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辅助服务方案

医疗辅助服务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辅助服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辅助服务方案

医疗辅助服务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院前急救;医疗救护员;规范化培训;柯氏评估;效果研究

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为独立型急救运行模式,每辆急救车配备一名急救医师、一名驾驶员和一名担架员。近年来,公众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在强化不同岗位从业人员急救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急救小组的整体急救能力。然而在当前的用工制度中,驾驶员和担架员均为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在招录时没有设定统一的准入标准,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缺乏规范化,致使急救辅助人员的急救技能水平和协调配合能力参差不齐[1]。为此,本研究借鉴国外医疗救护员的培训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对院前急救辅助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为院前急救开展医疗救护员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事院前急救辅助工作2年以上的急救辅助人员,通过急救理论考核和心肺复苏技能考核进行初步筛选,依据成绩择优和个人自愿的原则,有107人入选作为培训对象,包括驾驶员75名,担架员32名。平均年龄为(41.17±9.04)岁,平均工龄为(7.62±6.27)年,大专学历14人,学历方面,大专14人,高中、高职学历41人,中专、技校22人,初中30人。

1.2培训方案 根据我国对医疗救护员这一职业的工作职责范围,借鉴国外医疗救护员的培养模式,结合急救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院前急救医疗救护员规范化培训方案,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计划、考核方式和激励晋升机制等。

培训教材采用《医疗救护员》(茅志成主编)和《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手册》。

培训师资由院前急救专家、具有中级职称资格的高年资院前急救医师和卫生学校老师组成。

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急救操作技能培训和综合培训。理论培训包括人体结构与功能、救护基本技能、常见急性病症初步救护、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意外伤害现场救护、灾害事故现场救护等内容,总授课时间为66学时;急救操作技能培训包括包扎止血、骨折固定、坠落伤的搬运、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手法、急救设备(监护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操作和气管插管流程等,培训时间为18学时;综合培训包括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流程、岗位职责以及案例讨论等,培训时间为时。

1.3培训方案 评估发放问卷调查,应用柯氏评估模式对培训方案进行评估,采用五分法(很好、好、较好、一般、差)进行衡量。通过反应层评估学员对培训方案、培训内容的评价,通过对中心业务数据的分析来评估急救辅助人员是否有助于提升院前急救的服务效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培训方案科学合理,具有普适性。培训方案适用于不同年龄、工龄、学历、岗位的院前急救辅助人员,参训人员在培训的实用性、记忆程度、难易度、工作帮助程度、培训课程的课时安排、培训形式、老师授课水平以及培训的整体评价等方面没有差异(P>0.05)。参训人员建议增加沟通交流技巧和静脉开通方面的培训。

2.2培训方案贴合实际,具有实效性。在个人自评中,急救技能提高和培训课程接受程度培训前后没有差异(P>0.05),工作态度和培训收获在培训前后有显著性改变或提升(P

2.3规范化培训可改善行为能力。通过对急救班组的随车医师、分站长和业务科长进行他评,急救辅助人员通过规范化培训后,在医疗辅助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岗位责任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五个方面有显著性改善(P

2.4规范化培训可提升综合服务效能。对2014年、2015年的业务数据进行同期对比分析发现,尽管在急救资源配置没有明显增加、急救业务量显著增长(7.55%)的情况下,急救回车率、迟缓放车率分别下降0.66和0.9个百分点,平均反应时间和平均周转时间减少0.4和0.61min,1min出车率和急救服务满意度分别上升2.79和0.26个百分点。

注:急救回车率指接到急救呼叫电话后不能调派的急救出车比率;迟缓放车率指接到急救呼叫电话5min以后才能调派的急救出车比率;1min出车率指一线急救当班人员接到调度出车指令1min内就出车的比率。

3 讨论

医疗救护员作为一个卫生行业新职业,目前在国内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和培训教材,对院前急救辅助人员按照医疗救护员的培训方式开展比较规范化的培训,培训后应用柯氏评估模式让学员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以往的培训实践表明,受训员工在培训中学习效果及其状态会显著影响最终的培训效果。当受训的员工在培训前能够了解将要培训的内容,他们会感到单位对其个人发展和个人价值的重视,员工的满意度也会随之增加[2]。本研究在开展培训之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员工对于培训的认可度,能够参加学习时间,期望学到的知识以及奖励等信息,然后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培训等级方案以及奖励标准,使得学员在参加培训之前就已经了解整个培训的目标。

以往研究表明,受训员工的工作经验对培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工作经验越多,其参加培训后的效果就会越好[3]。本研究中,参训人员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为(41.17±9.04)岁,工作年限2~20年,平均工龄为(7.617±6.27)年,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工作年限,培训效果肯定不同,这些在培训人员的自评中得以证实,在对数据进一步分析中发现驾驶员岗位的、工作年限较长人员培训后在工作态度的转变和培训收获高于担架员岗位的工作年限较短的人员。

培训员工最直接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更好的发展,而员工发展的最终成果是促进单位组织的发展[4]。2014年、2015年业务数据对比分析中显示,2015年急救回车率和迟缓放车率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急救反应时间、平均周转时间较去年同期缩短,1min出来率和满意度测评较去年升高,这些均表明开展医疗救护员培训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明显好转,急救服务效能有了提高。

4 结论

医疗救护员规范化培训能够较好地提升急救辅助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从而提高急救服务效能,提升院前急救的服务水平。柯氏评估模式能够比较全面客观的反映医疗救护员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是一项比较好的分析工具。本研究中也尚有一些不足之处需在今后的规范化培训中加以改进,①培训时间的合理安排,在不脱产的情况下,为使参训人员能接受到比较全面的知识,应延长培训时间,增加培训批次;②丰富培训内容,将沟通技巧、心理学等边缘学科知识进行培训;③改进培训方式,增加案例讨论,提高和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员思考问题的主动性。④考核测评范围更广点,内容更多点,这样能够更加全面、更加客观的评估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静,郝艳华,吴群红,等.院前急救模式与急救人员岗位培训国内外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3,16(1):30-32.

[2]李辉,刘凤军,汪蓉.企业培训研究新视角:培训前涉因素与培训效果关系研究-兼论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4):118-128.

医疗辅助服务方案范文第2篇

2013年国务院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为扩大信息消费规模,到2015年要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要扩大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覆盖,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网络质量。加快推进我国主导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时分双工模式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TD-LTE)网络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借以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完善医疗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推广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医疗咨询、预约诊疗服务。推进养老机构、社区、家政、医疗护理机构协同信息服务。

卫生部于2011年7月的《卫生部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1]中明确提出优化布局和结构、统筹区域内康复医疗资源,逐步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并于同年9月份在全国选取14个省份开展为期2年的试点工作。

本文希望借助移动通信技术,构建区域康复服务体系,实现国务院所提出的医疗信息服务。

2 系统概述

无线通信技术作为有线通信的补充与延伸,可以大大加强基于有线网络的医疗信息系统的移动性和便利性。区域康复服务信息系统将借此摆脱台式终端的物理位置束缚,在区域内实现移动和漫游的康复医疗信息的快速介入,借以提高医疗的时效性。本系统通过移动网络运营技术与有线网络通信技术结合,构建广覆盖、功能齐全、畅通安全的网络系统,服务于区域康复服务体系。其主要包括康复诊疗管理平台、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双向转诊服务平台、云数据管理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可实现康复机构的病区查房、医技沟通、决策支持、双向转诊、医疗咨询、预约诊疗等应用。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3 实施方案

根据区域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需求,笔者引入云计算概念,将应用系统的软硬件整合起来,打破数据库、服务器、网络应用中物理设备之间的划分,实现计算资源分配与管理的动态化。该系统采取数据分布式应用结构,以移动4G TD-LTE网络为纽带,开发多个系统版本及App应用。在个人层面,患者可通过手机传感器采集个人健康信息,系统自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亦可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医疗咨询、健康管理、预约诊疗等服务。在医疗机构层面,系统采用数据接口控制器结合有线与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既可满足本地康复诊疗需求,又可通过移动4G TD-LTE网络实时将各级康复医疗机构的本地数据上传至云端。在需要发生双向转诊事件时,转诊前医疗机构只需通过双向转诊平台将患者的个人病历信息权限开放至转诊后的医疗机构即可,患者就诊信息将自动由云端传输至转诊后的医疗机构。

在信息安全方面,本系统自动获取各级医疗机构的本地信息,任何中间环节都没有权限修改数据,可确保原始数据真实可信;并采取网络多层次多区域设计原则,建立安全边界及防火墙,确保病人信息等医疗数据的安全性,促进双向转诊的及时性、可靠性。区域康复服务信息网络拓扑具体见图2。

4 系统功能

4.1 云数据管理平台

建立区级的云数据库,存储区域内海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部署和运行区域康复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康复服务信息云数据管理平台,以移动TD-LTE网络为传输通道,建立各级康复医疗机构间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体系。在云数据管理平台中采用分布式计算技术,为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提供可靠、高效及可扩展的云数据库、云搜索引擎、云存储及分布式并行计算服务。

(1)基础数据库

建立区域内就诊人群基本档案数据库,实行“一个患者一个标识码,具备区域内的唯一性”,建立覆盖区域内各级康复医疗机构的康复人群数据库,为每一名患者建立唯一的个人健康档案,形成“综合三级医院-综合二级医院-社区康复中心”纵向一体化的康复诊疗的基础数据库。包括患者个人信息、健康状况(慢性病情况)、失能分类及等级、失能原因、康复需求等。

(2)患者诊疗信息库

保存患者在不同医院的结构化的病历信息、康复诊疗方案、康复治疗信息(包括康复设备治疗部位、治疗强度、治疗时间、治疗周期等参数)、康复前/中/末期评估及分析、后期随访等数据。这些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中该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中,确保数据准确、有据可查。

(3)数据挖掘系统

云数据管理平台通过云搜索引擎提供了分布式的索引系统,通过和云数据库相结合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检索和访问实现数据挖掘功能。该子系统通过使用Map Reduce技术,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并行处理及分析,支持临床科研工作,可实时调整决策支持管理模块模式库,使决策支持更趋精准。它亦可挖掘区域内康复需求、康复疾病类别等数据信息,为政府部门的政策调控提供数据支持。其原理见图3:

图3 云数据管理平台数据挖掘系统

4.2 康复诊疗管理平台

(1)康复临床管理门户

康复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在应用决策支援技术上,开发了医师工作模块、治疗师工作模块,针对康复科的整体管理而研发,以使临床康复诊疗更加规范、科学和人性化。该平台主要服务于各级康复医学科,通过康复诊疗过程的决策监控,提升基层医院的康复诊疗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院的人才匮乏、资源薄弱、患者不愿就医等现实问题。

医师工作模块主要服务于康复医师的临床工作,实现结构化的电子病历书写,智能初步诊断病人疾病,提供快速有效的康复评估和规范、有效的康复治疗套餐,并即时通知治疗室该病人的新治疗医嘱项目。在医师工作模块中,决策支援功能根植于医师临床诊疗的各流程,按照康复诊疗规范设计运行模式,辅助医师分析临床资料,预测、推理诊断及治疗方案。

治疗师工作模块主要服务于康复治疗师的临床工作,康复治疗师根据医师的患者基本情况接诊患者,查阅病人康复治疗医嘱项目,并对患者本治疗室的康复进行详细评定,核对康复治疗医嘱项目;若发现不合适之处,可向医师提出质疑。在治疗师工作模块中,决策支援技术可辅助治疗师制定合适的治疗参数,并提供禁忌症的系统默认取消功能。

(2)康复决策支援系统

决策支援管理模块构架主要由模式管理单元、资料库管理单元这两部分组成,因其后台服务于康复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自动辅助其他模块临床诊疗过程。其中模式管理单元[2]是决策支援系统能否正确实施的关键,针对不同的输入、输出级运算,整合各类临床资料,通过模式来提供预测、推理、分析、创造可行方案。而资料管理单元是决策支援的基础[3],通过将临床病历资料(主诉、病史、查体、检验检查结果)等内容条目化,完成主观性的病历资料数字化、标准化。决策支援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康复诊断、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治疗参数的临床决策,规范康复诊疗流程,提升基层医院的康复诊疗水平。

4.3 双向转诊管理平台

(1)康复转诊信息管理门户

康复诊疗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康复诊疗信息管理门户,利用云数据库集成各级医疗康复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和信息资源,面向医疗卫生系统内部服务。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可根据患者转诊情况及病情,通过此门户实时调取患者区域内个人信息及就诊信息,保障患者区域内就诊的延续性和规范性。

(2)双向转诊应用门户

主要服务于“康复服务体系”中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并建立区域协同医疗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区域内三级康复医疗机构间的医疗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医疗,实现患者从发病到回归家庭的完善康复诊疗流程,同时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共享服务监督及评价系统。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系统会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康复评定自动进行综合评分,对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即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平台期),制定明确、规范的双向转诊标准,辅助医师进行病人的双向转诊,建立完整的现代康复供应链体系,实现对服务对象的长期、联系追踪管理。

5 系统功能架构

康复服务信息系统采取“区域建设,三级应用”的方式,即在海珠区内建设运行环境,物理部署于全区内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建立患者康复服务基础数据库。整个系统包括三级应用系统,分为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二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社区康复中心(见图4)。不同级系统之间功能设计上考虑不同的需求重点,越到上级的系统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越强,对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的支持能力越大;越到社区康复中心的系统业务管理功能越强,对日常管理工作的支撑能力越大。

6 系统设计原则

区域康复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规模庞大、信息量大、安全性高的综合信息系统。在进行系统设计、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标准化和规范化

系统建设采用的软件平台、数据标准、开发技术应符合公认的工业标准,以确保系统集成的可行性、良好的可扩充性。

(2)科学性和先进性

系统设计与开发采用先进成熟的思想、概念、方法、技术和平台,在理解用户的各项需求后,进行科学的建模、功能结构设计及数据库设计以指导系统开发建设;同时在系统建设上适应未来技术、业务发展的需要,保证系统在技术、应用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3)易维护性和扩展性

采用开放的系统设计,保证系统具有较强的易维护性和扩展性,能方便地进行功能的调整以适应系统需求的变化,如专题应用、数据更新等方面引起的变化。同时系统的升级要充分考虑与现有各应用系统的版本兼容问题,尽可能保证系统有更长的生命周期。

(4)安全性和保密性

为了保证网络环境下数据的安全,系统应具有防止病毒入侵、非法用户访问、恶意更改破坏数据的功能,并采取完备的数据保护和备份机制,防止非授权用户的非法入侵和授权用户的越权使用。系统应可以进行各种权限级别的控制,并具备审核功能,自动记录用户访问的情况和操作过程,以备日后查询。

(5)高性能和稳定性

在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时,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软硬件平台、技术服务和维护响应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系统较高的性能。

(6)方便实用性原则

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康复医疗的实际需要,贴近用户的需求与习惯做法,做到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7 结束语

区域性康复服务体系作为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一部分,具备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特征,即以康复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康复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和信息共享为目标,使有限的康复卫生资源利用最大化。区域康复服务信息系统利用移动TD-LTE无线通信技术,使各级医疗机构的康复诊疗流程都在严密的网络管理中进行,并接受质量抽查和阶段性考核,确保信息及时反馈,医疗、康复经验可以互用,能够加快康复专业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何成奇. 解读《卫生部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的基本思路[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2,27(6): 494-496.

[2] Maris G Martinsons, Robert M Daviso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and support systems Comparing American, Japanese and Chinese management[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7(43): 284-300.

[3] Pekka Korhonen, Haim Mano, Sari Stenfors, et al. Inherent Biases i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The Influence of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DSS on Choice, Affect, and Attitudes[J].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008(21): 45-58.

医疗辅助服务方案范文第3篇

医药是一个牛股辈出的行业,从来买的都是成长而不是便宜,只不过各个时期的明星成长股背后的产业趋势和逻辑不同。

展望2016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随着药审政策趋严以及医院药占比的不断下降,2016年将是医药板块继续分化、估值体系重构、产业逻辑深刻变化的一年。

我们认为,应当选择受益于行业政策和改革大趋势的泛医疗服务、创新以及国企改制相关领域的标的。

体系改革,服务收益。

受益于改革和行业趋势,泛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医院、医养结合、分级诊疗、辅助生殖、处方药外流将有较大投资机会,具体如下:

1)民营医院。这是一个政策持续不断利好、有稳定现金流、成长性优秀的板块,建议选择可复制且有核心品牌资源的医院公司,如爱尔眼科(300015.SZ)、通策医疗(600763.SH)、信邦制药(002390.SZ)。

2)医养结合。医养结合将是未来资本市场的投资主线之一,其中康复医院由于可复制性和单床产出较高,现阶段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居家和高端养老将受益于长期护理险制度的建立,未来存在较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南京新百(600682.SH)、湖南发展(000722.SZ)、澳洋科技(002172.SZ)等。

3)分级诊疗。未来两到三年将是分级诊疗政策密集出台期。我们认为,致力于社区医疗标准化的民营企业、体外诊断、基层医院、远程医疗等子领域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信邦制药(002390.SZ)、达安基因(002030.SZ)等。

4)辅助生殖。二胎政策的放开为辅助生殖市场打开成长空间,准入门槛较高使得行业供不应求。牌照、技术、品牌是该行业三大关键因素。2016年预计行业会不断有上市公司涉足辅助生殖领域。

5)处方药外流。处方药外流将带来四大趋势:一是大中型医院的药品销售逐年放缓;二是零售药店承接医院的处方外流;三是社区承担的药品越来越多;四是医院DTP和DTC的药房高速发展。若网售处方药放开,则零售药店等子行业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老百姓(603883.SH)、益丰药房(603939.SH)、一心堂(002727.SZ)、国药一致(000028.SZ)等。

药怎么办?唯有创新才有机会。我们重点提出精准医疗、创新药、制剂出口三大投资方向。

1)精准医疗:这会是2016年医药股中间非常重大的投资主线,从细胞治疗、干细胞到基因测序、基因编辑,资本对于创新的支持也越来越强。大量公司投身其中,野蛮生长时代过去之后,一批真正有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成为明日之星。建议关注龙头公司,如中源协和(600645.SH)、安科生物(300009.SZ)等。

2)创新药:2015年行业出现的重大变化是药审制度的改革。从MAH、化药注册分类制度改革方案到新的优先审评试点方案的推出,国内创新药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我们认为,创新药领域将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并将真正成为中国药企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建议关注恒瑞医药(600276.SH)、泰格医药(300347.SZ)、长春高新(000661.SZ)等。

3)制剂出口:随着招标价降压力增加、仿制药审批要求提高,产业界对国际化的重视程度迅速提升。我们预判,2015年就是中国药企国际化的元年。华海、恒瑞、人福等企业的制剂出口业务已实现重大突破,海正、京新、华东等一批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技术输出方面,恒瑞和信达生物分别签署了巨额的对外授权协议。建议关注华海药业(600521.SH)、人福医药(600079.SH)等。

医疗辅助服务方案范文第4篇

自成立以来,一康智医疗以“服务新医改,幸福亿万人”为使命,以专业手段推动医疗卫生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供的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数字化医院整体解决方案和居民个人健康管理信息服务备受业界关注。

在第6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很多代表驻足在演示大屏幕和大幅展板前,聚集在福州国际会展中心的的解决方案体验区,就各自关心的问题与一康智顾问深度交流。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医疗器械及相关产品、服务展览会,CMEF汇聚了全球顶尖医疗行业精英和医疗设备、服务品牌,产品覆盖整个医疗器械产业链,为众多设备厂商、专业买家提供了全方位的行业平台体验方案。本届医博会推出“基础医疗解决方案”这一展会主题。众多知名参展企业纷纷响应,顺应市场与政策导向,推出一系列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系统解决方案,以“经济”“适用”为特色,重点提升基础医疗设备配置与服务水平,将优质医疗服务延伸到基层,从而为更多老百姓造福。CMEF医博会历经3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医疗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综合“云”平台。展会集贸易、学习、创新、交流四大功能为一体,服务广大业内同仁。“云”平台理念致力于汇集医疗行业内每一个参与者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展会平台的沟通与分享,为广大专业观众提供维度广泛、便捷易得的优质商务服务。

在蚌埠市卫生局“关于医院建设、规划、发展及医疗信息化应用讲座”上,深圳市一康智科技有限公司胡云总经理和工程师曾云锋先生关于海云工程展望的演说,更好的指导各医院进行医院的建设、规划、发展及医疗信息化应用,使大家对医疗信息化有更加全面及长远的认识。

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为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一个方面提供了新的契机。它将有效地整合社会医疗和服务资源,对于转变卫生发展模式,推动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重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在本世纪初引入我国,特别2003年SARS以后,数字化医院成了医疗界的流行词。各医院也不管自身信息化做到什么程度,都在谈数字化医院。可是大部分医院并没有让患者品尝到数字化医院所带来的好处,虽有些改变,但是长时间的排队、信息不透明等现象还是让诸多人一提到医院就头疼。不但患者头疼,医院也头疼,因为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不是件容易的事。

数字化医院的主要特征为:医疗设备数字化、医疗方式网络化、医院管理信息化、医疗服务数字化、辅助决策智能化、支持社区与家庭保健常态化。

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宏观层面的问题是认识不全面,专业队伍不足,经费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导致了重建设、轻管理,重功能、轻规划,重系统、轻人员的现象。另外,医疗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具体的微观层面的问题,包括:筹建规划不明确;在没有明确需求的情况下开发信息系统,造成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流程和操作规范,或落实不到位;信息中心人员岗位确定不明;日常系统维护、资产管理、项目管理、以及操作不规范等。

医疗信息化需要政府的指导和规范,首先是要把握好总体思路,从战略规划、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技术系统建设等方面,指导我们医院信息化的建设。第二要规范管理,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加强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第三是保障安全,保证医院业务的连续、信息不丢失、数据完整和系统可用。第四是提高效率,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降低医疗差错,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同时,还要服务厂商,以权威的渠道让厂商了解医院的需求特点,更好地参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医疗辅助服务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医院全成本核算;医改; 探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0. 013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0- 0021- 02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公布,提出了规范公立医院收费的项目和标准,研究探索按病种等付费方式的改革。这对整个卫生行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财务面临这种新的形势,也需要对现有的成本核算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以适应新的挑战。新医改方案中也明确指出,要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2012年,全国各公立医院实行新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对实行医院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只有实行全成本核算,才能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的目标,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1 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概念及作用

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将其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成本核算应遵循合法性、可靠性、相关性、分期核算、权责发生制、按实际成本计价、收支配比、一致性、重要性等原则。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医院成本信息,强化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绩效,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2 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体系

成本核算涉及医院的各个部门,并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医院要从上到下建立一个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体系,明确各自的任务,全员参与,分工协作,保证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具体包括成立由财务人员及独立的核算单位负责,并由院领导专职分管的核算组织体系,以保证成本核算的权威性。

3 做好成本核算各项基础工作

为了实现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基础工作。

3.1 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开展医院清产核资,是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也是成本核算管理的基础和起点,是成本核算的数据基础来源。医院资产清查的主要任务是:对医院机关各部、科室等行政管理机关及其下属单位,各临床医技部门、门诊部及其所属单位,及医院所属的其他单位占用的各项资产进行清查,界定产权,确认价值,核实资产占用量,建立健全医院资产核算体系。具体包括核实全院及各单位的用房面积;核实全院及各单位的设备总价值;核实全院及各单位的人数;测算、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对医院各库房和各类在用材料清查盘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给各单位安装水、电、气表或进行水、电、气用量测定等。

3.2 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各类制度及工作流程

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及收集整理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结算制度 ;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原始凭证传递流程等等。

3.3 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对于医院来说,全成本核算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需要培养能够适应成本核算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人员,普及成本核算的基础理论,提高成本管理技能,才能科学有效地运行成本核算管理机制。

4 建立覆盖全院的微机网络系统

医院全方位地推进计算机网络化,是医院成本核算及时准确高效的基础。由于医疗服务复杂多样,各专业学科之间既分工精细又有密切联系,成本核算会涉及到收入和成本系统复杂庞大的数据项目,完全依靠手工劳动很难保证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使医院成本核算做到高效准确地完成数据的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引入成本核算软件系统进行全院微机联网是必须的。

5 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具体步骤

5.1 划分核算单位

根据核算对象的不同,成本核算可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一般应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

科室区分为以下类别: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等。临床服务类指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能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的科室;医疗技术类指为临床服务类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是服务于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等辅助服务的科室;比如:把供应室、药剂科等。行政后勤类指除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和医疗辅助科室之外的从事院内外行政后勤业务工作的科室。

5.2 划分收入项目

主要是医疗收入,包括挂号收入、诊察收入、检查收入、化验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麻醉收入、护理收入、床位收入、输血收入、医用材料收入、药品收入、药事服务费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其他收入等。医疗收入按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分别核算,按既定的比例由微机核算系统自动归集到各专业收益单元科室。

5.3 划分成本项目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①人员工资。②固定资产折旧。包括房屋、医疗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办公用具等的折旧。③医用耗料、卫生材料、办公用品。④电讯费。⑤水电暖费、保洁费。⑥维修费用。包括房屋、医用设备的维修。⑦供应室消毒费用及被服、洗涤费。⑧差旅费。⑨管理费用。

5.4 科室成本的归集

通过健全的组织机构,按照规范的统计要求及报送程序,将支出直接或分配归属到耗用科室,形成各类科室的成本。成本按照计入方法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科室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或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后直接计入的各种支出。间接成本是指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需要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分配计入的各项支出。

5.5 科室成本的分摊

各类科室成本应本着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及重要性等原则,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进行分摊,最终将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科室。

先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管理费用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分摊参数可采用人员比例、内部服务量、工作量等。

再将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分摊参数可采用人员比例、内部服务量、工作量等。

最后将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分摊参数可采用工作量、业务收入、占用资产、面积等,分摊后形成门诊、住院临床服务类科室的成本。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是以各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支出,计算出各项目单位成本的过程。核算办法是将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的医疗成本向其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归集和分摊,分摊参数可采用各项目收入比、工作量等。

5.6 进行成本费用分析,实行成本控制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为了达到成本控制这一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医院持续健康的发展。

医院应根据成本核算结果,对照目标成本或标准成本,采取趋势分析、结构分析、量本利分析等方法及时分析实际成本变动情况及原因,把握成本变动规律,提高成本效率。只有通过对各成本核算单位的收入、成本进行分析,结合相关医疗质量指标(如病床周转率、平均住院日、手术例数、门诊人次等财务、统计指标)才能发现各成本核算单位在运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找出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加强管理。

医院应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按照预定的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耗费进行控制。

6 建立奖罚激励机制 ,促进医院全成本核算实施

创建一套合适的奖罚激励机制,可以使全院职工自觉接受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医院全成本核算实施。例如采用发放绩效工资的形式,使全成本核算能有效快速地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瑞,金昌晓,于燕,等.关于医院成本核算几种不同理念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