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入门实操

财务入门实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入门实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入门实操

财务入门实操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兴趣 实操 多媒体 案例教学

兴趣是学习者最好的老师,它能引导学习者涉足知识海洋的深处。《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该课程内容比较复杂,体系性强,对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验,会计知识为零起点的学生而言,这门学科的内容是抽象的,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成了会计专业教学的工作之重。针对专业现状和学生实际,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基础会计》这一学科的一些有效教法。

一、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堂课,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至关重要。学生刚接触《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既感到陌生又感到新鲜好奇,教材中第一章节的内容大多是枯燥乏味的会计理论,如果一开讲就直入正题,学生在接受上会有些困难,难免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每次初授本课,上好预备课成了我的努力重点。在第一节课上,要花较多的时间有意识地把会计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会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它既是一种较有就业前景的职业,也是一项家庭理财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热情。

1. 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美好憧憬

第一节课之始,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与会计相关的事例,如:个人要算购物帐,公司企业要算月报表等,老师适当进行点评,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中处处牵涉到会计知识。这样的讲解使学生明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扩大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人才在未来不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随着我国扩大内需的力度加大,这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而且是经济待遇好、社会地位高、人人羡慕的“金领”、“银领”职业,从事会计职业前途光明,是目前极为抢手的热门高薪职业。从而使学生加大对《基础会计》这一入门学科的重视,激发其对本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坚定将来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业理想。

2.高端激励,列举部分成功人士与会计的渊源

会计工作需要由专业人员担任,会计职业还是通向高层成功人士的起点和摇篮。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的首席执行官中大约有29%的教育背景是会计专业,有35%的人是由财务执行官升任的。在现实社会中,即使有的高层管理者不是会计专业,但企业管理者要求其必须具备会计基础知识,否则就无法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会计人员在企业中属于管理人员,是通过会计专业技术记录会计信息来参与企业管理的白领阶层。培养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优越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欲望。

3.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就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往届学生的事例,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是个好方法。他们就是因为学过会计,谋得做出纳、会计职位的实例,来说明学好这门课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来踏入社会能做一名优秀的财会人员是非常光荣的。另一方面,请在职的会计人员或本校的毕业生参与课堂,让他们现身说法,为学生讲一些实际工作中和会计有关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是某个企业和会计事务有关的案例,也可以是学校往届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真实经历。这些案例让学生了解会计的作用,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灵活运用教法,培养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兴趣

会计学科是一门涉及面广,逻辑性强,综合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为一体,非常注重理解记忆的学科,初学者对《基础会计》这一课程常感到内容抽象、晦涩、费解。“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势必更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难以实现培养目标。因此,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时穿插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例或者采用会计工作中的案例来教学,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导图,建立工厂虚拟办公室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将图表等投影到屏幕上,刺激学生感官,提高思维能力,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开始讲授《基础会计》时,若按教材顺序第一堂课就把“会计”概念平铺直叙,对于刚从初中毕业没有社会生活阅历的学生来说,未免有些陌生与枯燥,使他们感到机械、乏味,这样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上课时不宜讲解会计的概念,而是通过多媒体设计一间虚拟办公室,在办公桌上放一些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然后再一一展示这些会计资料,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再从会计报表账簿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经济业务会计信息经济管理会计逐层引入,从周围生活中可感知的常识开始认识,逐步归纳上升到理论,使抽象的会计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内容,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增强学习专业的兴趣。

2.配合实用教具,边学习边实践

手工会计模拟操作。对于手工帐套,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从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到一套完整的会计报告(包括主表与附表),共同完成一套完整的手工模拟会计帐套。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之间有讨论交流的机会,懂得如何分工协作,也使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增强课堂师生间的互动。

3.采用案例教学,将会计知识生活化

财务入门实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情景教学法;应用

会计学是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基础会计》是本专业的入门学科,通过它,学生能全面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经实践证明,把情景教学法引入会计教学,模拟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景,展开与实际问题相似的探讨过程,会使学生产生感性知识。

一、《基础会计》传统教学法的不足

中职生此前没有关于企业及财会知识方面的感性认识,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参与性,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更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企业财会工作流程,将基础会计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内容变成直观的工作场景,通过实景实操来引导学生消化理论,从而达到边理论、边实践、边学习、边工作的效果,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二、情景教学法的优点

情景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手段,通过制造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具体场景,如,模拟公司及企业来帮助学生体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情景教学法能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将实践知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景,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变被动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情景教学法能够广泛运用于基础会计的教学,如,筹资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分配过程的核算。

三、情景会计教学法的主要程序

1.情景设置

情景设置是情景教学法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开展情景会计教学法的第一。在学生授这门课之前,可以带学生参观一些企业,最好是大中型企业,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经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情景,模拟某个公司财务或其他职能部门,依核算和管理内容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如出纳、成本核算、工资核算、记账凭证填制、总账核算、报表编制等岗位。然后对学生进行分工,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角色,参与实践。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角色的合理分配,实现角色的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要求学生扮演一个特定角色来处理基础会计核算工作,这一环节是情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过程来分析和领悟所学知识,并借此来提高业务能力及社交能力。

3.集中讨论,共享经验

角色扮演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把问题情景、现实的经验和现实的问题有效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行为一般原则获得概括性认识,这种概括性会计认识的获得取决于学生角色扮演过程的领悟以及角色扮演讨论的深度。

4.教师做出总结性的评价

教师在情景教学中,应该充当“导演”角色,组织和统筹整个教学过程。情景完成学生扮演角色结束之后,教师应对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评价和总结,重点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过程中,岗位的实践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妥当,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等。要指出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具创新性的方法和操作性技能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

四、情景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一)原材料购入的课堂教学

采购人员张三购入一批甲材料,价款 10000,增值税 1700,运费 200元,开了转账支票支付,材料未入库。这是原材料采购过程经典的例子,按传统教学法应该这样子讲解,购入时: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0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贷:银行存款 11800,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听完课之后,不会会计处理的程序,不能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二)原材料购入的情景教学(改革后教学方法)

1.工作场景和角色安排

(1)创设工作环境

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教室的桌椅讲台,创设出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采购部、仓管部等部门。

(2)角色分工

指定几位学生分别担任主管会计、制单会计、出纳员、记账会计、采购员张三、业务经理、仓管人员、总经理。

2.教学过程

(1)业务部按采购计划,派张三去采购一批甲材料,采购完回到公司,将采购过程的有关原始凭证张贴在底板上。(大屏幕上展示原材料发票、运输发票),接着由采购部经理签名之后,交由公司经理签名,再到财务部开支票。

(2)在财务部,采购人员把领导已经审核的原材料费用交给制单会计,制单会计受理相关票据后,认真审核业务的真实、合法性,并按购入原材料的价款和运输来计算出原材料价款,填制一张付款凭证,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0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贷:银行存款 11800,然后交由主管会计审核,审核无误之后,交由出纳付款。

(3)出纳填制完支票后,检查无误之后加盖单位法人的公章并送会计主管。

(4)会计主管审核无误之后,在支票上加盖财务专章后交给出纳。出纳把现金支票交给张三。

(5)出纳把支票沿虚线剪开,发票和支票存根联附在付款凭证后面,并在付款凭证上加盖付讫的印章,之后把转账支票交给张三,并登记备查账簿,并由张三送给供应商。

(6)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付款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完了在出纳处签名和盖章,并将附有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交给记账。

(7)记账收到传来的会计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完成登账后在记账凭证上打“√”,在记账处签名盖章,并将已经完成登记总账、明细账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交给会计主管。

3.教师总结(略)

财务入门实操范文第3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26-03

近年来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导向作用越发凸显,吸引了许多高职院校参加和关注。通过大赛既能检验各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教学水平,还能展示各参赛校的管理成果和提高获奖院校的业界声誉,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存在的不足。针对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结合技能大赛及企业会计岗位群的相应能力标准和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大纲的要求,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将有利于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标。

一、会计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技能大赛和日常教学脱节

举办会计技能赛项的目的之一在于发挥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导向作用,引导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但现实的情况是,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往往是脱节的。例如,有的参赛院校从会计技能大赛总结出的培训经验模式和日常教学课程体系互不关联,赛前训练总结出来的好方式仅针对参赛选手开展,而未能向所有会计专业学生普及,使参赛学生与不参赛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相差较大。又如,有些应根据大赛情况和社会需求而增减的课程未见改变,有些主次课程应增减课时的也未见调整,大赛还是大赛,教学仍是教学,违背了举办会计技能赛项的初衷。

(二)参赛校遴选选手方式单一

高职会计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名额有限,如何从众多学生中挑选出适合参赛的人选是各参赛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有的院校在遴选参赛选手时,仅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或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推荐或指定而直接选择,未组织系统的遴选方式对选手在知识和技能等进行全面考核,如此一来既无法将会计技能竞赛的竞技乐趣带入校园惠及更多学生,也容易错失和无法挑选出适合竞赛的会计全能手,参赛校的成绩也无法保证。

(三)参赛校未注重对选手综合能力的培养

会计技能大赛除能检验参赛选手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外,还考量?⑷?选手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有些选的成绩优异的选手在比赛时并不一定能取得相应的好成绩,而是因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的欠缺导致在赛场上发挥失常,主要原因是参赛校不重视对选手自我抗压减压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致其在大赛中难以稳定发挥真实水平,较容易出现比赛失常的“克拉克现象”。

二、基于技能大赛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赛融合”教学模式

为了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大赛目标,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岗位群的相应能力标准和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大纲的要求,同时针对上述所分析的会计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赛融合”教学模式。

(一)根据大赛内容调整课程设置

各技能大赛均考查选手本专业较为全面的知识点,因此可从参赛选手在竞赛各环节的得失分项来反思各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开设得是否全面。如全国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中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有四项岗位专项技能竞赛,选手在其中的凭证汇总业务中难以取得满分。凭证汇总业务是运用传票翻打技能将单据号和金额录入电脑,再运用珠算进行金额汇总,但部分选手在完成传票翻打后就无法在指定的时间内运用珠算进行汇总或尚有时间但由于不会珠算技能而直接放弃。这表明部分院校在开设财经技能相关课程时只注重点钞和传票翻打等技能的讲授,而不开设珠算课程,使得很多财会类学生对珠算技术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故应考虑将珠算纳入财经技能相关课程中进行讲授。

同时,各院校反思会计专业课程开设得是否全面,还可以会计技能竞赛规划岗位设计工作任务所涵盖的内容为依据,包括会计基础、出纳业务操作、企业财务会计、成本计算与分析、税费计算与申报、会计综合实训、企业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会计报表分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会计信息化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会计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参赛校可根据大赛考查知识范围,结合自身所处的地域环境和实际情况来增减相关课程。

(二)根据大赛内容调整所开课程课时

除课程设置外,还可从竞赛考查内容反思各院校会计专业部分课程课时是否需要调整。如全国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中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竞赛主要考查会计电算化的财务链和供应链两类业务的处理方法,而部分院校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的安排仅为一个学期每周4个课时,这一课时量不足以充分讲授财务链和供应链两类业务处理方法,因此应考虑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时进行调整。可由原一个学期每周4个课时调整至一个学期每周6个或8个课时,或将电算化课程由原一个学期每周4个课时调整至分上下两个学期每周4个课时进行,如此一来能使授课教师有充分的课时对该课程所有知识点进行较为全面的讲授,保证课程知识的完整性。

同时还可根据高职组会计技能大赛中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所考查的主要内容,对部分课程在课时上予以增减调整或拆分授课学期,如财务会计、经济法基础和纳税实务等内容较多的课程。

(三)结合大赛内容和职业证书考试大纲调整各学期课程安排

会计技能竞赛规划岗位设计工作任务所涵盖的课程较多,参赛校对选手的培训也主要围绕这些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来开展,而且这些课程部分与会计行业入职所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内容相同,加之现今社会对会计专业求职者是否拥有相应证书也有要求,故应将仅对几名选的选手的培训扩大至对所有学生的培养,而会计专业课程的安排应结合会计技能大赛内容和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大纲做出调整。

可以将涉及会计行业入门所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的相关课程集中在第一学年开设,该学年称之为“会计入门年”,经过该学年学习的学生就掌握了作为一名会计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法规和技能。再将涉及初级会计师考试内容的相关课程集中在第二学年开设,该学年称之为“初级会计年”, 经过该学年学习的学生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将得以提升,具备报考初级会计师的能力和参加国、区级会计技能大赛的水平。最后将拓展性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集中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而第二学期则进行社会实践,该学年称之为“综合拓展年”,在该学年运用会计技能比赛所用的财会软件和综合实训教材将学生之前所学的分散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凸显岗位技能练习和各岗位间的协作,对会计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

依据会计技能大赛比赛内容、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大纲的要求来对会计专业三年的课程安排进行整合,能让教师在授课时较好地把握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充分涵盖比赛和考试各知识点,教学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让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中均有目标,避免学生单一地认为只要能通过校内各门课程考试就足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使学生学得更有动力。

(四)根据技能大赛对会计岗位的考核要求完善教学

高职组会计技能大赛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是依据真实的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工作职责要求,以真实的企业会计业务为载体,按照真实会计业务工作流程办理会计事务。通过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和会计主管4个岗位设计,模拟企业会计工作真实环境和业务处理过程。往年比赛均由参赛院校自行指定安排4名选手分任四岗分工协作完成。但在2016年全国高职组会计技能大赛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中,首次采用四岗随抽的方式决定4名选手的岗位,使得部分参赛队该环节的成绩受到影响。正因部分参赛校在备赛时采用的是定人定岗的专岗训练,选手除掌握自己所练岗位知识技能外,对另外三岗的知识技能仅为了解,无法达到选手对各岗位知识技能融通的要求。在技能大赛采用四岗随抽的方式来确定参赛选手岗位这一方式的引导下,参赛院校应将各会计岗位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中。

从某些角度上看,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通过对就业环境、岗位需求和学生学习规律的分析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从而完善课程教学设计。会计专业在会计岗位和相关岗位群的定位下,可分别设定出纳、薪酬核算会计、往来结算会计、成本核算会计、税务会计和总账会计等工作岗位,根据各个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工作任务,分别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专业通识课、岗位核心课和专业实训拓展课。在公共课程和专业大类课上,体现各个岗位对专业基础知识技能、个人人文素质等普适性需求。

(五)根据大赛赛项组织设计校内知识技能竞赛

为了更好地深化“课岗证赛融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应适时组织本专业的校内知识技能竞赛。此举既可丰富学生在校期间的校园文化生活,巩固其所学知识,运用赛项引导学生今后学习的方向,还可通过校内赛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选拔出适合代表学校参加会计技能大赛的全能手,同时也为学生考取会计职业证书奠定基础。

校内赛赛项设计可借鉴会计技能大赛比赛所设赛项,同时围绕本专业所设课程和学生考证需求。可设财经基本技能竞赛,考核学生点钞、传票翻打和珠算等技能水平,锻炼学生的职业基本功;可运用无纸化系统软件设基础会计知识竞赛和初级会计知识竞赛,高度还原会计证书的无纸化考试环境,帮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和检验学习情况;可运用现会计技能大赛比赛软件设会计手工实操竞赛和会计电算化竞赛,考核学生对会计岗位技能和综合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技能大赛选拔优秀选手;还可设会计征文和财会类创新创意作品展,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内赛的作用,其开赛时间应考虑会计职业证书的考试时间和国区级会计技能大赛的比赛时间。可以选定一学年或每学期的某个月为“会计活动月”,将各赛项分设至活动月中的每周内开展。赛前一个月左右进行赛项说明会,向本专业学生介绍各个赛项的比赛流程和内容,让学生在了解各赛项内容后自愿报名,接着定时安排教师开放校内实训室和机房供报名学生根据自己所报赛项自主练习,同时教师为练习学生进行答疑和软件操作方法等现场指导,有助于选手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赛中则按照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和会计技能大赛比赛的考场要求,对竞赛时间和赛场纪律进行规范,模拟现场环境,让选手赛有所感,赛出水平。赛后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各赛项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和反思教法学法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在“会计活动月”所有赛项结束后举办颁奖仪式。这是对获奖选手的努力和知识技能水平予以认可,也是对未获奖选手的共勉,同时也在仪式上对整个活动月进行总结,以此践行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标。

财务入门实操范文第4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事务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工作事务,会计人才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基于会计人才需求的会计教育改革成为一种趋势。当前情形下,只有对会计人才提高质的教育和培养,才能为企业提供其需要的人才,才能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需要。

[关键词]

人才需求;会计教育;改革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一直作为一个需求旺盛的热门行业而存在,会计教育事业也一直处于繁盛的发展状态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层次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现阶段的会计工作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来越高,对会计高端新型人才需求更加突出,而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本文尝试通过对会计教育环境的创新探索来开发新时期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1会计人才教育概况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随着会计行业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当前的会计教育理念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寻求会计教育的改革创新,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创新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会计行业呈现办学混杂、入行门槛低等现状,从办学条件方面来看,会计专业广泛存在于统招本科、专科院校,存在于自考、成教,也存在于各个会计培训机构,这种混杂的教学环境下的会计人员从业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整个会计行业人员专业性不明显。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紧跟现实不断调转相应的教学方向。此外,当前证书作为行业入门的敲门砖,使得会计行业出现重考证教育轻技能教育的怪现象出现,而在实际情况中,有资格证不一定技能高,技能高的未必获得资格证。作为热门行业的会计,如何通过对教学的改革来完善其发展,如何从办学架构中探索一条适应时展需要的教学道路,培养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本文将从以下角度展开研究。

2会计人才教育路径探索

2.1教程内容改革

教材是呈现知识的主要方式,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有其保鲜期,如果不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学生所学的知识势必难以适应社会需要,产生一种学与用脱节的现象。可以这么说,会计从业者知识结构的老化是阻碍会计事务与时俱进的最大阻力。教程内容改革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会计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是会计教育与时俱进的表现,通过理念的改革创新,实现教学策略的改革创新,使学生不仅能有效掌握会计通用技术和专业技术,还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教程内容的改革需要根据现实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发展要求展开,当前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得各个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强硬的专业分隔使人们的知识结构趋向片面化,不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因此,在会计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人文、社会、科技的教学内容,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例如,设置哲学、心理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基础学科,设置金融学、工程预算等相关学科,设置基础会计、统计学等一般学科,设置审计、财务会计等专业性学科,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教育,培养新经济环境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此外,在教程内容设定上,还要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将模拟会计手工实验引入课程教学,在理论课的指导下,进行实操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感受会计工作的整个工作流程,还可以通过设置校外实习基地的措施,让学生真正走进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实验课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实践课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出错点,并调起学生探讨性学习的氛围。

2.2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办学条件的混杂,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也值得人们商榷,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建设高素质会计人才队伍的关键,当前应反思凭“一纸证书走天下”的制度,加强对教师资格的认证手段,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第一,要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留住有能力的教师,稳定会计教师队伍。第二,加强会计教师的实操能力,当前,教师如同被禁锢在三尺讲台一般,导致大多数教师只是一个有理论功底而无实践能力的空架子,因此,政府、学校应松开绑住教师的绳索,让他们能兼任企业会计,在实际操作中达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此过程中,更有利于教师找出独特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第三,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建设,从授课质量和学生反馈中对教师进行激励性考核,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当前,高质量的、多元知识结构的会计教师资源缺乏,这种缺乏给会计教育与教育改革研究的有效性带来严重影响,以美国为例,美国采取常任轨的制度,导致教师队伍中难以容纳新型的会计人才,使得会计教育工作难以持续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会计人才。因此,我们要在吸取之前的教训前提下,积极探讨建设综合性教师队伍的新途径。例如,通过增加教学项目的投入,为高品质教学提供经济基础;通过将教师年度考核与常任轨结合起来,适时引进新鲜教师血液;另外,要改变教师只重教学的毛病,提高其创新思维意识。

2.3教学策略创新

当前的会计教学方法应该面向企业,实现教学策略的创新,会计专业的学习相对而言较为枯燥,传统灌输式、高压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第一,教学策略创新关键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的教育氛围,这是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通过意识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带领学生的创新趋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表扬。第二,教学策略创新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围绕学生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通过运用“翻转课堂”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加强学生的实操培训,形成对口的人才输送渠道。在此以反思性教学策略为例,通过播放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反应会计人员违规违法操作的一面和积极遵守会计法规的一面,以此形成鲜明对比,以从业者表现差的一面激发学生对违法行为的愤慨和反思,并通过会计从业者表现好的一面激发学生对会计学习的信心,并让学生在观看完教学视频后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还能树立学生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2.4加强继续教育

虽然我国在2006年的时候就提出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计工作人员并未真正的受到再培训,大多数公司的培训只是草草的走个过场,即使某些机构聘请专职教师进行了授课,但是由于时间段、内容多等,导致成效甚微。部分会计从业者没有接受再教育的意识,导致新知识学习不到位,许多学生还未看到会计职业的广阔图景,就放弃了对会计专业的继续深造,我们要提高学生对会计研究的认识和对会计职业前景的认知,鼓励学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对于会计教师而言,再教育是促使其掌握新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要求,受会计环境变化的影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随着经济政策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再教育是促使会计教师跟随计算机化会计知识的需要,当前无纸化办公等绿色办公概念的提出,是的传统的手工记账不具备优势,由于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得会计电算成为会计专业的一项重要课程,如果教师不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必将会适应不了新时期下的会计教学。再教育是促使会计教师具备实际的会计工作经验的需要,会计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实际经验,才能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当前大多数会计教师是缺乏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的,这就要求政府或学校提供机会,安排教师进行短期的实操培训和上岗学习,使教师养成既重理论也重实操的思想意识。

3新常态下的会计教育改革

新常态是基于大数据支持下的“互联网+”而提出的,新常态背景下,要求会计教育的改革创新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匹配。会计作为商业性质的学科,必须与经济发展挂钩,新常态经济呈现出生产智能化、运作信息化的特征,要求会计人才具备复合性知识、创新性思维、国际化视野,由于经济新常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要求会计人才具有战略性的发展观。在经济发展调结构、稳增长的时期,提高会计人才处理经济事项的能力,使会计人才向高端层次发展,以适应解决会计实务新问题、应对会计工作新环境的能力。此外,会计教育的改革要体现出自身的规律,以创新引导驱动,来支持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新常态下的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新知识、新技能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一,设计适应时代特征的教学体系,以开放的教育观引领素质教育,打破原有的狭隘的教育思想,突出管理型和环境型会计教学,注重改善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其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第二,经济的常态化就是信息的常态化,借助信息化来创新会计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新环境的会计人才。第三,“互联网”技术在会计领域的运用,促进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发展,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型会计人才,能融合到企业的风险管控、分析决策中,充分发挥会计从业者的管理职能。

4结语

基于人才需求的会计教育改革,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经济实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会计行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行业,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会计人才十分必要。当前,对会计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对于培养高端会计人才、推进会计行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王筱红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会计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毛腊梅.基于会计人才需求的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7):148-149.

[2]周丽.会计人才需求与高职会计教育耦合性思考[J].商情,2013(7):218.

[3]施金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0):220-222.

财务入门实操范文第5篇

[关键词]真账实练;微课;会计学基础;改革;探索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68

[中图分类号]F230-4;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2

会计学基础是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财务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该课程理论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最重要的支撑作用。2009年,结合工作岗位和学生的认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对课程进行了“真账实做”教学一体化改革。随着信息化给学习方式带来的新变化,2014年针对关键技能点,该学院设计、录制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11段微课。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会计学基础课程形成了以工作实际为载体,以“业财融合”为主线,以真账实做为手段,以微课为抓手的“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特色。

1 面向会计工作岗位和任务,确定教学内容

在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充分调研以及与企业专家反复研讨的基础之上,以企业常设会计岗位(出纳、制证会计、记账会计和报表会计)所需技能和知识为依据,对各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梳理和归纳,并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为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对账和结账、编制会计报表、会计资料归档保管等五大学习任务。

2 “纵横两线交织”的教学内容安排

在会计工作过程中,会计数据通过填制与审核凭证、建账和登账、对账和结账、编制会计报表、会计资料归档保管这一典型的工作流程在企业中进行传递。而会计人员所处理的各项经济业务根据其所属企业资金运动的不同环节,可以划分为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销售过程业务、财务成果形成和分配业务、资金退出业务。在本课程学习中,学生的工作任务是掌握完成上述每一资金运动环节的各项会计工作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以会计工作过程为纵线,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为横线,纵横两线交织,使学生完成对一个企业一个资金循环的会计核算工作。如图1所示。

3 “真账实做”的教学场景设计

在第一次上课就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会计账页、会计报表等会计工作用品,使其对会计工作形成直观的认识。教学实施中综合利用多媒体教室、实训室,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依托所提供的真实会计用品对一个贯穿5项任务的企业完整业务案例进行手工会计账务处理,企业业务案例中的经济业务均来自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以企业连续的业务事项贯穿课程始终,从而构成了连接5个典型工作任务的数据流,随工作任务递进而延续。学生犹如置身企业真实环境,每完成一个单项任务,就掌握了具体岗位的技能和知识,完成了全部的单项工作任务即完成了整个会计账务处理工作,真实再现企业会计工作过程。这样就营造了“真账实练”的学习情景,激起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

4 “五位一体”循环实施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每个单元的教学实施上均遵循“认知――铺垫――实践――点评――理论讲授”五位一体的方式。其中:“五位”分别是指认知(教师布置单项任务,学生获得感性认知)、铺垫(教师简单告知完成任务所具备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规范,为后续的实践奠定基础)、实践(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完成布置的具体工作任务)、点评(教师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讲授(在点评完成后,教师进而对任务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知识进行补充和引申),“一体”集中体现在“教学做”的一体化以及技能和知识的有机融合)。在“五位一体”循环实施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线是指导学生完成会计实践工作,并针对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引入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加深对操作方法的理解,获得内化的职业能力。

5 立足于技能点的微课应用

在教学实施中,对于各个实操环节“该做什么”“如何去做”等技能内容,每位教师受个人理解和经验的不同会有所差异,尤其是年轻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微课为载体,将实操技能形成标准化内容,规范技能操作。首先,立足企业实际会计工作中各流程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并结合教学经验,将会计工作的账务处理程序所涉及的技能点进行梳理,共选择出18个技能点。在选择的基础上,依据会计就业初始岗位关键能力,对18个技能点进行整理、归纳和提炼,最终形成了原始凭证的审核、支票的填写、记账凭证的填写、总分类账的建账、明细账的建账、日记账的建账、日记账的登记、明细账的登记、总账的登记、结账及账务处理程序11个技能点。其次,在归纳、提炼技能点的基础上,对于每个技能点编写出包含“做什么”“怎么做”“易错点”“前后连贯点”以及“关键环节如何展示”等具体详尽内容的脚本;再次,就机位、格式、分屏、展示等技术问题与负责录制的教师充分沟通后,完成了11段微课的录制和后期的剪辑制作,以保证视频的顺畅、连贯。最后,通过教学应用和上传至课程网站供学生自学两种方式,在教学中应用,能有效避免因任课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而出现的操作误区和真空,更好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课堂和共享优秀教学资源。制作出的11段微课已经在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财务会计大类中全面应用,不管是调查问卷还是考试成绩的对比,都体现出应用效果非常好。

6 注重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中,变传统的“一卷定乾坤”为“综合全程考核”,立足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况和阶段性成果进行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一方面将平时成绩的占比由原来的40%调整到60%,增加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另一方面,在平时成绩中的突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考核,除了传统的考勤、作业、课堂提问、小测、期中考核外,增加了单项技能成果、综合技能成果、课堂专项研讨等考核形式,使学生的各种付出,都会有对应的激励,有效促进了“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实现与教学改革的互动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实时公布平时成绩,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能够知道自己的平时表现情况,通过检测个人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态度,发现个人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通过平时成绩的实时公布,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更好地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1]乐曼.对我院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分析和改进[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

[2]刘小灿.论高职《会计学基础》教学优化方案[J].统计与管理,2014(6).

[3]敬佳琪.PBL教学模式在《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