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女性生命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家,池莉和方方深深地渴望着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地生存。在她们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及其自我意识觉醒的作品中,女性意识向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对外部世界的剖析和观照,一条是对女性自身内部世界的审视和认同,内部自审和外部探索达到一定的程度并交融互渗后便达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成熟。
1999年,方方推出一部中篇新作《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小说以一个名叫黄苏子的知识女性的生命起始终结的过程。中塑造了一个人性被压抑至绝望乃至分裂的主人公形象。她热爱生活但被排挤于生活之外,渴望亲情却被亲人遗弃,幻想爱情却被爱情欺骗。于是,便荒唐而令人痛心地玩着将人分裂为二的游戏,她在不受欢迎中出生,又在不被尊重中死去。
2007年2月,池莉三易其稿的长篇小说《所以》隆重推出。小说鲜明的女性意识主要表现在知识女性叶紫执著坚定地追求真正的爱情、对女性尊严的维护和存在价值的发现上。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还保持着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伴随着求知和自我救赎的精神,同时还呈现出人性的力量。
之所以将这两部小说进行比较,是因为池莉的小说《所以》与方方的小说《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分别以主人公叶紫和黄苏子的成长过程中各自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伴随着抗争束缚的含血带泪的过程,体现了对女性的关注。
一、童年亲情的缺失:母行父权,父亲专制
童年真正塑造人的灵魂,在一个孩子成长的年代,温暖、友谊,表达,安全等都是最基本的需求,满足不了这些需求孩子就会缺乏被认同感,得不到身份证明,从而产生基本的生存焦虑和自卑,及至影响后来整个人格的发展。
叶紫从小不受父母疼爱(连名字也是民警小何所起),感觉家庭这个本该盛满亲情的地方,是一片荒原。干涸的荒原。母权意识在《所以》中非常突出,它演变成了父权行为标准的同样执行者,只不过非男性操纵,而是由女性执行。使传统文化构筑起来的所有关于母性的伟大神话全都土崩瓦解,母亲对子女关爱的注解,已被异化。母亲对与不同价值观念的他人对话从来都是咄咄逼人,有着强制性与控制欲,如母亲的话语表述状态最多的是:尖叫、嘶叫等。在叶紫的眼里,母亲则成为“含有自我陶醉、为他人服务、懒散的白日梦、诚恳、不怀好意、专心或嘲讽等等因素,是一种奇怪的混合物”。
而父亲呢,终其一生,经常都是一副茫然的神情,让人不能对他有什么期待和要求。
这一切使得叶紫缺少最基本的依赖感的心理根源,而向家以外的环境去寻求认同,在成长过程中过早地建立了与身心发育不协调的自我意识。
对于黄苏子来说,一个看似诗书满腹的父亲代表了坚不可摧的女性规范和女性歧视,他的专制,使得黄苏子自幼陷入了自卑和自负相纠缠的自我封闭之中,
自私、虚伪、冷酷是黄父的显著性格特点。他对女儿立下诸多规约,给女儿随便取名为黄实践,又公开改名为黄苏子,擅自做主不顾女儿意愿与兴趣将其调到理科班,黄苏子的父亲嘲讽女儿没有自知之明,这番话的语气,并不激烈,仿佛还有些漫不经心,但黄苏子却觉得字字如针扎耳。扎得她感觉自己的耳朵流出了鲜血。鲜血流到她的肩膀,又顺着手臂一直滴到她的指尖。她的手指夹筷子,于是血又沿着筷子流进了碗里,以致饭都被染红了。这样触目惊心的描写,更直观地显出父亲对黄苏子无情的伤害。
最后,当黄父得知黄苏子真正死因之后,立即捶胸顿足,痛不欲生,不是为了女儿永远不再的生命,而是反反复复地说:“我黄家怎么丢得起这个脸呀!我黄家怎么出了这么一个贱骨头呀。这要我下辈子怎么见人呀!”他在嚎啕中,破口骂人,将许多脏词都用在了黄苏子身上。父母及姐妹无一人来关注黄苏子永远不再的生命。
家本应是生活的港湾、情感的投靠、命运的归宿,然而黄苏子的“家”却蜕变成了冷漠无情的荒原。她一生下来就讨父亲嫌,在父母兄妹的冷言冷语中她学会一个人走路,从未享受过亲情的呵护。封建家长式的教育方式压抑了黄苏子自由思想的健康成长,缺少人文关怀的家庭氛围使她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性格和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灵。
黄父的形象说明,封建家长的精神奴役总是通过束缚、戕害女性的精神和灵魂为出发点,一点点蚕食她的人格尊严和人生幸福。正是以他为首的家人,在精神上扼杀了黄苏子的健康成长。这时的黄苏子是有很清晰的自我意识的: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石子,随她父亲的行动卷带着,落进阴沟。她只能生活在幽暗和阴冷之中,总也见不到太阳。
二、初喑世事:无处求助,不知所措
叶紫叶紫在大学毕业前夕,本应该追求美好爱情的浪漫初恋,却非常现实,只想尽快找个男朋友,找到一个不被打搅和不被监视的空间,逃离家庭,获得自由。至于为什么关淳家如此热情好客,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领结婚证,在关淳邀请她去他家时,她想过向父母求助:“在我们彭刘杨路街坊邻居的眼里,我父母当然是成功人士。他们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收入稳定,……我的父母,他们肯定富有经验、见识和判断力”。“关淳,你就等着吧。我父母会把你分析的原形毕露,你不要以为你可以在没有征求意见的情况下轻薄他们的女儿!”然而“一回到家里,我就意识到,又是我,一厢情愿地美化了我的父母。所谓‘他们肯定富有经验,见识和判断力’,纯粹是我的自作多情。”叶紫无处求助,结果,迫切逃离家庭的心情,使得她尽管意识到与关淳话不投机,悄悄流下委屈的泪水,还是忍气吞声、草率地做出了第一次婚恋选择。
而黄苏子有时被兄姐欺负了,迫于无奈去母亲前告状。母亲是个家庭妇女,与父亲的婚姻并不愉快,故常常不分好坏,偶尔地帮她几句,更多时却反过来骂她喜欢惹事。这个结果使得黄苏子在自己被人欺负后常常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当父亲当众宣布要把那个消亡了的“黄苏子”请回来时,黄苏子也坐在台下,她刚读初一。正处在敏感和害羞的年龄。发现许多同学都向她张望,窃窃私语地说她些什么,还有人吃吃地好笑,这令她感到十分紧张,紧张得只想撒尿。当有同学公开嘲弄黄苏子时,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只能悄悄地哭了,而大部分人都没有听到她的泣声。黄苏子原本话就不多,这一来,她便更不爱说话了。
父亲对于孩子的严格导致黄苏子内心的极度压抑,她把男同学的情书公开,这本
身是对女性受到喜爱的一种恐慌和怯懦,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在父亲的阴影里,她遵从中国儒家女子最基本的道德,父亲为维护自己所谓的儒士操守而公然辱骂追求女儿的同学,为女儿的成长制造了太多的难堪与羞辱,使得黄苏子倍受同学嘲弄,也导致了她之后的被报复。而她也只能是见人不想讲话,想笑都笑不出来。她失去了跟外界沟通交流的能力,她却不知道怎样去表达自己。
当她在大学受到同学冠以“僵尸佳丽”的羞辱时,她的性格变得更加孤僻、阴郁。她再无盼望男生追求的欲念,积存在内心的压抑和愤怒转化为收集脏话的怪癖。黄苏子暗中骂脏话的习惯是在大学毕业前养成的。但她从来没有脱口而出过。因为她实在是太不爱说话,早已习惯把所有的话都搁在心里。
三、步入社会,进入职场:遍尝冷暖,倍受嘲弄
当叶紫在小县城孝感发奋努力,做出很多成绩满以为能调回省城武汉,却得知是其上级董馆长被调回省城武汉时,意识到自己的单纯被董馆长利用,她用简洁的短句表达了她的快意而激烈的愤恨“都躲!社会!这就是社会!何止复杂呢!简直龌龊!”激愤之下无奈只有屈从世俗社,小说文本中还使用了很多括号。这些括号所起的作用是,叶紫对自己发出的注解,她在内心呐喊、呼吁,嘴上想说不敢说的话,便在心里说了。
黄苏子大学毕业后,顺利的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参加工作以后,黄苏子工作责任感强,交给的任务从来都不马虎,于是黄苏子也就得到了她过去从未得到过的诸多好评。黄苏子曾一度以为她找到了可以游刃有余的生活空间,因为她感觉机关的人和她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关系,都是分裂的人。她想过正常人的生活,内心对爱情也充满了憧憬与幻想。
虽然黄苏子在工作中并不比任何一位男子差,但她听到的往往是对她性别角色不到位的挑剔、嘲弄和挖苦。仿佛作为一名女人,工作搞好搞不好是次要的,而作为温柔、娇媚、稚拙的性工具才是重要的。
黄苏子的自我意识是清醒而强烈的,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自我意识的坚持使她在现实中老是处于一种格格不入的被抛弃的境地。她的痛苦、孤独、不幸从根本上讲来源于个体价值实现的自我坚持而产生的对庸俗社会的拒绝,以及随之而来的被拒绝被抛弃。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黄苏子始终未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黄苏子的岁月是空白的。她的身份也是无以定位的:她不是女儿,不是妹妹,不是朋友,不是同事,只是她自己。她一直处于人际关系的对抗状态,也无法融入现实生活。
四、涉及婚姻爱情:饱尝艰辛,受骗受辱
叶紫的第一次婚姻随着毕业分配结果的明朗化:美梦与噩梦,同时破碎,稀里哗啦,七零八落。叶紫落荒而逃。
叶紫的第二婚姻带有极明确的目的性,从小县城孝感调回武汉,需要嫁个正团级军官。于是她经人介绍认识了个子不高但能把她调回城的武警总队政治部副主任禹宏宽,尽管叶紫并不爱他,但为生活,还是选择了向世俗妥协。
由于无法忍受无爱的婚姻,不甘于成为禹宏宽繁衍和泄欲的工具,当正在拍电视剧的导演华林出现时,叶紫感到血液激荡起来一股温热之感弥漫全身。叶紫以为遇到了知己,以为遇到了她所希望的理想爱情,她不顾身边所有人的反对和阻挠,孤注一掷地认为这就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爱人和爱情,倾情投入并努力经营,然而十几年的努力后以失败告终。
黄苏子在大学她暗自仰慕的武姓男生发明了“僵尸佳丽”的绰号羞辱她。
工作中本来她也有机会正常地恋爱、结婚,可是最初相处的对象竟然和当年给她起外号的武姓同学认识,恋爱落了空,“僵尸佳丽”的绰号再次和她相伴。
许红兵扮演着纯情王子,目的只是为了报复黄苏子中学时对他的羞辱。更为可恶的是,许红兵的报复方式极端卑鄙和下作。竟把她带到肮脏龌龊的下等地下妓街――“琵琶坊”来戏弄她,这是一处横飞的地方。一个是赴庄严殿堂的神圣,一个是报复的野兽似的凶蛮,这个飞蛾扑火般渴望爱的女子,在烧毁了自己的翅膀后,却连真情的影子也没看到,黄苏子的世界顷刻间灰崩瓦解。
五、经过磨砺:化蛹为蝶,向死而问,彰显生命的张力
显然,叶紫在爱情婚姻态度上渗透着强烈的自觉、自主意识。叶紫经历的三次婚姻,每一次对她来说都是自觉、自主意识上的成功。第一次处于朦胧的青春期,她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和关淳领了一个结婚证,算是花青春买的人生教训。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她感到自己此时是自由的。第二次和禹宏宽的婚姻,她认为是自己驾驭了命运,“我通过他作为跳板,我又不要他了,我赢了”,这是她最真切的心理感觉,尽管她会愧疚,会对不起人家。婚姻成功和失败的标准应该是以幸福和不幸福为指标,叶紫不离婚她会很痛苦。第三次和华林的婚姻,叶紫却在看清卑劣男性的嘴脸之后反而变得自立和坚强,她身心俱创却无比坚定地走出了围城。爱情的失败让叶紫彻底清醒,她不是痛哭流涕、呼天抢地,而是面对现实、迅速调整,她已经明白不能继续依附于某个男人,而应当活出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她之前不断地被女儿、妻子、母亲等从属身份所覆裹,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生活,无法支配自己的欲望,她随生活一起成长,每一次离婚对她来说都是新的解脱、自由。呈现出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化蛹成蝶,获得了穿越否定后的坚韧,究其原因,叶紫身上始终有股身陷困难、挫折而不屈不挠,与生活顽强搏斗的精神。
叶紫有着自己的思维能力,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感知力,有自己的生活态度与准则,她自己思考问题,自己描画未来。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还保持着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黄苏子那一夜绽放的真情彻底被摧残了。黄苏子在得知受骗受辱受伤的那一瞬间猛然爆发多年积淀下来的脏话,以轻蔑和激烈掩饰自己的痛楚。显然是一个压抑了太久,隐藏了太久本我的角色,她一直没有机会表达真实的自我,始终被那种人群中恶的释放所环抱、影射。她始终处于极度失语,失真的状态。她需要一个缺口,一个机会释放。
在琵琶坊这个完全有别于黄苏子30岁人生经验的地方,许红兵粗暴而恶劣地开启了黄苏子,而黄苏子在对美好短暂的向往和绝望后,飞快地找到了情感的宣泄口一一变身为“虞姬”她享受的是变身的过程。也许在初始,她是以一种自我作践的方式自残,惩罚自己。但后来,她感受到了,并沉浸在一个“变身”游戏的巨大快乐里。她要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对黄苏子来说简直就是一线光明,她终于可以坦然地释放自己,完全地背离自己。直至最终被客杀害。
黄苏子虽然是一个不幸的人,她却是一个透彻的人。因为太透彻而不幸。这种精神上的孤独、苦闷和情感上的无所皈依,引导着她向真实的自我和人生价值的找寻和探索。尽管在琵琶坊她更感受不到人间的真情,但在那个充满欲望肮脏的角落里,她却感到了心灵的安静。
黄苏子以向死而问的抗争是一种精神上的反叛,这主要体现在思想的独立层面,生活是很残酷的,不是你想怎样它就怎样,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有一点定数和宿命的。人们在现实面前无可奈何,但在内心深处又不愿意低头,在现实中没有办法,在内心中充满了反抗和无奈,一一方方把这一对矛盾称为生命“张力”。
结语
[关键词]自我意识 生命意义 超越性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48-02
一、自我意识
《廊桥遗梦》再现了弗朗西斯卡与罗伯特·金凯相遇相恋的浪漫的婚外情故事。婚外恋被视为情感的,受到法律限制和道德舆论的谴责。沃勒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没有顺着西方文学中传统的女性形象模式去写作,而是按照生活和人性的本来状态,反传统地赋予弗朗西斯卡独立的自我意识。
弗朗西斯卡通过“关心自我”的方式改变、完善自己,以个体的自我追求和对爱情的追求来建构主体性。相遇罗伯特·金凯使弗朗西斯卡发现了被现实生活掩盖住了的理想和追求,找到了曾经的自我。表面上弗朗西斯卡过着平淡简单的生活,内心却想寻找曾经的自我。在多年的婚姻生活中她追求自由、独立的意识被压抑了,而金凯的出现就像一根导火线,重新点燃了她长期被现实生活压抑的主体意识。金凯身上所散发的兼具诗人的细致和勇猛的气息深深地吸引了她。在四天的恋爱中,弗朗西斯卡实现了她的追求。
弗朗西斯卡主动提出为金凯带路,又主动邀请金凯去她家共进晚餐,他们有相似的饮食习惯和相同的兴趣爱好。她不惜冒着被邻居胡乱猜测的风险,同金凯一起去拍摄关于廊桥的照片,目的是积极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真爱,尽管弗朗西斯卡所做的这些违背了传统。金凯的出现使她长期被压抑的自我意识获得了新生:“在四天之内,他给了我一生,给了我整个宇宙,把我分散的部件合成了一个整体。”她喜欢金凯自由的特性和愤世嫉俗的性格,在她看来这四天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她与理查德结婚的二十多年。弗朗西斯卡的自我意识在增强,她勇敢地追求自我为她的主体建构拉开了序幕。
二、责任意识
弗朗西斯卡追求独立和自我,可是她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依然表现出困惑、犹豫。她为爱而反叛,为爱而挣扎,她的反叛是对家人的、世俗的反叛,同时也是对自身的反叛,她的反叛和挣扎均来自内心。她对独立自由的追求不仅仅需要通过情感建构来实现,而且还要在道德上建构。
受现代文明的影响,20世纪末的美国女性肩负责任。弗朗西斯卡对丈夫、对儿子以及对家的强烈责任心使她在关键时刻放弃了金凯,选择留在农庄。弗朗西斯卡没有因为遭遇激情而伤害无辜的儿子和丈夫,尽管她相信金凯的“在一个充满混沌不清的宇宙中,这样明确的事(我们相爱)只出现一次,不论你活几生几世,以后永不会再现”。虽然与金凯的爱情是那样的美好,让她可以脱离世俗,回归人的最初的本性。弗朗西斯卡与金凯相爱的时段,也是他们彼此做出选择的时刻。在爱情与家庭之间,她虽然痛苦,却选择了家庭,由此而显示出她的理性和责任感。在面对情感和幸福与责任和家庭的抉择中,沃勒让她“回归”家庭,从而成为一个顾全大局的人,这不是说她迷失自我,而是在伦理中确认自我、肯定自我、建构自我。弗朗西斯卡没有在爱情中迷失,反而体现了女性自我价值。弗朗西斯卡是为了家庭而自愿放弃心中所爱的,她尝试着认识自身、控制自身、考验自身、完善自身、改造自身。
弗朗西斯卡清醒地知道爱情不是生命的唯一,她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情。弗朗西斯卡非常清醒地明白:一旦将爱情视作生命的全部,就会陷入困境,遮蔽了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主体。她爱金凯,对“跟金凯在一起是否比在家里与丈夫、孩子一起生活快乐和幸福”弗朗西斯卡深思了很久,纠结了许多次。她选择了家庭,因为家庭能给她更多的安全感,更多的幸福和快乐,不用为日后和金凯生活在一起为她所做的事而自责和懊悔,那种对家人的牵挂和愧疚会侵蚀她的心灵,遭受心灵的折磨,哪有幸福可言。经过理性思考弗朗西斯卡选择了把爱藏在心里,默默怀念。回忆那段快乐时光成了弗朗西斯卡在金凯离开后几十年生活中最丰富的精神享受。
沃勒把弗朗西斯卡塑造成了一个勇于追求自由、幸福和真爱的女性形象。弗朗西斯卡完全可以与自己渴望的爱人携手重建幸福的人生,可事实恰恰相反,她选择了家庭,放弃爱情,是因为她有明确的自我价值观和独立的主体意识。她明白自己已不是少女时代的她,而是背负着对家庭的责任。如果她不顾一切,只为了与金凯的爱情,那么他们的爱情生活最终也不会是幸福的。沃勒这样安排是让弗朗西斯卡建构成为一个道德的主体,从而使这个主体更加完美。
三、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弗朗西斯卡对爱的意义的理解更让人敬重。在面对而又只能离别心爱的人时,弗朗西斯卡在日记中高度赞扬金凯“我想在当今这个比较开明的时代,一个女人不可能拥有像罗伯特·金凯这种特殊的力量”。她还说“如果没有罗伯特·金凯,我可能不一定能在农场呆这么多年。”“我们已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世界上任何两个人的关系能有多紧密我们就有多紧密。”弗朗西斯卡高度礼赞与金凯的爱情,她认为他们的感情是高尚的,金凯是值得爱的。弗朗西斯卡的思想悬浮于传统道德范畴之上,她坦然陈述自己的爱情,毫无羞愧之意,因为她认为自己的追求是合乎人性的。
一见钟情往往容易,但是爱情的第二天怎么样,婚姻靠什么来维持,如果说花前月下是浪漫的,时间长了,或者到老了的时候,两个人在一起的理由在哪里?爱情时间长了,也会失去新鲜感,如何保持爱的持久能力,这是弗朗西斯卡思考的问题,她把爱看得很深远,她清醒地知道爱情不是生命的唯一,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爱情,亲情和责任与爱情同样很重要,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更能让生命绽放的和更能让生命意义绚烂的一面。弗朗西斯卡对她的婚姻和她与金凯的爱情理性分析,她的婚姻是否到了非走不可的地步,和金凯的爱情是否一生都会保持不变,她都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弗朗西斯卡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她能把对金凯的爱藏于心底,细细品味了一生的内在原因。弗朗西斯卡对生活、对生命姿态显然具有超越性,因此她的爱情不断升华。
弗朗西斯卡勇敢打破禁忌,她能驾驭自己寻找自我。弗朗西斯卡关注生命的意义,在恋人和家庭之间,她选择了家庭,在爱情和责任之间,她选择了责任,她的主体建构正在于她的选择。她在做出选择时,头脑清醒,理智考虑问题。弗朗西斯卡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内心充满矛盾,她在反思、在焦虑、在权衡,与金凯一起走,她能获得爱情,但是割舍了亲情,日后对亲情的思念和内疚会吞噬掉她整个灵魂,到头来她和金凯的爱情会因此而褪色,他们追求的爱情已不再幸福,只会让他们陷入痛苦的深渊。所以,弗朗西斯卡智慧地选择了后者,她对丈夫和孩子们没有透露任何关于金凯的事,她不想伤害他们。尽管没能和金凯在一起,但弗朗西斯卡把金凯一直深藏在心底,他们的情感永远存于心间。弗朗西斯卡在选择和后来的行为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给予家人幸福,把她个人主体的生命意义推向。弗朗西斯卡的主体性建构因此趋于成功和完美。
弗朗西斯卡清醒的自我意识使她实现了从情感到道德的完美结合。从弗朗西斯卡追求爱情及最后对爱情的取舍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在寻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超越性地建构成为一个完美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郭彦.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廊桥遗梦》中的弗朗西斯卡[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12).
无论是个体诉求还是社会发展所需,受教育者不仅要从教育中学会谋生的技能,更希望成为一个思想充实、丰盈的人。而生命教育正是以生命为基点,借助生命资源,唤醒、培养人们的生命意识与生命智慧,引导人们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意义的活动。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命教育”一词在我国大陆首次提出,20年来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方兴未艾。但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小学等基础教育领域,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以高职高专女生为研究对象的成果更是鲜见。
二、高职高专女生急需加强生命教育
高职高专学生人数现已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的半壁江山。其中,女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师范类、医学类及艺术类院校,数量已远超男生。而近期进入公众视野的女生失联、裸贷、群殴、自杀等事件,也不乏高职高专院校女生的身影。如何对女生进行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教育管理,使她们不仅习得生存技能更拥有生命智慧已成为相关院校的重要议题。
1.高职高专女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高职高专女生大多是高中学业成绩欠佳者,甚至还有小部分是中职女生,与普通本科女生相比,她们自信程度不高。高职高专女生不仅存在“感性、易受伤害、易受暗示、内心脆弱”等心理特点,而且在面对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学校环境和思想领域时,在自身生命价值的定位及实现途径上较为迷茫。另有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女生身上具有典型的弱势群体特征,如经济相对贫困、社会支持网薄弱、缺乏安全感、容易受到社会歧视,在升学、就业、升职等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无论是基于高职高专女生的生存现状还是对其未来生活未雨绸缪,都应对她们进行全面的生命教育指导。
2.高职高专现行教育模式下女生更需要生命教育
高职高专女生在现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并不占优势,加之社会对女性就业歧视的现实,她们很难找到并肯定自己的价值 。当学生对所学专业和自身价值缺少积极肯定时,也就失去了进行生命探索的动力。此外,高职高专女生的自主时间较为宽裕,若缺失了生命价值实现对自我内心的引领,就易于滑向荒废时间、虚度人生的境地。尤其是当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传统教育造成极大冲击,在高职高专女生思想引领上面临的新问题将更多、更复杂。
三、对高职高专女生加??生命教育的可行之道
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在女生生命教育上应从女生群体发展规律出发,在其生命意识和生命智慧的培养上、实现生命价值、追求生命意义的途径选取上进行适时、有效的干预和引导,以期提升她们的生命幸福感。具体而言,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多形式、多渠道开设生命教育相关课程
生命教育课程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有限和不可复制,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课程。首先,这一课程应作为高职高专女生的必修课并贯穿其整个大学阶段,并针对新生入学适应期、女性生命的独特性、求学的迷茫期、求职的受挫期等给予及时、相应的生命教育指导,让她们平稳地渡过迷茫,勇敢地面对挫折;其次,这一课程应是课堂讲授与实践体验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应更加注重体验课程,通过角色扮演、现场模拟的方式让她们身临其境,有条件的院校可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产房、女子监狱等与生命直接相关的场所,让她们的身心切实体味到生命的伟大与艰辛,更让她们在不断的心灵触动中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再次,在教师的选用上要慎之又慎,因为教师本人就是一个自然生命的呈现,其言谈举止、内心分享时刻承载着对生命的理解和表达,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观影响更为直接。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更倾向于选用一些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方面的德高望重、资历较高的女性教师,她们的人生阅历就是对生命的最好注解;而在体验课程中,那些学历较高、新媒体掌握较好、能与学生即时产生思想共鸣的年轻女性教师更为适宜。
2.多平台、多活动营造优雅、和谐的生命教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育人无声。女生生命教育要得到校园文化的支撑。首先,在学生活动中加入女性特色元素,营造关爱女生、尊重女生的文化氛围。例如,创建“女生俱乐部”“妇女法律保护救助室”,创办“优秀女性人生分享”“女生礼仪大赛”等活动,拓展其眼界,增强其自信,提升其自我主体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其次,应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女生论坛等女生特有的网上教育平台,利用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公众平台与其进行交流,对其日常成长中的困惑给予及时解答和疏导,主动渗透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再次,要打造健康、优雅的公寓文化。公寓是大学生活动的核心场所,要充分利用公寓将生命教育与公寓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创设健康向上、清雅别致的公寓文化长廊,宣扬一些珍重生命、彰显生命价值诉求的现代女性人物事迹;设置单独的女生活动室,进行相关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等。
3.及时理性解读热播影剧、适时适度引导追星行为
对宇宙生命逻辑的阐释侗族木工师傅根据柱瓜榫头的通穿特点,将柱瓜榫头分为穿通与不穿通之分,全通者,称之为通榫,也可以称之全通榫;半通者,称之为半榫,也可以称之为半通榫;半通榫又可分为阳半通、阴半通和中半通;半榫中再可以分为全半榫和半半榫;半半榫中还可以分为阴半半榫、阳半半榫和鱼尾形半榫。根据榫的不同形态,能说明榫卯结构的物理功能和力学作用。同时还能将其类比为自然生殖现象,它表明了早期原始人类的某种生殖观念和生命建筑观念。在此,有必要对以下几种独具特色的榫卯结构进行建筑人类学阐释:
1.龙舌榫是指榫头像龙的舌头一样,穿过其口腔的中间部分,故侗族木工师傅把这种类似于龙舌形的榫头称之为“龙舌榫”,因此而得名。从龙舌榫的结构来看,左右相对而来的两片枋,在宽面下半部分的柱中相接的半半榫,上半部分顺着窄面分成两半边,用一半边为舌尖的出榫,那么另一半边,为让对面穿过来的舌尖进入槽盒包住,这个槽盒如果把舌尖包住而又不外露,则称之为“荷包榫”。如果没有被包住而外露出舌的,称之为“露舌榫”。在柱眼里两尖舌紧插在柱的中心位置,并分别留有暗钩,而且将两舌尖打紧到头后,将暗钩钩住后无法脱落,这种暗钩极类似于“狗绊臀”,故侗族村民又称之为“狗鞭挂榫”。这种榫头结构复杂多变,是侗族干阑建筑榫卯间架结构的主要特征之一。关于龙舌一说,在《创世纪》中也类似的说明:“蛇”字本的义,对“舌”的主宰,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实际上,在生命潜意识本能中,表现出一种色心,所以蛇的色心是一种“原罪”的表现。在各种蛇的性象征中,盘蛇自啮其尾,是一种最普遍的现象,这种盘蛇所围成的圆圈,代表了女性生殖器,恰如圆环或椭圆形状,它象征着女性的玄牝,同时也象征着两性媾精。“蛇是富有力的爬虫,其为生殖象征至为明显”。在这里,龙蛇是一种形状十分相似的动物,用龙或蛇来命名都有相似之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都暗示了自己属于某一个种族或家族。当然,这里指的就是中华民族或侗族。对龙舌榫还有另一种解释:它本身代表“灵根”,灵根就是男人的生殖器官,它最早起源于闪族语,闪语称之“法拉斯”,希伯莱语称之为“巴拉希”或“巴拉斯”,它的意思就是“穿过者”或“挤入者”,如同榫卯“穿过者”和“挤入者”一样,也如同男人的灵根插入女性生殖器官内一样。因此,无论是希伯莱语的“巴拉希”,还是古希腊的“海丘力士”龙舌榫象征着灵根,象征着一种生殖的生命神性。从建筑发生学来考察侗族干阑建筑,就会想到侗族是一个古老的巢居民族,并且侗族人将干阑称之为“麻篮”,似乎使人们感觉到“麻篮”与巴考士教派神坛上的柳条篮,也有某种相似之处。也就是说,“巴考士教派有相似的一种仪式,他们在神坛上供着两只柳条篮,里面装着一条蛇,在这个篮子的上面蹲着一个女人,在众司过程中,有一个在肩膀上扛着一根伟岸的”。从性崇拜祭祀,也许就想到上古的“方舟”、从“方舟”想到“巴考士”的柳条篮和女人。当然,人们也会把巴考士的柳条篮和女人与侗族“杨柳插寨门”,即在寨门前种杨柳的习俗或“砍断龙脉插姓氏”,如果再把“麻篮”或巢居联系起来考察会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地方。很显然,插杨柳如同插姓氏与柳条篮上的女人,同样具有某种生殖逻辑和生命神性。那么,这种富有生殖崇拜意义的仪式,能充分说明插杨柳、柳条篮和女人所包含的性崇拜象征。
2.鱼尾形挂榫。这种榫头是用在柱与桁或桁与枋板上的主体连接比较多,其挂榫形态构成鱼尾形连接,故称之鱼尾形挂榫。鱼尾挂榫是两条鱼的象征。侗族人不仅崇拜鱼、信仰鱼,而且还喜欢养鱼、吃鱼。鱼具有极强的性暗示,根据曼因说:“鱼类象征在活泼状态的男性生殖原理”。因为鱼的形状似扁桃体,其唇吻的翕张,同样有性暗示的功能。在希伯莱语中的“鱼”字可作为“繁殖”的解释,也可以作为“萌芽”和“增殖”的解释。将侗族人和西方古希腊人对鱼崇拜和信仰是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侗族人用鱼作祭祀或将鱼的图案贴在门上,这与古希腊司之神阿富罗提的崇祀可能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罗马天主教会在礼拜五集会,不食肉而食鱼,以礼拜五之名作为祭祀。原来维纳斯之日与佛教及中国人所崇拜“鱼蓝观音”有关。追根溯源,它与古希腊维纳斯的崇信可能是同一崇信体系。鱼对侗族人来说,鱼是一种性的象征,也是妇女生殖的象征。它不仅充满了繁殖生命的活力,鱼同样充满了“萨母”的神性。“萨母”本身就是女性权力的象征。由于鱼既是司雨之神,又是生殖之神,所以它在侗族民间代表着一种吉祥之物。从司雨职能来看,鱼神与丰收密切相关,就成为了丰收的象征。那么,从人类性崇拜和生殖功能来看,鱼用于婚姻,表达了男女双方对生育的祈求。在古代中国生儿育女是与婚姻幸福美满密切相关的,所以将鱼发展成为爱情的象征物。在这里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侗族人对鱼的原始记忆。从社会伦理关系来看,鱼和建筑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通过建筑来区分尊、卑、长、幼,人伦秩序,将人与动物隔离开来、将长幼隔离开来,通过鱼来象征人类的生殖力量。鱼的结构形态对建筑而言,是一种非常吉祥的象征,人们常常会说“鲤鱼跳龙门”,这是对子孙后代生命延续和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的愿望,这种类比自然生态象征的文化逻辑是一种象征吉祥的生命逻辑,它象征着子孙荣华富贵、人丁旺盛、后继有人。
3.狗鞭挂榫,侗族村民又称之为油筒榫。油筒榫其形状如油筒一般而得名。油筒榫如同男性的“灵根”,如同男人的玄牡。于是人们又将油筒榫分为以下三种:(1)露舌油筒榫是指没有被包住而外露出舌的,称之为“露舌油筒榫”;(2)荷包油筒榫是指槽盒把舌尖包住而不外露的,称之为“荷包油筒榫”;(3)暗勾油筒榫是指在柱孔里两舌尖紧插在柱的中心位置,两舌分别做有暗勾,将两舌打紧,挤到头后通过暗钩钩住,使之无法脱落,故又称之为“狗鞭挂榫”。在侗族村民看来,这种木质榫卯结构不是那种无生命的机械连接体,而是一种有生命的连接体,这个生命连接体就像“狗鞭挂榫”一样连接在一起,你拉着我,我绊着你,能够繁衍出新的后代。因为狗是性的一面旗帜,只要狗能连接在一起,就能繁衍出新的生命。狗有很强的和繁盛的生殖能力。狗同样具有生命神性。在侗族人看来,狗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于是他们对狗有一种独特的亲近感,他们用狗狩猎喊山、用狗耕田、用狗来看家护寨,就是他们的民居吊脚楼的榫卯结构也要做出一个“狗鞭挂”来。谁相信木工师傅把这些不同形态的油筒榫居然命名为“狗鞭挂榫”。这狗鞭挂的确如同“狗绊臀”,只要挂上了就不会那么容易脱落。人们将前面的榫,类比为“鸳鸯榫”、龙舌榫,其实“鸟”和“龙”早在上古时期,尤其是在楚国南方一带地方称之为“龙雀”,在《离骚》中称之为“飞廉”,也就是风神的意思。实际上鸟和龙蛇都具有很强的和生殖能力。在这里,侗族人是作为子孙世代延续来象征的。他们将油筒榫类比为“狗鞭挂”,如果你见到这样的挂榫,你就会想起侗族民间地区现在还流传着这样一句直接向侗妹表白爱情的情歌:“哥哥爱妹有多深,哥哥爱妹如狗绊臀”,这种表白在汉族人看来,未免过于低俗,但是在侗族地区的男性对女性表白爱情就是这样表白的。他们通过这个有生命的连接体来支撑房屋的框架结构,来支撑这个安全的家,当然也正是在这样的吊脚楼上,青年男女行歌坐夜,从而使这个家充满了无限的生机活力。木工师傅将榫卯类比为鸳鸯、类比为夫妻,榫卯是一对有生命的夫妻,他手牵着手,榫卯互抱,阴阳结合,居然会在这里繁衍出新的生命,并将生命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鸳鸯榫、龙舌榫、狗鞭挂是后代新生命延续的象征,也是生命建筑永恒的象征。
二、类比取象思维与类生命意识的统一
关键词:《额尔古纳河的右岸》;女性人物;叔本华;悲剧性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的右岸》借助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妻子的回忆,史诗般地记述了整个民族近百年来族人的生活。作品中的人物挣扎于复杂的氏族关系中,整个乌力楞的族人基本都是有亲缘关系的,这些人从同一树干分伸出来,并各自又分伸出新枝来,形成了枝繁叶茂的整个氏族,因此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另一些人的命运紧密相关,没有独立于氏族关系之外的人。作者着重展现了几个女性人物生命中难以形容的痛苦与悲伤,写出了人类本身的一种巨大不幸,即那些破坏幸福和生命的力量无人能抗拒,因为最大的痛苦在本质上是“我们自己的命运也难免的复杂关系和我们自己也可能干出来的行为带来的。”
一、作为表象的女性人物众生相
(一)从苦难中净化的伊芙琳
伊芙琳是“一个心底积存着深深的情感忧伤的女人”,对“别人的幸福和真情流露出嫉妒和鄙视”。伊芙琳看到妮浩和杰荚琳娜的悲剧后表现出令人胆寒的,“金得,你听听吧,听那哭声吧,我从未听过这么美的声音啊!”伊芙琳这是在通过看别人痛苦的景象来达到减轻自己痛苦的目的,这是一种报复。这种报复的极致便是她自戕式地终结了腹中的小生命。但是“她那快意的报复目光背后,透露着一股难以言传的悲凉之情”。显然伊芙琳并没有真正解脱,只要她还未完全看透生活的本质,仍旧对生活怀有某种期望,她就会继续沐浴痛苦。
伊芙琳逐渐意识到生活中一切的满足都只是表面的假象,她如是说到“你喜欢拉吉达,可拉吉达到哪里去了呢?伊万喜欢娜杰什卡,最后娜杰什卡还不是带着孩子离开了他?”是的,人们所获得的东西从未实现过它在我们追求它时所作的诺言。没有得到时感到痛苦,得到后感到失望。
伊芙琳是个十分坚韧的生命存在,尝尽生命的苦难,在苦难的磨砺中逐渐认识痛苦,在生命的痛苦中不断地体悟、净化,静候涅。历经各种苦难的净化后,生命意志已消逝在先,伊芙琳夫妇都彻底对彼此不再抱有什么幻想、期待了,于是也就不存在什么欲求了,没有挣扎、反抗和痛苦了。她终于在漫长的斗争和痛苦之后,撕开了摩耶之幕,自愿放弃了她的执着,真正达到解脱的境界,因此伊芙琳在晚年变了,对身边的人不再心怀敌意,重拾了怜悯之心,不再尖刻。此时伊芙琳真正克服了生命的欲望,做到亍否定生命意志,从而得到了真正的解脱,“轻飘飘地倒在了篝火旁”。解脱之境正是无企求的境界,“是和清心寡欲相随伴而不可动摇的安宁,是寂灭中的极乐”。
(二)人类永恒的困境:生的悲苦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中达玛拉、杰芙琳娜和马伊堪都是
自杀者。她们都企图用结束肉体的方式结束生活中的痛苦。但如
叔本华所说人生的本质便是痛苦,死亡也不能终止这种痛苦的延
续,这是人类永恒的困境。
达玛拉的痛苦源于与尼都萨满的感情受到阻抑,因此她的
心彻底凉了,守着火,却过着冰冷的日子,最后在狂舞中耗尽生
命的能量。达玛拉渴望身体的解脱,用死亡来驱赶痛苦。“自杀
者要生命,他只是对那些轮到他头上的生活条件不满而已。
因此就算死也得不到解脱。因为求死并不代表她放弃了对尼都萨
满的情,放弃了这种欲求、这种意志,而是代表着她对族规的不
满,尼都萨满为达玛拉唱了一首关于“血河”的送葬歌,说明达
玛拉仍被痛苦笼罩,她过不了血河,灵魂将消亡,到不了幸福的
彼岸。
杰芙琳娜用残忍地方式流产后,导致日后不孕,她一生的痛苦都可以追溯至此,是她自己的行为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然而把杰芙琳娜推向这个最不利、最卑微、最不堪的身份地位上的却是妮浩、伊芙琳、金得、达西等一群人的一层递进一层的关系网,杰芙琳娜用自杀来反抗命运的不公。作为孤儿的马伊堪,永远扮演着父亲眼中的小孩子的角色,渴望爱情、婚姻的马伊堪注定不得满足,生活一天天继续,痛苦一天天加剧,这朵娇艳的花朵黯淡了,马伊堪生下私生子后就跳崖自杀了。“自杀者不能中止欲求,所以他停止活下去,而意志在这里正是以取消它的现象来肯定自己,因为它已再无别法来肯定自己了。”作品中的这些选择自杀的女性人物都是悲剧主角,在生活中细细体味着痛苦的滋味。
二、作者意志的符号:伊莲娜
进入九十年代后,新的一代鄂温克人在山下长大了,过着完全不同于老辈人的生活,伊莲娜是这个部落所出的第一位大学生,每年游走于城市与山间。她嫌恶“城市里到处是人流,到处是房屋,到处是车辆,到处是灰尘”,
在城市,事业、爱情、生活都陷入不满足的泥沼中,痛苦得使她逃离:但她同样嫌山里“没有酒馆,没有电话,没有电影院,没有书店。”在山上,远离功名利禄,空虚无聊的生活同样使得她想逃离。但无论逃到哪里,也摆脱不了痛苦、空虚,因为她摆脱不了自己的欲望,否定不了这种生命意志。伊莲娜不像儿时那么快乐了,因为她内心充满着矛盾和痛苦,山上和山外都令她向往,也都令她厌倦,因为满足不了的欲求一直纠缠着她,成为她痛苦的症结所在。
伊莲娜内心的矛盾,正是作者迟子建自身内心的矛盾,伊莲娜则是作者这种矛盾情感的替代符号。作者内心对现代文明中的种种不满使得她对鄂温克原始文明充满留恋,但是在纯朴如作品中的乌力楞,痛苦仍旧时时伴随着这些女性人物,作者所要寻求的永恒的宁静乐土也寻而不得。伊莲娜内心痛苦,无法觅得解脱之道,她酒后失足跌入河中,大抵作者也不知道何去何从,就对伊莲娜的结局虚化处理了,伊莲娜就是作者意志的化身,自杀不能解脱,活着亦不能解脱,谁也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事,“夕阳把水面染得一派金黄,好像老天知道她喜欢画,特意泼洒了一幅,把伊莲娜给镶在画中了。”
结语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里的人物生活在原始的、单纯的人际网络中,这表现出作家迟子建对现代文明所承载的生活的一种失落感,作家渴望回归,渴望寻找真正的宁静的心灵栖息之地。尽管与世隔绝、纯朴如斯的鄂温克族人同样摆脱不了生的痛苦,迟子建自己用“悲凉”二字形容她目睹这支部落生存现状时的心情。不和谐的阴云始终弥漫于整个乌力楞的上空,通过女性人物的悲剧表现出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生就是痛苦的过程。“文明看到最大的痛苦,都是在本质上我们自己的命运也难免的复杂关系和我们自己也可能干出来的行为带来的。”无论哪种文明下生活的人类同样都悲苦的活着以及死亡,那又于何处寻找真正无痛苦的世界去?这种迷失、疑惑、虚妄之感必将永久潜藏于作家的内心,影响着作家的写作,迟子建是个骨子里透着悲伤、绝望的作家,她的作品写的不仅是关于某些人的悲剧,也不仅是这一个氏族的悲剧,而是整个人类都面临的悲剧。也许唯一的解脱之道就是“镶在画中”,在艺术的世界中寻求超脱,在纯粹而无意志的审美观赏中解脱。“从一切美得来的享受,艺术所提供的安慰,是艺术家忘怀人生劳苦的那种热情。”
参考文献:
[1]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商务印书管'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