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B-0092-01
思想品德是培养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一门主要学科。如何更好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功能呢?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将思想品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真、善、美和树立崇高的理想,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集体意识
让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可以说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它是理想教育、信仰教育、民族教育、爱国教育等的基础。科教版七年级教材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班级,养成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形成集体意识。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这“第一课”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关键作用。在教学中,笔者将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设计了以下实践活动:(1)交流沟通活动。要求学生主动认识新同学、新老师,在课堂上主动与同桌交流并进行自我介绍,在课后主动地与上下桌、左右桌、上下铺、同宿舍的同学相互认识,在图书室、食堂等公共场所主动和身旁的同学打招呼。(2)与同学和睦相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关心,在生活中相互帮助,形成共同的目标,做到共同进步,创建一个团结友爱的新集体,一同珍惜和维护集体的荣誉。(3)走好人生的新起点。要求学生注重个人的成长,努力奋斗,积极发挥自己的个人专长,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班集体。通过这些学习与生活上的亲身实践,学生们切身体会到友谊的珍贵和集体的力量,形成了集体意识和良好的处世态度,懂得关心同学、热爱集体,积极与身边的同学进行沟通。
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信、自立意识
自立自强,做一个有自信心的生活的强者,是一个人迈向成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用很大的篇幅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在科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共有5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其中有3个单元的内容与这方面有关。这3个单元的内容涉及一个人如何树立自信、自立意识,做生活的强者,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等方面,层层深入,步步引导,就是为了把中学生培养成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在教学中,笔者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信、自立意识,促使学生成为性格坚强的人。
例如,教学科教版七年级教材的《人生当自强》时,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1)先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自强的特点、含义与表现,明确自强不息是一个人克服困难与挫折,从零起步,一步步迈向成功的阶梯。(2)要求学生收集古今中外自强不息的人物的故事,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强精神,感悟到自强品质是一个人立世处事的重要基础,对一个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3)讲述身边的遭遇挫折的实例,如少数学生遭遇家庭剧变(父母离异、亲人患重病、家庭经济困难等),让学生明白“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我们的内心真正强大,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向,才能迈过前进的道路上的沟沟坎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这样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守法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交际面的扩大,中学生接触社会的范围越来越广阔,所面对形形的诱惑也越来越多,提高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又一个重要的任务。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了解法律法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例如,教学科教版八年级教材的《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笔者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到:(1)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2)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如不赌博、不打架斗殴、不盗窃、不参与组织、远离、发现违法犯罪行勇于举报等。(3)远离不良行为。(4)遵纪守法要从小事做起,谨慎交友,拒绝不良诱惑,自觉遵纪守法。经过一段时间后,笔者所教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增强,进网吧、吸烟、打架等不良行为杜绝,班集体中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一、领导重视,严密组织
二、精心组织、认真抓好活动的落实
二是运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今年来重点对兄弟乡镇发生的一些违法违纪案例也进行了公开通报处理。通过直观、鲜明,具有说服力的警示教育,达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三是依托教育活动,把廉政教育推向深入。镇党委都始终坚持以“警示教育”为教育活动的主题,按照市纪委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党纪国法、读书思廉、观看警示教育片等系列活动,活动受教育面达到全覆盖,使廉政教育活动深入到每名党员领导干部心中,把反腐倡廉教育推向新。
四是抓住重点的同时向一般党员干部延伸。教育活动中,镇党委不仅对领导干部做了要求,也对一般党员干部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各支部、各部门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全面接受教育,进一步扩大了影响面。
三、紧密联系实际,增强教育效果
一是促进了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参加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认识到:“官”是为职工服务的岗位,“权”是为职工服务的工具,无论“官” 多大,“权”多重,都只能用来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服务工作尽职尽责。
为确保“安全教育活动月”工作的有序、有利开展,各校都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安全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为成员的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落实安全责任追查制。各校以“增强法制观念,预防违法犯罪,构建和谐校园”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二、加大法制教育宣传
活动期间各校都利用学校广播、校报校刊、法制宣传板报、墙报、橱窗、长廊等有效宣传途径,并以在校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学生身边的案例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而加强了学校法制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
三、开展法制教育实践
各校都由法制校长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的法制意识得到了加强。法哈牛等学校通过召开法制教育班队会;法律知识竞赛;以法律为主题的征文或演讲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公主屯等学校校还建立帮教转化档案、结帮教对子,多次同问题生谈心转化了他们的思想意识。姚堡等学校针对本次活动开展了在学生中间的查找不文明行为、不礼貌和不道德行为,特别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等违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揭示学生不良行为产生原因找到了解决办法。高台子等学校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法律知识,引导家长学法守法,例如:高台子学校小学六年二班班主任柳静老师通过家访形式宣传法制法律知识,使她所在班学生家长对法律知识有初步认识,从而有效地将法制教育延伸至家庭。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
在这次“安全活动月”活动中,新民市高中等学校都进一步加大对事故隐患的排查力度,由学校领导小组对学生中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品的现象进行全面排查,对行为异常学生进行排查摸底,指派专人负责跟踪,积极做好问题生工作,其中新民市高中收缴管制刀具三件,有效防止恶性的事件和违法犯法案件的发生。通过此次“安全活动月”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依法自我保护能力和预防违法犯罪的能力,抵御社会不良影响,全面提高了中小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一部分学校利用这次活动对突出的交通、饮食、用电等问题加大改进措施,同时也深入学习安全自救知识、其中新民市一高中各班印发紧急疏散通道平面示意图进行“安全自救演练”活动,通过演练活动全校师生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学生自救求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尽管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但与本次活动的要求应有一定的差距,存在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教师和学生对本次活动认识不高,在活动中比较消极,得过且过。
2、教学时间安排与活动时间相冲突,活动安排缺乏连续性。
3、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必要的设备和资金。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矛盾体,在对立统一规律支配下,其运动表现出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即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无限循环往复的过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及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养成也符合这一规律,因为自然界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
一、正确认识事物的质和量,并且把握好“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有千差万别,就是因为它们各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事物的质与该事物的存在是不可分割的,是完全一致的。事物的质保持着,则该事物就存在着;当它失去了原质,则该事物就不存在了,而是变成了另一种事物了。量与质一样,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与质虽然都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定性,但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即只要质发生变化,一事物就变成另一种事物。而量的规定性则不同,同一事物可有不同的量,即是说事物在一定量变的范围内不会影响事物的质。在正确认识事物质和量的同时,还必须准确把握反映事物质与量统一的“度”。在哲学上,“度”表明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定要在认识事物性质的前提下,遵纪守法,坚持“适度”的原则,依法办事,恪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抱着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件小事,进而养成良好的品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坚持下去就会完成自己的大事业。切不可图一时的利益,一时的自由,投机侥幸而置法律规则于脑后,造成的危害令人后悔莫及。
二、事物的质量互变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普遍的
事物的质量互变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但这种运动变化总是先从量变开始。量的增加或减少,在一定限度内,不引起质的变化。但量的变化一旦突破限度,就会出现飞跃,使旧质蜕变为新质,事物便进入另一种不同的阶段。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新的质产生后,又是同新的量结合在一起的。道德与法律同样也如此,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大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不仅要提高道德素质,而且要学法,提高法律素质。大千世界,虽然纷繁复杂,却有相应的秩序。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如果任由自由意志支配,如同脱缰的野马,长期自由自在,到头来就会一事无成,甚至危及生存。因此,大学生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就必须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受社会规则的制约。人类正是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人的权利,需要规则来保护,人要做成事,需要规则作保证,有规矩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遵守法律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点点滴滴做好每一件小事,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去完成自己的宏图大业。这就是质变到量变的转化。事物就是这样,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又量变到质变和再由质变到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世界千变万化、无限多样的发展进程。
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不同状态,但两者又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变化。其二,质变又形成新的量,又开始新的量变。旧事物总是有一定量的规定范围,如果没有质的变化――根本的变革,就不能产生新的事物。“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九尺高台起于垒土”“积小胜为大胜”,人们在实践中总结的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和格言,都是对量变和质变辩证统一关系的形象而生动的揭示。同样,一个人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养成,归根结底都要体现在道德行为上。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一个人由于实行公正,而变成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勇敢的人。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行为而只有道德认识、道德愿望,那么,他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就没有真正形成。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人们必须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法制观念和职业规范,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形成义务观念、良心和价值目标,最终养成道德习惯。
为有效预防和处置中小学生欺凌,为建设阳光安全校园,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为全面落实《大荔县教育局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杜绝校园欺凌事件,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我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制度。成立预防校园欺凌领导小组,落实岗位职责,强化责任分工,制定工作预案,健全相关制度。由学校校长、安全干部、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组成校园欺凌处置小组,对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及时、科学、有效处置。
二是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专项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通过分发防校园欺凌告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普及学生、家长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补充,强化在校学生法治理念和遵纪守法意识,提升青少年法律素质。
2.开展主题教育,增强守法意识。通过国旗下讲话、安全教育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不对他人实施欺凌,受到欺凌时正确应对,见到欺凌情况及时报告,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举行“反校园欺凌,建和谐校园”主题黑板报展示活动。利用黑板报这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和教育平台,积极营造反校园欺凌氛围,发挥黑板报育人功效,多角度宣传了校园欺凌的安全知识。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校园欺凌的危害,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意识,也增长了学生应对困难、对抗邪恶的勇气,更增强了学生的守纪守法意识。
4.开展主题班会,强化法治意识。从从案例入手,介绍了近期在各地发生的校园暴力伤害事件。让学生充分了解校园欺凌及其危害,学习如何应对和预防校园欺凌,了解实施校园欺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从而自觉远离校园欺凌,争做争做文明守纪学生。
5.开展法制视频的展播活动。通过几个微视频的展播,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视频中,了解更多的法制安全知识。不仅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保护防范意识,还加深了孩子们对于防拐骗、校园暴力的认识,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三是禁止校园欺凌,重在预防
1.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使全体教职工了解了预防校园欺凌的措施和方法,增强了处置能力。
2.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加强对个别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和学生谈心,和家长沟通,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3.加强隐患排查,做到学生无缝隙管理。定期对管制刀具等各种危险物品进行清查,对学生间的纠纷及时发现和化解,严防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加强校园巡查,发现校园欺凌倾向及时制止。关注学生并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思想动态,及时化解矛盾。
四、发现欺凌事件,及时处理
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我校无重大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对于小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疏导,及时解决。
校园欺凌不仅仅指的是身体的侵犯,比身体侵犯更严重的是心灵上的歧视,所以我校将一如既往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我们的学生,关心、帮助弱势群体,让每一个孩子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