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百色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及问题分析
(一)百色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
百色市全市12个县(区),共183个城镇。根据2010年11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百色市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数208.63万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194.32万人,因此富余劳动力为14.31万人,由此可见百色市目前近15万人处于失业或者隐性失业状态,预计每年还新增3万左右。
由于百色大面积山区,种植条件和生产难度大,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山窝,到外地去务工就业,百色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转移大体有三种转移模式:一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异地转移,即“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二是农村劳动力流向乡镇地区,即“离土不离乡”;三是务工人员由城市返回农村,即农民工的回流。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到,“离土离乡”的异地转移和“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的规模是同时扩大的,呈现出“二分天下”的格局。
(二)百色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转移存在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转移,也滋生了各类社会和家庭问题,大体归类如下:
1.农民工及其子女很难获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就业、求学、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待遇,在城市和家乡间“候鸟式”的流动方式成为大多数农民工无奈的选择。
2.大量青壮年农村人口的异地转移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弱质化、农村老人儿童留守问题突出等社会问题。
3.盲目流动,返回率高,外出就业人员多数没有经过正规技能培训,文化素质技能素质较低,此外还有很多外出人员无证流动,外出前没有按规定办理手续,例如计生证、身份证等,有些城市对外来人员务工要求需要这些证件,于是外出就业失败,只有打道回府。
4.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景气,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统计,2009年因金融危机百色市返乡民工约有15万人,虽然近两年来经济开始复苏,但农村每年仍有大量新增的及尚未转移出去的剩余劳动力人口,使百色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基于百色市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探寻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渠道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乡村旅游概念及发展乡村旅游对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贡献
(一)乡村旅游发展概念
乡村旅游发展是以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购物、度假等。
(二)乡村旅游业对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贡献
1.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根据国家旅游相关部门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1100万,全部旅游就业达7600万人。约占全国就业总数的9.6%,旅游特征产业在全国就业总数中的比例超过了制造业等传统的密集型产业,也超过了房地产、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
2.从业人员的就业门槛低
与一般行业相比,乡村旅游就业总体上向初级技能劳动者倾斜,其就业岗位门槛低、包容性强,对各种层次的劳动力都有很大的需求。尤其是旅游餐饮、旅游商品、旅游住宿、旅游交通等领域,多数就业岗位对文化素质和年龄要求并不高,许多工作农民只需短期培训后即可胜任工作。
3.就业方式灵活、季节性强
旅游业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发展的基础,大多数地区旅游业都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因此,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就有较强的季节性,乡村旅游更是如此。当旅游旺季时,农村劳动力可分出较大精力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平时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亦农亦旅、农旅结合,不仅有利于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而且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3]。
4.乡村旅游具有很好的关联效应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 7 个间接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问题,而乡村旅游是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消费的服务行业,它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行业,且行业间的关联度较大,其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性,有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拉动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
5.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村人口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劳动力更高层次就业。
乡村旅游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城市居民为其主要目标市场,通过独具特色的旅游活动架起了城乡之间文化传播的桥梁。农村人口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人口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等方面提出了“软实力”的要求。
三、大力发展百色乡村旅游业,促进百色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百色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而百色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
(一)百色市乡村旅游发展与劳动力转移互动状况分析
近年来,全市农业旅游示范创建步伐加快,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涌现了一批“农家乐”经营点,乡村旅游不仅成为旅游业一个极具活力的增长点,也走出了一条“以农兴旅,以旅促农”的新路子,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旅游概念被更多人所了解和接受,百色市景区周围和旅游通道附近的村屯群众开始有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一些有能力,敢创业的农户利用自家空闲的房屋,依托景区景点,以价廉物美的农家菜,渔家菜为主要特色,办起了休闲农庄或是渔家乐园,使乡村旅游呈现出规范化,多样化的特点。
(二)大力发展百色乡村旅游业,促进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相关对策
1.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要加强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组织领导,出台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关政策,明确将乡村旅游列为鼓励发展的方向,先规划后开发,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外部资金、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到乡村旅游开发中。
2.多元化开发
乡村旅游活动顺利开展有赖于整合各种旅游要素资源来构成完善乡村旅游系统,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形成一批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点,使农村和农民成为旅游接待和服务的主体,依托城郊优势,在中心城市周围开发一批适于城里人休闲度假的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乐”项目,发展农业观光园,特色花卉园、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等,开展游园或采摘活动,把传统手工艺加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与农业直接相关的企业或加工点包装成乡村旅游景点。
3.突出农村特色
要突出农村天然、质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情趣、闲趣、野
趣,尽力展现乡村旅游魅力,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农房改造成干净舒适,赏心悦目并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舍。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景区景点要注重文化要素和产业要素的注入,使单一的农业农村旅游变为体验乡村风情的休闲文化娱乐游,让游客通过参与农事操作、体验农耕文化、认识农村习俗、品尝农家美食等,感受独特的农村生活情趣。
4.规范经营管理。
规范经营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家庭旅馆饭店的开业条件、卫生标准、安全标准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目的,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引导广大村民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文明服务等。
5.注意利益公平分配
发展乡村旅游应该使当地乡村社区居民普遍受益,尤其是社区中的贫困人口获益,才能体现公平,并激励当地居民自觉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如果旅游开发只能给少数人或部分人带来利益,或者大部分利益被外来投资者拿走,给当地社区带来的福利与其资源价值严重失调,都是不公平的,必然会受到当地居民的反对和抵制,不利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6.提升农民素质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民就业,但农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力,就业人口的素质水平决定了该行业的发展水平。只有不断提升农民素质,才能够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增加乡村旅游就业吸纳能力,改善农村全面貌。
参考文献
[1]张洪春,陆宝福. 发展旅游经济促进农村就业[J].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5):65 -67.
[2]汪宇明.旅游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战略思考「J〕.经济地理,2003年(3)
[3]何光玮. 在发展旅游促进就业高层研讨会上的讲话[N]. 中国旅游报,2007-07-30.
【摘 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城镇化节奏加快,工业建设蓬勃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城市劳动力缺乏,给以劳动力输出为主的农村带来了机遇,然而从整体角度看,新环境下的农村发展同样也面临着挑战。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农村变化 剩余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24-02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素有“中国西部名城”、“黔东门户”的美称,全市有427.2万人,其中88.05%为农业人口,11.95%为非农业人口。目前,铜仁市结合本地工业发展基础和国家“二号文件”、武陵山区开发扶贫政策等政策上的优势,积极扩建工业园区,打造黔东交流中枢、黔东经济贸易区,实现老工业区的转型,以工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在工业强市战略下,地处城市边缘地区或者更远的乡村面临着机遇和危机并存的局面。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村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推拉理论”(即城市优越条件的拉力以及农村劣势环境的推力)的强化作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直未停止过,这给农村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1.农村传统文化逐步退出社会文化舞台——以马岩村吴家湾土法造纸为例
马岩村是铜仁市灯塔办事处下属的一个边缘村庄,距市区10公里,在该村中的吴家湾组有100多户人家共500多人,是农户居住相对集中的小组。当地利用竹子资源发展副业,其中最为流行的就是造纸。20年前,吴家湾几乎全部农户都从事土法造纸,但由于其生产过程复杂,耗时耗力,经济效益低,所以当地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据统计,当地仅有3户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家仍在坚持土法造纸技艺。
笔者认为农村传统文化退出有以下原因:
第一,人才外流,继承缺失,人们意识观念的改变。农村劳动力的流失造成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难以进行,传统文化与技艺难以传承。此外,外出务工开阔了农村人的眼界,导致差异文化的选择,加剧了乡村文化退出速度。
第二,城市文化的渗透,乡村文化缺乏保护机制。长期的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城市文化同化,当他们再回到农村时,那些城市文化便逐步渗透、冲击农村文化,造成农村文化危机。另外,乡村文化缺乏相应的保护机制,加速了乡村文化的衰退。
第三,农村传统工艺经济效益低。当地文化大多植根于对原始生产资料进行加工技术经验的积累,工时多,消耗大,附加值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被淘汰。
2.农村的风俗日益物质化
现在的农村婚礼,礼金不断增加,所包含项目也加入了现代消费品,物质财富逐步成为婚姻的保障。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消费观念改变,生活评判标准提高。随着农村资金、资本的相对剩余,农村信息流通的加快,新奇的事物不断被农民所了解,刺激他们消费的欲望,而且在外务工中受到城市消费观念的影响,把拥有更多的商品作为评判生活水平的标准。
第二,能力和地位的证明。韦伯的社会分层“三位一体”论中,能力和地位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财富。在农村相对闭塞的区域内,最能表现财富的方式就是消费产品能力的体现,而最直接的方式即通过婚嫁物品来呈现。
第三,城市产品不断向农村转移。一方面,城市居民对现代消费品的需求度饱和,商品市场转向农村;另一方面,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增长了对现代消费品的需求,因而城市产品不断转向农村。
3.新一代劳动力转移的目的多样化
在长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索中,农村人见识到城市是一个物质丰富和充满机会的世界,而这种印象不断地影响下一代的农村劳动力改变他们自身转移的目的,通过调查,笔者认为主要目的有:
第一,追求身份上的改变。长期的城市生活,农村劳动力渐渐习惯了城市生活,他们很想融入城市,但由于自身和外界条件的制约,而徘徊在农村和城市之间,他们希望通过工作来获得城市生活,以实现身份的转变——农民变为市民。
第二,逃避农忙。年轻的农村新生代由于观念上的改变,不愿意再从事农业劳动,因而外出务工成为他们逃避农忙,并有机会获得一定程度成功的有效途径。
第三,解决个人婚姻问题。劳务转移的成熟与多样,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常年外出,导致留守的人群寻找伴侣比较困难,而外出务工则有较多的机会选择自己心仪的、优秀的另一半,而且还可以降低交往过程中的成本。此外,在思乡之
苦的环境下可以提高成婚的概率。
第四,被迫转移。这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往往是被迫的,由于在城市化建设或其他公共设施建设中,土地被全部或大部分征用,被迫选择外出务工以维持家庭生活所需。
第五,为子女教育经费。受到文凭制约的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劳动力市场高文凭、高收入的印象渗透到他们所在的乡村,引起农民对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加大对下一代的教育投资。
4.加剧了农村问题的多发性和多重性
农村劳动力在制订转移策略中,年轻劳动力的转移,是为了对有限资源的分配和家庭机制的再分配,提高个人在资源上的占有比例,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所以在转移机制中,老人和儿童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而留守家庭,成为家庭责任的承担者。但在高压和缺少关怀的环境下,这类群体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另外,随着年龄趋于老龄化,家庭负担的成本越来越大,牵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这就加重了农村问题的多重性。
二 结论及对策
综上所述,铜仁地区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对乡村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而发展农村就是要发挥正效应,弥补或改善负效应,这就要引导农村、教育农村、建设农村,实现农民利益的质化保障。关于铜仁地区农村的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地区文化保护机构,加大乡村文化的宣传力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曾经给我们带来很高价值的乡村传统文化价值不断被缩减,但是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应给予保护。首先,要做好高校研究和相关部门收集相结合工作,整理研究成果并出版关于乡村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或进行专题报道;其次,发展特色教育,特别是特色文化教育,唤起当地居民自发保护文化特色,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再次,组织相关的特色文化活动,提高文化的价值。针对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可以发起有关活动,让更多的人记住乡村文化,启用社会的力量保护乡村文化。
2.健全农村教育制度,建立全民教育
铜仁地区属于落后的山区,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而其农村大都处于比较偏远的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当地农民缺乏提高收入的手段和思想,所以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投资和管理。(1)要进一步严格地落实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提高个人认知能力以及整个农村文化水平。(2)要结合农村当地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发展农村儿童学前教育,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完善农村教育设施,提高当地教师待遇,留住优秀人才。(3)要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和务农技术培训。以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第三产业服务技能为主,提高农民的生存能力和创富的劳动技能,激发当地农村居民的创新意识。(4)要加大乡村消费的引导,向农民传递健康消费的信息,抑制盲目的消费攀比。
3.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整,实现农村居民就地收入的提高
铜仁地区的农村本来就处在相对闭塞的区域,农业规模小,产值低,农民获利小,所以要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变现能力才留得住农民,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农村建设,更好地发展农村。
第一,在政策上要进一步扩大惠农政策范围,扶持农村农业的发展,创立农村发展的软环境,发挥农村发展的后发优势。适当放宽当地农村信用贷款的条件,提高贷款额,降低利息,鼓励更多的农村居民进行小额贷款,让农民有能力发展农村产业。
第二,在财政上,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铜仁周边的农村大都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但是基础设施条件差、技术落后等问题困扰着当地农村,所以要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搭建农村科技起步平台。
第三,在组织上,要在加大对农业指导的同时兼顾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积极培育当地龙头产业的过程中,以铜仁地区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挖掘沿途农村特色资源,发展多功能产业。
第四,在工业上,要抓好国家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工业,实现“以工带农、以工补农”。武陵山区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6个重点区域之一,铜仁地区处于武陵山区,是重点扶持对象,所以要抓住国家对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机遇,发展本地工业和做好承接产业的准备,实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才能够更好地协调解决农村相对严峻的社会问题。
铜仁地区农村的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是多重的,然而劳动力作为接触城市最为直接的主体,所带来的结果也有利有弊,所以要发展农村,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爱尔兰〕瑞雪·墨菲.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黄涛、王静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李文华.影响农户经济状况差异的家庭因素——来自湖南省临湘市农村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新招员工难和留住工人难的原因
一是工薪收入对比向企业综合环境对比转变。
外出农村青年选择务工企业和务工地往往以工薪收入的高低来进行匹配。近年来,以往。随着劳动力价格快速的提升、调整,工薪收入的差别逐步缩小,企业的综合环境倒成为青年劳动力选择的主要因素,从企业的生产环境、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企业制度人文化到企业社会保证措施落实水平等等都成为其主要因素。而当前企业宣传注重在工薪收入上做文章,异地收入和外地收入相差距的二三百元钱对于我广大农村青年劳力不再具有吸引力。由于用工企业往往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服务保证措施缺失、待遇缺乏竞争力,员工流失情况也逐年加大,难以留住优秀员工、熟练工人。
二是户籍制度二元化。不能融入输入地乡村。
名符其实的乡村建设者,外出农村青年劳力为输入地的乡村化建设、经济发展都做出了诸多贡献。渴盼融入到这些他为之奉献、为之付出的乡村中去。但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和许多的现实困难禁锢了脚步。渴望离开土地追求世代向往的乡村生活,但现实让他成为家乡—乡村间的候鸟”只能成为乡村的暂居者”没有乡村的归属感,根还是家乡,农村。
三是国家政策抚慰经济的全面向好。
国经济在短时间的停顿后重新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随着我国在年末推出的一系列抚慰经济“组合拳”政策的逐步显现。短短一两年,用工需求的变化使用工企业缺乏足够的人力贮藏资源,陷入用工“荒”局面,导致自身开工缺乏,用工需求成为当前局部企业工作的第一要务。
劳动力资源外出就业分流的最主要因素
一是旅游经济产业的快速推进。成为了神秘湘西、魅力湘西中那一张张最亮丽的名片”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湘西旅游经济产业快速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为就业岗位的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家庭小餐桌、小制作、小加工成为更多富余劳动力守业就业的首选。沱江、猛洞河边的一座座家庭旅社、风味餐馆、姜糖、苗族蜡染、土家织锦、绣花鞋垫…这都成为我富余劳动力结合我旅游经济发展而通过自身守业、自身劳动实现自我就业的一个个途径,外出就业已慢慢退出其选择的视野。
二是支农政策的落实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土地上的二次就业”农业各项税收的逐步取缔使农村发展挣脱了背负千年的发展枷锁。种粮、养猪、种烟、瓜果、大棚…都可以享受到相关的补贴、补助,技术上还可以得到支持和帮扶,农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多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在各项政策的激励下,逐步解脱父辈们生活、生产方式,思索着如何实现土地产出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成为土地上真正的主人。
三是社会保证体系和就业政策的不时完善、覆盖。让农民也可以拿到退休工资”合作医疗平安政策的落实,使农民看病难的痛楚得到切实缓解;义务制免费教育政策的推行,使读书学习不再是困扰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的拦路虎”社会保证体系的逐步完善和覆盖,使广大农村正酝酿着思想观念上的大变革,防老不再依靠子女、看病也有了保证、学习也有了平等的机会,这些普惠政策的落实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试探着逐步走出农村、走出禁锢自身发展的土地。
招工难、用工荒给就业发展方向的启示和指引
沿海我就业输入地和外地企业所出现的招工难”用工“荒”现象,近两年来。彰显了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步入了幼稚、从业渠道不时得到丰富拓宽、小城镇建设不时加快。
一、新型乡村工业的概念和特征
新型乡村工业是市场经济大潮催生的、以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主体、立足于乡村区域发展的以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新型乡村工业的经济体是工业,主要有加工工业、采掘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及商贸服务业等,表现为乡村居民职业构成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占有一定的比例,乡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相对较高;座落区域在农村,具有本土化特点,在乡村地区兴办,就地吸收、转化农业劳动力,或成为完全脱离土地的“永久”工人,或成为亦工亦农的兼业型工人;所谓新型,是指它既不是传统的落后的工业,也不是过去的乡镇企业,又不同于一般的民营经济,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新型乡村工业的内涵决定了它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区位便捷,大都沿国道、省道发展,交通便利;二是投资主体多元,大多数是苏浙沪等沿海发达地区转移企业老板,还有本地在外务工返乡创业人员;三是产品结构与农村资源密切关联,一类是资源加工型,一类是劳动密集型,立足于农村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四是员工以农民为主,技术和管理岗位相当一部分是从外地打工返乡就业的,普通岗位是当地农民;五是资金来源多渠道,一部分是沿海地区企业老板的支持,一部分是外出务工积蓄和亲友资金拆借。
从以上可以看出,新型乡村工业不论在经营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在企业产品、员工素质等方面,已经和现代的产业接轨,和现代的市场接轨,这一切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以传统农区为特征的宿州来说,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向。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以扩张城市大工业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存在的弊端已经在沿海发达地区显现,造成城乡两元结构越来越明显,城乡差别不断拉大,急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而发展乡村工业,切合宏观发展模式转变的方向,可以通过一手抓城市大工业,解决总量和实力问题,一手抓乡村工业,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避免单一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转移步伐加快,急需把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地转移,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生产力要素严重缺失,急需承接转移、注入活力。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切合产业布局调整的趋势,可以通过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动生产力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
(三)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农民增收情况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务农收入徘徊不前,外出打工收入增长空间已不大,农民收入停滞在一个极限上,目前急需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切合打破农民增收瓶颈的需要,通过以土地入股、到企业就业,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成为亦工亦农的兼业型农民,改善收入结构,提高收入水平。
(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发展乡村工业,能够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半劳动力如老人、妇女等得到开发和利用,他们就近就业,既能料理农活,又能照顾家庭老小,对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极有帮助,也减少了外出务工长期在外地和家之间的奔波辛劳,缓解了节日期间大量农民工返乡给交通带来的压力。以埇桥区支河乡为例,全乡70多名返乡农民工创办80多家企业,解决了5000多名农民特别是许多老人、妇女的就业,在企业兼业的农民年工资性收入达到6000万元。
因此,从现实看,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承接产业转移、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从长远看,发展乡村工业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三、我市大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的可行性
我市发展新型乡村工业不仅重要,而且切实可行。
(一)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难得的外部机遇。发达地区由于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趋势,而且呈现加速趋势。这几年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高峰时期,我们面临承接转移的重大机遇。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良好的自身条件。宿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劳动力充沛,具备承接转移的基础条件;通过多年的劳务输出,我们拥有上百万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他们有强烈的创业冲动,有一定的资金基础,完全可以成为发展乡村工业的主体;尤其要看到,我市乡村工业具有“门槛低、收费低、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承接转移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据统计,全市目前已有400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各类经济实体近3000个,吸纳剩余劳动力达5万人,年创产值超过15亿元。返乡者利用在沿海地区学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掌握的销售渠道,创办了大量的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农产品加工和服装、鞋帽来料加工等,占返乡创业的41%。
因此,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面对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浪潮,做好主动承接、积极承接的准备,只有早承接、快承接,才能多承接、接得上、接得好。
四、努力打造乡村工业载体——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
传统乡镇企业村村冒烟、户户点火,后果使人现在仍心有余悸。发展乡村工业如果采取传统乡镇企业的做法,显然不行,它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必须创新思路,实行区域集中;发展乡村工业如果采取分散经营,很难形成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实行产业集聚;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如果不给以特殊的扶持政策,很难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发展活力,必须进行政策上的突破和试验。因此,最有效的途径、最现实的办法是,建设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打造乡村工业的载体和品牌。
我市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建设的基本路径应该是:降低门槛,减少成本;招商推介,承接转移;产业集聚,区域集中。即:选择在交通便捷的乡镇村,通过土地置换、空心村整理等方式腾出工业用地,用于建设乡村工业集聚区;采取土地租赁、入股分红或转性招拍挂等形式使用土地,降低工业用地门槛;由政府操作,通过财政支持、市场化运作,先期搞好试验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以区位优越、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等为优势,打造试验区品牌,通过在沿海发达地区召开招商推介会,吸引转移产业到试验区落户,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带着资金、技术、项目返乡创业。
关键词: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到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十二五”时期,贵州正处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贫困差距的关键期和做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近年来,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贵州省当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仍然庞大,据测算,“2010年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327.36万人”,占贵州总人口的38.26%,且转移问题也尤为突出。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破解任重而道远。
一、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一)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近几年明显扩大。从农村人口数量上看,近几年来,贵州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从2008年城镇人口为1“046.79万人占总人口3596万人的29.11%上升到2012年城镇人口1135.22万人占总人口3798万人的29.9%,比2008年增加0.89个百分点,而乡村人口比重则从2008年的70.89%减少到2012年的70.1%,比2008年减少0.79个百分点” 。同时,自2001至2011年,贵州农村从业人员一直在减少,而贵州农村非农业就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年,贵州省农村就业人数与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分别为“1692.33万人和375.68万人” ,而2011年贵州农村就业人数和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分别为“1194.39和598.41万人”, 农村就业人数比2008年减少29.42个百分点,而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2008年增加59.29个百分点。可见,在这4年的时间里非农就业人数就增加222.73万人。
(二)转移速度滞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现象由来已久,其转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还将继续长期存在。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转移速度严重滞后于农业产值份额的下降速度。这种滞后程度的大小用产业结构偏差系数来表示,即E=X1/Y1-1,其中,X1表示第一产业产值构成百分比,Y1为第一产业就业构成百分比。一般情况下,E=0则表明第一产业产值构成与就业构成之间处于均衡状态;当E﹤0表明就业结构相对产业结构的滞后程度,负数越小,表明越滞后。贵州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速度一直慢于产值比重的下降速度。2000-2010年,贵州省的第一产值分别为“271.2、274.41、281.1、298.69、340.35、368.94、382.06、446.38、547.85、554.02、630.33亿元,GDP分别为1029.92、1013.27、1243.43、1426.34、1677.80、1979.06、2270.89、2741.9、3333.4、3893.51、4953.97亿元,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383.97、1692.33、1698.39、1671.20、1672.29、1670、1633、1634.7、1630、1626.4、1627万人,从业人员为1884.93、2068.01、2106.14、2145、2186、2220、2235、2280、2292.12、2322.46、2355万人,X1分别为26.33%、24.21%、22.61%、20.94%、20.29%、18.64%、16.82%、16.28%、16.44%、14.23%、12.72%,Y1分别为73.42%、81.83%、80.63%、77.9l%、76.5%、75.23%、73.06%、71.7%、71.11%、70.03%、69.09%”,产业结构偏差系数E分别为-0.6414、-0.7041、-O.7197、-0.7312、-O.7348、-0.7522、-0.7697、-O.7729、-0.7688、-0.7968、-0.8159。从以上数据可知,农业的结构偏差系数一直是一个负数,这表明贵州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与产业产值相比一直滞后,而且近年来,这种滞后的情况还有加大的趋势。
(三)劳务输出人员增加,但组织化程度低
贵州是个劳务输出大省,30多年来,输出的劳务人员有所增加,除少量是通过政府部门有序输出和定点劳务扶贫外,多数是经过短暂的培训后利用亲带亲、邻带邻的关系自发转移,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据贵州省劳动保障部门统计,从1987年至2006年,全省累计输出的“900.89万劳务人员中,有组织输出仅118.01万;2006年全省劳务输出78.88万人次,有组织输出9.87万人次,有组织输出只占1/8左右”,2009年8月贵州全省劳务输出已达到560万人次,其中有几十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技工及中专技能学校培训后有序输出,若以100万人来计算,有序输出也仅占劳务输出的17.86%左右。
二、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限
刘易斯认为,一个国家要想摆脱贫困,首先应加快城市工业的资本积累,然后吸纳农村中大量存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生产。[10]这种理论诠释了城镇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和带动作用。然而,贵州城镇化进程却因城镇化资金严重短缺、城市面临超负荷承载而变得缓慢,从而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看,我省城镇化资金短缺。2011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为“311022亿元,全国水平是239.25万元/人,我省是164.37万元/人左右,比全国水平低74.88”。按照以上的思路计算,我省转移“2256.24万的农民,约需提供1747.45万个非农就业岗位,总共需要39.43万亿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入。加上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共需投入45万亿元左右”。在2050年完成转移任务,每年需投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1538.46亿元,而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为5701.84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5101.55亿元。此外,贵州城市人口密度大。据统计,2006-2011年,贵州省的城市人口密度从1832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579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143人/平方公里的18.04倍,城市空间面临超负荷承载。
(二)盲流现象突出
目前,贵州省外出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的省份。外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少量是通过政府部门有序输出和定点劳务扶贫外,大多主要是通过社会关系、血缘关系、以老带新、以邻带邻等方式进行盲目转移的。转移到外的贵州农村劳动力部分由于缺乏政府的正确领导、文化素质低、对市场信息(用工制度、用工要求等)不了解,加之,未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无一技之长等原因,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在技能素质、文化层次等方面日趋专业化、技能化的需求,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流,使输出地区的农业生产粗放经营、山区综合开发受影响,也给城市管理、治安、交通、住房等增加许多新的压力。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农村社会问题突显
目前,我省绝大部分农村均已出现“三八六一”板块现象,即已婚三十八岁以上妇女,六十岁以上老人,一岁以上儿童居多。青壮年基本都已出去打工,90%左右的农民工父母没有能力将其子女带到打工城市读书。据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9年测算,贵州省农村的“留守儿童”约在“150万人以上,占贵州儿童总数的12%以上,占全国留守儿童总数的6%左右”⑾。贵州农村儿童老人留守现象严重,导致农村孩子学习不用心,甚至走上歧途。贵州有的地方还出现名副其实的“空心村”。除此,在农业耕作、家庭事务等方面也出现了劳动力缺乏,导致农村土地资源闲置,农业生产下降,削弱了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影响到务工人员的心理稳定,难以保证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
三、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弱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只能是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农民变工人、农民变市民。但是贵州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省的基本省情,乡镇企业发展不成熟,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弱;又贵州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三不临”(不临边、不临海、不临江)的客观现实情况使贵州省很难吸引外资来贵州投资,造成贵州的自身的发展不能吸纳贵州剩余劳动力。现行的户籍制度的存在阻碍了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不是永久性的转移,而是临时性的转移,转移的劳动力人口大多数集中在青少年,有关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旺盛的时期是16-30岁这个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体力是最强壮的时候,进一步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⑿。还有农民工孩子上学问题、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政策体制方面的制约,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难度。
(二)低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依据。建国以来,贵州省城市经济得到了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快。但由于大城市规模的扩大,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功能配置不合理以及采取一系列偏好城市的政策使贵州在城市化水平、农业劳动比重、农业产值比重等指标上,都呈现出明显滞后的特点。2011年底,贵州上述三项指标分别为:35%、65.04%、13.6%,而同期全国上述三项指标分别为:47%、34.8%、10%左右,差距明显。
(三)就业保障欠缺
近年来贵州省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等部门在扶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城市对农民高筑的壁垒和一些不合理的规定依然存在。农民工在大部分城市里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无法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地位,子女入学也难以得到满足,农村外出就业人群仍然是一个边缘群体,就业无保障,使得他们的权利出现了缺失,而且城市在用工制度上存在着对农民工的歧视,导致部分农民既不能融入到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成为游离于城乡两地之间的“背篓”式民工,部分被迫重新返乡务农。
(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差,就业缺乏技能
劳动力素质是衡量其就业机会大小与劳务收入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限制其转移的竞争力。有关研究证明,素质高的劳动力更容易实现就业,而素质低的劳动力就业难度大。目前,在我国的大中城市90%以上的岗位要求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20%以上的岗位要求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0%以上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技工以上水平,其中有13%左右的需要具有中级技工的资格。据调查,贵州省乡村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62.8%,受教育程度主要为小学和初中,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44.25%,初中文化程度占31.96%,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未经过职业培训,缺乏劳动技能,致使就业空间狭小。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没有打工所需的一技之长,也缺少保护自己的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不能适应就业和城市生活的需求。在劳动力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就业非常困难,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一)通过加快发展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要通过加快发展从根本上促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就要采取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及鼓励性的产业政策,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扩宽就业转移领域。
1.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首先,应调整贵州农业产业结构,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不断向贵州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拓宽农业生产新空间;其次,应大力培育和扶持贵州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挖掘和扩宽农业产业的非农就业途径;最后,贵州应努力加大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力度,培育壮大农村各类经纪人队伍,根据农业内部消化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渠道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从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质量和效益。
2.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转变。首先,应大力培养贵州特色优势的核心产业,充分发挥核心产业的聚集效应,辐射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集群并逐步发展,为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规模的扩大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其次,必须以我国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特点、偏好及现状和发展动态为立足点,针对贵州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有差别地设立不同层次的呈梯次分布的产业结构布局,把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低端产业与高端产业、低技术含量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结合并举,走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化道路;再次,应在贵州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吸收更多劳动力,产业辐射带动力强的朝阳产业、竞争优势产业等新产业;最后,对资本有机构成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弱、对本省相关产业拉动作用小的产业应适当淘汰和不断的更新。
3.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贵州乡村旅游农业应走产业化、特色化的道路,不断提套农业组织化程度。针对乡村旅游区的海拔高度,发展不同的农业特色。比如,高海拔的旅游区发展茶、中药材等绿色食品;低山地区,种植粮食、棉油等传统农业;旅游景区和城郊区发展旅游观赏的动植物、休闲、饮食、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第二,贵州乡村旅游区的工业结构应以乡村旅游市场为切入点不断调整。贵州应不断打造软文化和硬环境实力,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不断加快工业园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乡村旅游第二产业发挥集聚效应,形成以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为依托的资源加工型工业体系。比如,医药保健工业、旅游购物品深加工工业。第三,贵州应发展发展旅游小城镇,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第四,不断加强贵州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贵州省经济战略中的一项长期政策选择,也是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身份向城镇居民身份转变的有效途径。应扩大贵州乡镇企业的规模,加大农村地区的硬环境投入力度,不断修建和完善农村交通、水电、通信、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搭建好农村与城市之间商品流通和信息交流平台与市场,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信息保障;贵州地方政府应不断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税收、补贴等相关政策,鼓励其创业和投资建厂,激发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加速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产业部门转移,从而扩宽就业渠道,提高农业的收入。
(三)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要大力破除贵州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放宽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定居的条件,打破农村人口与城市居民不平等的待遇,彻底割除城乡居民的身份界限,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划分,消除城乡二元市场分割状况,促进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贵州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强有力的立法保障,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工作无后顾之忧。要彻底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子女上学难和农民工看病难的问题,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工资水平和其社会地位。政府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应督促用工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农民工提供符合条件的劳动环境、卫生环境,并享受同城镇工人一样的劳动报酬、劳动培训。另一方面,政府应对公司或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引起强有力的重视,并以监督和道德指导。要加大劳动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为提高农村外出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要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农民工权益保护机制,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同时积极探索法律援助、社会救助等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有效机制。
(四)加大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其素质和技能
第一,应“建立和健全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健康、有序、稳步地发展”。第二,加大“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相关培训工程的投入力度,培养有针对性、层次不同的各方面农村劳动力。第三,逐步完善贵州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大力兴办职业技术教育,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第四,采取“政府买单、职校培训、农民受益”方式,开展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培训班,并按照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的要求,鼓励并全面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作,让村民学习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基本技能,增加其就业的竞争力和劳动力资本,从而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和城市转移。(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注释
①〖ZK(#〗李莎莎,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2,(2)
②采用《贵州统计年鉴2011》和2010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根据测算公式农村剩余劳动力L =第一产业从业劳动力L1-社会从业总劳动力F×(第一产业增加值G1/国内生产总值G2)计算而得。
③2008年、2012年贵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④贵州统计年鉴2009.贵州省历年从业人员数统计(1978-2008)[DB/OL].贵州省统计局
⑤贵州统计年鉴2012
⑥《贵州统计年鉴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和《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贵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⑦牟秋菊.从“背篓”到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28)
⑧2012年贵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⑨宗静娟,等.对我省城镇化战略实施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建议[N].贵州政协报,2008-12-25
⑩贵州统计年鉴2012
B11贵州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 贵州省劳务输出工作调研报告[R].信息简报:信息调研,2009,(4)
B12笪信仁.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ZK)〗
参考文献
[1]冯晓宪,舒瑜.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李志龙.贵州劳动力单向流动的原因、影响与解决途径[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4)
[3]田富强.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及创业效应试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2(1).