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第1篇

(一)FDI通过改变产业结构影响收入分配差距

山东省外商投资企业以出口导向型居多,并且其进出口额占有山东省总进出口相当大的比重,国际贸易会改变商品的价格,出口部门商品的价格会上升,进口部门商品的价格会趋于下降,这种商品价格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要素价格的变化,足见外商投资的产业和行业会改变山东省劳动收入分配。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引起收入分配的变化,外商着重投资的产业和行业,由于其发展迅速,使得参与其中的劳动力的报酬和劳动生产效率都会得到提高。而相对于发展比较慢的产业和行业,由于投资跟不上,使得参与其中的劳动力的报酬和劳动生产率都会下降。这样,不同产业、行业的职工的收入就会拉开差距,并有放大之势。也就是说,贸易结构会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导致收入差距的变化。

(二)FDI通过引进新技术影响收入分配

Dinopoulos and Segerstrom(1999)发展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指出贸易自由化会增加R&D的投入。假设R&D相对于最终产品的生产是技术密集型的,则贸易自由化会导致对熟练劳动工人需求的增加,从而提高熟练劳动者的相对工资。Acemoglu(1999)的模型也指出,在技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贸易量的增加会提高技能丰裕型国家的技术升水而降低非技能丰裕型国家的技术升水。此外贸易会导致技术偏向的技术进步同时提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升水。山东引进外商投资初期主要集中在简单的加工装配型和低生产率、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山东省外商投资逐步实现了向高生产率、高技术含量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尤其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高技术领域吸收外商投资快速增长。随着外商投资的企业贸易量的增大,外商在R&D方面投入资金也逐年增加,企业产品向技术密集型发展,增加技术劳动的收入。从短期来看,这将会使技术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的收入进一步拉大。

(三)从劳动力需求看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FDI通过对外贸易,影响收入分配的直接渠道是就业。因而劳动要素的流动性和需求弹性在收入分配中占据重要位置。FDI会通过对外贸易这个中间环节增强FDI流入地区生产者所面临的商品需求弹性,表现为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距缩小。由于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商品的需求弹性也会影响到劳动力的需求弹性。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向技术含量高的方向发展,对高技术人员要求也就越来越多,高技术人员的工资会逐渐升高,而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对低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少,低技术人员的工资相对会逐渐降低。所以,低技术人员劳动力需求弹性较高,工资稍有提高,需求量就会下降很多,高技术人员的劳动力需求弹性较低,劳动需求曲线较陡峭。就供给弹性而言,低技术人员劳动力供给弹性较高,工资稍有提高,就会涌入大量劳动力,高技术供给弹性较低,劳动力供给曲线较陡峭。具体分析见图。

如图所示,曲线Ls1和Ls2分别代表了低技术劳动力和高技术劳动力供给曲线,低技术劳动力曲线比较平坦,工资的提高引起劳动力供应的大大增加,而高技术劳动力供给曲线相对陡峭一些。而Ld1、Ld2和L’d1、L’d2分别是低技术劳动力需求曲线和高技术劳动力需求曲线,低技术劳动力曲线的需求弹性要高于高技术劳动力曲线的需求弹性,比较平坦一些。FDI的大量增加导致了山东省的对外贸易额的不断上升,也带动了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为(Q1 Q2+ Q’1 Q’2),但是对高技术劳动力的需求大于对低技术劳动力的需求,在图上表现为L’d的移动幅度比Ld大。高技术劳动力的工资上升的快,并且最终W4大于W2。FDI的对外贸易促进作用会增加高技术劳动力与低技术劳动力的收入差距。

二、对策与建议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山东省FDI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也会不断扩大。尽管FDI对山东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也注意到,FDI对山东省的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调整和优化外贸商品结构。进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也会影响到本省职工的就业和收入。过去,山东省的比较优势在于自然资源的丰富或劳动力资源的充裕,但是这种优势正逐步丧失。要切实转换贸易增长动力,实现由主要出口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附加值较高的深加工制成品转换,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虽然短期内,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扩大,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省内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长期内全省人员都会受益。

二是为了防止FDI使工资收入水平差距过大,加大教育投资。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山东省的低技术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大,主要是因为城镇和农村中存在大量低技术、低素质的人员,而高素质、高技术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还是比较小。FDI对技术要求较高,当然对低技术人员也有一定的需求量,但对高技术人员的需求更多。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建立起一个能够适应不同层次人需求的教育体系,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得到必要的技能。促使大量的低技术劳动力向高技术劳动力转变,满足现代经济部门的需求。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贸易开放;劳动力市场波动;劳动需求弹性;高新技术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1;F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1-0140-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1020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本、资源、环境等硬约束下难以为继,已经不能适应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升级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课题,自主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渗透日益增强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1]。同时,开放经济倒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2009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贸出口形势的恶化对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造成了市场压力,迫使企业转向技术难度更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低技术产品在市场困境、成本压力、产业政策下逐步实现升级。在产业转型和贸易开放深入开展同时,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经历就业迅速扩大、遭遇劳动力市场冲击的同时,就业形式和就业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过程又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通过扩大对外开放而实现的 [2]。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就业市场压力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对于那些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和严重依赖外资的产业部门,就业问题更为严峻。2012年,不熟练劳动力“短工化”现象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市场特征和社会问题被广泛关注,劳动者频繁更换工作带来一系列的弊端,例如就业质量低下、劳动者漂泊无依感增强、社会管理成本增加、就业市场波动加剧、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那么,如何衡量就业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中国产业转型以及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中国出口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背景下高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就业风险呈现怎样的差异性?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正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产业调整和贸易开放宏观背景下,本研究对高、低技术两种产业的劳动需求波动进行比较,期望能为我国产业调整下的劳动力市场完善提供有价值的思考角度,为中国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减轻就业波动、完善就业保障带来政策层面的启示意义。该研究能够从三个层面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国家层面,劳动市场的剧烈波动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安定。社会中相当一部分成员一直在换工作,人口流动异常频繁,增加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人口频繁流动和迁徙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子女教育不连续、户籍人事关系调动、社保养老的缴纳等,都会增加社会的运行成本,检验产业转型及贸易开放过程中劳动市场尤其是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以为我们认识就业市场波动、防范就业风险、维护社会安定提供一个新颖的角度,把握两者之间关系的规律性,在政策层面做到未雨绸缪,及时采取措施,有利于熨平经济波动,减小社会运行成本,更有针对性地搭建预警、救助、培训、再就业等就业服务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企业层面,劳动市场波动增大不利于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转型升级,员工频繁跳槽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的集聚与积累,尤其是对于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的中国企业,稳定劳动关系、打造稳固的人力资本团队更为重要,本文在贸易自由化宏观背景下检验高新技术企业劳动需求弹性的变化,可以为企业主动建立适应自身状况的劳动保障体系带来某些启示;劳动者层面,就业的平稳性和连续性事关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会给劳动者带来焦虑和不安定感,本文基于劳动者的就业风险,判断产业转型升级为就业波动带来的影响,相应改善措施的推动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

1劳动市场波动的衡量及作用机制

1.1劳动市场波动和风险的衡量

劳动市场波动以及就业风险一般用劳动需求弹性来度量。本文中劳动需求弹性指劳动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即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的弹性,劳动需求弹性反映劳动市场的敏感度,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意味着外生冲击发生时将会导致较大的就业波动和就业风险。劳动需求弹性受到外生冲击后的变化是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政策制定者的一个重要考量方面。因此,劳动需求弹性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劳动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劳动市场结构的敏感度,劳动需求弹性的增加意味着外生冲击将会产生较大的就业波动和就业风险,会影响到收入分配、就业风险、工作的稳定性与劳动雇佣关系[3],较大的劳动需求弹性会给劳动者带来焦虑和不安定感,从而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面评估贸易开放对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将有助于针对性地完善就业保障制度以减轻劳动市场波动、化解劳动者就业风险。

1.2劳动需求弹性的作用机制

最早进行劳动需求弹性的关系研究的是Rodric,他总结了劳动需求弹性上升会带来三个重要的后果[4]:

一是劳动需求弹性提高将导致非工资劳动成本由雇主向劳方转移,劳动者将承担更大份额的非工资劳动成本;二是在外生冲击导致劳动需求变化时,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将导致更大的工资和就业波动。劳动需求弹性较大的情形下,劳动需求曲线更为平坦,工资增长的幅度以及就业增长量都要大于劳动需求弹性较低的情形;三是在享有超额利润的企业中,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将增强资方的地位,削弱劳动者在企业盈余分配谈判中的话语权,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工资实质上是劳动力的租金[5],工资议价实际上是劳动者与雇佣方相互博弈讨价还价确定如何分配共享企业租金的的过程,基于该视角,劳动需求弹性增加意味着工人的可替代性增强,进而博弈力量受到制约,所获租金份额下降,进一步的后果是工会地位及其影响力的下降。IMF的研究指出劳动需求弹性的上升可以解释收入中工资份额不断下降的现象[6]。

其他学者如Scheve和Slaughter [7]从不确定性角度阐述了劳动需求弹性与就业稳定性的关系。他们认为劳动者的就业安全与工资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不确定性大的工作会给劳动者带来较大的不安全感,也就是说,厌恶风险的劳动者更偏好较稳定的工作。外资企业劳动需求弹性较大可以部分解释外资企业工资较高的现象,因为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意味着更大的就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增大要求更高的工资来予以补偿。Fabbri, Slaughter & Heskel [8]也认为劳动需求弹性增加可以有力地解释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劳动者的工作不安全感越来越严重,表现为较剧烈的收入波动,越来越短的工作合同期限等;其次,劳动需求弹性有助于解释工资谈判相对力量的演变,劳动需求弹性增加将会削弱劳动者在工资谈判时的地位。Bertrand [9]认为劳动需求弹性可以影响劳方与资方共担风险的比例,例如劳动需求弹性较大的情况下,处于强势地位的资方可以签订长期的固定工资合同,这样劳动市场的波动风险就完全由劳动者来承担。

Slaughter [10]最早对劳动需求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他运用美国制造业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估计了生产性劳动力和非生产性劳动力的需求弹性,然后引入贸易、技术、劳动力市场制度三类解释变量检验贸易自由化是否增加劳动需求弹性,共采用了10个贸易变量、3个技术变量和1个劳动市场制度变量,得出1960-1990年美国行业整体以及五个细分制造业行业的生产性劳动力变得更富有弹性,非生产性劳动力弹性没有增加,但有稍微降低。Krishna, Mitra & Chinoy、Fajnzylber & Maloney、Haouasa & Yagoubi、Bergin、Feenstra & Hanson [11-14]等分别对土耳其、拉丁美洲国家、巴基斯坦、突尼斯、印度的劳动需求弹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由于各文献使用的数据、模型、变量、计量方法存在差异,致使实证结论并不一致[15]。

在研究我国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问题中,大部分文献集中于对水平变量如就业、工资收入、非熟练劳动力与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劳动要素市场扭曲、女性就业与家庭收入不平等、户籍与收入等的影响方面[16-23],但是劳动市场波动这个隐蔽但很重要指标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我国劳动需求弹性方面的研究做出创新性工作的是南开大学的周申以及盛斌和牛蕊 [24-26,3]。周申首次对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劳动需求弹性进行了检验,证实了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能够在统计意义上和经济意义上显著地增大劳动需求弹性;盛斌和牛蕊利用中国产业层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进口贸易能够显著提高劳动需求弹性,而出口贸易和汇率则会降低劳动需求弹性。上述研究中一个重要的不足是所运用的数据均为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应用行业数据进行研究相对于企业层面数据只是次优的,因为行业面板数据无法满足劳动供给完全由弹性的假设,因此无法克服劳动需求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和异质性问题,同时以上研究也缺乏必要的稳健性检验。

在推导劳动需求模型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大型微观企业数据库检验高技术产业和传统工业产业的劳动市场波动和就业风险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考察我国贸易开放对两种产业的劳动市场波动差异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丰富现有的文献体系,同时对于产业转型和贸易开放双重背景下识别我国的劳动市场波动状况、维护就业市场的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2模型、数据及计量方法

2.1模型

为了说明产业转型中的劳动市场波动差异以及贸易开放对这种差异的影响,本研究借鉴Krishna, Mitra & Chinoy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11],并做出进一步改进:即假设每个企业具有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假设市场是垄断竞争的,市场上有多个生产厂商,出售相近但不同质的商品,厂商之间不存在战略互动,但每个厂商对自己的产品有一定的定价权。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要素供给为充分弹性。因此,产业j中的企业i的逆需求函数为:

2.2数据

本文所用的企业层面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维护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区间为1998-2007年。该数据库提供企业劳动力人数、工资、总产业、工业增加值等关键变量信息。企业数量在1998年为165 118家;至2007年增加到336 767家,占到中国工业总产值的95%左右。

按照技术水平的高低,将35个部门分为两类:高技术产业部门与低技术产业部门,两个部门的生产函数、劳动需求结构及增长速度、劳动――资本投入比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受到外部冲击时对劳动市场的影响也不相同。尤其在中国现阶段,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处于国家战略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劳动力由低技术部分流向高技术部门,因此有必要比较考察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的劳动市场波动受到的不同影响。

本文采用两种分类方法对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进行划分,分别进行实证检验,以验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第一种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写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以下简称《高技术年鉴》)中高技术产业的分类目录,高技术产业包括核燃料加工、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公共软件服务等部门,其余的其他制造业部门划为低技术产业;第二种是借鉴盛斌和牛蕊(以下简称“盛斌方法”)研究中对高技术产业的分类,具体地,高技术产业部门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部门为低技术产业。

按照《高技术年鉴》分类为例,图1描述了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劳动需求增长率的对比。可以看到,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劳动需求增长要快于低技术产业部门,在2007年,高技术产业的劳动需求较2006年增长4.46%,而低技术产业劳动需求增长率只有2.60%。

3实证结果分析

3.1产业转型中的劳动市场波动

对依据两种分类方法划分的高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应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对式(11)进行估计,同时控制企业规模和年份固定效应,豪斯曼检验结果显示应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汇报在表2中。结果显示:

(1)两个部门lnWijt的估计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例如按照盛斌方法划分,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劳动需

求弹性值为-0.265,而低技术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为-0.260;以《高技术统计年鉴》方法划分,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劳动需求弹性值为-0.272,而低技术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为-0.258。这与Hamermesh[30]所提出的“劳动需求弹性应在-0.15~-0.75之间”的论断相符,说明利用此模型估算的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在合理取值范围内,意味着当外生冲击致使工资价格上升(或降低)1%时,高技术部门企业劳动需求将减少(或增加)0.265%-0.272%,而低技术部门企业的劳动需求将减少(或增加)0.258%-0.260%。

(2)高技术产业的劳动需求弹性绝对值相对较大,并且在两种产业划分方法下实证结果呈现出良好的稳健性,说明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劳动需求比起低技术部门更富有弹性,意味着我国产业由低技术产业升级为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劳动者将面临增大的就业风险和收入波动。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一是目前我国的高技术产品没有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见图3和图4),最终产品容易被替代,意味着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引致该产业部门对劳动需求的弹性较大;二是相比较以低廉的不熟练劳动力为主要投入要素的低技术企业,高技术企业的熟练劳动力具有较高的可替代性,在遇到诸如贸易自由化等外生冲击后,这些成本比较高的要素可能被国外成本低的其他中间投入品替代,导致劳动力市场波动加剧。

(3)其他变量如全要素生产率lnTFPLPijt显著为负,意味着我国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降低劳动需求;企业规模lnoutputijt符号显著为正,与预期相符,即企业规模与劳动需求正相关。该固定效应模型的总体R2在0.439-0.554区间内,显示了该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我国近些经济的高速增长未能促进高就业,出现了经济发展与就业和再就业的不协调发展等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剖析,认为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大劳动力培训和推进城市化建设,以促进就业率的提高和就业弹性的不断攀升,扩大就业容量,促进三次产业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2O世纪9O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个现象,即“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失业人口的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能够同步进行,是解决我国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问题的关键。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十五”计划也顺利完成。但同时由此带来了就业和再就业等一系列的社会发展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关系,促进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 题的基本前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也一 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衡量两者关系的最常用指标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所谓就业弹性 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 的变化的百分比。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由于受到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互动模式,就业弹性的强度和方向也会有所不同。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对就业弹性不仅要看到表面数字的变化,还应分析引起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决定了就业弹性的变化。一定数量的就业人员所需要的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成本的单位成本,所需资本比例和就业成本相对低一些,就业弹性就高。在我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且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就业弹性无论对就业还是再就业都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在制定和实施政策的时候。应该统筹考虑经济增长的目标和充分就业,以期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和再就业的良性互动。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就业弹性的计算其范围通常情况不是就某一企业而言。而是一个国家或 某一个地区。其计算所用的时间段应是若干年。我国在“十五”期间,即从 200l-2005年间的就业弹性如表1。

表1 我国“十五”计划期间的就业弹性系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2000-2005)

从表 1中可以看出。“十五”计划期间。我国经 济增长整体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与此同时,就业增长率却基本呈下降趋势。就业弹性基本呈下滑趋 势。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 过程中。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虽然总 就业人员在逐年增多,但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徘徊不 前,失业问题形势严峻。就业容量亟待扩大。

二 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为不同层次的就业人员积极参与到三次产业中提供了契机,进一步挖 掘了产业内部潜在的就业岗位,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扩大了就业容量,但三次产业 对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呈现较大的差异性,见表 2和表 3。

表2:“十五”期间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与就业增长率的关系

表3:“十五”期间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关系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2001--2005年《国家统计鉴年》

(1)不同产业类型的发展差异。在整个“十五”期间,三次产业的发展无论从就业率的增减 还是弹性系数的变化,就业容量都发生较大的差 异。首先从第一产业来看,虽然其保持了平均 3.9%的增长,但是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下降,剩 余人员增多,不能再吸纳就业人。就业增长率从 2001年的 1.3%下降为2005年的约 -5.4%,就业人员总的趋势是急剧减少,相应的第一产业 的就业弹性系数也从 O.46下降到到“十五”末的 -1.04。产生负就业弹性,出现“就业紧缩”这一 现象(经济持续增长、总人口增加情况下就业总规模减少的现象称为“就业紧缩”),这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其次,从第二产业来看,其发 展速度最快,但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系数较低,只 有约 0.27,也就是说 GDP增长 1%,劳动力只增 长O.27%。从第三产业发展来看,其发展最快,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从 2001年的8.7%增加到“十五”计划末的l1.1%。 第三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虽不如第 二产业,但其弹性系数从 2001年的 0.28达到 2005年的约0.9l,就业容量不断扩大。

(2)就业成本的差异。第三产业是劳动力密集行业。就业弹性系数大。但是由于规模太小,吸纳的劳动力太少。从对劳动力的边界需求看。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要多。按 2003年的现价来计算,第二产业的 1亿元产值所需的劳动力是2 630人,第三产业 1亿元产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是 5 000多人,第三产业需要的劳动力亿元产值是第二产业的两倍多。从边际产值对劳动力的需求来看,简而言之,如果第二产业增加亿元产值,需要增加的劳动力数量,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要多得多。第二产业的1亿元边际产值对劳动力需求在2003年是391人,而第三产业高达2000多人,第三产业是第二产业的 5倍 J。因此,更好的发展第三产业,依靠第三产业的增长就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大幅缓解就业压力。

三 政策建议

当前就业问题已经关系到我国改革和稳定的全局性问题 ,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必须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提高就业容量的关键。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它在整个国民 经济中的比重。首先,在整个“十五”期间,第三产业无论就业增长率还是其弹性系数都逐年显著提高,就业容基不断扩大,但自身的比重较小成为 制约着其在整个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因素;其次,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调整需求结构,这主 要表现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严重,投资比例过大,消费比重太低,第三产业作为 为居民及社会提供服务的行业,居民消费需求动力不足已成为第三产业不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 因。拉动消费需求就需要提高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因此逐步调整收入 分配政策,较快地提高城乡中低收人阶层的收入, 变“葫芦型”消费结构为“橄榄型”消费结构,这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着力点。

(2)保持第二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尽管近 年来其就业增长率较之第三产业增长较慢,就业 弹性有下降的的趋势.但第二产业不仅为第三、第 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支撑点和源动力,而且同时其自身就业弹性仍有很大的回升空间。

(3)加快城市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城镇和农村的有序转移也是扩大就业容量的有效途 径。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大中城市中的一些 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急剧增加,竞 争优势逐步丧失,应该加快向小城镇和农村转移,以带动小城镇、乡镇企业和农村的协调发展,缓解 第一产业由于“就业萎缩”而导致的大量未就业 人员,同时也缓和农村过多的富裕人员进入城市 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次产业的平衡协 调发展。

(4)加强教育培训事业,提高劳动者能力和素质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相对提高,必须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素质。目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张就业容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下岗职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难以适应从事第三产业的要求。第三产业是在第一、第二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日益改善的基础上才能快速发展起来并为现代产业和人们提供服务的。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培训事业,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5)加强城市化建设。城市化过程的实质就是就业劳动力的城市化或劳动力的非农化。城市化对于扩大就业总量和城市就业是有利的。从中国1978~1997年的历史纪录看,城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29.9%,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平均每年递增4.04%,而农村从业人员平均每年递增2.55%。显而易见,城镇从业人员的增长比农业从业人员的增长快得多。

参考文献

[1]赵晓,王红茹等.中国经济高增长为何带不来高就业 [J].中国经济周刊,2005,(5):

[2]梁优彩.为什么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未能缓解就业压力 [J].前沿,2005,(1):3.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江苏省;非农产业;就业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124-02

一、江苏省非农产业的就业效应特征

威廉・配第(1690)、克拉克(1940)、西蒙・库兹涅茨(1966,

1971)的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劳动力先会不断的向第二产业进行转移,然后会逐渐的向第三产业进行转移,其理论对江苏省的实证数据是同样成立的(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第一次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渐的下降,而对于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是逐渐上升的,在图中的前一段时间第二次产业的就业比重要大于第三次产业,而第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的比第二次产业要快,大概在2006年第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超过了第二次产业,而且从图中还可以发现非农产业已逐渐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体产业。

以上的理论总结出了在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转移的规律,但是却没有研究不同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的变动情况,以下将用就业增长弹性这一指标对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行度量。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是指产业就业的增长对产业产值增长的反应程度,等于产业劳动力的就业增长率初一产业产值的增长率,对弹性的计算这里采用对数形式,模型的设定形式为:lnLi=α+βlnGDPi+μi,其中Li表示i产业或行业的就业人数,而GDPi表示i产业或行业的产值,这里所计算的时间区间是1990―2009年,为了是对得到的就业增长弹性曲线更加的平滑,所以数据进行分组,而且前后两组数据有一定的重叠,对每组数据进行逐一的回归得到各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变化曲线(如下页图2所示):其中E指江苏省总体的就业增长弹性,E1、E2和E3分别是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要大于第一产业,而第三产业要大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小于零,而且波动较大,而且从图中还可以发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呈一定的下降趋势,而从图1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收了江苏省大多数的劳动力,而且由于产业将收入差距比较明显,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进行转移的趋势还将持续下去,所以一方面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另一方面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出现下降,可见江苏省的就业压力可能增大,在下文中将会对江苏省非农产业的就业效应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非农产业就业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当消费需求的不足和投资需求的不足时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不足,而社会总需求的不足会引起劳动力市场是的需求不足,从而引起就业的不足,从凯恩斯的消费需求函数和投资需求函数可以看出,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而影响投资需求的因素是利率,所以收入水平和利率可能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另外,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就业存在双重影响,从微观角度看,若厂商在保持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若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则技术进步会对劳动力产业挤出作用,同时技术进步可能产生新的行业或是领域,而新行业或领域的发展会推动劳动力的就业,从而创造就业,这是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除此之外,根据生产要素组合理论,因此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对劳动力就业产生影响。

以下将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建立计量模型,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以上的三个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将针对以上三个因素分别建立计量模型,三个模型分别是:(1)lnL=α+β1lnY+β2lnI+μ,(2)lnL=α+β1lngdp+

β2lnprice+μ,(3)lnL=α+β1lnK+β2lnTFP+μ,三个模型的运行结果如下:

由于模型3中TFP是根据江苏省整体的数据计算出来的,所以模型3不分产业,而是以江苏省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所得到的参数结果是β1=0.039,β2=0.040,R2=0.965,D-W=1.145,Prob(F)=0.00,模型通过相关检验。

从以上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同一因素度对不同产业的就业效应的影响既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如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就业都是具有促进作用的,而资本价格则不同,其上升时,对第二产业的就业是起促进作用的,而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则存在负的影响;除此之外,要素禀赋结构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也不同,劳动对资本的相对价格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当相对价格上升时,劳动力就业数量会减少,而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是同向变动的,当相对价格上升时,第三产业的就业是增加的,可见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对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影响不是太显著;从第三个模型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全社会就业的创造效应要大于挤出效应,从而使得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总体效应是其促进作用的。

三、相关的对策建议

首先,前文的分析显示,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要大于其他产业,所以为促进就业,应重点发展就业效应较大的产业;另外,由于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是逐渐上升的,而且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要大于第一产业,所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将会促进劳动力的就业,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要注重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组织生产活动才能体现出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产业或是企业的发展以带动劳动力的就业增长。其次,发挥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在前文的分析中发现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和创造效应,在生产活动中因为采用新技术而替代劳动力的情况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这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不应该对此进行干预,因此为了促进就业,应该将技术进步向就业创造效应的方向引导,通过技术进步开创出新的行业或是领域,而新行业的发展,不会对原有的劳动力产生挤出效应,而是增加了新的劳动力的就业,为了使技术进步向这一方向发展,具体的措施包括如对新行业或领域的开创者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增加对其的资金投入,减免税收等等。最后,要注重缩小居民收入,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若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将会增加非农产业的就业压力,所以推进城乡统筹的实现既能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又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非农产业的就业压力,而推进城乡的统筹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如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这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是有帮助的;另外缩小收入差距需要完善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实行多种多样的收入分配制度,兼顾公平和效率,同时政府可调整税率,降低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以此达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

参考文献: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第5篇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作为商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公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真正确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理论观点。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力的流动,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克服劳动就业问题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行政壁垒,正视并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一个局部,是市场体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反映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劳动力市场还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所以,劳动力市场是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市场。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西方国家至今还不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并尽快解决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3.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定位。首先,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健全的、全国统一的,运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平台;其次,通过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完善,使劳动力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使困扰宏观经济发展的失业特别是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有效缓解,从而减轻劳动就业方面的社会压力;再次,通过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实行政府公共服务以及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化的就业机制相结合,实施“就业型经济增长”战略,克服“增长型失业”,改变我国当前就业弹性偏低的状况。

4.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具体措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除了解决好上述几方面的目标定位问题外,还必须努力抓好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首先是加强劳动力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与管理。再次是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劳动力市场的载体主要是各种职业中介机构,例如职业介绍所等。其建设是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具体地说,一是明确制,即职介所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沟通供求信息,协调供求关系,代表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进行诚信高效的招聘或求职;二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档案管理,对滞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并进入劳动力市场信息库,实行严格的管理和及时的更新;三是对滞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进行必要的就业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为劳动力顺利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创造条件;四是对职介所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严禁信息欺诈、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五是加快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在各地方、各行业、各部门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实行资源共享和互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网络;最后是培育真正的、成熟的市场主体。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劳动力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具体地说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载体—劳动者。其中政府是劳动力市场特殊的主体。这是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政府机关用人也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也是劳动力的需求方之一,但同时政府又是独立于市场之外、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国家机器,代表国家行使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职能。所以,政府应建立必要的绩效评价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以保证其管理和调控职能的公正和高效,从而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断走向健全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