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46-02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美好时光,通过通识教育开阔视野,领略人类思想的深度和力度,接受心智的训练并感受其中的愉悦,对人生与社会进行反思,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的基本途径,本文针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通识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

通识教育理念具体落实在通识教育课程上,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是指根据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设计的课业及其进程的总称,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那么什么样的课程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ACC建议高校课程要包括以下九种基础技能:探究、抽象逻辑思维和批判分析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理解数据的能力;历史意识;对科学的本质、科学方法、科学的可靠性和局限性的了解;价值判断;艺术鉴赏能力;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深入学习的能力[1]。总之,大学生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优化自身的素质,要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克服过分偏重专业教育的弊端,近几年来,我国有许多一流大学已经开始进行通识教育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由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和过程要素三大部分构成[2]。笔者从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三方面来分析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不准,目标不明

目前,随着人才供求机制的影响,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在高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更多的是培养具有某种技能的人才。这种重视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的观念,致使通识教育被看做专业教育的补充,而且事实上处于“配角”的位置。由于定位不准,导致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不明确,特别是许多高校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描述比较笼统,如“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及社会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等。进而,导致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之间缺乏统一的教育理念来贯穿整个通识教育过程。

(二)课程内容杂乱,设置随意性较大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繁琐,部分高校将通识教育理解为各个方面的“大杂烩”,虽然课程丰富多样,提高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课的灵活性,但是课程内容过于杂乱,缺乏系统性。而且,有些高校没有理解通识教育的真正意义,依然按照过去学科专业式的思路进行组织,即把专业课程降低要求后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内容专业性较强,忽略了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及学生的可接受性,这对于训练非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此外,设置随意性较大,课程过于集中在某一个领域,如有些人文社科类的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计算机、外语、人文(包括社会发展史、思想史、科技史、文学艺术、政治法律等内容)方面,但是自然科学方面却未涉及,相应的理工科类型的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重自然科学轻人文。教师在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方面的比例不合理,因人设课可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其结果必然会产生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课的错误认识。

(三)课程实施形式单一,实效性很差

目前,通识教育的实施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随着高校扩招,师资缺乏,传统的大班授课成为通识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很难进行互动及讨论,阻碍了他们对共同知识领域的不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而且更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差主要表现在“形式大于实践”,开课教师只是为了应付教学工作量,学生也仅仅为了混学分,把通识教育的选修课当成选“休”课,教学偏向于“概论”或“漫谈”。尽管有些大学除了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开设一些讲座、学术报告来增加一些通识课程的实施方式,但是学生总是充当听众,接受教师或者学者咀嚼过的东西而自身缺乏对经典的领悟,因而也很难把握经典的精髓,理解经典背后的文化。

三、通识教育课程的有效路径

(一)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观念

要办好通识教育,最基本的是要明确其目标,并将其目标与各个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其人才培养的定位相结合。目标的确定有利于将通识教育理念清晰地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通识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是培养一些有文化有教养的知识分子。那么什么才是有教养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罗索夫斯基认为,有教养的人应该具备五条标准:第一,有教养的人能够清晰准确地使用书面语言,并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第二,他们对宇宙和社会具有判断鉴别的能力,并且不乏自知之明。第三,他们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还有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第四,他们经常思考伦理道德问题,并能在这方面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第五,他们在某些知识领域拥有较高的成就[3]。此外,还要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观念,消除对通识教育的一些误解,通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使学生对各类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的掌握,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及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低年级;提高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019-03

《建筑设计》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该课程的授课方式以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为主,与学生习惯的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一对多”的授课方式有很大差异。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求学生改变学习习惯,转换角色,变为学习的中心体,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具有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并能积极与人交流、讨论。

建筑学专业低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关键在于通过简单功能的建筑设计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一、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低年级学生处于建筑设计理论和技术理论学习的初级阶段,也处于对建筑设计课程的指导教学模式的适应期,因此低年级的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前松后紧”的现象普遍存在

习惯了“一对多”授课方式的低年级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课堂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往往不能很快适应《建筑设计》“一对一”的授课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调整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养成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学习习惯的调整和适应过程中,低年级学生课后的时间安排往往不合理,缺少足够的课后自学和思考过程,无法按教师要求的进度完成相关任务。课堂上,大多学生因不想暴露自己进度落后的问题,而不愿意与教师交流和讨论,致使教师上课无的放矢,影响教学指导效果,最终导致课程设计进度的拖延,学生后期交图不得不熬夜受累。面对这样的学习压力,低年级学生疲于应付,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2.师生间存在交流沟通障碍

师生间良好的交流是保证低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往往形成以下几个影响课堂指导教学效果的障碍:第一,由于尚未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低年级学生不懂得系统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或建筑理念,语言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第二,由于长期处在教师一言堂的环境中,低年级学生习惯被动地、安静地接受知识,对建筑设计课上教师给予的改进意见只会一味接受,不敢提出质疑,甚至一声不吭,毫无回应,以为这样才是安静听讲的好学生。以上问题,使得教师无法准确判断学生对课堂指导的理解和领悟程度,而只能按照经验重复强调关键性问题,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尖子生”的脱颖而出。

3.同学间专业交流欲望不强

建筑学专业学生间的专业交流能碰撞出激动人心的思想火花,而且同龄间积极的交流和对比也能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提高学生建筑设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但低年级学生中以下现象屡见不鲜:第一,由于专业知识面窄,他们往往对建筑作品缺乏感悟,不会进行作品分析,甚至不敢大胆表达自己观点。因此,同龄间甚至同班同学间往往缺少专业交流,“闭门造车”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二,悟性高的学生担心被其他同学模仿,不愿意与同学交流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4.查阅资料的自学能力较弱

建筑学的艺术性、社会性和技术性要求学生应具备开放的心态和视野,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信息化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除了图书馆的纸质书籍外,互联网还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电子书籍、图片或资料。虽然高校图书馆均会定期对学生进行资源库的使用培训,但因可多人共享的电子数据库资料多是文字形式的理论文献,不利于低年级学生兴趣的培养,而易于低年级学生接受的印刷精美的纸质图片书籍却受数量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多人共享。因此,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求助互联网的图片资料。然而,互联网资料繁杂且良莠不齐,低年级学生在缺乏对优劣和美丑的判断能力的情况下,或者无法收集到教师所推荐的优秀作品的详实资料,往往断章取义地理解作品;或者因作品资料品位不高甚至恶俗,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也极其不利。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上述问题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密切相关,若熟视无睹,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将面对更多的困难,甚至不能适应将来设计院工作的要求,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停留在“一对一”的解决学生设计方案的层次上,不仅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意,还要更合理、灵活地组织安排课堂教学,更应指导学生拟定课后的学习计划。以下是笔者提出的一些建议。

1.提倡1:1和1+1的时间计划

所谓“1:1的时间计划”,就是要求学生课后至少应安排与课堂等量的自学和思考时间,或者用于学习相关建筑规范,或者用于推敲工作模型,或者进行建筑构思,等等。“1+1的时间计划”,就是要求学生除完成建筑设计作业外,还应保证足够的课后阅读时间,每周的课后阅读时间应该相当于课堂和课后用于建筑设计作业上的时间总和。积极提倡上述的时间计划,既有助于确保学生及时完成设计任务,避免临时突击造成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又能对学生灌输学习主体意识,培养独立自学习惯。当然,要求学生按上述时间计划安排课余时间,反复提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投入精力,认真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敦促他们的设计进度,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

2.以问题为驱动,授之以渔

教师按设计的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问题,并传授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收集和分析资料,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以设计初期的基地分析为例,教师应先介绍设计工作必须关注的若干基地环境要素,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基地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以及通过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传授了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预设的若干问题,如课程作业的基地入口和基地道路的设置,建筑的占位与布局等。学生在掌握了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后,在新的情景下展开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尝试各种设计的可能性,在独立思考中体会探索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思考的意识。

3.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师首先应向学生强调: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调动他们与人交流的热情和课堂发言讨论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应视教学实际和进度灵活安排课堂小讨论,包括:分组讨论和个人发言。教师参与分组讨论并给与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尤其是不爱发言的个别学生。个人发言,即:个人面对教师和全班同学的发言,发言者压力更大,应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轮流参与,使每位学生都能受到这种训练。个人发言适用于小组代表介绍本组讨论结果或小组协作成果,也适用于学生个人设计方案的解说,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全班学生提问或讨论个人的设计方案,并给与点评。该过程既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助于学生间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同时也让对交流有所保留的学生意识到交流和相互学习的益处,全面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热情。

4.促进同年级及年级间的交流

教师应该积极创造同年级学生和高、低年级间学生交流的机会。可举办年级设计作品展或年级座谈会,并邀请活跃的高年级学生参加,介绍学习经验,充分利用和发挥同龄人强大的带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对专业的兴趣。以查阅资料为例,教师可以邀请高年级的优等生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从介绍资料阅读,到创意萌芽介绍,最后到作品定稿的全过程,使低年级学生认识到阅读是创意和设计的源泉。教师可进一步推荐专业的建筑网站、论坛和书籍,还可以大师名作为例,现场演示搜寻全面详实的作品资料的方法和过程。

另外,促进高低年级学生间的交流,也可为个别低年级的优等生建立更多的专业交流渠道,发挥其在本年级的带头作用。

建筑学专业低年级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建筑设计》是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紧密接轨的课程,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形成的不良习惯、方法将严重影响其今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总结《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低年级学生的各种不良表现、分析并及时调整修正教学教法,是极其必要的,笔者对低年级教学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和经验总结,希望有助于改善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露.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整合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6.

[2]邢燕,张驰.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2,(10).

[3]余卓群.建筑学教改刍议――从评估看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J].建筑学报,1995,(5).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1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

与高职护理专业预防医学课程关系密切的行业(企业)主要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卫生服务站等医疗卫生机构。该课程教师一直都由校内预防医学专业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很少被安排到行业(企业)进行实践,导致校内教师不了解行业(企业)的最新进展,给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在下一步的课程建设中,应有计划地安排校内教师到行业(企业)进行实践;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尤其是实训教学部分,以培养双师型教师。

2教学内容缺乏先进性

该课程一直使用左月燃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教材《预防医学》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学校图书馆所订纸质版专业期刊的数量也较少,无电子版期刊。这些原因导致本课程教师缺乏专业方面的新知识、新理念,给设计先进的、符合市场要求的教学内容带来了困难。因此,在下一步的课程建设中,教研组应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新教材;学校应增加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学校图书馆应多订阅专业方面的期刊,尤其是电子期刊。

3缺乏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往主要是采用板书与讲授的形式,实训内容很少。在精品课程建设期间,本教研组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但很多教室无多媒体设施,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另外,由于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投入的经费不足,未能制作出整套教学录像。虽然预防医学精品课程网站已经初步建设完成,但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不能在线播放教学录像,教师不能在网站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等。针对这些问题,在下一步的课程建设中,应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如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1];增加实训教学的内容;加大精品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制作完整的教学录像以辅助教学;解决好课程网站存在的技术问题,建设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2]。

4缺乏实训基地

在本课程的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所占比例约90%,实训教学约占10%,实训教学内容偏少,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实训教学内容的偏少与缺乏实训基地有很大关系。本课程在校内有一个实验实训室,只能开展为数不多的实训项目。尽管我校与多家医院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的合作,但从未开展过实训方面的合作,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则未开展过任何教学方面的合作。在下一步的课程建设中,应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5缺乏校企合作

在本课程的建设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方法与手段不符合市场的需要,教师对企业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实训基地数量不足,新教材编写困难等。所有困难均与缺乏校企合作紧密相关。今后,在预防医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中,应始终重视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加强与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将职业教育的理念灌输到这些行业(企业)中,与它们合作开发符合时展、符合市场需要的课程。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管理理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152-02

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普通高校从2008年起应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将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随后,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所属高校应设法开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作为一门课程或作为一项较系统的教育来说,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高校对该课程重视的程度还不够;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树立起市场经济的意识,探索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理念,完善课程建设,以使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能真正发挥它的功能。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建设不被重视,课程安排不合理,存在着“源头污染”

首先,从课程建设看,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虽然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该课程,但许多高校在思想认识上仍存在偏差,或对本门课程的重要性仍认识不足,课程建设理念也模糊。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部分高校对该门课程重视不够,即把该门课视为是一种非专业化的带行政性的课程。

其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本课程应面向全校学生,应贯穿在学生从入学直到毕业的整个学习的过程之中。但是,目前不少高校均没有设置自己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研室,或设置不合理,所以就使该课程在组织形式上缺乏专业性。至于课时安排,目前,部分高校仅在大一下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且课时少、学分少,难以发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功能和作用。

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目前很多高校对它的管理也采用的是类似于对其他专业课进行管理的方式,有些高校甚至至今还没有对该课程实施相应的督导和评价,更谈不上建立起适合该课程特点的科学而合理的督导与评价体系,这就造成了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源头上的“污染”。这种“污染”逐级向下传递,又进一步造成了该课程难以被重视的问题,因而使该课程无法形成“理论和学术上的教学体系”。

2.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中缺乏理论与学术问题,导致“中游污染”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及信息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课程。因此,其教学内容和应该有的多样性的教学形式都要求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来进行教学。然而,目前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该课程,但其授课教师多属专职学生工作人员,专职教师数量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由于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系统的业务培训,所以目前的从教者其知识结构、从教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均不能适应课程教学的要求。此外,在学科归属、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不规范或不畅通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一些人只把讲完课作为目标,难以形成较好的教学和科研效果,从而进一步导致课程建设与教学中的“中游污染”。

3.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导致“下游污染”

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目前不少高校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多限于通过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来向学生讲解关于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内容,较少通过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同时,由于教师课堂授课内容往往比较空泛,往往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择业心理教育和职业能力测试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学生就很难从中实际体认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制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同时,课堂上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共性的指导,缺乏个性化的指导,对大学生求职、就业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不能起到排忧解惑的作用,难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该课程开设的宗旨和目的无法实现,难以做到“以人为本”,学生受益程度有限,从而就导致学生上课出勤率低、课堂秩序欠佳,从而也形成了该课程教学中的“下游污染”。

二、绿色管理理念的内涵及其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1.绿色管理理念的内涵

绿色管理理念借鉴了管理控制论中的框架和运行机制。“管理控制,是以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的……认为管理控制是由确定标准、评价业绩、纠正偏差构成的信息反馈回路,它的目标是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作为大学制度文化的一部分,“绿色管理理念”以管理控制论为理论基础,按照“无污染”管理的要求,坚持以“以人为本”为服务宗旨,旨在促使管理者以“主动意识”来完成组织制度文化的建设。它能够对大学领导和决策制度、信息反馈制度、人事制度、教学制度以至于学科或专业结构设置等提供更为合理、更为有效的思路。该管理理念虽不属万能理论,但它确实是一种克服“管理污染”、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民主水平的管理的新思想。该理念有助于我们有效克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该课程在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绿色管理理念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的优势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精品课 问题出路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2003年启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

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奠基性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的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步推广,整个教育行业逐步开始以打造“精品课”的形式展示学科建设中的成果以及教学改革中关于学科的优秀教学技能。精品课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各个教学单位展示本单位教学质量和形象的主要窗口和重要途径。

一、当前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开展精品课建设的过程中,精品课程的视频录像也随之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开放。我们看到的精品课程所体现出的教学手段各式各样,知识层次有难有易,教学风格各有千秋。从总的建设成效来看,通过精品课程的打造,激发了高校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进而从教学上推动了课程改革的发展,精品课程建设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在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问题依然还是存在的。从当前各个高校推出的精品课程现状来看,许多高校打造的精品课程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建设步伐缓慢。精品课程的建设的前提就是有高质量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从许多高校的现状来看,多年来连续使用某一教材的情况依然存在,教学材料和内容更新步伐缓慢。许多教材的建设依然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没有真正转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轨道上来。精品课程缺乏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上的创新性。精品课程内容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与科研结合不够紧密。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同时,要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的教学成果,体现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建设时考虑到其成果的共享,这包括名师共享,也包括资料共享、智慧共享等方面。

二、精品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出路探讨

对于以上提出的当前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从大的方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许多高校没有从观念上将课程改革形式下支撑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得以发展,没有将精品课程与课程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要持续的打造高质量的精品课程,避免以上问题的继续出现,以下几个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1.转变大学教育的理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大学不仅要一般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及追求知识创新。知识经济以“创新”为灵魂,大学教育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应以“创新”为首要理念。因此,从本质观上说,大学要确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大学只有培养使人的潜能和智慧得到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实施“知识创新”,才能适应并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完善。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也正经历由知识载体向知识和认知载体转变。最主要的是,新时代里我们的教师、学校、学生这几个基本关系的定位要作调整。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学校的产品是服务,是教育的服务,学生是学校服务的顾客,服务的主体是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学生是我们服务的主体,教学质量就是我们提供服务的质量。

2.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标准建设精品课程

对于精品课过去有的叫重点课,有的叫一类课,有的叫优秀课,发展到21世纪初,我们提出精品课程这个概念。从精品课程的本身来讲,无论是一流高校还是高职高专等三类高校,其打造的精品课程都应该能够展示出其必须的核心内容,即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课程设计和清晰的知识结构。虽然不同的专业打造出的精品课程形式内容各异,不同的学校打造出的精品课程难度各异,但是,既然精品课程是当前各个教学单位教学精神面貌和教学水平的最高体现,也就应该与当前课程改革方向一致。从内容方面来讲,精品课程应该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以基础性知识的教学为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并尽可能的涉及到前沿性的知识和观点。从教学方式方面来讲,精品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应该体现出当前课程改革的特征,即体现出科学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3.加强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与其说是精品课程的建设,不如说是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一门课程有没有魅力,受不受学生欢迎,除了它的内容之外,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一门精品课程是每一位教师的经验、知识、理念、追求、人格的综合体现。提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哪里?就是各个学校在组织精品课程时,要把注意的重点放到人上面来,要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当前许多学校对精品课程的客观硬性指标过于看重,反而忽视了作为精品课程打造核心的教师本身的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并不单单是高学历,高职称,更重要的还是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理念和综合素质。

4.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形成资源和科研上的优势互补

最后,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尤其是在当前国家课程改革的形式下,精品课程建设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只有学校和教师都从观念上对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才能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也才能持续打造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来。

参考文献:

[1]刘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