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命的偶然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们活在世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使命,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碌碌无为或者奋进一生。
人来世上一次,就是来体验所有新奇食物的,而同时为了延续生命,人们得吃饭穿衣。
生命有限,选择无限,选自己所愿,过属于自己的生活才是正道。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苔丝 悲剧 原因
掩卷深思,同一时刻,同一块土地上,所谓“举国欢腾”下,正有人哀哀饮泣,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竟至于如此的不相同,一丝丝悲凉袭上心头。哈代完全无意于在对生活的漫画中去找寻悲剧感和喜剧感,而是把生活原样保留下来,这中间就蕴含着悲剧与喜剧的默默渗透,它已融入生活中,正是在这淡化与消失的过程中包含着一下些惊心动魄的东西。
——题记
托马斯·哈代,被予以“一个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忧郁形象”,是享誉世界的伟大诗人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小说《 德伯家的苔丝》 是哈代悲剧作品中最深刻、 最成功的一部。一部小说是一个作者的灵魂深处的再现,整部小说中苔丝的形象都与哈代的思想密不可分,作家塑造了苔丝去表现“哈代的感情,他的直觉,对美感的掌握,是伟大而深沉的”。
(一)命运的悲剧
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资本主义不仅在都市长足发展,资本主义大规模的经营方式在农村也开始萌芽,随着资本主义的侵入,家长制统治下的英国农村一步步趋向崩溃,造成个体农民的破产,走向贫困。苔丝作为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又作为一个雇佣劳动者,其命运必然是悲惨的。
小说中作者为了更加突出这种命运的不可违抗性,穿插了大量的偶然性因素。老马的死;苔丝跟亚雷的相遇成为她生活中的转折点;遇见了心仪的对象安吉尔,准备谈婚论嫁,却在结婚前夕写给他的信产生了误会;一家人再次陷入无助,她被迫委身于亚雷时,安吉尔却悔改返回,无奈下的一刀,结束了一切。 在这一系列事情上,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了命运对人物的嘲笑,苔丝是天命或宿命的牺牲品;,小说中有那么多的偶然性,每一次偶然转折,都使她向毁灭的深渊坠落一层。这种偶然性,固然都是许多社会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交叉点,但一连串的必然性,则是哈代构思的结晶和他的悲观主义宿命论的发展轨迹。
(二)社会的悲剧
麦克默特里曾说过:“毫无疑问,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人们来说,两性中存在着双重道德标准。女孩们被要求婚前保持贞节婚后忠贞,而男人们的情况却大不一样。 ”一个女人一旦 “堕落’,就等于毁掉了自我。她将不可避免地倍受折磨,甚至走向死亡。苔丝在围场遭受亚历克侮辱后失身的时候起,在众人、 甚至在她自己的眼里,她的身份便已不同于以前了。正是这种思想:成为她自己释怀不开的痛。她“根据陈腐无聊的习俗,布置了不同情自己的形体和声音”,用“一堆使自己无故害怕的道德精灵”来恐吓自己。即使在大自然中间,“老是把自己看作一个罪恶的化身,侵犯了清白的领地”。苔丝按照传统的观来衡量自己的清白与否,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
而亚雷为代表的恶势力及其强大的后盾——国家机器、法律对苔丝的迫害是一种无形的更可怕的精神残害。苔丝一生都是强权和暴力的受害者。亚雷之所以敢称霸四野,为非作歹,为所欲为,不仅因为他有钱、有势,而且更主要的是有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法律的保护。社会和法律都认为侮辱和迫害苔丝的人是正当的,而受迫害的苔丝则是有罪的。苔丝一生都必得逆来顺受,忍受含垢,不能自卫,而当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起来自卫的时候,“‘典型’明证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苔丝成了资产阶级国家祭坛上的祭品。苔丝的悲惨遭遇,社会对苔丝的不公正,表明了资产阶级法律的不仁道和虚伪。
(三)性格的悲剧
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代表着威塞克斯人的一切优秀的方面:美丽、纯洁、善良、质朴、仁爱和容忍。因此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她的不幸正是对她性格的讽刺——她的纯洁致使了她的轻信与天真。一位这样轻信他人的姑娘,她势必会既丧失名誉,又失去自己的爱人,这也是她不理解的,她的爱人安吉尔怎么能够不象她爱他那样,同样无私地爱着她。但若她不是这样纯朴,这样天真,她便不会这样爱着安吉尔,她也就能爱情的结局,亦不会深有负罪感,更不会说出自己的秘密,悲剧也决然不会发生。但是,若失去这些悲情性格,她也不为之苔丝了,也决然不会引发我们怜悯之情。
同时她的反抗性却不够彻底,一直受困于她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她一生追求幸福,对埃瑞克敢恨,对安吉尔敢爱,在一定程度上敢于反抗旧礼教。她蔑视和否定宗教,但无法摆脱世俗观念的阴影,封建礼教压迫着她。她恪守那个时代的准则,在她内心深处有一种不可饶恕的罪恶感。所有的一切,造成了最后忍无可忍的一刀。她内心绝望地纠结积郁着各种感情,性格的冲突达到了一个极限并走向巅峰,直至在悲恸与绝望中死去。
我们可以想象,在断头台中央,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苔丝的精魂,有一些说不出是什么的东西的挣扎,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隐约像是长嗥,像是一匹受伤的鹿,当深夜在城市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与悲哀。
鲁迅先生在《影的告别》中的一段话:
由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由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意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正如这段文字,那些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与自己内在的各种矛盾,就如这如怨如诉的声音,追逐着苔丝,钉子般的敲进人心里,让人感到恐怖,感到命运似毒蛇似的在尸林里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里奔驰的酷烈的沉默中的逼人的气势,这只能发自人灵魂的最深处,是时间洗刷不掉的,永远不能忘记的,却也无法逃避的生命的声音。
最后一刀,是这种绝望的反抗。它使苔丝无法避免法律的制裁,成就了苔丝的死。苔丝的死是一场不幸的悲剧是不可抗拒的偶然性,是时代的必然性,是生命的无常,这让我们觉得命运本生就是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其中每一个人牢牢捆住,没有谁能挣脱。正像赛捏卡曾经说过的: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的确命运可以反抗但不能战胜,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别人看。苔丝最终没能逃脱命运,尽管她那么天真单纯善良,尽管她无私任劳任怨,但无常的生命不会对任何人“法外开恩”,她成了命运的。(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其实,对这个关乎人类本身的重大话题,语文学科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
1重构学生的生命意识
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便形成了生命意识。受包含强烈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西方思潮和对生命本着轻视和漠然态度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再加上家长和老师对生命话题的神秘和回避,必然助长学生形成贬低、轻视生命的意识。
纠正这些错误的生命态度,重构学生的生命意识,是语文学科的神圣使命。语文教材上的许多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生动范例。生命是脆弱的,甚至只是一场小小的灾难、一种不期而至的疾病、一件微不足道的器具,生命就会不堪一击,就像史铁生二十岁那年“从最狂妄的年龄跌入黑暗的深渊”,然而,生命又是坚韧的,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走出了自杀的阴影成了驰骋文艺界的巨人。学了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在感受生命的偶然性的同时,让人不能不为几棵莲子由弱小到茁壮的顽强的生命力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莲子尚且如此,人类还有什么理由不因此而尊重、热爱、呵护和善待生命呢?让生命的唯一和神圣融入文化而铸成我们永恒的信仰吧。
2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
当代中学生受成人世界的熏染,把追逐金钱财富、名誉地位,追求刺激和享受作为人生的幸福,这样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这种把生命的手段当作生命本位的本末倒置的做法,就会使人陷入深深的精神迷惘和生命危机之中,长期下去,就会怀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甚至轻视或放弃生命。
法国哲学家蒙田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自然经过多少亿年的时间才哺育出生命,生命又经过多少亿年的进化才出现人类,所以,我们对生命应有一种感恩的态度,应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
3理解生命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认为,生命属于个人,处于高于一切的地位,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为己。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能把所谓“生命意识”与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对立起来,甚至不论善恶,不分美丑,不讲原则。我们所说的生命意识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前提,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既是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是当今我们的时代精神。语文教学应该张扬这种精神。人活着应该为民族、社会、国家、宇宙作出贡献,这是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和内涵。
4尊重生命的伦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认为,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他们都没有高等与低等、有价值的和没有价值的分别,我们应该宽容和尊重他们的存在,并将那些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这是形成良善和博爱品德的基础。
受封建等级制度和门户观念的影响,当代中学生习惯性地将人分成三六九等,他们歧视那些出身卑微、家境贫寒、成绩一般、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则轻视、摧残甚至扼杀这些人的生命,尤其令人感到可怕的是,许许多多的学生成了旁观者,他们对这种恃强凌弱的行为保持着冷漠和欣赏的态度。
针对这一现状,浸润着丰富人文情怀的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尊重生命伦理的教育的契机。通过分析和讨论,学生会受到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他们会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形成尊重生命伦理的意识,善待自己和他人生命。
生命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生命观,接受生命,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和偶然。理解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伦理,发掘生命的意义并珍惜生命,在生命力的发挥和奉献中去体会生命的魅力。学生最终体会到:正是生命的可贵可爱,不可替换才赋予生命以应有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生命与教育》(冯建军)
[2]《寻求生命成长的支撑》(于春祥)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预防建筑工程事故发生,首先应该认识建筑工程事故的规律。建设工程事故规律,主要是具有偶然性、因果性和潜伏性。
(1)偶然性。是指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事故的后果也具有偶然性,但偶然寓于必然之中,偶然之中存在必然的规律性。这种偶然性实质是各种不安全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
(2)因果性。事故的因果性是指事故发生必然存在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即存在危险冈素。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不良。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技术的原因;教育的原因;身体和态度、精神的原因;管理的原因。
(3)潜伏性。危险因素在导致事故发生之前是处于潜伏状态的,人们不能确定事故是否会发生,这种潜伏性正如多米诺骨牌理论所论证的那样,一旦一个环节出问题,潜伏的危险因素立即演变成事故。
建设工程施工期间,事故表现的突发性,偶然性和潜伏性,给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建设工程事故的统计分析与安全管理实证研究表明,建设工程事故规律性相对比较明显,它主要与特殊危险环境密切相关。基于事故的这种规律性,只要坚持预防为主,认真分析、预测潜在危险因素,预先采取消除、控制措施,从偶然性中找出规律性,认识事故发生的规律,通过有效管理和技术手段,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场合,事先采取措施,变不安全条件为安全条件,化险为夷,在安全管理上下大工夫,花大力气,就可以完全割断事故发生的苗头,就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偶然性、潜伏性,就能实现工程安全无事故。
因此,对于工程安全管理,必须克服过去的“死看死守”的被动管理模式,转变观念,打破常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大安全观,依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范,全面推进本质化安全管理,把一切防范工作做在前面,落实在预防措施上。就目前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应实现三个转变,即事故控制由事后的被动经验管理向事前主动预防管理转变;现场安全标准化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模式向现代的主动、本质、超前管理模式转变。
1 加强源头预防控制事故风险
众所周知,杜绝事故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源头预防控制、从根源上消除和降低安全风险。源头预防控制从内容上讲有三大对策:一是工程技术对策。即在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别强调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特别强调安全措施的针对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对重要施工项目还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论证。倡导应用“5WIH”法(为什么做、什么时间做、在哪里做最有效、由谁来做、做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怎样组织交底)。二是过程控制对策。过程控制无疑也是安全管理的关键,我们要树立安全事故是可预测和可控制的管理理念,运用工程建设的风险评价、风险识别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超前分析,认真识别,可靠评估,有效控制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有的放矢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三是教育对策。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由此可见,实现本质化安全对防患未然、预防事故,牢牢掌握安全主动权具有深远和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2 创新安全技术更新安全设施
建设安全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创新安全技术、更新装备,是工程建设提升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装备手段就有什么样的安全状况,这是我们在长期安全生产中得出的共识。要适时调整施工现场布局,尽力实施流水作业,推行先进的集约化施工方式,对施工系统和施工区域实施空间和时间管制和调度,减少重大立体交叉作业,依靠科技进步,大力使用先进安全施工机具,尽量减少手动和人力工具的使用,确保安全系数增大。如一家石化企业在建设立体库房时,使用了“高处作业防坠器”(高处攀登安全自锁器)就很好地体现了本质化安全意识。该“高处作业防坠器”如同汽车的安全带,慢慢拉出,活动自如,一旦速度超出限制速度时,自锁器马上动作,将坠落人员拉住,使之不能继续下落。保证了高处作业失误人员的生命安全。
3 实现人与安保系统的和谐统一
实现人与系统的和谐统一,就是要激发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主观能动性。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员工的安全素质,在安全行为上的自我约束能力,是实现施工安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施工队一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抓住施工队伍的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人员配备、安全教育安排等环节,确保安全职责到位、安全制度制定到位、安全教育到位。尤其是安全教育,要督促施工单位保证安全教育时间,达到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发挥作业人员的安全主观能动性效果,使作业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是对自身生命的高度重视,高度尊重和高度负责,调动起作业人员自律之责,从而使作业人员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为主动自觉地按安全管理规定要求规范自身的作业行为,即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实现人与系统的和谐统一。
4 实现人与安保措施的和谐统一
在建设项目中,实现人与措施的和谐统一是实现工程安全无事故的最基本条件。工程项目一开始,安全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首先应考虑的是各项安全措施的完善,应重点审核、验收安全措施的落实是否到位,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如为高处作业搭设的脚手架其搭设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脚手架的作业层跳板是否满铺,拦腰杆、挡脚板的高度是否在规定的高度内,是否在规定的高度和层间悬挂安全网,特殊危险、特殊高度的高处作业是否有可靠的安全措施。行业中推行的脚手架验收、挂牌制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人与措施的和谐统一。脚手架搭设管理上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要求施工现场的高处作业使用的脚手架必须经过安全管理人员和工程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才能使用,从而杜绝了不合格脚手架投入使用带来的事故隐患,为作业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措施保证,使高处坠落事故大大减少。
工程建设只有将安全措施实施到位,我们才能在施工安全工作中掌握主动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至于因措施没有完善到位就开工,使得安全管理必须看住作业者,看住违章者,疲于奔命而不得其法。
5 总结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建设工程施工队伍的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工、下岗人员已经成为建设工程施工的重要力量,他们所受安全教育不足,安全意识较差、安全技能贫乏,导致违章作业现象屡有发生,这些问题光靠现场检查、监督、批评、教育的做法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较高的管理高度,从实现人与措施的和谐统一方面提升安全管理,从实现本质化安全方面着手,从完善措施方面开展管理工作,把完善安全措施的审查、监督、验收工作做实细,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把安全管理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避免不必要是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中国人用香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中国传统香用途广泛,古人用香形式也多种多样:读书写字要用香,品茗抚琴要用香,防病治病要用香,饮食沐浴要用香,厅堂居室要用香,出行的车马也要用香……在中国传统香文化发展到顶峰的宋代,神州大地更是达到“巷陌皆香”的境地。
中国传统香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也蕴藏着中国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活已不似古代那般活色生香,但中国传统香蕴藏的人生智慧却依然能带给我们心灵上的共鸣和启示。
一、止于至善
中国人为什么要用香?
原因有很多,比如养生保健、治病疗疾、怡情生趣等。但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德,二是和。
香自古以来被视为德的象征。古人认为德行高尚的人会自然散发出缕缕馨香,这是一种本性之香。《尚书》有言:“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其意是德行之馨香最高,非黍稷的香气可比。
香自古以来又是“和”的表达。在中国传统香的制作中,体现了香与药之间的合和,“香”“药”与天时、地利的合和,以及香与人的合和。从功效角度来讲,中国传统香也是和香,可以使人气血和、五脏和、性命和、人天和。
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国人尤其是文人佩香、用香的根本用意在于以香槭Γ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注重德行的修养,让自己能够养德尽性,合和通达,散发出本性的香气,用有形的香,唤起无形的心香。
屈原在《离骚》中有言“佩服愈盛而明,志意愈修而洁”,借外在的“佩服”,修为内在的“志意”;又言“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表达自己以香草为饰,效法前代大德,“修能”与“内美”并重。
千百年来,“德”与“和”是中国人最本真的生命追求,是安身立命之根本。中国人在追求“德”与“和”的过程中,止于至善。
香,是一个载体,时兴,时衰,时直,时曲。但香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脉络,蕴藏的中国式人文追求却是一脉相承,横贯古今。
二、一丝不苟
中国传统香的制作是一个极其严苛的过程,对于每一种原料的产地与品质,对于每一种香药的加工与炮制,对于每一张香方的功用与效果,对于每一款香品的和制与窖藏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在古代,香药同源。一款香的制作如同仁堂的对联所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在中国传统香的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一丝不苟,否则便不会产生富有生命力、养护身心的纯正中国香。
坡一生爱香,酷爱制香、品香,是一位香学大师。他曾经研制了一个香方,名为“雪中春信”,用香气展现冰雪中飘来春天讯息的美好意境。在这款香的制作中,需要采集正月十五梅花芯上的雪水来和香。可正月十五不下雪怎么办?下了雪,梅花没开怎么办?为了这一点和香的雪水,坡等了整整七年。
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春的正月十五,身为龙图阁大学士兼杭州太守的坡,早早起了床,打开房门,惊喜地发现,目及之处,万物都披上一层淡淡的银装。特别是院中的梅花,在薄薄的银纱下,花姿姣丽,暗香涌动。他唤来妻子朝云和侍女,嘱咐道:你们去取来院中999朵梅花芯中之雪。此雪为纯阳至真之物,取雪之时要摒弃杂念,存感念天地和爱梅之心,用毛笔轻轻扫下,不可伤及梅花,快去快回!由此,一款酝酿了七年之久的“雪中春信”终于成真。那缥缈的香烟一会儿聚成一线扶摇直上,如玉柱擎天;一会儿又倾泻而下,如蛟龙探海。散开时一会儿似黄山云雾,一会儿又细如游丝。那氤氲的香气,真好似万株梅树在雪中同时喷香。
近千年过去了,如今读起这段故事,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坡当年的欣喜,仿佛能品味到那略带寒意的缕缕梅香,能感受到那雪中绽放的春消息。
而今崇尚工匠精神,其精髓就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任何的精品,背后都是一丝不苟的执着,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人生对于任何人都是一场无法重来的旅程。对每一件事的投入与态度也就决定了生命的品质。一丝不苟是做事的态度,是做人的态度,也是对于生命的态度。
三、千锤百炼
沉香是中国传统香中常用的一味重要香药(即制香的原料)。常温下的沉香香气淡雅,熏烧时则浓郁、清凉、醇厚,且历久不散,加之沉香成香时间漫长,稀少难得,故自古为世人推崇。
沉香是一种混合了树胶、树脂、挥发油、木材等多种成分的固态凝聚物,体积不等,形状各异。沉香的成因复杂,但核心要素只有两个:
其一,伤痕。香树根干部位必须要受到伤害,比如自然的或人为的外伤、虫蛀等,而后有真菌侵入寄生,引起树体内的一系列变化,使树胶、树脂、挥发油等成分逐渐沉积、聚集,形成“香结”。
其二,岁月。“香结”形成后,时间愈长,品质也愈好。若香树死去、倒伏,经过长期的腐蚀和分解,在“香结”处仍然可以形成密实的凝聚物,其品质往往也更高。
天然香树一般要到十年或数十年以上才有发达的树脂腺,才有可能形成“香结”,而“香结”还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成熟”。有的香树寿命能长达数百年,倒伏后留存的沉香往往也有数百岁以上的寿命,所以古人称赞沉香是“集千百年天地灵气”。
天然沉香的形成有很多偶然性,没有哪种香树一定能结香,即使是毗邻的香树,也常常是有的结香有的无香。如沉香一样,人生同样具有偶然性,相同或相似的起点,往往会达到不同的高度,拥有不同的成就,实现不同的人生价值。
看似偶然,其背后的因素与沉香的相似:一是伤痕。一个人真正的成长离不开历练、跌倒与伤痕,一个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不会拥有真正的成功。二是岁月。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也可以成就传奇。若能经受岁月的洗礼,伤痕处亦能孕育更美的绽放。
四、静水深流
静是中国传统香追求的境界。
在纷繁杂扰的尘世间,一炷清香燃起,让一切纷扰都随袅袅的香烟缓缓消散,内心变得澄澈清明。正如黄庭坚所言:“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隐几香一炷,露台湛空明。”
说起香与静的故事,有一个人值得一提,这就是宋代初期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徐铉。徐铉在五代南唐时曾任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后来到宋朝做官,以学识渊博、通达古今闻名朝野。
徐铉书法造诣深厚,笔笔中锋,端庄而不失风韵,透光观察则每一笔划正中都有一线隐现其中,如笔画之骨,绝无偏移。人们对书画家用笔所赞誉的“如锥划沙、如屋漏痕”即是始于人们对徐铉用笔的称道。有人问其奥妙,徐铉答曰“心正则笔正”。
而心的修炼与香密不可分。徐铉喜香,亦是制香高手,其一生只钟爱一款香。每当月明之夜,徐铉便于庭院中焚上一炷香,对月参心,静心学问,还给这种心爱的香取了个雅致的名字――伴月香。该香一直为后世文人所推崇,代代相传,以至于今世。
静,亦是中国哲学与文化所推崇的境界。儒家讲“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佛家讲“静能生慧”,即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