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表演专业培训

音乐表演专业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音乐表演专业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音乐表演专业培训

音乐表演专业培训范文第1篇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众所周知,音乐教育主要由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和社区音乐教育三个基本模块构成。

社区(Community),顾名思义,即居民相对固定的生活环境,是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层组织。社区音乐教育(Community music education),即在相对固定的生活范围内开展与传授音乐知识相关的活动。

社区音乐教育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学校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音乐文化繁衍承袭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我国和谐稳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之中,社区音乐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笔者及其团队走访调研了广州地区的西二琴行、黄钟琴行、卓越琴行、嘉谊轩琴行、星海之子音乐学校、卓博艺术学校、奥斯卡培训、虹艺培训等数所社区琴行和培训学校以及相关幼儿园。综合调研情况,本文以广州地区社区音乐发展情况为例,分别阐述当前的社区音乐教育发展所呈现的特征及其现实意义价值,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社区音乐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

由于我国多年来实行开放式经济的发展模式,因此,对于社区基层单位所辖范围内的音乐教育机构的管理可以说是十分宽松的,只要具有最基本的资质,办好相关手续,即可开始宣传招生。目前,以广州地区为例,社区音乐教育办学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主要包括公立学校艺术实践培训部门、私营琴行、音乐教师个人等。有的社区也以社区名义在其管辖的区域内开办艺术培训班。

2.社区音乐教育办学形式、内容多元化

由于社区音乐教育地点多设置在居民区内,虽然其基础设施和办学规模都不及学校,但与“便利店”一样有着快捷、便利的特点,不仅学习地点多,离学员居住地近,免去了学员来回奔波的苦恼,而且社区音乐教育学习的内容相对齐全。此外,社区音乐教育模式还可以应学员所需,量体裁衣地为其设置教学内容和进程,而不像学校音乐教育一样必须受到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学大纲指导意见的约束。

学员们既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音乐表演技巧,也可以根据个人的经济基础来选择上课形式(集体课、小组课、一对一小课),还可以在节假日或在每天的休息时间来社区音乐教室学习音乐。不少学员在学习音乐之余还兼学了其他特长。

以广州地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社区教育中,音乐教育仍然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而在社区音乐教育培训中,器乐音乐教育的人数又是最多的,占到了整个社区音乐教育的一半以上(表1、表2)。可见,社区音乐教育机构在推动社区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作用不可小觑。

社区艺术培训各专业名称 各专业培训学员人数所占比例

音乐培训 31%

美术培训 22%

礼仪培训 3%

播音主持 5%

模特培训 8%

服装培训 8%

书法艺术 5%

舞蹈培训 18%

表1 社区艺术培训各专业比例分配表

社区音乐专业培训内容 音乐培训各专业方向学员人数所占比例

声乐专业 5%

器乐专业(含钢琴) 53%

视唱练耳 12%

乐理 12%

合奏课 3%

其他 11%

书法艺术 5%

舞蹈培训 18%

表2 社区音乐培训各专业方向比例表

(数据来源:综合琴行、培训学校调研内容)

3.社区音乐教育学员结构多元化,学员市场相对稳定

与学校学生相异的是,社区音乐教育学员的学习目的呈多元化的特点。根据调研结果显示,56%以上的学员都以填补个人的空余时间为主,绝大多数学员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或孩子增加一项业余爱好,音乐教育的娱乐化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到了体现(表3)。

学员参加社区培训的学习目标 所占比例

目的一:以满足个人爱好为目的的业余培训班 56%

目的二:以音乐表演为专业所参加的长期学习班 11%

目的三:以升学为目的所参加的强化短训班 33%

表3 学员参加社区音乐培训的学习目标比例表

另从所调研的情况来看,社区音乐教育学员的社会层次呈现多元化,从工作性质来分,可以分为在职的和非在职的;从年龄层次来分,可以分为幼儿、小学生、中学生、成人等;从专业角度来分,可以分为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从学习目的来分,可以分为以满足个人爱好为目的的业余培训班、以音乐表演为专业所参加的长期学习班、以升学为目的所参加的强化短训班等。凡此种种,都让社区音乐教育的培训机构得以有效运转,又因为学员和培训机构各取所需,因此,社区音乐教育的学员队伍是相对稳定的(表4)。

社区音乐培训学员年龄段 各年龄段学员人数所占比例

幼儿园阶段

(3—7岁) 56%

23%

小学阶段

(7—12岁) 33%

45%

初中阶段

(12—15岁) 19%

高中阶段

(15—18岁) 11%

成人阶段

(18岁以上) 2%

表4 社区音乐培训学员各年龄段所占比例表

(数据来源:综合琴行、培训学校调研)

4.社区音乐教育办学竞争日趋激烈

在当下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环境中,社区音乐教育培训机构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根据笔者所走访的社区音乐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情况来看,其竞争日趋激烈:有的社区往往会同时存在几家音乐学校,有的大型社区甚至有十几家微型社区音乐学校。培训地及环境也参差不齐,有的是租用一套民用住房,通过改装,放入几架钢琴,便开始对外招生;好一些则是租用比较大的社区商业租铺,进行改造形成校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培训机构不断招收新教师,开辟新教室,扩大招生。不少投资者尽管是非专业人士,因为发现了这块市场利润,因此也积极投资加盟。有的品牌还形成了连锁店、便利店的模式,换言之,只要培训机构有一到两个长期稳定的教师,便可以加盟、开课。开办社区音乐教育培训班手续简单,几乎不设标准的办班条件和投资收益额度的不断增加,都使得该行业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其教学质量也必然受到影响。

二、社区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价值

根据以上广州地区社区音乐教育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尽管社区音乐教育在当前存在不利的因素,但社区音乐教育的价值仍然值得肯定,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社区音乐教育有利于在非音乐专业人群 中拓宽音乐教育的受教范围

社区音乐教育虽然机构小,但是数量多,因此其辐射面也非常广泛。有的大型小区甚至开设了多家社区音乐教育培训机构。诸多的培训机构见缝插针地安插在社区中,在非音乐专业人士中普及了音乐基本知识,对非音乐专业人群音乐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大大拓宽了音乐教育人士的施教范围。

2.社区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有益补充

众所周知,学校音乐教育的施教范围相对较小,且学校音乐教育的时间也受到了相对严格的限定,而社区音乐教育恰恰弥补了学校音乐教育的这些不足之处。其时间相对灵活,无论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休息时间,社区音乐培训机构都能够根据学员的要求来安排音乐学习的时间。部分学员由于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娱乐需求,因此,在家庭经济条件或家庭住宅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没有购置乐器,社区音乐培训机构还会向这些学员提供乐器租用的便利条件。这也使得音乐教育更加贴近民众的需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加了音乐教育的受教育人群的数量,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社区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首先,有相当大数量的学生都是抱着业余音乐爱好者的目的来学习音乐的。在教学工作开展后,学生的潜能被教师有效地挖掘出来,加上外界条件的激化和催发,这些学生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显山露水,在学生个人努力和家长、教师的引导下,部分学生逐步成为专业音乐院校的选拔对象。对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发展而言,培养对象的可选择性的增加有利于专业音乐教育人才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专业音乐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其次,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专业音乐团体走向市场。在我国文化市场进一步改革的大环境下,全国数量繁多的专业音乐团体都纷纷走向了市场。可以说,观众对音乐的认识及其个人音乐修养决定了专业音乐团体演出市场份额。只有观众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水平,才有可能对音乐观赏产生一定的需求,才有可能增加专业音乐团体在文化市场的份额。在此,社区音乐教育在提升非音乐专业人群的音乐素质方面功不可没,它的迅速发展使得专业音乐团体的听(观)众数量不断增加,音乐听(观)众的素质不断提高,音乐听(观)众的社会层面从学校到企业,从机关到基层不断延展,专业音乐团体有了足够的维系自身发展的运转资金,也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态势。

再次,有利于解决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大体可以分为音乐教师、专业音乐团体的演职人员、与音乐相关的编导工作等几个方面。不少学生和学生家长更多的是倾向于能成为一名音乐教师。然而,学校的生源一再减少,学校对音乐教师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降低,又因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技巧专业性较强,所以学生的就业面也相对较窄。在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变得更加模糊的大环境下,应该说社区音乐培训机构是这些毕业生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的选择。数量繁多的音乐培训机构为音乐专业毕业生提供了相对较多的工作岗位,并且相对稳定的学员队伍也为毕业生提供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来源,为其将来的工作、生活提供了立足之地,有效地缓解了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综上所述,社区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意义亦是极其深远的。

参考文献: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音乐表演专业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茂腔;特征;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045-01

茂腔是流传于山东青岛、潍坊、日照等地区的地方性戏曲,在流传与发展过程中,其不断吸收地方花鼓秧歌的形式与唱腔,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艺术。随着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茂腔这一地方小剧种面临着文化市场的巨大冲击,该如何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探究茂腔的发展现状与传承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山东地方戏茂腔的特征与影响

茂腔有着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于2006年被正式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其深厚的艺术价值。总体来看,茂腔属于地方小戏,其表演形式通俗易懂,演出形式由最初的一人演唱逐渐发展到多人演唱,非常贴近大众生活。从唱腔风格来看,其特征非常鲜明,演员基本用真嗓,当地称为“满口嗓”,听起来非常朴实亲切。其剧目与百姓的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深深扎根于民间。从其价值来看,茂腔集音乐、文学于一体,承载着深厚的地方文化与历史,同时有着极强的艺术价值,是地方民间戏剧发展的直接体现。另外,茂腔也是地方乡村文化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宣扬本土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茂腔的生存现状

当前山东青岛的胶州、高密以及黄岛等地区,茂腔戏获得了良好发展,各专业剧团近年来都排演了不少大型茂腔剧,使茂腔焕发着勃勃生机。诸如2016年青岛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编排演出的茂腔戏《秧歌乡的故事》被列入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2014年高密艺术剧院茂腔剧团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红高粱》搬上茂腔舞台;黄岛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2014年创作的大型茂腔纪实现代戏《支书张玉刚》荣获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化奖13个奖项。以上茂腔戏的成功,都促进了茂腔在创新中的不断发展。但同时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各种艺术形式都受到了影响与冲击。茂腔演出艺人老龄化、茂腔传承后继无人、受众群老龄化和流失、专业演员和优秀创编人才以及排练经费的缺乏,也制约了茂腔的继续发展。

三、茂腔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一)提升艺术生产力。戏曲的繁荣来源于创作的繁荣,其发展依赖于艺术精品的呈现。因此新形势下需不断提升茂腔的艺术生产力。茂腔剧目创作者应深入生活,提炼生活,提升剧目创作水准,创作出更多贴近群众生活、贴近实际的好作品,向受众展现质量更高的茂腔剧目。同时,茂腔要提升其艺术生产力,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通过艺术发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茂腔民间艺术的魅力。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针对茂腔传承人断层、传播后继无人的问题,地方相关部门与组织应将茂腔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基本工作,促进茂腔剧团新老专业人才的更替。例如,由地方文化部门牵头,定期委派专业演员参加各类与戏剧相关的高级专业培训班,进一步提升演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经常性开展辅导以及排练等相关工作,针对性建立专业培训班,培养专业性人才。近年,胶州市开设了中专茂腔班、高密市开设了茂腔少儿班、黄岛区委培了一批茂腔学员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重视传统剧目的整理与挖掘。关于茂腔的曲牌资料,近年来已经有文化部门和茂腔工作者在整理并出版了部分书籍,比如黄岛区于2009年出版了王本宏、丁森聚主编的《山东茂腔基础知识》;胶州市于2016年出版了由徐增亮、刘宗涛、石华岩主编的《张梅香茂腔唱腔集萃》,使一些经典茂腔唱段得以整理保留下来。因此针对茂腔的一些传统剧目,应重视对其的整理与挖掘,尽量保持传统剧目的原汁原味,让更多观众感受到茂腔艺术的魅力。同时需要地方文化部门加大对茂腔艺术的调研力度,做好茂腔传统艺术的传承工作。

(四)加强改革创新。除了对传统的继承与保护,茂腔同样需要创新求发展。如丰富唱腔旋律,促进音乐元素多元化,创新唱段的传统形式与结构,简化配器使用,加强多种演唱模式的融合;演唱上可利用科学的演唱技巧提升唱腔的流畅性与艺术感染力。黄岛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2015年编排的《武松杀嫂》等四折茂腔折子戏,不但在表演时加入水袖功、帽翅功等技巧,而且在唱腔设计方面既保留了茂腔原有的腔调韵味,又加入时尚元素,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山东地方戏茂腔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面对其传承人断层、观众群流失等问题,地方文化相关部门以及茂腔工作者应不懈努力,从人才、资金以及剧目创新等多方面入手,打开茂腔传承与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窦青.潍坊的地方剧种――“茂腔”之演化历程[J].音乐创作,2011,(2):192.

音乐表演专业培训范文第3篇

音乐能够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而优雅的音乐能够陶冶听众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当听众能够享受到音乐的美丽时,他们的身心也会感到愉悦。在小学阶段开设音乐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充实学生的价值观。音乐可以分为很多类,古典的、优美的、流行的、民族的等等,不同种类的音乐可以给听众不同的感觉,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目标除了需要培养学生鉴赏音乐能力基础之外,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分别音乐的种类,对于学生往后学习音乐的道路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新课程改革下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方法

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令小学音乐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同时,为了能够成功培养加强我国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下是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下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并得到明显效果的教学方法及相关措施:

1.音乐教师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其自身的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都能够在行为举止中传递给学生,所以,为了提高培养我国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音乐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校方可以定期为音乐教师组织专业培训,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还可以组织校内或者外校音乐教师之间的座谈会,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

2.营造和谐、轻松的音乐教学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玩性仍存在,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个学习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音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然后在这样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保持心平气和、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学习音乐的最佳状态。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做足充分的准备,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案。这个教学方案既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要让学生长期保持对学习音乐的热情,构建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举个例子,在教学《我是一个粉刷匠》歌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到讲台上根据歌词的大意,表演一个歌舞剧,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唱歌,而且还可以让表演的学生学会大胆唱歌。

3.正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思考事物,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单调的教学方法是没有办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的,更没有办法完成小学阶段开设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要正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多种教学方法同时使用,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课程的改革推动下,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已经成为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课程,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抓住这一特点。正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令课堂趣味化,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大大降低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难度。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要培养小学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以正确的审美观去欣赏音乐艺术作品,让学生知道真正的好音乐应该是饱蕴民族精神,充满时代色彩的曲调,健康优美。如今社会中充斥着多种流行音乐,这些流行音乐并没有过多的文化底蕴,而且大多以爱情情感为主线,歌词中也并没有体现我国的民族文化,但不少学生仍然热衷于这些并没有过多文化营养的音乐。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播放我国的部分经典之作,如《外婆的澎湖湾》等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民族色彩的歌曲,使学生真正明白只有受到高尚音乐陶冶,才有正确的审美理想,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表演专业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音乐教育是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音乐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生的优良品德、综合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都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实现。但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音乐选修课开展的情况却是不尽人意的。学生音乐基础薄弱是首先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又暴露出师资力量薄弱和班级结构复杂等问题,造成许多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都抹煞了。

一、江西省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1)我省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基础不扎实

我国大部分的高中生忙于应试,艺术素质的培养还是比较缺乏的,许多学生没有进行过音乐方面的专业培训,不识五线谱或简谱,更谈不上视唱练耳了。另一方面,学生没有过任何舞台表演的经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不够,想表演体验的意识也不是很强。再次,大部分学生认为音乐选修课是辅助的,不是专业课,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并没有多少帮助。大部分学生都是来混学分,通常来上两次课,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当然要不来上课了,也是自己在底下聊QQ等,讲台上的老师怎么样眉飞色舞,怎么慷慨激昂,学生与老师不在一个世界里,没有产生任何共勉。

(2)我省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我省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音乐课的教师都是一些担任教学、宣传、团委和工会等党群工作的兼职教师,平时都有行政事务在身,音乐课的教学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平时关于教学的研究,教学心得的交流和集体排练等这种专业素质的体现方式很少,同时也没有什么专业进修。一些刚进校的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又不是非常的足,教学热情和知识积累都不能应付正常课的教学。这样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的基础不牢,教与学的过程不是很稳,教学的效果自然而然就不是非常的好,学生都不愿意上课,学习兴趣不是很高。

二、江西省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对策

(1)扩展教学基地,强化课外教学的效果

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充分挖掘音乐资源,扩展教学基地,强化课外教学的效果。通过延伸课堂资源,尽可能进行音乐基础建设。补充和深化课程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无穷兴趣,让学生有实践音乐的地方,使学生真正喜欢音乐,并在音乐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广泛的、主动的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来,逐步提高音乐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水平。组建各种合唱团,让学生参与合唱团的组建和管理过程中来,通过这些工作,让学生养成遵守、服从、倾听、谦让、尊重、合作的优秀品格,培养学生协作、吃苦、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碰到困难不退缩的必备素质。组建管弦乐团,面向全校学生招收那些有乐器基础的学生,由学校专业教师管理,专职人员管理,定期排练各种经典曲目,凭借各种机会参与各种演出。让学生参与这些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2)邀请文艺团体来校演出,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定期邀请文艺团体来校演出,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学生只有与当前市场相关联,才知道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的流趋’势。各种各样的文艺团体帮助大学生们充分了解、分析和学习音乐的结构、旋律、调式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固有的特征,学会音乐的基本手法,理解音乐材料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起他们积极探索音乐奥秘的好奇心,学会运用音乐语言来表达藏身在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目的是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的通过音乐家们现场的演唱演奏受到熏陶,激感,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他们的人格素养,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组建文艺社团,参与社会的群众音乐活动

组建各种文艺社团,参与社会的群众音乐活动,进行综合性文艺表演活动,在社会上实践音乐。音乐是一门实践性表演性非常强的学科,音乐知识的获得正是通过这种音乐的表现,音乐的基础性知识的获取也是在日常舞台表演过程中得到的。通过音乐表演,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锻炼,得到提升。在文艺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演唱技能、演奏本领和艺术表现力都得到了锻炼,学生创造性和发明性的潜能也得到了锻炼: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自信的表情,对艺术作品的领悟都得到了提升。高校的音乐表现形式不应该停留在原来的传统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上,应该挖掘日常生活艺术,学校多开展一些与学校生活更贴近的艺术形式,反映大学生生活状况的音乐作品。当然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创作出全方面的音乐作品,真实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音乐的各方面的尝试,我们都不应该忽视和肯定。

我们应该对江西省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进行改革,力求强化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激发学生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综合素质能力,提高艺术素养,净化心灵、完善自我、健全人格,陶冶情操,开发思维能力,使大学生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及艺术修养过程中发挥出最富于创造性的作用,并使之在实践能力、学习中优化自身专业知识,提高自我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杨.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之我见[J].艺术教育,2007(12):52-52,63

[2]甘海燕浅谈在高职院校大力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J]大舞台200(10)

音乐表演专业培训范文第5篇

1.体育运动与美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美”是人们对所欣赏事物的心理反映,人们只有觉得事物很“美”,然后才能继续去接触和欣赏它,这就是“美感”,简而言之,所谓“美感”,就是人们对“美”的体验和欣赏。人们进行体育锻炼,除了身体健康得到了促进外,在整个过程中,经常会得到各种良好的感觉,诸如放松、乐观、表现欲得到满足等,这是运动自身“美感”的直接体验。运动使人产生美感,美感反过来可以促进运动。参与者能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美”,欣赏体育运动时,同样可以感受到运动的“美感”。在欣赏体育比赛时,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过程中,非常漂亮,非常成功,那么会带给观众最“美”的体验,这就是体育运动中所产生的美感。正是这种“美感”的超乎寻常的体验,才吸引着更多的人来欣赏体育比赛,同时积极参与各项体育运动。

2.健美操运动与美感

运动美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追求的一种高层次的美,是对美的一种高级体验。作为更适合年轻人参与的大众体育运动项目的健美操,可以在锻炼过程中满足人们对运动美的追求。健美操运动,是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来展示自身的各个技术动作及人体美的一个过程。在进行健美操运动时,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它所展示的“美感”。一方面,参与健美操运动的运动者自身的美感体验。伴随着节奏强劲的音乐,通过各种动作来展示自身肢体的各种爆发力,展示身体的力量与健美,并且通过有内涵的套路动作的编排,来体验健美操运动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另一方面,欣赏健美操运动完成的各种肢体动作和展示的成套动作。音乐引导着参与者去完成肢体动作,来展示身体的各种力量,欣赏者同样能体验到健美操运动的内外“美感”。健美操运动时刻体现着运动的美感,美感是健美操运动的灵魂,研究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的美感表现力,对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中影响美感表现力的因素

1.教师自身及教学过程中的因素

健美操运动更适合青年人群参与,在许多高校体育教学中被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学的很多项目,都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健美操运动也不例外,所以,健美操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由于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有限,对健美操运动的感悟和理解不够深刻,音乐的节奏与健美操运动的结合不够精细,则学生就无法去体验健美操运动的美感,就无法在这些运动中提高自身的美感表现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各种适合项目特点的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原则的运用,包括课堂上健美操学习与训练的氛围等,都是影响学生美感表现力的因素。

2.学生自身素质的因素

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是运动产生美感的重要基础,健美操运动的美感体验对参与者同样有这样的基础要求。第一,参与者个人的身体素质。健美操运动对个体协调性、柔韧性、力量、组合动作的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然而,许多高校学生,特别是刚刚入校的大一学生,这些素质相对缺乏,会影响到美感表现力及教学效果。第二,音乐修养。音乐是健美操运动的灵魂,是健美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良好的音乐修养,是美感表现力的基础,健美操要求动作、音乐、情感表达三位一体。第三,性格特点。健美操是一项热烈奔放的体育运动,性格外向的学生,会积极表现自己,学起来轻而易举,有利于美感表现力的实现。第四,项目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浓厚,其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加积极、认真、投入,这会对他们在健美操运动中的美感表现力产生良好的影响。

3.传统文化思想因素

这一点也是影响学生在参与健美操运动中体验“美感”的重要因素。健美操运动,要求参与者在运动中大胆、张扬、积极、表现,而传统文化影响的学生,大都内敛、不张扬。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健美操运动,不了解这项运动的项目特点,尤其是农村来的学生,表现更为明显。这些学生对健美操运动项目有很大的迷惑和不解,在运动中缺乏自信,表现羞涩,这是不利于健美操运动教学的。传统文化主张身体向内收,而健美操运动正好相反,要求通过运动来展示各部位肢体的健美,很多学生参与健美操训练时,不能很好地发挥和练习各种健美操动作,美感表现力更无从谈起。传统的文化思想影响了学生的行为,从整体上影响着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的美感表现力。

三、增强美感表现力的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采用更适宜的教学手段

高校的专职健美操教师,一般专业素质比较高,从身体素质到音乐修养等方面都很优秀。但由于健美操运动发展非常快,因此,健美操教师应经常参加更高级别的专业培训,包括健美操专业培训及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另外,教师应采用更多适宜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美感表现力。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

健美操的运动美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是需要讲究方法和手段的,健美操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CAI技术等,更加清楚地向学生展示健美操运动的技术动作和美感的表现,促进学生对各种技术动作的理解,同时使学生通过影像观赏,来欣赏健美操运动的各种美。只有能欣赏这项运动的美,才能在运动中来表现它的美感。通过欣赏国内外最新最美的健美操,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产生学习兴趣,提高训练的主动性。

(2)利用“表演”提高学生美感表现力

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教师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创造课堂的表演氛围,利用“表演”来影响和提高学生的表现欲。通过让学生“表演”健美操来进行教学是训练学生表现力的非常好的方法,具有不能替代的优越性。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只是看能否有这样的机会,尤其是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课堂表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健美操练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因为他们要把自己最美的动作展示给观众,这对提高学生的美感表现力非常有效,对健美操课堂教学效果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2.加强专项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1)注重美感表现意识及音乐素质的培养

意识决定行动,思想决定行为。加强健美操的美感表现力教学,其基础是加强学生美感表现意识的培养。在健美操的理论课上,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美感表现意识,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健美操运动不仅仅是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育运动,也是培养高雅情操、塑造形体美的运动。在技术动作教学中,随时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鼓励和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美感表现的感觉,注重学生形体美的培养。在健美操教学和训练时,还应注意学生乐感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聆听和注意音乐节奏的变化,来了解和掌握音乐的规律,让他们学会配合音乐数节拍。然后,再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和美感,并通过多听音乐、多进行配乐练习的方式来强化和提升学生的乐感,以此来促进其健美操动作美感表现力的提升。

(2)重视专项素质基础的训练

重视学生的专项素质训练,不但要注意科学地安排专项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时间,而且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由于以前有条件接触健美操运动或是进行过舞蹈学习,自身的专项素质基础就会较好。相反,有些学生由于之前很少接触健美操运动,专项素质基础就会相对较差。此时教师应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根据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活动,确保每个学生的健美操技能都能有所提升。健美操运动对于初学者来说相对吃力,尤其是协调性差的同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注重基本专项素质和基本动作的训练,降低动作难度,把动作的节奏变慢,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只有注重基础的专项素质训练和基本动作节奏的练习,才能促进学生动作协调性和美感表现力的真正提高。

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

(1)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讲解健美操运动的功能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健美操的益处,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可以在教学训练中多设计一些学生参与的环节,如让学生自行进行动作创编,自行组织小组比赛等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2)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美感表现力得以展示的基础要素是自信心。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要提高美感表现力,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只有自信,才能大胆地完成各种动作及组合,也才能谈到美感。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应是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要多赞美、多表扬、多鼓励,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他们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自我表现,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总体上来讲,心理素质训练是确保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尤其是健美操考试和比赛中动作表现力得到充分展现的关键。另外针对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的情况,还可以通过挫折教育的方式,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掌握正确面对和处理这种情况的态度和方法,从而解决心理素质欠佳和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