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尿毒症;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尿毒症患者大多有长期激素使用史,极易并发股骨头坏死,一旦发生,增加患者痛苦,严重影响生活。通过髋关节置换,可以恢复肢体功能、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生活质量。但较之常规关节置换患者,尿毒症患者无论治疗还是护理,均有所不同。我科于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尿毒症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16例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疗效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均为2011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合并股骨头坏 死患者,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66~89岁,平均71.5岁,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均经CT、MRI及X线平片明确诊断,Ficat分期[1]Ⅵ期,合并骨质疏松。其中15例合并高血压病,13例合并糖尿病。

1.2方法 全麻下行患侧髋关节置换术,均采用骨水泥型假体。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评估按照Harris评分系统[2]评定。评分组成共计100分:疼痛44分;行走能力33分,包括有无跛行、是否使用助行装置、行走距离;关节功能18分,包括能否上下楼梯、能否自行穿袜子或鞋子、能否坐在不同高度的椅子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腿部畸形;关节活动范围5分,包括屈曲、外展、外旋转、内旋转和内收。评分标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

2结果

16例患者下地行走时间术后第3~5 d,术后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13~16 d,平均13.8 d。于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均获得随访,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疗效,末次回访15例疼痛完全缓解,1例轻度疼痛,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优良率为100%。无感染、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晚期并发症出现。

3 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 尿毒症患者因经济、预后、病程长且易反复、长期生活质量下降等因素,常见焦虑,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士要积极安慰。指导患者观看术后肢体功能锻炼及功能恢复阶段性目标的视频,使患者理解目标,建立信心。

3.1.2饮食护理 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调节氮质、电解质的能力下降,加之手术后失血、食欲下降,易导致营养失调、贫血、代谢紊乱。鼓励患者进食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牛奶等;并补充热量,补充维生素;限制钠盐、钾、磷的摄入;控制液体摄入。

3.1.3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检验及影像学检查。给予充分透析,纠正患者体内代谢紊乱,改善高容量状态;术前一天安排透析,同时防止过度脱水、低钾、低磷血症。控制血压、血糖,治疗内科疾病,调节机体达到可耐受手术刺激的状态。排除口腔、泌尿系、足、皮肤感染。训练术后患肢正确摆放及卧床期间的活动和锻炼;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前晚保证充足睡眠;术日晨行术区皮肤清洁准备。术前30 min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2术后护理

3.2.1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6 h,患肢抬高,梯形枕放置两腿中间保持髋关节外展15°[3]中立位,穿防旋鞋,避免髋关节内收内旋;翻身时朝向健侧,双腿间夹软枕;在各种时,始终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以避免髋关节脱位。术后第1 d起可摇高床头30°~45°。

3.2.2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记24 h出入量,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免疫机制紊乱,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同时关节置换术本身创伤大,感染风险高,故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避免使用经肾脏排泄药物,以免药物体内蓄积增加毒副作用。

3.2.3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观察切口敷料及局部皮温、皮色、肢体肿胀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在位,若有污湿,及时通知医生更换。妥善安置切口引流管和尿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逆流及管道折曲;观察切口引流液量、色、性质。术后1~3 d拔除切口引流管和尿管。

3.2.4血液透析护理 手术结束根据对血肌酐、尿素氮及血钾监测结果调整透析频率,1 w后恢复规律血液透析3次/w。保持动静脉瘘管置管功能良好并在有效状态,保持置管处皮肤清洁干燥,摆放时防止管道扭曲、受压,指导患者避免脱出。造瘘侧肢体禁止测量血压、采血及静脉注射。

3.2.5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尿毒症患者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心脏结构与功能大多发生变化,少尿或无尿,应警惕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紫绀等情况,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术后易并发低血压、高血压、高钾血症、营养不良,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因饮水量控制和用药限制,应通过加强物理预防措施预防各项并发症。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及深呼吸,做扩胸运动,翻身拍背Q2h,以有效清理呼吸道,防止肺部感染。留置尿管期间,加强会阴护理,做好尿管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采用多种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如加强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舒缩锻炼,结合抗凝治疗,同时做好疼痛护理,避免因疼痛而减少活动。鼓励进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翻身拍背及抬臀Q2h,按摩受压部位皮肤,卧防压疮床垫,防止压疮形成。在各种及活动中始终保持患侧髋关节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屈曲>90°、内收超过中线,以预防关节脱位。

3.2.6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进行,以不疲劳为度,术前及术后多次指导患者及家属观看床上功能锻炼和下床活动视频,以帮助患者准确快速掌握。术后6 h或麻醉清醒后即开始双下肢足趾屈伸及踝泵运动,每小时进行,10 min/次;术后第1 d开始进行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等长收缩运动,利用悬吊带进行抬臀;术后第2 d开始进行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活动。术后第3~5 d指导患者在助行器协助下下床活动,下地时从患侧方下地,健肢先着地。术后第8 d增加上下楼梯练习,遵循原则:上楼梯时健肢先上,下楼梯时患肢先下。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增强。

3.3出院指导 术后12~14 d拆线后出院。出院后继续循序渐进功能锻炼,各种时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术后6个月内避免坐矮凳、盘腿坐,坐便器使用增高型,各种时避免髋关节屈曲>90°、内收超过中线,避免导致脱位的动作。上下楼梯时坚持健肢先上、患肢先下,术后8 w内行走时逐步从助行器协助下过渡至无辅助装置下步态正常化。

4 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重建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纠正畸形的有效治疗手段[3],并且可以使之持续较长的时间阶段,尿毒症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是血液透析科和骨科两个专科护理的结合。此类患者在进行充分血液透析的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升高,均能获得满意疗效。合理的康复锻炼计划会使活动度和功能恢复更迅速,有助于尽早独立生活,改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宁志杰.矫形外科诊疗分类与评估[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0:19-20.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200-1

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技术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本文结合手术室实际情况,分析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问题

1.1制度不健全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护理技术欠缺

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开展,新的医疗器械大量引进,对手术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各科手术配合中遇到许多理论性和技术性的难点问题,导致护理人员技术方面与手术医生不同步,影响护理安全。

1.3操作技术不当

如手术安置方向有误,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

2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措施

2.1完善科室规章制度,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

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建立科室各项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仪器物品管理制度、术前访视制度及手术室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对护理风险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手术室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重视心理素质的锻炼,保持旺盛的精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使自己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发挥最佳水平,配合手术完成。

2.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

外科手术学的发展、新的医疗设备的出现,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为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的要求,适应新医学领域,新技术、新业务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室护士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快速掌握新的精密仪器的使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管理者根据护士责任心、年资、能力、悟性与岗位要求,实行分级培训,针对不同的专科,将人员进行分组,定期轮换,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能力。如选派优秀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以促进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学术交流,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及时、默契配合。医院管理者应让护士从非护理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一些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等工作。还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各级护理人员的培养,培养护理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提高服务质量。要保证护理质量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各自的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范,将差错或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

2.3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各种仪器使用前先行试机,保证术中正常使用。使用电刀前将负极板粘贴在患者大腿及臀部等肌肉丰厚处,避免负极板受压,并靠近切口部位,加强巡视观察粘贴是否牢靠。选用高质量的电刀极板,以一次性极板一次性使用最安全。术中应将电刀笔置于器械护士视野中,不用时放在专用布袋中,以免术者误按开关将患者灼伤;患者肢体禁止与头架、手术床边缘等金属接触,以免造成电灼伤。护士接患者时应认真核对手术通知单、病历以及腕带(注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

3结束语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加强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护士法律观念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制度等等,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杜绝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阎成美,翁庐英,李妮.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7).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1  手术室护理文化内涵

   

在医疗市场竞争加剧的今天,开展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营造温馨护理文化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通过确立护理理念,弘扬护理文化精神,使护理文化渗透在护理操作及工作流程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手术室护理队伍的潜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

2  手术室护理文化建设的措施

2.1  明确工作管理制度 

手术室制度是手术室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制订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才能够严格按照手术工作要求进行操作,相互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制度包括手术室工作制度、手术病人查对制度、库房管理制度、反馈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器械管理制度、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和卫生清洁制度等。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要做到及时修改和完善,确保制度的落实,达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强化人的理念。

2.2  手术室标识文化

 

2.2.1  一次性腕带 

手术前由护士填写病人的姓名、床号、病案号、性别、年龄、血型、术前诊断和手术部位。特别是危重病人、意识不清和婴幼儿病人。在核对病人时做到病人自述、病历和手术交接单的一致性。通过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的多重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2.2  管路标识 

手术室的各式引流及动静脉管路较多,用不同的颜色标签粘贴在管路的末端,并注明操作人员及放置的时间及深度,获得了明显的显示和区别,预防管路滑脱及管路移位,为医护人员观察病情提供准确的数据。

2.2.3  药品标签 

手术室各类急救药品及麻醉药品繁多,护士在标签上注明药物的名称、浓度和剂量,在配药前粘贴于注射器上,既能确保药物和注射器的一致性,也能使麻醉医生在使用过程中更清晰、快捷的取用,提高工作效率。

2.2.4  仪器操作流程卡 

由于外科器械仪器的迅速发展,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给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配合手术,将仪器的操作方法及使用流程制作成卡片,悬挂于仪器旁,使仪器操作具体化,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

2.3  严谨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2.3.1  护理抢救技术操作流程 

手术室为危重急诊病人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士担负第一时间的抢救重任,制订各项抢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如心肺复苏、除颤仪的使用、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等。

2.3.2  护理专科技术操作流程 

随着新手术的开展,护士在保证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对新开展的手术,注意总结和积累,并邀请相关专科医生讲课,使护士熟悉手术的入路和步骤,配合要领及对专科器械的使用和保养等技巧。对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和护理安全教育,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

2.3.3  专科器械准备流程 

根据各科手术的需要,制订完善的手术器械本,使各个手术器械包的物品数量固定。以《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之各专科手术器械为依据,结合临床手术专家的意见,制订各专科常见手术的手术器械准备流程,护士以此为据进行各类专科手术的器械准备工作。

2.4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理念

2.4.1  全程服务 

人性化和个性化护理贯穿围术期的全过程。巡回护士手术前细心周到的术前访视,手术当日热情微笑接病人入室,术中关怀、尊重病人,保护好病人隐私,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原则下保证病人舒适,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手术进展情况,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将病人安全的送回病室,术后3 d回访病人,及时填写术后回访单,征求病人对手术护理服务质量的反馈,同时制订改进措施。

2.4.2  诚信服务 

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合理收费,充分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和选择权,建立护患沟通制度,真正满足病人的需要,变病人的追求为医院的追求,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  高效的护理管理体制

2.5.1  增强服务意识 

要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增进护患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倡优质服务,开展微笑服务和礼仪服务,改善病人的就医环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融入人文关怀。

2.5.2  实行人性化管理 

科学的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服务水平的生命线,同时也是增加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现代管理是充满人性化的管理,护士长首先要尊重护士、理解护士,并为他们提供发挥个人能力的平台,为他们创造一个团结友爱、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2.5.3  按劳取酬,奖罚分明 

每月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对考核成绩较理想或已取得一定成绩的护士,给予公开表扬和奖励,以达到激励本人和他人的目的;对考核成绩不理想者要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树立信心,激励其积极进取。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手术药房 术中用药 退药 特殊药品 高危药品 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2-0068-03

我院是一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全院共有床位1700余张,手术室46间,每年手术治疗患者出院近3万人次。随着手术室工作量与日俱增,手术用药的不可预知性因素也有所增加,确保术中用药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09年4月我院于新手术楼启用之际,正式挂牌成立上海市第一家手术药房,通过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手术室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来确保手术用药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1 有利于手术室药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退药是长期困扰药剂科科学有序管理药品的问题。在我院,术后退药几乎占住院药房退药总量的50%。为-缓解术后退药多而频繁的问题,手术药房针对不同病种手术的用药制定手术室基本药品目录和基数,各手术间、诱导室、苏醒室、抢救车储备一定品种、足够数量的药品。普通药品实行基数补充法,每日由药师按照手术系统药品出库信息单进行审核、调配、核对,并送至各手术间。为满足手术患者个体化用药的需求,我院在手术室推行“先用药,后结算”的模式,目前设立4种手术药箱(介入手术药箱、神经外科手术药箱、血管外科手术药箱和移植手术药箱),并确定相应的药品基数。除移植手术药箱外,其它手术药箱每日由药师在规定时间送到指定手术问,交给具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护理人员清点、签收、保管、使用、记录用量。手术结束后,由药师到手术间核对药箱内药品剩余数和使用清单记录数相加是否与基数一致,确认一致后,由药师登录手系统,按照实际使用量记账。药箱收回手术药房,药师再次核对是否与手术系统信息一致,确认一致后,方可进行调配,补足药箱基数,备用。如有移植手术时,由手术医师提前通知手术药房,药师收到通知后,按照移植手术药品目录基数进行调配、核对,然后按以上操作流程执行。

以往由于手术用药的不可预知性,每位手术患者需要由病区从住院药房领取足量药品带至手术室,术后再将多余药品退回住院药房,这样的流程耗时3~4d。由于退药存在时间差,当患者出院而撤走病历后,药品费用无法退回其账户,给患者造成损失。药品一旦离开药房,往往缺乏有效监管,特别是需要低温保存、避光保存的特殊药品,其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对于退回的药品,药师只能简单地对外观、批号、有效期进行检查,而无法对药品内在质量进行监控,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追溯。

如今,药品始终在手术室的洁净环境中流通,温度、湿度、光线等适宜且稳定,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得到保障。术后,药师能根据患者使用药品情况及时记账,避免药品漏记、错记、多记或少记的现象,患者用药便捷、经济得到保障。手术用药的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纰漏被逐一填补,逐渐形成一种科学、有序、严谨、规范的动态化管理。

2 有利于加强手术室特殊药品管理

特殊药品是指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参照品管理的药品。门、急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的特殊药品管理经过多年实践已趋规范,而手术室作为医疗机构特殊药品用量较大的科室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药学专业人员未能直接参与管理。囿于对手术室运转情况了解的局限性,监督执行医疗机构品“五专”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的难度较大。信息与处方不符、空安瓿与使用数量不符、麻醉医师用药后委托护师代为开具处方、特殊药品白天存放不加锁等现象时有发生。

手术药房建立后,特殊药品统一由其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特殊药品“五专”管理制度。特殊药品储存在手术药房的保险柜内专柜加锁,实施24h红外线防盗监控。由具备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经品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人(双人双锁)负责管理。建立特殊药品专用账册,进出逐笔记录日期、品名、生产厂家、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凭证号、领用部门、发药人和复核人。每日早、晚清点特殊药品各一次,做到账物相符,日清日结。

针对手术需求,我院设立4种箱:常规箱、急诊箱、移植箱和内镜箱。常规和急诊箱加锁置于药车中,每日7:00由药师发放给具有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品处方资格证的麻醉医师,麻醉医师清点、签收后负责保管。麻醉医师使用后及时、准确开具专用处方,登录手术系统记账,并将专用处方、空安瓿、剩余药品放回箱中,供药师整理和核查。药师整理前一日回收的箱,逐一审核处方,对符合规范的处方再次核对手术系统特殊药品出库信息与处方、空安瓿种类、批号和数量是否一致,确认一致后方可进行调配,补足药箱基数。空安瓿回收后由专人登记日期、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并与特殊药品专用账册核对并确认一致后,送至指定地点监督销毁,并做好记录。每日麻醉专用处方由药师根据分类编号装订,保留3年备查。药师将患者姓名、病区(包括床位)、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处方医师、发药人、复核人专册登记。每日下午,药箱由药师清点后确认使用数和剩余数并收回,留待次日整理、调配、复核。移植和内镜箱在有相关手术时由药师交给麻醉医师签收、保管和使用,麻醉医师操作规程和药师操作规程与常规箱的情况相同。

自从药学人员直接参与手术室特殊药品的管理以来,手术室特殊药品准确、合理、便捷使用得到保障,规范和加强了关键环节的药物交接程序,限制了无关人员接触,做到了特殊药品空安瓿种类、数量、批号三者“账物相符”,有效杜绝了特殊药品的滥用和外流。

3 有利于加强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

美国药物安全使用协会(ISMP)将高危药品定义为:由于错误使用而有很大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危险的药物。而我们国内医院目前对于高危药品的定义尚未统一,常将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混放在一起,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医院屈指可数。特别是对于需要迅速、准确用药的科室(如手术室),若高危药品分类不清晰、标识不醒目,因误拿、误用而危及患者的隐患始终存在。

根据高危药品定义,结合我院基本药品目录,本院将一些常用的、风险因素高的品种列入手术室高危药品目录,进行分类管理,主要有以下6类:高浓度电解质;吸入和静脉;细胞毒性药;抗凝溶栓药;肌肉松弛药:胰岛素制剂。手术药房制订并严格执行高危药品

管理和操作规范:在手术药房设专柜、手术间设专用药箱和药盒存放高危药品,避免与普通药品混合存放,并设置醒目标识;每天由药师进行基数检查和药物补充,调配、发放均实行双人复核制度,确保准确无误;药师定期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开展高危药品相关资讯宣教;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并定期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后,在有效提高医院高危药品管理质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临床用药准确性,提高了医疗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

此外,住院患者常规细胞毒性药通常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集中完成冲配,而介入手术使用的细胞毒性药在手术室中冲配,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护师在配制和使用抗肿瘤药物时会因长期低剂量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皮肤吸收、口腔摄入)抗肿瘤药物而对健康带来危害。经过药剂科、护理部、设备科等多方协调,手术室护师得以在净化室、生物安全柜、隔离衣等防护措施齐全的环境中负责细胞毒性药的冲配。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同时,有效加强了职业防护,保障了护理人员的健康。

4 有利于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手术部位感染和全身性感染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院内感染。临床实践和研究证实,在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愈率。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或滥用(术后连续多日用药与术前短期足量用药相比)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发生率,反而增加耐药菌株产生和菌群紊乱的可能,同时亦加重药物不良反应,还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手术药房临床药师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对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作了规范要求,建立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的处方权限,并结合临床实际,综合考虑手术种类、部位、术中可能污染伤口的病原菌种类等因素,从以下方面评价和判断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用药适应证、药物品种、给药起始和持续时间、给药方式、给药剂量、术后停药时间、联合用药情况等。强调综合性防治措施,摆脱对抗菌药物的过度依赖,重视无菌操作、消毒、隔离等简便、经济的传统措施。

临床药师参与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监督和管理后,清洁手术不使用抗菌药物,术前给药时间

5 有利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以往药品在住院药房、病区、手术室之间的多次流通(反复领取和退回)制约了各部门挖掘潜能、提高效率。以介入科(22病区)为例,以前术中用药领用流程涉及医师、药师、病区护师、手术室护师、工勤人员等多个工种,每日约需7h。新的术中用药供应流程只需药师和手术室护师每日花费1.5h,医师、病区护师、工勤人员的劳动力得到解放,药品在手术楼内的“小流通”与原先在医院内涉及各病区、住院药房、手术室的“大流通”相比,医、药、护等各部门人力资源得到集中优化配置,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6 结语

我院1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设立手术药房、对手术室药品进行分类有助于加强对特殊药品、高危药品、抗菌药物等重点门类药品的监管,对科学化、动态化、规范化管理术中用药大有益处。各级医院建立适宜规模的手术药房,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手术药房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希望与兄弟单位就如何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进行更多的探讨与交流,在不断实践中改进和优化术中用药的现有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手术药品管理,降低医院运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药学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慧英,王春颖,张捷,等,我院住院病人药品退回情况分析,医学信息,2008,21(12):2296-2299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细节护理管理组,各400例;对照组年龄19~42岁,平均(34.38±5.26)岁,其中妇科46例,产科354例;细节护理管理组年龄18~42岁,平均(34.50±5.32)岁,其中妇科50例,产科3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即根据规章制度规范手术室常规操作技术及流程、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医院内感染控制培训,建立带班责任制度,各项手术室护理操作应严格执行登记签字制定,并做到责任到人。

1.2.1细节护理管理组患者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干预,包括以下内容。

1.2.1.1定期组织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订培训及实施方案,完善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消毒管理、一次性手术器械及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制度,对医源性感染可能产生各个环节进行干预[4],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已制定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多部门多层次讨论会,对发现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2.1.2制定手术室护理人员无菌操作观念量化考评制度每月不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关操作完成情况进行理论测评[5]。

1.2.1.3制定手术室消毒灭菌量化考评制度严格监督手术室各项消毒灭菌制度执行情况,并在每次操作前后进行登记;每周进行手术室空气、手术器械、护理人员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检测1次以上,对于发现未按制度操作及菌落超标问题[6],积极查找问题所在并制定改进措施。

1.2.1.4制定手术室护理规范操作考评制度术前洗手、摆放及尿道置管在内的侵袭性操作均由专人负责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2.1.5制定手术室器械细节管理制度如专科手术器械专门建卡标记,并放置使用说明书,详细写明使用适应证、维护清洁注意事项等;严格进行围术期器械清理,交接班时由2人清点器械数量,并登记造册,对使用状态进行准确评价;此外,还需加强手术器械清洗保养细节管理,首先采用专业软毛刷进行2次及以上刷洗,其次刷洗1次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器械内腔隙,最后以柔软纱布擦干器械,并以酶类消毒液超声振荡连续清洗15min[7-8]。

1.3观察指标(1)记录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其中医院内感染数据均由院感科专人收集汇总确定;(2)采用本院自拟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程度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由患者或家属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中任一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应用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及逻辑纠错软件选择EpiData3.04,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和细胞护理管理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14、1例,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0%、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细节护理管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针灸电子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实用手外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