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办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办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办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办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形势 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措施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指的是对其使用或者占有的一年以上并在这过程中其原有物质形态基本保持不变的资产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的使用非常的广泛,它在企业全部资产结构中的比重非常大,因此,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业务活动及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产保值增值等。本文就当前新形势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就如何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出建议,以期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在企业中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的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和制度。没有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机构,缺乏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专业人员。再加上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独立性,使得管理人员在进行单位固定资产的控制和管理时,没有充分的制度依据和监督处罚手段,造成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二)思想重视不够

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大多属于非经营性的资产,因此不会直接参与到生产经营等营利性的活动过程中去,因此,很多企业都没有很好的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忽视了对它的管理和控制,使得企业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

(三)重购轻管现象严重

在我国的部分企业中,由于其领导过分偏重于“门面工程”的建设,使得其相关人员在物资采购时,为了企业或部门的“面子”,不顾工作的实际需求,盲目的采购一些华丽、先进、昂贵、充门面的办公物资,但是有缺乏对其的管理和控制,使得企业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中存在较大的重购轻管现象。再加上我国目前企业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得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控制不足,常常出现单位对大量的账外资产随意的调用,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四)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目前,许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当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中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了解认识不足,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际的业务能力较低,不能满足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在财务预算中缺乏及时、合理的分析、预测、控制能力,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企业要建立和健全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体系,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相关的政策管理法规和制度,努力探索和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控制模式,从单位的各个部门和岗位支撑和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工作。同时,要加强单位内固定资产管理的独立性,确保固定资产能够实现透明化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的实施。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

企业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和重视,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来管理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并积极的规范和控制在执行过程中的操作行为,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节约单位资金。同时,还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人员的法制意识,牢固确立依法管理企业固定资产的意识。

(三)企业要完善采购制度,规范采购工作

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的采购制度,规范其采购工作的行为,以便减少重购轻管现象,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要本着采购信息透明、公开、公正的原则,对采购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要明确企业采购的对象和范围,规定采购的方式和程序,并严格按照有关的企业物资采购原则制订一个科学、合理、具体的采购方案。此外,企业还要大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审计工作,尤其是对账实管理的审计。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特性和权威性。要严格审计的标准和行为规范,及时的发现和分析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和潜在的隐患,并实施相应的解决防范措施,以减少和降低资产报表中的错误或误差,避免造成单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

针对目前企业中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的现状,企业要加强对他们业务素质和技能的培训和提高。通过对相关内控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的职业培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当今企业中固定资产管理领域内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的了解、认识和掌握,加强他们的业务素质水平和会计管理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固定资产管理人才队伍。

三、结束语

加强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其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节省企业的成本资金。有利于加强和保障企业长期建设工作的稳定开展。因此,企业要积极的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宇晖.新时期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益探索[J].时代经贸,2012

[2]匡平.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和思考[J].中国商贸,2011

[3]陈娅.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用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

办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管理创新

0 引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蒸蒸日上,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条件逐渐得以改善,单位内的固定资产数量和内容不断增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量逐渐加大,传统管理制度的局限性被逐渐暴露出来。固定资产协调性不足,会计核算不合理,资产利用率低下,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不仅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同时也给行政事业单位良好形象的树立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改善和创新其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运作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1 创新管理手段,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加快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程,建立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相符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自动化,形成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同时加强内部监督效力及扩大外部监督范围,对固定资产的效用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做到充分利用,从而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营成本,促进高效固定资产管理的实现。

在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通常是由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采取手工对账和人工统计的方式对其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然而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条件被逐步优化,单位内的固定资产逐渐增多,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更加繁重,工作效率也得不到保证。基于此,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快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全力推进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依托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使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从烦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又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确保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单位财务信息与资产管理信息的对称提供了保障;更促进了资产利用效率的提高,为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奠定了基础。另外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网络的建立,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更加流通,促进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强化了对固定资产的事前和事中管理,方便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作实时监控,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大大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

2 创新管理制度,完善固定资产的内控制度

固定资产的固定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单位固定资产评估体系的不健全,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单位内各部门信息的闭塞,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办法不合理,但总归来讲还是单位内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鉴于此,笔者认为不妨向国外的行政事业单位取经,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与其性质相符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加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在对不同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时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折旧方法,以确保折旧的准确性,从而使单位资产账实相符。比如房屋以及建筑物等比较耐用,更换速度较慢,技术含量不高的固定资产,且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度减值的固定资产,则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而在对更新速度较快,使用周期不长,科技含量较高的固定资产,好比电脑、打印机这类贬值较快的固定资产则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另外在行政事业单位内必定藏有一些相关的图书资料,如档案等,这些也属于单位固定资产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这些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并不会减值,相反还会增值,那么在为这类资产进行折旧计算时应采用直线计提折旧法。

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设置单位内部的相关岗位时,充分考虑各个岗位之间的关系,是否有利于单位内部监督制度的执行,是否能够形成相互制衡,相互辅助的关系,因此首先要明确各部门以及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对岗位进行合理的配置,加强对不相容岗位之间的控制和管理,针对这些重要岗位实行相互分离制度,并定期进行人员的轮换和培训。其次还要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相关的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控制、审批等行为进行严格的管控,按照单位和国家相关规定,及时对购入、调出、报废、折损的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和相关的登记,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对资产进行合理科学的处置。

3 创新员工观念,增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要想改善和创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必须要转变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通过定期培训来强化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树立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管理中将固定资产与单位经费等同的观念,重新认识固定资产,树立资产效益意识。其一,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建立高效的资产共享、共用的整合机制。为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项下各固定资产都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出现固定资产长期闲置或者低效运转的现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并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尤其要将闲置的或者低效运转的资产逐一进行申报、登记,对这些资产重新估价,并建立有效的资产信息数据库,以方便资产的调剂与整合,从而避免资产浪费。再有,从客观角度上来讲,固定资产管理不应该只是行政事业单位内某个部门或者某个工作人员的事,应该群策群力,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通过举办活动的方式,来促使更多的员工投身到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当中,从而有效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4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机制和资产管理制度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必要举措之一。因此在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现状以及相关的发展目标做充分的考量,然后深入了解各单位以及各部门的资产配置情况,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执行以及报告制度,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制定详细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定期对单位内的固定资产结构和效益进行严格的核对,避免出现固定资产重复购买或者效益下降的情况。此外,为了确保新增固定资产能够正常地投入生产和使用之中,因此还要对新增资产的技术含量、经济效益和实用性做科学的论证;并建立健全大宗固定资产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准确对不同种类和批次的固定资产功能进行定位,仔细对比生产商和售后服务,尽可能优化各使用部门的资源配置。

除以上之外,笔者认为还需要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考核,从而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且通过绩效考评,也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正,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行为的规范化,为完善各级财政部门的监管职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5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仅是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安全,也是为了促使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制度的优化促进国家机构的转型,做到物尽其用,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有效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余灼萍.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5).

[2]丁莉.浅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5).

办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

《会计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更新,但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制度没有及时更新,特别是2014年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需要提取折旧,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折旧基数管理制度制定不及时,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多数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财务部门与使用科室之间沟通不畅,监管部门监管不力,追究责任制度执行力较小,导致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失控。

(二)固定资产增加程序规范,减少程序不规范

由于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资金由财政拨款,必须在上年度末报本年的年初预算政府采购中报本年度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年初预算经财政审核下达后,行政单位在需要增加固定资产时,按照年初预算履行审批手续后,进行政府采购,程序规范。但固定资产减少(出售、转让、核销)时,随意性较大,不按规定及时向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报告,存在随意出售、转让、核销现象,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三)固定资产不定期清查盘点,日常管理不得力

固定资产作为行政单位的一项资产,应做到帐帐、帐物相符。单位应定期(至少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盘点和核对,但行政单位因专业人员少,工作量大,长期积累的问题较多,不能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核对,导致资产的帐物不符。

(四)会计核算不准确,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

一是固定资产价值按原始成本记录,只登记发票购买价,对运输费、安装费、购机时无法分割的软件费等没入账,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准确,由于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要求提取折旧,会导致折旧提取不准确;二是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后,列经费支出,未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导致资产未入账,会计信息失真。

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增强单位负责人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对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深入广泛的宣传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充分认识管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强化财会人员的管理技能,增强财经法治理念,适应改革的需要。

(二)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依据《会计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成完善且科学的管理体系。单位要认真做好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固定资产定义、主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统一分类,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目录、具体分类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行政单位处置资产(包括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在标准范围内,经本单位领导办公会研究后核销,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处置;

(三)现代办公自动化与固定资产管理想结合

运用现代化网络优势,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录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结合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优化固定资产资产配置,如增人新增购置计算机采购项目,财务部门依据使用科室申请,结合单位实际,如有预算确需购买,财务部门再向主管财政部门提出申请,主管财政部门进行审核批准后方可购买,规范了单位采购固定资产的合理性,明显减少浪费.体现“效率、规范”要求,有效地提高政府固定资产采购工作质量,避免重复购置和浪费。

(四)加强监督,健全监督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专项检查,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处置情况,对违规违纪问题要按规定严肃处理,将应当上缴的收入上缴,应当追回的资产追回,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的发生,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三、结束语

办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摘 要: 固定资产是行政机关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行政机关开展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其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并保障自身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对社区(街道)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践,提出加强街道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希望对街道或行政管理机关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街道 街道 固定资产 管理

近年来,随着街道业务的迅速发展,文化中心、受理中心、居委会、老年活动室的达标建成,街道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原有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街道改变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加强资产精细化管理,从而达到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的目的。

一、街道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上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的加强,街道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管理职能,财力也逐步下沉到街道层面,街道的固定资产呈现几何级的增长,原有的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越发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意识不强

针对固定资产的现状,部分街道认识不足,没有专门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往往由财审科或办公室代管。从表面上看,上述这些部门都履行管理固定资产的职责,实际上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无法做到对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缺少统筹协调的部门,造成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思想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责任不明

在日常管理中,出现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街道只注重对购置时的审核,对购置后的固定资产疏于管理,放松监管。从而导致:1、职工对固定资产不爱惜。粗放使用、不注重日常维护,没有达到使用年限就损坏或丢失。2、缺乏统筹协调部门,信息不对称,对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由于没有监管部门,往往项目开始时购置的固定资产,项目结束后或是封存在仓库或是下落不明,开展其他项目时再次重复购置,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固定资产处于闲置状态。3、由于职责分工不明确,对于丢失或损坏的固定资产各方推诿、扯皮,无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三)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不规范,资产家底不清

街道固定资产大多数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不核算盈亏,由财政部门拨款购置,以及部门之间相互调剂构成。因此,购置时审批比较规范。购置后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流程,保管、使用、维护、转移监控不力,处于管理不到位的状态。部分固定资产没有达到报废年限,就已经丢失或损坏;部分固定资产到了报废的年限,不办理报废手续,长期挂账。不能做到定期对固定资产盘点,报损、报废不及时,造成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二、加强街道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针对街道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该做到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并重、购置和使用并重,资产管理的意识要深入人心。结合街道的相关实践经验,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一)完善管理制度

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关键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街道应根据国家固定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制订和完善一整套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包括:

1、规范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转让、处置权限,明确制度和要求,严格审批程序,不得随意处置固定资产。

2、建立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购置、核算和使用的权限和责任。

3、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加强维修、保养,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延长使用年限。

4、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的管理,处置固定资产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规范操作程序。

5、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员的考核。

以殷行街道为例,在资产盘点结束后,为使街道固定资产常态长效管理,修订了《殷行街道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街道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人管理”体制,细化各层面的职责,规范了日常管理的流程,建立了资产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健全了街道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二)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

街道要创新管理手段,建立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体系,使之逐步形成固定资产的申请、购置、使用、调拨、报废全程监控模式,分阶段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具体要做到:第一步,由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引进一套网络版的固定资产系统,建立固定资产数据库,该系统结合条形码技术,赋予每个实物唯一的二维条码标签,明确使用人、保管人,形成责任追究机制。第二步,由动态管理变为实时管理。从固定资产购入到报废的生命周期中,对固定资产跟踪管理,分析资产的使用状况,及时处置不能报废、报损的资产。解决了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不符、闲置浪费和资产流失问题。并可以实时查询资产的状况,为资产管理提供全方位的决策依据。第三步,由实时管理变为精细管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随时了解闲置资产的状况,对于闲置资产能有效的调配使用,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产的利用率。

(三)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盘点

办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还存在“重钱轻物,重用轻管”的旧观念,没有对其有足够的认识,财务管理部门将资金的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实际存在的固定资产则认为不需要管理,这些错误观念导致了我国事业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加之,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人员职责不明、考核评价机制不全,这都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表现为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存量不清或者财产长期得不到清查、核对,结果总账与明细账不符,明细账与实物不符。

2.固定资产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上,有的归财政部门管理,有的归国资部门管理或者单位内管理机构,但是更多的则采用兼职,造成部门间权责不清,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

3.固定资产核算制度不完善,处置不规范,流失严重

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不能真实的反映,固定资产购置后,把全部支出列为当期支出,不计提折旧,这只反映原始价值,无法直接反映出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及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更不能对固有资产的保、增值作出客观估计。另外,在固定资产维修过程中,处置随意、核算不规范。例如,为改善办公条件或环境,投入大量资金、人工成本,原有资产主体得到改善,固有资产增加,而很多事业单位却视同维修,不做增加。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未认清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多是公益性单位,固定资产由国家财政拨款购置或调入使用,与员工经济利害关系不明显。导致员工轻视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固定资产长期闲置或者浪费的现象。另外,在固定资产实际使用管理中,缺少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或者即使具备管理制度,缺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使得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2.事业单位管理机构或人员设置不合理

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兼职现象普遍。各个部门职责权限很难明确,有利大家都去管,无利大家都去躲,降低了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3.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和管理使用脱节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是在会计核算中心统一核算,账面只记载固定资产金额,无明细实物数量,而固定资产却由单位购置、使用、保管。会计主体单位与核算部门不一致,相互沟通不畅,导致固定资产的保管、清查,账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

4.管理执法不够严格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有国有资产流失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犯有国有资产流失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在现实中,很多的责任人没有受到法律的处罚,造成有法不依的局面,没有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具体制度,并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实行固定资产责任到人,坚持谁使用、谁管理原则,构建一个职责明晰的管理责任制,做到资产配制、使用、处置等环节都有人管理、负责。以有利于资产的使用、管理及监督和考察。

2.完善核查监督制度,加大外部监督力度

制定更加完善的核查监管制度并切实落实,同时国家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增减、租赁的监督检查,并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处理,确保固定资产安全、保值、增值。另外,事业单位应逐步增加固定资产的公开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社会群众及相关组织的监督。

3.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率

完善的资产核算查制度利于优化资产的结构,行政事业单位要每季度或年进行一次的核算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对于账实不符的固定资产应及时进行处理。对于闲置固定资产,完成资产评估程序后,要通过进行竞价出售、拍卖等公开方式回收资金,以发挥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避免固定资产流失。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当将计算机网络运用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规格、品种、存放地点等建立详细的档案,做好实时跟踪管理,以满足多方面的需要,随时了解固定资产的状况,提高工作效率。

4.事业单位领导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事业单位领导要深刻认识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转变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充分认识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逐步推进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并逐项落实,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及时的核算,降低国有资产的流失,利用计算机等新的管理手段,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以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国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3).

[2]李军.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09(12).

[3]郭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析[J].财会通讯:综合(中),2010(10).

[4]晓峰.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审计文汇,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