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力多元化

劳动力多元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力多元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力多元化

劳动力多元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经验和做法

我国是一个 “农业人口大国”,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农业用地的相对减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我们称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我国拥有约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非常庞大的队伍。因此,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合理的职业指导服务并促使其转移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关乎国计民生,意义深远。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看法,以作探讨。

一、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包括:1、开拓多渠道农业贸易,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2、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增加就业岗位;3、延长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4、推动乡镇企业实现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扩大乡镇企业的就业容量。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呈现出如下特征。

1、就地就近就业的规模不断扩大。2、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主要分布在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领域。3、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平均就业时间少于异地转移平均就业时间。4、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可主要划分为本村非农就业、本乡外村和本县外乡非农就业。

二、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方面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就业模式单一。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向“三农”的倾斜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大部分返乡农民选择就近就地就业。而在就业方式的选择中,过多地依赖乡镇企业,就业模式非常单一。

2、就业层次偏低。当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多为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强度偏大,收入水平偏低,就业层次偏低。

3、就业方向盲目。大多数农民对就业方向缺乏科学认知和判断,导致就近就地就业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

(二)原因分析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1、相关产业发展不足以及观念滞后,无法构建多元化就近就地就业模式。首先,随着改革持续深化和经济不断发展,全省劳动力逐步由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次,就地就近相关产业尤其是多样化服务业的发展严重落后,产生的就业岗位以及种类极其有限,很大程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充分就业和多元化选择就业。最后,农村劳动力观念陈旧,自身无法走出多元化、复合型就业道路。

2、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以及后期职业培训缺失,致使就业层次偏低。由于农村教育投入先天不足加上后期职业培训的缺失,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就业层次偏低。

三、做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经验和做法

做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要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存在的问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方案,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新观念,鼓励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就地就近就业

1、以政府实施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政策为契机,抓住本地各类企业的吸纳能力不断提升,就业岗位逐渐增多的大好机遇,鼓励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就业。2、积极鼓励和指导个人自主创业,积极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3、成立灵活就业基地,方便就地就近就业。与企业进行洽谈协商,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提供方便之门。

(二)建立培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培养实用技能人才

1、加强技能培训中心机构建设。包括着力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现有职业培训的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技能实训基地;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培训更多的实用技能人才。2、分类开展技能培训。对在岗农民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使其进一步提高技能等级;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培训。积极组织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

(三)加强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业指导人员队伍的建设,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获得针对性的专业指导

1、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并进行合理的人员配备,以弥补目前该类人员的严重不足。

2、严格要求专业指导人员工作态度。作为专业指导人员,应深入农村基层,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才能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获得针对性的专业指导。

3、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指导人员的就业工作能力,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学习机制,不断提升专业指导人员的就业知识面,提高就业指导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提供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服务,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整合网络、报纸等媒体资源,建立产业发展与劳动力需求相协调的就业信息平台,及时统计分析就业信息,提供必要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实行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的及时有效,从而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完善的社会就业服务管理保障。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政策向“三农”的倾斜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创新观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针对性职业指导,开拓农村广阔的就业门路,从根本上实现多渠道、多措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以佛山铁塔制造业为例

[2] 潘青.困境与出路―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和对策分析

劳动力多元化范文第2篇

在发展定位上,TVET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

本次大会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将TVET的发展置于人口、劳动力市场、科技进步、气候变化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背景下进行考量,把其作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使其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是对TVET发展的基本定位。从这一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把TVET发展置于更广泛的公共政策视野下,并把其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健康和社会福利、行业发展、科技及青年政策结合起来,从终身学习、创新性、可持续发展及人类幸福的视角谋划TVET发展。如大会工作文件对于2015年后TVET发展的预期中,重要一点就是,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环境问题及政治和社会变革提出的重大挑战,都意味着TVET政策和规划需要兼具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灵活性和可以应对突发事件的抵御能力,增强TVET对于新型发展方式的响应能力。

在发展理念上,将形成更加广阔的职业教育概念

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这一概念是于1999年在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此后就成为国际通用的职业教育概念。但是,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赋予更多的职能,本次大会工作报告及多位代表都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调整TVET的概念和范围,从一个更加广泛的角度理解职业教育。如UNESCO助理总干事唐虔指出,为进一步扩大TVET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对TVET的概念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理解,这包括多元化的目的、多元化的教育机构、多元化的背景和学习者等。这意味着,必须认识到正式、公共的TVET机构只是整个TVET体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在不同场所进行的技能开发实践。大会工作报告也指出,2015年后需要完善和扩大TVET的概念,以便在培养特定职业所需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关键能力,同时让人们普遍了解TVET包含在多种不同环境下进行的正规、非正规和不正式学习。

在发展目标上,从需求驱动走向积极促进社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自1999年以来,实现TVET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型,增强TVET对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响应力和适应性一直是世界各国TVET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从本次大会的观点看,人们对这一模式又提出了新的质疑,如雇主需求或劳动力市场需求导向本身存在很多误区,因为有很多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仅仅是临时的、零碎的,对于TVET体系发展会造成一定的误导。因此,未来TVET的发展不能仅仅把被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劳动力市场需求作为改革发展目标,而要积极探寻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主动促进社会改革创新,支持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社会。如有代表提出,TVET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仅仅注重应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的即时需求,而不关注通过为工人提供创新性技能为经济社会的突破性发展作出贡献,可持续发展议程日益紧迫,需要使TVET以自己的方式更加系统地应对社会、文化和环境问题,增强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劳动力多元化范文第3篇

摘要:人力资源开发涉及人力资本的投资与人才的使用。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化就是要探讨人力资本多元化投资的渠道与流动开放的人才使用机制。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化要倡导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确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原则,确保劳动力市场主体的产权。人才流动使用的社会化应树立双赢的市场竞争观念,允许和鼓励人才依法有序地流动,保护人才在流动中可能丧失的权益。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投资利用机制

人类发展的历史越来越来清楚地表明,对未来经济起决定作用的将不再是物质资本的丰脊而是人力资源存量的多少及其效用的发挥。人力资源开发涉及人力资本的投资与人才的使用。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化就是要探讨人力资本多元化投资的渠道与流动开放的人才使用机制。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化

开发人力资源需要投资,任何投资都要讲回报,这就涉及人力资本的投资问题。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化要倡导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确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原则,确保劳动力市场主体的产权。

1.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元化

“人力资本”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由1979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提出。他指出,“人们获得的有用的技能和知识是一种资本形态,这种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慎重投资的结果,这种结果同其它人力投资结合一起,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这种新型资本比特定的旧式资本更有效,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主要是一项投资活动,是一种创造资本的方法……国民收入增长中很大一部分,指现实经济增长中实际增长率大大高于总投入增长的那一部分,可以归根于这种资本的形成。”

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皱至庄教授等人的实证分析,中国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在城镇及农村分别为3.29%和4.12%,总体教育收益率为3.34%,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教育收益率分别为2.78%和4.46%,远远低于台湾地区的8.4%和16.1%。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是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的关键环节。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仅仅靠国家行不行?不行。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就必须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由政府主体向投资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方向转变。既要保证政府投资持续增加,又要更多地吸引企业和个人的投入。而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基础、以个人和企业投资为主体,各有重点、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投资体系,是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政府对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公共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政府参与投资可以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个人或企业的投资成本和风险。同时,由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有较强的外部性,从而个人和企业的投资行为同公共需求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往往造成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的状况,缺少政府投资时,人们对人力资本投资数量达不到社会所需的最佳状态。发挥政府投资人力资本的基础作用,是调动个人和企业扩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政府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创造整个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条件,弥补个人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引导和规范个人和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

调动个人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机制,使个人和企业投资能够得到收益。(1)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使个人或企业的知识创新、科技发明、新产品开发所带来的效益归企业和个人所有,防止不投资但通过非法手段受益的情况出现。(2)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通过风险基金来鼓励风险投资。只有在人力资本与高科技投资收益社会化的基础上实现风险社会化,才能调动社会力量来发展人力资本与高科技投资。(3)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创新来鼓励个人与企业扩大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入股、管理者和科技人员股票期权制等,是一些地区已经出现的有益的尝试。

2.明晰劳动力市场主体的产权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指劳动力的供需双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只有劳动者拥有对自身劳动力的产权和用人单位拥有作为法人主体的法人财产权,才能使劳动者真正享有自主择业权和用人单位用人自,从而保证劳动力交易双方能够真正按照市场规则达成公平交易。

明晰双方的产权,涉及人力资本产权的归属问题。人力资本产权是关于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等一组权利的总和。资本的所有权归投资者所有,并且凭资本的所有权获得资本的收益权。人力资本的投资者常常是多元的,人力资本承载者往往要与其他人力资本投资者瓜分人力资本所有权。如果人力资本的所有权界定不清,就会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的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行使,也会影响到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因此,应正确界定人力资本各投资主体的产权,兼顾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的合理机制。以契约作为主要形式,利用“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以投资数额和服务年限等为基本依据,以此来界定人力资本产权。从而,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环境,避免“挖墙角”式的不正当人才竞争。

3.市场化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无论实物形态的资本还是科学进步都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只有人获得的能力才是生产力提高的至关重要的源泉。人类对自身的投资在不断地增长,但按照传统的经济观点看,这属于社会消费的范畴,而只有把这些开支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中的许多疑难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这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现有的教育体制,确立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观念以及相应的对策。

今后不应再把我国的教育培训等看作是一种消费社会资源的事业,而要把它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特殊的产业。这一特殊产业的任务和作用,就是充分开发我国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本,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要素。

多年来,我们在强调教育培训,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时,往往从宣传鼓动角度下功夫多,从经济体制和经济利益关系上出新思路与新措施少。落实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推动人力资本积累,不仅要靠思想动员,更要靠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人力资源投资主体的产权界定与收益分配的合理化,只有在市场化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运作秩序不规范的问题,是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政府在制定市场规则、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以及财政、税收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化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等因素。要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逐步提高,真实反映人力资本的收益高于物质资本收益的客观关系。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利用市场机制,而市场的培育发展以及市场秩序的建立和市场功能的发挥,则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协调引导。要把这两方面的功能有效地运用起来,以迎接我们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二、人才流动使用的社会化

我国目前劳动力流动存在不少制度障碍。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更换工作的频率也越来越快,而新

工作主要是靠“托人”找到的。与老一辈人相比,中国的年轻人正在越来越快地变换着职业,平均5年换一次工作。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一个人才流动率非常低的国家,其平均每一个就业者换工作的次数达到了将近4次。我国城镇就业人口的流动频率只有2.3次,这表明每个劳动力平均流动的次数还不多。调查还显示,靠“政府安置”实现就业的比例在明显下降,但与此同时,通过正规“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来获得工作的比例也并不很高。通过个人的关系网络,也就是“托人”来实现就业的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这表明,培育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在我国已很紧迫。为适应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所带来的就业形势改善的需要,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我们应树立双赢的市场竞争观念,允许和鼓励人才依法有序地流动,保护人才在流动中可能丧失的权益。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大市场,是人才市场发展的方向,也是人才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

1.清除体制障碍,推进劳动力结构性转移

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不能忽视占全国总人口70%的农村人力资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需要认真解决的大问题。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5亿,占社会劳动总量的74%左右,抽样显示,当前农村每个劳动力每年的劳动时间不超过100天,其中约有40%的农民存在隐性失业。因此,应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进行改革,逐步给进城农民在就业、生活等方面以“市民待遇”。即使考虑城镇就业压力而不得不进行就业调控,也只能利用市场机制而非行政性手段及歧视性政策。

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也应尽快通过制度创新加以排除。具体途径,一是要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尽快覆盖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大力规范非国有部门在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及劳动报酬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劳动者的权益,解除国有部门劳动力向非国有部门转移的后顾之忧。二是要对国有部门职工过去的劳动贡献实施合理补偿。近年来不少地方和企业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应尽快总结经验教训,出台统一的补偿办法。

不同行业间的就业结构矛盾,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是难以解决的,必须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作用,强化信息、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基本就业信息、政策指导等应由各级政府无偿提供服务;职业介绍与培训服务等,可考虑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以现有的社团组织和有关事业单位为基础,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培育非营利性的职业介绍及培训体系。

2.人才柔性流动将成为主要方式

所谓人才“柔性流动”,是由过去人才流动中重视工作调动、户口迁入、档案调进及举家迁移等方式,转变为以人、知识、创新成果等为核心,寻求合作,注重知识与技术成果转化的流动形式,谋求科技创新尽快商品化及人才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人才流动速度加快,频率增高,创新效益更利于充分发挥。例如上海为适应人才“柔性流动”特点,推出办理工作寄住证、暂住证等新举措,吸引国外留学人才、短期来华国外专家,在上海进行科技成果合作。人才“柔性流动”愈来愈被科技界与企业界所认同。而吸引和留住“柔性流动”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社会大环境外,企业还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机制,建立技术创新项目与产品效益激励、鼓励科技进入企业产权、改善软硬件条件和协同创新运行等制度,以求人才“柔性流动”产生蓄水池效应,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从生产、管理的柔性化到人才流动的柔性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某种象征。柔性流动是人才政策的一种创举,它突破了传统的户籍管理、国籍问题等种种政策难点,使人才资源得以更合理的配置。

3.市场配置是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前提条件

现代经济的开放性和劳动分工的细化决定了劳动更换、职能变动的必然性和人力资源的全面流动性,完整的市场系统不能缺少劳动力市场,因此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力资源实现自由流动和合理组合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市场配置机制的作用下,企业拥有用人自,才能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调剂和使用劳动力,实现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也只有在市场配置机制作用下,劳动者拥有自主择业权,才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志愿、专业、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获得满意报酬的就业岗位,充分激发劳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最佳组合。人才富于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选用人才。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的社会化程度,就必须打破户籍、单位、行政区域的传统障碍,在全国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用人与择业完全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调节。在这种竞争机制下,就业者时刻面临生存压力,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积极进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建立健全人才流动的法制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就业将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由劳资双方谈判决定。因此,劳资关系和劳工利益保护将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争议的内容,将由主要表现为劳动安全、工薪保障、社会保险金的缴付等,向因专门人才流动而引起的知识产权、商业技术秘密、客户资源的流失、劳动合同的履行、人才培训费用的支付、社会保障金的转移等转变。目前我国用来规范劳动力市场和调节处理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不仅数量上不足,而且相关内容也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一些领域,如国有部门工资分配等方面,计划色彩仍然很浓;符合市场体制要求,涉及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及仲裁的法律法规不规范、不完善,与国际惯例有较大差距;同时,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或不公平执法等问题也相当突出。

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必须尽快由直接实施就业安置和就业管理转向依法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劳资关系进行规范、协调和监督。一是要全面转变观念,明确角色定位;二是要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填补有关法律空白,尽快调整修正不符合国际惯例或不符合新形势要求的法规。三是要在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素质的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改进监管方式、方法。在劳动力市场管理上我们必须要尽力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劳动监察管理必须按照国际惯例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监管,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参考文献:

劳动力多元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反腐倡廉 主要内容 启示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城镇作为县域经济的载体,具有强大的经济扩散的功能。

(1)小城镇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有8亿人生活在农村,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土地有限,人地矛盾突出,同时也说明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1978~1998年,小城镇镇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已经由5.5%上升到13.6%;小城镇镇区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已经有30.7%上升到44.7%。到1999年,小城镇吸纳的劳动力已达8000玩人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1997-2000年对全国6.6万农户的抽样调查,1999年在跨省流动的劳动中,进入小城镇的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997年为26.3%,1999年、2000年分别提高到30.9%和31.21%。我国目前仍然有2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中城市自身的就业形势已经十分紧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而小城镇由于离农村近,农民如果在就近的城镇进行转移,可以节约大量交通成本,加之小城镇的消费较大中城市偏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是解决就业实现收入多元化的最佳途径。而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技能、素质方面水平偏低,他们主要从事的是乡镇企业的基本工作,同时,对第三产业的就业也有巨大的潜力。

(2)小城镇是推进县域城镇化的现实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基数大, 长的过程,同时兼有多元化的特征。与特定区域的发展阶段、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区位优势、人口规模、市场潜力、资源状况相对应,城镇无论大小都在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大型或中型城市聚集了国家主要的经济社会资源,是国际竞争的主要参与者,主导着国民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和多层次性决定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必定会经历一个漫而小城镇作为从农村发展而来的城市体系中的最基本单元,交通较农村地域方便,同时具备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是链接大城市和农村的桥梁。

虽然我国一直强调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县制特大城市的发展。但是由于大中城市的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更加成熟,更有效率,大中城市的发展往往非常迅速且一帆风顺,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城镇化建设中应该突出大中城市而忽略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才是由点及面的深层次覆盖,因此不能否定小城镇发展的现实意义和独特作用。从现实的角度看,社会经济活动不可能全部集中在打中城市,因为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层次不同以及区域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大部分人不可能进入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这就说明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虽然小城镇在社会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来说并不是城市化的最优形式,但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却最具有配套性和可操作性。由于小城镇连接着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这种特殊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推动城市化最为现实的途径,同时也是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最相匹配的城市化形式。同时,小城镇的迅速崛起于大中城市的发展并不矛盾,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一部分小城镇必然会逐步发展成大中型城市,也就是说,小城镇是大中城市发展的起点。

(3)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就业机会。我国县域经济的现状是:第一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并且农业资源的优势并没有通过第二、三产业体现出来转化为经济优势。结构调整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产业结构不清晰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化、市场化和县域城镇化的水平较低。现阶段,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提升县域城镇化、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唯有抓住这个关键环节,县域经济才可能顺利地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

城镇化进程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脱离农业进入小城镇,这影响了农村家庭的劳动力构成和耕地配置问题,这种变化不但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间接影响到农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的普及、等,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乡镇企业逐步向小城镇集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了企业间的互助与合作,是企业获得了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的效应,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有助于特色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推动分工合作的同时,减少了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费用。同时,小城镇的发展改变了农村居民分散居住的情况,打破了农村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利于扩大第三产业的需求,增加城镇的劳动力供给。

(4)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拉动内需,开拓农村市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出口和内需“三驾马车”,而从世界经济的波动来看,经济稳定发展最重要的是靠内需。我国80%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域,由于居住分散,收入水平有限,消费观念滞后以及半自给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对商品的需求较低,极大阻碍了农村市场的开拓。而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使农民聚集到城镇,离开了原来的土地和过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能够极大地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力拉动内需。

小城镇建设使农民摆脱了土地,收入实现多元化,收入水平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由于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减少了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客观上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人均土地,有利于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最开拓农村市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劳动力多元化范文第5篇

一是厘清农业专业的内涵,促进农业职业教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当下的农业已不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不均,还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期。因此,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新增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但这绝不意味着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培训(有时甚至传统农业方面的职业培训都缺位),而是在此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培训,要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为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的现代农民。

二是打通农业职业教育内部的壁垒,促进农业职业教育机构由“单一性”向“多元化”教育功能的融合。农业职业教育同样也有“学历型”教育与“非学历型”教育之分。承担前者重任的是高、中等农业职业院校,后者则是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二者“泾渭分明”,造成了资源不能互补与共享的弊端。因此,应该大力整合二者已有办学资源,促进两类资源要素的相互渗透并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构建以高、中等农业职业院校为龙头、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依托的农业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实现“学历型”与“非学历型”农业职业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充分发挥整合后的“多元化”教育功能的融合。

三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促进农村建设由“城镇化”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既要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非农业类的专业技能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同时也必须适度开设学历型的农业职业教育专业,以便培养一批新型农民,通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本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缩小城市“市民”和农村“农民”之间的差距,使城乡居民成为共同享受同等权益的社会“公民”。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