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机田间作业安全规范

农机田间作业安全规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机田间作业安全规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机田间作业安全规范

农机田间作业安全规范范文第1篇

与时俱进,依法治机,强化农机管理,这是农机工作的宗旨。加速我场农机化工作发展步伐,以求标准、求质量、求效益为目的,全面贯彻节本增效措施;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机具;加大农机执法力度,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使我场农机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全程机械化方面迈进。

关键词:新形势 农机 管理 重点

引言

当前,我场正处在新一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要实现农机化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机管理“六统一、七加强”政策,进一步认识农机化工作在农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加大农机新机具及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全面推进农机化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1、坚持执行农机管理的“六统一”、“七加强”政策。

农机管理“六统一”、“七加强”的内容是统一机具技术标准;统一农田作业指挥;统一田间作业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农机具更新选型;统一到农具场停放保管。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加强农机基础建设;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加强农机技术档案及内业管理;加强新技术推广和更新,加强农机具技术保养和维修;加强田间标准化作业。全面贯彻执行优机、优具、优质、优价政策,加强田间管理作业质量标准化,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保证作业质量,全年无重大作业质量事故。全年保证动力机械的完好率在95%以上,农机具完好率在96%以上,机车出勤率在95%以上,切实提高田间作业的质量标准。

2、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农机队伍建设。

2.1从2006年1月开始,我场各管理区配齐专职的农机副主任或技术员。农场的农机人员队伍建设有了规范化和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指热爱集体,顾全大局,能清楚地了解共同的目标,对团队有归属感,明确共同的价值观,遵守共同的规范,团结合作,携手奋斗。其次,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精湛的业务技能。在具体工作中能独当一面,拥有较强的理解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业务实施能力,能够积极努力且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2.2农场与管理区主任、农机副主任签定“农机管理目标责任状”、“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学习其它农场的管理经验,年初交纳风险保证金,农机副主任的年薪由农机科考核;一年检查五次,单位评比连续三次倒数第一的农机副主任就地免职。这种激励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把农机管理工作搞上去,增强农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出爱岗敬业、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农机管理理念。

3、搞好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3.1我场现有农机总动力75928千瓦,机械保有量11417台/件。

2011年加大力度积极推广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农场出台农机具更新的优惠政策,有机户购置农业机械1880台/件,新增动力约20830kw,总投入资金3561.3万元。其中农场补贴购置机械资金112万元,总局补贴购置机械资金578万元。补贴资金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农机具的更新力度,这就需要加大农机基础建设的力度,扩建插秧机库棚面积,新建收割机、拖拉机库房,铺设沙石路面等。我场现在6个现代化农机停放场,

3.2、加大农机标准化推进力度,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2011年农场继续加强以田间标准化作业为中心,以提高农机具安全技术状态为基础,重点抓四个方面农机标准化管理工作:

3.2.1加大农机具更新力度,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分公司加大农机具的更新力度。采取经验介绍,新旧机具对比,召开新机具作业现场会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有机户对更新机具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抓反面典型,不合格的机具坚决整改,不手软。管理区全部实现农机装备现代化,使农业生产得以充分保证。

3.2.2加大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应用力度,节本增效显著。

今年,农场重点抓好总局、分局13项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此外,还推广应用了激光平地机、抗磨剂、节油精、水稻高产等技术。全年节本增效达200余万元。

3.3.3狠抓农机标准化作业

在抓标准化作业上,制定标准化作业实施方案和奖励制度,农机管理阶段验收后,奖励达标管理区。对不达标的,扣除保证金。做到奖罚分明,充分保证了田间作业标准化。

3.4.4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4月和10月在分局农机监理站的指导下,监理所积极与公安交警、安全监督等部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开展了农用拖拉机无牌证、安全防护设施不全等联合整治活动,经过整治,全场机车挂牌率在逐渐提高。

4、要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理内业、信息网络标准化建设。

根据农垦监理分站年初关于加强农机监理内业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监理所已做到:办公场所窗口化;办公设备现代化;办事程序便民化;档案设施标准化;档案管理科学化;档案内容合法化;表证填写规范化;统计报表制度化;收费标准公开化。按时上报各项工作总结,按上级要求进行工作部署,并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会议、培训等,能按上级要求圆满完成其他临时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农机田间作业安全规范范文第2篇

1.1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农村“一户买机,全家都用”的现象比较普遍,认为小型农机结构紧凑简单,易学易操作。缺乏安全意识,思想上麻痹大意。由于操作技术生疏,不懂操作规程,导致操作不当;部分农机操作人员认为农机在农田中作业或茶叶加工作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小,不会出现人员伤亡,从而对安全作业不重视。农业机械年使用时间短,利用率极低,有些农机操作人员为了尽快收回购置机械的投资,在农忙季节日夜加班,长时间的疲劳作业易导致操作人员反应迟钝或判断失误,造成农机事故的发生。正是这些忽视安全的麻痹思想,形成了大量事故隐患[1-2]。

1.2农机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

近几年农村农业机械拥有量剧增,据调查,有些农民购买了农业机械后,找个“明白人”指点一下,略懂一二便开始操作机械进行作业。由于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不了解农业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缺乏安全作业知识,操作技能差,无法应对突况,盲目操作而引发事故。据统计,黟县农业机械操作人员中80%的人年龄在50岁以上,年龄普遍偏大,不仅技术生疏,且操作动作缓慢,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使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大。

1.3农机操作人员忽视维护保养

由于农机操作人员大多文化水平较低,且未参加过任何技术培训,对农业机械的保养不重视,从而不按时保养机具,还有的农机操作人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无暇顾及维护保养。这样重使用、轻保养,操作带“病”的机械进行作业,从产生“小毛病”到拖成“大故障”的过程中隐藏着事故的隐患。

1.4农机作业环境较差

农田作业时,田间机耕道是机械下田作业和田间转移的道路,黟县目前田间机耕道多为20世纪70年代前后修筑,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机耕道过窄,路面坑坑洼洼。而农业机械在作业过程中,要经常转移,或走机耕道,或爬较高的田埂,或走非机耕道的小路,操作稍微不慎,便易引发事故。

1.5农机安全监管力量薄弱

黟县是个山区县,拥有各种农业机械1.6万余台(套),95%以上是非牌证管理的机械,而负责全县农机安全监管的农机安全监理站只配备3名工作人员,没有监理装备,乡(镇)农机员因管理体制所致,大部分时间从事非农机工作,对各种农业机械安全监管很难到位。

二、农业机械作业事故的预防措施

2.1强化监管,确保监管措施到位

对农业机械实行安全监管,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应认真调查研究,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农机作业安全形势,形成报告,向同级政府作专题汇报,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形成上下左右齐抓共管的局面,把农机安全生产各项安全监管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加强县级农机安全监管力量和手段,完善乡(镇)级农机管理机构,保障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稳定性,设立村级农机安全员,调动乡(镇)、村农机员的工作积极性,日常巡视摸排,掌握信息,抓好源头关,把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县级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转变工作作风,将非牌证管理的农机具纳入日常安全监管范围,克服量多面广畏难思想,把服务送到村、户,做好农机具安全作业监管。要根据农事规律,认真开展农机作业的安全大检查,扎实排查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农机作业事故的发生,推进平安农机建设。三是开展以纠正违规违章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执法检查,把农机安全执法检查延伸到田间地头和场院,在执法过程中注意方式和方法,重纠轻治,做到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坚决避免激化矛盾,杜绝暴力执法[3-4]。

2.2强化宣传,确保安全教育到位

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向广大农机操作人员宣传《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农机操作人员理解“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生命,安全是致富之本,事故是败家之源”的道理。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二是将“送安全下乡”、走基层等活动常态化,避免“阵风式”活动;三是将农机安全教育融入乡村的各种活动中,扎实推进农机安全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安全观念和意识。

2.3强化技术培训,确保操作技能到位

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借“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组织农机操作人员学习农业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维护保养知识、操作规程、农机安全常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结合组织农机技术人员“送技术下乡”,采取实用、实效的方法,对农机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辅导。通过各种方式的农机技术传授,使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技能得到逐步提高。

2.4修建机耕道路,改善田间作业通行条件

建议政府从美好乡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购机补贴等支农资金中拨出一部分,投入乡村机耕道路建设与改造,引导村、组、农民个人筹资筹劳,引导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以改善农机田间作业通行条件。

2.5建立救济制度,提高农机户抗风险能力

为促进社会和谐安定,设立农机事故救济基金和互助组织;制订并尽快出台农机操作人员的人身保险和作业机械保险制度。提高农机户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农机户不因农机作业事故而返贫。

三、结语

农机田间作业安全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88-1

1 巫溪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1.1 巫溪县农业机械拥有情况

2010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 21.8万千瓦,农机总值达2.08亿元。全县各类运输型拖拉机及田间作业机械达3111台,各类设施农业机械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也有较大数量增长。

1.2 农机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

水稻生产在巫溪县的部分乡镇实现了全程机械化。2010年全县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达50%以上,稻田机耕作业水平达到50%。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0%。

1.3 农机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

近几年,国家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法律赋予了农机管理部门职能、职责,农委大力开展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农机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和“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1.4 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近年来,农委重点抓了基层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户发展,不断加强完善农机推广、教育培训、农机维修、农田作业、信息服务等服务网络,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逐步增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

1.5 农机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

近几年,全县落实各级农机补贴资金达400万元,带动农民投入资金2200万元,掀起了全县农民购买农机具的新。

2 存在问题

2.1 农机化发展不平衡

在农机装备发展方面不平衡,现状为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耕作机械多,其他田间作业机械少;传统作业机械多,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少;在不同作物间也存在着不平衡,如目前巫溪县水稻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作为主要作物的玉米、蔬菜、薯类生产机械化水平还是空白。

2.2 对农机化的投入仍显不足

其一虽然国家对农机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但仍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其二县级政府缺乏具体的农机投入管理机制,财政对农机投入严重不足。其三作为农机投资主体的农民自我积累能力弱,农机产品价位较高,农机作业季节性强、投资回收期长、利润低,制约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投入。

2.3 基层农机管理推广组织不健全

乡镇农机管理推广组织是农机系统为“三农”服务的前沿阵地,但全县约有一半乡镇已无场所、无资产、无专职人员,直接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

2.4 农机安全生产隐患严重

一是全国没有统一拖拉机注册登记品牌、型号,厂家、经销商可以自主生产,自由销售,许多农民购机后无法上牌、办证。二是县级保险公司拒保、超标收费、强迫增加保险项目,致使一些拖拉机不入保,也就无法参加年检审。三是机手安全意识淡薄,全县约有1/3的机手没有办证,年检率不足1/4,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严重隐患。

2.5 农机组织化程度较低

目前,全县农机服务组织较少,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很低,运作不规范,分散经营,参与市场的意识不高,能力薄弱,农机利用率低,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直接影响了农机的经营效益。

2.6 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

农民受传统的种植习惯影响较深,农作物的品种、种植规格不统一,地块零散,直接影响了农业机械作业。

3 对下步发展思考

3.1 提高对农机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把发展农机化置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考虑,列入重要工作议程,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

3.2 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

国家和各级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一定要逐年增加农机专项补贴资金和项目管理推广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在资金的投放上,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机具,严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3.3 进一步优化农机发展结构

牢固树立“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巫溪县要在巩固和提高水稻全过程机械化的基础上,重点突破玉米、薯类、设施农业等经济作物机械化,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玉米收获机械化达到50%,适宜地块实现保护性耕作,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

3.4 依法加强农机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对农机的有效管理和宏观指导。

一是加强对片区乡镇农机管理推广站建设。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要求,合理配置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理顺管理体制,以便使其真正履行农机管理、推广、服务的职责。二是依法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规范拖拉机品牌、类型,制定全国统一的登记目录。规范保险公司的违规行为或成立专门拖拉机交强险管理部门。抓好拖拉机牌证、照管理和乡村道路的检查。加强队伍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保证农机安全生产。三是抓好农机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农机与工商、质检部门要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和坑农害农行为,规范农机产品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5 加快新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

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加大投入,规范运作,强化指导,创新机制,抓好典型的总结与推广,推动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3.6 积极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农机田间作业安全规范范文第4篇

1.1农机手安全意识差

虽然农机的使用范围变大了,但是农民的操作能力和农机安全意识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提高[1]。

1.2基层政府监管不力

由于农业活动集中于春秋两季,在这阶段内农机几乎是不间歇的进行工作,对于农机的生产性能和设备质量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导致农机故障频发。加之,基层政府监管不力,片面注重农业产量。

1.3农机分布范围广泛

农村农业机械设备的广泛分布,给相关人员的统计工作和检修工作带来了困难。除开春秋季大规模田间作业,其余时间多数农机都闲置在家,少部分农机用来做交通运输工具,给农机的监管工作的定期维修工作带来了困难。另外,农户分布相对零散,也给农机技能的传播造成了困难。

1.4农机安全生产法规不健全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农机部门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负责的登记挂牌、年检和拖拉机驾驶人考核发证及驾驶证审验,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及驾驶人的安全检查、行政处罚[2]。交警往往只是在违章和出现交通事故才进行处理,而平时很少对上路这部分拖拉机有无牌、证、照、是否参加年检等过问,农机监理又无上路检查权,致使这部分车辆处于管理空白之中。

2农机安全生产隐患的解决措施

2.1加强农民专业教育

首先,地方政府要建立起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快的农机安全生产团队,通过进行先进安全生产理念的学习,研究农业生产隐患的解决对策,增强综合实践能力。把这支队伍带到田间地头,手把手的教农民如何进行农机安全操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真正的让农民学到农机操作技能,提高专业操作水平[3]。另外,要注意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从而对农机的安全操作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2政府加强宣传力度

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平台、互联网、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生产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保证农民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国家政策和安全生产条例。通过对基层农户走访发现,部分农户无照驾驶拖拉机不是因为无视《道路交通安全法》,而是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各级政府要注意做好相关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

2.3提升服务质量

注重对基层农机站点的建设,对于农机站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为农民群众解疑答惑。同时,农机服务管理部门也是政府的公共职能部门,要牢记“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基本观念[4],对于上门询问的农户要做到耐心、细心、热心,在真正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提升了政府形象。另外,要严格执行农机驾驶的证件考核制度,对于现有的农机手进行驾照考试,对于考试不合格的要进行专业培训。做好农机的年度检修工作,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进行维修,对于超过使用年限的要强制停止运行,通过补贴或其他优惠方式给予农户补偿。

2.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

农机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和一定的危害性,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做好事故处理的应急预案,在农机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里,做好抢救联动机制,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快速反应,依靠科学,依法规范,信息共享的原则,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3结束语

农机田间作业安全规范范文第5篇

在××县农机协会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县农业机械协会”的成立,得到了县委、县府领导和市农机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经全县农机人员的共同努力,县有关部门已于2005年12月5日批准成立。这是农机战线上的大喜事。为了让全县人民都了解和关心农机协会,今天,我们举行这次隆重的揭牌仪式。在此,我代表××县农机服务中心对出席这次庆典仪式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受协会理事会的委托,讲以下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发展农机协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我县农机化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强化农机管理,狠抓社会化服务,农机化事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到2005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76.9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51780台,各类配套农机具95824台(套),大中型联合收获机46台,设施农业、经济作物及农产品加工机械也都发展迅速,农机监理、培训、推广、维修等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当前,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农村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县农机化事业正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国家为恢复发展粮食生产出台了惠农的“三补贴一减免”政策,特别是制定了购机补贴政策,给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在看到大好形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农民是农业机械拥有的主体,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统一协调的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矛盾,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低下,规模效益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服务农业能力不强,成为新形势下制约农机化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协会正是农机部门和广大农机人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在原有服务组织的基础上,探索出的一种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形式,是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的发展和创新,建立农机协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机管理工作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新途径、新路子,意义重大,势在必行。随着我县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对农机协会的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农机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成立和发展农机协会的重要意义,增强加快发展农机协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农机协会的快速发展。

二、理清思路,明确职责,促进农机协会发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县农业机械协会是由××县农机服务合作组织、农机销售大户、农机生产大户、农机使用者和热心于农机化事业、愿为农机化事业服务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组织,具有社会团体的法人地位,并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我县农机协会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创新完善农机服务组织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要求,科学配置农机资源,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因地制宜,强化措施,开拓创新,确保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发展原则

农机协会的发展,坚持自愿的原则,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原则。××县农机服务中心在业务上对农机协会的发展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发展目标

今明两年,50%以上的乡镇要建立乡级农机协会,并积极开展工作,五年内全县各乡镇都要建立起乡级农机协会。

(四)主要任务

积极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省有关农业、农机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省、市、县的有关政策和任务;加强对会员的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和文明行为教育,提高会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安全生产意识及安全技术水平;积极为会员提供法律、科普、信息、技术和田间作业及生产协作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组织会员开展对外经济、技术、贸易等交流与合作活动;协助农机管理部门对会员进行管理、教育,及时反映会员的愿望、要求和建设,传达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协助农机管理部门进行农机购置补贴、农机田间作业燃油补贴的宣传、组织工作等。

农机协会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会员的权利和义务,使农机协会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要根据国家法律、政策和农机协会章程,结合我县农机管理工作实际,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行规行约,建立起会员诚信档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更好地为我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服务。

三、创新协会工作,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全县农机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县农机协会的建立,是我县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树立信心,鼓足干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农机协会不断地发展壮大。要积极发挥农机协会在为农机手提供服务、组织开展机械化农机生产等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合理优化配置农机资源,创造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各会员单位和会员同志们一定要遵守协会章程,履行会员义务,维护协会形象,进一步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协会建设成上下结合、高效运转的服务网络,逐步形成集区域性、专业性、行业性、服务性四位一体的新格局,成为全县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新起点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