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生产力 矛盾 劳动时间的稀缺性
需求的无限性 节约
一、学角度的生产力内部矛盾新思考 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解决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其表明了生产本身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属于不同的范畴,并且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即得力量,是由客观的物质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马克思原理,一个有机整体必定有其内部矛盾,或者更严格的说生产力也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其在发展中不是一个因变量——一个靠外力推动的机械物,而是一个自变量,是有以其内部矛盾为动力的组织系统,那么生产力内部矛盾又是什么呢?生产力发展的内在之一——“ 人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双向循环与动态平衡”。其中人是双向循环的起点,是生产力系统的中心。就生产力本身来说,人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因素,其在生产过程中既是物质资料生产的设计者和控制者,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承担者和实现者,没有人就不会有劳动资料,自然环境就无法构成劳动对象的总和,也就不会存在人类社会和生产力,也正因此,马克思把劳动者称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列宁则称之为“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求和主导力量,是生产力内部矛盾的焦点和窗口。有学者指出“生产发展的起点和终点[相对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1)事实也正如此,和生产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力是一种即得的、作为前人实践结果而存在的社会力量,是人们从事现实的生产实践以及由生产实践所决定的其他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们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力出发才能创造出新的更高的生产力。因此,对于每一代人,生产力的起点都是即定的,即定的生产力当然无法满足人无限的需求,由于人的物质需要得以满足的源头是自然,这就导致界认为生产力的内部根本矛盾是人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不能完全满足人的矛盾。但从经济学角度看,一方面自然在生产力的构成中本身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不起支配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能源并没有枯竭,甚至新资源不断的被发现。社会经济总体上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壮大的经济对资源需求不断增大,但只导致了供需的暂时失衡,由资源永久性枯竭而使某种生产终止的现象始终没有出现过。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在社会生产中单个生产者并不关心资源的稀缺,只有当供不应求时,他们必须多付出劳动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才使他们感受深刻。因此从生产角度看并非自然不能满足人,而是人自身的生产不能满足人自身的需求或无限发展的需求,这就出现了在一定历史阶段无限的需求同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有限的供给之间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总是存在的,因为对于每一代人来说生产力总是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排除本身原有欲望的不能完全满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化发展,消费的需求本身也是不断升级的。再进一步想,如果人不受生命周期的限制,他的生产时间就是无限的。拥有无限的生产时间,即使是在既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劳动者也不用担心想要得到的东西得不到满足,(其中最重要的是如果生产力不发展,劳动对象不扩大,消费的欲望或需求就不会发展。需求就会失去了他的无限性。需求失去了无限性,需求的满足就不在遥远。生产力也就会失去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会停歇不前,或者可以这样说,正是受到劳动时间的有限性的客观胁迫,人们才会担心现有需求的不能满足。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生产力得到了客观发展,劳动对象得以现实扩大,消费需求才得到发展。劳动时间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又得以突出。)那么人就无须提高生产力,生产力少了劳动者的能动作用也就自然得不到发展。但幸运的是作为生产主体的人,客观上是受生命的有限性和劳动时间的稀缺性制约的。因此,对于每一个劳动者来说,生产的时间都是稀缺的。但同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消费的需求又总是无限的,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稀缺的生产时间同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二、 时间角度的生产力基本矛盾的具体首先,从自然的角度看,时间是运动的最普遍、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它普遍必然的内化于一切物质形态的具体运动过程中,是构成一切物质形态之间普遍联系的纽带。时间使物质的运动获得最普遍表现方式。而人是物质的类分子,其运动本身也不能脱离时间而存在。因而,说时间是人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前提就不言自明了。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时间是人通达自然的唯一路径,是劳动得以存在并实现的必要前提,劳动无法离开时间独立存在。时间又属于物质范畴,对于人来说它既是一种自然资源,又是人凭借自身存在前提转化成的内在资源。时间双重性决定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时间作为自然资源本身有它的无限性,但由于介入劳动后,被内化成劳动者自身的资源,时间就取得了稀缺性。尽管我们不可否认它这种资源也是稀缺的,但除了时间外其他任何资源都可能找到替代品。因此对于劳动者和生产来说真正稀缺的只有——劳动生产力的动时间。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史就是分工的发展史。分工是生产力发展或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要前提。在行业之间的分工时期,每个工人都有专门固定的工作,由于工人长时间的从事一种专门性的简单工作,就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过渡到了行业内部的分工,此时工人长时间的从事一种专门性的简单局部操作,局部劳动的逐步完善,节省劳动时间的经验也得到逐步积累。并且由于局部工人整天连续不断的从事同一操作,不必调动劳动位置和切换劳动工具,这就缩小了劳动的间隙节省了劳动的非生产性时间的耗费,就达到了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的目的。再有,专门从事某一种固定的工作,由于经验的长期积累,有利于劳动工具的简化、改进、多样化。而工具的简化、改进、多样化又是创造机器或机器革新的物质条件之一,也是在生产中节约或进一步节约劳动时间的前提之一,当然这一切的提升都要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分工又恰恰是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一个必要前提。总之无论从分工的哪一个角度看,分工的存在都是一种和分工以前或细化以前相比较的以节约劳动时间为“自因”的存在形式,换句话说分工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解决劳动时间对于劳动主体的稀缺性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并且我们将看到一切围绕生产与消费展开的生产和非生产活动都是为了在一定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使用价值,以达到调和需求无限性和劳动时间的稀却性这一矛盾的效果。
分工的直接,必然结果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再降低单个产品价值的同时也是解决劳动时间的稀缺性问题,例如,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前生产一件上衣需要2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后就只需一小时,那么节约下的一小时可以用于进行满足它种商品需求的生产,这样在同样有限的时间里需求的多样性就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满足。第三,从另一个角度看,交换既是分工的必然结果又是解决劳动时间稀缺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将“W----G`”的是否实现形象的比喻为“惊险跳跃”。现在我们进一步将这种“惊险跳跃”返回到物物交换,就能发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关于论述一头海狸等于2头鹿的交换的不完全性。捕一头海狸和2头鹿的劳动量是否相等,在抽象的情况下不同的劳动者之间是无法比较的,但如果以自身作比较就是可行的,对于捕海狸者来说,经验应该告诉他,他捕一头海狸的时间绝对捕不了2头鹿,否则他就会自己去捕鹿。而不是选择通过交换来获得鹿。因为,如果捕海狸者捕一头海狸的时间可以捕两头鹿,再加上交换所需的劳动量或机会劳动量,捕海狸者就可以在捕一头海狸的时间捕两头以上的鹿。那么按亚当.斯密的逻辑“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花费的代价比在家里小时,就永远不会有人想在家里生产。”交换就是不能忍受的。对于捕鹿者亦是如此。所以,一头海狸等于两头鹿必然包含了对于捕海狸者和捕鹿者的劳动量或劳动时间的双向节约,节约的效果是他们都在生产力允许的范围内花了最少的劳动量或劳动时间而得到了最多的消费品,从而缓和了劳动时间稀缺性和需求无限性的矛盾。第四,作为消费实现的最后一个环节——分配也必然到劳动时间的节约。“大锅饭”、“乌托邦”都从反面说明了这个事实,当分配不合理时,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生产力得不到发挥,交换无法实现,劳动时间无法得到节约,消费及消费的多样性和无限性就得不到必要的满足,需求的无限性和劳动时间的稀缺性的矛盾就得不到调和,生产将萎缩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内。当按劳分配得以实现,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鼓舞时,需求无限性和劳动时间的稀缺性的矛盾得到调和,生产力就得以发展。第五,从某种角度看消费本身也是围绕劳动时间的节约展开的。在生产领域,生产效率越高,即越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生产出最多的产品的机器越受到欢迎。由于这是一个现象本身的表象,我在这里就不在儡述。在非生产领域越能使人迅速恢复身心的服务或产品越受欢迎,恢复身心是为了再次投入工作的效率本身。这么一来效用价值论就构建出了劳动价值的基础。例如明星自身并不创造价值,但由于其存在通过存在的部分现象缓解了直接和间接创造价值的群体的疲劳,使之愉悦,恢复从而以全新的形态投入再生产,以求达到恢复或提升效率本身。如此以来明星就取得了间接创造价值的间接性。这一间接性主要体现在对于劳动者劳动效率的恢复或提高上,以通达到劳动时间得以节约的或然。从而解决劳动时间的稀缺性问题。当社会交换得以普遍实现时这种或然就转化为必然可靠的存在。因而他参与分配就取得了绝对的前提——他节约了或变相增加了创造价值的时间,这种节约的时间在市场的参与下合理地赋予了明星分配的权利,由于基数的庞大,节约的劳动总时间合理划分给他的那部分就能代表一个较大的劳动量,因此也正因此在市场的参与下明星获得了较高的收入。
第六,管理之所以成为生产的核心之一,是因为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起着使劳动生产的各部分(特别是劳动者的劳动)有机合理排序以达到超越个体劳动的效果,从而调和生产劳动时间的稀缺性和需求无限性的矛盾。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自然角度还是生产角度,劳动时间都是稀缺的。并且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无不是围绕着劳动时间的稀缺性和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展开,这一矛盾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展的核心基础和动力源泉。三、生产力内部要素的辨证关系。
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动态系统,它包括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和技术要素的总和。其基本要素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在这三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因而首先我们将从劳动者这里出发,论证三要素在生产力基本矛盾的作用下是怎样构成一个双向循环的动态平衡系统的。
首先,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前提、动力、核心其本身就是主客观的统一体,也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就被赋予了主客观的双重性。一方面,在需求无限性的作用下,劳动者主观要求劳动对象扩大,以满足需求的无限性;劳动对象要扩大又要求工具得到革新,工具要革新又必然要求劳动者素质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又要求劳动对象扩大。这样,生产力的三要素在需求无限性的作用下构成了第一个循环的平衡系统,另一方面,在劳动时间稀缺性的作用下,劳动者要求生产工具首先要革新,生产工具革新又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扩大,扩大的劳动对象又诱使需求的层次提高。从而为构成人与互动的第二个动态循环系统。
其次,劳动资料(这里主要讨论作为主干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变化的起点,生产工具改进或革新的结果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为了明了起见我们假设生产工具革新后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此时,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在客观要求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一方面,虽然个人和社会的总需求是无限的,但就某一种具体产品而言,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却是有限的。我们假设现在社会对鞋子的总需求是100双,需要10个人来生产。而当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后,5个人的生产就能满足社会对鞋子的总需求,因而另外5个人客观上就必须被分离出来,形成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就从客观上要求劳动对象得以扩大,以此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这一过程也使需求的无限性被缓和成为可能。当被溢出的劳动者从事它种商品的生产时,劳动时间的稀缺性和需求无限性的矛盾都得到部分解决。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在经历一次革新后必然会导致大批工人失业。例如,如果的农业生产领域在短时间内劳动生产率就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必然会溢出大批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剩余劳动力的解决和劳动对象扩大本身又要求劳动者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以此来开发人类潜在的需求,当潜在需求被激活时,劳动时间的稀缺性和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再次回到起点。
再者,劳动对象作为生产中的被动者在生产中也不是单纯的处于被动地位。劳动对象的扩大一方面要求生产工具的进一步细化,而工具的细化本身又是生产工具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前提,因为任何复杂的工具都是简单工具的再组合。另一方面,劳动对象的扩大是劳动者的需求意识形态得到发展,从而劳动者就会对生产有一个更高的要求。
总之,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以生产力的三要素为主要的作用下形成的双向循环和动态平衡过程,而这一动态过程的原动力就是对于劳动者而言的生产时间的稀缺性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注释: (1)刘强.生产力内部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反思.求索2004.4
【关键词】信息 信息商品成本 成本模型
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共同构成现代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信息商品作为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其成本如何核算不仅关系到信息商品价格的合理确定,而且对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信息、信息商品及信息商品的成本
1、信息的定义。从信息的外在表现形式看,信息是信号、数据、资料、情报、消息、新闻、知识等的总称;从信息反映的内容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形式;从信息的作用看,申农在1948年写的《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指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从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看,维纳在1984年写的《控制论――动物与机器中的通信与控制问题》中提出“信息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从信息的发送、传输、接收的统一看,信息是信源、信道、信宿之间联系过程中生成的东西。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信息广为接受的观点是:信息是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
2、信息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1)信息要具有使用价值。申农认为: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这充分道出了信息的有用性――可以消除人们认识中的不确定性。不同的信息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比如:决策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娱乐信息可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知识信息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信息生产者的具体劳动创造的,这些具体劳动生产出的信息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2)信息要具有价值。信息在生产、采集、传递、存储、加工以及利用过程中凝结了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3)信息要具有稀缺性。信息作为商品不仅要对人有用,而且还要相对稀缺。比如:空气是人们所必需的,它具有有用性的特点,但空气并不稀缺,因此不能用于交换,不能成为商品。信息也是一样,如果人人都拥有同样的信息,那么它就不能用于交换,只有当一部分人拥有能够满足另一部分人需要的信息,也就是信息对另一部分人具有稀缺性,信息才能成为商品。(4)信息具有私有产权。信息的不可剥夺性和独占性使信息商品的交换成为可能。市场中,由于一些参加者总能够获得某些其他市场参加者没有或目前还没有获得的私人信息,于是他们可以对该信息采取垄断或独占行动,即通过私人信息形式使信息充分表现出其个人私有权特征。另一方面,以信息商品为基础的信息经济逐渐将信息的公有转变为私有,信息在这种转变中通过商品交换给个人带来私人收益,也将以往社会中被认为无用的东西转变为有用的资源。
3、信息商品成本概念的提出。我国学术界对成本概念的观点主要有“劳动耗费论”和“资金耗费论”之争。“劳动耗费论”认为成本包括物化劳动转移价值(C)以及必要活劳动创造价值(V),这种观点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学说出发,长期以来为经济理论界普遍接受。其不足是没有明确划分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界限,个别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界限。“资金耗费论”弥补了这一不足,它认为“成本是生产一种产品所需全部费用” 。这一定义使得成本能够更好被量化,从抽象走向具体。但它混淆了成本和费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严格区分生产性资金耗费和非生产性资金耗费。在我国,大部分经济学学者认为成本是商品价值构成中的C和V之和。
关于信息商品的成本,张远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一书中定义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的信息材料、消耗了的物质材料、投入了的劳动量就构成了信息商品的生产成本。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信息商品的成本是信息产品生产和获取过程中物质材料、信息材料和活劳动消耗的费用。
二、信息商品成本的构成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生产领域信息商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
图1信息商品成本的构成
1、物质材料消耗费用。由于大部分信息商品必须以物质为载体,信息商品生产也必须有相应的建筑,必须使用仪器和设备等,所以信息商品生产离不开物质材料和能源的支撑。信息商品生产成本中的物质材料消耗费用包括生产信息商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如纸张、油墨、色带、磁盘等)费用、燃料动力费用和各项固定资产(如房屋、计算机、通讯设备、印刷设备、试验设备等)费用。
2、信息材料消耗费用。信息商品生产实际上是对信息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为了生产信息商品,信息商品生产者必须花钱购买信息资料和搜集信息。用于搜集信息和购买信息资料的费用就是信息商品生产中的信息材料消耗费用。这类费用包括:(1)购买信息资料和信息的费用,如购买图书、报刊资料、文献数据库、内部信息资料、专利信息等的费用;(2)信息调研费用,如围绕信息商品开发和生产进行实地调查和考察的差旅费和咨询费等;(3)通讯费用,即在信息商品生产过程中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电话费、传真费、网络使用费、联机检索费等;(4)信息材料时效损失费用,即信息商品生产者掌握的信息材料因时效问题而损失的费用。
3、劳动力消耗费用。信息商品生产需要花费信息人员的劳动,用于补偿信息商品生产人员及其辅助人员的劳动力消耗的费用也是信息商品成本构成的主要部分。这类费用包括参与信息商品生产的各类人员的工资,信息商品生产企业所发放的各种奖金、津贴和补贴,信息生产人员的教育培训费用等。
4、其他费用。包括银行贷款利息、管理费用和废品损失费用等。
三、构建信息商品生产成本核算模型
根据马克思关于成本价格理论观点,我们可以建立信息商品生产成本模型为:W=+C3 。
C1――物质材料消耗费用。其中原材料和燃料动力消耗费用可一次性计入生产成本中,而固定资产并非一次性消耗,其费用通过折旧的方式进入信息商品的生产成本。
C2――信息材料消耗费用。由于信息材料是非消耗品,不会在一次使用中消耗掉,因此其费用可采取折旧的形式计入成本。与固定资产折旧不同的是:信息材料费用折旧系数并不固定,而是根据材料使用次数进行相应折旧,折旧系数随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K1V――劳动力消耗费用。在确定一般商品劳动力消耗费用(V)时,我们通常以简单劳动时间为计量基础。而信息商品生产是一种高智能和高创造性、探索性的复杂劳动,它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远高于简单劳动所创造价值。因而在确定信息商品劳动力消耗费用时,必须将复杂劳动时间转化为简单劳动时间,式中K1即表示信息商品开发研制复杂性系数。
K2――开发研制风险系数。信息商品区别于一般商品的重要特点是它在开发研制中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某一科研项目的失败很可能导致信息生产方式的利润丧失殆尽,影响信息研究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因而,存在一个风险系数的问题。一般来讲,信息商品开发研制越复杂,其风险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因此,K1与K2成正比例关系。
C3――其他费用。在信息商品生产过程中,有时因资金不足需向银行贷款或向其他部门和个人借款,借贷款须付利息。信息商品生产部门还需要支付管理费用或向有关部门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利息和管理费用等都是信息商品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美]肯尼思・阿罗,何宝玉译:信息经济学[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一、目标生成原理
目标生成原理是指管理者对资源的理解越是清晰深刻,所定目标可行性越大。目标依据资源,计划离不开目标,组织设计围绕计划铺陈,领导显现资源配置实质,控制是现实与计划比对的信息,信息处理实现目标或调整计划。社会从农牧手工业分类到大机器生产分工,及至现代科技出现随着资源改变而改变。
目标生成有赖资源,并形成战略体系。管理者面临的问题不是任务苛求,而是任务条件——资源。目标生成阶段对资源分析立足现实和未来资源总量,目标分解,形成发展战略,出台保证计划实施的人事、物料、工具、空间、资金、周期等管理细节。
二、有效配置原理
有效配置原理是指管理者对资源配置越是合理,组织效率越大。人类活动导致资源耗费,单一资源有限,需要有效配置资源。资源投入不足,增加投入将提升产出,继续投入会有临界点,超过临界点再投入,产出变化趋于零。
文化和技术建设从精神和物质上为管理提供平台,资源配置在平台上演绎。管理者一方面致力成员形成共同价值观,如员工手册、绩效辅导、岗位责任、工艺文件等,同时也致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如劳动竞赛、业务练兵、小改小革、新品研发、员工多能制等。人是第一要素,人的解放贯穿资源配置全过程。
三、稀缺高值原理
稀缺资源是指那些必要性极强、来源渠道极为有限、获取方法极为困难、生成周期极为漫长、本身具有单向性的资源。稀缺高值原理是指资源越是稀缺其所带来的附加值越大、组织发展速度越快。
先进管理和技术思想、优秀个人技能和素质、超前生产工具和方法支撑的共同价值观是稀缺的。物力资源难以短时形成,难以储备、再生和加工致使其稀缺,如石油、矿产品、电能等。物力资源提取、加工、制作难度决定物力资源稀缺程度。财力体现资本稀缺性不在货币本身,而在货币运动规律决定的流通意义。货币只是符号,信用、赊销、以物易物、来料加工等都是其表现形式。时间是单向性资源,针对个人或组织其有限。时间是凝结在劳动成果中的资本和劳动力。信息之于组织发展是稀缺的,为组织发展提升价值。
四、再生替代原理
资源再生替代是指同一资源在化学性质不变前提下再生或改变其化学性质,在物理性质不变前提下替代的理念。其是人类社会对资源耗费有价值活动,是人类与自然有机统一,并通过主观能动性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动力。再生替代原理是指管理者越是注重资源再生替代,组织生命力越强,社会发展越快。
人的再生和组织对人力资源不断发掘、培训延续了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生产工具发展将人类从繁重体力和有害劳动中解放出来。阶段性的科学、技术、工艺、成本等条件困扰资源替代,但管理者基于再生替代原理保证组织效率。财力资源再生替代是投入、产出的一般规律,资本转变为利润、劳动力转变为工资、土地转变为地租、金融票据、股票债券等是其现象。时间替代可以通过生产工具、优化工艺、轮班制等实现。信息获取、采集好处理方法可以再生替代;其提供发展机会和缩小目标误差,法律、制度、标准和市场等属于这一范畴,恒定组织发展速度和方向。
五、互换互补原理
互换互补原理是指管理者对管理要素互换互补越是熟悉,组织发展适时能力越强。资源统一于货币,量化发展水平。这个原理揭示组织在单一资源有限性中有效使用个别资源的一般规律,单一资源节省量不影响资源耗费总量。
沉重的土地代价
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土地的地位似乎一直在下降。18世纪的法国学者认为,土地是财富的根本保障。亚当・斯密将土地与劳动力、资本并列为生产的三大要素。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摩天大楼、人造肥料、铁路、郊区的出现,让土地的重要性大为降低。20世纪下半叶起,土地对GDP的价值比大幅下降,甚至有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预言,土地与位置将不再重要。
可是,现在稀缺性――特别是在大城市中土地的稀缺性,再一次让土地成为关注焦点。在过去10年中,香港土地的实际价格上涨了150%;伦敦中心梅菲尔区的住宅地产每平方米达5.5万英镑(折合8.2 万美元);曼哈顿的住宅地产每平方英里的售价高达165亿美元。
《经济学家》的文章从最基本的供需关系出发,探析土地稀缺背后的原因。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格雷瑟和巴塞罗那研究机构CREI的研究员贾科莫・彭泽图(Giacomo Ponzetto)认为,信息技术革命使知识密集型产业利润可观,也使知识密集的大城市像磁铁一样,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城市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爱德华・格雷瑟和他的同事马修・莱森哲还发现,在创意聚集的大城市,劳动力积累知识的速度更快。也就是说,大城市通过聚集知识和创意创造财富,吸引人口聚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北上广的人口越来越膨胀。
人口聚集就必然导致城市土地稀缺?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每户家庭按占地1英亩计算,一个得克萨斯州就足以容下整个美国。这就引出了当前大城市土地稀缺的第二个原因:城市规划导致土地供应少,利用水平低。
19世纪末城市毫无节制地发展,引发贫民窟、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城市规划是决策者对城市无节制发展的矫正措施。近100年来,各国政府对城市土地规划的规定越来越严格,现在看来似乎有些矫枉过正了。
例如,谷歌公司原计划在硅谷的山景城建居住区,但因居民的宠物可能威胁当地的猫头鹰种群,该计划遭到抗议。山景城的圣克拉拉是许多世界一流信息技术公司的总部,人口本应十分密集,可由于城市规划,这里的房屋大都是独门独院,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千米2300人,比人口密度本就不高的旧金山还要低3倍。
这种土地现象,造成了大卫・李嘉图所说的因资源稀缺获得“意外之财”的现象。早在19世纪,李嘉图就观察到,粮食供应趋紧抬高粮价,拥有良田的地主突然发现自己的财富膨胀,可财富的获得不是依靠创新,而是因为他碰巧拥有一种稀缺资源。现在世界的土地情况也是如此,拥有土地就能轻而易举获得“意外之财”。
大城市通过聚集知识和创意创造财富,吸引人口聚集。
据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计算,经通胀调整后,美国建造新房的价格与1980年代相差无几,但新房的购买价格却同期增加了30%,有些城市(如波士顿与旧金山)的房价从1993年到2013年增长了60%。而房价贵的主要原因是地价贵。据伊利诺伊大学副教授大卫・艾波尔和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官员加百利・埃尔利希的研究,美国房价中,平均约1/3的成本源于土地,在城区这一比例达到近1/2。由此可见,在房价上涨中,获益最多的是“地主”。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的研究认为,房产累积财富的速度远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人为造成的土地稀缺不仅导致财富的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它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影响经济发展。高昂的住宿成本使劳动者不得不搬到房价较便宜、但效率低下的地方生活。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没有城市建设上的严格限制,旧金山湾区的就业将是现在的5倍。再加上收入损失和人才潜能的浪费,这一数字将是令人震惊的。而如果放宽美国城市发展的种种限制,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可提高6.5%―13.5%,也就是1―2万亿美元。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政策能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
更高、更快、更密集
对于如何破解大城市土地稀缺的难题,《经济学家》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征高额土地税,以增加土地使用成本,让开发商把建筑物建得更高;实行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让城市交通更快,建筑物建得更密集。
在许多富裕的国家,土地增值税只占总税收很小的部分,但地税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因为房产所有者很难逃税。尽管高额地税会打击投资的积极性,可它会鼓励开发商对土地竭尽其能地开发,将楼房建得尽可能高,从而提升土地利用率。
放松城市规划可能给大城市土地供应带来较大变化。爱德华・格雷瑟和美联储研究人员莱文・萨克斯等人2005年研究了土地供应限制带来的房地产成本,他们将此称为“阴影税”。1998年,这种“阴影税”在华盛顿特区和波士顿是20%,在洛杉矶和曼哈顿是50%左右。伦敦政经学院的一项研究估计,由于伦敦西城区不合理的土地使用规定,办公场所用地费用上涨了近800%;在米兰和巴黎,土地使用规定使地价上涨了近300%。
1964年,美国会计学家赫曼森(Hermanson)在《人力资产会计》(Accounting for Human Assets)一书中率先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他认为人力资源构成了大多数企业最有效的经营资产,为了使会计报表更为完善,对企业管理人员更为有用,其内容应当包括人力资源。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人力资源会计,如今20多年过去了,在会计界至今尚未确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尤其是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理论。在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冲击、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对传统工资理论的冲击、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环境、实务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反映、中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难点等方面更是没有大的进展。
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资源不是物质资源,而是智力资源。知识经济的主体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具有创新潜能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将成为企业内部长期投资的主要项目,甚至要超过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例如,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无形资产的比例已高达50~60%。这些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力量。所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要满足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他相关机构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要,应加强对其推广和应用的研究。
一、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理论
(一)关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人体内的可以创造价值的组织、资源,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劳动力;而人力资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是个人长期计划投资的产物,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大于物力资本和劳动数量的增加。因此,企业的所有劳动者都是企业的人力资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力资源并不都是企业的人力资本。比如说企业的CEO既是人力资源,也是人力资本;企业的门卫是人力资源,可他一定是人力资本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人力资源通过等价交换进入企业后,一方面构成人力资产;另一方面形成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仅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人力资本是稀缺性的人力资源。企业所有的员工(无论处于什么岗位、什么层次)都是人力资源,但只有稀缺性的人力资源才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取决于不同类型劳动的特征。人力资本作为稀缺性资源,其主体是那些从事创新性工作且劳动成果很难度量的劳动者,即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在人力资源会计中,只有具备人力资本条件的劳动者才能确认为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其他的人力资源,只在人力资源报告中反映即可。
(二)人力资本是否应该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对于独资和合伙制企业而言,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是现实存在的,已经没有太多的障碍。对于公司制企业而言,关于人力资本与企业净收益的关系,目前认识不统一,在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文献中有两种提法: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和人力资本应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笔者同意人力资本有权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而且参与的是剩余收益中的经济附加值的分配。
资本所有权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本有权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人力资源以劳动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企业的贡献高于其他任何物质资源,所以人力资本是对应人力资产增值的概念,它代表劳动力的所有权投入企业形成的资金来源,在性质上近似于实收资本,所以他们应该同物质资源的所有者一样享有对企业新增价值的分配权。对人力资本所有者而言,经济增加值的有无以及经济增加值的大小体现了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小,所以,承认劳动者是人力资源的所有者,并按留存的劳动者权益以及劳动者的实际贡献大小进行资产性收益分配和劳动者权益的收益分配是合情合理的。
而且,人力资本参与的是剩余收益中的经济附加值的分配,因为当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超过所投入的资本成本而有剩余,企业才真正创造了财富。站在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角度看,净利润只有扣除财务资本所有者必要资本回报后的剩余额(经济增加值)才是真正的新增财富。这部分剩余额才是扣除了人力资本必要回报(固定收入)和财务资本所有者必要回报(资本必要报酬)后可供资本所有者分配的收益来源。所以,人力资本参与的是剩余收益中的经济附加值的分配。
二、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研究的两点设想
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还未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和普及,但我们应该大胆地在实践中探索,加强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和应用的研究,其思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