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实务原理

会计实务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实务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实务原理

会计实务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会计

一、引言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具有一般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生物性、能动性、智力性等基本特征。除此之外,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还具有集中性、应用性等特征。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的不断增多,注册会计师人数也不断增多,这样就有必要运用人力资源会计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进行核算。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由会计师事务所和人力资源的载体( 劳动者) 这两个主体支配和控制。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成果难以衡量,他们的劳动过程也难以直接监控,另外由于知识产出是无形的,从而无法用传统的方法对会计师事务所人才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进行管理和评估。本文将对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问题进行研究。

二、将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作为资产确认的原因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虽然具有以上特征,与一般人力资源有所不同,但仍然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 资产”的定义,即:

第一,必须是一项经济资源,未来可能带来收益;

第二,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第三,可以用货币计量其价值。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能够作为资产确认,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具备经济资源的基本属性

衡量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是否是一项经济资源,可以从交换性、占有性、效益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会计师事务所与劳动者双向选择后确定雇佣关系,签订劳动合同。会计师事务所支付报酬以取得人力资源的使用权,因此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具有交换性。

②会计师事务所聘用某一个劳动者后,在合同期间向其支付报酬以获得人力资源的使用权和控制权。也就是说,会计师事务所在合同期间占有该人力资源,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具有占有性。

③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为会计师事务所创造效益。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不仅具有社会效益性,而且具有经济效益性。

(二)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对人力资源实施控制

虽然会计师事务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师事务所就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控制。

①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通过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津贴和奖金等来取得或拥有该人力资源的使用权,控制和支配人力资源,使其为会计师事务所创造效益。

②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与注册会计师签订3 ~ 5年的劳动合同,而且随着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地位的提高和会计师事务所体制的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的任职期限也会延长。

③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附着于“ 劳动者”这一载体上,会计师事务所通过聘用劳动者而拥有人力资源。

(三)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

会计师事务所对其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使用及维护等需要相应的成本支出和资源耗费,这种成本支出与资源耗费都能以货币计量。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是可以流动的,在流动中一般以其自身价值的增值为先决条件,即劳动者得到职位升迁。如果没有更好的待遇( 包括工资、住房、奖金等) ,一般人力资源的流动也是不可能的。这种流动价值就是另一个单位支付的更高的薪金,这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劳动者会退休,会计师事务所也需要计量其养老金。另外,劳动者可以因其他原因( 如被辞退、生病、死亡等) 与会计师事务所解除劳动合同,而在这些情况发生时会计师事务所都要向其支付费用。因此,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由此看来,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具有资产的所有特征。因此,人力资源会计应该对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减、人力资源价值的变动和人力资源创造的效益进行核算和报告。

三、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不是无形资产,应单独核算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具有资产属性,应当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予以核算。但对于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所属的资产类型,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目前,多数学者将人力资源划归为无形资产,理由是人力资源是指人的某种技能,是无实物形态的。但是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并不具有无形资产的属性,盲目地将人力资源划归为无形资产,不仅是概念上的混淆,而且容易使会计师事务所在管理中产生误区。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无形资产的确认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①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②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③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根据上述无形资产的定义,资产只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即可作为无形资产:

①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够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②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无形资产是脱离人而单独存在的,而人力资源不能脱离人而单独存在。同时,无形资产可以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并且可以在不同的组织之间同时发挥作用;而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一般不可以被不同的组织在同一时间占有、在不同组织之间同时发挥作用,更不能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等。因此,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不具备无形资产的可辨认性。

(二)无形资产和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的价值源泉

无形资产之所以具有价值,能够成为资产交易和资产评估的对象,是因为它能够给产权主体带来超额收益。这源于一定时期内企业对该无形资产的垄断性( 即排他性) 使用而给产权主体带来成本降低或收入增加的好处。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的价值在于它能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未来的收益,但这种收益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具体运用即人力资源载体( 劳动者) 的劳动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物力资源( 包括无形资产) 发挥的只是条件作用。同时,人力资源价值的增加还可以增加个别无形资产的价值,比如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增加商标的价值。可见,人力资源价值是会计师事务所价值的根本,人力资源载体( 劳动者) 的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三)从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与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动规律

无形资产的价值受技术、市场供求关系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会不断降低,或者当企业发展战略发生变化时,这些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有用性可能会降低,其价值也会随之降低。可见,大部分无形资产的价值不是企业所能左右的,要由市场来评估和决定。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价值也具有动态变化性,但在这种变化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作用比较大。如前所述,人力资源的未来产出受管理水平、激励机制等若干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主动改进和完善的。另外,会计师事务所还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人力资源投资,从而适当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价值呈现出一种不断增长的趋势。

由以上分析可见,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与会计师事务所无形资产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从本质上看,前者是物力资源的特殊形态。如果将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简单划归为无形资产,则可能会导致人们忽略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的特殊性,用管理物力资源的手段去管理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陷入过去那种对人力资源进行事务性管理的误区,影响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效力的发挥,最终影响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发展。

会计实务原理范文第2篇

摘 要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国际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会计核算原则,在会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其涵义和重要性方面进行相关的论述,从而分析其在会计运用过程中的问题,不过着重还是谈其在会计账务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实质重于形式 会计账务 运用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和重要性概述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指的就是在企业进行会计工作的核算时候,需要将交易等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实质作为核算的基础,而不是其外在的法律形式。因为,在实际的核算工作中,交易或者事项的外在形式无法较为真实的对实质的内容进行反映。为了能够使得会计信息充分的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真实的反映,仅仅依赖交易的外在形式是不行的,而如果忽略了交易本身的实质,那么可能会使得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管理人员决策失误。

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会计账务处理中的应用

1.确认融资租赁设备或者资产中的应用

租赁可以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所谓经营租赁就是经营租赁者只是租用别人的资产,定期付租赁费,就像我们租别人的房子只需要付租金一样。资产的保养、维护都归出租方,因为他们才是资产的主人。融资租赁者却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一次性支付购买资产的费用。于是向出租方提出融资请求,先将资产拿来用,在约定的租赁期内分期支付资产的价款。对出租方来说,他相当于提供了给承租方一笔贷款,不过贷款的形式是资产形态,在每一个收租的日子收取的租金包括两个部分:资产的本金、出租方垫付资产本金而要求的利息。融资租赁实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这种通过融资的方式来租赁的设备资产,虽然法定意义上来讲,承租方不承担所有权,但是在租期之内,承租方具有使用该财产或者设备的权利,并且从中获取收益,在租赁期满之后,承租的单位具有购买这项资产的优先权,类似于这种情况,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售后的回租和回购

售后的回租或者回购实际上就是一种融资的行为,不能被作为收入来对待。首先,售后的回购行为指的是企业单位将原有的固有资产以交易的形式售卖给其他的买家,会收到相应的价款。然后签订相应的转手手续和协议,表明将来的某一时刻会将财产进行购回。在货物被卖房购回之前,资产或者货物的所有权已归为购买方。但是我们如果从经济的实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这项被转移的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实际上还是在原单位,并未被转移走,因为还有补充的协议规定其会在将来的某一时间购回。另外,就是在出售的过程中,往往售价会高于产品自身拥有的价值,如果这时被当作收入记入账目中,那么很容易形成企业利益的虚高。所以,这笔交易虽然是一项销售收入,但是从实质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种售后的回购仅仅是企业的融资行为中的一种。不可以作为一项收入。而售后的回租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租赁业务,即企业将某一项资产出售之后,又通过租赁的收段来进行回租,这种行为从形式上来看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利润,而且所出售的资产的所有权及其附带的报酬和风险也一并转移了,但是从经济的实质上来看,资产在售出和租回的过程中存在资金上的联系,这种售价和租金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从实质来说这种售出和租回是同种交易,如果我们将在售出和租回发生的损益作为当期损益来对待,那么就不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

3.在确认收入的时候

根据我国关于收入的相关规定,只有符合:商品的所有权和相应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在交易中完成转移;出售商品的一方对售出的产品没有继续管理或者控制;交易的相关收益可能流入企业;商品销售中的成本和收入能够得到可靠的计量这些条件才能却认为销售过程中的收入。在这样的规定下,例如:售后的回购行为、拥有退货权利的销售等特殊的交易方式应该被特殊的核算。根据会计准则中对于收入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知道,一项业务,如果完成交易后,购货的一方拥有退货的权利,那么应该当作交易的实质来进行核算方法的选择。举个例子来说:在商场中,我们购物通常会有厂家打出三包的旗号,如果在三个月内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退货或者换货,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这种退货的比例在1%之下,在这个例子当中,虽然商场有一定的所有权风险承担,但是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而这种风险是次要的。可以在商品卖出之后,直接计入收入的账目。在这二者之中,就充分显示出了实质重于原则的作用。

4.投资过程中核算方法的选择

根据企业的会计制度中相关的规定,可以知道企业在进行投资的时候,投资比例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投资的核算方法,同时投资的实质对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也很重要。如投资比例虽然未够20%,但通过其他方式取得了对企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么应该采用权益的方法进行核算。反过来,应该采用成本的方法进行核算。所以,企业的会计制度一方面采用权益的方法进行核算,另一方面又采用成本的方法进行核算,一方面对持股的比例进行了规定,另一方面,又对成本法的界限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后者的前提,也很好的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5.在资产减值的认定中的具体运用

新会计准则列举了7种迹象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减值的标准。这7种迹象是指: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法律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等。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如果存在上述的迹象,就需要认定相应的减值。从法律形式上看这7种迹象的存在并不影响其价值。但从经济实质来看,这7种迹象会对资产的价值产生影响。例如.某企业由于生产技术的改变,2006年10月有条账面价值150万元的生产线被闲置。对于闲置的生产线,从法律形式上看,并未有任何的改变,但从实质上看,该生产线因生产技术的改变已使其价值产生变化。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2006年1 2月必须认定该生产线的减值。

6.在非货币易中换入的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中的具体运用

在商业交易过程中,会因为资产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而对公司的当期损益产生影响,这一点在非货币交易中格外突出。举个例子:甲公司用账面价值200万元的医用电子仪器(该仪器的市场价值为200万元)与乙公司的一批价值210万元进口内燃机(该内燃机的市场价格为210万元)进行商品交换,若加以两家公司并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关系亦或是相互间有重大影响,那么在本次交易中甲公司的内燃机的入账价值为210元,同时获得10万元的营业外收入;然而若两家公司具有控股与子属关系,换言之是两家关系企业,则甲公司在本次交易中换入的内燃机的架势便是200万元。由此可见:如果在非货币交易里,交换入帐的商品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不能够被可靠地计量出公允价值,那么将对交易公允与否产生影响。所以企业在商品交易中必须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既是对会计准则的修正和补充,使得会计核算的信息同客观的事实相吻合。又为会计人员带来了较大的操作空间。有的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的利益,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进行有意的回避,从而很可能发生越轨的行为,这在固定资产租赁的相关分类中表现的更加明显。当然这也就告诉我们”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都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7.在对日后事项进行调整时的事项

所谓的调整事项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者之前存在的事项。日后调整事项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一定时期才得到新的或有力的证据证实。从上面的定义上来看,是非常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也就是事项的实质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者之前就存在,只不过在日后时期得到了相应的证据来证明或者修正这一点,则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事项进行调整时,需要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然后对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

三、总论

近几年来,会计造假事件在我国屡见不鲜,会计界的诚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想要使得会计形象得以保全或者使会计信息能够被社会接受,就应该从实质重于形式出发。只有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抓住经济的本质,才能在创新和时代的改变中经受住考验,使会计活动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1]付春蕾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财会通讯.2005.

[2]杜秋娟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现代审计与会计.2007.

会计实务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能源公司;财务管理;会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逐渐兴起,即:知识经济。知识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以知识为依托,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占有、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新型经济模式。在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中,绝大多数的企业依靠的都是实物的资源或者是能源,而知识经济则与其完全不同,其依靠和仰仗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知识,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高科技,运用知识和技术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所以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它更加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知识经济体现目前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大力的支持和推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知识经济目前为止还是为发达国家所掌控,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向外输出其先进的知识和科技,致使企业投资的无形化。因此,要想在知识经济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部分想要转变发展类型的能源公司,必须抓住机遇,改变企业内部的结构,变革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工作部门。

一、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现状

能源型经济曾经在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开发殆尽,而且人类周围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环境污染现象极为严重,人类逐渐的意识到能源型经济的弊端,人类的进步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此同时,人类的历史上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知识经济最终会取代能源经济,成为主流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要求相关的能源公司要抓住机遇,完成企业的转型,但是能源公司要想最终完成转型,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内部进行调整,尤其重要的就是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

1.在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是知识和高科技,而不再是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资源,经济学上将这种资产称之为无形资产,对于无形资产的争夺是能源公司能够顺利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在能源公司之中,会计计算的是煤炭、石油等有形的资产,对其开发和使用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评估。但是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部门要计算和评估的是知识和高科技等无形的资产,详细的计算能源公司获得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帮助能源公司尽快完成经济转型。能源公司中传统会计已经趋于老化和落后,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和评估过于狭隘。在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和评估中,应该以重置成本为基础。重置成本是知识经济模式下,新出现的专业名词:在目前现有的知识和技术的条件下,购置同等价值的资产所需要的资金。以往能源公司的会计在进行成本核算和评估时,注重的是企业生产的投入价值,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样的计算方式已经不能够反应能源公司财务的正式面貌。

2.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生了专门对企业资产进行管理和评估的会计,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会计也进行了几次比较大的变革,而今它即将面临的是又一次重大改变,需要将更加新型的管理思想引进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经济时代下的风险和信息理财观念。能源公司的传统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的计算主体是物资和货币,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能源公司的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等方面的内容。而今在知识经济的促使下,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市场竞争也愈加残酷。同时由于媒体和网络的迅猛发展,新的交易模式层出不穷,这些衍生出的金融工具并非用于资金借贷,而是为了转移资产价值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所以在财务管理上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在进行会计和财务管理时,相关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风险观念。知识经济时代风险管理、信息管理将成为能源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知识经济模式下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蓬勃而兴的是市场经济,较之以前的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更加自由化。而能源公司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开发有价值的知识和高科技项目,这就对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其必须具备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综合化等等都要求能源公司加强与其他企业和公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要不断进行更新,抓住机遇、全力以赴应对新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找寻可以合作的伙伴,认真谨慎的处理好自身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避免财务纠纷的产生,防止合作关系破裂,做到各个企业之间利益的和谐统一。(3)知识经济下的人本化与知识化的管理理念。人本化主要体现在:建立债、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模式,健全激励制度,严肃奖惩,即对在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中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同时对于那些犯了严重错误,给能源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的员工,要进行严肃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能源公司财会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给能源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为了使能源公司能够更好的与知识经济接轨,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要求其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储备量。能源公司要定期对财会员工进行知识培训,同时还可以选派资质优厚的员工远赴国外进行学习和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的知识化理财观念,再结合能源公司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自身的知识理财计划。

二、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前景

知识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同时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国的能源公司要抓住机遇进行经济转型,会计和财务管理同样如此,知识经济下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以知识资本为中心的知识会计,传统的会计理论以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为服务对象,以出资者和收益为中心,以保障业主和债主的权益为出发点和宗旨,是站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立场上,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管理和决策,从而保证出资者收益的最大化和债权人风险的最小化。强调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债权人的核心地位,而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的认识、投入仅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费用或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简单的予以列示。同时在法律上往往限制了无形资产的形成和作用。事实上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才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社会,具有超常性、开拓性以及灵活性,人的智慧以及创新能力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会计和财务管理所需提供的信息也将向着更加全面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会计和财务管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紧紧围绕着以知识智力的价值这个中心,反映和描述在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的生产关系和全貌,进一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经济模式中日益占据主体地位,与以往的能源型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更符合时展的潮流,同时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应该在国内大力的推广和实行。因此,国内的诸多能源公司就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已经不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和财务管理模式,要将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观念引进其中,为能源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凤兰,陈道江.《谈知识经济下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问题》.

《前沿》.2004(4)

[2]兰辉,陈道江.《知识经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浅议》.《社会科学家》.2005(1)

会计实务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公立医院;财务状况

管理会计是一门将现代化管理技术与会计融为一体的边缘科学,是在财务会计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会计技术[1]。它的特点:(1)以单位内部管理需要为目标,只负责对内提供会计信息;(2)管理会计的分析控制方法是现代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具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3)管理会计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绝大部分涉及本单位商业秘密,不得泄漏。因而,它的指标内容和技术方法的设计也不需公开[2]。在医院会计实务中,任何一个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都会引起与之有关的会计要素变化。某一方面的变化多次重复产生,会引起整个医院财务状况的重大变动,直至医院整体改变面貌。财务状况分析与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医院资产、负债、资本、成本、损益增减变化情况的研究,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为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现以R医院《资产负债表》(表1)和《收入费用总表》(表2)为例,对公立医院财务状况分析与评价方法进行探讨。

一、发展能力与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 总资产增长率

从资产总量方面反映医院的发展能力。计算公式:

总资产增长率=(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初总资产×100%=(32878-28998)÷28998×100%=13.38%

(二)净资产增长率

反映医院净资产的增值情况和发展潜力。计算公式:

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16047-13919)÷13919×100%=15.29%

(三) 固定资产净值率

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100%=13403÷29489× 100%=45.45%

(四) 预算执行率

反映医院预算管理水平的指标,包括预算收入执行率和预算支出执行率2项指标。计算公式:

预算收入执行率=本期实际收入总额÷本期预算收入总额×100%=49674÷ 47200×100%=105.25

预算支出执行率=本期实际支出总额÷本期A算支出总额×100%=47546÷ 47200×100%=100.74%

二、结余和风险分析

(一)业务收支结余率

反映医院来源于财政项目收支和科教项目收支之外的收支结余水平,能够体现医院财务状况、医院医疗支出节约程度以及医院管理水平的指标[3]。计算公式:

业务收支结余率=业务收支结余÷(医疗收入+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入+其他收入)×100%=2128÷(45192+4100+382)×100%=4.29%

(二) 资产负债率

反映医院的资产中借债筹资的比重。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16831÷32878×100%=51.2%

(三)流动比率

反映医院的短期偿债能力。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10850÷8631×100%=125.71%

三、成本分析

(一)每门诊人次收入

反映医院每门诊人次收入水平。计算公式:

每门诊人次收入=门诊收入÷门诊人次=13108÷62=211.42元/人次

(二)每住院人次收入

反映医院每住院人次收入水平。计算公式:

每住院人次收入=住院收入÷住院人次=32084÷2.1=15278元/人次

(三)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

反映医院药品、卫生材料消耗程度以及医院药品、卫生材料的管理水平。计算公式:

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药品、卫生材料消耗÷(医疗收入+其他收入)×100%=21237÷(45192+382)× 100% =46.6%

四、收支结构分析

(一)人员经费支出比率

反映医院人员配备的合理性和薪酬水平高低。计算公式:

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员经费÷(医疗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13536÷(40362+6822+362)×100%=28.47%

(二) 管理费用率

反映医院管理效率。计算公式:

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医疗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6822÷(40362+6822+362)×100%=14.35%

(三) 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

反映医院药品、卫生材料在医疗业务活动中的耗费。计算公式:

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药品支出+卫生材料支出)÷(医疗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100%=(13105+8132)÷(40362+6822+362)×100%=44.67%

(四) 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

反映医院药品收入占医疗的比重。计算公式:

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药品收入÷医疗收入×100%=15070÷45192× 100% =33.35%

五、资产运营效率分析

(一)总资产周转率

反映医院运营能力。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医院的运营能力越强;反之,说明医院的运营能力较差。计算公式:

总资产周转率=(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平均总资产=(45192+382)÷30938 =1.48

(二)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反映医院应收账款流动速度。计算公式: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5÷医疗收入=894×365÷45192=7.22(天)

(三)存货周转率

反映医院向病人提供的药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等的流动速度以及存货资金占用是否合理。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医疗支出中的药品、卫生材料和其他材料支出÷平均存货×100%=22936÷1167.5×100%=1964.54%

六、财务状况评价

通过对财务状况分析,计算出各项指标的不同数据,这些数据究竟是优是差,还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可以设想由卫生计生主管部门按地区及医院等级制定财务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采取逐项计分办法进行评价。具体方法如表3。

参考文献:

[1] 许萍.管理会计[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26.

[2] 刘俊贵.关于在事业单位推进管理会计的思考与建议[J].财政监督,2016,01:88-89.

会计实务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 医院财务管理 现实应用

医院财务管理这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保证货币的合理流动,也能监督资产的分配和安全情况。医疗卫生改革不断发展深入,医疗机构的业务活动也越发频繁。因此,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出现的几率也就越大,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要加大内部会计控制的力度,以适应医疗机构的改革。

一、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领导管理层没有高度重视内部控制

医院领导管理层没有足够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少相应的紧迫感。在医院内部,主管领导部门只是侧重对医院的考核和各项经济指标的考察上,并没有强调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制度和实施力度。医院内部不同阶层的领导对医院管理的认识和了解存在着差异,他们误认为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就会使得各项手续的办理复杂化,影响办事效率和速度,还有一些人误认为只要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加强了内部会计控制,其实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会导致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出现很多问题。

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国很多医院在加强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出台了众多不同的规章制度,但是这项规章制度不是很完善,缺乏系统性。有些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虽然较多,涉及的方面也较广,但是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有些医院只是把内部控制当成是职责划分和奖惩标准明确,使得医院的内部控制范畴过于狭窄,影响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整体运行情况。

3、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强

在很多医院里,由于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过硬,专业知识和水平偏低,缺乏应有的辨别力和判断力,导致了自身无法适应医院对会计所要求的知识层次,影响到医院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发展,也有一些会计虽然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趋于追求利益,违反职业道德,对领导和其他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没有遏制违法行为,甚至助纣为虐和参与到违法行为当中。

4、监督力度不到位

医院在财务管理过程这,内部审计和监督是医院控制活动的重要部分,能够再控制医院的内部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医院的内部审计和监督只是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其真正和应有的职责,医院的内部审计和监督独立性不够,一般来说,多数医院都是是院长负责制的,这直接导致了审计和监督部门不能对上级领导进行工作上的直接监管,高层领导和管理人员就成了自由人,内部审计和监督的力度不到位,受到严重限制。

二、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1、加大内部审计和内部监督力度

通常来说,医院内部的监督体系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两种,如果能将这两种监督方式结合起来,就能组成医院内部会计空中监督体系了。日常监督是专项监督的基石,而专项监督则是日常监督的补充。因此,医院会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经常性的开展某一项工作的专项监督,那么就应该将这项专项监督纳入到日常监督里面。同时医院也要加强内部的审计工作,保证设置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把审计工作单独化,尽量避免虚设内部审计,最终将医院内部审计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提高医院领导阶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领导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内部控制是提高医院综合能力的关键和重要因素。医院的相关领导也要加强对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学习,使领导管理层更能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位领导的职责,从而促进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能够有效进行。同时,医院的领导还要时不时地组织不同形式的内部控制活动,对医院内部的监督和考核工作进行细致的了解,制定公平公正的奖惩标准,从而把真正落实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3、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指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要熟悉和掌握相关的财务工作流程,同时还要具备其它方面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比如,职业道德、市场竞争、法制观念等等。会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不断学习,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观念,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抓住学习时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素质。医院也可以安排学习培训时间,为财务部门各科室间的沟通提高机会,加强相互间的工作了解,重视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养全面型的财务工作人员。

4、加大执行力度

执行力是一个医院能够实现成功经营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医院来说,执行力就是竞争力。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制定各种不同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想加强财务管理,收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就必须要加大执行力度。医院可以定期与不定期的进行内部控制大检查,监督和考核各部门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表扬执行情况好的,惩罚执行不到位的。检查的范围也要放大,不仅要包括其它各科室,还要包括财务人员自身和医院的各级领导。这种大检查可以防止错误和问题的出现,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加强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和实施情况。

三、结语

在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的医疗改革方案能够完善医院的治理、管理机构,进一步要求医院建立完善的控制制度,高度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促进医院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延卫.医院财务内部控制问题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