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演讲辩论技巧培训

演讲辩论技巧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演讲辩论技巧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演讲辩论技巧培训

演讲辩论技巧培训范文第1篇

一、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根据以往协会积累的总结,由于会员的数量比较庞大,加上协会的一些活动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按计划进行,协会的会员与协会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在新的学年里为改善这一点,除了争取多开展一些有益于会员的活动外,口协将会员分成三大组,在原本有协会特色的辩论队的基础上再建立“演讲组”和“表演组”两个特色组,各设组长。遵循协会的规章制度,根据协会的活动任务,三大组的组员在各自组长的直接带领下进行常规活动和培训,并且开展1—2次活动。分组后,各特色组的人数不会太庞大,训练和活动会更统一一些,这些都有利于加强会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二、新学期的活动:

9月初(即新生军训期间):

1、协会的宣传工作。我协会会组织人员到新生宿舍看望新生,帮助新生,同时口头宣传口协(经费允许的话会有宣传单),让新生对口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讨论与进一步确定本学期工作详细计划,开始准备招收新干事与会员的工作以及筹划会员迎新见面大会。

9月下旬(即军训结束):

招新工作。将按实际情况招收一定数目的新干事和会员。

10月中旬:

迎新动员大会;今年将继承上一年收效不错的活动形式,将迎新和动员结合起来展开。大会中将辩论表演赛作为主要节目,各班准备参加辩论赛选手来观摩,介绍辩论中的基本技巧。这样既吸引会员的参加与保证参加人数,能更好地宣传了“新生杯”辩论赛,拉开新生辩论赛帷幕,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

第十届08级“新生杯”辩论赛;我协会将在10月上旬就开始做好辩论赛的宣传工作,会将关于辩论赛的通知下达到每个班级的团支书手上,由支书通知组织班级辩论队参加“新生杯”。

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

1、平时培训

三大组根据各组的特点同时有序的进行会员培训,计划是每个月进行一次。比如,辩论队可以每个月放映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视频,开设有关辩论的讲座等等,表演组可以开展朗诵比赛,相声对决,话剧,小品,原声配音等活动,演讲组则可以进行演讲比赛,或者模拟竞选现场等等一系列活动。活动的形式多样,能引起会员的兴趣。

2、活动任务:

辩论队,表演组,演讲组本学期各开展一次面向全部会员的活动,可以将08级新生作为主要对象。

演讲组:“我的大学—我做主”演讲比赛;

表演组:电影原声配音大赛——mychoice,myvoice;

辩论队:趣味辩论赛

三、经验学习交流会:

演讲辩论技巧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OBE 模块化教学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13-02

1 OBE的概念

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 “成果导向教育”,是围绕学生的学习任务、专业设置、职业范围所开展,加强学生适应未来、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OBE系统的关键是:清晰地定义学习成果,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应围绕学习成果;创造条件和机会,以使学生能够实现那些必须的学习成果并激励他们去实现成果。实施OBE有四个原则:明确的学习成果,扩展学习机会,高期待和回归基本的课程设计。

2 模块化教学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模块化是指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即模块)。每个模块都制订各自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模块内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自学时间,各个教学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模块化教学(简称MES)的核心是以知识输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取代传统的以知识输入为导向的教学观念。利用模块组合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根据市场需求及变化设计并更新模块,从而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这与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适应未来、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的OBE的教学理念完全一致。

3 基于OBE的英语演讲与辩论课“模块化”改革的途径

英语演讲与辩论能力属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高端部分。英语演讲与辩论课能力和反思性思维能力,加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为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将OBE的教学理念贯彻到英语演讲与辩论这门课程中完全合适。

3.1设定期望的学习成果

借鉴香港中文大学的成果为本教学法(OBA),设定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所期望的学习成果(见图1)。

修完英语演讲与辩论课后,期望每个学生提高英语演讲与辩论能力,提高自我管理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适应讲台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团队合作任务中提高沟通能力、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3.2课程设计模式

借鉴香港中文大学的成果为本教学法(OBA)的课程设计,对英语演讲与辩论课进行课程设计(见图2)。

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确定“期望的学习成果”;课程设计模式中使用的是“基本概念”而非课程内容,因为课程设计时考虑的是所需的学习成果,并非具体的课程内容;“反馈”处于课程的四个要素的中心地位,所有课程要素都要求进行反馈,从而使课程不断得到调整;“评估”相对独立,对学习成果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处于模式中心的五个要素(期望的学习成果、反馈、评估、学习行动、基本概念)相互连接,彼此联系,最终产出“实际的学习结果”。要素之间的次序不固定,实现要素间的一致性非常重要。

3.3模块内容设计

模块一:口语表达基础模块。包括以下专题:发声技能训练;朗读技能训练。为学生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帮助学生增强他们在进行人际交往尤其在演讲与辩论时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模块二:身体语言及思维能力模块。包括以下专题: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心理素质训练;态势语训练。为学生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思维及身体语言基础,为了锻炼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反思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英语演讲与辩论的信心,以及演讲与辩论时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模块三:演讲与辩论能力模块。包括以下专题:英语演讲能力训练;英语辩论能力训练。增强学生英语演讲与辩论的技巧,培养其英语演讲与辩论的能力。

3.4调整教学方法

模块化教学是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是互动式的。为促进学生发展多项能力,实际教学必定是多种教学方法的杂糅,在不同的模块下、针对不同的期望的学习成果,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4.1情境教学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具体情境所提供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联想。在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演讲和辩论场景,让学生在这些真实的场景中演练,学生一方面会对教学活动能够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会有效地提高演讲与辩论的训练效果。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真实的演讲或辩论,其他学生做评委进行评分,进行现场提问。

3.4.2案例分析教学法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评价、表达,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在英语演讲与辩论的课堂上讲解 “演讲的风格”时,如果仅仅只是理论讲解演讲者的声音运用及身体语言,教学效果不大。但是通过对比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和英国约克公爵的演讲,学生马上就对如何有效地语用声音及身体语言有了直观印象,并且可以立刻模仿,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3.4.3师生协商会

学生是能动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主体,尊重学生的意见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师生协商会可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每次由不同学生代表同教师交流、协商有关教学的各项重要内容。

此外还可以使用讨论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以及因人而异的训练法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达到期望的学习成果。

3.4.4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语音室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微格教学等手段,突破教学难点,扩大教学容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以微格教学为例,每个学生进行真实的英语演讲或辩论时,用摄像机摄像。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耳听到、亲眼看到自己的演讲与辩论的全过程,引起学生认知心理的变化,有效纠正不易发现的不良演讲与辩论的习惯。

3.5考核方式设计

OBE评估采用多维度模式进行,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教学评价原则,实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3.5.1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学生利用各种英语演讲、辩论的评价表实现对自己和其他学生的量化评价;教师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实现对学生表现的实时记录并提供及时反馈。

3.5.2口试与笔试相结合

考核内容由单一的知识考核变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考试的形式也转变为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考核学生实际的学习结果。笔试以考察学生的英语演讲与辩论的基本知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口试重点考察学生实际的英语演讲与辩论的技巧、心理素质、态势语的语用等方面的能力。

3.5.3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OBE使教育评估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育效果上,但是模块化教学激励的手段是学生在完成一个任务之后发自内心的喜悦,而且模块化教学中任务实施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是看任务实施的过程。因此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的考核应该纳入学生平时的考勤、听课、作业等指标,将阶段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最后做出综合评定。

4 结语

OBE和模块化教学都对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全面改革与创新,已获得了许多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界研究人员的重视和认可,对指导英语教学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当务之急是如何将这些教育理念渗透到英语专业各科目的教学中去,切实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及其它方面的能力。在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中运用OBE和模块化教学还是个尝试,改革也比较粗浅,旨在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行的关注、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Spady,William G. Outcomes -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Arlington,V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s,1994.

[2]侯继红,蔡敬民.德国高校模块化教学对应用型德语专业建设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1.02.

演讲辩论技巧培训范文第3篇

一是演讲比赛。

这次比赛的主题是学校55周年庆,经过初赛、复赛及决赛的争夺,很多选手从中成长、成熟并取得不俗的成绩,最终的冠军也被本协会会员取得。这次比赛无论是宣传还是效果都在学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是户外郊游。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加强协会新成员之间与委员的交流。活动场所是人民公园。经过一个上午的交流与沟通,委员们与会员互相都有了新的了解与认识。这不但有利于协会今后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方便新成员的学习。

三是口协的十三周年庆典。

为了庆祝口协成立十三周年,本协会通过商量,决定以会员朗诵,委员点评的方式举行了一次小型的朗诵比赛,既突出口协的宗旨,也以此来表达口协走过的风风雨雨,更重要的是让会员们在娱乐中学习,不断地得到锻炼和进步,增进对口协的感情和对演讲的热爱。

四是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这是出于加强会员们的校外实践的目的而安排的活动。让他们在学习与进步的同时,更真切地体验生活,从而更富有爱心,在与老人们接触和交流的同时增长社会见识,此目的在于让人们了解口协,不仅仅能够为大家提供展现才能的舞台,在这也能学到的做人道理。

五是驻邕高校辩论赛。

演讲辩论技巧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后续课程 口语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的重大举措。当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发展形成了广泛共识。其中,大学英语教学转型也需要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2010 年之前学界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性质的讨论多数还停留在“构想”和“思考”的层面,鲜有对已经建立的课程体系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验证的报告。而且,不少“构想”和“思考”也缺乏理论的支撑。现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呈现出进一步深化的趋势,目前大部分以开设综合英语及视听说英语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自身需求,在地方应用技术型院校全面建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势在必行。后续课程建设的开设,既要满足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现有以综合英语及视听说英语课程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滞后、技能提高指向性模糊和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等弊端。与应用脱节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实际英语交流中听不懂说不出写不来,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应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英语课程组合+英语技能组合”的自主性“学习超市”,给学生创造较大的选择空间,把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放在首。

二、口语类课程设置

近年来,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重应试、轻实践、少应用等层面上。从大学英语四六级增设口语考试环节可以看出,口语课程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重要意义。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设置的重中之重,就是口语课的设置情况。为了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课的教学质量,要避免将教学任务不加指导地委任于外教,而应从分级教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三个角度入手。

1.分级教学。在口语类课程体系中,应根据不同学生口语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开课前对选课学生进行语音水平测试及口语表达能力测试。未通过语音水平测试的同学需修一学期的英语语音课。通过语音水平测试的学生可参加口语水平测试。根据口语水平测试结果可将学生分为三个级别教学。初级班修基础口语,中级班修公共演讲课,高级班修英语辩论课。第二学年每个学期均开设此四个层级课程,学生修完一学期课程后,仍可参加入学前测试,以进入下一层级的语言表达课程。

2.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

(1)英语语音课的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音素发音,能够运用语音基础知识进行朗读,语调自然,语言流畅,为实现成功交际打下基础。Z音教学应注重实践练习,也不忽视理论教学,应全面介绍英语语音知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学方法不只局限在跟读-模仿训练,应采取交际教学法及任务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更大的激发学生语音训练的积极性。课堂上进行配音及话剧表演,让学生自主感知英语语音的魅力,通过强化训练感悟到语音语调的变化带来的交际效果;课后除完成规定练习外,还可利用英语趣配音等软件继续训练语音并进行师生及生生互动。教材可选用北京外国语大学杨立民教授主编的《英语语音》教程,内容具体充实,课后练习题丰富。

(2)基础口语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已有语言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做到语流顺畅,语调自然,表达恰当。教材可选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基础口语教程》,此教材话题丰富有趣,围绕大学生生活经历,且课堂活动丰富,更能激发学生表达的主动性。课堂应以交际教学法及任务型教学法为主,教师担当指导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通过完成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任务,提高沟通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公共演讲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公共演讲及修辞手段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演讲技巧,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教材可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公共演讲教程》,此教材专为大学英语选修课设计,语言平实易懂,课后练习丰富,可操作性高,适合大学英语后继课程的要求及需要。课堂因学生人数多,且以口语表达类活动为主,如何科学合理的组织课堂成为此课开展的关键。在此建议教师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当一个学生在前演讲,注意对其他学生布置参与任务,如让学生扮演不同身份的观众,在演讲结束时提与身份相关的问题。并注意记录课堂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争取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上台演讲的机会。

(4)英语辩论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国议会制辩论模式,熟练运用辩论技巧,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在公众场合的听说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因选课学生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与母语辩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掌握思辨方式,敢于表达见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可选用热点时事或历届辩论大赛的赛题作为训练题目。教师应全程参与指导及辩论,以带动学生参与到辩论中。

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1)口语类课程特性决定测试形式应灵活多样,而非终结性测试一种。英语语音、英语基础口语、公共演讲及英语辩论的测试可采取形成性、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以英语语音的测试为例,讲完48个音素后可进行阶段性测试;讲完连读、不完全爆破、单词重音、句子重音等语流音变策略后再进行一次阶段性测试;最后讲完语调及综合训练后再进行终结性测试。阶段性测试的成绩应占总成绩的60%。通过考试不是最终目的,采取多种多样的测试形式目的是以考促练,让学生获得阶段性收获,更能促进学习积极性。

(2)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以考促学。形成性评价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应不少于40%,成绩构成应形式多样。以英语基础口语课为例。形成性评价可包括出勤、话剧表演、配音作品展示、课堂活动参与度等若干项。形成性评价内容应在开课初公布于学生,目的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口语课堂活动中,明确本学期任务,对要完成的任务能提前准备,以更好的达到口语训练的效果。

(3)终结性测试应有完备、科学的评价标准,参加测评的教师应有统一标准。口语类课程采取口头表达形式进行测试。由于教师未经过专业的口语测试评价培训,对口试评价标准不一。再加之口语类测试本身存在主观评判的弊端,使得学生之间评价结果相差颇大。比如英语辩论的评价,应有完善而科学的评价标准,在测试之前教师首先应对考点及评分标准进行深入商榷,达到统一评价标准后方可进行测试。建议口语类课程的终结性测试评价结果应先采取等级制,每科测试应至少由两名教师参与,如两名教师的最终成绩等级相差多于一级,应进行二次测试。两位教师最终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后,c平时成绩及阶段性测试成绩按百分比换算,得出学生的学期成绩。

三、结论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是一个系统性性的课题,现有以综合英语及视听说英语课程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滞后、技能提高指向性模糊和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等弊端。因此,应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英语课程组合+英语技能组合”的自主性“学习超市”,把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放在首位。

后续课程体系设置由四大模块组成,即语言基础模块、应试英语模块、语言文化模块和学术英语模块。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后续课程从第二学年开设。从学生角度,第二学年从语言基础模块、应试英语模块、语言文化模块的后续课程中选二门。第三、第四学年,重点要求学生选修学术英语模块课程,同时开放全部四个模块为选修,为必修课阶段没有选到前三个模块所需课程的学生提供二次选择的机会。

语言基础模块中口语类课程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具有重要意义。要避免将教学任务不加指导地委任于外教,而应从分级教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三个角度入手。以英语语音、英语基础口语、公共演讲及英语辩论的课程形式,以交际教学法及任务型教学法为主,做到以考促学,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咏梅,张小川.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35-137.

【基金项目】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基金项目“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研究”(编号:JY1411)。

作者简介:

演讲辩论技巧培训范文第5篇

语商教育:关注语商,构建语商文化体系

第二十中学语商教育的办学特色,启发我们去关注现代教育中一个崭新的领域:语商。语商(LQ),即语言商数,是一个人语言运用能力的总和,包括语言的论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在语言交流中的应变能力,是智商、情商的外在体现。高语商将给人们带来新的生存机遇和生存质量的全方位提升。语商教育,就是从学生的自身发展条件和未来需求出发,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言商数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培训及实践教育活动。第二十中学的语商教育紧紧围绕“语言表达文化”、“语言表达技巧”、“语言表达状态”、“语言表达层次”等多个维度,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其教育目标主要不是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而是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使语商教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具体而言,语商教育就是在建设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和丰富主题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德力、学习力、意志力、合作力、创造力、组织力,构建以“读、写、说、辩”为支点、以课内和课外为途径、以“读书知理,讲辩明理,处事懂礼,行止有礼”为特征的语商文化体系。从核心价值、文化内涵、文化载体、文化体系、文化途径、内容方法等层面构建体系框架,通过科研引领、项目推进,促进学校科研、研修、师训一体化建设,逐步让特色文化的内化和外显表现出明显的效益,做到:课堂有渗透,课程有讲授,活动有训练,环境有呈现。

创建“一二三四五”语商教育实践体系

“一”:提炼语商教育的一个核心价值观――语商培育文化

语商培育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统领全校师生的精神动力,是落实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第二十中学的语商教育,并非只专注于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而是着重于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它集合学校所有文化元素,产生一种学校文化力,而这种文化力又具有强大的导向力和凝聚力,体现了学校的愿景和目标选择,体现了学校领导者、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的最高理想和追求。

“二”:开拓语商教育的两个途径――课内、课外

第二十中学通过课堂途径做足文章,抓好表达训练,对学生表达状态、表达技巧、表达文化进行过程性评价,探索语商教育模式,渗透语商教育理念,体现语商教育风貌,让课堂呈现出鲜明的语商教育特色。

组织各学科任课教师统一认识,根据本学科特点,制定课堂教学的语商教育计划与标准,从学生的听、说、读、写到举止,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作为学分评价的重要依据。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少讲、精讲,把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语商教育角度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重点推动语文和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深入挖掘语商教育的潜力。增设语商选修课,跟进学分评价机制。

课外包括语商教育校本课程的构建、主题活动的开展、行为习惯的培养。

语商教育校本课程从文化底蕴、情商训练、思维方法、语言修辞、文明礼仪等具体方面进行开发、创建,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征求学生意见,根据实际效果不断修改、调整、完善。语商教育校本课程的培训实行走班制,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做到培训有效果、学习有收获。主题活动的开展做到有计划、有论证、有总结、有实效。行为习惯的培养做到全员管理、动态管理,做好宣传引领工作。

“三”:构建语商教育的三大支持体系――校本研修、活动修习、多元评价

构建以语商教育的课堂渗透和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的校本研修体系。这个体系由学校教务处牵头,集合所有任课教师的智慧逐步形成。一是纵向开发由低而高的校本课程:从低标到高标,围绕语言表达的清楚度、准确度、悦服力、生动力,建设培训与案例课程;二是将科研、教研、师训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一体化策略,在课题研究、课堂渗透、课程讲授中不断内化和外显语商教育特色。

构建以语商教育课程为架构的活动修习体系。由学校德育处牵头,班主任密切配合,建设由小而大的修习平台。通过三种方式:课堂渗透式、课程培训式、主题实践式,将培训、修习贯穿其中。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和纪念日的文化内涵,通过主题庆祝活动、展板、广播、电视、网络、校园环境等载体,传播文化信息。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拓宽社团活动范围,加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生社团持续稳定发展。通过组建师生结对、以共同兴趣为基础的师生联合社团等形式,促进“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的确立,并通过专题活动营造浓郁的师生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扩大英语角活动规模,吸引学生参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

构建以语商教育为内容的多元评价体系。遵循教育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形成梯次,多元评价。评价包括课堂上的常态评价、学科中可量化的指标评价、发展中自我成长的质性评价,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认可度评价。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四”:夯实语商教育的四个支点――读、写、说、辩

“读”是说的基础。学校做好课内、课外阅读两方面的工作。课内抓朗读、背诵、精确阅读,课外阅读做到有计划、有要求、有落实。一方面改进教学模式,为课外阅读留出充裕的时间;另一方面在读的内容、方法、应用、测评等方面提出完整的方案,成立读书会,开办读书大赛,并做好指导和落实。

“写”是书面表达形式,是对读的强化,是对说的有效准备。通过写,可以培养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简洁性、流畅性,也为说与辩做好内容和思维的储备。学校充分发挥校报、黑板报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行之有效的写作课程培训和竞赛,鼓励并指导学生养成写发言稿的习惯,在速度和质量上不断改进;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后作业中对学生的写提出明确要求。

“说”是口头表达形式,是提升语商的关键。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说的权利和时间留给学生;对学生发言中的声调、语气、情态等方面随时提出要求;课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说”的活动,如成语接龙、课前三分钟演讲、课本剧表演等;借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突出语商方面的训练等。

“辩”是说的最高形式,是提升语商的最有效途径。学校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亲和力等。让辩论赛成为一种高密度、高效率的校级常态活动,力求让所有学生都得到体验、锻炼、提高;辩论赛评比从表达状态、表达艺术、表达文化等层次进行多元评价,并及时分析与反思。

“五”:抓好五个保障――组织、制度、硬件、培训、宣传

组织保障。成立语商培育文化核心小组,内部设置领导小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小组和活动修习开发实施小组,小组成员兼顾特长,分工合作,全校上下一盘棋,形成文化合力。文、理科兼顾,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策略,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创建工作。

制度保障。建立过程性评价制度和指标评估体系,对可量化的部分,如读、写等,制定量化指标;拟定切实可行的语商教育管理制度、语商教育评价制度、语商教育研修制度及各种奖励制度,并在学校其他制度中予以体现,规范并促进语商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具体实施原则是:从一般性育人活动向特色性育人活动转变,从权力约束型管理向学习激励型管理转变。

硬件保障。建设交流中心,将心理辅导活动、校本研修活动、课例录播活动纳入其中;有专门的演讲厅、辩论厅供学生活动。优先保障语商教育的硬件建设,各种活动场所、多媒体设备、环境布景等有专人负责,做到保障准时、及时、充足。

培训保障。将高端培训活动与校本研修活动相结合。校内培训包括常态观摩课和经验交流会,校领导和教师结合自身的实践畅所欲言,在反思、交流、总结中探索语商教育的方法;加强对外交流与学习,邀请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传授知识和经验,派出教师参加校外培训、观摩,学习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昌乐二中的海量阅读等,深入研究,多方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