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生命科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伦敦和英国东南部地区,有超过150位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以及大批这些科学家任职的大学。在过去十余年中,该地区的生命科学一直都是成长强劲的产业。
2014年4月,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提出“医疗城”计划(MedCity),期待把伦敦和英国东南部打造成世界的生命科学首都,并在此建设一个吸引创新与投资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生态系统。
2015年10月,主席访问帝国理工学院哈姆林中心时,带上3D眼镜与最新开发的医疗机器人进行互动,其中包括一个运用于外科手术的蛇形机器人i-Snake。i-Snake不仅具有图像感应导航功能,运动能力也非常强,是专为微创手术设计的。
哈姆林中心的科学家们在医疗机器人微型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已研制出小型手持智能医疗设备和人裸眼无法看到的超微医疗设备。哈姆林中心的科学家表示,“医疗机器人日趋小型化,能通过针头注射进体内,从而避免了任何手术切口。新型机器人还能沿着人体弯曲的结构,抵达目标区域。”
伦敦的顶级大学多年来致力于在医疗领域进行前沿性研究,无论是治疗方案还是医疗设备研发,都将记录在医学科技发展的历史中。
2014年10月,一位因脊髓损伤而导致瘫痪的病人,在接受细胞移植手术后,居然再次恢复行走能力。这一治疗是基于伦敦大学学院(UCL)神经病学研究所教授Geoffrey Raisman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希望在患者脊髓的受损部位上构建一座“桥梁”,让神经细胞能够再生,并覆盖疤痕组织。但什么是这座桥梁的适合材料呢?Geoffrey团队关注到负责嗅觉的神经细胞,因为该细胞是已知能再生的唯一细胞。他们在肢体瘫痪的大鼠身上进行的研究获得了成功。此次,Geoffrey带领团队,将鼻腔细胞移植入脊髓,使得该名患者在瘫痪将近两年后,逐渐呈现复苏迹象并开始重新行走。
Geoffrey教授说:“我们相信这种手术是重大突破,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那些在当下感觉前景无望的脊髓损伤致残者来说,将导致历史性的转折。”
伦敦医疗城计划在成立之初,就获得伦敦市长办公室和英格兰高等教育资金协会412万英镑的成立资金。伦敦国王学院、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是该计划的合作伙伴。
伦敦医疗城的发展具有先天优势。这里有40多所大学,包括多所全球闻名的高等学府,每年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毕业生达到29600人。这里拥有多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孵化器,例如伦敦生物科学创新中心、帝国创新孵化器;也拥有众多生命科学的早期投资基金,如Angels in MedCity(天使在医疗城)、伦敦联合投资基金;这里还拥有享誉世界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包括Wellcom Trust(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癌症研究所;此外,英国三大学术健康科学中心也在伦敦,包括帝国学院学术健康科学中心、国王学院健康合作伙伴,以及UCL合作伙伴。与此同时,全球知名的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的总部也都在伦敦。
伦敦众多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医疗保健中心是伦敦生命科学领域快速成长的保证,也是众多生命科学公司选择将伦敦作为其全球或地区业务核心的重要因素。医药生物技术公司和工业生物技术公司往往集中在伦敦市中心,而制药公司更多集中在伦敦四周的区域,其中伦敦西区较伦敦东区更为集中。
身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生命园,在十年历练的基础上放眼未来,提出要向世界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迈进。
十年磨一剑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于2000年由北京市政府批准建园,并于2001年3月全面开始园区建设,目标是以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重大项目为依托,建成集生命科学研发中试、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企业孵化、产业聚集、风险投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生命园规划占地总面积为249公顷。一期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项目用地130公顷,定位于生物技术的研发、中试与生产,二期为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规划用地面积119公顷,定位于医疗服务产业。
经过十年积累,生命园成为生物产业专业园区的品牌已经建立,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和整体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吸引了一批国际国内著名生物医药以及生物农业、生物环保领域的企业入驻。
截至2010年6月,入驻生命园的各类单位已达85家,至今,生命园已聚集了7家国家级研究机构、1家医疗机构、21家国际国内著名企业研发生产中心、12家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企业、40余家中小型创新科技企业。目前园区内工作人员已近6000人。
谈及生命园十年发展历程,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总经理郭利感慨良多:“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入园企业的不懈努力下,已经从默默无闻发展到名声鹊起,园区建设已经由一片荒芜到如今生机勃勃。过去的十年,生命园走过了艰难的历程,今天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上。”
生命园十年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用几组数据来说明。
截至2009年底,生命园工业总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24.6%;总收入31.96亿元,同比增长41%;利润总额5.5亿元,同比增长323%;进出口总额3997.7万美元,同比增长139%;研发投入4.4亿元,同比增长175%。园区以研发创新为主,整体经济总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此外,园区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爆发力逐步显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园区共有在研的国际国内开发项目146项,在国际著名刊物上66篇,园区内企业拥有600余项各种专利,自主知识产权技术167项,承担国家863、973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等项目25项。这种创新能力优势正逐步向产业化优势方向转化,一批创新成果正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一些尖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出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
2009年,园区专利申请85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授权专利143项,授权发明专利111项,有效专利170项,注册商标59项。2009年发表科技论文27篇,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10项,再次创下新高。
从人才聚集效益上看,生命科学园共聚集了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占园区从业人口的万分之五,400多个博士,占园区从业人口的7,3%,硕士1700余人,占园区从业人口的14%,作为专业化园区来讲,生命园聚集人才的数量和水准与目前国内领先的生物产业基地上海张江科技园区不相上下。
郭利认为,上述数据是生命园十年所取得成绩的最好注释,“经历了十年发展,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经发展成为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专业园区,形成了高端成果的研发基地,并成为国内外高端人才的聚集地。”
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对生物产业的领域划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产业领域涵盖了生物医药制造业和医疗器械产业、生物技术服务业、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保健品、医疗健康六大特色产业,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从上游研发到产业化到终端医疗市场的一个完整产业链条,并不断向下游产业链延伸。
在源头创新上,生命园汇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家顶尖研究机构,以及由北京市与国家有关部委合作共建的国际一流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在产业化资源上,汇集了国家爱滋病检验试剂生产示范基地、扬子江集团、江中制药、迈瑞医疗、博晖创新、华邦制药颖泰嘉和等国内知名企业,吸引了美国健赞、瑞士先正达研发生产中心、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日本TAKARA、德国贺利氏等著名跨国公司;在研发外包方面,发起组建生命园研发外包联盟,包括协和洛奇临床检测中心、863实验动物基地、PPD保诺、丹麦CCBR临床和基础试验中心等12家企业,系统建设包括药物化学研发、药物安全研发、临床试验研发等外包服务技术平台;在医疗终端市场方面,北大国际医院在为生物医药研发产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临床和市场资源的同时,将大大改善首都北部地区的医疗条件;生物农业方面,国际种业巨头瑞士先正达和国内种业三强之一的奥瑞金成为园区的龙头企业;生物环保方面,引进了污水资源化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处于世界前三强的碧水源科技公司;北京市药品检验所的入园为园区专业化产业支撑要素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高端项目的引进,使园区聚集了以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博士、中国科学院贺福初院士、中国工程院程京院士、韩庚辰博士、王保平博士等领军人物和一批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队伍。
2006年10月,生命园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命科学园成为产业基地的研发核心区,初步形成了从源头创新到临床科研、从现代制造到终端用户的较为完整的生物技术产业链条和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成为具有国内顶尖水准的高端生物技术产业化研发资源最密集的专业园区。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员张燕友认为:“经过十年发展,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经发展成为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创新中心。”
将迎来爆发增长的黄金期
有专家预测,生物产业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主导产业,将以每3年增加5倍的速度发展。
从生物技术当前已经形成的产业领域可以看出,生物技术产业已基本形成了包括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工业生物技术产业等几个产业群。在生物医药领域,2009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金额增长7.0%,达到8370亿美元。在生物农业领域,1996-2007年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第一次达到6.9亿公顷,以67倍的速度空前增长。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全球工业生物技术发展
方兴未艾,已大规模应用于化学品生产。
虽然生物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尚属起步阶段,但近年来其发展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2009年,我国生物产业全年实现总产值110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5%以上,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所不多见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会议认为,必须抓住世界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生物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期。
国务院《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之后。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又明确提出要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具有战略意义的支柱产业。2009年11月,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调整振兴生物和医药产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配套措施及跨越式发展方案目前正在讨论阶段,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已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前十年的发展,为生命园打下了良好基础。后五年,乃至后十年,生命园将进入一个爆发性增长阶段,有专家预计,生物医药产业的爆发点是今后8-10年,这也与生命园对未来的预测大致吻合。
“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一个增长极的爆发阶段,生命园将紧紧抓住机遇,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郭利希望,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至少在北京市,生命园能够站到生物医药产业最高端的战略台阶上。”
生命园目前的产值约为20亿元,预计到“十二五”末,园区产值将达到200亿元,2020年,预计达到500亿。
要扎扎实实地完成这一增长和跨越,除了坚持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道路之外,郭利认为还要从两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强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力度,二是提升园区国际化水平。
“大家都知道搞研发对头,但往往搞不下去,其中很大原因就在于更关注GDP。”郭利认为,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过程比一般高新技术产业更加漫长,迅速产生效益不太现实,但又不能不重视产业化。特别是北京市,拥有国内一流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更适合搞研发,但又不能无视税收。
“需要有更好的政策来解决这一矛盾。”郭利建议,应在研发企业和地区之间达成一种类似于技术转让费的协议形式,既给不适合在本地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放行,又能在企业落户当地上税,还可以通过技术转让费,鼓励研发企业的积极性,从而使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研究工作能有一个基本的良性循环。
“必须要迈出这一步,否则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动力、研发动力将消失。”郭利说。
目前,生命园正在开展国际化合作基地的建设。国际化以“引进来”为主,先期主要引进在行业内具有国际化背景和丰富经验的中介机构,通过其成熟的国外网络,为未来生命园引入更多国际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做铺垫。因此在短期内,生命园国际企业业的入园数量将会有一个集中增长。
另外在生命园三期扩区的规划中,也特别规划出国际总部功能区,为国际大公司进驻预留一定的空间资源,希望更多的国际生物医药企业能在生命园迅速落地生根。
从国内外专业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成熟园区若达到自我平衡点,至少需要的空间范围是8-10平方公里,其中,2-3平方公里摘研发创新,3-4平方公里做产业化转移,1-2平方公里提供公共配套。由此来看,为实现园区未来的爆发式增长,生命园在发展空间上至少还面临着3-4平方公里的拓展需求。
2009年3月,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和中关村成立20周年的特殊时刻,中关村确定了新的战略定位,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部分,作为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命科学园提出,要打造成世界生物产业的创新中心,成为首都北部地区新的增长极,并为中国生物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于军谈到:“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园地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位于北京即将着力发展的北部核心地带,此次中关村发展集团成立,重组中关村各分园及专业园区,也把生命园纳入到中关村发展的大战略当中,因此,生命园将在中关村未来的发展中迎来更大的机遇,承担更重要的发展使命。生命园应当在物理空间、创新成果、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树东也对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在北京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战略中,昌平区处于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这一重点发展区域,迎来了大投入、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应当抓住机遇,努力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化学生物学专业培养目标
1、具备在化学及相关领域取得职业成功的科学和技术素养,有志趣和能力成功地进行研究生学习;
2、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成长为行业和社会中的骨干人才;
3、具有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化学生物学专业就业前景
总体来说,生物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专业适用面比较广泛,比如制药、医学、科研、以及一些化学相关行业。不过与专业完全对口的工作不多。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主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它将是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核心科学之一。
特别是基因组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后,正深入到后基因组学时代,通过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对基因、细胞、遗传、发育、进化和脑功能的探索正在形成一条主线,随之而来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将在生命科学中成为重要角色,而实现这一系列研究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人才,因此为此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化学生物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学生物学、化学、生命、医药、材料、化工、环保等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制药、新能源、医疗设备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制药/生物工程;
2 新能源;
3 医疗设备/器械;
4 教育/培训/院校;
5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6 医疗/护理/卫生;
7 检测,认证;
8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销售工程师、化验员、销售代表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销售工程师;
2 化验员;
3 销售代表;
4 研发工程师;
5 销售经理;
6 质检员;
7 实验员;
关键词:仿生机器人;仿生学;生命科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人类由鸟而发明了飞机,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极大的便利了人类的出行;这个仿生例子,由此我们将感叹生命科学和机械工程之间的的关系是妙不可言。
工业机器人的诞生,使机器人技术和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使人类的许多梦想变成了现实,用于军事作战、反恐防爆等领域。
生物体发展灵巧的运动机构和机敏的运动模式,这成为机器人发展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1960年,美国科学家观察研究,创立了仿生学。它是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通过学习、模仿、复制和再造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及控制机制,来改进现有的或创造新的机械、仪器、建筑和工艺过程。仿生学在机器人科学中的应用,推动了机器人的适应能力向非结构化、未知的环境方向发展。科学家们向生物学习,创造出了众多高性能的仿生机器人。
仿生机器人的研究是以机器人技术和仿生学的发展为基础,人类通过研究、学习、模仿来复制和再造某些生物特性和功能,制造出能够代替人类从事恶劣环境下工作的仿生机器人,对于仿生机器人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因此出现了功能、形状各异以及工作原理不同的仿生机器人,种类繁多。
仿生学是科学促进机械工程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人类由鸟而发明了飞机;由青蛙制成了电子蛙眼,如今已在生活中广泛使用;所以说生命科学和机械工程之间有着妙不可言的关系。生命科学促进机械工程的发展。仿生学也是科学促进机械工程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
说到苍蝇,大家都嗤之以鼻,觉得心中立刻涌出一股憎恶感,更不用说将它与处在科技前沿的宇宙飞船、火箭、潜艇等联系在一起,可事实就是如此,这些高科技机械装置的发展,苍蝇起了很大的作用。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利用这种原理,还可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有关气体色层分析仪的结构原理中。另外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个“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这种仪器已经应用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另外,机械工程的发展推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一方面,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些医疗、研究等方面的器械的出现,大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的提出,是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离不开显微镜的作用。17 世纪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出现了细胞学研究。这时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之诞生了组织学。光学显微镜的出现使医学的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由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只有数个微米,只能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而像病毒以及细胞的各种显微结构,如核结构、DNA 等大分子结构,光学显微镜就不能分辨了。20 世纪60 年代又出现了电子显微镜,使人们的视力达到能看到千分之一微米的微小个体,可以观察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由此可见,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都是光学、精密械、电子学等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还有在影像学诊断方面,20 世纪50 年代X 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今天, 由于CT、核磁共振等现代化医学工程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出现了飞跃,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这些说明影像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生物机械的发展密切相关……
再一方面,机械工程的发展也拓宽了生命科学研究的领域。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微观分子世界。潜水艇的出现,使人们能够进入深海中研究古老的生物,由此,发现了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例如在加勒比海产的一种属被囊动物中,发现含有强细胞毒作用的成分。这种成分对L1210白血病、P388淋巴白血病和B16黑色素瘤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除萜类化合物之外,还有从另一种褐藻中分离出邻醌化合物。它能与微管蛋白反应,从而抑制微管组合。从海绵中分离出的两种有细胞毒作用的新颖聚醚类化合物,对P388和L1210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海参纲动物中分离出的皂甙,从软体动物中分离出的多肽或蛋白质化合物(“蛤素”,“鲍灵Ⅲ”等)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抗白血病作用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只在陆地发现不了的,正是机械的发展,拓宽了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使人类能够进入深海,探索新领域,为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也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的仪器和装置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等领域,大大提高了生命科学的研究效率、丰富了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而促进了生命科学的飞跃发展。
仿生机器人的外形与所模仿的生物的相似性,也是仿生机器人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军事侦察和间谍任务中,如果仿生机器人的外形与所模仿的生物外形完全一致,将能更隐蔽地、更安全地完成任务。2l世纪人类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在仿生机器人领域中,研发多功能仿生机器人将弥补年轻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家庭服务和医疗等社会问题,并能开辟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目前,仿生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其所具有的高度灵活性和柔性已受到机器人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机器人作业环境的复杂化和未知化,人类必须向自然界学习,从自然界获取丰富多彩的实例以寻找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对自然界生物的学习、模仿、复制和再造,发现和发展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使机器人在功能和技术层次上不断提高。仿生机器人在军事领域,未知环境探测、抢险救援、娱乐和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性,已经成为2l世纪机器人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张铭,葛文杰,柏龙等. 星面探测仿生弹跳机器人设计、仿真及实验[J]. 机器人,2009年 第6期.
[2]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机器人中心主页.
我对患者进行长期观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研究饮用优质小分子水对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效果,看能否逆转和消除动脉粥样硬化,以真正治愈高血压和冠心病。
该发明器具上市13年来,已治愈大量患者的冠心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高(低)血压、高血脂和高黏血症及由此引起微循环障碍而形成的衰弱器官并发症。饮用2~5个月后血压逐渐平稳正常,保持120~130/70~80mmHg,脉压差为40mmHg左右的正常水平,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消退,血管恢复弹性,症状消除,血脂血黏度也正常,表明饮用后改善体内生物化学作用,m高密度脂蛋白从原来1.0左右提高至1.8~3.8。对已做或未做“搭桥”或“支架”冠心病患者,饮用3~5个月逐渐减轻至消除胸闷、房颤、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饮用1年左右心电图正常,经冠脉造影扫描无明显狭窄;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饮用半年至一年,停服降糖药,而血糖尿糖正常(详见)。
由于饮用优质小分子水全面地同时整体医疗心脑动脉粥样硬化、高(低)血压、高血脂和高黏血症及由此引起的微循环障碍而形成的衰弱器官并发症,包括2型糖尿病在内,实现多病同治,使人恢复动脉和心脏及全身器官健康。因为饮用后降血脂、血黏度好,改善微循环而修复衰弱器官,使前列腺增生、慢性咽喉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胆囊炎、多发胆囊息肉、慢性胰腺炎、膀胱炎、湿疹皮炎和2型糖尿病等不药而愈。并且由于胸腺和脾脏这两个免疫器官被修复和增强,使人提高了免疫力,平常不生病或少生病。因而,饮用优质小分子水整体理疗可真正治愈上述病症并修复衰弱器官,解决了对原发性高(低)血压、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无药治本的医学难题。但是,水不是药,水也不能归属于医疗技术范畴,而饮用优质小分子水后确实产生当前药物和手术不能起的宝贵作用,使人体的动脉和心脏恢复了健康。这是全世界医学家、药学家经过千年努力也未曾实现的理想,所以该成果既不能归于医,也不能归于药,而是归于生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