子体电弧炉产生的高温杀死医疗垃圾中的所有微生物,摧毁残留于细胞的毒性药物和有毒的化学药剂,并将金属锐器及无机化学品熔融,使其彻底销毁。

电弧炉处理技术:电弧炉是以电弧加热的批次式反应炉,其燃烧温度约为1650~3300℃,停留时间约8~10min。电弧炉的电极棒透过交变电流产生强大磁性搅拌作用,废弃物与钢液能充分混拌,废物在极高温情况下被裂解氧化成CO 和H O,从而传染性病菌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完全破坏。电弧炉技术最早在日本被用于处理医疗废物。

辐照技术:辐照处理技术是利用电子束杀灭微生物和细菌。电离辐射源(如Co60)激发出来的电子与处理对象分子结构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所积累的能量可以破坏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从而将微生物加以裂解破坏。但是辐照技术不能用来处理放射性物质,还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