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器械服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基层医疗 卫生服务 医疗器械 影响
一、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从2004年就已起步。当年中央投资10亿元用于试点,2005年又投资30亿元以扩大试点工作,但这些资金基本上用于房屋基建。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开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更新和添置。2010年将有200多亿元用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有数亿元将用于改善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条件。”根据《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在未来5年中,近300亿元的农村卫生投入主要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及东部贫困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其中包括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县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而乡镇卫生院则成为支持重点。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中有关中央重点支持的项目建设投资安排表明了这一点。如用于乡镇卫生院的投资约占200多亿元总投资的65%;用于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县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的投资额约占投资总额的30%,其中用于乡镇卫生院设备的投资约占整个设备投资的60%。
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医疗器械的影响分析
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给我国医疗器械带来具体商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必然会促进医疗器械的采购,9亿农村人口需求足以反映该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国家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给我国众多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2.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给我国低端医疗企业带来发展机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一些低端产品,比如我国政府大规模采购的大都是一些中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配置频率最高的就是X光机、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消毒灭菌设备。采购金额最大的是X光机和消毒设备。由于是政府采购,又是配置中低端仪器,国产设备就成为了选择的主要对象,比如上市公司中的万东医疗、新华医疗分别在中低端的X光机和消毒灭菌设备领域是领军企业,市场份额都在50%以上,是政府采购的主要供货商之一。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加快医疗企业的研发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企业就应该来加快研发,如何研制出成本比价低,使用灵活和方便的医疗企业,是医疗企业需要做的一个重要课题。比如北京航天中兴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DR(直接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领域的创新研发,他们在关注国内外技术发展方向的同时,尤其注重市场分析和产品定位,以安全、有效、经济为原则,将目标锁定面向基层的普及型DR产品。该公司其承担的科技部、卫生部十五攻关项目――普及型低剂量直接数字化X射线机一经上市,就因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受到了各级医疗机构的青睐。
三、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以国内医疗企业为重点扶植对象
根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中央政府重点支持配置设备的方向大致为:其承担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如常规检查、急救、产科等。”在采购过程中应本着“技术适宜、经济合理”的原则,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将按“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
例如2008年卫生部与有关部门初步确定了34种产品目录作为农村卫生规划重点支持乡镇卫生院装备品目,其中既有X射线机、超声诊断仪、心电图机、半自动生化仪等常规设备,也有消毒锅、担架、一次性器具毁形器等价值不高的品种。
近年来,国内部分企业在这些设备的研发、推广上做了很多工作,因此在在国内市场上我国国内企业应该成为主要的选择对象。同时在招标过程价格因素所占比重不宜过大,招标采购要透明、公正。”在招标时一定要强调服务。”在招标采购中,国家应实施相应的鼓励政策,引导企业注重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医疗企业应该进行产品创新和营销思路创新
就市场的本质而言,需求必将推动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思路创新。农村市场非常重要,产品定位一定要满足五大特点: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操作既要现代化又要简单易学;成本要低,以保证价格低廉;售后服务应比城市更好。”
此外农村和社区市场点多面广,配送成本势必比城市大中型医院高很多,企业需要一种新的配送思路。”根据预测,医疗器械行业格局也将因此发生变化,“截止到2009年末我国有1万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其中80%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操作更灵活,在农村和社区市场将前途无量。”另外,由于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长期工程,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速度很快,不久他们也会加入该领域竞争。
无论如何,目前是难得的机遇期。在这块新大陆没有被跨国公司占领之前,本土企业一定要抢先出手。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尽快完善医疗器械法规建设,为医疗器械进军农村和社区市场铺平道路。
3.加快医疗器械的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目前由于相关政策尚未完善,医疗器械企业在准备抢食“蛋糕”的同时还有问题需要考虑。因此本文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在确定品种时制定出合理的方案,不仅要考虑一次性购置投资的费用,还要考虑如何减少使用、维护及辅助设施的费用,符合资源节约型的要求,一方面保证基层卫生院能用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产品,另一方面给企业以公平竞争的机会。
政府采购通常会对产业发展起导向性作用,合理的方案必将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良性发展,从而保证医疗的后续应用。例如就放射设备而言,在人口较多地区的基层中心医院应适当配置国产低价位DR。”而对于以投资需求较大产品为主导的企业来说,政府能否在产品的先进性和价格之间进行平衡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情。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疗器械 市场 监管
前言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医疗器械就是指医疗行业在诊治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小到棉签、创可贴,大到CT、X光机等,而且医疗器械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由于医疗行业服务于社会公众,医疗器械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公正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医疗器械市场监管已经显得很有必要了。这就需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加强对医疗器械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一、当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医疗企业市场发展的现状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仅有数百家,但是在2009年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已有13876家,而且年销售额最高达到了2000亿元。不仅企业数目迅速增多,而且企业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销售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
从总体上来讲,当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呈现的特点表现在:一、高端的医疗器械通常是生产企业或者商采用招标的形式完成销售的;二、中端的医疗器械通常是生产企业或当地商采用招标的形式销售到当地的医疗机构;三、家用医疗器械多是借助医疗器械经营机构或者药店销售给广大用户;四、医疗器械的价格多是市场决定的;五、如今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医疗器械多是我国自行生产的,而且种类齐全、功能多样。
(二)医疗器械市场存在的问题
自国务院2000年出台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后,为我国医疗器械规范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十多年的努力下,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从而有效地保障了社会公众的安全。但是由于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不稳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未形成健全的法律法规。随着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发展,当前所实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对于出现的一些违法违规现象也没做出明确的惩罚措施;二、医疗器械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很多地区的监管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三、医疗器械达不到国家标准。一些医疗器械在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生产;四、众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且经营不规范;五、一些医疗器械的经营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法律意识较薄弱。有些企业单纯地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就出现了生产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的行为。
二、加强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的措施
一般而言,医疗行业是服务于社会公众,因此医疗器械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如何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医疗器械法律法规
要不断完善现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同时要结合当前医疗器械市场的现状,制定出相关的法规,从而就为我国医疗器械的监管提供了健全的法律法规,便于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管。
(二)建立起医疗器械监管的队伍
要让当地政府部门的领导认识到医疗器械监管的重要性,同时在不断完善各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大对监管人员素质的培养,培养一批既懂市场监管又懂医疗器械的工作人员,从根本上提高医疗器械的监管能力。
(三)加强医疗器械标准化体系建设
要逐步建立起医疗器械标准化管理的机构,同时要不断完善这些管理机构,研究医疗器械标准化体系,对于医疗器械的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生产,尤其是要加强风险性较高的医疗器械。
(四)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要充分利用有利的信息化技术和资源,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医疗器械市场监管信息网络,同时实现各个地区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之间、各地生产企业之间、经营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实现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也可以达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监督管理水平。
(五)提高医疗器械企业进入市场门槛
要规范医疗器械市场,就应该采取提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将产品直接进行销售、提高医疗器械进入市场的门槛、规范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等措施,不断加大对生产企业的规范也可以有效地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医疗器械取得了显著发展,但是医疗器械市场的监管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医疗器械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它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监管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韦高.《新医改给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带来的机遇》[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16
[2]《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S].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2号,2004
[3]杨国忠.《对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为了发展之期望》[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16
关键词医疗器械现状发展对策
1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
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到2000年底,全国医疗器械行业产值已突破500亿元,医疗器械工业企业5700多家,生产品种达5000多个,已能够生产部分高科技产品如CT、核磁共振、彩超、γ刀等。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含量不高,不少核心技术仍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而且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不足2%。
由于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经济发展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逐步老龄化,医疗服务需求升级,促进了医疗消费的增长和医疗器械的需求;②医院信息化引发了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引发了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③国家政策变化带动医疗器械需求增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逐步降低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减少对药品收入依赖程度的重要途径,由此产生的对中高档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构成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一个持续动力;④加入WTO后,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外向度加大,加入国际市场的空间更为广阔;⑤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促进医疗器械消费的增加,我国现有医疗机构总数达17.5万家,其中县级以上的医院只有1.3万家,医疗仪器设备的水平较差,亟待提高,这给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断扩大,但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仅处于中、低档,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竞争能力较差。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前50名企业中,合资、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在50%以上,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主力军。我国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技术总体水平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2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因素
2.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2技术因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即使是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我们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呼吸机为例,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h左右,而国外产品高达3000h。另外,当今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高。总之,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2.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
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3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3.1国家政策扶持和保护
产业的快速发展,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助推器作用,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政策中还存在着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①国家制定一些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欧洲和日本的医疗器械行业是作为福利行业进行扶持的,我国可以借鉴参考;②要在政府采购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扶持。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国内医疗器械产品;③建立和健全医疗器械方面的标准认证体系,加强认证力度,争取早日与国际标准接轨;④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面广量大的医疗器械作为发展重点,通过调整医疗器械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鼓励企业联合兼并,实现规模经济,以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⑤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目前状况下,单个企业无论是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难以完成大规模的研发,政府需要在科研基金上倾斜。
3.2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的提高
企业要在强化研发能力、提高营销水平、调整产品结构、重视质量管理以及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多作努力,增强自身实力。这是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1)强化研发能力。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严重缺乏研发和规模生产实力。因此,强化研发能力,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当务之急。
(2)提高营销水平。在与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中,本土化的直销将成为国内企业的优势,而诚信度低、网络脆弱的模式则是进口产品市场营销的软肋。因此,发挥直销优势,重视名牌效应,提高营销水平,是国内企业赢得竞争的有力武器。
(3)调整产品结构。优先发展经济实用的、高质量的中低档产品,不能片面强调高、精、尖产品,而应综合考虑疗效好、质量可靠、成本低的产品。要开展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重视质量管理。我国的医疗设备较国外产品在质量和售后服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售后服务,是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长远大计。
【关键词】医疗器械 使用管理 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331-02
1 背景和现状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逐渐成为影响各医疗机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医疗器械的合理安全使用成为了各医疗机构必须遵守的一项明文规定,加之关系到患者和医疗器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制定规章条例以规范医疗器械的使用。而医疗器械的维修保养作为医疗器械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的运行功能和效率。做好医疗器械的维护保养对减少医疗机构运作成本、优化医疗经费结构、提高医疗器械的功能水平从而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因此,做好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显得至关重要。但目前情况下,各相关医疗机构虽然都努力想做好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形势却不容乐观,仍存在相关影响因素,同时这些因素也使医疗器械难以得到安全、高效益地运行。因此,必须找到该影响因素才能进一步做好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并使医疗器械高效运行。
2 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及维修保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各相关机构在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1.1 法律法规一些概念缺乏权威解释
有些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的使用”中的“使用”理解较表浅,单单理解为在患者身上使用的瞬间行为,所以当执法监管人员检查其医疗器械并发现其存在过期医疗器械时,他们的解释是:医疗器械过期后不再在患者身上使用。然而,对“使用”较为全面合理的解释应为包括医疗器械使用前的购买过程、医疗器械在患者身上的使用过程及医疗器械使用后的处理过程等。但是这一名词在《条例》中并没有权威性的解释,致使个别医疗机构负责人对该词语的认识不到位或打球,导致医疗器械过期却不毁形和丢掉。这种现象既背离了《条例》的立法宗旨,也对患者的安全就医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同样,“超功能使用” 在《条例》里也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执法人员在对一些农村医疗机构擅自扩大一些医疗器械功效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进行立案和定罪时无据可依。
2.1.2 监管部门、涉械单位对相关政策理解和执行不到位
对于监管部门,在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工作中需要本专业技术人员或掌握多学科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对医疗器械这个多学科领域有足够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对各种医疗器械的质量、性能实施监督检查,使医疗器械得到合理使用。但目前在基层从事医疗器械监管的管理人员多为非相关专业人员,缺乏医疗器械专业技能,使医疗器械的监管工作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对于涉械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对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及相关法规仍认识不够。监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许多基层单位的医疗器械管理部门未得到重视,导致从事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人员对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工作掉以轻心。
2.1.3 医疗器械违法案件处理难
在农村的小卫生室里,经常遇到一次性使用器械在被使用后该毁形却不被毁形的现象。因其经营总资本较低,所以事实上很难按有关法律条规进行合理处罚,这种类型的医疗器械违法案例虽然在农村医疗机构屡见不鲜,纵使有明文规定也难处理,增加了医疗器械使用管理的难度。
2.2 医疗器械的维修保养存在的问题
2.2.1 许多医疗机构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认识仍比较传统的、片面,认为维修保养是作用在故障发生后,即被动维修。对器械日常的运行状态缺乏观察、缺乏预防性维修的意识和方法。
2.2.2 医疗机构中使用医疗器械的工作者多为医疗工作者,缺乏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医疗器械的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比专业人员更容易导致医疗器械的破损。同时,医疗器械的管理规定中无相关规章制度难以保证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的有效性。
3 如何做好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
从以上几点我们知道,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涉及诸多方面,这些问题可导致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医疗器械的维修保养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
3.1 做好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3.1.1 出台相关法律,提高执法力度
做好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需要相关法律的支持,以明确执法人员在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的职权,明确对未注明期限医疗器械、无菌医疗器械该毁形未及时毁形、未合理使用医疗器械的单位及医疗器械被超功能范围使用的处罚方案。同时,严格规定相关机构把好医疗器械供应商的审核关,对供应商的资质、经销医疗器械的品种范围等进行审核,切实把好进货关口以提高医疗器械准入门槛,确保其质量的合格并对大型或高风险医疗器械档案备案。促使医疗机构做好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从而使医疗器械的非法使用现象减少。
3.1.2 开展专业知识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及其重要,应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对就业监管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努力实现专人专岗的人员配备,打造一支熟练掌握医疗器械监管知识的专业队伍。当然,所谓“一个巴掌是拍不响”,在对监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还要增强“涉械”相关人员的守法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提高“涉械”相关人员对医疗器械使用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3.1.3 提高医疗器械监管工作质量
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技术含量及实施力度是有效遏制医疗器械的违法违规案件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切实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质量,并促进基层医疗器械监管的技术支撑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相关上级机构应为基层单位发放实用的技术资料和医疗器械检测标准,使其在检测中有据可依。
3.2 做好医疗器械的维修保养的方法和措施
3.2.1 健全维修保养管理体制
其一,医疗器械的维修保养工作要达到相关监管部门的硬性规定,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立法力度和执法力度,还需要其制定全面、明确的相关制度和客观标准,使维修保养工作的程序和验收有凭有据。其二,将单一的维修保养性质向多元化的维修方向发展,并实现维修行业技术的资源共享,综合运用各类型人才,促使维修保养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从而提高维修的技术水平。其三,维修保养体制还应包含对领导者、维修人员的责任及事故责任细则的明确规定和对人员培训与教育、维修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明确说明[2]。
3.2.2 医疗器械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分工要明确
首先,设立明确职责的维修保养机构是必不可少的。该机构根据需要分为专职维修保养组和兼职维修保养组两种。专职维修保养组由既懂得专业技术又懂得相关管理的人员组成,专门负责医疗器械的日常维修保养和管理。而兼职维修保养组虽然技术不是很专业,但其存在也非常重要:一方面,专职维修保养组的人员较少,面对种类多、数量大的医疗器械,如遇到同时有数台医疗器械需要维修保养的情况,难以在一时间内同时进行操作。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兼职维修保养组来分担这些任务,处理较简单的工作。这样既落实了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又使该队伍得到壮大,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率[3]。
3.2.3 医疗器械维修保养需要按时检查
按时检查包括对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其中,日常检查能保证医疗器械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出现的故障,起到预防事故发生的作用。而定期检查则是一种周期性的检测维修,是对医疗器械的运行精度、性能检测,发现是否存在损耗并消除隐患,保证器械的高效率运行,延长器械寿命。
3.2.4 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并健全继续教育机制
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功能,而质量好、能长时间高效运行的医疗器械能提高临床的诊疗工作水平,提高疾病的确诊率,从而提高疾病对症下药的精准度。提高该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和速度。维修保养技术固然重要,技术人员素质水平也同样重要,故应培养技术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为医疗服务的思想,全方位服务于医疗服务工作。而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医疗器械不断被注入新的元素,精密度和复杂性不断提高,需要技术人员加强继续教育,补充和更新专业技术知识,跟进科技前进的步伐,适应高要求的医疗器械维修保养工作。这需要医疗机构重视对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给予教育经费支持,并定期对其开展相关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维修保养效率[4],继而带来医疗机构的高效益。
4 小结
实践证明,医疗器械的安全合理使用和较好的维修保养能促进器械的安全、高效率运行,给医疗机构带来社会、经济上的高效益。因此,强化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势在必行。而在强化过程中,必须针对器械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适合的方法和措施,才能做好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敏,杨方,郭元星.论医疗设备管理与医院效益[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5).
[2] 刘军,于欣堂,赵卫涛,鞠建勋.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经验谈[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
[关键词]医疗器械 采购 现状 管理 策略
一、引言
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器械采购是医院引进医疗器械的主要关口,它关系到医院运行成本的费用与开支,关系到医院临床工作的效果与效率,也关系到医院整体形象的呈现和发展的潜力,所以,做好医疗器械采购工作对加强和改进医院管理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规范医疗器械采购管理行为的措施,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医疗器械的采购管理现状
医疗器械采购的专家咨询机构是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医疗器械采购的职能主体是仪器设备科,其中,院长是决策者。这样的组织设计从表面上看来是合理的,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申请采购的科室常常左右医疗器械产品的选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术地位和专业知识向仪器设备科施加种种压力;同时仪器设备科并不像许多专家所认为的那样,被大众认为是对医院的战略起重要影响作用的部门,所以往往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临床要什么公司的医疗器械产品,仪器设备科就得买什么产品,这就导致设备科经常处在被动的局面下开展工作。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咨询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湖南省儿童医院的5家医院的现实情况来看,这5家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在每年只会召集两次,讨论医院年度采购计划。除非遇到特大型医疗设备,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几乎是不参加医疗器械的购置工作的。再加上医院领导比较重视医院发展方向和策略等战略性问题,没有时间也没有经历参与到具体的采购活动中去。这样就造成了医院某一临床学科带头人控制医疗器械采购的局面,医疗器械的供货商也更倾向于去做临床专家的工作。在这种个人主观色彩比较浓重的采购框架下,医院就比较难以获得有竞争力的采购价格,从而加大了采购成本,对医院的长期发展有着一定的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国家对医院医疗器械采购制度尚无统一的规定。即使有,也寥寥无几,这种情况使得医院的医疗器械采购无章可循,有关部门各行其是,采购过程更是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虽然很多医院已经意识到这些漏洞,并采取一定措施予以改进,但由于缺乏过硬的制度保证,医疗器械的采购工作依然不尽如人意。
三、如何规范医疗器械的采购管理行为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是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价格,保障医疗器械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改进和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促进医疗机构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所以,医院有关部门必须规范医疗器械的采购行为,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主要措施可以采取以下几点:
1.采用院内议标招标采购
凡单价采购金额和批量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物资必须实行院内公开议标招标,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用耗材、药品、检验试剂、日用品、办公用品、印刷品均实行一年一度的院内招标采购,基建材料、水电维修物资均按次招标采购。采购部通过医院网站和网上办公系统招标公告,不少于7天,要求在省卫生厅信息平台者一同。招标公告应载明招标项目的性质、规格、数量等事项。各类物资招标投标人必须在5家以上,不足5家需说明理由报请主管领导同意后实施。选定合格投标人入围,按时组织开标和评标,各成员应当熟悉招标内容,按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综合评价。
2.加强评标专家管理
医院要按照财政部、监察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规范评标专家的管理与使用。严明采购纪律,建立专家库维护管理与专家抽取使用相互分离的管理制度,评标专家应以随机方式抽取确定。实行专家回避与监督评价制度,与采购项目存在利害关系的专家一律不得参予评审工作;对不能公正、廉洁履行职责的专家应坚决取消其评标资格并从专家库中清除。
3.医疗器械应用评价与选型
积极开展医疗器械应用评价,建立、完善供应商和产品信息库,切实做好资格预审工作,优选出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产品。
4.控制采购成本
医院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采购平台开展医疗器械采购工作,努力降低采购成本。严格设备采购申报与审批,各使用科室根据学科发展和临床需要,科学合理有计划地进行年度申报,每年初填写“年度仪器采购计划”,10万元以上设备说明申购理由,并作好详细的可行性论证。按程序审批后,设备科审核设备参数,采购部公开招标。
5.对医疗器械采购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医院纪检监察,财务,工会等部门要主动协调,配合,建立起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对医疗器械采购行为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要对社会公布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公众、舆论监督,及时受理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质疑、投诉,并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总之,加强医疗器械采购管理,杜绝暗箱操作,纠正医疗器械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卫生行业的形象和声誉。医院必须加大力度,从源头抓起,对医疗器械的采购行为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管理,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建明.在医疗器械采购中如何防范欺诈[J].卫生经济研究,2002年7期.
[2]尚长浩.医院医疗器械采购规范化的探讨[J].医疗装备,2004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