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信息资产管理办法

医院信息资产管理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信息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院信息资产管理办法

医院信息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庆油田总医院;资产运营;项目化管理

1大庆油田总医院资产运营项目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意识不足,轻视资产运营

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资产管理水平不高,导致医院在资产运营管理上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理念落后,重管理、轻运营,重实物管理、轻价值管理的现象一直难以消除。资产有关部门通常把工作重点集中在统计、监管、立账等实物形态管理上,而忽视资产运营等价值形态管理。管理意识的淡薄和管理重点的倾斜,影响了资产运营项目化管理的进度[1]。另外,医院内部缺乏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导致财务人员积极性不高,致使资产运营效率低下。

1.2资产运营制度不完善

以往的资产管理制度只是粗线条地做了一些概括性规定,使得管理者操作起来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偶尔会出现无章可循的“真空”地带。目前,医院的资产运营制度与以前相比,在内容上更为完整,出台了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房屋资产管理办法》、《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设备管理办法》、《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但不可否认,制度建设仍旧不足,缺乏完整性,在相关规定上不够具体和细化,给信息的使用者和执行者带来许多不便。

1.3缺乏有效的约束与监督机制

资产运营管理是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的统一。目前,大庆油田总医院的资产运营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存量资产与预算管理脱节,不能取得很好的监督效果。具体来讲,包括监督的动力不足、约束不规范、缺乏监督力度等;监督机构的职能和任务也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资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配置。

1.4组织具有狭隘性,不便于协调。主管资产运营的财务资产部与其他部门之间易出现各自为政的状况。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长期地、固定地呆在特点部门中,提供所在领域的专项服务,习惯于对所在部门负责,与其他部门之间经常出现缺乏共同目标或者目标不一致。因此,当面对不确定性高、跨部门的项目时,由于部门之间没有正式的沟通线,部门间的管理冲突不可避免的经常发生[2]。结果可能将项目管理流于形式,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资产运营项目化管理的实施。

2基于大庆油田总医院资产运营特色的项目化管理体系构建

2.1资产运营管理模式

资产运营管理模式主要应包括指导思想;体制模式;权责划分。明晰责任,完善权责划分模式。监控每一个可能的管理漏洞,以便应对由于集权和分权度的把握不准所产生的权责划分不清引发的权力管理漏洞风险[3]。在集权和分权度的选择问题上,应充分考虑哪些应该分权,哪些应该集权。因此,一是要建立风险管控机制,及时发现权责不明晰的区域;二是在发现权责界定不清时,及时取相应措施,对权责进行详细规定,及时遏制管理失衡问题的发生。

2.2资产运营组织系统

这种组织模式主要涵盖四种关系结构:

2.2.1职能结构。即为完成资产运营项目目标,各项资产工作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结构。

2.2.2层次结构。即资产运营管理层次构成或者组织纵向结构。

2.2.3部门结构。又称横向结构,即资产运营各管理部门构成及分工。

2.3资产运营管理流程

2.3.1资产运营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注重资产运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立项研究。准备阶段涉及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分析资产运营机会,确定项目化目标,项目需求分析。项目化管理活动的主要工作包括:明确项目需求,获取正式授权,组建项目化团队,识别利益相关者。

2.3.2资产运营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主要是进行项目的立项决策。此阶段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并提出项目提案,评价项目提案并做出项目立项选择和决定,开展可行性研究并做出决策,拟建项目的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和审批。

2.3.3资产运营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这一阶段是项目化管理涉及范围最广、运用项目化工具最多的阶段。这一阶段注重工作范围的细化和可操作性。涉及的资产运营管理活动主要是确定资产运营计划及预算。相应的项目化管理活动包括:召开项目检查会议,明确资产运营项目化范围,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包括风险管理计划、效率管理计划和质量管理计划,编制项目进度日程,确定项目预算,制定项目运营计划。

2.3.4资产运营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也叫项目执行,是项目执行者运用人、财、物力将项目付诸实际的过程。项目实施是整个项目的关键。在实施阶段,不仅要关注资产运营项目化的执行情况、进度及完成目标情况,还要进行必要的控制和监督[4]。这就是实施阶段主要关注资产运营管理的内容。

3大庆油田总医院资产运营项目化管理保障措施

3.1增强管理意识,重视资产运营工作

在资产运营项目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增强管理意识,明确项目化管理范围,把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结合起来,重视资产运营项目化的重要性,把资产的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结合起来。尤其是管理人员,要切实从意识上认识到项目化管理的重要性,形成自上而下重视项目化管理的资产运营体制。

3.2规范资产运营组织

加强部门协调与协作,使组织结构更具柔性。项目的组织是为项目的完成服务的,由于项目的临时性和一次性特征,随着资产运营某一项目的终结,临时性组织的使命也宣告完成。这种完成并不意味着绝对的终结。主管资产运营的财务资产部与其他部门之间不但要加强项目上的往来,而且要加强日常业务交流,互通有无,高效合作。

3.3加强资产运营教育与培训

应明确培训目标,开展全员培训,完善项目化管理培训制度。对培训制度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与医院文化相结合,使项目化管理融入到资产战略管理、业务开展等各项活动中。完善项目化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培训奖惩制度、培训考核评估制度、质量跟踪制度。

3.4强化项目管理控制

项目控制是项目管理的职能之一。针对医院资产运营项目管理,重视和加强资产项目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医院的行业性质,要尽可能规避项目风险,以最小的代价获得项目利润的最大化。强化项目管理控制,就是要优化资产项目控制环境,完善资产项目控制结构,规范资产项目控制活动[5]。根据项目管理控制工作实际,总医院在项目控制上最为薄弱的环境就是风险控制。

3.5重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开发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总医院资产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是项目化管理的信息资源中心,它的作用包括:①资产信息收集、传送与加工;②信息资源共享与维护;③要素信息集成;④合作信息控制与反馈。为了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合医院资产管理实际,应引进或研发项目信息管理软件。但受医院研发条件的限制,完全靠自主研发难度太大。因此,资产信息管理软件应该将购买与自行开发相结合,借鉴工程信息管理软件的最新版本,在满足项目管理阶段的目标控制需要基础上,适当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于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医院管理,2012

[2]邱莞华等.现代项目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周雪梅;刘冉.企业的项目化管理初探[J].经济论坛.2006.81-83

医院信息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081-02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项目,综合医院中固定资产所占比重甚至达到60%以上,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固定资产的严格管理与清晰核算是反映医院实际情况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也是进行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

一、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失及缺乏执行效率。目前医院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实际运行中缺乏统一、有效、规范、责权利明确一致的管理办法和系统的管理制度;或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缺乏有效管理措施及监管办法,致使制度执行力缺失。

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缺乏专业素养,资产管理能力弱化,资产管理部门同使用部门责、权不明,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覆盖有遗漏,固定资产分级管理脱节,账账、账卡、账实不符。部分职能部门权利重叠,致使该部分固定资产的管理相互推诿。

2.重投入,轻管理,轻保养,固定资产使用率低下,资本支出庞大。部分医院购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决策不当,盲目求新,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可行性论证及成本效益分析,甚至采取贷款购建、融资购建、向主管部门申请拨款等方式,使得医院的资本性支出庞大,加剧财务风险。后期资产使用未达预期设想,造成设备闲置或使用效率低下,疏于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伴随技术日趋落后,致使固定资产非正常加速折旧、毁损,国有资产流失。出现资金紧张困难与低效使用并存。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资产使用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资产重复购置,非饱和运转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而部分资产由于未及时登记或交接,少数如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被个人无偿占用,出现资产闲置与资源短缺并存。

3.会计核算不能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现状。新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实践工作中,由于固定资产定义界定不明确,导致批量采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管理混乱,不仅财务报表中固定资产虚增,也有悖于会计核算的一致性原则。

新制度中规定对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但基于工作量法基础数据的难于准确衡量掌握,故绝大多数医院均采取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医疗设备等依托高新科技的发展,更新换代快速,未满折旧年限即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报废。计提折旧不足,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的更新补偿,也无法提供固定资产减值的可靠依据,导致医疗成本核算准确度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资产的报废须履行相应审批手续,在履行报废审批手续期间,大部分医院未将待处置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依然在固定资产科目中反映,无法真实反映有效固定资产的价值,会计信息失真。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仅按照发票面值计价,忽略运输、装卸、安装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相关费用,资产原值反映不实。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对策

1.健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明确资产管理人员职责。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管理实施细则,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形成对资产立项、决策、购置、验收、使用、保管、维修、报废、处置全程管理模式。从制度上保证固定资产业务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适时地更新改造固定资产,对大型医疗设备的更新改造应实行重大集体决策,充分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合理配置,避免盲目申请,杜绝闲置浪费。加强日常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计划的申报、审批,资产的采购、验收、登记、审核.保管、使用、维护、保养,资产变动及调拨管理,对财产定期清盘点,加强损坏、丢失.报废、租赁的管理。定期与财务部门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落实各个环节的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加强固定资产实物、运转维护、保养等管理责任制,增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或延长使用寿命,努力提高医院固定资产运营效率,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严格遵守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原则,清晰职能部门资产管理分工、职责、权限。

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术素质,上岗前必须接受岗前培训,每年参加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

2.依托网络平台,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实行固定资产信息条码管理。对资产名称、型号、购进日期、制造商、供应商、使用科室、存放地点、保管责任人、维护保养记录以及设备电子图文档案记录等进行编码,利用条码扫描,对固定资产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实现“账、卡、物”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实时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管理高效性与便捷化。

依托网络管理,把资产管理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固定资产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实行统一、协调调配使用机制,优化资产配置,盘活存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固定资产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3.规范、改进会计核算方式。合理界定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范围。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目录,统一分类,按照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分类,细化每大类项下各个资产细目,做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项目一致性。

加强成本核算,强化折旧意识,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对于价值高、更新快的大型设备,建议采取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充分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满足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准确性的要求,促进临床科重视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

通过有效市场评估,对固定资产的减值合理估计,在财务报表备注中予以反映,合理体现固定资产现值,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规范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及后续支出、处置等计量标准。真实反映资产状况。外购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格、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订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相关支出作为成本。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或类似资产价格比例对购置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格、运输费、运输保险、安装调试费等作为成本。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算成本,包括该项资产完工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全部必要支出。无偿取得的固定资产成本比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和有关凭证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确定。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减少的固定资产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算。

4.建立考核机制,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考核机制,对各固定资产管理、使用部门的考核工作常规化。通过设立固定资产增长率、使用率、完好率、维修率、收益率等评价指标,从技术水平、经济合理性以及效率性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并将其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以提高固定资产的技术结构和整体运转效率。

5.发挥审计职能,增强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由内部审计、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卫生厅、局)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内部控制环节有效性等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固定资产管理风险。

三、结语

医院固定资产种类杂、分布广、数量多、价值大、更新快,必须科学管理和正确核算医院固定资产,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实现对固定资产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充分发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在医疗中的作用,达到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参考文献:

1.李楠.医院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2(13)

2.徐恩妹.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中需要改进与完善的问题[J].2011(15)

医院信息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 行政开支 经费物资 综合管理

一、经费与物资一体化预算

加强预算管理是把好经费物资管理的关口。我认为,要控制行政消耗性经费支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预算总量,控住规模。医院应把行政消耗性经费统一纳入单位年度预算,通过预算控制行政消耗性经费的总量。年初财务部门应结合医院年度事业任务,深入事业部门、基层单位逐个调查核实,对行政消耗性经费需求进行认真测算,与各部门共同确定年度行政性经费开支总量。在测算经费需求时,要将现存资产的数、质量情况与事业任务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将可利用库存资产的折旧、折损等价值与经费需求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资产与经费结合起来控制。

2. 指标管理,控住分量。即应具体对各部门、各处(室)的办公用品、设备、耗材的购置、维修、差旅费及接待费等开支限定控制指标。指标由以前的比例控制转变为量化确定,实行定额、量化管理。应根据事业部门人员编制基数确定办公用品、办公设备的配置数量,通过对办公设备维修和办公用品消耗的经费需求测算,形成办公用品购置的人员标准和办公设备维修的设备标准。严格实行“指标管理、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的管理办法,从而使各项经费的开支指标控制在预算的总量之内。

3. 严格计划,控住执行。预算的具体执行是通过经费开支计划来完成的,所以,预算确定后,计划控制是经费支出的关键。应按照“先计划、后开支”的原则,通过复查原有配备数量、设备使用现状、物资库存等情况,进行严格的评审,综合论证后,形成可行性采购报告,报请主管领导审批后,批复采购计划。对于未上报采购计划的,一律不得采购、不予报销;对已有库存而重复申购的、或扩大计划采购的,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在审核中过程中会将该计划“卡死”退回,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了物资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

二、经费与物资一体化管理

办公用品、设备维修、设备耗材是行政消耗性经费的重要内容,经费的支出最终是要通过购置办公用品、耗材来实现,因此,管住了物资就管住了经费。而钱物管理脱节是行政消耗性经费失控的重要因素,实行管钱与管物的有机结合是控制行政消耗性经费的有效方法。

1. 坚持集中采购,招标节支。应制定一系列采购管理制度,规范各类物资的采购行为、优化了采购程序,防止了分散采购、多头采购、无序采购。采购人员充分发挥采购谈判、价格审定、效益分析等技术优势,有效防范和控制采购风险,最大获取集中采购的规模效益和招标采购的竞争效益,降低采购成本。

2. 实行四级管理,降耗节支。医院应成立了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设备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所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对全院的物资采购和使用过程实施全程管理、全程监督。医院应建立资产管理分级责任制,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通过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办公室、资产使用责任人和资产保障组对资产物资进行管理。定期评价管理机制是否健全,管理方法是否科学,管理措施是否落实,督促各级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真正做到花一分钱、受一分益,以提高物资的管理和使用效益,有效降低物资消耗。

3. 把住关健环节,堵漏节支。一是抓好资产的管控监督。针对物资领用去向没有实施有效监督的问题,经费与物资管控重点应由管住“花钱人”向管住“耗材人”延伸,制定并严格库存管制度,规范各类物资的采购、入库、出库、使用、报废等环节的管理。建立《资产计价管理责任登记卡》,实行挂价管理、代金券管理和指标控制,有效堵塞管理的漏洞。二是规范采购的审批权限。一定数额以下的少量物资由使用部门提申请,经资产办审核,报分管领导审批后由资产办集中购买;一定数额以上的物资采购按照审批程序报批后,由使用单位和资产办共同采购。三是将审批权、采购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离”。严格落实“三管三不管”制度,即:管帐不管库、管库不管购、管购不管用。

4. 正确划清界限,合理列支。医院涉及医疗营业,有的办公设备、办公耗材、接待费、维修费属于成本性开支,财务部门就应根据经费支出性质,正确划清行政消耗性开支和医疗成本性开支的界限,严格执行医院会计核算办法,分开核算,正确列支科目,确保机关行政消耗性经费支出的真实合理。

三、财务与审计一体化监督

1. 强化财务管控。一是要加强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实行资金集中支付。在经费与资产管理工作中要做到物资需求部门见物不见钱,采购部门不经手钱,防止了采购过程中少买多报、低买高报、不买虚报等漏洞。二是推进核算规范化。 在物资核算中,我们应运用资产管理软件实现信息化管理,使所有资产入库、出库、使用、调拨、处置、核算和分析等管理活动通过系统完成,提供准确、实时的资产管理信息,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增强物资管理透明度,有效加强资产的动态管理,有效预防资产的流失、库存积压,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三是强化审核力度。对一定数额以上的经费开支报销实行双人审核制度。

2. 加大审计监督。医院应成立内部监督、内部审计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干部内部监督工作组和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组。领导干部内部监督工作组对院、处领导干部实施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对有审批权限的医院领导实施内部监督检查时,由院长任检查组组长,财务负责人、纪检负责人为成员;对部门领导实施内部监督检查时,由副院长任检查组组长,财务负责人、纪检负责人为成员。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组负责对本级财务收支和基层单位实施经常性审计监督。内部监督、内部审计工作应最少每季度开展一次。

医院信息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 资产管理 内部控制 重要性

国有非盈利性医院属国家事业单位,医院资产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医院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包括国家调拨给医院的资产,医院使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1]。加强医院资产的管理,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已成为医院在可持续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浅谈医院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资产管理理念是医院内部控制的核心

医院管理者对医院资产内部控制的理念和认识,决定了医院资产管理的结果。领导应高度重视对资产的管理,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配备专业财务人员,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从思想和行动上改变“重财力轻物力,重购置轻管理”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医院资产管理办法及内部控制制度,如资产的购置、保管,使用,调拨,处置等相关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实行规范化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为医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资产管理水平取决于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医院偏重于临床医技人员,轻视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财务人员在医院内部控制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医院资产要管好用好,需要财务专业知识作基础,依托网络信息系统严格设计合理的资产管理流程。发动全院职工的共同参与,提高资产管理意识,确保其安全与完整,最大限度提高其使用效率的同时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科学严谨的控制活动是医院资产管理的根本

(一)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重要性

医院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占医院资产的大多数比例,是医院进行医、教、研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先进程度决定着医院医疗水平和运营能力,管理水平影响其使用效率和可创造效益,高精端医疗设备是准确分析和诊疗的工具,医院收入的大部分源于专业设备, 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是医院良性可持续发展重要条件。固定资产的购置意味着大笔资金的流出,应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流程:

1、事前科学论证

首先应在前期进行项目预算、论证及可行性研究,纳入计划管理;否则会导致设备的闲置或综合利用率低,造成资金浪费;在询价及确定供应商时加强控制及监督;验收程序严谨仔细、专业。

2、事中控制监督

使用中严格执行医院固定资产各项相关制度,实行使用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可以找专人管理但不能转移责任。及时办理资产登记、维修、移交、处置,例如可以应用条形码技术,辅助财产清查,减少劳务成本。实行固定资产三级核算,避免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情况出现,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也容易兹生腐败。固定资产是医院经济实力的体现,对其粗放式管理致使实物与账面不符。医院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价值核算不准确影响医院财务报表数字不实,会计信息失真就无法给医院的决策者提供正确的参考依据,影响医院的整体战略实施和发展。

3、事后分析评价

对固定资产的综合利用率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其价值及时评估,对不产生效益或是毁损的设备及时请示领导进行妥善处置,这样就降低了科室的资产使用成本。要重视资产效益分析,相关的分析指标如资产周转率,资产收入率等。

(二)医院无形资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无形资产是指医院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辩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内涵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研发,各种奖项,论文的发表,医院的声誉、高素质人才、科研成果这些都是医院的无形资产。医院应把无形资产纳入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保证无形资产安全完整。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逐渐在加大,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增长点。以有形资产做基石,依托于坚实的物质条件转化为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再转化为有形资产的过程,即是无形资产增值的过程,也是医院进行内涵建设的最终体现。

(三)医院流动资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库存物资等,医院流动资产占资产的份额比重较大,安全高效的周转率取决于医院对这部分资产的管理水平。建议借鉴“零库存”的仓储管理理念,只要保证畅通的物流配送,保证供应及时,只储备少量合理的库存物资,最大限度降低储备定额,提高存货周转率,增加流动资金使用率,减少运营成本,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对于价值较大的易耗品,可以采用以旧换新的方式,避免出现人走物也走的情况发生。

三、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是医院内部控制的基本途径

实行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为提高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率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链接各使用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共同监督促进,即时清晰展现资产的分布和使用情况,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促进医院长期规划的实施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504

医院信息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制度;资产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144-02

医院国有资产量大、专业设备多、种类繁杂,因此对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必须以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效益,加强对资产的管理,最大的发挥资产效益,既要维护医院的公益性、又要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新制度在资产管理方面的变化

(1)固定资产计价标准的变化。新财务制度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由500元上升到1000元以上,专业设备价值由800元上升到1500元以上才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畴。计价标准的上调,将导致过去在固定资产清册中管理的未达到现有标准的实物资产将纳入到库存物资的管理范畴。

(2)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的变化。新制度采用折旧制度,取消修购基金和固定基金,增设累计折旧,增加净资产类科目“待冲基金”。累计折旧科目的运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旧制度中会计核算的缺陷,使医院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的那部分价值得以反映,使医院的财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使医院固定资产核算和监督更加完善。

(3)流动资产备抵科目的变化。新制度调整了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提取方法和提取比例。原制度中,医院年末对“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按3%—5%的标准计提坏账准备。新制度改变了计提科目——把“其他应收款”纳入计提范围,以更好地规避经济风险,将“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排除在提取范围之外,防止了不必要的重复计提;增加了两种提取方法,即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使坏账准备的计提更加规范合理;改变了提取比率——由计提科目余额3%—5%改变为累计计提额不超过计提科目余额的2%-4%,充分考虑到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对医疗欠费的影响程度。

(4)无形资产摊销时间的改变。在原制度中,开办费从医院开业的下一个月起,按照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分期摊入管理费用。新制度则规定开办费在医院开业时计入管理费用。新制度对于法律没有规定保护期、合同(申请)没有明确受益期的无形资产,财务制度规定其摊销期不少于10年,会计制度不超过10年,两者之间存在矛盾,本文建议按10年摊销。

(5)明确了应用软件的核算属性。新制度规定,对于购入的应用软件,如果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价值包括在所属硬件价值中,一并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如果其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在旧制度中并无相关规定,这样的变化体现了新制度在资产管理方面划分的精确,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新旧制度衔接中的关键点

(1)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和核实。在施行新医院会计制度时,必须准确核算医院应计提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确定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范围,一是从空间上确定哪些固定资产应当提取折旧,哪些固定资产不应当提取折旧,比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使用年限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等;二是从时间上确定应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从什么时间开始提取折旧,什么时间停止提取折旧。②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原价、形成的资金来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进行核查,为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追溯确认待冲基金等做好准备。按以上分类和折旧方法计算各在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账户的累计余额,做好固定资产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医院可以将核查结果汇总编表,作为新旧衔接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追溯确认待冲基金等做好准备。在新制度执行时,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原价科目登记原有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将按上述方法计算的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进行登记,这样就可以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评估资产质量、分析资产负债水平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2)对本单位的流动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和核实,对于清查出的账龄超过3年、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医疗款、药品及库存物资盘盈、盘亏、毁损,以及应确认而未确认的资产、负债,应当报经批准后,按原制度规定处理完毕。

(3)关注确认记账标准、计提标准变化的科目。如未达到现有固定资产管理标准的实务资产,应按新制度规定的确认标准对原账中转入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转出低于新制度确认标准的未领用的物品和已领用的物品,转出正在清理的固定资产。如坏账准备科目的范围和标准的变更,应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重新计算坏账准备并调整新旧账之间的差异。对于清查出的账龄超过3年、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医疗款,应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予以核销。

(4)升级医院的资产管理软件。如我院的原有的资产管理系统,每月计提修购基金是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应改为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另外,新制度要求,固定资产购置时的资金来源不同,在计提折旧时对应的科目也不同,这就需要资产管理软件作出准确的判断。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升级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使其适应新制度的要求,既确保账实相符,满足资产管理的要求,又能够准备反映医院的资产信息,评价资产使用效益。

3探讨新制度下医院资产管理的方案设计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着资产数量庞大、医用设备单位价值高、使用管理部门多而杂的现状,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资产不准确。比如:(1)新建大楼、融资租赁设备已经交付使用,但竣工结算迟迟不能办理,财务人员以估价入账不准确、无法与财政局资产软件账保持一致为由,长期挂“在建工程”科目,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2)对已有旧房屋的二次装修改造费用的入账标准,各省市规定不一,有的甚至未作出明确规定,医院只能依据自身经验增加固定资产价值,造成同样金额的装修改造费用,部分医院资本化,部分医院费用化;(3)资产使用部门(特别是职能部门)在搬迁或调换时,没有及时办理资产交接手续,造成资产不清、无人管理,甚至出现资产流失的情况。对此,本文结合医院管理实际提出以下办法供参考。

(1)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程序。固定资产管理中心统筹负责管理全院的固定资产,负责制定相关固定资产管理规定、贯彻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监督检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每年年末组织对全院固定资产清查、不定期对贵重仪器设备的保养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实物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所在科室的责任。规范固定资产报废程序,经财政局批准报废的资产,必须由财务科、审计科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处理,各科室不得私自处理。

(2)培养高素质管理人员。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人员首先要通过学习来提高业务水平,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在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下,综合运用会计判断的方法、正确运用会计处理的方式、对不确定事项多采用相关人员集中讨论的手段,规范会计信息的业务处理,提高财务数据在不同医院间横向可比性,这也是新制度在医院经济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比如,固定资产的后继支出的确认标准。按财务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金额大、收益期限长,且在性能、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大改进的,确认为资本性支出,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等。那么,财务人员往往只能从金额大小进行确认,对于性能、质量的重大改进,则需要设备管理和使用部门的共同确认。对于维护固定资产的运转和使用,若进行的维护和修理充分发挥了其使用效能,则要分清日常维修和大修理支出,对日常支出直接计入,对于更换CT球管等大型支出,既不能资本化,增加固定资产的价值,又不能一次性费用化,影响当月收支的配比性,可以采用预提或待摊费用核算,借记“预提费用”或“待摊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

(3)实行固定资产移动化管理。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医疗设备的价值在医院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大,必须重视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该重视对信息化的投入与利用,改变以往纸质管理、计算机单机管理的模式,向网络化管理、移动化便携管理方向发展。固定资产移动化管理是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使用条形码作为载体,使之成为可移动的模块,设备购买入库时,给予其编号唯一的条形码,通过对条形码的采集,把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从某一固定地点延伸到医院各个角落,使资产管理可以在任一设备使用所在地、设备暂存地、设备报废堆集现场进行。采用这种方式,能有效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各个环节脱节情况,克服了传统资产管理模式下数据不准确、盘点耗时费力的问题,确保了资产管理部门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运用固定资产实时动态控制的方法,提高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家财政部,国家卫生部.医院会计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