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童声合唱;共鸣位置;儿童音乐教育
一、童声的类别划分与训练原则
(一)根据童声的发展阶段来看,一般而言,童声可分为:稚声期、童声期、变声期
从能说比较完整的语言的幼儿开始至五六岁之间属于稚声期,此阶段儿童声音细小、口腔开度不大、舌部不够灵活、语言速度较缓慢、肺活量小、音域很窄且只有六至八度、音色稚嫩、音准极不稳定。
6周岁开始至12岁属童声期。严格说来童声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6-8岁为童声前期这一时期可着重对孩子进行合唱基础训练,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龄段。9-12岁为童声成熟期,这一时期合唱团可以承担一些较复杂的作品的排练和演出。12-15岁为童声后期,此时属于儿童与青少年青春期的衔接阶段,有的孩子可能开始进入变声期,这时是童声艺术的高峰期,无论在音乐修养、语言、音量、音响幅度、音色变化、音域宽度或是在延长诸多方面,均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艺术表现力很强。变声期,由于此时孩子已进入新的生理发育阶段,女孩子在14-16岁之间(甚至还早些)就进入变声期。有的女孩子很快就变完声,有的则稍长些,少则数周,长则八九个月,所以仍然可以在少年合唱团演唱。男孩子的变声期较长,特别是现在,由于社会及生活条件的变化,常会有一些男孩子提前进入变声期而年龄却尚处于少年阶段,这时可以让他们在低声部轻声演唱,帮助他们尽快而顺利地度过变声期。
(二)童声的训练原则
“唱歌必须自然进行,美好的声音的产生就在于充分发挥乐器的美和经过严格的训练。”童声合唱的发声训练应按照儿童的生理特点,集中、扩大和美化其童声。使众多的合唱队员的声音集中、靠拢、统一、清澈、甜美。不要过分强调儿童的共鸣腔体,不要刻意去强调音域广度,不要掩饰儿童清脆稚嫩的音色。无论是轻声练习或母音选用,目的均为使学生尽快较好地获取有高位置的优美声音。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具体发声训练中,应从高音处开始,采用下行音阶练习,则是童声训练中的又一基本原则。
二、童声合唱训练的基本内容
(一)合唱中的呼吸与发声训练
1.呼吸训练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作为童声训练,呼吸训练也同样是基础。姿势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关系着呼吸的状态与气息的运用、整个发声器官的协调与配合,决定着歌唱时身体的着力点。进行训练时要求合唱团员保持在生活中的自然吸气状态(如仰卧时的呼吸状态、轻声说话时的呼吸状态)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双手叉腰,先做自然地吸,自然地吐。要求做到“匀、慢、稳,”而且要形成平直的线条,注意恒速持续,好象在吹蜡烛的火苗,而且不让火苗有左右晃动般的感觉。为了在集体训练时教师能清晰的辨别学生吐气是否均匀,所以吐气时可用“S”(丝)进行。常按如下程序进行:
自然吸——自然吐;
缓 吸——缓 吐;
急 吸——缓 吐;
训练要领:
吸气时切忌抬肩,此时要求孩子双手叉腰,体会腰部的膨胀感和缓吐时的收腹感觉。缓吐时逐渐增加停顿次数,但每次停顿不要超过六秒,否则会引起肌肉及精神的紧张。要求孩子注意不吐不吸(停顿)时的腹部保持控制状态的感觉,并对自己吐气长度进行计算,每种练习最后都要将余气迅速吐出。
2.发声训练
好的歌唱音质来源于正确的歌唱方法,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是我们唱好合唱的必要前提。少年儿童应以较高的C2音开始,在训练过程中把孩子们的音量控制在“P-Mp”之间轻声歌唱,坚持要求孩子们做到“轻、柔、暗、直”的歌唱基本可以达到用假声获得头声的歌唱方法。“u”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母音,发母音“u”时,发声状态和歌唱的状态最为相似,声音通道很容易打开,容易获得头声和高位置。因此,我们也可以把“u”母音作为突破口。
开始发声练习时,要求同学们自然放松,用“闻花”的感觉体会慢吸气,似“惊吓”如“喝水”张开上口盖,拉开喉咽壁,上提笑肌,开始发“u”的长音练习。从C2音往上不断地增加一些假声的成分,把声音打在上口盖稍靠前的位置,充分利用鼻腔和头腔共鸣,并注意气息的深度,音越高越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然后在保持住高位置的基础上将声音延长。“发音有点、线随点延”就是这个道理。在此基础上尽量保持音色,保持口腔状态和声音位置。无论是轻唱还是母音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快获取中高位置优美的音色。从中高音区开始训练诱导儿童很快进入歌唱状态和兴奋状态,视儿童个体而异,先从三度音开始循序渐进的练习,练声曲一定要符合儿童的趣味性、幽默性,以提高学生练声的积极性。根据儿童的特点因材施教,还要扬长避短,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法进行科学、规范地指导和训练。
(二)合唱中的音准与咬字吐字训练
1.音准的概念及训练方法
音准,即发音的准确性,指发音高度方面的质量。准确的音高与统一的节奏是唱好合唱的基础。
固定音高听音练习是锻炼合唱团员音准的有效方法之一,孩子们记忆力强,对孩子们进行固定音高听音训练往往比成人更容易。先让他们记住标准音“A1,”然后再记住它上方小三度音“C2”的音高,在记住“A1”和“C2”的基础上,再推想出其他各音的音高,如“G1、B1、F1”等。在练好单音记忆的基础上,教师可进行各声部找音高音低的练习。例如:老师弹标准音“La”,然后让第四声部向下找大六度“Do,”三声部向下找纯四度“Mi,”二声部向下找大二度“Sol,”一声部向上找小三度“Do,”然后指挥四个声部一齐唱出来,检查声部的内部听觉能力,进行纠正训练,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步步提高。
每一个合唱团训练都必须进行正确的音准训练,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使合唱达到和谐、统一和均衡,才能使合唱艺术的魅力得到最充分的绽放。
2.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俗话说“字正腔圆,”唱歌中的咬字和说话的咬字是有一些区别的, 歌唱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是语言的美化与夸张,说话不需要打开牙关节,也无需口腔内有一定的空间,而唱歌咬字需要像打哈欠一样,打开耳前的颌骨关节,抬起软腭(口腔内如有一个竖立着的鸡蛋,蛋尖朝上),眉毛充分上扬起来提升鼻梁,舌头平躺在牙床上,唇、舌、下巴都需放松。咬字的方法是“咬字头、延字腹、收字尾。”过去老艺人有一种说法“唱字有如猫衔耗子,咬住它,但又不能咬死,咬不住就跑了,咬死了也就没有意思。”这是他们从多年艺术实践中对咬字吐字一个明确的深刻而生动的可贵体会。
1.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教育是培养人的千秋大业。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全校教师要时时实践 “老师是学习的道德书籍”。同时自觉地投入到德育实施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坚持正面教育,有机渗透德育。结合本学期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抓好德育队伍建设,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假如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按《大纲》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还必须有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些都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特别是教师的师爱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发生着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2.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阳光牵着我的手》、《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3.在音乐教材的引进上,既要注意时代性,又要将思想性、教育性放在首位当前,我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耳朵接触的都是MP3港台流行歌曲,这些歌很大成分是表现“爱情至上” 、“以自我为中心”及狭隘自私恋爱观的爱情歌曲,其中也不乏一些颓丧伤感、情绪低落、表现失恋痛苦的歌曲,学生将这些歌词抄的满本都是,对于身体和思想都处于发育期的学生来说,这些歌曲无疑会对身心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音乐教师千万不可为了启发兴趣、活跃气氛迁就学生的喜好,将一些格调不高、内容不健康的流行歌曲随便引进课堂,这样对音乐教学的德育渗透,极为不利。教师尽量按手中的音乐教材上课,也可将一些时代感较强、优秀的通俗歌曲,如《爱的奉献》、《祝你平安》、《明天会更好》、《让世界充满爱》、《我的中国心》等引入课堂,以扩展青少年的心胸,使其心灵充满人间广袤的爱,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4.德育渗透在欣赏教学中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感知及联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对作品形成一种全身心的审美体验。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的意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海洋里。
例如:在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时,引导学生坚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念。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感受到同胞虽然生在台湾却远离了故土,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这种渗透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音乐知识,还接受了思想教育,从而培养起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立志学习。
5.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
关键词:音乐;赏识;艺术
赏识就是一种认可,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认可方式,俗话说就是“你行”。
《新课标》的出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标准》不仅对音乐学科的性质、价值、定位、依据基础的理念作了全新的表述,而且突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赏识教育外在表现为对人对事有积极的态度;内在素质则注重自我成长,以克服心中的阴影,塑造健全的人格,其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教育教学理念。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呢?本人将从赏识教育中的原则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信任孩子
信任孩子是赏识教育的原则之一。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怯懦的学生,他们不敢回答问题,不敢进行歌唱表演,甚至不敢抬头看老师一眼。孩子们即有脆弱心态又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前者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后者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激发出来。因此我们要充分信任孩子,用信任的眼光、信任的手势、信任的语言和信任的力量来激发他们。怎样才能让孩子觉得老师信任他呢?
首先,教师要想办法帮孩子们树立自豪感。记得在一次低年级的期末测试中,我们班有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名叫刘文静,在测试过程中,老师刚点到她的名字就有许多同学在偷偷地笑,还有个别同学干脆直接对我说:“老师,她不行的,别喊她了”。可我相信这孩子能与其他孩子一样表现自己。我用赏识的目光、信任的眼神来激励她,在我的鼓励和同意一起带她唱的情况下,她怯生生地来到讲台上,然后按测试的要求进行表演。表演的结果是只有我的声音,而她只是微笑地动了动嘴唇,没等唱完,她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回自己的座位,头深深地埋在课桌下,此景引来一片轰笑。这时候,我就对孩子们说:“同学们,刘文静同学今天终于大胆站上舞台了,我们为她的进步感到自豪。掌声鼓励。”全班的同学以热烈的掌声来鼓励他,到第二节测试课中,我发现刘文静的手欲举又不敢举。我面带微笑边给其他同学测试边不时地看她,过了一会儿,她的手终于举起来了,我立刻用赏识的目光示意她,只见她小声说:“老师,我能再考一次吗?”听到她的话,我带头鼓掌鼓励。刘文静同学带着羞涩终于又一次站上了讲台。这一次虽然她唱得不理想,但是她已经从一定的心理障碍中解放出来了。在我的带动下,全班的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从此以后,刘文静同学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班里。
要孩子们增强自豪感,就要给孩子们力量,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变得自爱、自信和自强。我从这个孩子的身上领悟到:培养孩子们的自豪感是多么重要。
其次,老师要学会崇拜孩子。因为我们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此,每个生命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老师就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最棒的!
二、尊重孩子
赏识是一种尊重,运用赏识教育就要学会尊重孩子。在音乐课堂中,如果老师仅做到信任学生,不注意尊重学生,单有居高临下的信任是苍白无力的,是不被学生认可的。尊重孩子,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在课堂上老师认真倾听孩子们说话是尊重孩子的重要表现。在音乐课堂上,孩子们会碰到许多小事情,而他们都会当成大事情并自觉地报告给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老师认为妨碍课堂进度,而立刻制止他们的报告,结果会发现,学生因报告后得不到理会而窃窃私语,这才真正地影响了课堂教学。在我刚担任教师时,就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记得有一次我上一年级的音乐课,有位小朋友报告说有人扔垃圾给他,当时我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会,他可能是认为没有举手就说话,老师不理他,又举起小手,可我还是不理他,过了一会儿,他的桌子底下传来嚓嚓的响声,许多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并争着向我报告发生的事情,我的课只好暂时停下来。这次教训我非常深刻。其实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会使孩子们产生满足感,从而增强注意力,课堂教学才会得以顺利进行。其次,要尊重孩子,老师还要学会向孩子们请教,用心理学来研究孩子是怎么想的,研究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是什么,这样就容易得到孩子的配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向孩子们请教,如用“老师这样做好不好?你们喜欢吗?怎样做你们才更满意?”等课堂语言,让孩子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的关心,激发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应。
三、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是赏识教育的主要表现。理解就是换位思考,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有许多问题,本来老师想不通的,换位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理解的作用。就拿音乐课中的端坐来说吧。端坐的姿势要求腰杆挺直,两腿并拢,小手放平。大部分的音乐教师都抱怨自己不是班主任,一节课里没几个学生能端坐听讲。我曾做过端坐的实验,看电视时,要求自己以端做的姿势来完成,结果不到30分钟,累得腰酸背疼,更何况一个儿童要端做35-40分钟。其实,这时如果教师再换一种角度去看待孩子,你会发现,趴在桌面上听你讲课的孩子是可爱的,歪着身子用手托头思考的孩子是认真的。
四、激励孩子
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两种,音乐课堂教学应以正向激励为主。表扬孩子,告诉孩子怎样去做,为孩子指明方向。如:我常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表演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赞赏地说“你唱(演)得真棒!如果速度再慢些就更好了”等等。正向激励的同时,负向激烈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向比较大胆的学生质疑:你行吗?向他们提出挑战,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编写新歌词,最后师生一起同唱新编歌词,在不断地演唱新“作品”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地看到了自己的成功,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编写欲望。
五、宽容孩子
宽容不等于放任,一方面宽容是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于单一,一味地要求唱得好,表演到位,对孩子的纪律要求过高、过严,以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容不得孩子身上有一丝缺陷,实际上违反了儿童的成长规律。
总之,在音乐课堂中的赏识教育方法是多样化的。这不仅仅是表扬和鼓励,而是通过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努力塑造健全人格,从而打造出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小学;德育;音乐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渗透,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学科特点,挖掘情感因素,将德育与音乐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启迪。
一、概述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德育渗透
音乐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好的音乐能够引起听者的共鸣。同时,音乐也能够抒发感情,让人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在小学学习阶段,音乐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而小学音乐教师更担负着启蒙学生的重任。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对德育进行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和情操,促进教学任务的实现。
二、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德育渗透的对策
1.将德育观念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为了加强德育的渗透效果,教师应该将德育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使得教学当中的不同环节都有德育观念的体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认真对待,对学生的教育不应拘泥于形式,而是应该见缝插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将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第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第二,通过合唱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集体意识;第三,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教材当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整合,全方面地渗透德育,实现学生品格以及情操的提升。
2.歌唱教学中渗透德育观念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传授歌唱技巧以及基本乐理,提高学生歌唱水平,另一方面还应该为学生分析歌词当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并利用这种方法来渗透德育观念。在我国的小学音乐教材当中,有着十分丰富的素材,这些歌词当中都有很多的精神价值,同时较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好孩子要诚实》就能够直接用于德育,在对这首歌曲进行教学时,学生能够收到德育的滋润,激发学习兴趣,并用朝气蓬勃的面貌面对生活。
3.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每一首好的歌曲背后,同样都有着一个美妙的故事,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地挖掘这些故事,并将这些音乐背后的故事作为教学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观念。在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等,或者穿插一些小故事,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并学到宝贵的品质。例如《卖报歌》的学习就可以利用歌词当中的恶劣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今天的生活,培养坚毅的品质,乐观对待人生当中的挫折。
4.在音乐赏析当中渗透德育教学
音乐赏析课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对音乐的赏析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教师在音乐赏析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从旋律、节奏等多个方面对音乐形象进行塑造,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当中,体会音乐背后的情感。
5.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德育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能单纯地采用说教的方式来进行德育的渗透,而是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德育灵活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养成讲文明的习惯,而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则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缺点,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
6.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在教材当中,很多的作品都蕴含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些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但想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些作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当中的形象。而在经过这种引导教学之后,学生再次演唱歌曲就会领会到歌曲当中的精神内涵,而这种精神内涵正是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德育渗透所要表现的,也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所在。
总之,在实际的音乐教学实践过程当中,音乐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对音乐教学当中的德育渗透展开更深的探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俊时.如何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J].音乐天地,2006(9).
[2]占静.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9).
[3]唐军琳.谈音乐教学中的兴趣激发与培养[J].艺术教育,2006(7).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 音乐教学 问题 策略
1.引言
音乐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可以发掘幼儿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因而幼儿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也就对幼儿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综合的音乐素质、音乐教学能力、音乐审美教育能力以及音乐创新能力。但是目前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的教学现状并不能适应这些新的要求,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目前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例如在一次声乐公开课上,教师教授的是《渔光曲》,在学习歌曲旋律的时候,教师示范后就带领学生们一遍又一遍地演唱曲谱,但是由于这首歌采用的是三段体的曲式结构,每一段旋律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学生在练唱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纠正过多次还是唱错了。这时候教师觉得很恼火,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消退了。为了完成上课的任务,最后老师不得不将就填词带领大家又唱了几遍,匆忙地结束了课程,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是很不理想的。如果老师在教曲谱之前让学生们先自主研究一下这三段在选了与节奏上的区别与特点,让学生们对歌曲先有所了解,然后演唱的时候教师在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纠正。这样学习效率必然大大提高。
2.2教材选用不当
我国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发展历史不长,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各个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教学内容与进程,某些学校没有契合学生的实际,选择的教材内容太多,难度跨度过大。而我们要培养的是将来实际工作中面对3-6岁幼儿的中职学生,没有必要掌握太难、太多的音乐知识。
2.3没有能够把握专业特点来进行教学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能够把所学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幼儿音乐教学之中是最重要的事情。因而在教学中应该着重训练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识谱能力、儿歌伴奏能力以及基本的音乐教学技巧。但长久以来,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同社会的联系不紧密,学生很少有到幼儿园实习的机会,而学校的教学也着重强调音乐理论的学习,忽视了音乐知识的应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会唱歌但不识谱,会弹琴但不会伴奏,了解音乐知识但却不会应用的现象。在实习中可以发现,有的学生歌唱功底不错,可以很好演绎一些高难度的歌曲,但给学生们上一堂简单的音乐课时却无从下手,课堂上孩子们乱作一团。
3.搞好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策略
3.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语言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完全是用专业术语来讲述理论,便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教学活动必然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化枯燥为趣味、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当有些学生呼吸太浅时,可以让他们想象美丽芬芳的鲜花或者可口的美食,让他们用心去“嗅”,用心去“闻”,稍作这样的点拨,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致也油然而生。
另外教师要认真研究、整合并补充教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的技术。例如在教授《雪绒花》时,首先对教材中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梳理,并搜集更丰富的内容,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的精彩片段。用音乐欣赏的方式给同学们上新课,充分调动起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3.2实施分层次教学法,因材施教
目前种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大多采用传统基体教课的模式,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职业学校更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不能脱离实际。要做好分层教学,教师对学生的水平应该有准备的认识,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分层教育。同时还应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分层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这样做绝不是在划分等级,而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发展。教师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3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高,学习主动性比较缺乏,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注重“教”,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因而采用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给他们提供主动探究知识的空间,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与帮助,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刘丽. 浅谈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质量[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