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浔政办发[*]35号)的精神,为更好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决定在基本完成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的基础上,于*年4月至7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现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普查目的和意义
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广泛、深入、细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目的是摸清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全面了解和掌握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及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科学的记录。同时进一步健全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逐步健全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使我镇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普查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范围
(一)指导思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必须坚持“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的方针,统一部署、加强协调、全面展开、有序推进。
(二)普查原则
1.全面性。此次普查涵盖全镇所有镇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类别,不应有任何遗漏;对已调查过的民族民间文化,应进行认真复查和核对,注重了解其现状。
2.代表性。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力抓主流或主要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选出在当地群体社会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并开展深入调查。
3.真实性。尊重非物质文化的历史和原貌,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虚假。
(三)普查范围
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具体包括以下十八类:
1.民族语言(包括方言)。
2.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
3.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部分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
4.民间舞蹈,如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
5.戏曲,如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
6.曲艺,如说书(徒口讲说、说唱相间、韵诵表演)、唱曲(板腔体、曲牌体、板牌混合体)、谐谑(相声类、快板类、谐戏类)等。
7.民间杂技,如杂技、魔术、马戏、乔装戏、滑稽等。
8.民间美术,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9.民间手工技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等。
10.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商贸等习俗。
11.消费习俗,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与禁忌、居住习
俗与信仰、交通习俗。
12.人生礼仪,包括妊媷习俗、分娩习俗、诞生和命名习俗、满月礼、百日礼和周岁礼、成年礼、婚礼、离婚习俗、寿诞礼、葬礼习俗禁忌等。
13.岁时节令,包括节气与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14.民间信仰,包括原始信仰、俗神信仰、庙会、祖先信仰、生殖信仰、商业信仰、精灵信仰等。
15.民间知识,包括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测量、记事、建筑等知识。
16.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民间游戏、杂耍(艺)、竞技等。
17.传统医药,包括养生、诊法、疗法、针灸、方剂、药物等。
18.其他,如传统行会、香会等民间组织、村规乡约等。
三、普查时间和步骤
(一)准备阶段(3月30日前)
1.落实组织机构,建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普查方案,印制普查提纲、登记表格;
3.召开全镇普查工作动员大会,开展普查业务培训,发放普查线索调查表;
4.各村建立相应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作组,并以各种形式召开普查动员大会;
5.各村上报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普查方案。
(二)普查阶段(4月1日-6月30日)
1.摸排线索(4月1日-4月20日)。由镇组织,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提供线索,进行简单登记。要求每个行政村提供线索最少不得低于50条。
2.调查登记(4月21日-5月20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组对前阶段行政村、社区提供的线索,进行认真筛选,查漏补缺,选择重点项目,按调查表自行进行详细调查登记,并汇总上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组。
3.修改完善(5月21日-6月30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组对我镇登记的重点项目作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汇总阶段(*年7月)
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组对所有普查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对普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绘制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分布地图集,汇编普查成果,并上报普查清单,迎接上级验收。
四、普查工作内容
(一)制定普查方案和普查提纲。镇(普查办)要认真制定普查方案,明确普查目标、具体任务、普点、人员配备、工作步骤、调查方法,在普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普查任务制定普查提纲,供普查人员调查时参考。
(二)加强普查宣传和社会发动。普查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要求规范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要充分利用媒体报道、召开讲座、悬挂横幅等多种宣传形式,使全社会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发挥老艺人、老专家、老教师、老干部、老年人的作用,有条件的可组织返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普查和保护。
(三)开展实地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必须以实地调查为主,进村入户,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真正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不漏种类”的调查。要悉心拜民间传承人为师,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等相关的数据,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要认真填写普查登记表,记好普查日记。
(四)运用多种调查方式。普查工作要与各部门密切合作,取得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如通过教育部门,发动全镇中小学生开展“我爱家乡”少先队主题活动,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通过座谈会、走访、抽样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充分重视和发挥当地五老人员的作用,摸清线索,确定重点项目。要重点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较为丰富的乡镇、村落;重点选择一批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较有才华和独创性的人(如故事家、歌手、民间艺人等)进行面对面的采访、问答、表演、展示;要抓住民俗节庆(如节令、庙会),不失时机地进行现场采访。
(五)丰富采录手段。调查采访者要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和技术记录民间传承人和相关人员的讲述和表演等。要注意搜寻民间传抄的唱本、歌本、长诗、鼓词、皮影脚本、宝卷(宣卷)、经书、图画册等手抄本,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和相关实物。
五、普查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是我镇挖掘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契机和加快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镇政府成立由沈明强(党委委员)同志担任组长的*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组织协调全镇的普查工作。各村要相应建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相应工作小组负责普查工作,镇宣传文化中心具体实施这次普查工作,组建以民族民间资源普查骨干为基础的普查工作组,按普查文件和有关要求组织好本镇的普查工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 构思
1. 铁岭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设计要求
1.1设计指导思想:
(1)强调地域性、体现门类化
(2)展示多样性、信息数字化
(3)布局整体性、使用灵活化
(4)注重参与性、体现媒介性
1.2基地位置:
基地位于铁岭凡河新区。铁岭凡河新区,东北一座水城,是中国第一个以河为城市中轴线的城市。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平面布局呈钻石状,以水为魄,以河为轴,依辽河,骑凡河,跨天水河,拥如意湖,望莲花湖,水面面积占市区面积15.7%。
2.铁岭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设计思路
2.1设计构思的产生
2.1.1对基地的分析
我们依据“中国-辽宁-铁岭-铁岭新区-基地”这样的顺序对基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基地位于铁岭凡河新区嘉陵江路与祁连山路交口处,濒临凡河,东临铁岭示范学校。地势平坦开阔。濒临铁岭新区内重要景观――凡河。
基地西侧为支路;南侧为待建区;东侧为主干道并紧邻凡河,景观较好,不应遮挡;北侧为主干道。因而我们决定把工作人员的次入口放在东侧,把博物馆的基地主入口放在基地北侧,一方面利于交通,有利于集散;另一方面对凡河景观没有影响。
基于对基地的分析,我们认为“景观”是本次设计的关键点,而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设计,无论是在场地的规划还是单体建筑的设计都应该考虑到如何与凡河--这条整个铁岭凡河新区的景观轴结合好。
在设计中,水是将建筑与景观结合以及体现铁岭水城特色的的关键点。因而怎样利用水,成为我们接下来设计的首要问题。
2.1.2构思的产生
考虑到要将建筑与景观很好的结合,我们的博物馆不应该是单一体量的建筑,而应该趋向于群体建筑,在设计中突出建筑体量的概念,并在不同体量之间形成不同的庭园景观。这样,我们想到了“聚落”的概念。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而本次设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各种非遗项目集合展出的地方。因而,我们的想法是,在功能上,突出各个非遗项目,不同项目可能是不同的体量;在形体上,突出聚落的想法,在基地中形成错落有致的体量关系。
2.2构思的深化
2.2.1场地的要素及平面形态组织
聚落构成的物质要素: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地、水源。这些要素对于本次设计的应用性很强,其中更应突出水的重要性,使水成为整个设计的亮点。
聚落具有不同的平面形态,它受经济、社会、历史、地理诸条件的制约。历史悠久的村落多呈团聚型,开发较晚的区域移民村落往往呈散漫型。我们将不同展区及不同功能形成不同的体量,并推敲他们之间的聚散变化。
2.2.2方案:聚落―水源
水是本方案的特色,方案中重点推敲了水在基地中的形状,水与凡河的结合,场地景观与水的结合,建筑与水的结合,以及建筑的体量关系。
(1)水在基地中的形状: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真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各个非遗展出项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因而龙形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2)水与凡河的结合: 采用借景手法,效仿豫园中景墙的做法,在基地东侧设置景墙,给人基地中的水来自凡河的感觉。
(3)场地景观与水的结合,建筑与水的结合,以及建筑的体量关系:
根据固定展区、办公试验、主题展区、剧场、临时展区等不同功能形成的不同体量,各个体量沿水布置,体量之间形成庭院,这样基地中的水就成为了整个景观的轴线,建筑“聚落”的概念在水的延伸方向得以体现。
2.3构思的形成
2.3.1总平面布局
在总平面的深入中,我们还是以景观为重点,首先确定的是水域的形状,然后在建筑围合成的庭院中做景观节点结合室外展览,最后确定建筑的位置以及体量。
我们运用直线和方块将原来的龙形水域进行抽象,保留原来水来自凡河的想法,这个水域方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形成整个基地的景观轴,而各个景观节点和建筑也是沿这个景观轴布置,不同节点之间由水上的桥联系。这样,沿着景观轴,就形成了几个广场空间,分别为主入口广场、剧场前广场、室外表演场地1、办公运输广场以及室外表演场地2.
2.3.2景观节点设计
(1)与水域的结合
水域是本方案的特色,水域的利用也是最为重要的节点。在结合方式上,借鉴了几种方法
方法一:使水域成为建筑物的焦点----体现在本设计的整个设计理念中。
方法二:水域与入口整体配合----体现在本方案中入口广场处水域处理成为室外水上展廊。
方法三:建筑物与水面之间处理为活动场所----体现在本方案中室外表演场地1,即将建筑与睡眠之间处理为高跷表演场地。
方法四:在水面上方建筑----体现在本方案入口广场水面上一层架空,二层为中式餐。
(2)广场、庭院设计
主入口在基地北侧,并在西北角形成主入口广场。整个入口广场分为几大部分:停车场、下沉广场、半室外入口空间,形成丰富有序的空间序列。剧场前广场主要功能是负荷剧场人流疏散。在入口广场和剧场前广场之间的水面上设置了室外展览空间,并设有水上活动平台。一方面使场地与水域很好的结合,另一方面增加了人们的亲水空间。室外表演场地1是辽南高跷的表演场地,为迎合观众看室外表演的目的,该广场也做成了下沉广场,周围踏步台阶可兼做座椅。办公、运输入口广场设置景墙。
2.3.3功能模块的梳理
(1)总体功能布局
在博物馆中,非遗项目的展览单元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使用上需要满足参观、体验、参与、互动等内容。同时,以实物展示与表演展示相结合、固定展示与临时展示相结合、室内展示与室外展示相结合、传统展示手段与现代展示手段相结合的策展思路也直接影响着展厅的平面功能布置。经过对展厅多种使用可能性的分析,确定了展厅的布置情况,从而其他功能布置也得以基本确定。按照他们的相互关系,本博物馆设计共分为四个主要功能分区: 第一,陈列展示区:展馆:即固定展馆、临时展馆、主题展馆。
第二,藏品储藏、实验实训、后勤保障、办公区:贮藏室、永久库房、临时库房、缓冲间、制作室、保管设备间等;包括鉴定编目室、摄影室、报告厅、实验室、修复工场、文物复制室;供电、供水、通讯、邮政、储蓄、中水、换热站、库房等附属用房;各类办公室。
第三,服务共享区:即超市、餐馆、会议室、洽谈室、办公室、停车场等。
第四,剧场表演区:即室内表演区、室外表演区、剧场等。
(2)各层平面功能分区:办公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临时展区、体验区、杂技类展厅、戏剧类展厅、手工类展厅、戏剧类展厅、服务区、剧场。(如图13、14所示)
2.3.4立面的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本方案的立面设计,希望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因而采用了现代化的形式加上传统的建筑元素,运用现代建筑语汇解析传统精神。
传统―红色―窗棂―虚
现代―青黑色―面砖―实
不同于以往建筑的主立面是沿街立面,本方案的主立面为内部沿景观轴,反而沿街立面成为了附属。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19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1
新媒体时代,民族博物馆的功能、价值、服务范畴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延续传统的陈列、展示、收藏功能,对民族博物馆而言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借助新技术,创新思路,丰富途径,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已然是当前民族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必要选择。
1 突出展示功能,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博物馆最基本的功能是展示和陈列,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展出与民族文化相关的物件、资料等,能够使广大群众接触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由于部分民族文化具备无形文化属性,因此在展示活动中不应仅展出作品、成果等,而是应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音像、图片、场景的全面展示,使传统艺术、手工艺等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地展现于参观者的眼前。另外,还可定期举办专题表演活动,将每个民族所独有的非遗文化,以民俗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实现直接、生动的非遗文化展示,以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
2 善用官方网站,培育文化自信
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和各级文化部门对民族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均给予了支持,目前,许多民族博物馆已具备相当数量的信息化馆藏资源,已建成或正在筹建官方“网上博物馆”网上博物馆,其较之传统的博物馆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通过网络可以为不能到现场参观的人们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进而有效扩大受众范围,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地浏览民族文化信息,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的实效性。例如:广西民族博物馆将铜鼓的制作过程、侗族芦笙舞蹈的表演等上传到网上博物馆,利用网络向广大群众传播民族文化,借此增进群众对广西地区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起到宣传文化的作用。借鉴此类做法,利用网络途径开展宣传、推广、文化传播活动,进而唤醒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并吸引不同地域群众对民族文化的注意力。
3 关注移动互联,丰富服务途径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全面兴起,人们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并善于运用微信、QQ、微博等APP进行娱乐、交流,新媒体背景下,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无疑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途径的必然趋势。利用多种常用APP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宣传活动,能够使各个年龄段、各种身份的群众主动参与公共文化交流、传播、创新活动中。对此,民族博物馆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方式推送民族文化常识、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等,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弘扬民族文化。除此之外,民族博物馆还可通过社交软件、官方微博等推送民族博物馆的活动信息,如:民族文化夏令营、主体民族文化展览、民族艺术表演活动等,以提升各年龄、各阶层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博物馆应有的作用。
4 支持非遗保护,传承地域文脉
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在社会中不断碰撞和发展,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些靠言传身教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民间艺术不断被淡忘乃至遗失,现代文明的强力冲击使不少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绝迹的危险,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而民族博物馆,更是被赋予了明确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研究和展示职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地域文化,完善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对此,民族博物馆应积极承办、组织学术研讨活动,联合各级文化主管部门、高等院校、教育部门等,积极举办非遗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使非遗保护得到学术层面的支持,并组织专家学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制订科学的指导计划和方案。此外,民族博物馆可向非遗产业方向拓展业务,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传承、弘扬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与研发中,应有意识地突显非遗文化魅力,遵循民族文化传统,以提升利益参与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适应中得到保护与传承。
5 结 语
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全面融入公共文化领域,在大众文化传播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民族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之一,应审时度势,借助新技术创新文化服务途径、服务方式,拓展文化服务内容,以真正承担起现代民族博物馆的文化服务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谢沫华,陈大元.民族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现状、需求及对策研究[J].文化遗产,2015(2).
[2]周婷婷.民族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功能之辨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5).
有一天晚饭后,曹千一躺在客厅沙发上刷微博。有一条微博突然让他停下了手指,这条微博讲述的是中国西南边远山区的老手艺人,年复一年坚守着老行当,用自己的双手记载属于传统文化的记忆与技艺。但他们等了一辈子,做了一辈子,现在却找不到手艺的传人……曹千一在感动之余,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的守护与传承啊!
曹千一向小伙伴们提出想要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点事,但这个想法马上被小伙伴们“打击”了,其中一个小伙伴的反对声尤为刺耳:“做这么没有创新含量的事?你也太OUT了。”类似的尴尬也出现在曹千一对中学生进行调查访问的时候。被问到“你怎么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受访同学的第一反应都是“蒙圈脸”。但曹千一却有自己的解读:“创新和那些看起来有历史沉淀的|西并不矛盾。创新和坚持也不是对立的,在新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坚持更需要新手段。”最终,小伙伴们被他说服了。他们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还带着它来到了社会创新挑战赛。
曹千一说:“很多西方国家的中学生在社会创新过程中更偏向于商业创业或技术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也非得如此,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也同样是值得我们探索的方向。”
曹千一团队很清楚,只有选择正确的“打开方式”,才能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奏效。“有意义”的同时,如何让这件得看上去“有意思”呢?他们做了详实的调查,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好玩。“因为只有好玩的东西,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他们去了解乃至传承非遗文化。”一款名为iCulture的APP就在这样的思路下应运而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项目教学实施;设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74-02
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目前在对“非遗”传承创新上存在着信息缺失、表现缺失、机制缺失等问题。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只有科学与文化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艺术手段并用,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创新人,发挥高职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作用、服务作用和促进作用,才能最大程度地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项目主持单位,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原则以“非遗”为主要内容,基于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群),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教学资源库,搭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解决资源与需求的突出问题,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满足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我院的艺术类的课程根据课程授课需求与非遗资源开发融合,提高了学生将非遗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的能力,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一、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教学的思路
以教学思想观念更新为突破口,突出文化传承与创新,以项目教学与非遗资源深度融合为重点,树立理论服务实践、学科逻辑服从工作逻辑、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课程教学观,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在非遗资源数字化、数字化资源产品化、文创产品商品化的教学实践中整体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成数字化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动画流程式展示、虚拟沉浸式互动体验、三维仿真式修复留存、视频表达演示呈现、跨终端跨平台式传播等多媒体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平面传播保护向互动式立体化传承、主动式创新转化提供借鉴模式。搭建作品资源与产品资源双向转化平台。将学校教学过程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工作过程紧密结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进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产业对接,为学校创意成果转化和企业订单交易、信息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二、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教学案例剖析
1.项目情况简介――非遗电子读物设计。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的任务之一就是电子读物设计。随着屏幕的互联化,社交式阅读、拍照式阅读、分享式阅读的沉浸式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传统载体如书籍、文献、画册等正面临巨大的挑战。非遗电子读物为非遗传承创新提供了一个高效、智能平台。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主要承担非遗电子读物的开发任务。在院系领到的统筹和安排下,我们教研室的老师组织了集体备课,制定了涵盖PC终端、移动终端、网络终端全平台开发的任务。每一种资源实现PC终端的多媒体光盘、网页、移动终端的APP版本的开发。
2.非遗素材采集、整理与同类产品调研分析。融入非遗资源的课程会在授课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同类产品市场调研。分析现有产品的优缺点,取其精华,避免设计创意雷同。在互动媒体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研,以市场资料搜集和汇总的方式进行。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课堂所讲授的非遗资料和非遗元素,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对目前跟非遗文化传承相关的网站、光盘、APP等电子读物展开调研,深入分析其优缺点,作为设计开发的参考要素。将采集组采集的非遗素材进行处理与归档,提取应用元素,这些非遗元素包括历史由来、风俗奇趣、工艺流程、传承大师、造型特征、典型纹饰、具象元素等内容,将素材进行整理,并通过素材采集汇报会,使大家能了解到各组所获得的非遗元素特征,扩展学生知识面,拓展课程授课内容。
3.访谈非遗传承人。学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北京几个主要的非遗文化比如景泰蓝、花丝镶嵌、兔爷、北京风情泥塑的传承人进行走访,开展深度访谈。将走访这些地点以及对非遗艺人进行深度访谈作为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京津地区的非遗传承人、艺人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非遗艺术。学生在进行非遗艺人访谈过程中,会更注重和传承人的深度访谈工作。学生会与传承人面谈,了解京津地区的非遗资源工艺特点、历史由来、传承大师、风俗奇趣,并拍摄了传承人访谈的视音频。为非遗电子读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4.信息架构与概念设计。非遗电子读物设计如何传达信息?创意点在哪里?在问题的引导下,项目引导学生反复思考收集到的资料,综合重组排列,进行设计概念筛选。全方位思考,力求创新;寻找空白点是进行电子读物概念设计的出发点。景泰蓝APP开发小组,从访谈景泰蓝传承大师那里得到启发,将景泰蓝从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的整个流程以交互游戏的方式呈现给浏览者,形成在交互体验中了解景泰蓝的产品概念。然后从发散思维开始勾画草图,寻找不同的表达方向。在头脑风暴阶段的任何创意灵感要多记录,不断产生新想法,不断对前面的想法进行修正,反复推敲尚不完整的创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发展、完善,直至形成较成熟的创意构想。因此,要求学生通过草图绘制的方式,快速地把创意构思过程记录下来,用简单的图形与说故事的形式将创意表现出来,经过艺术处理逐步形成创意概念,最后形成相对完整的创意草案。在完善电子读物创意时,集思广益,征求各相关者的意见,然后确定创意方案。
5.非遗电子读物开发实现。通过相关电子读物开发平台将之前设计制作的界面、音视频、动画及创意阶段的交互构想打包到一个平台,完成交互展示。学生除了完成交互设计创意及部分动画视频创作之外,一些关键的交互程序,学生还应学会与程序员合作完成电子读物开发与测试。反复与非遗传承人及爱好者沟通获得对创意设计的反馈意见,对已形成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补充、修改,在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迭代设计,使之更加完善。
三、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的创新与成效
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以非遗资源为教学载体,将教学成果与资源库项目验收要点结合,同时作品参加北京市动漫设计比赛,将非遗内容与课堂教学及专业参赛深度结合,把职业能力训练与具体的项目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实现了各方面的“多赢”。
1.学生作品水平得到提高。非遗资源融入课程是对课程内容和载体有益补充;设计作品将传统文化与互动技术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发展;学生面对非遗类选题比较感兴趣;作品艺术水准得到提交,到达入库标准。
2.学生驾驭项目的能力全面提升。在非遗内容融入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真实项目实践中扮演企业设计师的角色,可使学生置身于从接单到客户沟通直至提交完成品的完整行业工作情境,以“准员工”的身份,在规定的岗位上,完整体验和承担符合学生接受度的“仿真项目”工作任务。非遗项目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角色作用,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于每一个非遗项目的实践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还能根据不同的企业需要或竞赛要求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设计表现形式,准确传达项目信息;丰富的非遗创造元素和题材能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加深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意设计和传统文化应用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以及向国际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3.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使艺术设计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得到有益的彰显,是培养职业型设计师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此类课堂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前、课后都感到备课和教学的压力,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以非遗资源带动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资源库项目带动科研”,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有利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我院教师在承担资源库建设及非遗资源融入课程的过程中,结合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申报各项科研课题多项,开发多套教学案例,都为日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互动研讨中提高,教科研成果互相转化,让教师在教学研讨中受益。
4.专业教学成果不断涌现。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的非遗电子读物、网页、动画作品经过资源库审核小组审核,全部纳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学生作品直接入库在我院属于首例。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职业能力,还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作品参加第四届北京市动漫设计大赛取得了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成阳.“融”“溶”之别─传统视觉元素融入当代设计的创新思路[J].装饰,2013,(6):72-73.
[2]刘明.岭南地域文化艺术的再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走进大学课堂[J].美术学报,2009,(3):70-73.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里程碑[N].光明日报,2011-02-26(4).
[4]施王伟.谈高职艺术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